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对这部口碑一般的片子不是太感兴趣,虽然挺想把囧囧三部曲全都看完。
无奈出门没带脑子,6号晚上抱着爆米花冲到电影院才发现买的是7号的夏洛。
为了不浪费爆米花,就近买了港囧。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期望,所以觉得片子给了我很多惊喜。
首先是音乐,片中出现的音乐很多,谭咏麟、张学友、张国荣等天王级歌曲,还有经典港片的主题曲。
歌曲看似很多很杂,但是我认为都很恰到好处,与画面匹配度很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徐来因为无法摘掉头盔,而不能亲自走到杨伊面前,只能在商场给杨伊写信那段,画外音配合卢冠廷的《一生所爱》 ,真是不要太飙泪啊!!!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晚上又刷了一遍《大话西游》的结尾!!!
徐来和杨伊、至尊宝和紫霞,无疾而终的爱情总是让人感叹唏嘘。
惊喜二是赵薇饰演的菠菜,全片我不自觉的会把菠菜和傻大姐联系起来了,想说一句,赵薇其实是有演技的,当年的京华烟云演的多好!
奈何女神总是演些傻大姐,最后菠菜看到杨伊第一句“哇,你好美!
”瞬间小燕子的即时感我也是要醉了。
但是,菠菜这个人设还是温暖的,家族的主要劳动力,一心爱徐来,为了徐来放弃去香港深造,最大的惊喜就是她对着dv镜头说给徐来买了一个画廊,不知道其他观众有没有感动 ,反正我是感动坏了,这么多年,不只是徐来记得自己的梦想,她也始终记得徐来的梦想,在片子开头她悄悄和法国人“勾搭”,我真以为是夫妻纷纷出轨的狗血剧,看到这个惊喜,我真的要对编剧说对不起,我太主观了。
三,关于梦想因为梦想,杨伊放弃了爱情选择深造。
因为梦想,蔡拉拉宁死也要保住手里的dv。
因为梦想,徐来十多年来对自己的艺术遗憾、初恋遗憾耿耿于怀。
全片除了搞笑之外,梦想也是贯穿着整部片,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蔡拉拉简直就是个没天分没脑子的大傻逼,但是看到他,宁可坠桥也要拯救DV的时刻,没人会觉得他是傻逼,或许真是那句话,“不疯魔不成活”,人蔡拉拉最后不是也获奖了么。
当然是因为徐峥看的这部片子,因为他之前表现出的喜欢水平。
另外,也喜欢这个演员,从春光灿烂猪八戒开始。
这片子只能算及格吧,还得加点人情分。
因为他挑的主演表演上实在太尴尬了。
其实故事还行,男人初恋的情结,估计是一辈子的。
而赵薇家里的人,演得实在太奇葩了,也实在不容易产生感情。
最后,男主的心终于回归家庭,看到了赵薇的爱,最后和解圆满。
搞笑太生硬了,属于恶搞。
徐导演,下次换个方式吧。
之前看人在囧途,真的十分搞笑,王宝强就是开心果,里面的每一个笑点都跟剧情十分融合,很自然,看几次都觉得是有意思的,虽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但图个乐嘛,谁都是愿意看的。
可我们这部亲爱的港囧,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从包贝尔一出场,就开始尬聊,尬各种笑点,我不乐意黑他,就基本的评价,做自己最好,不要去刻意模仿他人,吸取优点可以,刻意模仿就没啥意思了。
影片观赏下来,我只看到了一个渣男和一个二不愣蹬的小舅子,其他就没啥了,教育意义没有,笑点没有,恩,就这样尬下去吧,我看好你们!
囧系列第三部,徐峥风格的喜剧,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在到港囧!
一开始看还以为是励志片,被抛弃的那个男孩成了实干家,但是还是架不住美色的诱惑,走上寻找初恋的路!
来到香港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其实徐峥的喜剧是画面给人搞笑的感觉,被追杀,从号楼坠落,在车上被风雨吹得凌乱,还有在初恋面前那种囧样!
后面选择是就初恋还是就现任有些狗血和拖拉!
经典老歌串烧倒是加分不少!
