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重逢》有男神鄭伊健啊!
好多年無見佢作品了!
仲有美女Ceci蔡思韻。
戲中的look,搞到我有鄭秀文的錯覺[笑哭R]Ian陳卓賢表現不錯。
許恩怡的表現,我覺得一般。
有d位的微表情有點over(純個人觀感,不喜勿噴)成出戲色調好有日式清新明快的感覺,但卻訴說著人生瓶頸、遺憾的“破事”[皱眉R]最後仲系忍唔住要用紙巾如果人生都可以好似片中甘,就可以少好多遺憾,就好了影片質量不俗!
但字幕的轉譯質量令人覺得詫異及難受:廣東話裏,“婆婆”的意思是媽媽的媽媽,但字幕寫“奶奶”(“奶奶”係廣東話裏是丈夫的媽媽的意思);“嬲”是生氣的意思,不一定罵人,可字幕寫“罵人”[失望R]私以為,台詞對白理應翻譯轉譯準確。
係沒有特別特定的粵語俗語俚語的情況下,這兩處轉譯錯誤顯得不專業,也不理解!
PART Ⅰ 剧情分析开篇即是第一重的久别重逢。
丧失创作兴趣,被抑郁困扰的中年苏升华与重病在身的中年夏文萱,在医院重逢。
二人原是彼此青春之海上的钻石,行将捅破窗户纸之时,苏升华家庭破裂,与母亲一同移民他乡,二人相忘于江湖。
这些年来,苏独身一人,夏相夫教女。
久别在花样年华,重逢于脆弱不堪,何其唏嘘。
夏因术后并发症离世,女儿登门拜访邀请苏前往日本,伴其把亡母骨灰撒向大海。
此处设有叙事诡计,意在误导summer的身份为夏女儿,但是由于summer与年轻时的夏均由许恩怡扮演,设计效果不佳,不难猜到有穿越之类的奇幻设定。
(我原先猜想铃声是梦境的标记,但未有呼应,下文日本的夏均用“summer”指代)。
单车、焦糖布丁、弹唱,夏在验证曾与苏共通的密码,苏却不在状态,呵斥起summer的轻浮。
直到summer终于忍不住自我揭穿,在神社上与火焰一同消失。
日本之行当中的几场戏拍得很有味道,二人传球似的踢路边碎石,似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行至尾声时李和帕特里克互相扔球;二人反方向荡秋千的短暂欢愉,也像是冬日的一抹暖阳,温暖着同行的短暂旅途。
海边的曼彻斯特 (2016)8.62016 / 美国 / 剧情 家庭 / 肯尼思·洛纳根 / 卡西·阿弗莱克 卢卡斯·赫奇斯
《海边的曼彻斯特》尾声的场景奇幻的日本之旅后,苏去夏家证实summer身份即为年轻时的夏,也在此时得到夏的遗物,穿越到从前,在海边完成第二重,即苏与年轻自我的久别重逢。
平行时空中,夏选择更换疗法,改变逝于术后并发症的走向,与苏完成第三重久别重逢(此处依然有细节埋藏,钢琴上缺失的白键回归,但奏不响,预示着夏的故事线发生变动。
缺失对应死亡,不响对应活着,但病未除的状态。
是否久别有待商榷)。
电影落幕。
PART Ⅱ 勘景选取位于香港西南角的长洲岛进行拍摄。
昼夜不息的海浪,错落有致的房屋,狭窄干净的街道,三两同行的学生,与日本县城气质高度吻合。
佐以清冷的滤镜,竟也真在香港调配出一碟形神皆似的日式风味料汁。
全片因而能在多国摄制中保有质感上的一致性。
影片的美术总监麦国强先生在某书分享了该片的诸多设计,自行前往查看即可。
昵称为“麦国强”。
长洲岛上的风景PART Ⅲ 奶奶奶奶在二人关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夏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由奶奶抚养长大,培养出音乐与阅读的爱好,也因此能与苏初次搭讪;奶奶的焦糖布丁,是二人生活中的小甜蜜,她的开明与亲和使得二人的关系有进展的空间;苏移居后,相信也是奶奶给夏以依靠,助她走出无疾而终的失落。
甚至推动拯救的项链,也来自奶奶的赠予(?
