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华沙

Miasto 44,华沙一九四四,Warsaw '44,City 44

主演: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索非娅·维赫瓦奇,安娜·普洛克尼亚克,安东尼·克里科夫斯基,莫里西·波皮尔,菲利普·古拉克斯,迈克·米柯拉哈克萨克,卡洛琳娜·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14

《浴血华沙》剧照

浴血华沙 剧照 NO.1浴血华沙 剧照 NO.2浴血华沙 剧照 NO.3浴血华沙 剧照 NO.4浴血华沙 剧照 NO.5浴血华沙 剧照 NO.6浴血华沙 剧照 NO.13浴血华沙 剧照 NO.14浴血华沙 剧照 NO.15浴血华沙 剧照 NO.16浴血华沙 剧照 NO.17浴血华沙 剧照 NO.18浴血华沙 剧照 NO.19浴血华沙 剧照 NO.20

《浴血华沙》剧情介绍

浴血华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华沙起义爆发前不久,一群当地的年轻人加入了地下组织,不仅是为了履行爱国 义务,同时也开启了一段青春冒险,可以跟同龄人吹嘘还可以吸引女孩子。在地下组织培训时,他们边调情、炫耀,边制订计划,殊不知接下来的那个夏天将是他们生命的考验,而历史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计划。 他们成为华沙起义战斗中最为勇敢的组织之一,共同见证了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也看见了残忍、背叛与谋杀;他们懂得了爱,也体会了什么叫仇恨。尽管他们不情愿,历史还是在他们成熟的过程中,给他们上了血腥残酷的一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海底总动员特种部队的崛起里世界郊游九霄龙吟传猛虎3电波少女章鱼游戏多谢款待爱情比赛心理罪阿达玛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第三季假期惊魂灵媒缉凶第四季道士上山尽管爱环奈太太大江沉重爆裂危情爱在独木桥惊魂电影院瓦舍江湖下北泽之人生最糟的一天魔法少女小圆鬼天厦独裁者古贺SSSS.电光机王皇室丑闻夜前度

《浴血华沙》长篇影评

 1 ) 美丽

美丽的妹子 最后的结局被删太多看不到 估计可能被弄死了 然后被和谐了 剧情都被删得看不懂了 过分了 看不到写了多少字数了 要一百多个字才能发布 我只是想发截图而已 太啰嗦了美丽的妹子 最后的结局被删太多看不到 估计可能被弄死了 然后被和谐了 剧情都被删得看不懂了 过分了 看不到写了多少字数了 要一百多个字才能发布 我只是想发截图而已 太啰嗦了

 2 ) 观影《浴血华沙》:战争中脆弱的人性

第一次看到《浴血华沙》的片段是在抖音里,街道经过坦克轰炸,支离破碎的尸块和密集的血雨从天而降,砸在劫后余生的人群身上,何等的恐怖和血腥,简直就是人间炼狱.男女主两人在街道上逃亡,四处都是慌慌张张的人,没有人知道哪里是绝对安全的,也没有平民敢收留地下党.原计划的二三日革命,和原来期待的苏军支援统统都成了泡影,波兰人的命运,在流亡政府的“遥控”下,开了个玩笑.攻坚战变成了防守战,先是打了个德军措手不及,但是接着得到的“报复”,是致命绝顶的.没有人想做亡国奴,那些热血青年,哪怕是偷偷逃离,也要投身于解救国运.但是年轻的孩子们不知道战争原来是这么残酷的,亲人在眼前被枪决,战友中了流弹哀嚎不已,高楼被夷为平地……人不再有太平的日子,可以端坐在桌子前用餐,他们得活在下水道里,缩着身子,颤颤巍巍,捂着耳朵,听外面一声接一声的轰炸.战争的残酷性还在于,同一个阵营里还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些人是爱国,要战争;有些人是不战争也是死,不如来闹革命,今天活下来,就是赚了.他们打了第一场仗,开始庆祝,但是却没考虑过死者亲属的感受,更没想着明天要面临什么.有的人想着要自由,有的人却还在靠着权利去谋取不该得到的东西,比如在给女主写完通行信,想要欺负女主的那个军官,禽兽无异.《浴血华沙》在勾勒战争的残酷性值得推崇,慌乱、死亡、恐惧,乱石堆,呼喊,逃窜,下水道,尸体堆,这些都可以让人视觉受到冲击.但是选择畸形的恋爱为线索,让整部电影有点掉价.在男主失去自主意识后,女主冒着炮火,将他从医院里救出,一路不离不弃,结果男主却一声不吭溜走,莫说是正常的情况下如此作为,就很说不过去,更何况是在战争里.他甚至连把像样的枪都没有.等和队伍会合以后,他也没有多出彩的表现,倒是和女二号来了一场床戏,对于女一号对他的付出只言片语也不提到.而女一号开始的柔韧劲和善良却贯穿了全篇,在命悬一线的下水道里,男人们都逃命了,她却留下来把婴儿带走,怀抱着孩子去了医院.最后撤退的时候,她选择了留下,最终丧命.男主呢?整个电影都像无用的木偶人,被推来搡去,实在是可悲,最终在触目惊心的尸体堆前,他咬着手枪,想要自杀,却毫无勇气.最终在德国人的高抬贵手下,他得以逃生,而彼岸又是被他抛弃的女主,看似团圆,实则心酸.这部电影,最高超的地方就是去描述残酷,一场一场来,绝不去勾勒战争中的浪漫,但是线索真的是差,没有崇高的信仰,也没有对终极胜利的极度渴望,得过且过,小胜则安.战争电影,譬如《敦刻尔克》的全民救援,和在撤离时部分军官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血战钢锯岭》主角从一个厌恶拿枪,上过军事法庭审判的人,却在战斗后对受伤战友冒险营救;《集结号》里掩护大部队撤退,不听号角不撤离的小队.这些电影无不是在战争中熠熠发光的人性闪光点……但是《浴血华沙》里只有嬉闹、冒险,恐怖,激情,慌张,不过这也是战争的本色吧.

