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让人难受的电影,难受不仅在于片中人物的悲惨境遇和互相舔舐伤口的温暖,更在于你眼睁睁看着编导为你量身挖好了一个煽情陷阱,可仍会不由自主踩了进去,但因为陷阱挖得过于常规,加上你早有防备系好了安全带,结果就这样尴尬地悬在了半空之中。
男孩在洙妈妈早逝,有个不务正业、时常打骂他的坏爸爸,送牛奶、发传单和生活辅助金就是他生活费的来源。
爸爸每个季度都会给他换一个后妈,来来去去这已经是第十一个了,在洙无比嫌恶这个只知道吃吃睡睡、还偷他食品券的女人。
可经过慢慢的相处,在洙发现这个女人其实与自己一样身世可怜,女人也开始说原来世上有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于是在那个原本交织着敌对目光的陋室之中开始滋生出一种母子般的情感。
但温暖蔓延之际,也是离别到来之时,而催生离别的又是“绝症”这剂韩国电影百试不爽的药方。
在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心脏病等各色绝症如同瘟疫般肆虐韩国大银幕的今天,要在绝症上生出什么新意实在是件大伤脑筋的事。
相比[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孙艺珍读起来就很拗口的阿兹海默氏症,此片中金惠秀的糖尿病实在过于家常,但导演把糖尿病暴饮暴食的症状直观呈现在了银幕之上,还是多少有了点新鲜劲儿。
而作为观众最大的福气,还在于编导把“借绝症煽情”这个原本是纯爱电影的惯用伎俩移植到了母子亲情的主题之中,药虽没换,但总算是把汤给换了。
两颗孤独的心在互相敌视中慢慢靠拢的故事也早已是被用滥了的路数,关键就看编导在细节设置与编排之上能精细到何种程度。
影片开场,编导就通过在洙送牛奶洗衣服、女人打针吃药等细节点出了俩人的身世,在生活之上撕开了一道道口子;而后在分享食物、医院看病、公园游玩等细节铺陈中,让两个人开始依偎着互相取暖;但却又在同时,用离别和死亡把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
编导就这样在细节之上步步为营,最后直捣黄龙煽出观众的滴滴眼泪。
其实看[第十一个妈妈]这样的电影,应该抛却一切预设的心理和评赏的姿态,任由片中的喜怒哀乐丝丝侵入你的内心,只有这样,看到在洙在漫天樱花中扬起笑脸之时,发现那一片生活的废墟之上还有希望尚存之时,才会安然享受那种坠落井底的畅快。
曾在[麻婆岛Ⅱ]、《巴黎恋人》等影视剧中有过抢眼表现的童星金永灿在片中饰演在洙,鄙视、愤怒、伤心、喜悦等各种情绪信手拈来、且层次分明,懂事又不失天真,动情但不显做作。
而与之对戏的金惠秀不愧为青龙影后,丝毫没被天才童星抢去了锋芒。
其实能演好苦情戏的韩国女星比比皆是,但看着此片中病容满面、悲悲切切的金惠秀,实在无法想象那就是曾经在[老千]中风骚入骨如金镶玉的老板娘。
原文刊于《看电影》
第一次看到这个女主,感觉就是个好吃懒做、爱花钱、还会抢小朋友食物的坏女人。
但随着影片的深入,发现这个女主其实很惨,身患绝症,没有钱,给人卖,过着痛苦的生活。
她涂的指甲油是为了遮盖发黑的指甲,她涂口红是为了遮盖她苍白的嘴唇,她不停的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
我们真的不能看表面。
她给小男孩带来了温暖,让她感受到了母爱。
结局太难受了,伤心💔
这个世界上也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是两个孤独的人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孤独吗?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看了这部电影,似乎与电影中的伤感气氛出人意料的契合,没有大段的独白、没有冗长的剧情、没有火山爆发般的情绪宣泄,细腻的镜头将那种一个孤独的女人和一个孤独的孩子之间萌发出来的那种不舍、那种依赖如小溪流水般地娓娓道来……鲜艳的色彩衬托着那个女人苍白的面容和炙热的红唇,当然,这是一个孤独灵魂的两个躯壳。
影片的名字叫《第十一个妈妈》,意思是那个恶棍给吉宿带来的第十一个妈妈,吉宿开始管她叫妈妈,虽然两个孤独的人都认为这是个令人作呕的称呼,但是没有办法,形式还是要走的,而且吉宿已经叫过十次了,再叫这一次也并不会损失什么。
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没有什么交流,她当他是一个陌路,他当他是一个不知道明天会跑到哪里去的妓女,事实上也是这样。
他认为他有妈妈,她认为她没有妈妈,他们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她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她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似乎他们的观点不同,他们没有交点,吉宿说:“没有妈妈的人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吉宿没有妈妈,但是他相信他有,他眼前的这个女人不能算是他的妈妈,今天管他叫妈妈,明天还有可能管人叫妈妈,吉宿想要一个真正的妈妈,一个可以叫一辈子的妈妈。
