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恐龙,打怪兽,今年暑期档又热热闹闹开场啦把《侏罗纪世界:重生》放在暑期档第一部,证明是本人非常正确的选择。
寡姐带团探险打怪,棘龙、沧龙、翼龙、泰坦巨龙、变异畸王龙齐聚一堂,浩瀚沧海、清新山林、废弃基地有序切换,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人龙激战又令观者血脉贲张,而且非常难能可贵地情节饱满曲折,两条线索交错推进,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
开篇便与《侏罗纪公园3》自然衔接,导引段落堪称“一张巧克力包装纸引发的血案”。
接下来三个段落四句话:沧海烟波大白鲨,激流险滩扬水花,陡峭山脊玩速降,废弃基地捉迷藏。
第一段是赶赴恐龙岛的海上段落,探险小队遭遇棘龙与沧龙,同时对另外遇险的一家四口(父亲,妹妹,姐姐和她那不靠谱的二流子男朋友)完成施救。
这段剧情对标《大白鲨》,寡姐坚持掉头救援一家人,展现人性关怀,邻近孤岛四人又跳船,形成双线索叙事。
探险小队折损两员大将,登岛时变成了五人小队。
第二段双线索叙事,主要场景是一家四口在激流险滩中玩漂流,遭遇霸王龙的追截,山野场景秒回小说情节,也与第一部腕龙场景悄然契合;
第三段则是在废弃基地与恐龙们玩捉迷藏,同样是致敬当年第一部被迅猛龙逼近厨房的段落。
变异恐龙秀肌肉,直升飞机成碎片,小女孩贝拉和背包里的恐龙幼崽救了全部人,最终还是咱们的黑人同胞邓肯(奥斯卡男配马赫沙拉·阿里)拿着燃烧弹引开变异畸王龙,保证寡姐带领所有人顺利逃生,看来颇为动容。
角色设定也科学自然。
油头药商马丁为富不仁,狠砸千万酬金邀请寡姐带队抓恐龙,但是过程中要么见死不救(对姐姐),要么唯利是图(私吞暴利),将自己和恐龙样本牢牢捆绑,自然死得其所;眼镜科学家亨利博士心怀良善,积极参与探险,凭借专业知识收集恐龙样本,而且准备将医药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免费公之于众,实在是“洒向人间都是爱”,这样善良、温和又学识渊博的优质男,显然能够获得片中寡姐的青睐;
黑人雇佣兵邓肯带着助手也倾力加盟,探险过程中展现了矫健身手和超强的野外求生能力,最后还勇敢献身,决然以燃烧弹引开变异龙,让其他人顺利撤退,非常令人泪目。
从七人、五人到最后的铁三角(寡姐、科学家和雇佣兵),算是为“侏罗纪世界”构建了稳定有效的角色基础,期待未来寡姐能继续带团抓恐龙呀!
最后说说整体情绪和观感。
前面的海洋遇险、山林探险的段落,色调明亮开朗,风景清凉怡人,非常适合夏天消暑服用;
然后在影片推进中,不时加入怀旧和致敬的场面,寡姐的美艳、雇佣兵的矫健及科学家的审慎都被真切呈现出来,可以做到几乎不会出戏,一家四口的线索也呈现得完整真实,交错汇聚,更添许多观影乐趣。
国产恐龙题材系列电影国产恐龙题材系列电影2020年03月06日《杀出侏罗纪》2020年06月19日《狂暴迅猛龙》2020年10月23日《恐龙世界》2020年12月28日《龙林逃生》2022年03月22日《异变暴龙》2022年05月29日《复活侏罗纪》2022年06月10日《白垩纪世界》2022年09月02日《侏罗纪崛起》2023年03月28日《龙林逃生2》2024年06月20日《侏罗纪入侵》2025年01月17日《重返侏罗纪》
作为侏罗纪系列第7部作品,《侏罗纪世界:重生》(2025)延续了基因改造恐龙的设定,有大量对经典场景的致敬和复刻,但整部电影完全没有达到系列的平均水平。
1993年-2001年的三部《侏罗纪公园》,恐龙是意外重生的世界霸主,无辜、强大、生生不息,开创恐龙电影的历史,确立了核心精神——“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2015年-2022年的三部《侏罗纪世界》,恐龙是人类错误的承受者,不仅还原了羽毛的美丽、头脑的聪明,甚至能探讨“非自然生命体”的孤独、悲怆和伦理困境。
一、愚蠢的恐龙和更蠢的人类我们爱恐龙,爱的是什么呢 ?