)PART Ⅳ 杂思年轻片段中最喜欢的一场戏,来自夏苏分别前并肩走在一起,夏反复尝试后蜻蜓点水式的握手。
少女明知无法挽留,却也不敢确认心意,握紧也许就会不舍得,轻轻一握的告别就够。
初看会在意设定引入是否冲突,但文艺影片更像是情绪的传达,因此不需要太去以合理性进行论断,自问是否有情感共鸣即可。
PART Ⅴ 演员自《燃野少年的天空》中的小黄起就在关注许恩怡,夏文萱应当是她近年接到的较为核心的角色。
偏幼态的长相,辨识度依然很高,年龄的合衬以及成长环境的纯净,使得她身上洋溢着未经雕琢的灵气,驾驭学生少女角色味道正。
少数片段稍微演过头。
陈卓贤虽然真实年龄偏大,但依然很有学长气质,扮学生不违和,设定中大许恩怡两岁,说得过去,初涉情网的生涩与腼腆演得很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比中年夏文萱的扮演者蔡思韵还要大一岁)PART Ⅵ 插曲《Diamonds On The Sea》贯穿全片的一支歌。
平缓的曲调抚慰心灵,歌名意即“海上的钻石”,二人彼此为长洲岛青春生活中的钻石。
《我的歌》中年苏升华饰演者郑伊健的一首曲目,暗合苏的人物底色,对音乐创作有自己的坚持。
“要是声线亦耗损,就以五指奏下去指尖一旦亦擦穿,就以记忆唱下去”《久别重逢》两代苏升华同唱,苏重逢过去自我后,找回心底无觅处生火的自己,找回生活的勇气。
“曲谱已既定,而不探问为何弹出新一种 快乐难过”PART Ⅶ 批评在地性的缺失。
虽然爱情奇幻的类别在人文关怀深度上天然难以匹敌现实主义题材,但文化延展的缺乏依然是极为遗憾的。
全片有极浓厚的轻小说风味,去除年少故事发生在香港的设定,音轨从粤语替换成日语大概也不会违和(没看清买的国语版……)。
有几场戏初看就很适合改编为动漫,大概也是因为看过的一些轻改作品中有类似的段落。
夏文萱的工具化。
虽然角色的发挥空间很大,但在本质上,夏文萱依然是工具化的。
她的任务不是促成苏与夏的异时空相遇,了却当年未能一起的遗憾,而是启发苏重逢过往救赎自己,多少显得有些陈词滥调(虽然前者也较为过时)。
尤其还引入一段关于喜欢与爱的分别的老套台词,非但没能升华,更坐实了故事基点的落后。
情节设计过满。
影片前半段,主创埋下半首歌以及夏文萱的书中表白两处悬念,以便后段编织多次久别重逢,层层推进情感。
但在summer随火焰消失之后的部分处理得稍显拖沓,为完善结构,牺牲一定的剧作节奏,留白一些或许会更好。
意象空洞。
达摩太阳,是影片一处意象,是夏的挂牵。
但之后的情节中,summer 与苏未能看见该奇观,主创也没有设计台词,对该意象进行剖析,使得其更像是空洞的美学符号,缺乏向内的引申。
若砍去summer 消失后的部分情节,改为苏再度赴日,见到达摩太阳,唱起二人的歌,即使只取意象的美学价值,或许也会更完善一些。
“达摩太阳”概念图
缺点可能是套路化了,一开始就重逢,一重逢就死人了,这个故事的展开真是没预料到,其实前一个小时感觉都还挺不错的,无论是摄影、构图、用光都挺不错的,特别适合大银幕观看。
这样的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个日式纯爱故事的香港版,但后半段的穿越和奇幻元素插入以后就有些不太行了,主要是故事的逻辑出现问题了,有点莫名其妙的走向,最后的结局让人有点不懂,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吗?
主创们是有能力将这样一个故事浓缩成一首散文诗的能力的,但做得不好。
某种程度上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首散文诗,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散文。
淡淡的忧伤,遗憾的是戏里的重头戏的歌太简单了,缺少动人的旋律,直击心灵的韵味。
确实有点像《不能说的秘密》,但是这部电影整体质量还是不如歌手周杰伦完票性质的大银幕处女作的质量。
当然,硬说优点也是有的。
这样的节奏和情绪做得不错,剧情在前面淡淡地铺垫,铺到最后有几处感人的点的。
抱住我係嚟睇一出青春校园破镜重圆爱情剧点解会攞金像奖嘅心情,结果就係完全出乎我意料嘅好睇,几乎喊咗大半套戏,平复完心情出影院攞poster工作人员:我就话明明仲有一个。
剧情平稳而不拖沓,有反转位有惊喜位,每一处配乐都恰到好处、好听。
当我睇到Summer望住苏升华弹琴个背影,嗰种好心up嘅感觉令我忽然反应过嚟,唔通今铺又玩940920?