 3 ) 真正惨烈的战争是这样的, 这才是真实的战争-《浴血华沙》

这部影片所展现出的某些战争惨况和场景实在超出我的心理预期,我个人认为,波 兰是个比较矛盾和悲催的国家,好像任何一次世界性的战争都把它携裹在内,从未余下,因为地理位置处于交通要道,在欧洲不管任何国家的战争都是首先把它踩在脚下,轮番蹂躏,对它这种国家来说,在苏德夹缝里的日子太难过了。

本片主要讲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统治下的波兰, 一群年轻人渴望为了国家自由、民族独立而血洒疆场,在满腔热情的憧憬下,义无反顾投入战争,把民族自由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人身上,以为战争是一场游戏,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凭着一腔热血发动起义,最后蜕变成冷酷的战士。

德军像碾死蚂蚁一样肆无忌惮的屠杀波 兰人和起义军,城市的一切都是混乱的,残破的、惨烈的,普通市民像在地狱里煎熬,唯一能够带给我安慰的是清纯的索菲亚在片中展现的不离不弃的爱情实在太美好了。

生活在德军阴影下的波 兰人民想尽一切办法反抗德军的统治,地下义军为此不惜牺牲生命,影片真实的再现了民众在纳粹统治下的生活,在国家孤立无援的背景下,地下青年党在德军面前是那么的脆弱。

起义行动发生后,当史蒂芬绝望的看着德军毫无人性随意杀死无辜的民众及自己的母亲和弟弟,终于深刻认识到战争本身不是游戏、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可以一边恋爱一边打仗,只有拿起枪对着德军战斗。

而索菲亚是一个思想非常单纯的姑娘,在史蒂芬因目睹失去亲人而思想崩溃后,不顾生命危险穿梭于敌占区和安全区之间,为了爱情甘愿放弃一切,带着史蒂芬逃生。

起义军暂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打退了的德军展开了残酷的围剿, 影片至此的一场爆炸后从天而降的血雨和肉块残肢的场景,当血肉混合着弹片像倾盆大雨洒向他们的头上时,残忍可怖的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影片中所有人的精神受到过度刺激已经开始说胡话了,这是我所观过影片所能诠释的惨烈的新高度。

从下水道里逃到城市另一半的史蒂芬和索菲亚,看到这里战争好像没有发生一样,人们悠闲的在街上散步,这种感觉太荒诞了,但仇恨是掩盖不住的,在作为临时医院的修道院里,无法抑制的仇恨使人们屠杀德军俘虏。