作为曾经称霸地球的食物链顶端生物,恐龙有强壮体魄和聪明智商。
如果恐龙重现地球,我想看的是他们如何与人类强强对决,顶峰相见,惺惺相惜。
我不要看一群愚蠢的恐龙和一群更蠢的人类随便比划两下。
1993年《侏罗纪公园》霸王龙暴雨夜袭,游览车被掀翻,律师躲在厕所里也被吃。
霸王龙又强又执着,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口蛋白质。
每一口蛋白质都值得珍惜但《重生》呢?
霸王龙跑得又慢,准头又差,最后竟因为被一堵矮小到霸王龙轻而易举能跳过去的墙挡住而放弃了追击。
龙啊,你刚才追击人类,又跑又游泳,消耗了多少能量,现在轻易放弃,这笔热量消耗的买卖真的不划算。
2001年《侏罗纪公园3》的巨型金属结构的“鸟笼观景步道”十分惊艳,主角团被一群翼龙俯冲攻击猎杀。
时过境迁,《重生》里的翼龙仿佛变成了走地鸡,它长翅膀和不长翅膀到底有何区别,反正电影里也用不上。
《公园3》的翼龙而人类队伍就更难以理解。
瘸腿老父亲、毫无作用大女儿、舍己为人大女婿、镇定小女儿家庭组,居然全员幸存几乎无伤走出了森林,甚至带了一只宠物恐龙回家,这简直是侏罗纪史上的奇迹。
侏罗纪系列的孩子们总是成长很快。
1993年《侏罗纪公园1》厨房生死时速,迅猛龙围猎孩子,是最经典画面之一。
2001年《侏罗纪公园3》,小男孩意外留在恐龙岛,富商父母前去搭救小男孩,这个孩子就是独自躲进了一艘废弃货船(或者机舱,忘记了)残骸内部,还学会了涂恐龙粑粑来规避追踪。
有一瞬间真的很希望《重生》里的这一家覆灭,只留下小女儿从惊慌小哑巴成长为冷静复仇姐。
毕竟我真的看不出大女儿的作用。
二、承认恐龙的尊严与灵魂,也是尊重自然吐槽了《重生》的恐龙,也为这部电影里的恐龙感到难过。
我们爱恐龙,爱的什么呢 ?
爱的还是虎落平阳、英雄末路,是1993年电影诞生起就定下来的核心思想——“生命总能找到出路”。
恐龙是不会默认自己是反派的,恐龙也只是想活下去。
2015年《侏罗纪世界》的暴虐霸王龙虽然也是基因产物,却有着明显自主行为——测试围栏导电性、伪装体温躲避探测,甚至因缺乏同类产生孤独感。
它宁愿和霸王龙打架、被沧龙吞噬、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要弄清楚自己是否是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
强大、独特、处境悲惨,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它的角色深度,人人都爱“美强惨”。
同样是《世界》里的迅猛龙Blue被欧文养大,对欧文有着很明显的认同感,能够信任人类(实际上哪怕它背叛也没有关系)。
最受欢迎的迅猛龙2018年《侏罗纪世界2》的暴虐迅猛龙凸显了智商优势,他在关在古堡拍卖会的金属笼子里时,伪装成休眠状态。
骗买家走进笼子,突然睁开双眼,瞳孔收缩。
最后暴虐迅猛龙追击同为克隆产物的小女孩,也被解读为惺惺相惜。
同样是《世界2》,腕龙那么努力想活下去却依旧和小岛一起毁灭,只能仰天悲鸣。
这些恐龙角色都被赋予了清晰的意图、独特的想法和鲜活的个性。
我爱恐龙,是因为我相信地球上除了人类,曾经存在过一群在力量和适应性上足以与人类匹敌的生物。
承认它们的强大和作为生物的尊严,承认它们的头脑和它们的灵魂,就是尊重整个自然历史的复杂性。
这种认知也让我作为人类,在宇宙中感到不那么孤独。
三、畸形龙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疑问最后《重生》塑造了怎样的恐龙形象呢?
沧龙伏击渔船的行为,仅仅只是将渔船当作同类、食物和竞争对手吗 ?