既《人在囧途》《泰囧》后又一部囧系列电影《港囧》。
少了王宝强的港囧感觉笑点上少了很多,虽然包贝尔已经很努力了,但在表演上与王宝强那种自带的笑点(表情,语言,语调)还是没法比。
港囧这回讲的内容很多,情怀,青春,初恋,梦想,中年男人的感情,身体危机以及动作,警匪,黑帮都有涉及。
香港的电影,香港经典歌曲贯穿整部电影,虽然里面有的金曲我叫不上名字可是都或多或少都听过。
一个未完成的吻,一天的囧途,当与初恋时隔20年再次相见去完成这个心里的心结时确吻不下去了,不想亲了。
满脑子都是老婆蔡波。
一个处处为他着想,牺牲前途为爱的蔡波。
港囧 没有泰囧和人在囧途 那么一气呵成开怀大笑到底的爽劲儿。
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就会乱,但是多了其他元素让人回味还是支持徐峥的 。
半个多月前,参加完这片的全国第一场点映后发了篇文,以喜剧开始没想到却以悲剧收场,怕我这偏负面的观后感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纯良的心智和判断,呵呵,被片方强制要求删除当天偶发布的关于这片的所有评论,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和谐国啊,活得真够憋屈和操蛋的,不想无辜的童鞋为难当时我只好硬着头皮忍了,根本就没有言论自由一说,稍微不如意,就弄死你,跟土匪没啥两样。
就连我这文都成了映前的禁忌言论和严厉打击的对象,真把观众当傻子看,玩着自欺欺人毁文灭迹的愚蠢把戏,最终只会迎来穷途末路的结果,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比起电影,现实要来得更加荒诞和好笑,说到还是要做到,上映后的第一秒内我会全部补回来!!
出于片方恶劣的人品,自动降级减星!
现在回过头来看,对国产电影抱以超低要求的我写得还是太过手下留情了。
港囧:鸭梨大,一锅炖,诚意有,味不足一部《泰囧》以始料未及的巨大反响,让刚把小脚丫子踏进导演圈的徐峥迅速又迈进了票房奇迹的神坛,犹如疯涨的牛市,看着一路飙升的数据,当年可谓震惊了无数小伙伴的小心脏,从昔日在春光里美滋滋灿烂的猪八戒,靠小打小闹嘴里不饶人的喜剧角色混口饭吃的普通演员,突然一飞冲天晋升到亿元俱乐部,写下历史性一笔的一线导演,无疑又是个口口相传屌丝逆袭和麻雀变凤凰的现实样板,徐峥很善于洞察民心和观众那点特别容易满足的胃口,对俘获他们的欢心非常有一套,尽可能的接地气亲民,耍小聪明放低身段的卖力搞笑,不瞎胡闹讲点良心,弄些温情制造感动,即可在烂片如云杂草丛生的电影市场杀出重围脱引而出,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想不发、不红、不火都难。
继《泰囧》的全面完胜后,时隔三年徐导带着又一囧作回归银幕,这次从泰国搬到了亲切的香港,频繁表示鸭梨山大的徐导,这次更加想方设法的想要套牢观众日益膨胀和挑剔的胃口,炖煮了一大锅七荤八素的大杂烩,尽力将能讨得观众欢心的有利因素一股脑全给放了进去,看得到徐导不留余力的诚意,不过就像一锅看似丰富可口的海底捞,实际营养成分不高,吃多了也就没啥新鲜感了,甚至还会觉得倒胃口,不过放低标准来看,在当下粗制滥造的烂片遍地都是妖魔化的市场环境中,还算有些看点的《港囧》也不失为一部在茶余饭后做做无脑运动闲来无事之余选择入眼的娱乐片,到了熟悉的香港,徐导仿佛抓到了将暗藏在内心的昔日情怀全面释放的绝佳机会,充分利用了这里能大做文章资源雄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
影片一开始就有一种恍如隔世又分为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徐峥一身老派胖矬文艺青年的造型和打扮立马激起了观众讥讽的笑意,开启了致青春的怀旧模式和旅程,故事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从画画到入赘成为胸罩设计师的“清风徐来”始终难忘初恋,多年后在香港有了圆梦的机会,结果阴差阳错和小舅子两人闹出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囧事后,赫然醒悟最爱的还是老婆的温情故事,从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张国荣的《为你钟情》、《倩女幽魂》、张学友的《饿狼传说》、Beyond的《情人》、林子祥《真的汉子》等等一首接一首耳熟能详的香港金曲,到《英雄本色》、《花样年华》、《阿飞正传》一听就全身起鸡皮疙瘩的配乐,从《天若有情》、《胭脂扣》、《玻璃之情》的经典片段,到《甜蜜蜜》抢镜的影碟和海报,徐峥似乎抓准了大伙始终有着对于曾经香港蓬勃影视产业和自身过往美好经历的怀念之情。
