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合格的成人童话故事人物的出场以及描绘十分随意,全片只有男主稍微立体丰富一点对政治的描写十分幼稚,可以看出是想对当局者的讽刺,但片中强加给当局者的拙劣表现反而营造不出讽刺效果,让人更觉影片之胡闹还有,估计因为网飞出品,他们为了照顾美国市场,刻意搞了个在欧委会的翻译英语桥段。
然而演员都是在说意大利语,片中说意语的人跟说英语的人也并未展现出沟通不畅的问题。
顺带吐槽,刚开始竟然是用的英语配音音轨,我说怎么看着这么异味。
后来调到意语原音音轨才对劲儿了。
然后六八年的意大利街头竟然出现了两次电动摩托车,也是看的我想笑。
后边几个人搁那并排站着这种狗血桥段我是真的看腻了,想吐。
就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了吗?
祖宗之法不可变是吧。
有意思的是男主男二都是依附于其爸爸,也可见意大利家庭观念之一斑。
意大利最南部地区的纬度跟湖南估计差不多,很好奇家庭家族观念这种事情跟地理纬度是不是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看到NoMan,莫名挺安心的,哈哈哈哈哈,有种遇见老熟人的感觉。
总之,不好看,也没什么深层次多维度的表达。
不过可以从中稍稍感受一下意大利的风土人情以及略为蹩脚的幽默感。
“玫瑰岛的本质是一个隐喻,一个通过建筑设计来批判的政治行为。
” 意大利的一份杂志写道,“审视亚得里亚海床上的建筑遗迹,就是在重新审视国家控制下的自由意志主义和技术解放。
”“虽然这个400平米的乌托邦最终失败了,但直到最后我们才意识到,海底深处我们真正拥有的是什么:一些看上去笨拙,但至少具体尝试过的新巴比伦的碎砖。
”里米尼的潜水员们很荣幸把梦的碎片还给做梦的人。
这里很美!
真的!
每个人都在熠熠生辉
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
一部绝对可以纳入本人观影史上前三的电影(建议所有NF人都看看)。
在构写剧本的过程中,电影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对于自由到底应该是有边界还是无边界的探讨上,不然就变成了一部纯粹政治学辩论的作品。
我很喜欢电影对于一些生活小细节的描述,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勾勒——除了有情有义的朋友,男主与父母之间的情亲也让人动容。
尤其是在他从欧洲委员会回来,在半路上的电话亭里给妈妈打电话那一段,明明是事关玫瑰岛的生死存亡,妈妈最关心的仍然是他吃没吃饭、吃了什么。
(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和我妈都笑了)虽然这部电影很多内容都进行了理想化处理,甚至连出动军舰的部分都显得风平浪静,这显然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部分剧情的转折也过于简单,整个电影给人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这可能是影片受到一些批评的点。
不过电影刻意将这个故事讲的轻松幽默,在生活于现实中的我们看来反而更能直观地感觉到反差带来的悲哀。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来课上讲的美国的Summer of Love,六十年代嬉皮士的节庆。
在盛大的集会中,那帮青年重新书写了自由的法则,企图突破现实世界的限制,而随着热情的消散,一些回归现实生活的人面对的或是法律的制裁,或是疾病的困扰,另一些则在夏日的尾声结束了的生命。
也许以被规训已久的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是混乱、无序的疯狂年代,但在时人眼里怎么不是一场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伟大实践呢?