果然…不得不说许恩怡每一场喊戏,我都睇到忍唔住跟著喊。
仲有一个位係我而家脑内重温返醒起嘅,就係佢哋荡千秋,苏突然叫“夏文萱”,有闪过一瞬间嘅惊喜,“有冇人话你好似你阿妈”,跟返后面夏文萱好失望质问苏係唔係唔记得咗佢,再回想返千秋嗰一个眼神其实都同样带著失落。
喺睇戏前一日我有开始听《久别重逢》,好惊喜原来係郑伊健Ian合唱,睇戏中间嗰阵就会忍唔住开始谂:欸?
所以佢哋会一齐唱呢首歌嘅机缘係乜嘢?
答案点知又真係有。
原来都係一出讲梦想讲初心嘅戏。
距离睇完电影过去一个钟,依然喺巴士上喊到眼泪止唔住,可能係耳机里播住《久别重逢》太好听,可能係睇咗一套好睇嘅电影太难得,可能係谂返起伊面呢个中佬真係好靓仔,就係好想喊…希望有更多嘅人可以睇到《久别·重逢》。
和片名一样,好久不见郑伊健。
印象中上一部看他国内院线上映的电影已经是6年前的《黄金兄弟》。
今次,初看此片以为是部小成本爱情文艺片,他的戏份占比 50%,全程“回忆线” 穿插,由香港男团Mirror成员:陈卓贤饰演高中时期的少年伊面。
两个年代的剧情交错上演,双男主戏份五五开。
整体观感前一小时表现平平,节奏有点慢条斯理,直到一小时后才有了起色。
没想到居然是穿越片,少女女主假借因病早逝中年女主女儿的身份来找中年男主。
结果她并不是女儿,而是穿越时空的少女女主本人。
只要戴上她婆婆的项链,就能发生穿越: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到任何一个时间,你想去哪里?
是去看曾经的自己?
还是未来的自己?
”…… 导演的立意:中年失意男子(音乐人)事业dwon到谷底,其巅峰时也曾红极一时, 创作出《我的歌》这种佳作(电影借用了郑伊健1996年的代表作)。
如今, 中年危机的他,试图找寻逝去的热血青春。
结局戛然而止。
终于,他创作出了新作品-- 本片主题曲《久别重逢》(由郑伊健、陈卓贤, 中年自己和青年自己的合唱版)。
但是,毕竟穿越梗早已老掉牙烂大街了,所以仅看在浩南哥的份上,勉强7分,但凡没他参演,最多6分及格线封顶了。
久别重逢的穿越剧情并不是需要脑洞有多大,毕竟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中间想到后面的结局。
整个电影的镜头更多是描绘一个人面对过去事的心里反应。
对于中年后的人,假如可以有如果再来一次的机会,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就是电影该给我们讲的故事。
所有的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最简单的生活态度:做过,没有什么再后悔了。
其实预告完全不能把这部电影的好讲出来。
可能因为如果真的概括剧情就是几句话的事情,但是啊这就是电影啊,很多东西内心,不是小说浓缩的1百多分钟里,一个人的半辈子,关于电影本身的画面有惊艳到我,女主家里的小房子,大大小小的书可爱的奶奶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子成长痕迹就展开了,想到了宫崎骏的漫画世界里的家。
男主这边爷爷留下的旧船厂?
也很漂亮,伴随着海风海边。
剧情要是在丰富一点就好了。
成年的苏升华想看他讲更多,解锁更多场景,今天看到影评里讲到这个电影的可爱之处是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女主角形象,很讨喜的女孩,然后伊面饰演的中年男主角也完全不扮靓仔,记得以前有人说他是漫画特型演员……其实通透如打动得到他,他就会接。
有人诟病中年女主自己病殃殃还想着拯救别人,其实呢大可不必在这里上高度,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帮助另一个不是证明她的强大吗?
