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这部蝙蝠侠动画电影在立意深度、剧情质量、制作水准以及角色塑造的力度上都不逊色于诺兰导演的【暗黑骑士】(于我而言甚至是超过),是否会让你感到吃惊呢?
至少绝对会是值得所有蝙蝠侠迷收藏DVD的一部作品。
首先,华纳端出了早前蝙蝠侠动画剧集的老底子,熟悉的动画造型,出色的配音配乐,肮脏恐怖的犯罪因子弥漫在阴冷抑郁的哥谭市的每一处角落,邪恶无处不在,仿佛永无白昼,这对每一个老蝙蝠侠迷都是大呼痛快的回顾体验。
其次,诺兰带了一个好头,经他接手之后的蝙蝠侠作品难以再回归传统”美漫电影式“的单纯,情感上的黑暗纠结和”反英雄“情结已经成为了蝙蝠侠作品的重要元素,当年的动漫粉丝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更需要这样令人蛋疼的设定。
最后,影片有多场火爆流畅的打斗动作戏,完全是按着”大片“的标准来制作的视觉盛宴,对于追求刺激的观众而言绝不会失望。
大家一致公认【暗黑骑士】是首部将蝙蝠侠内心的痛苦挣扎呈现于银幕之上的作品,蝙蝠侠和小丑这对生死冤家,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能让蝙蝠侠牢牢把持住自己不至于堕落成比小丑更可怕的大恶人的,就是道德二字,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超级英雄,一旦跨过道德的坎,便再无天敌可抗。
小丑仅寥寥数语就唤起了蝙蝠侠的心魔,让他在正义的钢索上摇摇欲坠,刚毅的克制力使得蝙蝠侠在惩奸除恶的道路上束手绑脚,他要铲除罪恶,但又做不到斩草除根。
放眼所有的美漫英雄,似乎只有蝙蝠侠一人承载了如此超重的道义负担,而这个负担及其所带来的后果,顺利嫁接到了这部动画电影之中。
Red Hood(造型太像Iron Man了,汗。
),这个在2005年现身于漫画故事中的蝙蝠侠新对手,前身名为Jason Todd,是第二代Robin(众所周知,蝙蝠侠的得力助手)。
蝙蝠侠深知Jason的能力和自己极为相似,而道德自制力却相当孱弱,故而不让他沦为恶人的方法只有牢牢地控制他,如若到了控制不了的那一天,会亲手杀了他(当然以蝙蝠侠的性格,绝不会下得了手)。
后来在一次行动中Jason落入小丑之手并不幸被杀害,借助某种神秘力量复活之后,他以完全和蝙蝠侠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哥谭市的犯罪——用犯罪手段去挟持控制犯罪分子,面对残忍的暴力就用更强大的暴力去镇压。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认为,Red Hood比真正的“蝙蝠侠”更够格,至少他所针对的目标都是罪大恶极的坏蛋,并且不像蝙蝠侠要背负“假仁假义”的骂名。
这个横空出世的Red Hood一边让犯罪分子们头痛不已,一边也引起了蝙蝠侠的高度关注,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地进行着自己的复仇计划——既要铲除当年让自己”命丧黄泉“的小丑,又要拷问蝙蝠侠的道德标尺。
故事发展到高潮处,蝙蝠侠、小丑以及Red Hood的三角戏码闪亮登场:Red Hood能够原谅蝙蝠侠当年救不了自己的遗憾,但是无法原谅自己”死去“之后那么久,小丑还活着的事实,无法原谅蝙蝠侠的那条道德底线。
”要么你亲手杀了小丑,要么你只得杀了我才能阻止我杀掉小丑,选择他还是选择我?!
“Red Hood丢给蝙蝠侠一个胜过以往所有的棘手难题。
曾经的爱徒Jason逼着蝙蝠侠“弥补过错”,他要求的是一次”公正“的回报,是老师对学生的一次”低头认错“;永远的对手小丑则巴不得蝙蝠侠乖乖就范,他的最大成就感就是看着蝙蝠侠突破道德尺度,扯掉身上那件遮羞的斗篷布。
如果说【暗黑骑士】中爆出了小丑和蝙蝠侠之间的那种微妙关联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则将蝙蝠侠的另一种可能性直接展示了出来,Red Hood就是失去强大道德束约的蝙蝠侠,依我看本作完全可以改叫作"Batma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结局让我联想到【七宗罪】,蝙蝠侠比凡人多了一副面具,他是人却要被赋予神性,所以他注定不会做出有悖神性的事,在蝙蝠侠的世界里可以容得下纯粹的罪人小丑,但容不下带有瑕疵的叛逆青年Red Hood. 其实做神是那样的悲哀。
写于2010-09-22这是Batman,Red Hood和Joker之间的三人纠葛。。。
R让B在他和J之间选择其一充满了浓浓的腐意。。。
两代Robin,而现在却一个身为Nightwing,一个作为Red Hood,看来Batman身边也就只能留下Alferd了吧情节上没有什么,不过就是把一集的动画片做大拉长成了一部电影,格局够大,动作够猛,就是傻打。
画面的水准很高,情感也比较纠结,算是较成功咯
总体上,这部动画比漫画《红头罩:迷失时光(Red Hood: The Lost Days)》更轻松。
漫画的气氛更加虐、更加虐。
但动画看到最后还是泪奔(默默流泪.gif)杰森的复杂性非常、非常讨人喜欢,以及他的痛苦。
强迫蝙蝠做抉择那段惊心动魄,然而蝙蝠依旧化解了这个危机。
杰森并没有得到答案。
杀不杀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最开始我不理解不杀,直到看POI,宅总教育机器,人不是棋子,我们不能决定任何人的生死。
理性上,非常理解也接受这种更为相信法律的英雄精神。
情感上,却更倾向于桶哥和罚叔的做法。
杰森的问题和痛苦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属于每个人。
每个人都会询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去相信这个社会的集体理智(法律),还是相信个人的情感和道德在一个问题上的判断。
如果你受过伤害,而伤害者没有受到惩罚,更多的人还在被他伤害,你还会保持最开始的理智吗?