苑琼丹、林雪、李灿森、葛明辉、王晶、吴耀汉、林晓峰、八两金等,凡是只要熟知香港电影,并在那个黄金年代熏陶下长大的一代,应该都能一眼认出来这些熟面孔,徐峥和包贝尔两人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和狭窄紧密的楼道里上串下跳你追我赶,经历古惑仔VS铁头勇士的拍摄现场,无意惹祸上身被各路古惑仔追杀一路逃串,成了这片为数不多的乐趣和看点,想必到时候定会有资深无聊港迷来个全面详尽的致敬香港影视圈的专题总结和梳理,徐峥的这一佐料无疑是下得最猛最有心也是最小聪明的(可能也是出于我个人对香港的情结),至少让这快餐式的片子还留有点余味。
笑点比起以往要来得更加的百无禁忌,想要更亲民反倒更低俗更不堪,出口成“黄”,前半段在一贯的耍嘴皮子、卖弄小聪明、穿插段子和调侃上玩得肆无忌惮,超牛的铁头盔积极的添油加醋,最后关于“鱼刺”和“艺术”的探讨过程还算逗乐,那种强劲的嘴上功夫火力全开唇枪舌战的戏份,至少还夹杂着能让人嘴角稍稍上扬的梗。
除了怀旧和搞笑,徐峥更侧重了动作戏份的展现,香港狭小楼房里激烈追赶的一段还算有点意思,说到重头戏,就是对于情感这块拼尽全力的大肆渲染,这系列一路走来,想要做大的改变是不大现实,整个大致套路和构思还是一贯的走向和格局,只能做到换汤不换药,包贝尔替代了王宝强,并无太大落差,延续之前憨傻2号正能量爆棚的形象特征,不过比起王宝强那实打实的傻劲,包贝尔明显有更多做作忒装的成分,还黑了把金像奖,拉来赵薇想演回女神不料却成了“犀利大傻妞”,这次徐峥更是搬出了青春的那些事这枚有利的筹码,众所周知青春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题材,坑爹的国片基本榨干了这两字的所有含义和价值,打着青春的幌子和旗号滥竽充数捞金的导演也不在少数,这次有点倾向于这种传统的徐峥主要还是想要更走心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努力的将冷冻速食烹饪成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结果还是有点不尽如人意,菜式实在太过俗烂幼稚,甚至有点狗血,不过好在还算自然合理,或许还能勾起一些涉世未深滴童鞋们对于青葱岁月和昔日梦想的追忆。
烂出一定境界的预告片想来也是“聪明绝顶”的徐导的别有用心,刻意降低观众的期待值,到影院起码还有寻乐的余地,获得点意外之喜,未映前还得靠神一般存在的电影主题曲专业户菲姐亮嗓拉高点逼格,不过也是徒劳,虽然能体会到徐导的用心,做到不昧良心的创作,尽量在朝钱看和观感质量之间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但实话说看完这片后基本没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犹如走马观花过眼云烟般,就像饿惨了顺道在路边买了个坑爹的硬馒头,只为满足那空虚只知饱腹感而食不知味的消化系统,还是难掩情节上扁平松散走过场的硬伤,不过可以想象压在徐峥脑袋瓜子上的沉重担子,背负着无数观众寄予的期望,或许我们不能以苛刻的眼光和超高标准来要求一个吃不完鸭梨兜着走的导演,以一种宽松的心态看这片或许还能在这海底捞里捞出点虚幻的白蛋白也说不定。
这片想要创造当年的票房奇迹几乎不可能,说句泼冷水的话,这系列也该终结了,再往下拍已经拍不出啥新意了,徐峥的招数也几乎用尽了,只会换来炒剩饭般冷不丁走向低迷鄙俗的结果,徐峥还是有点才气和睿智的,在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翻书还要快的时代下,还是得想着如何突破和创新才是重点,一再的囧下去不仅票房堪忧观众也会审美疲劳,不丢诚意的玩点有料的新花样,在未来国产名导的行列里或许还会有徐导的一席之地。
最后不能辜负了徐导对观众理解力的重视和期望,最后用一句徐式装逼话语来总结下这片的中心主旨:最值得珍惜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将对青春的执念和留恋存进回忆,学会放下过去接受现在,迷路的“小蝌蚪”最终会找到回家的路。
写于9月9日告诫下那些炒鸡无耻的抄袭汪们,不要以为我忍气吞声删了后到现在才发出来,就让你们占了便宜和先机,可以任由复制冒名顶替,之前发现的我都会追究到底,另外劳资还有个最有力的证据——挂在徐峥程亮脑袋瓜子上的两颗大眼珠子,请你们自重!
