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后最初的理解是仅有主角不断时间旅行的时间轴以及最后打翻啤酒毁了纸张后出现的另一空间轴(平行世界), 但对彩蛋不理解。
在豆瓣看了不少影评后更加混乱,有提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却又没有足够的论据,一些逻辑上的矛盾没有解释清楚。
自己实在无法被说服于是打开文档看第二遍打算边记录边理顺下思路,结果最初的理解在重看下又发现难以解释的逻辑漏洞,又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以下为部分剧情笔记,因为后来纠结另一个想法去了剧情未完全记录。
【前段】时间旅行之前 Ray 科幻爱好者 science fiction 幻想者 imagineerTobe 编剧爱好者 对矛盾点敏感?
(恐龙传单那段) 会随手记录他们的对话内容Pete 不爱幻想 看调侃讽刺两人(=普通人视角?
)在餐厅 蚂蚁镜头(伏笔?
)看完电影 去酒吧在酒吧 Tobe撕下说是写给好莱坞的信的那那页纸Ray被打发去买啤酒薯片 回来告诉两人遇见Cassie 开始回忆和Cassie的对话Ray的回忆:Cassie ①第一次出现(黑发) 提到 “来自150年后的时间旅行者” “时间旅行 通过身体骨骼中的通讯器”“时间犯罪(谋杀)”“时间编辑者 在艺术家创造出最棒的作品后立即杀掉他,以之后质量下降的作品”(和Cassie的相谈导致时间延后,出现后面一系列变动?
)三人调侃 Tobe记录Ray所说的旅行者在纸上 Pete进入男厕所【中段】时间旅行开始Pete 走出男厕所(墨镜不是消失而是之前他照镜子时收在了裤袋里)1.第一次时间旅行(未来):满是尸体的酒吧 Pete看到死去的自己 听到啤酒杯被碰倒的声音 逃走 【就是这声音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声音单一的时间轴就能解释清楚了,然而有这声音后感觉至少有了三种可能的解释:1.杯子倒下和酒打湿纸有时间差 2.这本来就是个无限循环 3.每次时间变动都造成了平行世界个人感觉1这解释略勉强了,2这是在逗我?!
3 N个平行世界的存在顿时抹灭掉这些时间旅行逻辑上的漏洞,但感觉同时多少失去了对时间的讨论意义(此时自己跳到了最后看Cassie的解释和彩蛋画面,倾向于3了,于是未再记录之中穿越的情形)【后段】 打翻啤酒毁了纸张上的字迹,三人从酒吧出来,说“时间旅行终于结束”Cassie出现(金发) “与Ray恋爱两年”“打翻的酒了 建立了一个时空回路 到处都是” “还有14小时拯救地球” “不是时间旅行 是平行的世界”(Ray诱拐了小伙伴入坑)Ray成功劝说三人一起跟着Cassie进入时间门内【正片END】【彩蛋部分】Tobe嘴里喊着“怪物”出现并跑远 另一个Tobe喊着“别怕是我”“我是Tobe”在追Ray身旁靠近站着一个Pete 较远站着另一个Pete 感叹“这一切变得太复杂了”【最后理解】根据Cassie最后对他们提到“时间旅行”时反驳的平行世界,最终个人理解为,本片以一个“时间旅行幻想爱好者”的对“时间旅行”的渴望出发,最后以“平行世界”的存在和产生结尾。
虽然不清楚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两者,可是个人认为 Time Travel 与 Parallel Worlds 是两个概念,尽管后者的存在弥补(总是更想用”抹杀“这个词)前者的不少漏洞,但概念上是二者是独立的。
而电影中“平行世界”存在的体现虽然并不会感到太突兀,但初次观影(或者说是以主角视角去看时)重心是在“时间旅行”而不会把发现的一切建立在“平行世界”这个概念上。
说这么多是想说什么呢,是像Ray这样对“时间旅行”的爱好者在发现新大陆一般“哇”的惊喜或者”果然如此“的得意,还是像Pete那样正执着“这坑爹的时间旅行”结果意识到还有“更坑爹的平行世界”时忍不住:呵呵。
ps.太执着单一时间轴了没往平行世界的想法上靠,但是不得不说其中不少场景的时刻是多次时间旅行的重合,如果仅靠时间的前后移动,事件发生的逻辑上就已经是相当矛盾的。
这完全是自己看这类题材不够多的原因麽?