玫瑰岛也是如此,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它对抗的是庞大的意大利政府,它挑战的是国际法无人涉足的部分。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群对于现实提出抗议的疯子,在这个仅仅400平方米的海中平台上发出微弱的呼喊,虽不算振聋发聩,但在自己听来已经足够响亮了。
玫瑰岛最后在灰烬中沉没,但这的确是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够浪漫,不可思议的历史。
一个完整而又流畅的故事,想不到它竟然还是真的。
整部影片如同海报一样,色调很玫瑰很美好很浪漫主义,故事本身也很离奇,导致了观众心中虚幻和现实的落差。
如果但从电影本身来看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些许幽默,风景也不错,叙述顺滑,演员也挺出色,但同类型的影片很多,属于3星影片之列,但那第四星是给挖掘这个故事的人,给故事中的真实主人公,给那几个人所维护的那个自由世界。
人人都说向往自由,向往乌托邦,可又有几个人忠于它,忠于梦想。
罗萨用能力把梦想和真实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当我们说乌托邦的时候多数是因为它不可实现,当我们说共产主义的时候多数已经不是它原先的意义了。
当罗萨要在公海建立自由之国的时候,“文明之人”受了威胁,所以不惜摧毁它,所以乌托邦注定是不符合人性,不可能存在之地,玫瑰岛就是个古巴比伦王国,有,也即无。
即使我们现在谈论它,也是把它当作一个追求梦想的故事,而梦想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可实现。
电影讲得肤浅,可是故事本身太深刻,也许也只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真实故事才能发生。
放现在运一根管子出去都不可能,开个派对都怕被人抓。
心之所向乌托邦的那个世界一个荒诞的故事,你可能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你至少努力过,这样的生命或多或少有点意义。
男主的不容于世,与女主未婚夫的正经稳定,每个人心中可能或多或少的冒险的态度,不要丢弃去冒险的心,因为这样你可能一无所获,也不可能一无所获。
每个平淡的人生都会有属于他的高光时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一个有些疯狂的想法,一个像奇迹般的旅程。
影片用很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造梦的过程,因为这种诙谐使得最后的梦碎也不那么难过了。
故事的缘起其实只是因为一句气话,一个近似于赌气的想法。
不过回想那些伟大的人或事迹,决定性的一刻往往就是那么不起眼的灵光一闪。
“我要造一个属于我的国家,我要创造我自己的规则。
”像我们孩童时都会说的话,不过没有任何人会当真。
“梦话罢了”、“不要这么孩子气了”。
多少次被这样轻描淡写地看待呢,然后大部分人就这样气馁了。
不过故事神奇般的转折就是主角真的打算去做了。
虽然生活在1860年代,但他就像一个geek,性格古怪有很多想法,而重点是,他想做就去做了。
于是我们看到,在远离意大利海岸线5英里以外的海上,一座人造小岛升起了。
从一个简单的两百平的平台,到有了房子,有了饮用水,有了人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更重要的是有了阳光,空气和自由。
这个渐渐成型的小岛开始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眼光,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正好契合那个时代,那个人们要求自由、民主,那个混乱和在找寻价值观的时代。
小岛渐渐热闹,一开始,政府也不当回事,因为它像一个小孩子随意摆弄出的玩具,更像一个酒吧,大家在这里玩乐。
可是男主角不要,他要宣扬这个造梦之地,要赋予它一个真正的国家的地位。
于是国名、国旗、邮票,渐渐丰富了这个被称作玫瑰岛的地方。
不过还不够,一个国家,需要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承认才行。
于是联合国被惊动了,专门处理国家间纠纷的xx被惊动。
一开始大家不想理会这个满嘴胡话的年轻人,但随着他的讲述,会堂里渐渐占满了人。
有那么一刻,几乎要创造历史了,这个国家真的即将被认可。
不过很可惜,意大利不会容忍在他的附近有这样一个国家存在,于是出动军舰轻易的击落了这个地方。
玫瑰岛不复存在了,但是也许是得益于影片出色的剪辑,我并没有觉得很悲伤。
物理上的玫瑰岛容易被摧毁,但是那美好的影像会一直映照在人心。
而且电影最后告诉我们,玫瑰岛真的做到了,xx最后发出的声明渐渐表明了它承认玫瑰岛是一个国家,而国际也因为玫瑰岛的存在修改了公海的范围,由5海里改为12海里。
玫瑰岛的存在很不像真的,每个听过他的故事的人一定都会惊叹。