她被人低价买了来,颓废的神态,萎靡不振,用浓重的油彩掩盖同样满是伤痕的心灵,其实她也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肩膀,只可惜人的命运也许早已注定,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苟延残喘是她唯一想要的生活,这一切直到她遇到吉宿才开始改变。
或许她也有着与他相同的经历,所以她开始同情他,开始怜爱这个身上有她影子的坚强的孩子,他们的表面都是坚强的、无所谓的,但是只有她知道在这个虚假的伪装下面掩盖着的是一颗同样脆弱需要呵护的心啊。
她想保护他,关心他,同时也是保护自己,为了重新找回对于这个世界最后的信念。
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向对方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后,他们发现两个人是如此的相似,他们都需要爱,都需要对方的保护,也都想有一个可以支持的信念,她希望可以拥有一个做妈妈的机会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她想有一个做妈妈的角色来唤回即将回归的母性,他们也许都只是个孩子,在孱弱的幸福面前他们努力保持着这份情感,需要对方所以离不开对方。
游乐园里的母子、班会上的母子,没有人可以看出这是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母子,因为血缘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淡漠了,他们有的是对那份爱的渴望……也许这类电影永远要让一个人离去作为结尾,但是在早已预料到的结尾展现在自己面前时我还是哭了,临终前以身体作为代价的托付没有赢得一个生命的机会,她还是不顾吉宿的泪水匆匆地消逝了,我想她是有遗憾的,她没有在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刻多停留哪怕一秒钟,或许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还可以拥有得到生命中最精彩片段的机会,但是一切都归于了平静,不管她愿不愿意,她还是走了,带着遗憾走了,遗憾没有给吉宿更多的爱……
小男孩从小没了母亲,爸爸是个拉皮条的,还抢小男孩的钱,并且还时不时给小男孩带来新妈妈,这是第十一个。
刚开始小男孩以为这个新妈妈是会吸毒的坏女人,其实并不是,她是得了绝症。
这个女人会在他被爸爸打时挺身而出,会给他买吃的和衣服,他们其实在互相取暖,两个生活不幸的人在找寻活坚强下去的理由!
好久没写影评了,也好久没哭了。
和电视剧相比,电影确实短,但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每一帧都很重要,也许你不经意间错过的某一帧,包含的台词、演员的表情、一个眼神、当下的布景、灯光、天气,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
当我全身心投入观看一部电影,在结束回味时,常常想不起细节,只能模糊的记得几个情节。
但我还是想写一下影评,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我还会再看第二次。
第二次观影的我也许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许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但是那时的我应该会有不同的观后感吧。
到时候拿出来一对比,应该很有趣。
那就简单写一写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情节吧。
第一个让我觉得演员的演技太在线的情节是两人去爱宝乐园玩拍合照的时候,工作人员让两人亲密一点,让财洙亲一下妈妈的侧脸,两人的那种陌生、尴尬真的演的太到位了,都让我忘了是在看电影了。
对比一下有的爱情剧里常常出现的男女主第一次偶遇并且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互动的时候的尴尬,真的值得好好跟这部电影学习一下。
本以为拍出的照片会很尴尬,但是导演真的很会安排,毕竟是两人的第一次出游,也将会是陪伴财洙一生的合照,最后的成片妈妈笑的很幸福,仿佛身边的财洙真的是她的亲儿子。
第二个细节是财洙吃饭,一开始用勺子,后来好不容易去兑换了紫菜包饭只是用手拿着吃,到妈妈偷了她的券换了食物回来,还是吃紫菜包饭,他打开了一次性筷子的包装袋,撇开了筷子之后,扔掉了其中的一只,只用一支插着紫菜卷吃。
到快大结局时和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语重心长的跟财洙说以后即使一个人吃饭也要用筷子,不然别人会笑话的,好吗?
