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萨尔曼,长得跟隔夜的老油条一样干瘦,闯的祸比闯的红灯都多,没钱没女人连住处都没,亲哥哥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嫂子自打结婚之后就没再见过他,不把这样的孩子称为loser,还真对不起他。
但最可怕的是,他居然也32岁...美国人可没咱中国人仁义,打起仗来人先给我拉走,管你家里还有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几张没缴的帐单。
嫂子带着俩比小阎王还会闹腾的小男孩儿实在没辙只能把姑爷萨尔曼请回家(再次证明,生儿子的,没落得几个有好下场的),于是,个loser千奇百怪的糗事围绕着一个类似“银河系漫游指南”里marvin形象的蓝色吉祥物抖了出来....一见钟情般迷上这个电影的海报,可能是因为喜欢marvin的缘故吧,对一切以垂头丧气形态出现的卡通式人物都充满了好感。
果然,片子没让我失望。
loser的定义给混淆了,到底是萨尔曼,还是他嫂子的姘头老板,那个有了豪宅香车娇妻还在汽车旅馆和破旧办公室想尽一切办法乱搞男女关系的胡渣帅哥?
把loser解释成经常丢东西的主儿挺合适,萨尔曼丢了工作丢了哥嫂的肯定,但得到了小侄子在他默默离去后遗憾的眼神和开着那辆随时都会起火的破车远去时绽开的笑容,而姘头老板丢了俩风韵完全无存的半老徐娘,得到一堆捉奸在床的照片。
So, you do the math...这个小制作的轻喜剧犹如清风拂面,让所有压在肩膀的沉重瞬间化为乌有。
的确,在生活面前,没有人是绝对的loser和winner,有的只是runner,we're all just trying to run to the end.
最近在哪里看到说生活简单就快乐。
其实快乐没那么重要,关键都在一个感觉,感觉好好的,舒舒服服了,轻飘飘的,每天就多么多么的理想了。
好像一个蓝色的生物耷着脑袋站在路边,好象是得克萨斯的公路,有黄黄的草长在路边。
灰色的公路,死都反射不出其他的颜色,但是有蓝色的,偶尔也灰色的天,白色偶尔也灰色的云,黄黄的草,黄黄的草,蓝色的小人独自扭曲着,还有粉红粉红的传单。
13个小时外的色彩。
死鱼一样的眼神望着世界,始终不变的眼神。
其实世界也是始终不变的,或者有句很俗的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好像飘出些同意重复的味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同意重复着。
电影真好,公车上的人出现第二次就好像每天都能见到的熟面孔,现实里每天公车里挤上挤下连司机都从未留意,对啊,好像电影也未曾留意司机。
只是看似相同的车门,每天同样的开开合合。
我不要有小孩,我不要忍受那样高分贝的煎熬,我会变得比中年的菲比还要神经质,虽然其实青年的菲比也那样的神经质,然后虽然一直坚持不想碰那部拖沓了两百多集的东西却听朋友说你一定要看friends,因为菲比很像你。
拜托,我还是很乐观向上的。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追求什么,懒懒的傻傻的,老老实实的,始终没有头绪的,也可以很好的生活,也许别人不这样认为,也许自己也经常莫名其妙,但其实,始终不变的,悄悄地感受,追求想要的,没有追求的时候就整天浑浑噩噩也会感动。
没有应该做什么,没有应该……
不小心发现的电影。
剧情简单,但是很有功力的一部电影。
电影是导演的心,我们看到了,在每一个细节里电影中,被套在快乐的蓝色吉祥物中的人被安排在荒凉的路段中发传单那个情节,给人印象很深,很深炎热的夏天,厚重闷热的道具服,与这让人窒息的热相反的却是那冰冷的人心。
快乐的会发光的蓝色吉祥物,却套拉着头,里面是一个不幸福的人。
路很寂寞,时间很漫长完全是被丢弃在路边的人,那个把他运到那里的胖女人,到底会不会来接他回去呢?
真叫人担心不知道如何描述这样的心情才好真的只能说:导演,你太厉害了!
虽然电影是一个快乐的结局,但是这样的快乐还不足以将我从他刻画的悲伤中拔出来
美国版的《天使爱美丽》..那个蓝色的娃娃好可爱..男主角的表演很不错就是捉奸那段有点扯..男主角38岁了..真看不出来..求原声
50年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摸着刚探出头的幼胡茬,看着这部电影,缅怀着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他们幻想着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厌恶着当下的生活?