不过我想,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总是做梦的人多,而实现梦的人太少呢。
梦是什么,是想要去够的高高的月亮。
奇怪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听到的声音都在说,不会实现的,放弃吧。
渐渐的你好像接受了这样的什么梦都不会实现的自己。
玫瑰岛是不要被这世界摆布的存在,它是对这世界发出的嘹亮的宣告,宣告着,梦想,是能撼动这世界的。
所以,去做梦吧,去勇敢实现吧,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会发现,那些你以为束缚着自己的锁链,其实都不堪一击。
今年正好是我做了很多改变的一年,克服自己的懒惰,不去想等待一个所谓的好的时机,想做的事情我都要去做。
我想忠于自己,不管外界的眼光,就做一个世人眼中的怪人。
然后我看到了这部影片,我很开心,因为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有人同行总是会不寂寞一些。
前言:最近一年左右时间,我都在为了适应社会在改变自己——怎么做个情商高的人,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尝试了很久,琢磨了这么久,反而从一个社牛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
这几周开始,大脑帮我反思,回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打算近期再复习一遍)讲的一个道理——要遵从本性。
做我自己,有缺陷更有优点的自己。
在我学习成为一个social people的过程中,我开始变得浮躁,尴尬,看不进有深度的书,当然也更会保护自己了。
昨天有个喜欢的艺术博主问:生存还是艺术重要。
本想回复都重要,不过哪个更重要。
但因为我们人的属性,或者说大自然一部分的存在,我们首先得解决的问题是生存,幸而为人 我们还能感受思想上的幸福。
犹豫着没回复,以前的我太好为人师,自己也做不到,现在尽量少说。
这也是压抑我的一个点。
前言一堆😂。
我想表达的,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初心,做个随心快乐的人~一些感想启示,不探讨剧情(剧情平淡,诣在给人以启发):1.乔治奥是个非常优秀,智商高的人。
社会的条条框框束缚了这一类人,那么聪明的人就该被压抑自己的聪明才智吗?
不论是智商高,还是喜欢某一类事物的人应该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小群体,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既能发展本性,又不与外界脱节。
2.百姓讨厌战争,百姓却也是无奈和脆弱的,生而为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环境却有时不能由自己决定。
玫瑰岛便是大多数百姓所向往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避难所。
3.
面对政府的诱惑,乔治奥想要放弃,他开始动摇,遵从社会,在“许可”范围内办事,毕竟面对社会和政府,我们处于弱势,年轻的我们以为努力工作,社会也会同样地对等回报给我们好的生活。
乔治奥父亲五年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就像考试一样,没人会考虑过程,只会看结果看你创造的价值。
这也不是让人感到沮丧的事情,这可能是最公平的一种方式,也只能提醒自己不要对工作等投入过多的感情,把感情放在身边人上,也让自己不会因为对任何事物都投入感情,而分身乏术,甚至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看淡就好。
4.并不想责怪社会,社会也给予了我们很多。
处于社会,也需要花心思,努力的。
社会也可以不断被细分,每个城市也能分为不同的小社会,这些小社会也有不同的“规矩”,可以选择自己更适应的小社会。
5.电影目的给人思考:如何平衡社会与逾矩外个人精神世界这篇小作文,很多道理边写边想出来的 却能给我以启发,更多是写给我自己看,也希望可以和小部分人产生共鸣。
不想好为人师,以后希望写一些更有深度,文笔优秀的文章(๑Ő௰Ő๑)
这部片居然是冷门!!!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啊!
这不比什么呐喊自由的高分作品有水平的多!!!
一开始关注这部片很大程度是因为海报上亮丽的色彩,以及一些好看的截图颇有韦斯安德森的味道,色彩靓丽又很舒服。
但认真看会发现内核居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郁郁不得志的Giorgio萌生了一个在海上建立一个国家的想法。
然后一步步在所有人的质疑下完成,却又在发展的时期被政府摧毁。
甚至看到他们手牵手面对大炮的时候直接爆哭,这是什么样的勇气和对自由的信念与渴望啊!