而我也相信是编剧在向自己询问这个问题:到底这些罪犯应该被杀死,还是应该交给法律。
创造桶哥的,不仅是小丑,也是蝙蝠侠,更是情感。
杰森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听从本心,抛弃了一些界限,他代表情感,而不是压抑情感、压抑表达的理性(蝙蝠)。
就像Red Hood: The Lost Days里的那句话:“Take Gotham from him. Be the man he can never be. Be the Batman that Gotham needs. No boundaries, or allegiances, or self-important moral lines. Cross the line.”我好爱桶哥!!!!!!
《蝙蝠侠:红影迷踪》:是谁杀死了知更鸟 (转载)在2D或者3D的作品里,一个正派人物的死亡往往会成为成功的催泪弹,引起读者群巨大的反响和无限的唏嘘。
而占了美国漫画半边江山的DC家本身就是靠正派人吃饭,如果从超人初次出场算起(《动作漫画》第一期,1938),DC世界已经运行了七十多年了,旗下的英雄少说百来个,偶尔丢个重磅炸弹死一两个效果也是相当好的。
比如第二代闪电侠就曾为了挽救DC世界而全力奔跑使时间逆流,直至最后肉体完全消亡(《无限地球危机》)。
当然另一方面,赚钱的来源就是这些英雄们,做生意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死亡事件最多就是当期卖得好一些,之后的下文却成了问题。
DC家也明白此种行为有如杀鸡取卵,所以我们看到虽然超人之死成了美漫界一大经典,但最终还是复活了。
之后神奇女侠、绿箭、小超人、四代闪电、蝙蝠侠……的死亡都有如狼来了的故事,读者为他们壮烈的牺牲悲哀归悲哀,心底也是有如明镜,到底还是会回来的。
虽然现在的美漫界,英雄的死亡有如家常便饭,但几十年前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
再且,读者比较能接受二闪电牺牲自己拯救世界——毕竟这是又一次英雄主义的弘扬,而且有三代闪电侠的完美承接。
但另一场死亡却一直被读者愤愤不平地称为谋杀。
死者为蝙蝠侠的二代罗宾,Jason Todd。
在DC世界重新洗牌前他的出生与第一任罗宾类似,来自马戏团。
但洗牌后作者们似乎想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罗宾,于是Jason出生在犯罪巷,韦恩夫妇死亡之地。
他的命运仿佛在与蝙蝠侠的相遇那一刻就决定了。
那时第一任罗宾Dick已经长大,在一次与追捕小丑的行动中受了伤,使得蝙蝠侠考虑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只是有些领域一旦踏入就再也无法让自己袖手旁观,于是罗宾成了夜翼,有了自己守护的城市(Batman)。
然后报纸上开始登出罗宾已死的传言,甚至戈登局长也在向蝙蝠侠询问。
一位义警的死亡会对歌谭添上又一抹黑暗的色彩,而独自一人的蝙蝠侠也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了罗宾在身边,而且他也非常想念Dick。
那天蝙蝠侠犯罪巷巡视,回到原地意外发现正好报警器出了故障的爱车向一边倾斜,前面两个轮子都被偷走了。
对此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躲在一旁等待竟敢偷蝙蝠车轮的小贼,而那个小贼还真回来取另外两个剩下的轮胎。
这就是蝙蝠侠与第二任罗宾的初遇,被逮个正着的Jason面对蝙蝠侠显得勇敢又无赖,还了一扳手后扭头就跑,蝙蝠侠一路跟着到了他的房间。
那间如同废弃屋的房间几乎没有家具,简单破旧,桌上摆着养母的遗照。
就像大部分街头混混一样,Jason抽烟,偷窃,说粗口。
但他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赡养了病重的养母一年,在发现了罪犯偷窃博物馆的阴谋之后前去阻止,帮了蝙蝠侠一把。
一直在关注他的蝙蝠侠最终决定让他担任第二任罗宾。
Jason不是正统出生的英雄,他沐浴在罪恶的氛围中长大,从小就见过无数的丑恶和黑暗。
他对罪恶的对抗更像是来源于一个人的天性,没有学校教他善与恶,好与坏,但他却有自己坚持的一种正义,犯罪巷练就了他的身手和无所畏惧,少年老成并且浑身带刺。
但说到底,他也还只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被蝙蝠侠带回家中训练后,他才开始露出符合他年龄的开怀笑容与天真神情。
入住韦恩庄园以后,Jason开始像一个普通的孩子(除了罗宾的训练和任务),他去上学,担心功课的问题,为了得到好的分数专心写报告。
他与Bruce的关系不太好说清楚。
一方面,他居住在韦恩庄园,Bruce和Alfred就像他的亲人,他的生活有了保障,或许Bruce还会时不时检查一下他的作业。
另一方面,他与Bruce是被训练者与训练者的关系,某方面就像是课外兴趣班,他也很喜欢身为罗宾的课外活动。
