双生美莲达

Melinda and Melinda,两个美琳达,美蓮達對美蓮達

主演:华莱士·肖恩,尼尔·贝贝,斯蒂芬妮·罗斯·哈伯尔,拉里·派恩,拉达·米切尔,约翰尼·李·米勒,科洛·塞维尼,马特·索维托,阿里加·巴利吉斯,布鲁克·史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双生美莲达》剧照

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2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3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4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5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6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3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4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5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6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7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8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19双生美莲达 剧照 NO.20

《双生美莲达》剧情介绍

双生美莲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该如何生活,如何使自己过得更开心。这部片子的导演也在探讨。一伙朋友在小酒馆里讨论该如何面对生活,他们将所有态度浓缩成两个极端,哭或者笑。 他们假设了这样一个叫美莲达(拉达•米契尔 Radha Mitchell 饰)的女人的故事:美莲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儿女。但是她偏偏出轨了,被丈夫起诉离婚,儿女都判给了丈夫。当她满怀憧憬准备与情人开始新生活时,情人也抛弃了她。愤怒的美莲达杀了情人,被法院认定患有精神分裂,无罪释放。只是,她连探视儿女的权利也失去了。 美莲达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由两个代表不同态度的朋友分别再开始讲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小豆豆电视台永远年轻警告前线人员健身世界第一季汉纳斯危险替身爆笑悲剧王:笑着笑着就哭了第三季恋爱指南王的记事簿病毒入侵世界起源许你春风野马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豺狼计划我在翁布里亚的房子了不起的夜晚地雷英雄传柳炳宰:浑身不自在机器之血超能使者异兽战场火星上的最后时日布米卡幸运星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七季共同的语言秘密花园搭车人2:我在等你来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

《双生美莲达》长篇影评

 1 ) M&M:不是巧克力小豆豆

这可能不是Woody Allen最好的一部片子,但是我最近看的最好的一部。

Woody 老了,也爱说一些大道理了,比如这条:“ Life can be a comedy or a tragedy, it all depends on how you look at it.”美国人都是被这样很2的道理鼓励着,才能面带笑容信心百倍的奔向幸福的未来的吧?

Woody的东西应该失比较另类而有趣的才是,这片怎么看怎么像那些英文版的“心灵鸡汤”(PS,禽流感怪严重的,不喝也罢),看不懂英文的,可以在路边报摊随便买本《读者》参考一下,通常开头那几篇翻译过来的,就是“鸡汤文字”。

其实,生活是悲剧是喜剧,那能凭个态度就能定性的啊。

看桑兰啊,张海迪啊,成天积极向上一脸坚强乐观,说到底,还是人生之大悲剧啊。

如果态度真能决定一切,我愿倾城一笑,换来明天彩票中奖。

这片,好就好在画面清晰,好就好在语音纯正,可以边看边练练正宗的米国上东海岸的纽约英语,以弥补小小的失望。

另,法国版的海报,明显比其他几版的有趣。

 2 ) 饭桌上聊出来的爱情故事,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生活的戏剧性有时就是在这样不断被颠来倒去的关系中不知不觉地显露出来,伍迪·艾伦显然想在电影中借讲故事的方式探讨生命的本质,而生活是悲剧或是喜剧,不是凭个态度就能定性的。

就拿剧中的主人公美莲达说吧,如果她是个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那她的人生简直悲剧透了。

但落在荧幕上,这样一个人,仍有成为喜剧的可能性,这就是导演和编剧的高明之处!

非常棒的一部社会伦理类爱情片<双生美莲达>-by Woody Allen

 3 ) 有点失望

One tragedian holds that life is a comedy as the aspirations of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ludicrous and irrational. People watch tragedies to get themselves elevated. One comedian argues that there is nothing funny about living, everyone go around once and when it’s over it’s over. The essence of life is tragedic instead of comic. Therefore, tragedy confronts; comedy escapes. Then given the same material, the two playwrights make up totally different stories. Of course, one is pathetic while the other is romantic. Personally, I perfer the comedical interpretation. Human is dust, made of dust and returning to dust in the end. So we have to search for humors within the frame of tragical elements. One cliché says that your attitude determines the life you lead. I think that’s what the director tries to convey to the audience. The director, Woody Allen, is a big shot in Hollywood. But I do not have the taste for this kind of film, in which the director explicitly wants to tell you something big or profound by using a witty plot. For me, a good film ha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s. When you are watching the film, you do not realize the existence of the director. You are totally immersed in the story and sympathize with the hero or heroine when, suddenly, the story turns out contrary to your expectations. Then you realize the existence of the director and begin to think about the implication of the film.