电影开头提到,恐龙已不适应现代地球环境,沧龙能否是因为栖息环境恶化、大型鱼类被吃光、实在饥饿难耐,不惜死伤也要吃两口饭。
全片最重磅的畸形暴龙,据说导演趴在地上研究这只6条腿的畸形龙应该如何移动。
据视效总监说,导演要求团队在恐惧之余还要对其畸形带来的痛苦产生共情。
因此我真的很好奇,同样是基因改造产物,《世界》的暴虐霸王龙一直在寻找“我是谁”,《世界2》的暴虐迅猛龙又骄傲又狡诈,克隆女孩是迷茫的,那《重生》的畸形暴龙呢 ?
它可以像导演说的,是痛苦的。
自然界没有它的同类,它小时候用6条腿走路难不难走 ?
就连刚出生的小象都不会用鼻子,这只暴龙如何学会管理6条腿还不划伤自己,它不会运动失调吗 ?
猫届里三花猫最美,白猫最丑,以恐龙届的审美,它不会被暴龙群赶走吗?
(虽然也没人打得过它就是了)它也可以有其他任何情绪,例如对人类的复仇、对实验室的迁怒,无论是什么,它拥有那么大一个脑袋,总能想点什么吧 ?
宇宙最完美生物隔壁《异形4》里的异形都会叫妈妈了啊!!!
直接给女主Ripley抬上一个辈分,甚至为了Ripley攻击敌人,最后被妈妈亲手消灭。
《重生》的异形,别说叫妈妈了,我甚至不知道它那么大的脑袋,到底在想些什么。
伟大起于悲悯。
如果前几部恐龙电影照见了电影中人类的傲慢,这一部恐龙电影,照见的是现实中剧组的傲慢。
时隔三年《侏罗纪世界·重生》,call back一下上次和张帆老师、李彬老师一起做的节目,特意穿了同一件外套.
这两天几乎所有社交媒体上都能刷到各种吐槽,从科学到艺术,从人物到剧情,可以说骂得很全面了. 说两个很感动的点吧. 一是这部的配乐写得极其美. 草地上众人见到泰坦巨龙处,把约翰·威廉姆斯那段5个音的动机揉碎成更小的3音动机,用克制又抒情的方式慢慢显出原形. 加上男主黑管参与演奏的幕后故事以及那段触碰泰坦巨龙腿的画面,回想起第一部《侏罗纪公园》带来的震撼…每个喜欢恐龙的人都会幻想见到真实恐龙的美妙吧…看到那里鼻子一酸. (配乐参OST “Dino lovers”和“Dino Spectacle”)这部的作曲是亚历山大·德斯普拉,之前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我喜欢的作曲家.
二是红色信号弹引诱D-rex的致敬,这种为了他人自我牺牲的良善价值观,依然是现在这个精致利己横行时代的一点美好复古,算得上一种德行的Vintage. 这部的编剧就是《侏罗纪公园》1/2的老编剧. 虽然整体剧情被吐得很惨,也确实有些过时,但这段致敬,传播一下善良的价值观,还是令人感到美好的事.
做完节目去吃了一顿家乡菜✌️,So long.
在这个电影里能看到对《侏罗纪公园》老三部曲的致敬,三部梗融在这一个片子里,小时候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凭记忆梳理一下让我会心一笑的联想。
科学家的导师就是公园三部曲男主科学家格兰特。
导师曾经跟活恐龙有那么深入的交流,自己却从来没见过活的,所以跟着主角团出发、摸到泰坦恐龙腿激动哭真的很合理了。
父亲带着俩闺女靠在树干上睡觉,就像第一部里格兰特带着两个小孩爬到树上休息,当时两个小脑袋靠在格兰特肩上很可爱。
岛上高压电围栏,公园系列的老朋友了,时刻担心主角们被高压电电到。
第二只恐龙,泰坦恐龙,开阔的草地食草动物的安心和宏大的背景音乐,跟第一部三人躲藏很久以后终于看到腕龙一模一样。
人类基地的恐龙吉普车,看到车就知道危险临近。
恐龙趋光性,燃烧弹老演员了。
恐龙的眼睛,公园2里公交车戏份中霸王龙巨大眼睛的特写瞳孔变焦,印象深刻,到这一部变成了苍龙一跃而起的大眼动态。
第二部开头小女孩喂食看似无威胁的小恐龙,结果惹祸上身,导致我在这一部一直揪心,不知道小三角龙会不会突然集结成群开始大杀四方。
森林里突然出现的坠毁飞机和飞行员骸骨,不就是公园3里主角团坠毁的飞机+挂在树上的降落伞里的骸骨。
蝠翅迅猛龙在超市里追逐小女孩,通过货架看到恐龙翘起的脚趾,期待在地面上当当敲击两下。
脖子上能张开色彩艳丽皮肤的龙,致敬第一部里单杀胖子的小毒液龙。
家人团里男友独自上厕所被迅猛龙围攻,分别丛两个方向跳出来,是迅猛龙祖传团队战了。
黑夜+迷雾+恐龙巨大身躯,公园3里经典恐怖场面,这次主角不是翼龙了。
最后是最最经典的霸王龙和横幅,前几部无论是已肉身出现还是以骨架出现都很霸气,这部骨架连头骨都没有,唏嘘。
跟侏罗纪公园3部曲阔别许久,莞莞类卿,能有几分像菀菀,也算是你的福气珠玉在前,不太喜欢侏罗纪世界系列里城市科技和恐龙被训练加入人类战队的设定,还是在大自然里和凋敝人类设施里的生命最好看!