但Jason是否将Bruce当作他的父亲,这点从没有正面说明。
在最初的日子他听从Bruce的话,他也承认韦恩家的人对他很好,但他同样想念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从他独自赡养母亲一年这一点来看,他非常非常爱他的父母。
而Bruce却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慈爱的父亲,蝙蝠侠本身必须的坚强就与人们保持距离,他不能让任何人成为他的软肋,也不能显出他对谁是特别的,包括罗宾。
在蝙蝠洞翻阅资料的时候Jason得知双面人杀了他的亲生父亲,变得郁郁寡欢,被仇恨充斥的他在追捕中掐住双面人的脖子,一心想杀死杀父仇人。
但在和Bruce谈过之后知晓了双面人的过去和挣扎,也明白身为罗宾的立场,甚至在最后救了双面人一把。
他并非一意孤行的固执,虽然他天性火爆,Bruce如果放任不管或许就会造就一个罪犯,而成为罗宾打击罪犯也是想让他有一个发泄的渠道,希望最终能走上正途。
但这并不容易。
正如Bruce自己所说,Jason让他想起父母死后最糟糕那段日子的自己。
他们确实在很多地方都很像,一样的毒舌,暴力,独来独往。
年轻的Bruce曾经想要手刃杀害父母的凶手,而Jason心底也有类似的以暴制暴的念头,他认为坏人就该受到惩罚,无论以任何方式。
在一次的杀人分尸案件中,在蝙蝠侠和罗宾几乎束手无策只能守株待兔的情况下,受害者的姐姐自己引诱犯人出手并杀死了对方,自首后她说她的行为或许不是合法的,但是正确的。
与蝙蝠侠法律至上的原则相反,罗宾同意她的做法。
他们在行为底线上分歧巨大,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死亡让Jason对犯罪行为极度反感,他无法释放对父母死亡的伤感和思念,时常一个人对着照片哭泣,并把怒气和伤痛发泄在那些罪犯身上——而这从来不是正确的解压方式。
另一方面,Jason更听从自己的判断和方式行事,而不是蝙蝠侠的,一般他会按照蝙蝠侠的指示,但一旦遇到犯罪他便会不顾一切跳进去,有时甚至需要蝙蝠侠阻止他对犯人挥出的拳头。
在他看来,无论罗宾的身份,还是从过去至今的生活,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一场游戏。
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犯罪情形时,或许Jason在追踪与格斗方面颇有心得,但他不擅长让惩罚“合法化”,加上犯人们用各种手段钻法律的空子,有时他们连将罪犯定罪也做不到。
这无疑让一向打快狠直球的Jason很恼火,像一拳挥出去却落了空,而自己的训练者还经常加以各种束缚。
虽然蝙蝠侠会想一些其他方式惩罚犯人,但那耗时而且并惩戒作用有限,或许这个新的罗宾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发怒并且没有多少耐心。
有一回罗宾听到求救而闯入一户宅子,发现一位女模特受到了虐待。
他们抓捕了施虐者,但他因为父亲的权势关系而很快被释放。
后来那位女模特因害怕再次被伤害而自杀了,愤怒之下罗宾独自前往找施虐者,蝙蝠侠赶到的时候,刚好看到那人从阳台上坠下。
面对质问罗宾只是淡淡说看到他突然出现对方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
之后,死者的父亲向蝙蝠侠和罗宾复仇,他绑架了Gordon局长,最后局长受了枪伤,那位为儿子复仇的父亲在混乱中死亡。
这一切糟糕的事件似乎都在向蝙蝠侠控诉,他最初的决定就是个错误。
Jason的本性就不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他很聪明,是个好的侦探,但他对待犯罪无法把握轻重,暴戾、易怒、无法控制自己,认为生命就是一场游戏。
这样的个性稍有不慎就会越过那条界限,由义警堕落成罪犯。
在蝙蝠侠头疼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同时,新的罗宾也并不受到读者们的欢迎。
或许一部分老读者仍认为罗宾只能是Dick而不愿有人替代他,也或许他们觉得这个街头来的暴力男孩不适合做蝙蝠侠的助手。
总之编辑部收到读者们的来信说,他们不喜欢这个新罗宾。
于是DC公司举办了一次电话投票,让读者决定罗宾是否死在小丑手中。
一万多通投票电话,占据微弱优势的砝码最终落在了残酷的一端,5,343票对5,271票,读者们的选择决定了Jason Todd的死亡。
虽然后来爆料说有人利用机器反复投票操控了这次结果,但无论如何,读者的意见导向让编辑们萌生了抹杀他的想法,他们或许在想,换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罗宾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他们可以让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死得悲惨又感人,顺便教育一下现在的小孩们,不听爸爸的话是会受到惩罚的。