之前有深刻印象的也就《蝴蝶效应》了。
说起来最初倒是抱着喜剧电影的态度看的,作为喜剧而言还算是幽默有趣的。
第一幕ray身穿铠甲,手持一柄枪,表情严肃,语气冷酷。
it狂人里的roy会这么酷?
不应该啊!果然,镜头一转,他吓哭了一群小孩子。
指挥若定的舰长原来只是个在儿童乐园星际之旅项目的小兼职。
这个转折很英式。
中间三个可爱的looser抠字眼争风吃醋很好玩。
结尾回到起点。
他们的纸条被浸湿,不会被发现,不会成为穿越时空的偶像,也不会被时间编辑追杀。
刚才经历的一切似黄粱一梦,所有的惊险奇遇与流芳百世成为只能追忆不能复制的过去,现在、将来,他们会永远普通平庸下去。
他们在深夜的街头走着,庆幸中带点怅然若失。
感觉在这里结束电影的话会更好,更有余味。
最后的反转,给了三人挑战的机会,他们或许还能拯救世界呢,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太美式了。
不过,那有什么所谓,这本来就是个电影,而且是个搞笑的科幻片,给三个呆萌的looser一次机会,也让我们继续做梦,也挺好。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不酷但最萌的科幻片了,很好玩,没有一个大场面,也没什么特效,剧本简直666,真是经济实惠一本万利。
个人认为,实际上出现的平行宇宙有三个: 第一个,是无关重要的宇宙C。
宇宙C中,Ray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后人Cassie无比仰慕,决定利用时间缝隙,与Ray见面,但却去到了平行宇宙A中。
平行宇宙A:三人到酒吧饮酒,Tobe撕了一张纸,Ray去买薯片买汽水,遇见Cassie,延迟了回去,产生了蝴蝶效应。
使Pete去未来的第一次穿越以及三人回过去的第二次穿越。
回到宇宙C的Cassie六个月后再次回到宇宙A,与在宇宙A中过了1秒的Ray相遇,称已经fixed。
三人以为已经恢复正常,不料又去到未来,并知道自己将成为名人。
几次穿越后,遇到editor Millie,从未来回到过去,并阴谋消灭三人,保证艺术家作品的质量,使三人在宇宙A中成为传奇。
被识穿后,出现了与阿姆雷特媲美的伟大人生选择!
最后,Ray 销毁纸条,改写了宇宙A的历史。
产生了新的平行宇宙B。
宇宙B中,Tobe纸条被Ray销毁,三人能够继续活着,走出酒吧,遇见在宇宙C中又生活了两年的Cassie(因为宇宙A被改写,Cassie没有死去),去拯救地球。
后面出现的,可能又是某些一次一次出现的轮回。
看过诸多穿越剧,要么是拯救生命、要么是拯救爱情、伟大的拯救世界,而这部算是穿越剧中较小清新的了!
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在室内完成,而穿越的原因是好奇、是被迫、是想回来现在!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想穿越到什么时间呢?
我想大部人的选择是从前,至少我是,穿越到从前,掌握财富密码让自己及家人不被金钱所困扰,穿越到从前,穿越到家人都健健康康的时候,提示他们要注意身体健康!
关于三部科幻电影《District 9》《2012》《FAQs about Time Travel》。
先说第九区,这部是最早看的,感觉满黑暗。
外星人“大虾”们住贫民窟,恐惧和歧视,地球原住民们通过流血冲突和游行示威要把他们轰到集中营里去。
主人公,一个温顺胆怯的公务员,因为承担了指挥移居的任务而广为人知,更因为感染了外星病毒发生变异、能操纵外星人的武器而被当作实验品。
冷酷的政府和被蒙蔽的人民,逃亡,与外星人合作,牺牲自我。
他想回家的声音如此弱小,他的牺牲最终也无足轻重,人们渐渐遗忘这个“叛徒”,剩下的外星人继续悲惨的生活。
影片里人类对外星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人类之间的冲突倾轧的再现,极其荒谬的事实却用非常现实的新闻报道形式呈现,主人公的身体发生变异的同时思想也在转变,人对自我的恐惧和对社会价值的不认同以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大量的暴力镜头让我一度放弃了看下去,姑且作为导演传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吧。
《2012》众说纷纭,有人因为那句“方舟只有中国才能造出来”而自豪,不过我倒觉得这不过是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另一种展现。
方舟造出来是给谁用的?