至少我觉得少女夏文萱很强大,中年夏文萱也有大爱。
少年苏升华最开始对感情处理不成熟但是进步的很快,中年苏升华很忧郁但是解除忧郁的起点竟然是转念,而这个念头导演的答案是,“歌写出来就是你的,没人能拿走”别人的评价是影响这个作品的完成度,只有自己,只有音乐这毕竟不是现实题材,现实题材是冷酷的现实会让我们反思,这是纯爱电影,有时候想现在拍纯爱电影就是和现实作对,而且还是文艺港片。
但是爱也会让人反思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身边或许都没有夏文萱,但是自己可不可以做自己的夏文萱最后提一下作为伊面粉丝真的受不了他哭鼻子,有的人真的当演员就是往哪里一站就是质感。
这种人就是演员啊!
最后少一分是觉得剧情上面我还没有完全过瘾,但是到哪种程度算过瘾我也很难讲。
看完后这几天还在回味,非常动人,许恩怡的灵气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她和Ian也很搭,这部电影可以排在个人喜爱度的今年港片top3。
这是新人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篇,剧本也是自己写的,感觉更像是向自己偶像致敬的情书电影,围绕96年郑伊健《我的歌》展开创作的情感向小品,那是郑伊健最红(甚至压过四大天王)的时代,即便如今57岁了,也是最佳60岁世代的样子,不光是外表,还有气质… 郑伊健表演流畅自然,期待他能入围明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五强!
今年除了钟雪莹拿金马影后的《看我今天怎么说》还未正式上映,香港的小成本电影都还不错,3月的《填词L》,4月的《但愿人长久》,7月的《从今以后》,9月的《我谈的那场恋爱》,到11月不断刷新港史的大热门《破•地狱》,都在延续过去几年小成本电影的辉煌,港片所谓暗淡时刻只是整体拍片数量少了,但质量好了不少,尤其更关注写实题材和人的情感深度,观众对电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些烂俗的批量生产的爆米花烂片自然就被淘汰了,拿不到投资。
反观,今年的超大制作《焚城》和《九龙城寨》则是非常失望,连最基本的剧情都讲不清楚,bug一堆,全靠成本昂贵的演员和特效画面硬撑,希望这类电影以后越来越少,省下的资金留给那些有好剧本的新人导演吧,香港还有大把需要机会的优秀新演员,总之对未来香港有更多的优秀本土电影,还是很有信心的。
又是一部预告片就已经很打动到我的电影,我推荐朋友一起看的时候,我说这是一部爱情、文艺、奇幻电影。
当时居然没想起来小清新这个词,其实最合适的还是小清新。
港片里还有类似的小清新的有《为你钟情》、《时光倒流的话》。
这部戏,我认为7.8分,为久别再见的伊面,可以再加0.2分,凑成8分。
1,我最喜欢的是奇幻设定因为看过预告片,也一下子看懂电影中的伏笔,比如女主那句我见过长大后的你。
所以我不费力发现了所谓的女儿,就是女主本人。
编剧的能力当然不止于此,看到结尾部分时候,我又开始想一个不属于我的问题,接下来要怎么演下去。
没想到编剧出的是双重穿越大法,伊面又穿越去了女主年轻时候的年份。
伊面看到四个年轻人在海边开心玩耍的画面,是我近几年看到的奇幻片设定最佳。
伊面临走之际问了一句,难道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女主答应会尽量试试其他的方法。
在另一个未来,女主没有选择去做手术,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虽然很理想化,但是我很喜欢这种设定,治愈了好大一部分观众。
2,伊面的大叔魅力
有几个镜头,还是发现郑伊健帅的那么出众;当然也有更多的镜头,发现伊面是真的老了。
是啊,我之所以跟那位友人去电影院看这部戏,有一半以上的理由是为了在大银幕上看看郑伊健。
小银幕或手机或ipad上不知道看过多少遍。
看了一半左右,脑海里不禁想到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的歌词。
伊面我认为这次的演技很不错,第一次听到假扮女儿的女主弹起熟悉的那首曲子时,伊面一下眼睛就红了,很打动人。
说到这里,有一个细节,我要大大的赞一下主创人员,伊面跟年轻女演员没有吻戏,非常好的一个坚持!