史蒂芬为了复仇舍弃了美丽的索菲亚投入战争,与起义军里另一位漂亮女孩共同战斗,索菲亚发现后默默的替史蒂芬抱扎好伤口,噙着眼泪一个人回到医院去照顾孩子。

从拯救史蒂芬到医院救死扶伤再到临终前不离不弃地陪在孩子们身边,索菲亚身上具有的人性光辉是我看过的战争片里最美丽的,渴望爱情,追寻自由,为捍卫这些不惜献出生命。

起义军建立最后的防线, 德军发动最后的围剿战,又是一场残酷的厮杀,场景真实得我都不忍诉说,结尾处堆积如上的尸体能够说明一切,只能说青春的热血在挥洒,昂扬的斗志在呐喊,年轻的身体在死去,无望的战斗在继续,选择毁灭后的生存,这才是影片隐藏的主题。

这是波兰民族残酷的浪漫主义。

这是一部战争电影 ,展现的人性将个人、家庭之爱提升到和爱国一样的高度,从而使影片达到人文精神的至高境界,这是影片所能诠释的浪漫的高度,慢镜头把这些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慢镜头出现,战争的残酷就摸莫名其妙不见了,只剩下被惨烈衬托着的弥散的美。

当慢镜头停止的一瞬,现实扑面而来,浪漫灰飞湮灭。

 4 ) 【电影】17040[7.23]《浴血华沙》

09年1月,我睇咗人生中第一部波兰电影《卡廷森林》,满腔激愤下付诸文字宣泄心中嘅怒火,写低咗QQ空间嘅第3篇文章。

8年过去,当空间嘅文章已经更新到第542篇,我终于迎嚟咗人生中嘅第二部波兰电影。

佢同《卡廷森林》遥相呼应,一头一尾标记咗波兰二战历史嘅起始同终点,却没有喜悦,只有更可怕嘅真相在等待被揭开。

1944年,当整个自由世界都沉浸係反攻嘅喜悦中嘅时候,背对已经推进到城下嘅苏联红军,华沙人民充满期待,仿佛驱逐纳粹,实现光复嘅时刻已近在咫尺。

但前有三次瓜分波兰,后有卡廷森林屠杀,新仇旧恨叠加,华沙并唔希望苏联人踏足自己嘅土地。

係果个已经流亡国外6年之久嘅影子政府嘅指挥下,稚嫩嘅华沙人民发动咗一场赌博式嘅起义,天真咁企图以一己之力光复首都。

意识形态嘅鸿沟如此巨大,就连世界大战都无法弥合,隔河相望嘅华沙人同红军就咁样各自为战,最终孤立嘅华沙起义者被重新集结嘅党卫军精锐骷髅师、维京师、戈林师分割包围,彻底消灭。

整场起义,5万起义军以全军覆没嘅代价,只换嚟咗德军几千人嘅损失,係纳粹装甲部队同多拉大炮嘅轰击下,整座华沙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就如同希特拉嘅命令一样——“从地图上被抹去”了,高达25万平民係起义中死亡,近9万幸存者被适数发配到集中营。

过去,我哋只知道有南京大屠杀,仿佛只有中国有权利哭诉二战嘅伤痛,其实,战争嘅残酷又岂係用数字可以概括?

8年前,我曾以为,对果啲係卡廷惨案中失去丈夫嘅妻子们,二战对佢哋最大嘅伤害係係佢哋内心种下咗熊熊燃烧嘅仇恨,但此刻,我几乎可以相信果个被凌辱后拖住鲜血赤身裸体係大街上飞奔嘅女子,果个怀抱住被杀死嘅幼子连眼泪都嚟唔切流,就係下一秒被枪决嘅母亲……佢哋就係卡廷森林死去嘅军官嘅妻女。

战争会毁掉一切,无分等级、贵贱、性别。

好几日过去,心情都无法平复。

电影画面实在太震撼了,想想身边最关心嘅人有一日陷入战乱,遭受住电影中嘅经历,简直係噩梦般嘅景象:从“格拉本狼”爆炸嘅蘑菇云中抛洒下亲人嘅尸块,血浆脑髓混合嘅大雨猛烈击打係身上;苦苦寻觅大半天,最后係医院堆叠嘅赤裸尸堆中搵倒爱人嘅脸孔;琴晚还缠绵交融嘅伴侣,今日就係眼前一瞬间被黑豹坦克轰飞……随便一个镜头嘅感受都如此深刻,不禁发自内心感激自己生于一个和平嘅年代。