撇开现实这一边,DC世界里,Jason越来越严重的失控让蝙蝠侠考虑是否暂停他的罗宾业务时,这时Jason发现了生母的消息,于是一个人赌气独自千里寻母。
离开家去找亲身母亲的Jason追踪线索来到了沙漠。
Bruce不放心他而一同前往,结果两人遇到了计划着阴谋的小丑。
小丑带走了Jason的生母,Bruce则需要去解决另外一边的危机,他嘱咐Jason不要冲动去找小丑,但Jason十分担心母亲,于是偷偷跟在了小丑后面。
他在小丑的营地里找到了生母,却不料生母其实和小丑是一伙的,于是他被出卖了。
被小丑狠狠折磨了一番,与生母一起锁在装满炸弹的房间里。
他从昏迷中醒来后第一件事情是解开了生母的绳索,那时他完全站不稳,浑身是血,眼睛也肿得看不清周围,一步一步挪到妈妈身后,仿佛这个人从未背叛他,就像她是世界上最温柔最美好的母亲。
这位母亲终于像搂着儿子一般抱着他,试图将他带离这个地方。
我们总是觉得这不过他们总会度过的又一个难关,但这一次,一切的结局早已被安排好。
定时炸弹在进行最后的读秒,唯一的出口被从外面锁死,蝙蝠侠仍在赶来的路上。
他在最后一刻挡在母亲的身后,试图用身体抵挡住炸弹的冲击。
然后那个世界轰然倒塌。
一切进入了无尽的黑暗。
废墟中,蝙蝠侠从未如此温柔地抱起他。
从此父亲失去了他的儿子。
Jason Todd,蝙蝠侠的助手,第二任罗宾,死亡。
……这次谋杀被广大的舆论指责为惨无人道的谋杀,这不仅仅意味着杀死一位义警,一位一直以来惩恶除奸帮助弱小的英雄,他被最疯狂的罪犯折磨,用撬棍敲碎了骨头,遍体鳞伤,最终被活活炸死。
这是一场毫无意义只剩残忍的谋杀事件,最重要的是,被谋杀的对象只是一个未成年人。
他死时只有十五六岁,还是一个需要被保护,却一直保护着人们的孩子。
Jason仿佛用自己死亡的代价,向那个世界咆哮出他的疑问。
为什么犯人不能被处决,为什么法律和规则凌驾在一切之上,为什么他们不能做正确的事情,为什么他必须被杀死……嘘,孩子。
你已经死了。
是谁杀死了知更鸟?
是我。
读者说,我们不喜欢这只知更鸟,我们想要新的。
是我。
Jason说,我不该不听爸爸的话,我只是想做个好孩子。
是我。
小丑说,我用撬棍敲出他的脑浆,再把他炸成碎片。
……是我。
蝙蝠侠说。
他在1983年Batman #357里登场,(注)在他之前,Dick作为第一任罗宾已经存在了四十多年,之后一直以夜翼的身份各处帮忙。
他在1988年Batman #428(A Death of Family)死亡,之后在1989年Batman#436,Tim作为第三任罗宾出现,至今在蝙蝠侠周围活跃。
在DC世界里,他大概只在蝙蝠侠身边待了两年,对于现实世界也不过五年。
大多数人记住了他的死亡。
但忘记了他曾经活着。
注:这里的出场指的是DC世界洗牌之前的设定,Jason是金发/红发的马戏团男孩。
DC世界在85-86年进行重新洗牌,之后在1988年Batman#408交代了他的新出生,成了街头的小偷。
END
Red hood 算是坏人么?
对蝙蝠侠的认知仅停留在诺兰的黑暗骑士系列,不了解RH在漫画中是怎样的存在。
但当他拖着哭腔说你为什么不能为了我杀了小丑时,我的心都要碎了。
问题在于,你希望自己是他最珍视的例外,但他却不为任何人破例——即使他也缅怀与你的曾经,你死后他也会睹物落泪——可他身边从来不缺小伙伴。
我也很想问蝙蝠侠,为什么不杀小丑呢?
小时候的Jason在笑,长大了的Todd想哭。
他是神奇小子罗宾,如获新生。
他成了红头罩,死而复生。
每次看到蝙蝠家的刊里桶出现或不出现,我都做好被小虐一下的准备。
蝙蝠全家总是不带桶。
Dick不再是Robin之后,Jason·Todd成了二代罗宾,不被读者喜欢,还是个孩子就被电话投票投死。
他撬过蝙蝠车的轮胎,有暴戾的一面,被亲人出卖,被小丑殴打全身骨折,在蝙蝠侠及时赶到前被炸死。
他泡了拉撒路池,死而复生,历经难以想象的痛苦,回到蝙蝠侠有了新Robin的哥谭,为自己复仇,或许,也在为蝙蝠侠复仇。
动画里小丑笑得欢畅,撬棍也抡的流畅。
Jason被打成重伤,还是满脸的倔强,肿胀的眼睛里透着亮。
不能说话难以呼吸,可是吐口血,他还是会笑。
全身骨折,他还是挣扎着站起来挣扎着走挣扎着爬,就如同他一直在自己的命运里挣扎着无论如何也不服输一样。
他还是个孩子,他死了,在残酷的折磨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最终。
Robin死了,蝙蝠侠没来得及救他。
Jason·Todd死了,Bruce·Wayne又失去了一位家人。
时间能冲淡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却不变。
哥谭永远是那么的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然后有个叫红头罩的家伙出现了,他抢别人的地盘,他控制哥谭的黑道有自己的一套,和蝙蝠侠却也不对付。
他身手了得,对付蝙蝠侠就如同早有准备一般。
他的一切看着都似曾相识。
血液样本做不了假,他是红头罩,他是Robin,他是Jason·Todd,他死了,他从地狱里爬回来,他要复仇,他在复仇,他为谁复仇?