 4 ) 当心点,生活不是你擦神灯许愿许出来的

纽约的一个雨天,咖啡馆内,三男一女絮絮叨叨地讨论着“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的哲学议题。

典型的伍迪艾伦式知识分子话痨场面。

严肃男认为人们更需要悲剧,因为它直面现实,能让我们更好地处理生活困境。

幽默男则认为正是因为现实艰难,所以观众们更愿意选择喜剧,让自己从生活里脱身出来,实现短暂的逃离。

同样的故事开头:“一个名为美莲达的女子闯入一场家庭聚会。

”两个观念各异的男人,决定分别以喜剧和悲剧的方向来想象和讲述这个故事。

伍迪艾伦总是热衷于这种“周伯通式左右手互搏”的游戏。

放大生活里的谈话片段,借由电影的想象力来表达抽象的哲学思维。

一条分叉的小径,他决定让同一个人物两个方向都试着走看看。

婚后多年的美莲达有了情人,丈夫发现后起诉离婚。

当她下定决心准备跟情人开始新生活时,却发现他出轨了。

愤怒的情绪下,她杀了情人,被法院判定精神分裂,并失去了探望两个孩子的权利。

相同的身世背景,相似的故事走向,闯入聚会、安排相亲、遇见新的恋人…但却因为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诠释角度,而有了悲喜之分。

两个故事里,美莲达都是灰头土脸的闯入。

悲剧版本里镜头对准的是头发凌乱、精神溃散的美莲达。

对于崩溃的聚焦,让悲剧形象显现出来。

而喜剧版本里,玛莲达也是情况糟糕,但镜头更多对准的是周围的环境,夫妻的手忙脚乱、烤焦的鱼、慌乱的呕吐…混乱之中,转移了观看者的注意力,将美莲达的不幸变得轻松诙谐。

闯入之后都是讲述自己的不幸过往。

一边的镜头里不断拉近眼神失焦、怒气满满的美莲达,一点一点道出伤心过往。

另一边则是一群人围着她,听她讲话,交错发表着意见,混杂着各种声音,喝酒碰杯、咀嚼食物。

即使有人讲着伤心事,也是一片热闹场景。

于是,观众再次被摄像机所诱导,而有了不同的情绪。

就像是拍一个路人摔倒,对准伤口就有了悲剧氛围,对准西瓜皮就有了喜剧色彩。

镜头之外,仿佛能看见伍迪艾伦狡猾地笑着说,看,这么拍就可以是一个悲剧故事。

但我耍点技巧、偷换一下细节,立马也能把它变成喜剧。

但他偶尔又刻意地混淆两个故事的边界,让观众看着看着开始疑惑,现在看的这个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所以,在影片上映遭遇恶评时,伍迪艾伦的回答是:“如果你不喜欢这部电影,你可以走出影院,寻找一个满足胃口的地方。

不过,我希望那些走出影院的人能够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生活的脉络,你会发现,悲喜本在一线之间。

”两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工艺品神灯的情节。

悲剧故事里,美莲达擦着神灯,祈求生活可以快速变好。

喜剧故事里,爱上美莲达的有妇之夫,对着神灯许愿,我想和美莲达在一起,又不伤害我妻子。

伍迪艾伦借着片中妻子之口,给了这些幻想一顿棒喝:“当心点,生活不是你擦神灯许愿许出来的。

”美莲达闯入家庭聚会后,也闯入了那对夫妻的生活里。

两个故事里,她都遇到了一个黑人钢琴家,迅速坠入爱河。

悲剧里,钢琴家后来却爱上了那个妻子,美莲达再次遭遇情感上的崩溃。

在悲剧想象里,人是非洲鼓,生活的打击,一个叠加另一个,崩溃接踵而来。

而喜剧故事里,生活由意外组成,在巧合之中,诙谐地走向圆满。

美莲达与钢琴家恋爱,后来却发现自己更喜欢楼上的有妇之夫。

而那个丈夫也喜欢着她,正在为道德上的挣扎而向神灯许愿。

神灯圆了他的愿望,妻子有了婚外情迅速搬了出去。

他终于不用伤害妻子,也可以和美莲达在一起了。

楼下的美莲达,住进楼上的卧房,在沙发上两人交谈接吻,喜剧圆满落幕。

画面回到咖啡馆,作为消遣娱乐的想象,聊到后面便落入鸡汤总结的俗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喜剧悲剧,都是你们各自对生活的看法。