这时的财洙看起来已经学会使用筷子了,一定是妈妈教会她的。
此时的妈妈看起来已经很虚弱了,但她还是在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儿子。
担心别人可能会因为他不用筷子用勺子恶意的猜想他可能不会用筷子,接着就嘲笑是因为他没有妈妈教,财洙听了一定会很难过。
这个埋了很长的细节线,让我想起了我的前男友。
因为我的老家常常下雨,而且常常是中雨甚至大暴雨,虽然我和他已经分手很多年了,但是当我打着雨伞淋了雨好不容易走到屋子准备收伞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抖一下伞上的雨水,这时就会突然想起他。
他第一次教我这么抖伞的时候,他说我会因为这件小事记得他很久很久。
果然如此。
相信妈妈教会了财洙用筷子,在以后任何一个财洙用筷子吃到美味的食物的时候,都会想起他的妈妈,幸福会从心里蔓延出来。
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虽然妈妈只是教会了财洙一件小事,但是却能陪伴他的一整个人生,让财洙一生都受益。
第三个是女主问医生能不能再活得久一点,哪怕只有六个月。
六个月在普通人看来其实并不长,但足以让一个母亲满足。
爱是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
此时的财洙年纪还小,甚至可能还没学会用筷子。
作为妈妈担心的事情太多了,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教会儿子更多的生存技能,留给儿子更多的东西,哪怕只是一起玩耍的快乐回忆。
有个细节,就是教财洙做辣炒年糕,妈妈耐心的解答儿子的疑惑,在教完如何做辣炒年糕如何调味后,还担心财洙一次做多了吃不完第二顿要先加点水热了再吃不要冷吃。
这样的细心和关心,和那个只会让儿子做饭的父亲相比真的太感人了。
第四个是我爆哭的泪点,快大结局了,财洙硬要跑出去买药,妈妈不让她去,一直拉扯到了门口,发现一直暗恋她的邻居正好在家门口徘徊。
然后邻居就跟着进了家里,具体为了什么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这时的妈妈早已不似从前,从前不愿和男人发生关系觉得自己比之前的女人都强的自尊心,被她用来换取儿子的平安了。
我以为女人是想靠着和男人发生关系换一笔钱,把这笔钱留给财洙,请求邻居护着财洙是我从来都没想过的。
(这里插一句,其实没太明白女人肩上的那个大伤疤是想要体现什么,是即使自己曾经受过伤在临终的时候却还想着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男孩撑把伞吗)短短的几句台词,我看了三四遍。
妈妈的角度,虚弱无力的断断续续的但是用尽了全身力气说出来的话,不愿离开但是无法战胜病魔无法继续陪伴保护儿子的无奈、自己走后儿子很可能又要遭到家暴的担忧、对儿子孤苦人生的心疼、虽然知道邻居不靠谱但是仍然抱着一线希望恳求邻居帮忙的期待,牺牲自己尽最后的能力为儿子再做一件事,不断落下的泪,包含了太多情感。
邻居的角度,从一开始的图谋不轨到看到女人的伤疤吓一跳,再到听见骨瘦如柴的女人说出的请求,最后让女人好好吃点东西然后什么也没做就离开了,说明邻居也被女主和财洙之间的温情感动了。
最后财洙生日妈妈送的贺卡表达了对财洙的感谢,说明不仅妈妈的出现带给了财洙久违的母爱,财洙也让妈妈的生命变得完整而幸福了。
救命,这种陌生人之间的相互救赎和治愈真的太催泪了。
愿你我都能找到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生活才不会那么容易就让你获得幸福,她更乐意让你过得辛苦,让你忽视自己拥有的,祈盼得不到的,红着眼睛等着自己的双手能够够得到的距离。
所以那些压力大的人,酗酒赌博吸毒偷窃窥探,他们都太可怜,是天底下最为可怜的,最悲惨的排行的话绝对是NO.1,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来责怪他们,他们都是被逼的,他们都是受害者。
说着青春和成长的压力,颓废着自己,无需拯救。
离家出走的妈妈,整日游手好闲的爸爸,不得不一个人来支撑着这个家。
饭票,街道福利,张贴广告,超市免费试吃,他要让自己活下去,而且还要省下钱来买漫画书,他唯一的兴趣爱好,飞翔天空的鸟儿,七彩涂满绘本,他无力去责怪那个完全不懂他的父亲,他也不太记得在四岁就离开了他的妈妈,他也有着自己的小小自尊,他学会了在爸爸的抗争中继续生活。
他还是惦念着那个模糊的妈妈,他有了很多被爸爸带回来的女人来代替那个空位好让这个家看起来是完整的,而被女人抛弃的男人已经是完全不信任女人,他只是靠她们来挣钱,他已经没有了再被抛弃而过活下去的勇气了。
他比他的爸爸要勇敢太多了,他太知道生活的艰难,太知道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自己的自怨自艾而变得美好,生活只能是靠自己的双手得来的。