他蹦跶哒的打人,他蹦跶哒的被人揍,他没那么厉害,就像蝙蝠侠脱了那身制服也只不过是个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平常人一样,超级英雄也不过是血肉之躯。
他被蝙蝠侠救,他帮蝙蝠侠,他从蝙蝠侠手里逃脱,他用枪指着蝙蝠侠,他有心情说笑,他喊出来的声音带着哭腔。
他绑架了小丑重现昨日,他想要一个答案,能让他从噩梦里醒来的真相。
小丑一直喜滋滋的看着这一幕又一幕,就算同样被物理学圣剑甩了个花开灿烂也欢乐的一如既往喜气洋洋。
即便红头罩是他杀死的那个Robin,也算不得什么,就像小丑从来都不在乎蝙蝠侠究竟是什么人。
不论发生什么,不论什么发生,他都有乐子。
他欢脱的看着炸弹要爆炸,就和他炸死那个孩子那天一样。
但无论小丑做什么,蝙蝠侠都不杀他。
小丑一次又一次的逃离阿克汉姆疯人院,手下人命无数,甚至杀了Robin,但蝙蝠侠就是不会杀了他。
Lovecraft笔下的阿克汉姆充斥疯狂,在满是不可名状之物的宇宙中却也是平常面貌。
哥谭市同名的疯人院被狂气缭绕,关押的疯子们是哥谭的噩梦、苦难、危害、灾厄,蝙蝠侠永远的对手。
蝙蝠不杀人,无论对方做了什么,他都不杀人。
(不义联盟里关于这一点更是大伤)红头罩杀人,Jason·Todd想知道为什么无论为何蝙蝠侠就是不杀小丑,为什么不为了他杀了小丑。
而如果有人杀了蝙蝠侠,他会不惜一切,穷尽所有,杀死对方,只为复仇。
他只想要蝙蝠会和他一样,他以为蝙蝠会和他一样。
小丑杀了Jason·Todd,他从Bruce身边夺走了Jason。
但是蝙蝠侠永远不杀人。
他维持着最后的底线,永不跨越,永不逾界。
不论失去了什么,不管自己有多痛苦,他也不杀人。
无法理解老爷的桶让老爷面临二选一,选我还是选他,老爷就是不选。
桶开了一枪没打中要害,老爷扔了一镖只是打掉了桶的枪却打的桶满是伤。
三个人里只有小丑高兴的如同置身天堂,时间一到大家都死,他能和蝙蝠死在一起简直比殉情还要开心,更不用说死前还看了一出热闹非凡的好戏,用他人的痛苦写出的喜剧。
那一切的一切对他来说比蜜还甜,吃到别人口中却是说不出的苦,苦到腹里。
而这一次,蝙蝠不杀小丑,却也救了桶。
桶没死第二次,可那个早已经死了的Robin就是死了。
他想要的终究没得到。
红头罩离去,蝙蝠侠回到蝙蝠洞,Jason的Robin装还在那里,并且会一直在那里。
蝙蝠侠很容易沉默,蝙蝠侠话说的不多,蝙蝠侠爱着他的孩子们,就如同孩子们爱着他,从未改变。
只是不说。
他爱哥谭也爱家人,他永不杀人,他是黑暗骑士,在暗夜中前行,他背负痛苦,受到多少伤痛,失去多少也绝不背弃自己的信念。
他爱哥谭,为哥谭遭受痛楚,为哥谭奉献牺牲,他爱自己的家人,即使无法为他们复仇,受了再重的伤也是咬紧了牙。
或许比起Jason怨恨小丑、怨恨蝙蝠侠,布鲁斯韦恩怨恨蝙蝠侠更多。
Jason被杀,他不能及时赶到,如果他只是Bruce·Wayne,不是蝙蝠侠,如果他没有让Jason成为第二代Robin。
如果他从未给过Jason憧憬与期待、梦想与喜悦,或许谁也不会受到如此之多的伤害。
那时的Robin是个孩子,现在的Jason是红头罩,可是蝙蝠侠一直是蝙蝠侠,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
他始终都是蝙蝠侠,不会改变,至死不变。
于是Jason留下伤痕,蝙蝠早已经一身是伤。
桶和蝙蝠侠都有着硬气的一面。
他们互相伤害,伤害的反面却是没有说出的爱。
小时的Jason·Todd没有别人所说的家,Bruce·Wayne从小就失去了父母。
他们是伙伴,也是父子,即使曾经的羁绊成为今时今日荆棘带刺的镣铐。
“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小时候的Jason·Todd说,那一天的他再开心不过。
就算他顽皮的躲起来,他吓到了阿福,还年轻的Bruce也只是笑着开心的要和Jason一起去巡逻。
或许在他看来,那一天也是如此。
谁不会想有个好的开端,谁不会对未来充满向往,谁不会如此开心,与家人拥有彼此。
那一天的Jason仿佛拥有一切,那一天的Jason确实拥有他的整个世界。
复活了的桶拿着枪,红头罩向来自己做事。
已经成了夜翼的Dick会笑笑和蝙蝠侠打招呼,一起战斗。
Dick是蝙蝠侠的小棉袄,是弟弟们的好哥哥,而桶是蝙蝠家的浪子,不回头,就是不回头。
(老爷喜欢有话藏心里,人间自走炮迪基鸟你就多话痨话痨小翅膀能咋的)全家,总是缺个桶。
整部看完虐的神清气爽,恨不得同时掀了老爷的面具和桶的头罩让他们面对面,不说话也行,至少好好面对面,好好看看彼此。