各国元首,社会精英,能买得起10亿欧元船票的人,而中国的巨富比例有多少?
开船前不忘把建筑工人赶下去,那些建筑工人知道自己造的不是水坝也想不到这是干什么用的吧。
还有,姑且不谈typical American的个人英雄主义,那些元首们在最后时刻真的会放弃自己的安全让其他人上船么?
既然已经牺牲了那么多人,他们还在乎舱外这些么?
在见过了无数个城市瞬间毁灭,无数人瞬间化为灰烬,平时坚信的一切完全崩塌。
恐怕创伤应激反应的作用不是我们可以以平常心推测的。
物种存续的根本原因就是求生的本能,动物会按照本能行事,丧失镇定和理智的人呢?
《FAQs about Time Travel》就轻松多了。
故事始终围绕一家小酒吧展开,三位潦倒落魄的”imagineer” 偶遇来自未来的美女,又在厕所里进行了无数次时间旅行,没有高深的原理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没有特效和精彩的打斗,却有英国佬独特的幽默和自嘲。
三个人经历了被膜拜和被追杀的大起大落的心境,终于回到平凡的日子。
然而结尾又卖了个关子。
峰回路转,总有让你意想不到之处。
适合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感觉奇迹会发生在你身边看似苍白平庸乏味无聊的生活细节里。
也许你拐进下一条小巷,巷的尽头就是另一种人生。
看科幻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放弃沉重的思想和警示,抛开对现实的反思和人文关怀,就是给生活增加一种色彩吧。
真正身临其境,短暂地生活在别处。
而电影结束时,我们回到现实世界。
世界末日那段,出现了一个大蚂蚁,想了很久,找到一个解释:当他们在酒吧喝酒时,时间旅行没有开始,有一支蚂蚁爬到某人手臂上,给了个特写。
而三人经时间旅行到了世界末日时,有一巨无霸蚂蚁横行,估计世界是被这些怪物破坏的,而蚂蚁怎样来的呢?
片中一人说:“每次时间旅行体重都会增加20公斤”,显然,那个变老头的人,在时间旅行过程中,蚂蚁一直在他手臂上,后来因为旅行次数太多,蚂蚁变大了,而他没有变大的原因是,他在时间旅行中“倒流”的次数也相当,从而回到了他刚进去时的后一秒。
另两个人刚要进去,他就完成制造“大蚂蚁”的过程,从男厕所出来。
首先声明:穿越是一种猜想,我只是对这种猜想进行合理的解释。
穿越三要素:时间、空间。
维度。
解释这类穿越问题的方法就是:1.多个平行世界共存。
2.每个平行时间有自己独立的时间。
3.穿越的时间点只能是“现在”而不能是过去和未来。
4.穿越只能在平行世界里进行。
先说第一点:要实现穿越最头疼的莫过于“祖父悖论”和“蝴蝶效应”,不能杀死自已祖父的另一方法就是杀死另一个世界自己的祖父,也就是必须存在平行世界。
第二点:穿越指的是时间和维度,而不是空间(不然跑步也能算穿越了),既然是时间,那么两个平行时间的时间也就不同(不然你怎么回到“过去”)。
其实也不难理解,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不同运动物体自身流逝的时间不同(举个例子:你坐在光速飞船上一年等于地球上一百年)。
第三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你无法回到过去,你只能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做改变。
“蝴蝶效应”会使穿越回去做的事情让现在这个世界的相关物质消失。
第四点:看过“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朋友会记得多个平行时间进行交叉,每个平行世界都有一个自己,那么你会觉得这是“见鬼”而不是“穿越”,如果那个平行时间的时间和你的世界不一样,比如你在2015年,那个是1995年,那么你就可以见到小时候的自己,而不是“鬼”,这就解释了“穿越时,你不能看见“你””的说法(电影“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重要一条)。