还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就觉得很伟大,为了理想与自由真的与这个世界狠狠地对抗过,这是常人一辈子都无法感知的体验。
因为我们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所以更会为每一次的努力改变所感动,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或至少努力过。
Georgia is an absolutely genius I don’t even expect this movie is based on a true story and I really like the plots in the movie and famous sayings we should dream the impossible is at least we tried to change the world chasing absolute freedom is an illusion by many people are willing to die for the freedom and I think we should dream big so even though we fail at least we are somewhere in between that is much battery does stay where you are and do the state stable things we should have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because anyway the failure of an evolution is much better than stay where you are and leave an ordinary life
必须要记录一下,很神奇的是,我曾经去过一个海上的“玫瑰岛”,它长这样:
意大利的长这样:
因为它建设于1968年,我不由得怀疑位于马来西亚仙本娜的这个用石油钻井平台改造成的潜水店,灵感来自这部电影里包含的那个真实故事。
2016年四月,我跟随一个朋友组织的潜水旅行团出发前往那个在潜水圈小有名气的钻井平台。
从吉隆坡飞仙本娜,住一晚再坐船一个小时的路程。
远远的遥望,我就被它的宏观外形震撼了,跟电影里的场景一模一样—孤独的矗立在大海之上,钢铁身躯高出水面很多,与周围蓝天碧海的南洋形成鲜明反差。
超出了正常人对潜水度假村的认知。
上去平台是使用一个机械升降机,每天潜水都要用到这个升降机:登船,或者直接从升降机上跳下海,每天都会在升降过程中沾到一点石油。
钻井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四面无遮挡,八方来风的存在。
风那么大,但它宽阔和平稳到丝毫不会担心被吹走。
房间是用集装箱改造的,每一间开个小窗户,非常狭窄,双人住,连行李箱都放不下。
睡觉很容易被憋醒,因为通风不好,经常会有石油的灰烬飘进来。
房间里的水源是过滤海水,电影里那位公关先生刚上岛的时候喝了一口水说:近似淡水。
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接触到那种水,而你的生活中仅有这种灰浊色的水,用来洗脸刷牙洗水果洗澡的时候,就知道那种触感—是涩的,不滑的水,刷牙的时候满嘴都淡淡的咸味。
因为过滤海水卫生有问题,我们一共四十个人进来住,有一半得了胃肠感冒,上吐下泻还有人发烧。
我至今记得去潜水的时候,很想拉肚子,憋得非常尴尬的感受。
好在这个钻井平台上有一个医务室,里面有一种当地人的药,吃上就好了。
没耽误潜水。
这个钻井平台听说是从非常遥远的澳大利亚还是哪里运过来的,每天坐在那个平台中央的大桌子上吃自助餐,四面来风。
风非常非常大,这一点电影还原的不好,估计一切都只存在于导演的想象,一切拍摄都是在棚内完成,他应该先去马来西亚采风一下,人们在玫瑰岛上头发还能保持平整不被吹乱,简直不可能!
每一天白天风都很大,但也会觉得很清爽。
整个人像是被风吹透了,干爽又舒适。
到了夜里,有时候风会变小,平台上很安静,月光洒在海面上非常浪漫。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趴在平台的护栏上,就看得到下面有成群的鱼类,每次品种都不一样。
钻井平台上有个传奇潜导,一位当地的大叔,他熟悉这片海域每一个潜点和大型杰克鱼风暴在哪里找,他不需要任何科技设备,靠经验开船到海里,站在船头观察就知道从哪里跳下去可以看到绮丽的景观。
他组了一支乐队,白天带客人潜水赚钱,晚上唱歌喝酒,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世外桃源。
记得他会用中文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大家很惊讶。
离开平台前我想多给他小费,却找不到他人,说是又出海了。
另外一点魔幻的是,这个钻井平台上每天夜里都有人荷枪实弹把守,因为曾经在多年前遭遇海盗抢劫……
仙本娜地区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峭壁潜水点诗巴丹,四周的海里景色非常宜人,能见度可以达到30-60米,“玻璃水”,峭壁,无数种类的鱼,构成独一无二世间罕见,语言描绘词库告急的美景。
有时候,我们会夜潜,直接从平台下海,围绕那些钢筋柱钻来钻去。