首先我很理解大多观众的观影心态,生活已经够艰辛无聊了,很多时候无非就是想跑到电影院里找快乐,但喜剧也有很多表达方式,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再看基顿、刘别谦和卓别林的电影,还是能看得乐不可支,同样能图个轻松一乐,能满足观众对喜剧的所有期望和标准,有营养有诚意不浮躁不卖弄睿智有娱乐性。
大伙(* ̄︶ ̄)y赞同也好(╬▔皿▔)凸批评也罢,我都虚心接受。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还是那句老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执己见,充满争议, 见仁见智,相信这也是电影的一大魅力和有意思的地方,国内电影市场的确还有很漫长久远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脱变和潜移默化改变的过程,一个必经阶段,只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选择权和自由公平的环境。
港囧是一部难以分类的片子作为一部喜剧片,又名我的奇葩小舅子作为一部伦理片,又名家有极品亲戚作为一部动作片,又名奔跑吧包贝尔作为一部纪录片,又名菜拉拉成功记作为一部爱情片,又名约炮未遂之找回真爱作为一部青春片,又名追寻初恋的憾之吻作为一部故事片,又名中年未育之出轨危机但是作为一部喜剧片,港囧显然是不及格的,因为整部片子真的超!
难!
笑!
第一失败在莫名其妙的笑点1.低俗荤段子。
事实上来看电影的不少人是带着小朋友一起来的,看到开头赵薇一脸苦大仇深的对着徐峥那张猥琐油腻的大脸做着少儿不宜的运动的时候,听着后排坐的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天真的笑声,我真的是异常尴尬。
造人、赠套、取精,老套又低级,还没有微博上几个整天卖腐的段子手好笑。
2.包贝尔装疯卖傻。
包贝尔这个角色简直是屎上最恶心的角色,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刻意到极点,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首先这个人设就是极其不合理的,这个角色是一个被宠坏的有着导演梦想的富二代,但是包贝尔活生生给演成了一个有强迫症的弱智暴发户。
这角色的一举一动都纯粹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生硬的推动剧情的发展,是整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3.赵薇一家人。
这一家极品亲戚简直是一个大写的尴尬,特别是给徐峥改名字那段,真的一点儿都不好笑啊亲,就好像一个人讲了个冷笑话,完了自己还在那里哈哈大笑,好尴尬的。
关键是这一家子都还特喜欢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笑得我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了。
这算是冷场之后的强势挽尊吗?
第二失败在莫名其妙的煽情1.初恋情结。
光线自从做青春片赚翻了之后就陷入了一种强卖情怀的怪圈。
必须有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有接吻打炮错失所爱,为爱放弃等烂俗情节,还要有天后献唱主题曲。
在喜剧片里强行缅怀青春无所谓,但是男主徐来作为一个画画并不好的油画专业矮丑屌丝先是追到个高貌美的文艺女神,失去女神后,立马又有暗恋他的富家大眼妹备胎安慰求嫁,这特么合理吗?
这设定确定不是中年屌丝直男癌的意淫?
出轨理直气壮的美化成弥补心中的遗憾,初恋是心中的女神白月光,家里的是全家都极品暴发户的糟糠?
青春是卡在喉头那根的刺,必须要来一场历经艰辛的约炮之旅才能幡然醒悟?
这样的情节三观何在?
2.赵薇不知道是演技还是人设问题,反正我是没看出她对男主的一丝丝感情。
最后那场戏真是戏感十足,虽然是演戏,但是真的让观众很出戏,非常做作,一点儿都不像真情流露,反而像是在刻意搞笑。
徐峥从头到尾没有演出对老婆的一点点喜欢,反而像从头到尾都是入赘豪门被压迫,嫌弃老婆粗俗,但最后被老婆的大方(买下了一个庄园)感动的中年谢顶男。
这情煽得我给负分!