比如《寻秦记》,项少龙穿从世界A穿越到的是世界B的秦朝,那么他在世界B做的任何事都不会影响A的发展,对于世界A->B,他只是完成了能量的转移而非消失。
比如《彗星来的那一夜》,彗星的到来引发平行世界的交织,不同维度里的人可以互相见面,等彗星走后,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选择的维度会使他们一直在这个维度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彗星再次光临。。。
其实我觉得这个理解层次的穿越是最接近物理理论的。
以地球为参照物,彗星的高速运动会使周围的时间变慢,如果有个人在彗星上跳舞,那么地球人看到的则是放慢了许多倍的慢镜头。
比如《黑洞频率》,极光的出现使不同维度的父子建立了联系。
无线电的联系是跨维度的,而不能是历史纵向的。
少年也是拯救了另一世界的父亲,而他所在的世界父亲早已经是一名救火英雄了。
以上四点,穿越带来的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欢迎大家指正。
第一遍 我觉得有点意思第二遍 带着朋友看 我想他跟我一样 没啥感觉了第三遍 我只是打开电影想把开头Ray作为“星级维和部队”讲的一大段把孩子们吓哭的话背一下 因为我觉得 哇 多帅啊 真的是“入戏太深”才能把台词念得这么帅也正是这个机会 我得以把他这段好似完全是填充空白或者是虚张声势式的开头好好看了下 没等我找到电影的英文字幕5:38Ray无意间瞄着桌子上一个蚂蚁爬过我脑子里则忽然像被雷劈了一样你会记得开头是“星级战士”讲的吗?
“....继续完成我们手头的任务,在敌人诞生并对我们产生可能的威胁之前,就把他们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估计到了任何最轻微的抵抗.即使这些我们未来敌人的祖先还没有进化出拇指或是像样的脊柱来.但是这改变不了将来有一天它们可能进化成一个足以对我们产生威胁的种族的事实....”OK看过电影的你想到什么了没错 那只蚂蚁的后代在Ray他们所穿越到的未来“进化成一个足以对我们产生威胁的种族”光是这一个设置,便已经足以让我记住这部电影很多年我真正知道了,一部好电影里面,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该被浪费的,就像阿甘正传,当我在寝室断电的夜里用我自认为续航时间足够坚挺的Thinkpad给我室友播放这部6.5G的经典老片,我输了,我在关闭了所有无关紧要的硬件软件,设置了合适的CPU频率后,依然无法使电池续航时间超过电影的剩余时间,于是我想,也许我可以快进。
结局是,最终在电影剧情还剩5分钟时,电脑关机了。
显然,任何一个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对于你喜欢的好电影,想要快进掉无关紧要的情节简直无从下手。
没有一寸胶卷可以被浪费,任何一个无意的快进都会让你与它的灵魂失之交臂,我想这才是一部真正值得被记住的电影。
时间只不过是基本粒子运动的过程,时间机器就是保持穿越者的一切不变而使外界的基本粒子逆向运动的机器(比如片中的厕所),就好像把电脑系统按时间做n个ghost镜像,想要回到某一时刻恢复一下就可以了,只不过整个世界所需的数据和能量实在太大了,远不是电脑硬盘那点儿空间和12V供电可以做到的看完电影还以为好莱坞怎么一下变聪明了,不用大场面也能拍出上佳的科幻电影了,结果一看是约翰牛干的,我爱多元世界,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是否能从中借鉴点儿什么呢?
以下内容为2009年12月6日添加我们都能理解三维空间,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平行空间理论是增加了时间维度,时间根本就是人类定义的,对于这个宇宙来说并不存在,也许所有关于时间的命题都是错误的。
一切起源于一个点,然后一次大爆炸宇宙诞生,这个宇宙仍然在扩散,如果说第4维是速度的话,如果速度够快是否能追上宇宙的边缘,相对来说是否也就追上了时间呢?
