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盗行动》(2020/类型:犯罪):阿根廷出品,巴西真实事件再加工,算是很别致的神偷类电影,有一种南美独特的慢斯条理的紧张感。
电影中,偷盗过程的再现很细致,也够缜密,一步三摇之间,就把事情办了,很魔幻也很带劲,所以说,高明的大盗其实都是艺术家,偷盗算作一门艺术的话。
题句话。
对于诸如盗银行、盗金库这种容错率极低的工种,我常有一种担心,就是善后,得手的善后。
一方面,复杂工作必须要精细分工,必然是工序复杂,参与人员的数量必定不少。
问题来了,一方面,团队的庞大可以降低盗窃难度,另一方面,“人多眼杂”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泄密,保不齐有一个俩的嘴比老太太棉裤腰还松。
人员数量的控制应该全世界神偷Team的共同难题。
再说回电影本身。
因为有真实事件的前缀,所以被捕入狱的结局不算意外。
打败幸福日子的,往往就是失败的爱情。
1.果然不在一个世界,没有经历过相同的文化,自然会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感觉。
2.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果真不是白讲的,抢银行都需要深度研究几何。
3.“仔细想想那些历史上那些大人物,有权有势的名门世界,其实多多少少都能够从他们身上发现阴暗和龌龊的一面,就好像他们都很清楚,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必须把自己弄脏一样”—麻绳专挑细处断。
4.“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关金山,不关真情”
『极盗行动』改编自2006年阿根廷的真实劫案,电影的投资和编剧便是当年的主犯费尔兰多·阿劳霍,可以说高度还原了当年的实况。
从组建人马,到布局计划,再到行动,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的炉火纯青,紧张又不失幽默,整个过程不用一枪一弹,纯凭仿真玩具和自学的谈判技巧全身而退,实在刺激。
而在真实事件中,仅五周后,他们逐一归案,因为用的是仿真玩具且没人伤亡,加上被劫的是富人区银行,敢出面认定的失窃金额仅为117万美金,所以每个人的刑期都不长,落网似乎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由此想到在银行里留的那段话“在富人区里,不用刀枪,没有怨恨,只关金钱,无关真情”,讽刺意味十足!
【8或9分】
鉴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相关专门人士的罕见吧,以及这些文化与中文较少的文化交流……所以当我们汉字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一部讲阿根廷人抢银行的电影时,不免出现一时洛阳纸贵的现象。
电影还是挺好看的,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伙人又是抢又是偷同一间银行,还完成了,是不是很有“鸡味”然而吃完了鸡咂么回味的当口,并没有对电影本体发生了什么特别兴趣,反而被真实的背景勾去了魂。
一通东刨西翻,收获了了,有限的内容几乎都是互联网风格的复制粘贴,还有就是些不明就里的装模作样。
比如,对片中苦主BANCO RIO的翻译称谓问题,一部分中文资料称作“里约热内卢银行”甚至被不明真相者引用……巴西大城里约热内卢是有个昵称叫Rio 因为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Rio de Janeiro”意为“一月的河”所以,在葡萄牙语和相近的西班牙语里,Rio是河的意思。
那你说为什么阿根廷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抢了一个本土排名第三的的银行要叫一个巴西城市的名字呢……被抢的这家银行创立于1887年,老字号的历程也经历了一番前世今生的颠沛流离。
最初,它的名字叫作“EL Banco Espanol Del Rio de La Plata”拉 普拉塔河西班牙银行。
1988年,被第三方收购后改名为“BANCO RIO”不知为何去掉了拉 普拉塔这个地标元素,大概想要风行世界,全球化吧。
再后来,也许是2006年被本片抢了太多钱,经过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后,银行名字在今天已变更成为“Banco Santander rio”桑坦德 rio银行 之所以这么叫,我觉得可能因Banco rio这个组合的品牌影响力太大,以至于新东家难以割舍,毕竟在阿根廷并没有一条桑坦德河。
喜欢阿根廷足球的朋友应该至少耳闻过桑坦德竞技队这个名字吧,那自然就是被这家银行包养的原因了。
顺便一说,桑坦德是一个西班牙城市的名字,桑坦德银行是一家西班牙金融企业。
