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一点观影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在放映国产动画的影院中看到上座率超过90%的情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平时所谓不会看国产动画的青年男女饶有兴致地看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所有观众都等着片尾曲结束后才离场,总之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见识到粉丝电影的样子与效力。
以后别再说年轻人不看国产动画了。
《十万个冷笑话》的制作成本相比如今国产动画市场上各种三维CG大片,可谓相当低了,但是它的内容却有远超其他动画之处。
首先是节奏。
这部影片的节奏相当快,决不会婆婆妈妈在一个场景,能在2秒钟说清楚的事情决不会用5秒钟。
语速也比较快,符合年轻人口味。
高速推进的剧情意味着极大的信息量,也意味着观众自然而然会很高的集中度。
有些低幼动画虽然语速上为了适合小朋友的观看需求不能过快,但在节奏上推进太慢,情节信息量显得非常匮乏,难免让人发困。
其次是智商。
影片在情节设计上有超出观众预期的创意,即所谓的“真没想到”,通过一个个的“真没想到”让观众对影片感到解渴、融入、喜爱甚至钦佩。
美国大片在剧情模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多是通过“真没想到”的场景、造型来实现的;日本动画在形象大抵类似的情况下多是通过“真没想到”的世界观来实现的;十冷则是通过“真没想到”的嘈点来实现的。
且不说皮诺曹和白雪公主的结合,就说小金刚的家庭、男主角从黑洞中被救出来的方式,都让人感到意外。
影片智商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导演如果还没有观众的智商高,那还拍什么片子。
说到十冷,很难不提到二次元群体所热衷的吐嘈文化。
其实什么是吐嘈呢?
一是言论自由。
吐嘈无论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状态,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内容,最终反映的是言论自由这一宗旨。
这点和二次元中另一种文化“恶搞”很像。
只不过在中国,这个吐嘈还有禁区。
西方国家有些动画片吐嘈的是政治,是政治家、各种社会名流和话语权的掌握者,而我们好像还不能这么做。
太乙真人被戏谑成太2真人,充其量也就是拿古人发挥一下。
二是带引号的“牵强附会”。
吐嘈往往把不相干的两个事物硬说到一起,还能迸发出逻辑,它能从一个现象生发出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解释和点评。
《十万个冷笑话》的“冷”其实就体现在这种随意性逻辑的迸发状态上,否则你就没法理解白雪公主和皮诺曹相爱的合理性、没办法解释哪吒的身形。
有时候,这种“牵强附会”是二次元人群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方式,吐嘈不过是把这种思维逻辑“口吐莲花”出来而已。
所以看十冷,必须要透过二次元人的视角,看到二次元新人类对世界的解构与重建的方式。
为别人打工、加班不加薪、掌管能随意改写历史的时光机器的时光鸡、和那个无名的却能炸掉整个世界的“吐嘈英雄”其实就是这个群体本身。
只有这样,你才明白影片中的“冷笑话”其实不是瞎胡闹,影片中的各种吐嘈其实不是无意义的。
最后提一点建议,就是在解构世界的时候也要注意版权问题。
在看十冷系列片的时候我就提出过质疑,为什么它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葫芦娃的素材,还进行了革命性改编,难道不构成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部经典作品的侵权吗?
一方面说,它是经典动画在二次元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它颠覆了传统形象,对美影厂的动画品牌价值形成了冲击。
我们在十冷中也看到了列车上转瞬即逝的“千与千寻”。
千寻和无脸人,这两个形象的版权应该在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吧,它允许你在动画电影里放了吗?
抑或是说,中国的版权法案有明确声明,这种借用不算侵权呢?
我个人觉得,《十万个冷笑话》作为二次元人对世界的一种解构与重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当你要用经典的时候,如果它是像白雪公主、哪吒故事那样无版权的内容,你可以随意用,一旦涉及如葫芦娃、千与千寻这样的版权作品,还是要小心谨慎。
毕竟,上面所说的“牵强附会”不是肆意妄为。
年底的中国电影形势很乱,但《十万个冷笑话》绝对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这是一部就在我们身边的电影,让我们觉得电影离自己很近,看到片尾,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却满脸笑容的,快乐的人们,他们的笑声,是我看到的最大的诚意。
这样的电影,强行植入的广告必定引来吐槽;纷乱的画面也可能招使差评;无厘头的对白也许不太对很多观众的味。
但至少,我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影厅里,我们一百多号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弥足珍贵的2014年的最后一百分钟,过程愉快,轻松,忘掉了一年的烦恼,沉浸在了无数段子中,无数美好的回忆中。
国产动画,我们画面差,画风渣,人物说话口型都对不上,我们没有创新,我们模仿日本,但是《十万个冷笑话》就是这样顶着这些帽子,吐出了全部的羞耻心,创新了难得的创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有趣的故事,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影片主创人员的诚意,比那些所谓的顶着大导演头衔的无良奸商要好太多了。