这篇简评将非常简略,虽然《侏罗纪世界:重生》有非常多令我感到欣喜且满意的地方:出色的恐龙展示与逃生台词中点到即止的小小幽默与风趣干净利落的人物塑造和演出这第三点尤其重要,电影中没有任何多余和降智的存在,我的意思是,你可以不喜欢某些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就是一个愚蠢的拖油瓶。
剧中平民线的泽维尔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我起初以为他会早早退场,事实上我后来开始逐渐像他的女朋友那样看到他独特魅力的一面,这样的例子不只有他一个,每个角色都将在这部影片中找到属于他/她的“高光”时刻——我知道现在很多人看怪兽片、恐龙片之类有一种既定的审美倾向,希望人越少越好。
我不是这类人,我仍然想要在电影中看到丰富的人与人性,我想我就是这么老派,毕竟我确实不是一个年轻的观众。
但这不是我在这里所要重点讲述的,而且我无意、可能也确实无能说服大家做一个和我一样或许有点老派的人,我在这里只想说明这部电影的剧本在某个地方相比它的前作们做了很好的改动,以及这样的改动为什么可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为什么对于这部电影是重要的,为什么可以是一个加分项。
在最新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二季的演出中,新人选手王小利提及了一个观点:“人在辛苦劳动之后休息就会觉得幸福。
”这是一个如此朴素的真相,它不仅可以被写成一段叠加反击的幽默段子,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创作上的有效模式,将它置换到故事结构中即:任何在“辛苦劳动”(惊险刺激)之后的“休息”(暂缓的和平处境)都会让人觉得“幸福”(获得某种美的、惊异的体验)。
反观《侏罗纪世界》三部曲的故事模式,“幸福”时刻的奇观往往在故事前半段就丢给我们了,这时幸福的阈值显然还没有得到任何的积累,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没有任何“劳动的付出”,自然也就容易对其无感。
当1993年第一部《侏罗纪公园》在大银幕上第一次全景展现恐龙的世界时,我们的惊异主要来自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真实地在荧幕上(对于故事里的主人公则是面前)看到活的恐龙,而这样的惊异初体验必然由于它的一次性而难以复现。
因此当《侏罗纪世界》重拍时,无论新的游乐园变得如何高级丰富、新加入了多少罕见的恐龙,我们仍然只能收获普通游客的快乐,并觉得兴味索然。
但在《侏罗纪世界·重生》中,主人公一行(加上平民线那么就是双行)是在亲历荒野求生、频临死亡的险情后,达成了一些既定目标,同时面对暂且处于温和状态的自然时,才体验到那种短暂休憩与平安时的“幸福”——或者说感受到生命的奇迹与美妙的。
这种顺序上的调转简单却并非不重要。
同样,这个模式反着用也一样行之有效,因为生命中美好的、幸福的时刻都是短暂的,因而这种“幸福”时刻最有可能,也最适合被突如其来的危险再次打破。
这就是我对《侏罗纪世界·重生》这部作品这次的剧本感到非常满意的一个相当朴素的道理。
作为第一恐龙🦕ip,侏罗纪世界走到第四部,一如既往的人与恐龙的共生命题探讨,这一次是在老套救赎的主题中,在老生常谈的群体与家庭在危机中的冒险经历的剧情中,也有闪光点,沧龙的奇绝翻江倒海,泰坦巨龙的震撼群聚一览众山小,风神翼龙的悬崖追逐逃生刺激,以及最终的变异迅猛龙和霸王龙的死里逃生,感官刺激和视觉奇观拉满,只不过感觉像是过度包装的流水席,总觉得有点空洞
《侏罗纪世界:重生》(Jurassic World: Rebirth )(B+) 超好看!
我个人是这个系列忠实粉丝,可以确切地说绝对比上一部强!