难得见伊面饰演一个被抑郁症折磨的颓废大叔(衣品还是很出众),很有新鲜感。
伊面本来就是歌手,演音乐圈的人也不算跨界。
唯一想吐槽的一个小点是,伊面没想到还是那么懒,弹钢琴没有一个全景镜头,你看看隔壁伟仔是怎么拍摄弹钢琴的戏份的。
3,女主许恩怡我已经过了无限buy这种灵动少女的年纪,我甚至认为开头有几场戏,女主扮可爱有点刻意。
但后面有一场情绪爆发戏着实是惊艳到我了。
他们那次去喝酒,趁着醉女主去弹唱了他们俩的那首歌。
深情看着男主:你难道还没有发现我就是夏文煊吗?
听得让人怜爱顿生。
前面还有一幕也演的很好,他们第一次来酒吧,女主弹了那首歌的上半首,伊面犹豫了很久去弹了下半首。
女主看伊面的那个表情,藏不住的爱意和欣赏(欣慰)。
年纪大了以后,我跟另一位友人的共鸣位很不同。
另一位友人的共鸣位是年轻时错过的女孩,说实话这次这部戏里面的爱情部分,没有很打动我。
真正让我第一次起鸡皮疙瘩的场景是,男主和女主报名歌手迟到以后,男主鼓起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管不顾的激情solo自己的音乐,我还是那么容易被年轻人的power感动到。
许恩怡是大美女柏安妮的女儿,可造之材!
4,原声音乐大赞小清新电影,除了演员,画面和音乐都非常重要。
这部戏夸张一点说,画面和音乐比演员还要更好。
我喜欢全片一首一首的配乐,都很贴剧情。
有两处原声音乐惊艳位:一次是女主第一次穿越,突然出现到医院。
还有一次是伊面第一次穿越,这里的音乐配的很带感。
就我个人情感体验来说,我认为可以和《星际穿越》的最后神级配乐起到一样的推动剧情的效果。
5,港片不死!
正是每年港片有这样一部又一部让观众看了觉得很舒服的电影的存在,我始终对香港电影的未来是有信心的,低谷不可怕,只要创作者有心,作为观众都是能感受到的。
时间不会亏待每一部好电影。
小红书偶然刷到,当时已经上映一个星期了,排片很少,但还是想看看,买了0324中午的票。
上午去找老师投稿,一看手机快11点了,赶紧溜走,回宿舍收拾一下就出门了。
自行车转地铁再转自行车,中午饭都没吃,还是迟到了2min,整场就三个人,进场摸黑赶紧坐下,已经播到了二人再次相见。
长大后的两个演员看起来不像一个年龄段的,一开始我以为蔡思韵就是少年夏文萱了,有点出戏。
本身的故事情节怎么评价呢,小时候可能会被打动,现在无感了,就是青春遇见又错过,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忘记又重逢,互相救赎?
对现在的我来说有点幼稚哈哈但是整部剧镜头拍的很美,安安静静的,看完想去长洲和四国走一走;少年时期更好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两颗萌动的心慢慢靠近,弹钢琴猜颜色和情景的那段好治愈;许恩怡演的好好,像个小太阳,很灵动很自然,台词的处理很舒服;电影里的BGM我都很喜欢,看完电影就把里面的歌都找出来加入歌单了。
说到歌曲,里面有一首特别贴情景,让人觉得是专门写得,结果发现是96年郑伊健发行的《我的爱》,有点惊讶,这部电影是有他的影子吗…虽然说情节上不是很打动我,但还是哭了,至于为什么,不太清楚,回来后看了些别人的观后感,我想了一下。
可能是因为少年时期太美好,积极向上,心怀梦想,长大后却变得失意了,想做的东西得不到别人认可,不想违背内心但还要维持生活。
可能主要是电影里所表现出的时间流逝带给我的伤感。
2025.03.26
陈卓贤演的像拍mv,女主的灵动撑起了整部电影
比预料之中好看很多,几个地方莫名戳我泪点。永远会喜欢阳光明媚青春的女孩,也很喜欢过去和现在的互动。曾经清晰的会变模糊,人有点迷失的时候,能否找回当年的自己呢。身边有支持的人固然很重要,就像故事是女孩拯救般突然降临到40多岁的男人身边,但最主要的课题还是和自己对话,路终究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很巧遇到了谢票场,许恩怡的脸真的好小啊,可可爱爱。原来直到拍摄那天,妆造时,他们都还不知到底能不能看到日出。所以又写了阴天的版本。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各方面都差了点,但能看
为啥穿越了 哈哈哈
日本电影的滤镜.然后广东话的对白.我宁愿郑伊健同我讲数都唔想佢同我讲道理.对白有时让我尴尬到脚趾都抠紧了.最后.要赞下许恩怡.日剧滤镜下真的青春无敌.显得Ian过份油腻.
