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作为中国版的running man,我还是挺喜欢奔跑吧兄弟这个综艺节目的,笑点多多,相爱相杀。
但是作为一个综艺节目就要有综艺节目的自知之明,中国好声音赔到内裤都不剩,爸爸去哪了在骗了一次观众之后,大部分观众也认清了他圈钱的本质。
综艺节目和电影在结构,叙事方式和分镜上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综艺根本无法表现出电影的张力。
就连作为一集综艺,这期都不能算是跑男系列里最好看的几期,只是处于中等水平。
邓超对电影认识较深,及时撇清了浑水,其他几位就只能背着骂名了。
但是这不是演员的错,而是制片方的错,太过于急功近利和想要圈钱,终让电影版彻底失败。
如果制片方能稍微多上点心思,动动生锈的脑子,完全可以拍成奇幻类的,夺宝奇兵式的电影,会比只用几天就凑出一期综艺节目要好的多。
看过以后,真心觉得烂透了。
这是电影嘛?
暂且当是一集节目看,游戏设置能更烂点吗?
奔兄们能更表现的差点吗?
out的基本都是举报错的…游戏的精髓不是在推理和观察嘛,要是靠懵还玩啥啊!
这样的放在周五晚播,不小心看了一眼,我都不会看第二遍,竟然搞成了电影??
还宣传笑出腹肌,出品方笑出了腹肌吧。
既然是引进的产品,我们不说搞出新意,但至少不要抛弃诚意,消耗大家的期待和厚爱吧。
看了真心生气,虽说我没傻到花钱去影院,但是一遍枪版后,再也不见。
看了大电影,我对第二季已经转黑了。
被拉去看了跑男大电影,发现票价竟然和霍比特人一样,天哪,这是什么世道,投机取巧和认真做事竟然能走到一起。
后来想想,既然叫大电影,也许会弄点和平时电视不一样的剧情吧,也算一个年终总结吧。
结果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啪啪的打脸严肃的告诉所有观影的人,俺这电影就是赤果果的圈钱,俺就是圈钱怎么了?
说完,下面一群粉大声叫好:圈钱我们也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是翻来覆去秀一个个公司的logo,貌似只要有股份的都上了吧。
话说影迷都有这样一个说法:电影开头如果遇到钓鱼的,雪山的,狮子吼吼的,还有城堡和宇宙的,基本就不会让你失望。
所以当我看完跑男后,很奇怪这些公司为啥争先恐后的往上打logo,本来就不出名,闷声挣钱就完了,非要把自己的logo和烂片划等号,太不珍惜自己的碧莲了。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弄个找杀手的段子,毫无创意不说,还不中间某集拍的用心,除了谢依霖还在那里拼命卖萌(虽然有点低级,但好歹也有点付出),伊一还有点感情流露,其他人一副耗时间打卡收工的感觉,那个韩国来的大叔,除了英语说的还不错就没啥了,一直就是傻笑卖萌,撕B大战连肌肉还没亮就下场吃牛肉了。。。
在电视里还算个亮点郑baby小暧昧,电影里。。。
唉,也许人家就没那份心思,搞得一群粉在台下为之心碎,为之醉。
至于陈赫就不说了,拍电影的时候应该还没出那档子事吧,不然真不知道有什么fece去面对摄像机。。
邓超人没有出场,开始还以为电影中间会作为一个超级BOSS的形象在白虎被干掉之后华丽出场,结果是白虎干掉后,大伙很嗨森的收工回家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影迷:我去,就这演完了??
说好的一波三折呢?
说好的雨林传说呢?