华沙起义所以有别于其他战役,因为整个战场嘅主角都係一群十几二十岁出头嘅少年,卡廷惨案对波兰社会人口结构嘅创伤如此巨大,苏德简直係联手将一个民族嘅未来捏碎係掌心。

睇本片前,我从未如此深刻咁感受过平民一步步走进战争嘅历程,从满腔热血,到期待,到激动,到喜悦,到震撼,到无畏,到恐惧,到绝望,再到麻木。

未经历过战乱,绝勿轻言残酷,你我都冇权对其中发生嘅果啲我哋看似不可思议嘅事情说三道四。

导演拍出嘅呢份逼真嘅血腥并唔係为感官上嘅刺激,而係为咗代替亲历者嘅口口相传将守护和平嘅决心传承落去。

见证咗华沙千百年苦难嘅维斯瓦河继续无声流淌,今日嘅华沙夜光璀璨,同其他现代都市无异,但生存係欧亚大国嘅夹缝中,被数次瓜分亡国嘅波兰,前路依旧茫然。

电影只係一种纪念,未来还係要靠人嘅双手去开创。

很精彩,过分逼真,由于画面太冲击嘅原因,保守推荐,考虑收藏。

 5 ) 昨日的断壁残垣、浴血奋战到今天留下是什么?

7.5分,《浴血华沙》这部电影对我来说第一类型元素不是战争而是爱情,如果当做一部爱情片来说大概也就是6.5分的样子,战争和残酷的现实还原大概可以加一分,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一部爱情片,也是正是这样片中许多写意的幻想的形式为上的部分才能包容,如果仅仅作为战争片全篇割裂是非常严重的。

抛开意识形态在查阅了资料后,在观影一开始就是带着非常消极的情绪来看,同样是饱受摧残同样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国人我是可以容易带入这样一个平民的视角,同样我也特别推荐年轻的成年观众可以看看这样一部波兰人自己的主旋律电影,这个时代反映战争的作品一定是反思战争和反对战争,我能从导演的电影语言里感受到不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滑稽可笑的,唯一一次主角爆发铁锹怒干德军,本以为是大杀四方最后是队友团灭,而且主角爆发的动因是为了逃跑为了活命,这给我的震撼是远超其他的战争片的。

作为一部青春爱情电影,我能带入男主角每一步动作,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就要担起家庭责任,在战争中阶级跌落但是依然是个贵族孩子,被爱国情绪裹挟和父亲阵亡想加入地下党,虽然身边一直有一个爱慕自己的女二,但是在和平年代她可能也就是一个咖啡馆服务员,因为阶级差异或许有过一瞬间喜欢但是绝对不是爱,遇到美丽的大家闺秀爱上她,或许内心中爱国情怀只是一小部分对女主角的一见钟情才是加入地下党的真正原因。

对于一个这个年纪男孩来说枪、性爱是躲不开的终极目标,为了喜欢的人可以擅离职守,我最喜欢的也是被大家吐槽的仓库接吻戏,就是一个男孩得到自己心爱姑娘垂青时候的感觉,子弹危险都不重要了那是为我喝彩的烟花。

可是随着战斗的升级,看到有人死在自己面前,自己也受伤,自己最在意的亲人在自己面前被杀害,而自己无能为力,茫然无措除了身边的女孩啥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战斗,枪代表是男孩的生殖器,开枪就是男孩到男人的转变,和女主的逃亡一路都还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在女主想带着男主逃出城的时候,男主自己决定战斗报仇,同样也是这个决定把本来可能可以逃走的女孩拉回地狱。