这世界本来就没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几个朋友讲完故事,端起酒杯,今晚真是放松又愉快,到了最后还是要为美好的生活干杯,管它人生是喜剧还是悲剧。

伍迪艾伦在镜头之外,扶一下黑框眼镜,诡谲一笑。

 5 ) 喜剧都是散焦的

即便是同样的Miranda,同样的经历,视角不同,也要生出不一样的色调。

没心没肺倒是真的好,喜剧都是散焦的。

你看喜剧,总是热热闹闹的,几乎无法找出个空挡安安静静好好体味一下个中悲惨,时时琳琅满目的。

吃了28粒安眠药,男主人第一反应是可千万别吐在地毯上,大家左一搀右一挽就扶她进里面,还要同时发现煎的马哈鱼烧焦了烟飘进门廊。

再到后面讲到从前悲惨经历时,像在讨论哪个球队还不错哪家除草机更好用一样各人抱了小吃,Miranda也是像讲别人的轶事一样,一下就揭过去。

面试不顺,一起去赛马。

谈话坦诚,是难过的事,但是跳跳跃跃的,莫名觉得轻松。

开宾利的大叔去海滨玩,要看到兽头,也能看到别人的情绪。

几乎就是傻傻什么也不计较,别人觉得悲惨的事也不当真,没必要抱怨什么。

倒是时时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事要闯进来,目不暇接。

根本没时间反复咀嚼悲惨。

回头看悲剧。

进门便是独自站着,什么也说不出,与所有人都要隔了距离,时时都不安,时时都慌神,镜头就像所有人的目光,疑惑中带着审视。

谈到难过的事,絮絮地讲,一个细节也不愿意漏掉。

也遇到爱情,无尽的迟疑,还有那些沉重的事,一件件地砸过去。

总是觉得自己仿佛悲剧女主人公,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也要旁人感受到重荷,不由分说地也得承担。

当真是近看是悲剧,远看却是喜剧。

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多一分距离,刚好。

 6 ) 悲喜双生花

《双生美莲达》这个标题总让我联想到那部著名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两个同名为维罗妮卡的女人分别在波兰和法国承受着自己的命运。

她们之间被某种神秘的宿命感牵连,她们的生活也成了历史的剪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

电影中镜子和镜像的大量使用也让我们感叹电影在时空错位与拼接上的巨大力量。

《双生美莲达》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可以被称作“美莲达的双重生活”,但它的风格和它所讲述的故事与《维罗妮卡》完全不同。

《维罗妮卡》像是一次严谨的镜像理论实践,而《美莲达》则像是电影与立体主义擦肩而过、短暂回眸时碰撞出的那一点零星的火花。

伍迪·艾伦的两生花出现在两个彼此隔绝的虚构时空中——美莲达并非现实世界中的人物,而是两位故事讲述者脑海中虚构出的女性幻象。

这幻象先在故事讲述者那里成为了语言的所指对象,进而被伍迪·艾伦投放在大荧幕上,被赋予了短暂的肉身与生命力。

这两位美莲达成了悲剧与喜剧的缪斯——如飞蛾扑火般,她们用短暂的荧幕生命演绎着悲剧与喜剧的艺术力量。

《双生美莲达》开场在一个伍迪·艾伦十分钟爱的时刻——纽约的雨夜。

几个老友模样的人坐在一家小餐馆里激烈地争论着悲剧与喜剧谁占有艺术的高地。

一个人认为悲剧直面现实,因此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贡献更出色的票房成绩。

而另一个人则认为正因为悲剧触发了人们的痛苦,观众才会选择喜剧,因为他们希望逃避现实。

这样的争论永远无法达到一个定论,于是另一个人决定用一个失败女性的故事去测试悲剧与喜剧的运作机制。

这其中,人物对入侵者的态度反应了悲剧与喜剧截然不同的机制。

在两段彼此隔绝的故事空间中,美莲达都是个十足的入侵者——她毫无缘由地突然闯入原本气氛融洽的家庭聚会或宾客宴请中,并由此改变了两个家庭原本的生活状况。

但悲剧和喜剧对入侵者角色的反应机制却大不相同,这使得人物的命运也出现了极大的不同。

在悲剧版本中,美莲达突然闯入了Lee和Laurel的家庭聚会中。

家庭聚会上的成员对入侵者美莲达表现出了惊讶和心理上的拒斥,尤其是Lee,他坐在餐桌旁背地里说着美莲达的坏话。

由于无路可退,美莲达只好暂住在Lee和Laurel的家中,于是背景人物对于美莲达的拒斥逐渐演化成了被动的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悲剧版本中,不仅美莲达作为侵略者出现,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侵略者——我们随着摄影机的运动不自觉地强行进入了美莲达的内心世界。