也许邓超人还有点碧莲,娘娘教育他留点人品是极好的。。
其实呢,跑男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一则是借用了韩国的原版的思路(现在打开电视满眼的韩风啊。。。
无语),二则是这些演员们也挺拼的(想起羽凡那句找李晨生孩子的段子,不是一般的拼啊。。。
)所以全国观众也算买账,但如果本来应该作为贺岁大片,把大家再聚在一起再好好乐呵一下,结果却是赤果果的圈钱,偷工减料。
只能让所有支持的人寒心。
最后说句不谦虚的话:还不如我们年会视频做的用心呢。。。
本来只是很久没去看电影了想找个电影看看,正好之前跑男也有在看,预告片又是热带牛仔体裁,就决定去电影院看看,消磨下时光放松一下。
结果。。
片头真的做的超级棒,各种特效,有种大片的感觉。
正片开始后,玩游戏,撕名牌。
感觉做的反而没有综艺节目时好看,丰富。
尤其是那个内奸的撕名牌环节简直有点不知所云被剪辑的逻辑都不太对。
也可能是我不够高智商,但王宝强那个是怎么回事,baby说的放头发就不是凶手那个又是从何而来?
最后很仓促的结束了,开始放预告片的镜头,一点没变,可能剪了一些,镜头顺序有变动吧,看傻我!
牛仔的镜头从头到尾没出现过,这算是商家欺骗吗!
既然是电影敢不敢有点场景!
效果敢不敢多一点!
极度失望。
唯一值得赞扬的是有笑点也有泪点,而且泪点还不是低档的分别戏。
笑点也有两三处。
整体来说还是内容实在不够丰富,从片头看觉得明明有这技术,水准和想法拍的更好,为什么就没有做的更好呢?
片方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把一坨翔搬上大银幕,说白了还不是有太多人愿意去吃,吃完还对那些批评翔臭不爱去吃的人说:我就图个吃的开心,消遣一下不可以吗?
那么较真有劲吗?
能够6天拉一坨翔然后坐等收大把银票,又没有光腚肿局去干预,换谁谁不干。
有了这样的拉翔者和吃翔者,自不必期待我天朝有傻逼花十二三年去拍一部无聊的少年时代了。
IMDB评分有个鸡毛用,再说那国外的评分机制我们天朝也不屑参加,给我们低分也多半是一小撮境外势力插手的缘故,切!
被朋友拉去看的,朋友是死忠粉都吐槽得不行,预告片一半多的内容居然只出现在片尾花絮里,而且找凶手的游戏远没有直接撕名牌好看,远不如电视上任何一期,唯一好的一点是没明显的广告植入 (剧透!!
)李晨也太不适合当内奸了,而且一开始所有兄弟都有“电影”介绍就李晨没有,结果我们直接猜出来了,王宝强那里是很好笑,但细想剧本痕迹太明显了,名牌有这么容易粘下来么,就算粘下来也会察觉到吧,还有各种无逻辑猜测和无脑举报。
至于分两队找拼图,88888万大奖怎么后来就没下文了,伊一的中途加入也让人看得各种不解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我有个朋友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每一季每一期都不落的追看了,而我并不没有像她那么疯狂的一期不落的追,只是受她影响每季都有看但不会每期都看。
现在已经第四季了感觉越来越没第一季好看,不过每季有几期感觉挺好看的。
然后这个电影也是受她的影响看的,看完后有点失望。
一部电影,其内容还没有一期综艺丰富!
当初看宣传片里的丛林对战对这部剧蛮期待的,但正片里的内容居然与宣传片里面的丛林作站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片讲述了跑男团成员收到中奖短信开始三亚之行,却离奇卷入谋杀案谜团,一路上暗藏杀机、形势波云诡谲,成员们与真凶周旋的故事。
而丛林作站只是在最后结尾里像花絮一样的东西形式播放出来!!