又一说,Rio de La Plata,拉普拉塔河口,这是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界河入海口的名字哟。
有点丹东和朝鲜新义州那么个意思……所以别闹了好嘛
三星半吧。
三星四星都可以。
拍得一般(无论是拍人还是拍景,能拿得出手的镜头寥寥无几)但胜在剧情不错。
尤其是因为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就更觉得它有意思了。
和大多数人想法不一样,我觉得要是整部电影停在他们没被抓就好了(很多人觉得精华就在于被抓是计划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出狱之后就能明目张胆地挥霍了),那就是一场完美犯罪了(可能我对完美有执念)。
整个作案过程从计划到执行都完美得无可挑剔,而我最喜欢的是策划人的作案动机——没什么,想到就去做了,对我来说和我想做的其他事情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像是一个使命,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整场“闹剧”没有任何一个“普通人”受到实质性伤害(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金钱上),最后的输家就只有银行——以及那些钱款来路不明有苦说不出的人。
马里奥这个角色塑造得最好,甚至超过了主角。
虽然是个大盗,却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异常深厚的自豪感。
(学表演那段儿真的笑死我,有这样的敬业精神做什么事做不成啊)虽然我知道女儿这个角色是为了完整他的人物形象,但不知是没表现好还是怎么,就...显得有点多余,毕竟大叔通过自己的塑造本身就已经足够可爱了。
(还有他甚至连爱好都和我一致,有谁会不喜欢珠宝啊啊啊)(如果我有钱,也要去搞珠宝玩玩嘿嘿)特殊的背景(银行保险箱的存在)、特殊的时间点(拉马洛事件后)确保了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
不同的国情以及文化的差异确实让人很难“进入”这部电影,多少影响了一些观影体验,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我们觉得诧异,让我们对这样的犯罪感到惊奇。
除了感叹拉丁美洲真的很魔幻以外,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人间的温情与善良,原来主角口中的调和与平衡真的能跨越国度和信仰的限制,是互通的。
在现在这个时代,别说劫富济贫,就是能做到满足自己却又不伤害别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难道这还不值得起立鼓掌吗?
这是真正的行为艺术啊!
从影片质感上来说,色彩和配乐是特色,透着浓浓拉美味儿,尤其最后一段展示现实中几人身份和结局的动画,不错的社会地位与荒诞的犯罪、紧随其后是较轻的刑罚与出狱后潇洒享用成果,强烈的前后对比配上音乐还是很有戏剧感的。
影片开头费尔南达站在雨里的场景莫名让我联想到肖申克里的场景,巧的是也有挖地道场景,只不过一个是挖进去 一个是挖出去,但两者都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费尔南达执拗地突破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银行大劫计划,不全为得到那些财富,更多的只是恣意去实践,心灵极端自由者的犯罪。
有意思的是我只知道他们计划周密,却不知道周密到哪一步,也许告发、抓捕、蹲监狱、出狱后安心享用财富都在计划之内呢!
不过情节方面稍微欠点张力,虽然有现实背景做底,故事伊始还是感觉节奏拖沓了些。
世界上有一种最厉害的剧透,叫做“国内上映”。
恐怖片和犯罪电影,尤其深受此类剧透影响。
恐怖片的话,即使电影过程再怎么装神弄鬼、神神叨叨的,最后必然也是什么主角的幻觉、精神病作祟,总之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世界上也没有鬼,所以一切牛鬼蛇神、封建迷信必将被伟大的科学和社会主旋律所横扫;至于犯罪片里,反派罪犯再怎么厉害嚣张,或者是主角为了达到目标而使用非法手段,最终都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没有一个犯罪分子能逍遥法外,正义必须战胜邪恶。
那如果原本就是不良结局的国外或港台电影要引进了怎么办?
麻烦一点的,就像《无间道》、《龙城岁月》那样,拍个大陆特供版结局,偷懒一点的办法,则是直接在最后屏幕上打几行字幕,“某某某,最终因XXXX罪而被警方逮捕伏法,判刑XX年。
”当然这个作风也不只是国内独有特色,在新加坡上映版《古惑仔》里,洪兴帮大哥陈浩南的身份直接成了卧底警察,你敢信?
总而言之,当我国庆在家,躺在沙发上美滋滋地正看着这部《极盗行动》时,随手刷了一下豆瓣打算看看演员的信息,忽然发现这部电影马上就要在国内院线上映了,我当时的第一心情就是……坏了,我被剧透了!