影片在15分17秒左右进入了一段很长的独白。

在这段场景中,美莲达坐在窗前的桌子上,悠悠地叙述着自己的情感创伤。

这时镜头逐渐推进,从中景逐渐过渡到特写。

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的意义开始凸显,美莲达开始大于背景而存在,我们也随着镜头的推进进入了美莲达的内心世界。

这种双层意义上的入侵其实也正应和了影片开头时一位老友为悲剧所做的辩护——悲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观众与悲剧人物心贴心,没有距离。

同样是入侵者,在喜剧版本中,美莲达受到的待遇要好得多——她享受着前情铺垫与软着陆的双重保护。

在喜剧版本中,美莲达不再是那个左右徘徊、不请自来的老熟人,而是在自家门前低声啜泣、楚楚可怜的年轻女性。

这样的前情铺垫立刻唤起了我们的同情心——你看,这位妙龄少女需要帮助,谁都不应该拒斥她。

随后,吞食了28片安眠药的美莲达到Hobie和Susan的家中寻求帮助。

此时的Hobie和Susan正在宴请重量级宾客,这位宾客将直接决定Susan能否成为一位真正的导演。

美莲达的入侵并没有使众人拒斥,因为这组人,尤其是家庭的男主人Hobie,是典型的伍迪·艾伦式角色——倒霉,话痨,聒噪,擅长制造混乱并让混乱的场景发挥最大的喜剧效果。

由于喜剧版的美莲达有独立的住所,且没有破话女主人Susan的导演大计,因此她越发成为了一个可爱的人物,Susan甚至主动为美莲达安排相亲对象。

这样的软着陆同样起到了保护人物的作用,美莲达在喜剧宿命的滋养下将越变越好。

关于悲剧与喜剧谁更牛的问题,影片最终也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本身或许就是无解的。

悲剧版美莲达以自杀未遂的绝望和无法抑制的抽搐结束了自己的荧幕生命,我们从她的眼泪中或许能够读到情感的无偿和生命的无意义。

而在喜剧版本中,美莲达与离异的Hobie终成眷属;他们的爱情故事定格在结尾那个甜蜜的吻中。

悲剧使我们学会同情,喜剧让我们怀揣希望。

正像悲剧版中的美莲达所说,不管是开心的眼泪还是伤心的眼泪,它们不都是眼泪吗?

不论悲剧还是喜剧,它们不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吗?

不论哭还是笑,它们不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吗。

 7 ) 《双生美莲达》伍迪导演生涯的转折点。

《双生美莲达》2004年《双生美莲达》的开场戏和1984年《丹尼·玫瑰》的开场戏完全一样。

《丹尼玫瑰》是一群喜剧艺人在餐馆坐在一起谈论传奇经济人丹尼·玫瑰的故事;《双生美莲达》是一群喜剧艺人在餐馆坐在一起谈论悲喜剧双剧本的故事。

一个女不速之客的故事用悲喜剧的双线剧情讲述,看看它到底是一个悲剧故事还是喜剧故事。

伍迪艾伦把他迄今为止导演生涯中最好的的女性角色美莲达给了拉达·米切尔 Radha Mitchell。

想想看你能在一部电影中同时扮演一个主角,一条悲剧戏和一条喜剧戏,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来展现演技啊。

米切尔确实做得很好,不论悲剧与喜剧,她的戏份都很精彩。

伍迪从1995年到2004年这10年的电影里,可以说鲜有杰作,此段时间明显是他的事业低谷时期。

《双生美莲达》于2004年9月在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首映,但直到2005年3月才在美国和英国上映。

这部电影反响一般,有些批评这部电影的言论很有意思。

我们摘一段英国人詹森·所罗门斯的文章:

在一篇题为《伍迪如何成了一个庸俗作家》的文章里,韦斯利·莫里斯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写道:“艾伦已经对创作复杂的角色感到厌倦。