强很多!
上一部蝗虫做得很假,恐龙戏份少,但本片恐龙种类变多,重新回到故事核心,并在岛上真实取景,实拍壮丽与特效恐龙融合很好。
故事其实更类似1993年原版《侏罗纪公园》但视觉效果全升级!
所有跟恐龙相关的场面都很精彩,有多个新恐龙,摄影优秀,恐龙岛上的很多画面都令人窒息的美!
缺点则是节奏不平衡,前面三分之一比较拖沓因为要引荐新角色,但自从来到恐龙岛就惊险不断,也有很多出其不意的喜剧、惊吓内容。
多款新恐龙都令人印象深刻。
人类第一次遇到长尾Titanosaurus(图4)时的场景拍摄得尤其唯美壮阔[憧憬],还是两只大恐龙示爱,作为恐龙爱好者,我顿时眼眶湿润。
然后看到Jonathan Bailey出演的教授也在抹眼泪[可怜] 这种场景真的会令人无限向往,能亲自看到真的觉得被吃掉也值了。
[偷笑] Titanosaurus是目前为止大银幕上最美的恐龙。
图3那只是一个母亲,Quetzalcoatlus,发起脾气也很凶猛。
变异恐龙是真的很丑但很大只。
霸王龙还是最逗,从最初的最大威胁到如今拍了这么多续集,已经彻底沦为谐星,还越来越萌。
海里的沧龙部分借鉴了《大白鲨》不少内容。
#斯佳丽约翰逊# 在片中强壮彪悍,展示女战士风范;Mahershala Ali 的角色最有人情味儿;Jonathan Bailey 负责卖萌和介绍恐龙知识。
片中有个小女孩儿和恐龙宝宝也很可爱。
但并非每个配角都喜欢,还好大部分都被吃掉了[偷笑]我重新看了一下2015年的#侏罗纪世界# 第一部(Jurassic World ),也是评分最高的一部侏罗纪系列电影,想起了其评分高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时间这部里的恐龙都会互相残杀、搏斗,最终的大战也是霸王龙大战基因变异龙,沧龙和迅猛龙都参与,这样的猛兽之战更激动人心。
但目前2025年这个第四部#侏罗纪世界重生# 虽然也有很精彩的恐龙场面,但是确实缺乏这种猛兽之间的战斗。
也就是说,大部分时候恐龙只是袭击人类,人类逃亡,回到了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模式,始终是“捉迷藏”,最终的大战就没有这么精彩。
这部非常类似第一部《侏罗纪公园》,但恐龙更多样、视觉效果更新更好。
人类角色有所精简,但还是话多,其实没有太多观众真心在意这些人类角色。
这次好在没有花时间写爱情戏或太多人类与恐龙的友谊,其实不如更狠心一些,让恐龙更为凶猛,彻底做成R级恐怖电影,反而会更有新鲜感。
看恐龙绝对不可以用小屏幕啊!
只可惜目前北美IMAX都给了F1, 不知过几周是否可以腾出。
会真的希望再在IMAX上看一次!
这是目前今年第一部电影看完立刻想再看一次。
(前提是,我是恐龙、怪兽片爱好者,我喜欢大家伙!
)周末上映会重刷。
不要看!
不要去看!
这破电影居然名字叫《重生》!
全片跟重生没有半点关系。
就这个破电影,你千万别去看!