再亲手杀死一个投降的德军后,男主终于变成男人,这时候女二出现两人发生关系,我能理解这是一个现在看来渣男的举动,但是又非常合理,在生命都是草芥的环境里,性交是没有情绪的,两个人都是通过性交来排解压力,我认为男主始终都爱女主,从之前和女主赤裸对视,工厂里为女主擦拭身体那种怜惜和柔情让人感动,再到最后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医院,整个男主爱情线是相当完整,可是也是我认为本片最大的问题是女主为什么留下来没有和父亲一起逃走,交代不清晰我能理解是被周围朋友、哥哥影响,被整体环境的情绪裹挟,但是和男主的感情铺垫太少,游泳戏和结尾互文很好,但是女主怎么就能一下爱上男主还能为了她东奔西走还是欠缺交代,我认为作为爱情电影这样的文本上的漏洞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回应标题,如此惨烈的战斗再燃烧了一代人以后,到底在75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得到了什么,是繁华的都市街道还是现代化便利的生活条件,同样是被侵略被鱼肉的我们,我觉得导演给了他的答案,我认为片中所有的阵营 德军 苏军 地下党 西方势力都是导演反对的,唯一正向描写是那个德军战俘,每次给他镜头都是怒骂波兰人,口口声声要杀光波兰人,可是为波兰人求情是他,夺走男主自杀枪放他一马也是他,如此正面描写一个纳粹,反映导演的观点,人性闪光和那一点点善是唯一可以留下来的东西,自由正义民主都是可笑悲哀的,意识形态对立的两面厮杀的人永远有也永远不会变,我在看最后的保卫战通过导演给的枪械视角,一下就明白他的意图,这就是两个动物之间的厮杀是多么可笑可悲,而那一点点人性和善良是我们和动物的唯一区别。

这样的立意高级一下就触动了我,同样导演在摄影方面也很有特点,用斯坦尼康稳定的跟拍,区别与手持摄影的另一种临场感,一直有一种身处其中的感觉,躲避子弹和主角一起卧倒,都有特点虽然整体统一做的不是很好,也是瑕不掩瑜。

《浴血华沙》的确不是一个各方面完美的电影,核心也是年轻人眼里的国将不国,相比后半段令人压抑的战斗,我还是喜欢前半段爱情线那种对年轻人描写至少目前我没有在国内同类型电影里看到,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这种类型片期待的2.0的产物,东欧人那种苦大仇深和骨子里的轻松写意确实很动人,随着年纪增加从小时候幻想自己可以上战场上前线,到现在越来越恐惧战争,我是希望真正反战的有反思的电影多一些,愿世界和平,愿世间再无杀戮。

 6 ) 反战

引用《血战阿拉曼》(这部影片我还没看)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来作概括: “在学校他们经常这样教导我们:‘像英雄一样死去的人是光荣和伟大的’。

在战场上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英雄,但那些死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光荣和不光荣、伟大与不伟大,他们就只是死了,他们在工事里腐烂,连一句赞美的诗词也没得到。

死亡只有在课本上才是美好的,在现实生活中,死亡是悲惨的、可怕的、血腥的……而且还发出阵阵恶臭。

 7 ) 夹缝中的华沙人

《浴血华沙》,或者叫《华沙1944》,2014年波兰电影。

这部电影展示了1944年,波兰华沙的抵抗组织,在苏联军队进攻华沙的纳粹部队之前进行起义,意图在被苏联占领前推翻纳粹的统治。

影片开始时一群少男少女加入抵抗组织的情节犹如小孩子扮家家,而且由于纳粹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这些毛头小青年们居然也就扮家家一般推翻了纳粹。

但是从影片中段开始,纳粹决定开始反扑,并将华沙开始夷为平地,苏联则在一旁开始袖手旁观,于是这群波兰小青年们开始遭殃了。

这时候,战争的残酷性才开始展现出来,平民的伤亡,亲人的逝去,这些小青年们经历了苦难、恐惧和死亡。

本片对于男主角的刻画不是很成功,很难理解其在遭受了母亲和弟弟死去,女友又不在身边的绝望时,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心态是有多奇怪。

相比之下,对女主角的刻画却很成功,女主角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开始只是一心为爱情,却在残酷的战争中逐渐成长,坚强,并留守医院照顾儿童,虽然之后她也为华沙起义献出生命,但是她的精神却留在了华沙这座城市。

 8 ) 大概扫了下评论,忍不住喷几句,狗吼个P啊,你们有看懂这片子么?

华沙1945年解放的,1944年那次起义是华沙流亡政府为了赶在苏联人之前拿回政权,造成既成事实而发动的。

大白话,那根本不是准备充分的严肃的起义,那就是一场临时起意拿着人命搏权力的政治斗争。

斗争的结局是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抵抗以后,在被全歼前,抵抗军向德军投降了。

顺便一提,全歼华沙人的,是希特勒当时从党卫军残兵和后卫队调过去的乌合之众。

这帮子人顶着的是党卫军的盔,但是有不少都是刑事犯,逃兵,哈萨克,诸如此类的玩意。

大白话,那不是德国正规军,那是一支拿着枪,杀红了眼,没有军纪的部队。

而且当时因为俄国人离得不远,德军前线压力大,从一开始就下了先开枪后喊话的命令,只求赶尽杀绝,不求其他。

补充完这些个历史背景,再回头看导演为什么要把一开始拍成一群半大点的屁孩子的唱着歌跳着舞嘻嘻哈哈眉来眼去泡着妹子去起义。

懂什么叫讽刺么?