他现在拍摄电影似乎只是出于习惯,他过去对作品的热爱、创意和活力都失去了。

”佛洛伦斯·柯兰巴尼是《电影大师》系列中伍迪·艾伦篇的作者,他评价《双生美莲达》是“懒散老套又愤世嫉俗”系列电影的延续,领衔主演一看就是《星辰往事》中夏洛特·兰普林扮演的多利亚的翻版。

我觉得任何嘲笑这部影片的人都是缺少洞察力的。

《双生美莲达》拥有创造性的叙事结构上的实验性,这是麻木了近10年的伍迪再次创造新主题的证明。

因此《双生美莲达》是创作巨人伍迪·艾伦苏醒的标志。

他终于在他的叙事电影中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活力:一个有趣且动人的故事,就像冬天的冻土中倏然间滋出了春芽一般,奇迹的春天即将来临。

《双生美莲达》没有成为出色作品的原因是因为它缺少绝大的戏剧性。

伍迪在他的下一部电影《赛末点》里,将为我们带来终极的戏剧性。

《双生美莲达》是伍迪电影的转折点与伟大创作苏醒的标志。

是伍迪此段导演生涯中最后一部在纽约拍的电影,这个固执死守纽约曼哈顿的小老头,突然间启程去了欧洲。

去欧洲拍电影的他在2009年《怎样都行》才重新回到纽约。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伍迪终于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而我们也终于再次迎来了伍迪的杰作。

下一部电影,伟大的《赛末点》。

 8 ) 和解?破解?

人生本质是喜剧还是悲剧?

电影以一个小型聚会的聊天开启了讨论。

初始人物场景设定给出,两个持完全相反论调的“编剧”给出了一悲一喜两个故事。

悲剧中的美琳达从开始就有些偏执,对于自己的感情、婚姻。

她的任性与偏执甚至自私贪婪,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悲剧——出轨被发现、与孩子隔离、再到两次被出轨。

而喜剧中的美琳达从开始就是个受害者,但是面对悲剧她却多了一份坦然与勇气。

强打精神找工作、独立生活,尽管坎坷,但她坚持了下来。

生命中很多节点,或许自己的态度才是决定后续结局的最大因素。

AQY关于这部电影的简介是——“良心推荐的离婚电影”,这评价也挺有意思。

伍迪艾伦想要探讨的当然不止人生的本质,关于人性、欲望、婚姻……就看你怎么去认知了。

是坚持底线隐忍痛苦还是遵从本心追逐快乐?

悲剧中的美琳达显然是后者,婚姻中她是出轨者,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后悔,尽管她承认自己曾经拥有完美的婚姻,却也清楚地表现出对现状的无法容忍,以至于尽管后续不堪回首,仍旧享受初遇摄影师的浪漫。

喜剧的故事中,被出轨的美琳达尽管几经波折,也有过冲动,最终还是认清了内心,收获了新的爱情。

然而,影片中出现的数个家庭似乎没有一个是美满的。

爱情与婚姻,情感与欲望,或者说情感与时间,和解与破解,是留给观众的命题了。

于是,片中结局远不是她们人生的终点,喜剧或是悲剧只不过是串联起了人生的节点而已。

或者,决定权还在于你自己。

 9 ) Why can&#39;t she take it easy?

其實是一個簡單不過,甚至算是老生常談的故事。

同一套的人生際遇,兩種不同觀點會帶出不同的效果,可以是悲慘也可以是愉快,在乎一個人怎樣去看待。

一個Melinda,難得朋友為她張羅合心意的男人,約會前她總是覺得天快榻下來,緊張得不得了,總是要喝酒吃藥解愁。

同樣,面對愛人被搶了更加要生要死。

Why can't she take it easy? 

 10 ) 不速之客

天河南那边有间古旧商店,偶然闯进去,玻璃橱里有盏神灯。

不知道是不是阿拉丁那盏。

真想拿出来擦一擦,不知道会能发生什么。

《双生美莲达》里,我一直记着那盏神灯:在灰色故事这一边,美莲达在朋友的家里拿起神灯,心里暗暗祈求,让我的生活有一些美好的改变吧;在粉红故事那边,美莲达的邻居在商店里拿起神灯,偷偷地说,我很喜欢美莲达,可是又不想伤害我妻子,怎么办啊?

Woody Allen镜头下的人也跟他那么样絮絮叨叨,神经兮兮。

四个人在餐馆里争吵,究竟生活是一出悲剧还是喜剧?

如果一个女人作为不速之客闯进一个家庭宴会,究竟会发展成悲剧还是喜剧?