看它你就是《重生之我在IMAX厅里坐不住》,
对于斯嘉丽而言就是《重生之我在侏罗纪变丑》系列。
对于侏罗纪公园系列里的全体恐龙来说就是《重生之我在孤岛遇到傻子》系列。
以及《重生之我变成半身不遂行走不便的异形,脑子还不好使》系列。
电影一开始就说是恐龙心脏很大,所以只要从活体的巨型恐龙身上取到血液就可以研制出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了。
这个理由无厘头到连小学生都在撇嘴。
无所谓,反正我们是来看黑寡妇大战哥斯拉的,所以科学依据什么我们不在乎,那就赶紧快点开打吧。
然后我们很煎熬的看完了眼镜男咀嚼不知名零食、黑人船长哭穷卖关子以及高科技公司的贱男人炫富、科学家拿着二踢脚牌的大针筒子说是高科技……之类的无聊的文戏以后。
终于在海上开始了特效场面,一个花花大鱼把小渔船顶翻了,然后斯嘉丽他们就找到了那个花花鱼,给它射了一个二踢脚牌大针筒子,取走了血液样本,还救下了渔船上的王老五一家。
本来这一波一开始我的眼睛就开始冒光了,以为肯定会很惊险刺激吧。
结果看了半天,这恐龙就会在水里拱,连个像样的露脸都没有,整个战斗场面里,斯嘉丽举着个小枪双手彻底没用了,安全带要科学家给带,针头子要科学家给拧上,在船头又是颠簸又是喊叫的,最后BIU的一下射出针头子的时候,我真的鼻涕泡都要笑出来。
然后一群人庆祝胜利,本来以为可以顺利去找下一个恐龙了,恐龙却因为丢了那一管血就回来报复了,还带了一群小兵,硬是把主角一行人挤兑到了小岛上,王老五一家子还跟斯嘉丽一行人走散了。
主角团损失了一个不知道有啥用的傲慢的雇佣兵,另外既然不开船了,干脆把小船副舵主也给送了。
这两人死的时候恐龙都没在镜头里,就看见人被拖出了镜头,然后他俩就死了。
死了好几个伙伴的主角一行人在旷野里遇到了一群高个子长辫子恐龙,科学家感动的不得了,光是用手扣扣恐龙的脚丫子都热泪盈眶的,明明手都可以碰到恐龙,还非得用二踢脚牌针筒子射击取到血液样本。
和主角团走散的渔船上的一家子遭遇了霸王龙,注意!
这是全片唯一像恐龙的恐龙,但脑子不是很好使,它优雅地对着这一家老小扣了扣齿,没带走一片云彩。
这段基本已经是这部影片中数一数二的惊险场面了,后面的惊险场面一个比一个搞笑。
主角团说还需要取那种长翅膀的大恐龙的蛋液样本才算齐全,所以就开始攀岩,说是要去偷蛋。
结果偷蛋的过程中人家鸟龙妈妈提早下班回家,一看,你们丫的几个没毛的猴子在我们家宝宝床上搞啥呢!
它就生气了。
一阵乱叨,挂在峭壁外面的雇佣兵大哥本想声东击西却被鸟龙盯上了。
雇佣兵大哥大喊“救命!
快拉我上去!
”鸟龙就气鼓鼓的挥着翅膀就叨了过去。
黑人船长慌忙往上拉绳子,结果拉上来的是嘴里含着雇佣兵大哥肉身的鸟龙。
这一幕可算是钓鱼界的佳话了!
本来想法挺好,但是观影过程中我啥都没感受到!
就觉得有点好笑。
总之就是最后他们凑齐了三管子血浆,说是要找个地方等直升机。
结果在等直升机的时候遇到了之前的科学家发明的半身不遂版的巨型寿星头三头六臂哥斯拉,还有几个火鸡头粗脖子竖大拇指的爆丑恐龙,这几个丑陋的恐龙把直升机给干废了。
然后为了配合半身不遂的异形恐龙的追杀,主角团开始装傻,一个个表现得傻乎乎的。
明明能钻出去的铁栏非要呲牙咧嘴的说挤不过去,敢情这铁栏杆的宽度是声控的。
明明可以把光源扔出去吸引恐龙注意,非要举着信号弹说要自我牺牲,感觉黑人船长故意玩儿苦肉计那一套,也不知道是想得到谁的好感,可能是听着斯嘉丽一声声喊着自己的名字,心里会开心吧。
看他后来又在河边举着红色信号弹出现,真的怀疑异形寿星头三头六臂爆炸丑龙嫌他苦肉计演的矫情不想配合了。
刚刚举着信号弹会被恐龙追,现在举着信号弹出现,风平浪静。
黑人船长心里一定在盘算,不行了,再演戏真的被当成死人丢在这鸟不拉屎的地儿了。
然后乱七八糟的一群人就这样撑着小船走了。
这电影全程真的没啥好看的。
恐龙们呲牙咧嘴的啃的啃叨的叨,也没见半点血腥。
丧失了侏罗纪系列最根本的恐怖惊悚的气质,还毁了丽姐超凡伸手性感飒爽的女杀手形象,恐龙形象设计上也已经变成了四不像,该优雅的不优雅,该残暴的不残暴,该带有奇幻色彩的看上去像商场开业时候门口扭动的面条人,连应该憨态可掬的龙宝宝都毫无创意,丑到爆炸,萌点全无!
总之,完全对不起地球旧日霸主,对不起侏罗纪系列,也对不起丽姐!
还是那句话,不要看!