这个和他一样勇敢,可怜,直爽的女人,给予了他从来未曾有过的妈妈的温柔和关心,发自肺腑的,不虚伪。
他们就像是两个孩纸,一起玩耍,一起画画,一起做饭,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拍照,一起约定。
这个待得短暂的妈妈,已经是满满地填满了这个曾经满是伤痕的孩纸的心,他能开怀大笑,那温柔来支撑他走过接下来的艰难生活。
美好从来都不缺,若你真是怀了感恩。
一个女人孤独、冷漠,直到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个人真的很需要她,你宣泄自己的爱,将一份美好留在了儿子的心中,一直到永远。
即使生命是这样短暂与脆弱,但是爱却永存。
2008-12-26 17:52:05
先看了评论才点开这部电影来看,所以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影片的前半段 虽然没有带给我丝毫感动 但已把我的情绪带到了谷底后半部分的情节安排 还是很出乎我的意料 我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深深地触到了我的内心虽然角色很少 顶多可以算五个 但每个人的表演都值得赞叹尤其是女人和孩子 本身的特质和角色的特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女人:冷酷、堕落的外表 虚弱、破腐的躯壳 悲惨的命运 对孩子的同情与爱 孩子:坚强 外表阳光 虽然生活对他来说是残酷的 但内心对美好仍有着无限的向往和坚持
喜欢她在里面的样子.穿很低俗的衣服也不影响.浓妆艳抹也很好,去学校参加吉宿歌唱比赛的时候才是真的她.穿的很素,很温暖的样子.最后为了吉宿愿意和隔壁龌龊的男人睡觉,把眼泪给催了下来.那个龌龊的男人那句我喜欢她,也让我没那么讨厌他了.总之吉宿最后是快乐的,很乐观坚强的继续生活着.所以她并没有白白来过.她给了吉宿幸福.也让吉宿爸爸那个恶劣的男人改变了一些.喜欢啊,
都说流水无意,婊子无情,可一个“婊”字,终究脱离不了一个“女”的干系,是女人就不会无情得彻底,更何况这个“婊”还牵绊着表象的“表”,掀开这个“表”,也许里面情深意浓。
婊子一词,似乎被所有人不齿,即使偶尔不得不提及,也是巴不得先吐上几口唾沫去去晦气,或是一脸咬牙切齿恨恨状,婊子到底碍了谁?
若真是别有用心往人家幸福家庭里狠插那么一腿,搅得鸡飞狗跳的,其受害家人奋起怒骂厮打似乎怎么都不为过,但也绝不能把责任全部归罪于婊子,若男人不去搭讪或是一味的滥情,结局怎么也不会混乱到如此地步,至于看热闹的也跟着起哄及嗤之以鼻,那多少有点不人文了,理是这么个理,但事实上,对于婊子,还是处于人人喊打的现状。
婊子,虽然被社会所不容,但却是社会某个层面的产物,要说好好的一个女人,有谁愿意沦落到做婊子的境地?
每个婊子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她们不是无情,而是有情却无处可依,无处所释,这么说,绝不是同情或是认可婊子的存在,而是给与人文一点的理解。
韩片《第11个妈妈》,讲述的就是一个婊子无情外衣下的有情。
一个病重的婊子被皮条客买来等待转出之际,临时充当着皮条客小儿子的后妈,在那个小孩子的眼里,他爸爸领回来的女人都是一路货色,呆不了几天就会被卖掉,没有一个是值得信赖或是值得依靠的人。
对于这个女人的到来,小孩子很平静,也很厌恶,女人好吃懒做,一天到晚除了化妆就是睡觉,偷孩子的粮票换吃的,找邻居男人要烟,在孩子面前展示着所有的恶劣,而误认为女人吸毒的孩子,认为眼前的女人是他爸爸领回来的女人当中最烂的一个,就在两个人一个屋檐下的激烈对抗中,两人之间竟慢慢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彼此的眼神虽然依旧冷漠,但还是开始对对方有所注视、有所停留。
一直以为是世上最可怜的女人,自从见到了那个被其父亲伸手就打张口就骂,且生活完全靠自己的孩子时,女人心中开始摇晃,终于发现有个比自己更可怜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眼前的孩子,有一次,孩子被他那个恶棍爸爸无端狠打,坐在一旁的女人一开始袖手旁观,但还是表现了内心的不安,自己的默不作声不但没熄灭男人的气焰,男人竟然还变本加厉的对无任何反抗能力的孩子持续殴打,一直疯牛一样挥舞的拳头终于激怒了女人最深处的情感,于那一瞬间激烈的爆发,对打后细心的为孩子疗伤,那一刻,女人的柔软终露端倪,而孩子明知道她是窑子里出来的婊子,但也开始对女人微笑,善意渐渐爬满了两个人的心,冷冷的世界里相互温暖,当那个孩子知道女人即将被他爸爸卖掉时,竟让女人和自己一起逃跑,他别无所求,只想着有一个肯跟自己永远过日子的妈妈。