还壮烈的反抗斗争被导演拍坏了.....壮烈个毛线啊壮烈,蠢烈就是蠢烈。

那些个留言里说什么壮烈斗争的,都是和这群傻逼孩子一样的蠢,烈不烈的,另说。

还有喷傻逼大波波墙头草的,大波波和苏联的恩恩怨怨,碍着你意淫谁了?

人家大波波死的不是人?

脑子有病吧?

要不是我这里骂上瘾了停不下来,你们这种玩意我平时骂都懒得骂。

还有几个傻帽喷什么最后男女主角相会了,脱离现实,为了显示出自己有现实还逼格十足的拿起来“云播放快进看完”了。

看过来,傻X,那个云播放快进的傻X,快进的慢一点,数一数最后镜头里小岛上有几个影子。

秀智商下限,没见过你这样秀的这么出众的。

低端,底子,渣。

没错,就是说你呢。

顺便和几个同意见的抱个拳,虽然咱们在那几个慢镜头上有分歧,不过我真心觉得那个MTV式初吻拍的挺不错的,一开始还浪漫着呢,都青春着激情着呢,其实拍的我感觉不算突兀。

后面几个慢镜头确实有点多余。

画蛇添足。

不过那个强暴戏是只有我一个人喜欢么?

(⊙_⊙)你们不觉得这个强暴戏拍的张力十足么?

那姑娘那个样子看的真是心都碎了啊....这女主角选的,一级棒啊....

 9 ) 有关华沙起义,有关苏军不义,大家都不要吵,,,来看看wiki的描述。

wiki给出了比较客观的两种观点。

但是主要来说,世界主要史学界都是比较认同是苏军故意不援助(无论是军事上不愿付出过大代价,还是政治上希望德军消灭波兰反苏力量)。。。

主要来说,毛子(沙俄,苏联,俄罗斯)200年来,只干两种事情,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6%B2%99%E8%B5%B7%E4%B9%89华沙起义(波兰语:Powstanie Warszawski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家乡军(波兰语:Armia Krajowa)反抗德国占领军等轴心国家的战役,政治上的目的则解放华沙,使流亡政府波兰地下国彰显波兰主权来而不是苏联扶持接管波兰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

[6]这场战役是在1944年8月1日开始的,是苏联卢布林–布列斯特攻势中全国性的计划暴风雪行动的一部分。

波兰家乡军的的这次起义被安排在与苏联红军配合到达华沙的东部郊区和迫使德军撤离。

[7]然而,苏联却突然停止了行动,使得德军重振旗鼓,替苏联剿灭波兰在华沙的抵抗军。

50,000波兰家乡军采用了游击战对抗25,000德军,整个起义持续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兰军队方才向德军投降。

在波兰方面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约25,000人受伤。

德军方面有大约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伤。

这场单一的军事行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抵抗运动中最大的一起。

[8]虽然华沙起义和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经常被人混淆,但是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

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起义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发,比华沙起义早一年。

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华沙的犹太人的目的是宁愿死在华沙,而不去集中营,所以他们在还有能力时抵抗纳粹德国。

虽然苏联红军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经达到维斯瓦河的东岸,但他们没有向波兰地下军提供任何帮助。

因为斯大林是反波兰流亡政府的。

然而苏军元帅朱可夫声称,“苏军部队确曾尽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来援助起义者”,波兰方面事先未通知苏联红军和已经亲苏的波兰军队,起义后,斯大林命令“给布尔—科马罗夫斯基派去两名伞兵军官,以便取得联系和协调行动,然而(起义领袖)布尔—科马罗夫斯基却不愿接待他们。

”[9]波兰地下军投降后,希特勒命令德军将华沙夷为平地。

结果85%的地方都被毁坏。

直到1945年1月17日苏军才进入华沙。

 10 ) 让人反思的战争电影

有严重剧透!

很棒的电影!

最后的最后,只有男主一个人活了。

美化的家庭、爱情、生活,都在战争中被毁掉了。

可惜了那么漂亮的女主,战争摧毁美好,让人反思战争的代价。

最后有人争议女主有没有死?