这班抢劫银行的伙计们最后肯定都得被捉拿归案。
果不其然,这个“万无一失”的世纪银行大劫案,最终以主角团伙们的落网而告终。
看完电影以后,我又再查了一下,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以2006年1月13日发生在阿根廷的里约银行劫案改编的,现实中的劫匪们早都已经刑满出狱了,所以再怎么样,电影里主角们会被抓都算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其实也没啥好意外的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传奇的D.B.库珀。
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俗人应该还蛮多的,在我们内心深处,即使你不愿意承认,也始终会有一个想看坏人作案成功、过上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生活的渴望,就好像问起许多人如果你能拥有瞬间移动、隐形人的能力时你会怎么做,似乎大多数人第一个会想到的词就是“银行金库”。
没办法,我等就是如此俗人,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做白日梦也挺爽的,如果连幻想都要追求三观绝对正确,那人活着该多没劲儿啊。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想看一部作案计划精良缜密、节奏明快愉悦的抢劫片来乐一乐,那么这部《极盗行动》的前1小时28分钟,一定可以满足你,就像是看《十一罗汉》、《偷天陷阱》那样,或者更确切一点的说法——这部电影大约是爽片版的《热天午后》。
至于1小时28分钟以后的剧情,真的不看也罢,因为在这类大盗电影里,警察抓坏人的剧情,还有为了凑时长而加入点缀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亲情/爱情戏码是最令人乏味的。
不过片尾动画倒是制作得很有趣,值得一看。
当然,从另一种意义上,这个看似万无一失的完美抢劫计划,毁于一个团伙家属的报案虽然看着糟心和突兀,但也算是一种主题升华,并且万分真实。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就有好多大案被破获,仅仅是因为犯案人许多年以后,酒喝多了和别人吹牛逼时说漏嘴,许多的贪官落马,也只是由于情妇失宠主动去举报。
所以这个主角策划了许久,步步算计完善的大行动,最后在半分钟不到的时间里被猪队友的媳妇儿上警察局揭发而宣告失败,真是太真实了。
主角费尔南多的失败在于,他考虑到了许多抢银行的细节——打通地道的位置、保险柜怎么打开、谈判时怎么应对拖时间、使用假武器避免隐患……却唯独没有算计到人的问题。
因为世界上或许有完美的计划,但没有完美的人,而计划是由人去执行的,越多的人参与就有越多的风险性,人类本身就是会情绪化、会失控、会做出许多难以预料事情的生物,在笑别人是猪队友时,也许哪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有成为别人猪队友的一天。
既然他人不可信任,那么单枪匹马行动总行吧?
或许去巷子里打劫路人什么的还行,但类似这样的银行抢劫大计划,指定是没办法的,否则狙击手一枪爆头就完事了。
人少了干不成,人多了又容易出幺蛾子,唉,人类可真是矛盾而脆弱的群居动物啊,所以这部电影其实还是能传播正能量的,那就是远离犯罪保平安,法网恢恢是真的疏而不漏。
回到电影身上,作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其实费尔南多的计划也算不上绝对完美。
他择人不慎,挑到了一个爱炫富的花心猪队友,也不再细说了,只是想吐槽电影这里的伏笔设置真是生硬得不行——“你老婆怎么也跟过来了?
”“她刚好就住在这边,所以就一块过来了,放心,‘土耳其人’不会乱讲话。
”哇大兄弟这FLAG还能插得更满一点吗?
这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会坏事,最后果然真坏事了的剧情,很多电影都有,实在是让人看得冒无名火。
还有最后跑路用的货车,能不能偷一辆看起来不那么破烂的,这废铜烂铁拼凑出来的样子,我真怕开到半路忽然抛锚了。
另外这辆货车的鲜艳颜色也未免过于招摇,就算不抢银行被警察拦了也不意外,怪只怪阿根廷没有五菱宏光,不然那车停在路边最低调接地气了。
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抢劫团伙在银行里拖延时间的策略,设计得也可以再高明一点。
虽然知道这是电影为了呈现主角团跑路时的刺激感,但从最终表现效果来看,只会让人觉得算无遗策的费尔南多在最关键的拖时间和逃跑方面计划得太简单匆忙。
全程只靠马里奥和外面的谈判专家在米格尔尬聊硬拖时间,中间还插了一段开锁机器过热需要再拖时间的小插曲,本以为会有个扣人心弦的小高潮的,但最后解决办法依旧是电话尬聊,浪费了这一场戏原本可以有的很多更好玩、更有戏剧冲突的展开可能。
