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对明朝的那些事儿感兴趣,而我更愿意花点时间,在电脑上看看这部在网上下载的电影,借此来了解一下美国——这个发明了电脑和互联网的国家——是如何运作的。
影片里几乎有所有我们熟悉的美国文化元素:德州荒野、雪佛兰皮卡、纳斯卡赛车、橄榄球、空军一号、乡村音乐、核手提箱、百事可乐,以及总统大选和凯文.科斯特纳。
对于同为PRC子民和好莱坞影迷的我来说,和看到贾樟柯电影一样亲切。
总的来说,电影里的2位竞选者在拉票的时候对待主角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一个民选政府对待人民的态度(哪怕有些时候他们是被迫的)。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中国明朝过去400多年之后,由美国发明了电脑和互联网。
而因此这部电影在结尾也并不需要展现一个最终的选举结果。
首先是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出现一票定胜负的局面,即使出现,也不太可能由于故障重新投那一票。
所以一个足够理性的个体,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出于利己考虑,是不会去投票的。
因此,宪法规定,公民投票选举,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本片中,男主角醉鬼一个,撞上了编剧赏的彗星撞地球大运,拥有了上述关键重新投票权。
于是俩政客和竞选团队展开讨好行动,因为是在美国,所有只有利诱,没有威逼,我想如果在天朝,可能政客甲说,不选我你就等着,政客乙也说,不选我等着,他就只有用板砖拍自己了。
讨好手段有,情感认同,观点认同,物质利益,承诺安排工作,给他开个人演唱会,保护其钓鱼河流等等,同时,投票者的权力被滥用,一句话就可能改变政策(例如赞成同性恋,反对堕胎等)。
因此不才为
My wife and i have three little girls.We both wrok two jobs just tring to make ends meet,and some weeks,we don't make it.When you work hard and you still can't take care of your family,you start to question yourself as a provider,as a man.I know i am one,i fought for my country and i'm proud of it.But it scares me to think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if one of my kids got sick.Can you ask the candidates,if we are richest country in the world,how come some many of us barely afford to live here?
嘿,一想到好电影我就高兴,但看到豆瓣上有些人给的评价不怎么样,其实电影吧,我都没什么太多研究,只是随便看,就觉得很好。
是不不太认真才能看得比较投入啊?
政治喜剧片,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确实是很棒很棒的演出,无可挑剔!
说它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部温馨的生活片:通过嬉笑连篇的总统选举闹剧,我充分感受到的确是浓浓的亲情!
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穷困潦倒、不修边幅、没有文化、酗酒的失业工人巴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届美国总统选举当中的决定性投票人——他的一票将决定谁是美国总统。
于是乎:为了迎合巴德的口味,被选举人政治立场和信仰的变化甚至对出资人的背叛;民众的追捧;个人欲望的膨胀等等层出不穷。
巴德有个懂事的女儿莫丽,处处关心和照顾着自己的父亲,并不止一次地启发父亲对选举的认识以使其正确对待自身作为关键投票人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选举日的推进,片中的主角和配角们开始慢慢觉得自己在失去生活本有的温情,在脱轨。
通过努力种种失去的东西最终得以回归,温馨收场。
极力推荐,是一部好片子!