最后说说好的,笑点还是有的,虽然少,徐峥台词功力还是不错,适合斗嘴耍贫,但是要挑准对象,包贝尔显然不适合。
王宝强演技说实话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在泰囧里面很好笑,为什么?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憨傻老实的形象,如果你让他去演高富帅富二代,显然很违和。
片中粤语歌曲和港片元素穿插不少,“港味儿”够足,但是稍显刻意,卖情怀卖成大杂烩,但两个港警的普通话有戳中我笑点。
其实喜剧片并不需要什么深度,剧情流畅笑点多多就足够了。
但是打着喜剧片的旗号卖起青春片的情怀用着动作片的桥段宣扬着爱情片的主题,就显得不伦不类十分尴尬。
真的好难看,和分手大师一样干,连台词都懒得多编点花样。
对香港老片的置入也毫无情怀,跟网络剧水准差不多,简直就是在侮辱港片粉儿,当然这些都是态度问题,我相信是徐峥压根就没像好好拍造成的,这些都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这电影的意识形态上真的是low到鄙视链的底层了。
全片充满着直男癌晚期的各种症状,还是特别不招人待见,空有狂妄自大毫无荷尔蒙吸引力的那种直男癌,对女性的歧视比比皆是,这要是搁60年代美利坚,徐峥叔叔早就让女权主义者们揭竿而起了吧!
综合来说,这电影就是直男们的琼瑶片,首先男主角幻想自己有了中年危机,而中年危机的病根来自自己一直没亲到初恋,这!
尼!
玛!
叫!
中!
年!
危!
机!??
这叫渣男心机还差不多!!!
中年危机应该长啥样?
可以看看美丽人生或者哪怕脱线女王,而如果时间足够多,我更推荐《绝望主妇》,在8季漫长的故事中,每一丝都透露着人面对老去时无法自控的焦虑和无助,但这些情绪我在港囧中一秒钟都没有感受到。
anyway,在这个yy出来的中年危机里,徐峥能想到唯一解救危机的方法就是,幻想出了两名多金貌美学历高,会做生意还懂文艺的富二代美女,在一个年轻时候胖老了以后秃的屌丝面前,苦苦求被爱,而自己则上帝般的在最后管卡守住了道德底线的故事。
啧啧啧,这和那些天天幻想自己被霸道总裁壁咚的《何以笙箫默》狂热粉丝真的没任何区别。
然后就是通篇都是一点都不好笑的黄色笑话,拜托你要么尺度大一点,要么智商高一点,不要总暴露自己没脑子的一面好么。
这种低级趣味,大约可以勉强像那些渣到泣鬼神的民谣歌手一样让未婚都市少女傻傻的障目,而对任何一个经济独立的已婚女性来说,真的只想飞踹徐峥到天边!
你一人丑家贫的倒插门,老娘不出轨已经是给你脸了,你竟然还敢见初恋?
特纳闷,这种踩着老婆往上爬成功以后突然文艺了一把觉得自己没完成真爱甚至牺牲了理想的极品渣男,难道不是应该遭到全社会的唾弃吗?
讲真的看到电影结尾,小陶虹出来客串的一幕我都替她感到难过,“小陶虹就是徐峥心中的糟糠之妻啊!
”我的同事唐甜甜这样评价道。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夏洛特烦恼》也是一样的故事啊不是吗?
确实是一样的故事,但夏洛特烦恼有一点好处,就是它表现了一个女人搞定无脑文艺渣时擅用的暴力+洗脑技巧,即明确传达出了一个已婚女性最希望老公明白的事:若真得到女神,日子只会过的更差。
木哈哈哈哈!
四星送给带给我很多欢乐的囧囧囧。
人在囧途,泰囧,港囧,都看了,电影的各方面其他人说了很多,毫无疑问是喜剧,毫无疑问的让人欢笑,毫无疑问的轻松愉快,毫无疑问的算三部很成功的喜剧电影,各方面数据都很亮眼,也刷新了一些记录。
欢乐搞笑,这是最深的印象。
然而另一个印象是,男人那颗想出轨或已出轨的身心,以及苍白而经典的原配形象。
提到这个想说很多,然而又什么都不想说,只是每次看到结局,原配一脸欣慰的看着男主,或许还有个相拥而泣喜极而泣什么的,真的感到很心酸。
清风徐来,波彩伊扬;缓缓而至,恰到好处。
《港囧》首映场归来。
这是午夜第一次观首映场,因为,相信徐峥。
时而爆笑,时而怀旧,时而紧张,娱乐片中的五星电影与诚意之作。
说点儿别的。
也许有人关注的是一个秃顶男人的中年危机,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大学廿年之后的两位女子,当时同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一个放弃了男友追求梦想与改变,最后成为了周游世界爱好广泛的画家;一个放弃了学业追求爱情与安稳,最后成为了拥有爱情家庭儿女的主妇。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问题是:如果是你,你要做哪一个?