先别管小丑,他吸引人却也真心有病。
新52更是变本加厉连哈莉都被伤了个透心凉。
当然片里可吐槽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说虽然是剧情改变需要但岳父他一定是在池子里泡澡泡多了导致真·脑子进水才会想要和小丑合作,黑面具的女秘书永远化险为夷堪称人间奇迹,老爷抡起200磅的桶撞墙碎墙撞窗破窗堪称拆迁要数哪里强,美国哥谭桶帮忙。
乃至漫画里桶复活之后和塔姐有了一腿,这么一想按关系可能达米安叫老爷爹,叫桶哥哥也能叫叔。
现在桶在新52有了自己的刊,200磅的体重上蹿下跳,在林立的高楼间穿梭,有温暖安全的家,但是是一个人住。
老爷和家里人休闲嚼爆米花,没有桶。
老爷画全家福,没有桶。
老爷说我要去单刷天启星了为了救回达米安,你们谁也不用去,桶戴上Robin的标志,就这么去了。
画全家福没有他,他自嘲说一定是请柬邮丢了。
老爷有Robin有阿福,迪基鸟现在身份暴露了但也还好,熊孩子大米是现在的Robin,Tim有少年泰坦。
桶有的是他口中的安全的家,他戴着面具回家时和家具打招呼。
蝙蝠洞里现在养了狗趴着猫甚至连牛都有,就是没桶。
他不是Robin了,他是红头罩,蝙蝠侠不杀人,他杀人。
蝙蝠侠不做的事情,他去做。
桶走了自己的路,他不回家,可是谁能说他不在乎。
达米安死了,蝙蝠侠带桶去他死过的地方,他和蝙蝠侠打了一顿。
有些事情,谁都知道,谁都清楚,但不能碰就是不能碰。
他会说那是撬棍和炸药的美好时光,但究竟是怎样的曾经,他比谁都清楚。
可是桶毕竟还是回了蝙蝠洞,在蝙蝠侠需要的时候,还跟去了天启星。
蝙蝠侠摘下面具,Bruce·Wayne保证从此之后再无隐瞒。
红头罩摘下头盔,Jason·Todd说没有问题。
没有隐瞒,再无隐瞒。
于是家人再次聚到一起。
看新52的蝙蝠侠与罗宾时爱透了这一段,老爷和家人之间的隔阂少了。
个刊里离家的孩子和有话在心里的父亲拥抱在一起,新52改了太多,但是桶终于回家了。
家人就是会在一起,桶和蝙蝠家里其他人一样,哥谭有难他会回来,蝙蝠需要他会帮忙,就算蝙蝠侠说不需要他们去天启星,他们还是会去。
正义联盟的朋友们不去,他们去。
布鲁斯韦恩说要救自己的儿子,他们就帮。
不管前方是何处,为了家人,他们都会去。
桶回了家。
虽然他还是不住在家里,虽然全家福的画像上还是没有他……但他永远都是家人,他终究会回家,他会去很多很多地方,可他的家始终在哥谭。
在蝙蝠侠所在的哥谭,那是他的家,他们的家。
前三分钟吃刀子,后面全程二话不说就是干。
做为二桶的再度登场,整个电影没得说。
手持双枪年轻气盛没有不杀底线版的老爷+像丑爷一样爱用炸弹。
没有人不会爱上杰森·托德这个性感的男人吧。
我可以接受一上来就是反英雄,或者受到了什么刺激后变成了这样,(虽然杰森受的刺激也不小),布鲁斯韦恩确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父亲,他也不可能是。
但是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这个从小就显现有暴力倾向x(又不像大米一样是熊孩子设定)而且一直以来老爷怎么也板不过来,长大后反而变本加厉这一点。
就…啧啧啧。
另:现在杰森仗着“布鲁斯韦恩养子”的身份确实快做哥谭市黑帮总帅了,杀不死小丑就在《法外之徒》里扯出亲爹问题搞我鹅,单片眼睛直接干瞎…已经坐到冰山赌场老板的位置了,这我就不细说了……结尾的桶子的做法确实有些言情剧,但可惜的是,你的对手(爸爸)还是你爸爸。
这就是命运吧。
你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
原漫画中红头罩和蝙蝠侠联手交战可没这么温情。
在含着眼泪,让蝙蝠侠在”把我从你身边夺走“的小丑和自己二选一时,蝙蝠镖并没有打在枪口,而是直接反弹到他脖子上,没错,他不敢置信的捂着喷涌的鲜血倒下了,血洒了一地。
而按下炸弹的人是小丑。
更没有蝙蝠侠用身体护住红头罩的镜头。
(没忍心上传蝙蝠镖扎在杰森脖子上的画面) 穿梭十余天后,基本补全红头罩的漫画(BD哥谭重案组,有惊喜哦)。
二桶的身世太过曲折,虐心,太符合意图播撒母爱的观众们。
更重要的是角色本身彰显的人性矛盾,情感冲突,使他异常耀眼。
犯罪巷中凭一己之力盗走蝙蝠车的轮胎,让蝙蝠侠目瞪口底哈哈大笑,于是耐心守候这个胆子肥上天的小贼。
果然,偷完前两轮的杰森带着凿胎棍准备卸后两轮了。
蝙蝠侠飞身上前一边比划一边质问:“你就不知道你偷的是蝙蝠车轮胎?