事实证明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已经是被验证过无数次的好用经验,把这套经验用得炉火纯青,不仅不会让套路留痕,而且还能在此之上进行反套路设计。
新版《侏罗纪世界》就把这套经验用得很失败,既留下了老气横秋的套路痕迹,也并没有尊重叙事规律。
剧本没有完整性首先是最大的瑕疵。
最基本的叙事闭环在多个条线上缺失,最常用的call back手法也罕见,道具写到一半掉了,伏笔埋到一半丢了,人物弧光铺到一半也忘了。
人和动物都有负责逢凶化吉的吉祥物角色,但只是昙花一现、博君一笑,深度嵌入探险情境的成长性并不充分。
收集三只大型恐龙血液样本的情节走向已经如此单一明确,三次任务的难度也没有做到递进和升番,甚至一次比一次降级,几乎完全通过巧合触发,探险队的主观能动性相当低下。
情境细描的笔触也很粗糙。
和质量平平的几部前作相比,本片可以说紧张感最低的一部。
可能是设置在人类已经对恐龙见惯不怪的背景下,和前几部死里逃生的调性有所区别的是,本片更有某种“说着笑着人就没了”的荒谬的平淡,挑战禁区的主角们很快就适应了凶险环境,对同伴死伤的接纳程度也更高,冒险在闲聊和散步中悠然进行,船撞了还有直升机救命,直升机没了还能划皮划艇逃离,总有令人放心的后路来兜底。
与各色恐龙躲猫猫的冷饭炒得并不新鲜,空间设计缺少临境感,刚一开始屏息就卸了气,连惊悚片里最滥用的jump scare也几乎没有奏效过。
探险队的全是消耗品,那一家子不死族倒是一点事不能有,我小霸霸演了十来分钟愣是一口肉都吃不上。全片都很90年代old school,IMAX 的画质看着也很糟心,只有恐龙谈恋爱好看
寡姐 爱你
在大银幕看挺爽的,维持了系列的一贯水准和惊悚感。海陆空三场战斗节奏均衡,穿插的人类戏份也没有太喧宾夺主。结尾boss设计十分惊悚,有朝着丧尸片融合的趋势了。
It’s been about 1 million years since last time Hollywood made such a powerful movie
恐龙控有些腻了,人类作来作去都是那几套,真恐龙越来越少,出场越来越像走秀;各种奇形怪状都开始上台了,这不是重生,这都是畜牲。
只看见老美电影产业的陨落
克莱布斯阻止呼救、见死不救,本该是塑造反派的关键时刻,却在后续剧情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反派塑造彻底失败。伊莎贝拉“驯服”一只鹰角龙幼崽的情节,简直是把系列苦心建立起来的、对恐龙作为危险掠食者的敬畏感彻底儿戏化,变成了低龄化的宠物养成游戏。霸王龙多次攻击却连个充气艇都咬不破?一家人仿佛在玩水上乐园的激流勇进。这种刻意制造的“惊险”完全建立在削弱恐龙威胁性和角色开挂的基础上。邓肯为什么不把燃烧棒扔了?而他没死的转折,更是将“角色死活全凭编剧心情”的随意性暴露无遗。女主在卢米斯几句嘴炮下就“幡然醒悟”,决定放弃巨款,将样本公开造福社会?这个所谓的“升华”转折生硬到可笑,纯粹是为了强行扣上一个政治正确的光明尾巴,虚伪至极。最惨的还是邓肯,搭上一条船,差点还搭上一条命,最后毛都没捞到。
今天的AMC盲盒电影居然真的是侏罗纪世界重生,似乎是头一次看到制片厂投放这种暑期档A级片来盲盒的,片头还有寡姐和乔贝贝的一小段VCR。 电影马马虎虎吧,适合吃爆米花。单独有几场好戏看得让人惊心动魄(河流戏最佳),但是故事整体还是无趣的好莱坞配方。 不过这个片子里除了配角小情侣没有人在谈恋爱。一方面我也觉得环球应该不会丧心病狂到让寡姐跟乔贝贝谈,但是不谈的话DEI的天花板还是没打破
恐龙还是不能不看的,虽然情节没有逻辑又简单粗暴,尤其用“有钱任性基因重组”到以为自己看的是异形。但至少没有一个女生穿高跟鞋了,毕竟即使是爸爸亲自验证的优质男友大部分时候也就是个大懒蛋(多给了一颗星在这里)