看了电影似乎了解到这些柱子是怎么立在海里的(但有点怀疑电影里技术的真实性)。
柱子间的水流非常大,新手被吹得漂来漂去,有很多狮子鱼静静停留在柱子间,可能在睡觉,大家都很紧张,因为狮子鱼有毒。
最浪漫的事,是清早5点多天刚亮就出海,附近海域里的隆头鹦哥是在早上排队出巡觅食的,有上百只,我们没睡醒也不洗脸,就背着潜水设备出发上船。
这时候天上会出现彩虹,随着日出,大家听着海浪与小船撞击的声音里,感受安静而幸福的气氛,终生难忘。
钻井平台的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是处处都是工业风的画面,每天去放置气瓶的地方都像电影布景,晾晒潜水服的过程因为太过电影感,居然乐此不疲。
再加上海里风景极美,致使我一直想再去一次。
5年后突然看到一部电影里出现一个“装置”,外型、气质、精神内核都与那个钻井平台太像了,赶紧分享一下。
喜剧这点没触及到我,男主的人设也看得我有点憋屈
正如同《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这一片名,不可思议于一群理想主义者居然想在一个人造海上平台建立一个国家,而且这件事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荒诞却不乏传记的经历赋予了这个乌托邦的故事以极致的浪漫,对自由的追寻与坚持,铸就了电影让人笑中带泪的内核。
长知识了。用喜剧、浪漫的方式打开一个微型国家的建立与灭亡,挺有意思的。
倒叙,以现在引出过去的那个主体事件——造岛国。记得这个真实事件当时就很火,原来还有电影。意大利,就像《红猪》里的海贼海上平台
这算哪门子独立建国?这他娘的不就是四个人创了个业嘛!用得着调航母吗?太小题大作了吧。跟我期待的完全不一样。不过我觉得,全片最值钱的一句话就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距离共产主义只有一步之遥。』
现实世界里没有乌托邦 于是追梦的人愈发珍贵
还行吧 一般般 故事挺有趣的 拍出来看一般般
该片让蛙蛙和1450集体高潮,口中高喊着自由,其实当狗在哪都离不开吃屎
意大利唯一赢过的侵略战争。看理想主义是如何被国家机器碾碎的。
乌托邦和1968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拍成一部喜剧,而没有向乌托邦之死延伸,可能是一个取巧的选择,小爽片,小情调,自娱自乐的精神也许和玫瑰岛的诞生一样吧。
只有在1968年才能诞生的浪漫传奇,向往诗意和远方的嬉皮士们在海岸线10.5公里处找到了自己的天堂。在爆炸中变成神话或许是这个“主权国家”最好的归宿,不然下场无非是在“总统”、“部长”、“公民护照”等一堆俗套中走向糜烂。技法不见出奇,对小岛上的故事交代得不够充分,导致悲壮的护岛戏情绪力量稍欠。最好看的反而是部长与总统之间的勾心斗角。男主神似年轻时候的罗伯特德尼罗。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喜劇,講述了夢想家Giorgio Rosa系國際海域建造屬於自己的島嶼,並宣佈將其作為一個國家,引起了60年代全世界的關注,將一眾義大利政界人士們推向風口浪尖。無他嘅,呢個「玫瑰島」承載著更多嘅系一班理想主義後生仔追求自由精神嘅壯舉,眼見自己一度被體制挫折和壓垮,倒不如建造一個屬於自己嘅地方,並釋放出憤憤不平的一腔怒火。套戲嘅娛樂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具,佈景嘅配備也非常講究,還有一堆真實嘅老爺車,睇得出系落重本製作。不過呢單仍真系fun fact,唔系改編成電影,仲唔知道意呆利仲有段咁得意嘅歷史故事。
每一個製杖都必須有一個製杖基友!!!
自由浪漫的玫瑰岛应该是更不普通的历史记忆。
Zf搞不定反骨小孩就找家长的动作似曾相识电影本身氛围轻松叙事简单,但是选择真实事件改编本身就决定了主创和大数据的偏好,个人与国家,鸡蛋与高墙
以新闻的体量来看挺有趣的,作为电影就不太行。
“狗为什么会舔蛋蛋呢,因为他能。”“炸毁玫瑰岛是意大利共和国做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侵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或至少努力过。”非常浪漫理想自由主义的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可人的世外桃源,谁不想在压力大的时候去这样一片土地上狂欢一下呢?为什么玫瑰岛会火,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座玫瑰岛,哪怕只有一个平台一点五个平层的楼房。他的故事给了我一种“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的惊奇和启示,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给我那种“我其实可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如此有能力又勇敢的人如此可爱的配角如此幽默的对话如此意大利的拍摄方式,以及这是如此真实的历史,足以加分到5星。
其中一颗星是给女主的颜值
极好的故事底子,可惜缺了口气,未能还魂。
自由总让人向往。以爱情为起点的自由,最终落在了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