” 杰森一边进攻一边游刃有余道:“你就不知道车是停在犯罪巷了么?
” 初生牛犊不怕虎,深得蝙蝠侠赏识,自此有了后面的故事。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孤儿有着骨子里的反叛,并且异常倔强。
所以从地狱爬回来后,他一身戾气,既不能宽恕蝙蝠侠,也不能放开自己,想靠近,又疏离。
这一切同蝙蝠侠如出一辙。
笨拙的情感表达,拧巴,自负与自卑同时作祟,往日的伤痕从未有一刻停止炮烙。
三部曲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总有一天你会希望所爱之人并不存在,直至他们转化为你血液里的毒素。
“ 同迪克、提姆不同,杰森没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出身十分不光彩——幼时老爹被捕,直接死在外面,父子再未相逢(能想象出他爹抱着刚出生的他,要用他抵债,结果放高利贷的没要孩子,又给了他爹一星期还债)。
母亲也没尽职过,沉溺于毒品,还要年幼的杰森反过来照顾她。
果然老妈死在了注射过量——杰森没染上一身毒瘾真是神灵保佑。
靠小偷小摸,自己照顾自己,他居然也活下来了,当然挨打就是家常便饭。
这也为杰森利落的身手有个合理解释——天赋+实战+从艺蝙蝠侠,想不开挂都难。
你能让一个从未受过真正疼爱,背负着黑暗过去的孩子,骨子里充满光明么?
虽然他偏执,他视人命如草芥,但悲剧的童年都能为他的暴戾之气找到合理的出口,以致无法恨他,唯有怜悯。
而蝙蝠侠却将自己都未能摆脱的阴影寄希望于杰森,要他拥有光明属性。
意志强大如蝙蝠侠尚没能摆脱父母被枪杀的创伤,又怎么能要求杰森挣脱呢(这里倒品出一丝老子做不到,看儿子你了的意味)。
而生母的出现,让杰森义无反顾飞蛾般奔向虚幻的怀抱——却被生母出卖,遭小丑毒打后,被炸死。
即便如此,死也要用身躯挡在母亲前面去守护她。
他并非心中没有温情,只是他的希望总被折断,践踏到连一点火苗都不剩下。
那只排行第二的小鸟,还未展翅高飞就被折断翅膀,摔死在断崖。
他希望那个人相信,自己不会逾越底线,偏偏又时时刻刻挑战那个人的底线。
画家族像没人通知他。
迷茫孤寂的杰森,或许从未真正找到自己的路。
得不到认证,他用暴走宣泄——带上红头罩,手持双枪,多么酷炫。
可惜,别人看不见他面对墙上的照片三代罗宾时,低声泣诉;看不到他回到安全屋,孤独的”Hello,bed“;看不到他最珍视的回忆,因为感冒被留在家,抱着爆米花桶,依偎在蝙蝠侠的肩膀沉沉睡去。
红头罩之下真的痛得太东亚了,怎么解读都显得我好矫情,但是对于杰森来说父亲是一道沉默的影子,母亲像一个要背负终生的牌位,父子仇非常梗,两个人情感的碰撞就好像在看东亚家庭电视剧,隐忍不发沉默寡言蠢蠢欲动,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的出发点被展示得很东亚父权,爱是有条件的,驯化的,就好像你无法令读者满意,大家就转而要一只新的小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遗弃,徒劳无功的挣扎追寻,永远隔着一道屏障的心思,也难怪铜仁钕对这篇爱生爱死,很贴冬亚人扭曲又渴望的爱的教育和性癖
今天把将近四年中所有看过的蝙蝠侠漫画都做了一番标记和评分,一些小的个人刊和elseworld不属于出版书籍就没有标记。
可能国内蝙蝠侠粉丝比较多,所以豆瓣上相关书籍都能按英文名搜得到。
大概算了算其中的花费,加上零星几本Marvel和Image的,有六千多人民币……但比起日漫,还好还好,不算多。
蝙蝠侠漫画因为年代跨度大,参与创作的编剧和画师数不尽,所以质量参差不齐,也有个人喜好的原因,例如N52好评不断但我却十分不喜欢。
再说说这本书,为什么那么多本batman当中唯独选了它写长评,因为它是一个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悲伤故事。
四个罗宾当中,我最喜欢红头罩,相比好孩子夜翼,至今没看出啥特色的红罗宾还有老爷亲生熊孩子达米安,他性格极端,对坏人下手狠毒,与老爷的感情纠葛也最深。
然而这么一个少年小英雄,当年因为读者不喜欢他,觉得他这个罗宾暴力不听话,编辑就让他在漫画里被小丑拿撬棍狂殴至吐血,然后再把他炸死。
如今因为DC宇宙一些莫名其妙的缘由,他从坟墓里苏醒,用手指挖开棺木和泥土,流浪街头,走过一段悲惨的迷失岁月才恢复记忆。
回到哥谭市发现那个杀千刀的罪犯居然还活着,他视如父亲的蝙蝠侠居然没为他复仇!