其实我认为是死了的。

女主就像美丽又弱小的波兰,那个变态的士兵就像邪恶的德国法西斯,男主看到后面的尸山崩溃到要自杀,就说明了女主不可能活下来了。

如果导演更暗黑一些,结局是男主被那个德国俘虏抢枪并且爆头,那就更震撼了。

那德国就真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ps:电影里面的背景音乐很好听。

《浴血华沙》短评

非常儿戏

5分钟前
  • FAN非凡
  • 很差

極慘烈的戰爭片,起義前寧靜的氛圍,烘托出後續的血腥與殘酷,那一張張青春而單純的面龐,幾乎就是毫無準備的面對屠殺與死亡,無辜平民的鮮血,爭取解放的戰士們的犧牲和殘破的肢體,揭示的是納粹的殘暴以及蘇聯軍隊的狡詐和背叛。電影裡戰鬥場面的表現極震撼,在網上流傳的片段無不令人動容,任何有人性的人都不會希望這樣的場景在世界上發生。

9分钟前
  • 自由的心
  • 力荐

年轻小屁孩的战争浪漫加上战争的残酷,激烈的冲突,很震撼

14分钟前
  • 向日葵
  • 推荐

战争的残酷需要大书特书

15分钟前
  • lowell
  • 推荐

拍给年轻人看的历史片,天降血水和尸块的那幕太震撼了

16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影片的场面、画面、动作和爆炸特效等还是非常棒的,有几个细节非常震撼,一是男主偷偷目睹母亲与儿子被杀,二是坦克爆炸后,漫天血雨纷纷落下,碎尸遍地,三是男主想杀德国俘虏,却被另一人抢先。不过片中的浪漫爱情确实让人无语,完全是为美而美,另外波兰人对苏联人的仇恨或偏见,也是让人呵呵了,难怪这场起义会败得那么惨绝人寰。

17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最不靠谱的地下党,波兰的抵抗组织波兰陆军,这个抵抗组织应该是亲西方的抵抗组织,所以当苏军在波兰首都华沙城下多待了几天,以便德军把起义军消灭,很不幸,主角就是抵抗组织的成员,主角能活下来也是运气,同时浴血的华沙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22分钟前
  • 于永劲
  • 还行

没看进去

26分钟前
  • 步为
  • 较差

我们都知道这个事实,波兰在德国和苏俄之间顷刻被吞并。八零后的导演以及九零后的演员们把残酷的战争拍得很真实,也很像二战ATG游戏!但是男主你跟女主第一次战火下亲吻的时候子弹都绕着你俩大哥你不是跟我在扯淡么!本片单纯的表现出了残酷,对于波兰自己人来说,并没有拍出“历史意义”。

31分钟前
  • 神哥
  • 较差

原来是拍了《基督圣体》的导演拍的。这位导演的乡土气息还是很浓烈的

33分钟前
  • 达尼苟头
  • 较差

几个不知所谓的慢镜头打击了看下去的欲望

36分钟前
  • Alpha
  • 较差

如此伟大的民族如此悲壮的史诗如此拙劣的呈现.除了特效比横店强,其它都是垃圾

38分钟前
  • 西风独自凉
  • 很差

浪费时间

43分钟前
  • 二农戏猪
  • 很差

天啊,让我想起俄罗斯某年的冲奥烂作《斯大林格勒》,波兰本土奖怎么想的啊?

48分钟前
  • 蓝笔风
  • 很差

战争场面超赞,若是把中间插入的类似印度歌舞的东东删掉,还真是一部好片。唉

51分钟前
  • 如果我是编剧
  • 还行

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

53分钟前
  • Nemooo
  • 还行

少见的、连一丝正能量都找不到的战争片。男女主最后一分钟在沙洲上的表情渐变,能让国内大多数面瘫偶像羞愧到自杀…如果他们懂羞愧的话

57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观影四个字:散装动物!

59分钟前
  • 张敏杰
  • 很差

波兰,你基本上很难想起与电影有何关系,疫情在家就是翻来覆去看看看!有刷一遍华沙,正好刚看了国产解放终极营救,心里一万个草泥马飘过,韩三平李少红常某某,那技术水平巡查十万八千里别说钱我们除了钱没别的!

60分钟前
  • xiangkaiad
  • 推荐

又是一段悲惨的历史记录

1小时前
  • 不羁の雲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