说实话菲比还就真是新时代战争新娘的典型人物形象。
哈哈,就像小时候流行的一句话: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也曾着迷过各种英雄故事,幻想抗日杀敌的人是自己,梦醒后扼腕狂叹生不逢时,好汉无用武之地的绵绵词汇自不必说。
慢慢才觉悟什么叫马后炮,事后诸葛亮。
没人满足现在,不满足又不改变,只能不承认他,怀旧和空想未来同样是逃避当下的叮当法宝。
而事实上战争在发生,天天发生,一刻也没停止,在这个地球的各个角落,像是闪烁的霓红灯,此起彼伏。
我现在记忆里还有一个骇人片段:新闻里,一天桥上血迹斑斑,还有截肠子。
还有海湾里浓稠的黑色石油与一脸恍惚的小动物。
之类。
全部来自电视画面。
因此在潜意识里被归作电视节目一档,亦真亦假。
为什么看得更远了,眼界和生活却越来越狭窄?
说来哀伤啊我们这些废柴的欢笑和梦想从来都没走出过这台破电视:动画片、三级片、爱情片、战争片……关于世界,永远都隔着这层荧屏,到后来是电脑,干脆还可以大谈恋爱和游戏杀人。
而实际上在经历这些时,屁股几乎不挪窝。
想想吧,真TM荒诞,简直太刺激了。
但也就不难理解身体为何总疑惑自我的存在了。
充斥着各种假定性的生活,我有时候也搞不清什么时候该把朋友和身边人当真,什么时候当玩笑。
保险起见,我都对他们摆出你们是幻觉的模样,我幻想着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别的,更美好的。
宇宙人已是老一套,那个新世界就像我从小在屏幕里认识的那个一样,卡通人不会死,东西会说话,商业吉祥物们有自己的语言和塑料质地的天真。
他们会来点击我一下,留言说哎快看这个脑残,居然分不清自己是真还是假,雷死我了,真是个冷笑话。
我相信,在那里,可以心无芥蒂的扑向我的蓝色吉祥物kabluey,享受人类最真挚和朴实的情感。
呃,应该……可以吧?
算了,最后讲个以前看的故事,尼尔盖曼写了个小说叫《美国众神》,说以奥丁为首的老神跟新兴神族争夺人类关注权,抢地盘的故事。
那些新兴的神里有信用卡神,电话神,还有媒体神。
媒体神透过电视机掌控人类世界,嗯,那个小说写的一般,但是这个点子一直叫我发毛,想想看,新时期的电子祭坛啊,我们对着这个破匣子灌输了多少精神力。
如果他们真有个主人的话,该把它养的多肥!
嗯,总结时间,以上这些牢骚是血统纯正的牢骚,牢骚而已。
我相信这个时代特有的美貌气质会在50年后被那些小年青发现,并当作时髦,复古之。
嗯。
好期待。
还有,追加一句牢骚,有没有觉得这个蓝色吉祥物活脱脱就是大头机器人马文的蓝毛版??
我想很多人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源于这张美丽可爱的海报.但当我们真正的认真的看完了整部电影.起码我知道作者是要代表一类人来说话的.虽然他们表面上是社会的累赘.似乎或者本来就是垃圾.但很多东西如果用电影的视角去深入刨析,会看到更多人性的一面.当然并不是每一面都是这样善良的!最后请大家注意这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和主角.你一定又会大吃一惊的...
《蓝色吉祥物》,本以为是一部冒着傻气的美式家庭生活喜剧片,可看完了却发觉从头到尾讲的一个忧伤的故事。
30多岁,单身,没受过良好教育,没工作,长得很憨,头脑更憨,穷困潦倒……萨尔曼就是这样一个彻底的loser,却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保护别人的冲动,塑封一切他可以塑封的东西,甚至是钞票,尽心照顾他哥哥的两个孩子,即使这两个孩子那么讨厌他,还要扬言杀了他,为了保护他的嫂嫂不被人欺骗,跟别人大打出手,即使她已经红杏出墙。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为他付出了多少或多么努力就对他有所不同,小人物就是小人物,loser就是loser,没人关心他,没人记住他的好,只有当他穿上可笑的蓝色外套时,没有脸,没有五官,他才能发挥他的作用,可以逗乐别人,可以为公司做宣传,挣得一份可怜的工资。
在风景如画的郊野小路上,他站在那里,低着可笑滑稽的大脑袋,看着过往的人们,然后他就有幸被邀请参加聚会,发现嫂嫂的奸情,看见他的老板玩女人,听着所谓上流社会的女人们喋喋不休的说着毫无意义的废话。