其中巴德的女儿表演非常出彩!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是Molly离家出走的时候,Bud质问保镖:“你可是总统的保镖。
”保镖回答道:“She is smarter.”影片中两位候选人是本片讽刺的两党政客缩影,创作者在这一出好戏中展现了民主选举制度的异化——从两党施政纲领的展示到个人形象、私人关系的比拼,从两党意识形态的冲突到为了获得一张选票而肆意变更本党的立场传统。
创作者的叙述,揭露了美国选举制度“选民至上”的弊端,指出了两党竞选过程中的虚伪与意识形态的不坚定。
影片结尾的设置令人印象深刻。
我想这样的开放结局,是在说: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来说,共和党或民主党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人。
Bud之所以被同乡厌恶,是因为前期他种种无心之言,都对政策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每次政策的改变必然符合或是损坏部分人的利益。
Bud在女儿的启发下逐渐意识到不能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而滥用“特权”。
这份权利有更好的用处,所以最后,他拒绝了总统提供offer的贿赂。
在影片最后的电视辩论中,Bud化身为美国普通平民的发言人,将一个又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困境,直接而尖锐地抛给两位候选人。
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位候选人在影片中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不择手段到渐渐醒悟,再到最后电视辩论上发言前的肃穆神态与彼此谦让。
至少在这个时刻,他们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党争敌手,而是共同面对美国社会问题的,两位领袖。
这样看来,最后无论他们谁当选,也无论是共和党、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输赢,百姓真正需要的,是执政者倾听民意,切实地改善人民生活。
影片以此收尾,对于美国民主制度发展方向的反思发人深省。
其实本片的主角应该是Molly,她代表着美国政治的希望。
她的政治智慧从开头的演讲中就已经展露无遗。
她也曾寄希望于自己的母亲、那位年轻记者,这是她孩童的一面,而当她见到自己的母亲时,往日的幻想被打破了——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别人。
这个桥段乍一看与本片政治讽刺作品的内容不搭调,其实是作者的隐喻:美国人民应该自救,而不是总在寄希望于政客。
她象征的,是对美国政治“救赎”的一面。
在影片中,她从一开始就觉察到民主选举的异化,看到两党候选人对Bud的献媚让她不适。
在收到大量来信时,她以Bud的名义进行一一回复。
在Bud被眼前的利益诱惑,沉浸其中时,她也是点醒Bud的那个人。
她不仅救赎了Bud,救赎了那些来信的美国人,也通过组织辩论,救赎了两位候选人和其背后的美国政治。
影片开头,总统并不真心地夸赞她是未来政坛的希望,我想这句话其实是作者借总统之口说出的。
Molly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深刻的认识,与对普通平民的关注、怜悯,无疑是美国未来的希望。
虽然本片是政治讽刺喜剧,但Molly的存在,依然让这部影片充满了美国梦以及民主政治的希望。
刚看片名和简单的剧情,觉得相当有趣,电影也拍得有点意思.在美国电影中属于主旋律色彩比较浓厚的,虽然调侃政客们不遗余力,但是仍然满怀着对美国政治/文化骨子里的优越感.很感慨于美国无孔不入的文化灌输,即使在好莱坞这样商业至上的环境中,根本还是在于他们的信仰和信心吧。
凯文科斯那演得不错,只是电影故事情节有些生硬。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凯文。
习惯了他的角色,却看到他不是风度翩翩的保镖,不再是侠骨柔情的罗宾汉,不再是在西部原野纵马驰骋的牛仔。
他胡子拉碴,除了沉溺酒精别无所长。
他不是好父亲,不是好丈夫,不是好员工,不是好公民,几乎他所扮演的每一样社会角色他都演砸了,那个单词怎么说?