难道导演你老人家想讲:“生活是悲剧还是喜剧,关键是你如何对待它”?

我可不愿意相信Woody Allen要讲这样的故事。

我宁愿相信,他是要说,每个人生活里有那么多不速之客,每个人又可能是其他人生活里不速之客,你不知道哪一个不速之客给你带来的是悲剧,还是喜剧。

这个至少没有阿甘的“生活是一盒巧克力……”那么矫情。

可能神灯给灰色美莲达一位有才华又心思敏感的音乐家,可能神灯给邻居一个向美莲达表白的机会,可是生活是莫测的,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最终又得到了。

如果悲剧就是对抗,喜剧就是逃避,那这种悲喜一线间的故事又如何呢?

不速之客,背叛,恐惧,一见钟情,嫉妒,尴尬……这些元素,本来就编悲剧喜剧都可以,没有人说得准。

据说电影出来之后,毁誉参半(有人说Woody Allen老了,有人说这才是最显示他个人特色的作品),还真应了Woody Allen的主题。

不管美莲达掉进了哪一场戏剧里,最后,大家说,hm,这就是生活,来吧,我们再去喝一杯吧——啊,说不定谁又成了谁的不速之客了。

《双生美莲达》短评

喜剧部分都没笑出来过。

10分钟前
  • 生活万岁F小二
  • 还行

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just have fun~

13分钟前
  • 阿拉蕾
  • 较差

同样的故事开头,一个走喜剧风格,以喜剧收场,另一个却发展为悲剧,两个故事在影片中交错进行。本片中,伍迪·艾伦继续探索了他一向热衷的主题,即个体在道德、身份、亲密关系和嫉妒中的挣扎和各种反常的爱情关系。伍迪无疑想在本片中玩一把悲剧,不过我还是认为他的喜剧效果更佳。

1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当心点,生活不是你擦神灯许愿许出来的。

23分钟前
  • 江湖子黑
  • 较差

某人四年前曾向我推荐过这部电影...尽管电影讲述了两种可能, 但我总觉得悲剧版本更贴近真实生活...是因为我悲观吗?

28分钟前
  • _H
  • 推荐

是喜剧还是悲剧?分不太出

29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还行

DVD放了6年才拿出来看,看完觉得还不错,但是现在又什么都不记得了。

31分钟前
  • 高光光
  • 推荐

这两年大家扯的蛋还是有渐渐赶上Woody水准的趋势的

36分钟前
  • fivestone
  • 推荐

逻辑性 人生戏剧化的多面性

39分钟前
  • 推荐

最后有人说出moments of humour do exist,I exploit them. but you know,they exist within a tragic overall framework时,我觉得还是挺感动的,也许是伍迪艾伦许多年来的领悟,他放在了一个这么死板对称的故事里,喜剧的人在破坏着周围的人的生活,而悲剧的人又靠周围的人一层层的去包裹,融入的这个过程,就好像吞下一口奶油蛋糕,像故事的悲喜那么华丽,但滋味全视乎当下。

40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只是重复自己

42分钟前
  • 豆友77032868
  • 较差

我一直对伍迪艾伦没什么好感,虽然没看过他的片子但生来就这样,冲着威尔看的这部片,最喜欢的也是他的角色

43分钟前
  • monotonous
  • 推荐

有意思...

47分钟前
  • Redux
  • 还行

分别以悲剧和喜剧的角度讲述同一个开头的故事

51分钟前
  • 混乱的胃
  • 较差

好无聊啊,全片都在等伍迪艾伦出来大总结散会。

54分钟前
  • 阿拉
  • 较差

赛末点里传达的观点在这部电影里呼之欲出。伍迪艾伦还是喜剧拍的更精彩。

57分钟前
  • maymayHoliday
  • 还行

构思很好呀。

59分钟前
  • 飞翔的兔子
  • 推荐

这么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唧唧歪歪的片子不开字幕真是错大发了 对第一部Woody印象不咋 好像不太能情感代入 本身也好像没留什么空间给观众 像一出过长的情景闹剧 so...

60分钟前
  • 巨电辛/
  • 还行

他的电影无非就是看上去正常的夫妻/情侣突然有一天遇到了新的对象,大量聊天以证明新人是soulmate,坦白后与旧人各奔东西并且没有任何一点就纠缠皆大欢喜的结局。

1小时前
  • Jing
  • 很差

看不懂

1小时前
  • web张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