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得知自己病症的女人还是选择了独自悄悄的离开,一个人疗伤的日子里,充满了对那个孩子的牵挂与不舍,最后还是忍不住出现在了孩子的联谊会上,两人的手紧紧牵在了一起,女人又搬回了那个孩子的家,像个妈妈一样关心照顾着孩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女人为孩子准备了诸多生活上的安排,甚至为了孩子不再被他爸爸打,竟脱去衣服恳求一直对他心怀不轨的邻居男人帮忙,一切,都象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为了那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这个叫婊子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灿烂的释放着女人的柔情。
婊子,一直生活在强颜欢笑与逢场作戏里,没有真实情感的外露,与嫖客之间只有肉体交易,只谈钱不谈情,其实,她们一样需要情感的呵护与散发,她们可以在众人面前无一丝羞涩的扯掉身上的衣服,但绝不会对一个趴在她身上说爱她一万年的男人动心,面对着把自己当作玩物的嫖客,不敢裸露一丝一毫的心迹,惟恐自己深陷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也许相对于肉体来说,她们更害怕精神上情感上的深度迷失,以至于大多数叫做婊子的人一般都是坚守着情感上的尊严与独立,把情感紧紧裹在自己的身体里,尽管外面的肉体被百般蹂躏。
《第11个妈妈》,细腻的、小心的掀开了婊子内心情感的一隅,虽没有涉及更多的社会深度与婊子的从业心酸,但能够握住一个展现母子情感的小细节,也是难能可贵,尤其是片中那个婊子看着外界及孩子的眼神,空洞、冷漠又参杂着绝世悲情,不由得让人充满了对世事的忧伤,对于婊子,这个翻过肉体晾晒的女人,也不由得开始同情与怜悯起来,毕竟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2008-4-2
坚强的性格,作为女人,终于不孤独.
00年代的韩国电影还蛮像80年代的台湾电影的。这部煽情有点用力过度。
金永灿一个小孩的演技盖过了所有人,他哭我也会忍不住哭。
女人发自内底的最真切的本性——母性。
今天晚上看的好怀旧哦
令人感怀。
这个小孩子选的真的好好啊~感情都是相互的~可惜命运总是捉弄不幸人~
呜呜呜呜呜金惠秀好绝,小男孩长得好像八股冬菇那个女孩
深夜眼泪炸弹,成功激发我莫名其妙的浓浓母爱,恨不得冲进屏幕手刃了狗日的爹。早熟的小男孩实在倔强可爱,无法想象会有人不爱这个天使,baby来我家吃饭吧,我也会做紫菜包饭。😭全员演技在线,金惠秀在俗气浓妆和病态素颜的气质切换中,展现了一个在泥潭打滚的女人的冷漠、脆弱、轻蔑和母爱,很灵。黄政民演的是早期常接的那种贱兮兮怂包角色,终于在暴力面前一怒之下怒了一下,蛮有小人物喜剧天赋的hh。
莫名= =
大爱这个小男孩
随意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这世界上最糟糕的家长!!!细想,你有没有跟自己的孩子说过一句对不起?有没有蹲下来跟ta平等对话?有没有花时间真正去了解ta的内心世界?中国家庭中存在着看不见却难以撼动的等级观念,家长对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有恃强凌弱的成分,家长口口声声的爱参杂了太多东西,且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私,霸道,偏执。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怯弱?因为背负了太多沉重的东西。
这孩子,有前途啊
金惠秀表演不错,但女主角和小男孩之间的相互依赖铺垫不够,导致后半段煽情失去张力显得尴尬!
小孩长得挺富态。家里有电脑,吧女有手机,想来也能付通话费,韩国穷人日子过得去。这些就罢了。猛卖惨太煽情。金惠秀是好演员。
三个37岁的演员同时拍这片,黄政民扮演唯唯诺诺角色实在太浪费了,出场时差点没认出来。女主发型实在太像杀马特刺猬头,总把头发往脸上贴又或者多角度竖起来。编剧导演把女主写到一身病:肝病+糖尿病+胰腺癌,嫌她的命太长了不够苦!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此片中得到了体现。不管是眼神多么冷的妈妈还是外在多么能干的儿子,都是如此。
细腻,韩影的表演体系真的自然,毫无匠气
韓國煽情套路如出一轍,設定倒是千變萬化
好感人啊,在监狱最后父亲和儿子的微笑,中间穿插的后妈与儿子的很多细腻的情感表演,色调平缓而温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