loser。
彻头彻尾的。
直到影片的后半段,我们才蓦然醒悟,原来他的老婆是个更糟糕的人。
但偏偏“天降的大任于斯人也”,他仍旧醉眼迷离,却一下子成了决定美国总统人选的“关键先生”,他就像是蹩脚的教练,执教了一帮牛逼的球员,当比赛进入了最后时刻,该选谁上场呢。
华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们一定不曾想到他们为之战斗为之呕心沥血的民主制度会产出这么一出荒诞剧,一个连双方候选人尚且不知的醉酒蠢蛋掌握了最为关键的一张选票。
为了这张选票,双方尽其所能,投其所好,施展浑身解数。
各方神仙施展神通无不想为自己捞一杯羹。
这个堪称一夜爆红的“政治明星”乐在其中的享受,全然不知所谓。
电影其实是比较一般的,女儿的角色很鬼马,但不怎么讨好,表演的味道太浓了些,做作。
凯文演得不错,但我打心眼里不喜欢这样的他,但大地之子老了,无可奈何。
电影最后的辩论会其实是主角很“和谐”的忏悔,毕竟是大选年涉及政治题材的电影,主旋律依然明显。
无论怎样的民主政治其实都不能撇开精英政治,总统就是开公共汽车的司机,纳税人就是乘客,司机有着驾驭方向的权力,但选民却是可以决定他的去留。
片子里的闪光灯给了主角父女极大地不便,但闪光灯有时候是个好东西,他能照亮角落里的蛆虫,就像山姆大叔的选举,很闹剧、很喜感、很明亮。
我们或许都厌恶片子愚蠢无知的主角,感叹如此重要的选票掌握在他的手里,可即便你我英明睿智定能选出一个好总统,但我们从来都不可能有那样的机会,别忘了,近代史上咱们也有大总统,只不过那时是一帮流氓拿着棒子堵在门口逼选的,现在咱们进步了,再不用拿着流氓的小瘪三授人话柄,咱们有“河蟹"。
其实华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亚当斯这些先贤们的心意很朴实,让每一个选民投选票时他的身边没有河蟹也没有流氓,至于他骂不骂人,醉不醉酒,那是次要的。
那就表明两个候选人旗鼓相当,如此这样,不论选谁,都不会对国家未来有太大影响,影响的不过是候选人的命运,而不是国家的命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社会的很多机械和大规模生产,都让个体变得前无史例地渺小。
你的一举一动都极端地无足轻重。
因为你知道,在这个膨胀的世界里,你只是如此不值一提的五十亿分之一。
而全世界的关注焦点其实少得可怜。
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品性的你,只能继续忍受卑微、平凡的自己。
而在《关键投票》里,却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如此逼真而诱人的场景:你可以决定美国的未来。
选举权的重要真正地凸显了出来,当你手上的一票会决定下一届总统的人选并会被写入历史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手上沉甸甸的重量?
关于公平,关于人道关怀,关于未来,一些遥远的词汇似乎渐渐让你看到清晰的面孔,他们开始向你提出种种要求,你会如何表现?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主角Bud是一个游手好闲,毫无责任感的家伙(当然,他对自己的女儿还是不错的)。
当这样的一个“白痴”拿到这张奇迹般的选票时,这张选票给他带来的改变也最为感人。
当“公民权利”这种天真的词语已经失去魅力,当我们天天被告知”美国的民主是虚假的”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我们有一瞬间感到,这个选择,有时还是挺……重要的,有时候,关于责任,我们是否也要学会承担?
看到最后竟然哭死了,怦然心动这个小姑娘演得真的是相当相当好。每一个普通的公民也对国家的未来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昨日凌晨从噩梦中惊醒的我把梦告诉父亲,请他解梦。不出所料,命中该有的劫难始终逃不掉,心里既有担心但更多的是平静。今日凌晨,失眠带来的午夜电影便是它,里面的音乐好好听,它莫名地使我充满了勇气,而且随便调的台都没有让我再转台。或许是一部烂片,现在在我心中就是挺好的四颗星。
不好玩儿。
好好把美帝的选举制的弊端数落了一通,然后是好莱坞式的说教,典型的颓废男振作精神
充满政治讽刺,值得一看。
2020美国总统选举夜重刷
开始还正二八经地玩着讽刺,后面就搞起温情和责任了,政治喜剧用这种拍法太无趣也太低幼了。
民主政治不是罪恶。只要选民不变成选战争夺的战利品。
上学期英语课上看的。。才想起来==
美国大选 选举 公民权力
相对于12怒汉那种与无声处听惊雷的道出美国民主法制的影片来说,本片显得过于奢华和浮躁,且过于夸张。不过还可以。
前8分钟可真是惊艳,然后摇身变为一部平庸的喜剧片,最后回归到一部主旋律的公民教育片。问题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不是靠一个通宵就能速成的唉……小姑娘演技真是好~
荒谬大片!!处处有亮点~~时时能吐槽
欠揍的美国佬
老帅哥Kevin costner,就冲他给三星吧
到底投了谁?
B级喜剧中让人有印象的电影
a show 三星半
最精彩的也只是两党拉选票那一段,会想起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好多植入广告,这片子至少不需要靠票房赚钱吧?
不要告诉我美国人会相信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