萨尔曼最后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这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注定不属于这里,也注定不属于任何地方,电影结局就如同真实的生活一样,平淡,按部就班,没有戏剧性的情节,他扔掉了厚重的蓝色外套,去开始新的loser生活。
萨尔曼的嫂嫂,他的老板,还有所谓上流社会的女人们,每个人都带着虚伪冰冷的面具,带着厚厚的伪装,不关心别人,也不会被别人真正关心,正如工业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异化的loser,表面一片繁华的快乐,内心却是一片荒芜。
在一堆的豆瓣电影里寻觅午饭消遣,忽然就被那个海报吸引了...黄色的寂静公路,一个低着头的蓝色身影孑然而立.. 一开始镜头杂乱,一个披头散发憔悴妇女在打电话,电视里是布什总统下令出兵伊拉克的新闻,两个发出尖叫的似乎有暴力倾向的小孩正在房间肆虐...电视声尖叫声破坏声电话声,加上昏暗的房间光线和杂乱的镜头,一度让我以为是个无聊的肥皂剧,幸好,坚持着看完了,才没有错过一部好片. 萨尔曼,一个什么都干不好的小人物,32岁,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没有工作,眼睛一直闪烁着天真的光芒..这个将所有东西都装进热塑胶里的失业男来到嫂子家,开始另一种生活.. 有暴力倾向的两个孩子对他充满敌意,嫂子忙于工作而对他的无能表现无屑,以及肥胖而火暴脾气的女主管……好象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的浮躁而强势,显得他更加的茫然而无助..然后,钻进套子,一个蓝色大脑袋的吉祥物出现了. 狭长而安静的公路,一个孤独的蓝色身影,夹着一叠粉红色的传单,顶着烈日,扮着蝈蝈声,就那样站着..正面,背面,左面,右面...嗯,真的,只有蓝色身影,一个人也没有.. 就这样过了几天,直到某一天那个肥主管忘了接他,让他意外获得一个孩子聚会的工作机会..然后,从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他获得了肯定,大家都当他是超人,是外星人,是英雄..当晚会结束,褪下伪装,被两个侄子发现..他也因为这个蓝色吉祥物而获得孩子们的认可.. 然后,睡觉前,孩子问他,你是来保护我们的吗?
是的.那也保护妈妈吗?
哦,是的. 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也有作用,对于这个家庭,他的作用就是保护..于是,为了揭发嫂子的上司脚踏两床而保护出轨的嫂子,蓝色的庞大身躯竟然就在那荒芜的公路上奔跑到小镇上.. 故事结局,大团圆...哥哥从伊拉克战场回来,高大的背影拥抱老婆孩子,而他也驾驶着二手的蓝色甲克虫,消失在公路的尽头..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复杂烦乱,弱势小人物无所适从,躲进蓝色的躯体中,或许,才能找得到那仅存的一点天真和善良.. 那个蓝色吉祥物,是他的吉祥物,让他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他,又是这个家庭避免崩溃瓦解的吉祥物,是让两个小恶魔侄子恢复天使本性的吉祥物. 电影的最后,一堆字幕滚过之后,蓝色小人终于化身超人,实现了飞的愿望。。
很平静的一个片子,偶尔的凸起也很节制,给情绪一个释放的小小理由。
表达失败者的片子往往能得很多人的高评价,再一个是怀旧的作用,大家对菲比的怀念,以及那个人偶,忧郁到可爱,至于呆傻的男主角,此一类型的简单塑造以前的片子里已经太多了,并无任何突破,看在自编自导自演的份上,暂且饶了他吧。
从别人的电脑down过来的时候,片名后面加了几个字,“08搞笑电影”之类,看电影总不能冲着关键字去看,我们不是豆瓣,遇到关键字就搞杀无赦。
任何一部电影,谁都可以是编剧,谁都可以是影评,究其原因,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想象的那面,很多人都觉得冠上“周星驰”这三个字的电影,全部都是香港经典爆笑喜剧片,谁见得了?
哪部不是看完心酸不已,欲罢不能?