印象深刻的。
电影中的音乐,粤语老歌啊,那么熟悉,恰如其分,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从凤梨罐头到洲际酒店,从《重庆森林》到《2046》,娱乐片中居然看到了王家卫,有点儿意思。
只不过,无论是蔡波还是杨伊,说到底,毕竟还是蔡波靠着徐来才能获得幸福,而杨伊尽管心里放不下徐来,然则却依旧拥有或进一步或退一步的主动权。
亦或是,与其说是梦想,莫不如说是一个秃顶满身榴莲味道的中年男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臆想与胡话罢了。
笑点虽然勉强了些,让人有点尴尬,个人觉得整体问题不大。单纯作为喜剧片笑一笑,也是不错的。
不同于泰国风景的植入,港囧以文化植入更得我心,有点怀旧却很贴主题,符合囧系列的一贯风格,有些夸张的故事却处处透出人生。不想单纯说有笑有泪,推荐进影院观看。不过值得吐槽一下(好吧我是夸奖)那熟悉的音乐和台词出来时暴露了我的年纪。
从泰囧开始,就看得出徐峥在模仿王晶当年的“屎尿屁”,到了港囧更是火力全开,剧情东拉西扯,庸俗段子让人笑不出来,为插入而插入的粤语流行歌相当生硬,包贝尔神烦, 好想打他一顿,王晶的粗口差不多算全片勉强称得上有港味的地方了,然而并没有什么春袋用。看完只想说:还我全程尴尬症的两个小时。
没有之前的搞笑,王宝强演的更搞笑一些。这一系列最没有意思的一部,有点失望
徐峥在《港囧》里背着赵薇去见初恋杜鹃,佟大为在《虎妈猫爸》里背着赵薇去见初恋董洁,李亚鹏在《将爱》里背着赵薇去见初恋徐静蕾。为什么你们都要伤害我大美薇hhhhh。PS:影片显得过分聒噪癫狂,更喜欢一些碎片点缀的安宁时刻:当杜鹃一身白衣像皎洁的山茶花,当赵薇一身黄裙像明亮的向日葵。
很失望的电影
勉强的三星,尤其是在赵薇的浮夸演技面前,我感觉这部电影简直一落千丈。有点像一碗佐料放太多的乱炖,口味重可是不太好吃。
很出色的中年危机喜剧,讲述一个处于家庭、事业、倒插门身份压力下的谢顶中年男子对于心中美好期望的最后一搏,开头不到15分钟的青葱岁月告诉了观众们他们之前看的所有青春片都是浪费时间(包括之后的),中段更多的还是故事而不是《泰囧》式的疯狂笑料,最后的高楼戏屌爆。
150927,衡山电影院,和慧敏。我喜欢你呀姑娘。Already with thee!Tender is the night.
动作指导:钱嘉乐
赵薇的演技真是越来越不行了。有些部分挺搞笑的。但是不如前两部。娱乐片看看还行
笑点低俗,还有些涉黄,喜剧变成闹剧,让人尴尬,泰囧也没多好,当然港囧更差。
几个囧都看了,这个差强人意!
豆瓣 影评婊聚集地
没有泰囧给我的惊艳的感觉 很多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快要下线的时候才去看的,因为之前友邻口碑不佳,所以,我的期待值大幅下降,这样看下来,反而觉得没那么烂。作为疯狂喜剧,扯淡得算勉强及格吧。港片情怀、中年危机这些东西,固然刻意,但听听老歌也蛮舒服的。
笑不出來 不過還蠻喜歡結尾氣墊床上的顏料表達方式
还行吧。中年危机的黑色幽默+香港音乐、电影台词串烧。
粤语金曲串烧,不像是喜剧片,更像动作片
3.5(10)/首映礼,演员选角整体的失败让这部看起来成了徐峥的独角戏,剧作大都是俗套的段子集和陈旧的喜剧梗以及徒有其表对荷里活的致敬,喜剧的背后还是想说男性的中年危机,挺好的几场感情戏被演员戏虐式的表演毁于一旦,包贝尔和赵薇。唯一印象不错的也就只有配乐和片尾曲了。http://t.cn/RyJfD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