长洲版多部杂糅,片中男主对抄袭歌的评价就是这部片最真实的评价。久别重逢,系好久不见还是不如不见?人生若只如初见 可惜没如果越热爱越难接受到达上限但人生最紧要冇遗憾讲得啱,有道理,勇敢嘅人先享受人生飞蛾扑火嘅热烈,不管不顾地疯狂燃烧,无视上限去晒冷,更符合我嘅风格向辐射的海撒自己的骨灰,穿越时空真系可以为所欲为。ps.直球点吧,系,知,好夹,但唔系每时每分每秒每刻都可以噶,唔想变成迟到嘅遗憾,就唔好拐弯抹角地表白。
又老土又尴尬。最后只记得我张飞110hkd。
郑伊健都这么老了,他这个银幕形象的确挺适合演大龄失意男文青的。这是一部纯MV电影,用日本青春电影的拍法,讲一个过于俗套的爱情与拯救故事。
(有剧透)人美景好,长洲的渔船和沙滩,日本的街景,灯塔和烟花棒,很多场景适合截图,剧情就一般般,穿越经不起逻辑推敲,而且女主穿去拯救意志消沉的男主,男主穿越回去满眼只有自己的少年模样,emmmmm,好吧。少年线挺纯爱小清新的,虽然已经激不起内心的波澜,但是胜在自然散发的青春气息,尤其是许恩怡,可爱灵动又舒服养眼,可以忽略一些演技上的生涩,陈卓贤唱歌也挺好听的,原来唱的就是郑伊健的歌,蔡思韵戏份好少啊!
有一种卡在中间,要青春文艺也没拍完全,要奇幻也不咋奇幻的感觉,还有一个永远都在装深沉的大叔和永远阳光向上的小女孩
故事三星,時間線有點亂,也有點犯駁位,為什麼女主穿越了會懂得用smart phone啊?讓工聯會手機班情何以堪😂找了些好看的人來演加半星。許恩怡好有靈氣啊。為什麼鄭伊健無論幾多歲都能和看起來未夠秤的妹妹搭戲啊,可惡!Ian真的雙目無神😅但笑容搭救啦(大聲吐槽:鄭伊健唱歌又難聽了
許恩怡真的亮得太誇張,年底三部港片,最後我覺得這部最好看。
请给我一份和女主的烟火棒一起消失的记忆,影片在此之前有多动人,在最后的十分钟就有多混乱。女主的校园爱情部分我愿称之华语影史级,男主的声音也比老郑好听,未来可期,为此加一星
每个搞艺术的人,都期待有个像夏文萱这样的女友。
好温情!这个娓娓道来胶片的氛围真是太舒服了。青涩的情怀,电话里听唱歌、一起约好时间听同一首歌,太浪漫了呜呜呜
港版《不能说的秘密》。郑唱腔太出戏了,郑是罗文唱腔,作为“未来”,陈卓贤是现在的“流行唱法”,却成了“过去”。
久别重逢,
1.16高先。日式小清新的长洲岛版演绎。与影片共拾过多处风景,加之许恩怡的表演实在青春唯美 灵动飞扬,为这份超银幕的光芒赞一个!!在性别批评上反复横跳,毕竟年轻靓女拯救失意中年男、穿越回去和年轻时的自己对话,最后还和少年时的知音“再续前缘”,实在尴尬。导演估摸着也有这些自觉,所以男主至中年仍是少年心态——少年心态建立在职业和婚姻时间线停滞、怀才不遇的基础上,而少年男主的出轨父亲则成为其同龄层的对照。喜欢弹钢琴猜意象的片段,喜欢奶奶和孙女对话互动/奶奶讲焦糖布丁的片段——如果这些也是Jill这位文艺浪漫剧爱好男编导写出来的,行,有点东西。
自立,自勉,自强。
郑伊健好靓仔!不老男神!技法成熟,但情节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