这一点最让我失望。
整个一部电影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伊一不被他们信任在被举报后排除了杀人嫌疑找到了王祖蓝他们,但他们还是不相信她让她离开他们,说实话看到这里有点讨厌王祖蓝他们,以前对伊一是无感的看到这里顿时有了好感。
还有伊一因举报错误被out后李晨看上去挺伤心的地方(因为他是凶手)和李晨撕金钟国的地方,还有特写的Angelababy两个镜头和她的一句台词,“我的头发系上就是凶手,放下就不是凶手(大概是这个意思)”这些地方都因各种原因而使我印象深刻给Angelababy两个镜头的特写和她说的那个台词好“我的头发系上就是凶手,放下就不是凶手”说完放下了头发,有人去举报她,镜头给了她两个特写,是想让观众误以为她就是凶手,然而并不是。
根据那些线索慢慢知道了凶手是李晨。
看完整部下来说这部综艺电影电影效果并不好,宣传片与正片并没有什么关系很失望。
个人感觉这部影片就是奔跑吧兄弟里面的一期综艺节目剪辑而成的,甚至觉得还没有奔跑吧兄弟里面的某几期节目好看
2014年春节档,一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把综艺娱乐节目的银幕化推上了高峰,“五天拍好”的首日征程即有9300万软妹币,最终更是以7亿票房收官,让诸多电影观察家大跌眼镜。
这种“现象级”影片虽惹来骂名一片,但出品方投资方从未止步,在卖猪肉的都能从国内电影市场分一杯羹的混乱环境下,综艺节目改编电影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2》未出,一部《奔跑吧!
兄弟》先行,生生地給15年春节档撕开一道口子。
开场来个悬疑片似的噱头,营造了一份比电影原节目更诡异、奇幻的“剧情”,借着综艺节目火热之风、拉拢大堆明星打造一部比“明星效应”电影更为不良的电影,客观来说,实在不应给出什么好评价。
郑凯、李晨、陈赫、王祖蓝、Angela Baby……一堆明星从电视上呼应而来,在脱离了电影内核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份虚有其表的空壳。
故事、演技(排出某些类型电影之外)、表演、画面构图,在抛出这些电影根本之外,我更宁愿相信这是一部《跑男》的“伪纪录片”,向观众戏谑地讲述电视上那部《跑男》节目是如何逗比地制作而出。
但它毕竟不是。
滥用“明星效应”、消费电视综艺节目、消费档期、消费观众的嗜好与趣味,除了圈钱的唯一之目的,《奔跑吧!
兄弟》实在未有对中国电影市场做任何一点积极方面的贡献。
天娱传媒(《爸爸去哪儿》出品方之一)总裁龙丹妮曾说:“中国电影不是类型太多,而是太少了。
在中国电影年轻受众的数量增长惊人的大背景下,我们更不应该排斥任何跨界整合产品,但一些做电影的人很多时候太被传统电影思维禁锢。
”在猫头看来,说句难听的,完全是不明所以的P话。
只要认真研究过类型电影发展起源、经过和成型的人,都知道类型电影并非一时一刻应观众需求或追捧产生,而是在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段里,随着电影语言的进步而在大范围(普通性)观众阶层里自然选择出的几种电影范式的综合。
依靠积累的粉丝创造出莫名其妙的影视作品,四不像本身已经不足以称之为“电影”,称作“类型电影”更是彻彻底底玷污了“电影”二字。
发展新的电影形式是没错,但是这种形式的推出除了迎合原有的粉丝群体,不会对一个普通影迷或者一个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产生优良的欣赏心情。
较之,《十万个冷笑话》的剧场版、抑或者《熊出没》、《喜羊羊大电影》这些年度化逗比幼稚化的动画大电影,反而更能博人认同。
中国电影市场是火爆了,得益于许多土豪的闲钱投资,中国年产几百部垃圾电影的情况也见怪不怪了。
年轻的80、90、00一代的欣赏水平明显也达到世界性先进水平了,越先进,越容易被土豪的钱捡漏,从观众身上挖出更多钱,来制造一次恶性循环。
中国是严重缺乏真正的电影创造者的。
宁浩拍出《心花路放》被诟骂为向低俗的妥协,而第六代导演中像娄烨这样的大神,在去年推出的我极其喜欢的《推拿》,与三流恐怖片一样成为院线数日游。
贾樟柯的《天注定》,先毋论优胜低劣几许,上映的资格都被取缔,谁谁谁都被鲠于喉。
这些被弱化的真正承担着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创作者们,没有被赋予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甚至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是吧,比如《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片子,任谁来当导演都是可以的。
电影市场的混乱未分,清朗的日子尚有许久的摸索才会来临。
在这期间任何尝试都是可以被容许的,但在广电的审核下,任何“容许”也被蒙上了一层你我心知肚明的阴影。
何时拨开云雾见青天,何时能批量生产成熟的类型化电影、并在其中创新、实验,都任重而道远,提升观众整体鉴赏力,打造完善的电影创作体系,都需跬步一积。
但《奔跑吧!