这次可谓恐龙观止:硕大的银幕上恐龙上山入海,毁天灭地。沧龙这次带着两栖类棘龙首发登场。先声夺人之余,我们该明白所谓的征服自然,不过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融入;霸王龙增加了游泳场面,有种老虎毫无困难爬上了树的惊恐,无路可逃才让更让人肾上腺素分泌,人定从来不能胜天,人定最多勉强做到逃出生天;蝠翼迅猛龙虎视眈眈,择人而噬却被翼龙一波带走:大佬求带,大佬收下膝盖;泰坦巨龙的恩爱算是让卑微的人类除了惊恐多了机会:流泪。那么巨大的爱,那么巨大的温柔。风神翼龙和畸王龙(D-REX)更是让人知道什么叫做跑不掉,完全跑不掉。能跑掉就是因为有人跑不掉。侏罗纪世纪·重生绝非什么侏罗纪4,即便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世界,依旧丝毫不会影响观影节奏。:普通的恐龙普通人已经不要看了。那么,看更为惊心动魄的恐龙就是了。
戏内也直接点明了困境,认为看普通恐龙,人已经没兴趣,戏外也是,所以需要变种,可是……真的是丑东西啊!谁喜欢长得像异形的,恐龙是恐惧残暴但具有自然野性美丽的化身,而拼接怪本身就像一种憎恨的产物,很不纯粹,很邪恶。看得挺焦虑的,重返“公园”系列风味,加入游乐园家庭路线,期望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许代入感,狠狠地虐小朋友。故事走向完全直给,跟打游戏走三个任务一样,倒是惊险动作戏的空间设计都不错:来回侧翻改变状态的船只;溪流,隔着薄薄一层皮筏艇的底子看到巨齿的形状;悬崖神庙的狭窄空间和垂直空间,把人拉上来的时候人已经在龙嘴里了;迅猛龙的室内徘徊是系列经典戏,地道战在视野不佳和栏杆困锁的情况下前后夹击。斯嘉丽·约翰逊,利落的直白的让人措手不及的,又仍有守护者的感觉。但综合所有人物都很单薄,没什么意思。
@ Pathé Arena4DX想拍你那笨蛋变异龙就自己另开一个系列。
看着一直喷到回家,什么玩意?ai剧本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电影票,角色的对话也是莫名其妙,没有意义的尬聊,恐龙出场就为了吃4个人呵呵,战斗力就这?每只恐龙就单独出现个几分钟就下线完事了
含龙量不足
寡姐太美了!这一部完全是用惊悚片的方式来拍的,沧龙部分显然有斯皮尔伯格大白鲨时代的灵魂,丛林部分甚至很现代启示录,翼龙部分又很夺宝奇兵的感觉。各种致敬镜头相当之多。用“重生”来命名非常贴切。这时人类对恐龙已经不再感兴趣,只得改变基因制造畸形恐龙的“后侏罗纪”时代。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再到“后侏罗纪”时代,是这个IP从1993年到2025年,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情绪的叙事。人类永不满足,当初恐龙的被制造就是为了猎奇,而任何猎奇都会变成旧物。所以降下来的横幅就和当年升起的招牌形成讽刺性呼应,重生也是毁灭。不过是对人类的,而非恐龙的。
豆包倾情巨作
那一家四口真烦!戏份还特别多。最后我想夸主创啊,在上海真的是认真给每一个粉丝签名,没停过大概签了快四十分钟,几乎人人有份。真的非常善良的几个演员!喜欢他们的人很幸运。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从海洋到森林到秘密实验室的绝地追杀,“侏罗纪”系列IP终于回归到一个让观众最“爽”的模式,那就是沉浸感十足的冒险+惊悚+科幻的大逃亡体验。这才符合恐龙作为一种经典巨物恐惧的象征意义和仪式感:不是人杀龙,而是龙猎人,更何况还是一些科学实验后的变异恐龙。人,才更像恐龙的玩具,而恐惧纯粹是一种本能。其实从驾驶游艇去“恐龙岛”开始,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了:海洋像星空,游艇像太空船,赤道雨林像未知的星球,加上各怀鬼胎的团队和凶神恶煞的恐龙,科幻惊悚片爱好者应该都很吃这样的一种设定吧。寡姐打恐龙当然是一大看点,不过更喜欢她加入团队的理由:money!没有那么多屁话,就是这么直白,这才是一名优秀雇佣兵的职业操守嘛。
人类要有两条线吗?还是个那么蠢的一家人?变异怪都不认真说一下来龙去脉可能真是缺钱了,随便卖卖情怀就上映。
塑料感的虚拟现实呈现与套路满满的降智剧情 多少有些经济下行的实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