这个宇宙最快的速度是光速,相对论说速度越快时间越慢,是否意味着追上了过去?
如果超越了光速,就会脱离这个宇宙吗?
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看,从放映的范围和电影本身的影响力来看,甚至从观众数量来看,《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和《2012》都绝对不在一个级别。
两者之间就刚刚说的这几个问题比较的话,就像是让一只刚出生的小猫和非洲野牛比体重一样不靠谱。
但如果是让两者比较一下创意和诚意的话,那么这个比喻就可以反过来比了。
我近期算是看了三部科幻电影:《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2012》和《暴力13区2》,第一部片子算是最大的惊喜和收获,另外两部呢,我会另外找时间讽刺它们的。
《热门问题》虽然是部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甚至在制作方面都有些接近DV自拍电影的档次),但却很有早期昆廷·塔仑蒂诺的范儿。
另外本片的英国血统也让它有了点儿《银河系漫游指南》那种无厘头却有逻辑地瞎扯迷人气质。
谁知道呢,情景美剧看多了的我实在是爱死了这种风格,更爱死了片中人物的气质:可爱的科幻宅男们在谈话中和毫无动作的各个场景里“拯救”着世界,一心想要成为名作家的儿童乐园打工仔大声嚷着“剧本才是王道!
”,而本片同样奉献了一个精彩且精致的剧本。
这句话算是也击中了我的心,虽然我在被《2012》里各式各样的“灭绝”特效轰炸后也会眨眨眼想想这的确算是灾难科幻片的极致,但打心眼里我还是觉得《2012》是部烂片,谢天谢地,《热门问题》帮我说出了原因:“剧本才是王道!
”刚刚说过《热门问题》有着精致的剧本,这是经典时间旅行题材的电影成功的必需品。
想想《回到未来》系列为什么成功,如果没有那些未来的“自己”竭力避免撞见现在的“自己”的桥段,那么这可能只会是个普通的动作片。
《蝴蝶效应》做得还不错,最糗的就是那部回到恐龙时代的“雷什么东东”,那部片烂得连名字都记不住。
讨论时间旅行里的“外祖交悖论”、“混沌理论”等设定对于喜欢演绎法并创作出福尔摩斯的英国人来说,完全就是酒吧里的消遣活动。
没准本片最初也是主创哥几个这么吹出来的,后来不断地完善剧本,最终让BBC和HBO产生了兴趣,砰!
这部片子也就诞生了。
写到这儿,我终于挖到我的思路了。
我欣赏的并不完全是这部影片,我欣赏的,更是创作出这部电影的人们。
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平常的普通人,可能有一些创意十足的想法,但却坚持努力,最终呢,这些“想法”成为了“现实”。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至少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当年看《骄阳似我》时,我为了片中的威尔激动,其实是为了刚刚出道的马特·达蒙的剧本激动;几年前看《僵尸肖恩》时,我同样是为了刚刚出道的主创佩吉激动,今天看《热门问题》时,我一样也为了这些充满创意的年轻人们激动。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精彩的科幻片不需要炸楼翻船才能留出观众的视线,靠精彩的台词和精致的剧本也可以。
如果说前半部分还注意一下前后照应的逻辑关系,那后半部分就显得仓促和纯粹的搞笑了。其实混沌效应在未来美女搭讪的那一刹那就发生了。
凌乱···
剧情简介谁写的啊,乱写
看的困睡醒一觉了
感觉是个大烂片啊,为啥评分直逼8.0?
面对这么高的评价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
我看不懂
后半段有点乱了,而且太多的情节都交代不清、草草收场。严谨性也一般。
好题材,XX剧本……
导演没钱,只请得起一个演员
高中的老片子
蛮有趣~
为什么这几个男的就不能别整天去洗手间,似乎时间旅行和洗手间紧密相关……
虾米玩意儿?
没想象的好玩儿
又是Roy again..... 时间短是他最好的地方。
其实不是很好笑.
时间旅行方面,谁敌得过doctor?
理解不能
officially i can't comment, but unofficially, it's TERRI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