给我时间,慢慢讲给你听。
六十五分钟,镜头停在雷克萨斯的车尾,车行渐远,音乐声起,硕大无比的蓝色吉祥物奔跑在乡间公路上。
那一刻,忽然发觉他像极了一个人,被无数人提及的傻子--阿甘。
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在那一刻全部被缕顺,萨尔曼开始明白,与其站在原地独自思考,不如付诸行动,改变规则。
于是,那个有些憨豆精神的主人公出现在了boss和汽车旅馆里,拿着照相机,将照片拿给嫂子看,讲出整部电影里话语最多,语速最快的一段话。
在这之前,他一事无成,默默无闻。
在家被两个小孩欺负,公交车上忍受着长舌妇的喋喋不休和老人的莫名笑容;路边,面对着长长的汽车尾气,面无表情的发传单。
换上我们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的话,萨尔曼就是一个没有理想与追求的失败者,至少在他奔跑之前。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倘若没有他的所见所闻,也难以促成那一刻的豁然开朗。
他看见过整天关注伊拉克战争的嫂子,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的是个老板调情的女人;他看见愤怒的下岗员工对他愤怒的咆哮,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的是一个慈祥的妇人;他看见过小侄子在沙拉里加图钉,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了最纯的小孩子的天真与无邪;他也听见小侄子对他的诅咒,说我要杀了你,可是隔着面具,他也能听见小孩子近似唠叨的自我表达和语言沟通;他看见女人美丽的笑容和妩媚的身姿,隔着面具,他也听见了勾心斗角的声音和无数的闲言碎语当两个孩子趴在门前的玻璃上,看着“敌人”从最爱的玩偶里满头大汗地钻出来,他们该是多么地诧异和震惊,原来,带给他们快乐和安全感的人,就是昨夜被灌了清洁剂的坏人。
显然,对于两个尚且不会说对不起的小孩子而言,让他们大段大段的陈述自己内心的愧疚,为自己的行为去忏悔,显然不可能,我们看见的是最熟悉不过的镜头,孩子们窃窃私语,套在对方的耳朵边,说着只有他们才会明白的悄悄话,然后问出一句近乎没有关系的问题,“你能飞吗?
” 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也会明白,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已经不再那么坏了,兴许还是个大朋友和海报里干净的画面一样,片中共出现过两次人物特写,第一次是萨尔曼刚被抛在路边,戴着厚厚的道具,独自站在路边,镜头从不同的角度给了特写,仿佛给他戴上了人生的脚镣,那一刻,他的命运被嵌在了叫做无聊的人生齿轮上;另外一次,便是老板戴着不是自己嫂子的女人离开,仿佛一个晴天霹雳,正面侧面背面远处,镜头像是终点线前的照相机一样,霎那间按下了无数个快门键,他想到了有两个孩子的嫂子,想到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质变也就来得不那么突然了。
倘若一个人,每天按时的醒来,只是为了更长时间的等待,那他会做些什么呢?
答案只有--思考。
我坚信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牢狱生活,李大师也不会成为著作等身的文豪。
连传单都拿不稳的吉祥物,还指望他会做些什么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萨尔曼每天只是在思考,反刍自己的所见所闻。
磨刀不误砍柴工,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反倒不会错过很多显然,本片的面具与如今众人口中的面具又是两码事,前者是前进的羁绊,后者是生存的产物。
面具可以带,只是它不是做个别人看的,更是一种自省的方式,这么理解的话,似乎可以扩散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去,这个空间,我们习惯性地给它起了个很温馨的名字,叫做家结束部分的那一幕做得很搞很煽情,这个家的主人回来了,穿着军装,高高的个头,春光无限地走到萨尔曼的面前,灿烂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只是,他的脸被处理得根本看不清面容,只是见到久未谋面的夫妻互诉衷肠,听不到说话,更没有他对自己兄弟的慰问。
即便,即使,在那之前,我们刚听见两个小孩子说“friends forever”,看见墙角那张照片,或许,也只有在照片里,他们才永远是朋友吧说完了,哪儿觉得这像部喜剧片了?
就因为里面有个可爱的大玩偶吗?
“死亡笔记”里也有个“可爱”的玩偶呢,谁觉得那电影是喜剧片了?
要说搞笑,还真就有那么一点,胖胖的女人坐在地下楼的办公桌前,刚吵完架后心情难以平复,看着男主角说“all right,fuck!”
可能我不适合看这种淡淡的故事吧... ...没体味到它的内涵
我怎么覺得很一般……是不是我開小差開太多了
goodjob
一般吧。
只有封面比较吸引人
这片的感觉给人像阳光小美女
情节简单,但就是想看下去
这个巨头娃娃也太雷了
看到Phoebe都老成那样了,真不知道这时间还有什么活头。还有这不是后现代主义么?TMD
一个很失败的人,经过一个皮囊的装束后,发现了生活的意义;战争是一切的悲剧的源头
心酸
影片一般。蓝色的小人一直低着头,就如同他的生活吧……公车上的人物刻画挺细的,虽然加一起也没几分钟。临近结尾老人上公车后,看到坐椅上的保温杯而微笑时,比其他所有的情节都让我感动……
我一直以为 这种电影被美国坚持做下去 会很强大
还不错的片子。穿着人偶装第一次喝啤酒那段儿太搞笑啦!! 男主长得像瘦长脸版的憨豆先生。
看不下去了,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好别看.
缺氧...
Phobie老了
喜歡最後男主踢了一下小玩偶的那個鏡頭
我可以接受有些笨拙的男主,却不能接受满脸沟壑的Phoebe。
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