例如设计一个假的遥控炸弹,让人质中的某个人套上,然后威胁人质不照他们的命令行动就引爆炸弹,接着再把人质打扮成劫匪的样子,戴上面罩、拿上假枪在外面警察看得见的地方巡逻,而团队成员则趁机逃之夭夭。
又或者在警匪对决时,增加多一些的警方营救手段与互相博弈剧情。
现在看下来电影里的警方几乎是毫无作为,也使故事产生了一种失衡感,主角们的成功来得未免过于顺利,而毁于一旦的原因又只是内部的猪队友自爆,观众的观感自然谈不上紧张,只会觉得抢这家银行的任务太容易了,而没有许多电影里,那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魅力。
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为了鼓动大家也去策划一起更完美的银行抢劫案,只是从电影角度而言,这部片子各方面都尚缺了一点火候,距离优秀的犯罪片还差了一步。
想来想去,不够纯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要么完全按照真实事件一比一纪实地拍,要么在戏剧性上做得更过火一点,让剧情起落变得更精彩,要么彻底拍成一部犯罪喜剧,类似《捕蝇纸》、《偷拐抢骗》那样……但这部电影的最后就是什么都沾点,却什么也不完全是,甚至在犯罪剧情外,还想加一些亲情戏码,以及追求心灵自由的哲思,只会让它显得不伦不类。
但念在我真的挺喜欢拉丁美洲的风情与景致的,电影拍得也很流畅快意,所以私心为这部电影多打一颗星吧。
抢劫银行的计划做得还是挺周密的,虽然有些意外,比如机器过热发动机失灵等,最后还是偷了不少钱或者值钱的东西,有现金,珠宝,黄金,警察居然没有想到通过下水道强攻,漏掉了重要的地方,恰好下水道就是劫匪们逃跑的路径,给老太婆过生日那里笑死了,还唱生日歌吹蜡烛送祝福,你们正在抢银行啊喂。
抢劫成功后发现片子还剩二十多分钟,跳着看了一下好像都被抓了。
四星8分,抢银行,你们不是专业的,但是你们成功了。
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而且这个真实发生的盗窃案被评为历史上最聪明的银行抢劫案之一,真实的故事我觉得会比电影更难,并且要考虑到的意外因素更多,然后这个case居然最后是成功的…可惜的是后来隔了一阵由于猪队友导致全队覆灭。
我想起犯罪学家的统计数据上很明确提到,罪案中参与人数越多,成功率下降极快,而且越后面是指数级下降,反之就是成功率最高而且事后还不会被抓的最佳模式就是单人作案。
看来很多罪案成功后,出现同伙之间的灭口也是有道理存在的,毕竟掌握内幕的人越少越安全🔐
真实的案子。
隔离或无聊时不错的消遣。
他们不想给任何人造成损失,包括富人。
不是仇富,或许就是为了能实施脑子里迸发出来的完美计划。
游戏人生的心理。
里面策划者有个心理医生,他把所有计划都告诉了医生。
最后计划成功后,策划者说他被治愈了。
同谋者之一把计划全告诉他老婆了,一直以来知无不言。
计划成功后他花天酒地,老婆把他告发了。
原本周密的计划、破不了的案子,从愤怒的老婆口中有了突破口。
这些人判的都不重,好像后来对人生也没多大影响,因为他们犯案时用的玩具枪。
可谓态度决定一切。
真是游戏人生。
当然,不可取。
还以为是特别高级的打劫方式,其实也就还好……逗闷子呢。
前面剧情都挺喜欢的,被抓之后就没什么兴趣了。节奏搞得我好紧张,要是没被抓就大团圆结局。都是因为得瑟啊,有钱就背叛老婆哦
里约热内卢。。。
谋划研究路线的时候 那些缜密的逻辑和高能科技让我以为是真的打劫类电影,在银行打劫的时候不伤害人质 还让小伙子撒尿给老奶奶庆祝生日 我以为是温情片,成功逃掉之后看到那么多钱,我以为是黑色幽默讽刺社会的,直到最后那蹩脚20分钟我才知道,这应该是教育片。
大部分才判一两年,最长也是因为前面有案底才判了七年,追回那么少,劫款成迷,我能说他们最后是故意被抓的吗,完美的洗白啊。。。轻松有趣,这几年牢太值了,真想加入啊,哈哈哈。。。╮(╯▽╰)╭
貌似看过类似的电影
难怪可以在国内上映,手法也不新奇,简直就是在告诫你不要犯罪,不过我喜欢所有抢银行的电影
3.5 其实是一部反家暴宣传片
没意思
就贼聪明!
根据发生在巴西一桩真实银行劫案改编。六名劫匪谋划严密,执行到位,未费一枪一弹,未伤一人,顺利将一家银行保险库打劫一空,然后在警方眼皮下连人带物消失。真可算是高智商犯罪。若非其中一人得意忘形,被妻子举报,确是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故事不错,但讲述得有些散乱。
节奏有点松过头了。。。
烂片
7.6 还是很有趣的,顺理成章的黑钱洗白了。
这个老爷子的角色还挺待见的,拖后腿的猪队友太明显,刚出场就埋下伏笔,结尾的真人回顾搞挺好
看了1小时然后看睡着了………………
有意思
策划和执行部分很好看,非常艺术家。不太懂落网部分是什么意义。最后的字幕说真实的罪犯只判了一年零七个月,这更匪夷所思。
新鲜而有趣的“艺术家”主谋,武术和艺术能完成什么使命?真实事件胜在想法和技术,电影胜在喜剧和动作,杰出的头脑都在制造犯罪里毁于疯狂。只为钱不为爱很戏谑,我们观看犯罪与观看被捕,任何完美都有百密一疏的时候。片子风格很惊喜,笑点挺多,全程节奏很紧,有点像《大赢家》的感觉,是很喜欢的类型了。
成功经验:大胆想,小心做。失败教训:口风紧,留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