兄弟》这样的“综艺电影”实在不应该出现大规模院线上映,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正常化的形成,其高票房对投资者和创作者造成的错觉和负面影响,已经不能用几亿圈钱来衡量了。
那些冲击电影市场的害群之马们,该真的收一下手了。
奔跑吧兄弟,是一款引自韩国的综艺,在国内一经播出,反响强烈,那么这款综艺成功之处到底在哪呢?
一、善于抓住中国人的笑点二、幽默,悬疑,惊险相结合,吸引多类观众三、较为新颖,在国内众多综艺中脱颖而出四、大咖助阵,该节目聘请邓超,陈赫等多位人气偶像明星,为节目增加关注度和热度奔跑吧,兄弟,自14年在国内播出以来,迅速蹿红,上线为一线综艺,和快乐大本营并驾齐驱,在当今综艺泛滥的现在,依然打着以前的品牌,但如今一季不如一季,除了人员变动的影响,还有创新能力的缺乏,现如今模式反复单一,还被怀疑虚伪作秀。
不论如何,创新乃大势所趋,要想在综艺泛滥的现在独树一帜,必须不断的改变。
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与感受。
跑男电影打负分,这件事情为什么是人都知道,不解释。
还好去看网络盗版没有付钱去电影院,觉得好庆幸……的确不该给他们赚钱!
但是粉丝电影有什么好喷的?
这个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中国就是拍不出像样的商业片嘛!
中国商业片不是像小时代一样靠粉丝颜值吸金,就是和四大名捕一样靠雷取胜(我连着三部一起看硬是没看出什么推理线索),就是所谓的五毛钱特效!
中国靠看的一些冷门的文艺的电影充场面,这注定是所有电影人的失败嘛!
中国电影有关心过怎么样好好写剧本吗?
好好讲故事吗?
什么样的人物最讨喜吗?
怎么样突破想象力,给观众惊喜吗?
会看过去几年,有哪一部电影做到以上所有条件吗?
除了两部怀旧的电影外,没有好看的商业电影!
你们以为外国人都爱看文艺的?
最卖票的还是商业电影!
但是中国就是拍不出!
中国电影目前的惨状,就是像冯小刚这样的又有名气又有华谊这样的大树好乘凉的大导演没有好好想想怎么样迎合市场口味,拍出中国制造的商业电影!
现在怪市场不好,早干什么去了?
要是早点拍出好看的商业电影,会把观众逼到看脸看综艺电影的地步吗?
挺好笑的 这就够了 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电影 不在乎电影票钱的可以去看看 等下载版也是可以的~
事到如今我只能说呵呵哒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差真的
比综艺版的用心,还是好看,
17年补录
看了最后二十分钟。2015-02-01 贱人 王丹 51
9.9票价是值了
太作了!!!
剧场版的呗,看看笑笑就好。
这个电影一点意思都没有,拍出来估计也是看明星,剧情没有意思
披着传说的外皮,做着毫无波动的重复动作
本来就是有剧本的真人秀,何必当真
从郭小四的小时代n部曲开始,圈钱狗们越发张狂了,求您别再污染大荧幕了好吧
又见圈钱“大电影”
娱乐节目就娱乐节目挺好的呀 这要是期正常的跑男还是挺好看的 变成电影圈钱就是你们的不对了 不过还是自己愿意 怪不得别人 柳 慈云寺 耀莱 2015.01.31
只能当综艺看
因为我旁边的同事嚷嚷着一定要去看首映,我瞬间就看透了他的层次,工作水平,价值观,人生观
算是有娱乐性,但是不能算电影
呵呵
对不起我错了!我助纣为虐为烂片贡献了票房!
现在在看,还是这个时候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