为了试探蝙蝠侠对他的感情,他在Hush这一本书中跟蝙蝠侠过了几招结果被暴打。
怀着熊熊怒火,这次复仇的目标不仅是小丑更是蝙蝠侠。
一回来就大搞地下秩序,黑面具估计被他继续搞下去连黑帮大佬的地位都不保。
他用的是枪,杀害了布鲁斯父母的武器,戴的是红头罩,小丑年轻时戴的,四处对坏人扔炸弹,当年他就是被炸死的。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讽刺的味道,都想勾起蝙蝠侠的心痛。
我曾以为蝙蝠侠是很爱他的,只是不善言行让两人越走越远,最终无法挽回。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只看到了蝙蝠侠的虚伪,甚至对他的不杀原则反感。
他口口声声说二少爷的死是他一生的痛,把他的制服一直立放在蝙蝠洞里,然而两人最终对决他妈的都干了什么?
为了不让二少杀了小丑,一个飞镖直接割破他颈动脉,蝙蝠侠有对哪个反派下过这种杀招?!
真他妈虚伪。
两人的纠葛就在这一场大爆炸中落幕了,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剧落幕。
后来的漫画中,蝙蝠家族全家福吃爆米花看电影时,二少在精神病院坐牢。
我就觉得蝙蝠侠在这件事上完全是个人渣,是个差劲至极的父亲。
反倒是电影得改编更具人情味。
最后贴几句二少说的话,看了那么多漫画,包括日漫美漫,这是我觉得最感人至深的对白。
我知道我让你失望,但我曾试着救你,Jason。
我不知道是什么混淆了你的判断力,是你的内疚感还是你的道德准则,布鲁斯,我原谅你没能救我。
但苍天在上,为什么?
他依旧活着?
无视他过去干了什么,无视他填满的坟墓,无视数不清的受害者……
无视被他弄残废的朋友(此处指batgirl芭芭拉)
我还以为他杀了我…我就会是你最后一个放纵他伤害的人。
如果是你被打到血肉模糊,死得那么痛苦,让你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会翻遍整个星球把这个可悲的恶魔揪出来然后送他进地狱。
你不懂,我认为你从来都不明白。
………
我不是在说企鹅人,稻草人或是泥脸,也不是谜语人或是双面人…
我说的是他,仅仅是他。
杀他是因为…
因为他把我从你身边夺去。
我不能。
我很抱歉。
我不能那么做。
如果你不能杀了这个神经病,那我来,我会杀了他。
你只有爆头这一选项。
我会把他的这个烂脑子爆了,如果你要阻止…你就必须开枪杀了我…对着我的脸。
不!!!
三…
蝙蝠侠和2代罗宾的那点事
诺兰的前传系列确实开创了一个良好的标准!
太gay了,有点恶心
无爱啊。
伤感。。。。
值得看一下!但是没有交代清楚batman为什么不杀小丑的原因。
结局玩3p啊
有么有不虐老爷的本儿啊orz...杰森就是一父控嘛...还是迪克好0v0...能干活能话痨...吐槽傲娇老爷刚刚的...
第二代罗宾蜕变为红帽火魔 red hood~
Jensen配Jason,想来Dean也是扒过坟墓的。
蝙蝠侠命主孤煞,注定寡亲缘情缘。
其实原版漫画的这集反映了一个世界观的思辨——以暴制暴还是以德化怨。最后的蝙蝠很说教。6.6
罗宾已经成为蝙蝠侠传奇的一部分,而二代在历代中也是最特殊的。初代迪克有自己崇拜的父母;三代德雷克和四代史蒂芬妮并未多着笔墨;五代达米安则是布鲁斯的儿子;而杰森对布鲁斯的感情是介于师傅和父亲间的。片中亮点是二人对峙的一段,布鲁斯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坚强,杰森则表现出对蝙蝠侠爱恨的矛盾。
再一次感受小丑的疯狂
Jason Todd: He took you away from me!
一般吧
次代罗宾的逆袭,小超人的重启之外的时间线,那深深的父子般基情啊,超人得吃醋
很感慨啊,也只有美国动画能一口气做那么长时间的打斗场面了,要是日本动画,讲话就要10分钟,真正打斗大概1分钟都没
最喜欢的动画作
DC相比漫威好就好在黑色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