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语言
Une langue universelle,Universal Language,加拿大有个小波斯(港)
导演:马修·兰金
主演:巴哈兰·巴尼艾哈迈迪,罗吉娜·埃斯马埃利,丹妮埃尔·菲肖,伊拉·菲鲁扎巴迪,索班·贾瓦迪,萨哈尔·莫菲迪,巴赫拉姆·纳巴蒂安,达拉·纳杰马巴迪,皮鲁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波斯语,法语年份:2024
简介:找到被冻在冰雪中的现金的学生,带着迷茫游客的导游,辞职后去看望母亲的男人,三条故事线交织,身份变得模糊。 影片使用波斯语和法语,曾入围2024年戛纳导演双周并斩获观众选择奖。详细 >
#77th Cannes# 6/10 具有异域感的奇观,却在渐进的漫游中迷失,跟不上前行的步伐。
结尾有点迷惑 #MIFF Encore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今天一天的见闻:在东城奥林匹克活动中心默默跟着阿姨们做拍手操然后拉着破纸皮走开的大叔、走在北科对面的大街上推着轮椅捡空矿泉水瓶的爷爷、一个小女孩见到一堆看完电影下楼的人问爸爸怎么这么多人她爸回答道“都下班了“、10点的商场几乎都空了有个姐坐电梯时不小心落了个猕猴桃于是让做卫生的大哥拿去吃,她说“干净的”…掉出来的猕猴桃就像电影里走丢的火鸡、闹翻天的课堂、不认得你的妈妈和突然打开的门,冰天雪地的风吹进温暖的屋子,那么混乱,又混乱地如此合理。最后纸币回到冰里,你把自己塞回地铁打包回家,一天就过去了,一部电影就结束了!真是莫名令人神清气爽啊!人果然不能一直上班,偶尔得请假溜出去走走看场电影呢,不然会越来越痴傻。
釜山没看成,补遗。有意思
有一些有意思的碎片,但碎片不成篇章。
hkiff49@ IS
#tiff24 充满了制作班底对Winnipeg这个地方的爱和吐槽 是一副完整的故乡 和波斯的结合很美和治愈 最后那幕就好像睡前我迷蒙看着月亮听着永不完结的一千零一夜 就像QnA环节里导演说的 我们在宇宙连结 当你离开了故乡你才发现自己懂了故乡 但天下何处不是故乡
不太好看,不了解他们的情形不知道说什么
看不下去啊,好单调啊。饶了我吧
D / 影像的组织逻辑明显松垮,煽情的部分也因为这种松垮而完全不奏效。创作者完全无法为自己的乡愁找到一种除了抛出佳句之外更绵密的表达方式。
摄影和bgm不错,但整体剧情太平淡了
#BJIFF第八場#課堂室內戲幾乎復刻《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某些段落又有很強的阿基式關懷,對政治的處理甚至有《幸福的拉扎羅》的神秘味道⋯攝影質感很好,膠片特有的「靜止對象的動態感」非常明顯。可是少了審美的一貫性,創造力就無從談起了。
在加拿大拍伊朗的故事,片名直译通用语言,意指情感的共通性吧。色彩构图带点韦斯安德森,表演风格带点考里斯马基,故事带点贾法帕纳西,总之看起来还蛮可爱的。
?
从故事设置到镜头的运用以至表演,都非常刻意。不去认真地讲述故事,而是有了一个想法,就靠各种粗浅的想象去落实。不断从各种电影中借用创意、手法及桥段,像个大杂烩。唯一亮点是影片的开头,很有趣,也很吸引人,还有一丝电影的影子,后面纯属摆拍。这样的影片,怎么好评一片?
需要再看至少一遍。#pyiff08
#11172。#15th BJIFF# 2024戛纳双周观众选择奖+平遥卧虎观众选择奖。完全拍出了伊朗味!也可谓是一部神作了!整体视觉有韦斯安德森的味道,尤其建筑和景观镜头的使用;剧作又是一个有点北欧式(罗伊安德森、烤鸡到鲁本)的尴尬加逗逼大集合,但装在一个伊朗符号系统的套子里,居然还能自圆其说,居然还编了个精巧的环形叙事,我期待已经很高了居然还能高出预期!结尾这个“换人”虽然也不能说是完全原创,但真可谓一个十足电影化的时刻。啊啊去年平遥错过真是可惜!!!#年度补课#
25年BIFF第二部,昏昏欲睡,最后的结局让人有一种为了这碗醋包了饺子
2024 miff 最后一场,实话说结局没看懂。
被伊朗爆改的加拿大笑得我脑壳疼,马修·兰金真是玩冷幽默的鬼才啊!在荒诞中交织的三条故事线,让故乡变异乡再变故乡,也让成人与儿童视角渐渐趋同。最后放回冰中的五百大钞,很好守护了孩子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