我们就是植入广告,你们骂吧,我们主创人员就是缺钱,我们需要这些赞助来维护我们的日常开支。
实际上,我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要的只是我们这些小小观众的支持罢了,我们能给予的是一张20到30元的电影票,他们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欢乐。
回到电影本身,剧情被刻意地安排在了老套的拯救世界的背景下,颇具阿Q精神,可是哪怕是分成三个支线,动画主创还是特点鲜明的把故事叙述清楚了,完整了,这已经是很多国内大导演办不到的事情了。
加之影片的音乐真的很棒,难道是受了《星际穿越》影响(原谅我的脑补)。
我想回到我的主题,就一句话,我们是在承认我们国产动画的所有缺点后,把我们的不足放到最大后,用我们完全丢掉的羞耻心换来的赤子一般的诚心,完成了这样一部动画,那无数熟悉的段子,那让人大笑不止的场景,告诉我们:生活是最好的剧本,而最好的导演,原来竟是我们。
作为万冷的老粉了,看了真是不想吐槽。
老梗还是很逗,比如说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真是百看不厌。
new blash大魔王名字也挺逗的,不过也许是笑点高了,也许是很多梗都看过了,所以没觉得有多好笑。
把万冷所有的主人公们凑到一起演了这么一出。
不过没见到我最爱的福禄娃。。。
也是不开心。
没啥好说的了。
《十万个冷笑话》起初是动画剧集,能脱颖而出,最主要在于它是吐槽向动画,迎合了一代人的趣味。
这代人,看《搞笑漫画日和》长大,看A站B站过活,来自不吐槽会死星。
国产动画步步艰辛,难得一部踩准时代G点的《十万个冷笑话》,很难不火。
说起来,《十万个冷笑话》做的无非是恶搞和颠覆,和《巨蟒与圣杯》,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是一个路子。
一个哪吒,被安上了史泰龙一样的体格;一个匹诺曹,可伸缩的鼻子成了杀人利器;黄飞鸿和霍元甲,不比功夫,比代数;蛇妖和金刚葫芦娃,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所谓“一切固定的都消散了”,《十万个冷笑话》玩的就是,解构。
只是,《十万个冷笑话》还停留在耍小聪明的层面,评价最好的当然是第一季,每集也就五分多钟,回过头看,这是编导的极限。
到了第二季,每集被抻长了一倍多,变得冗长。
而这回电影版,又放大了剧版的毛病。
对《十万个冷笑话》来说,“说什么”无所谓,“怎么说”才重要,事关成败,一看人设有无惊喜,二看吐槽是否给力。
电影版的故事其实用了个老梗,让剧版里的无名男又玩了一把拯救地球的通关游戏,这样的重复倒也无所谓。
但在吐槽上再玩老梗,这对《十万个冷笑话》来说,就是致命问题。
本来,电视版里就有吃老本之嫌,用哪吒力大无穷这点来搞笑,不知重复过多少回,到了电影版,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这招,岂止是被玩坏了,简直就是被玩坏了,领教过这招的,有哪吒,有匹诺曹,有恶皇后,还有巨齿龙兽,几乎囊括了大部分重要角色。
但显然,百分白被空手接白刃在电影中的层次变化,完全应付不了如此频繁的出场,所以能想到的解释,就是编导想不出更好的梗,或者说这样更省事——起码,电视版拥趸看着亲切。
类似的,无名男无名无姓这个梗,剧版里有,电影版又来。
难道,电影版的意思,就是剧版剪辑篇?
还真是,《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的最大问题,说白了,就是过度消费剧版。
也许让大多数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只新开发的时光鸡,但当他那段标志性的牢骚第三次响起时,我们对他的全部热情也就彻底耗干了,这不,问题还是——过度重复。
看过剧版的人知道,无名男的结局很悲剧,他死于自己的一句吐槽,看过电影版的人又发现,无名男用实际行动证明,弹幕真的拥有子弹般的穿透力,可以用来维护世界和平。
两个例子,指向的都是《十万个冷笑话》的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吐槽有力量,而这,当然也是这部戏的生存之道。
但如今,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对这部电影版吐槽无力了。
(by 淹然)原载《贵阳晚报》
余韵未歇,上豆瓣看影评,不对劲!
在影院大家不都笑得挺欢脱的么?
而且那些绝对不是冷笑,而是发自肺腑的吐槽啊!
心里对国产动画还是比较有底的,不抱什么希望。
这动画笑点肯定有,BUG也肯定有,抱着鸡翅可乐往座位上一坐,端起架子,高冷的看戏。
——直到被扁桃体合体用来发炎这个梗逗得可乐都没法喝了!
这是一部适合带闺蜜、基友、死党看,不需要任何Q就能顺畅理解,只要简单愉快的笑甚至骂就好了的动画。
电影,本质就是娱乐,干嘛要追求什么惊天动地的意义,也没有义务给谁指出个中心思想来,又不是阅读理解写作文!
而且十冷本来就是个吐槽动画,别指望能从它那得到什么。
它能让你抱着爆米花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起来,冲这一点就可以给两星,摆脱低幼(15岁以上会看)+1星,类型尝试+1星,共4星。
而剩下的1星,在于这种花钱费时的制作竟欠缺了一些创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见解(or反思),因此十冷做为电影还嫩了一点(多谢ParaZane网友的提醒)。
中国动画也就几波人在拼命,他们能把苦逼的工作转换成看起来很轻松的作品,就是种觉悟。
私以为,拍自己想看的东西,就是做动漫的最大的意义,为什么总想着超越谁谁谁,想想当年赶美超英的结果,对比一下,做一个娱乐到自己的东西,是不是更有意义。
不知道给1星的是什么心态,对得起你买电影票的钱么,《十万个冷笑话》,更像一个拼命扮鬼脸把你逗乐的小孩,你要是严肃评价他,就是装逼啊。
首先要说好多影评不负责任啊。
今天看之前看到一篇说:就是靠时光机各种穿越把各个时代的小片段组合到一起的烂片。
当时差点就信了。
幸好还是看了。
估计写这影评的人只不过看了预告片就瞎猜测吧。
其次。
这是我我第一次在影院看动画片,也是我看过的最好笑的动画片。
来自台湾的时光鸡是全片最大的惊喜。
还有李靖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2.0,我擦,第一次使用的时候简直全场爆笑翻了好吗。
先不做剧透了,总之绝对值得一看。
现在的国产市场,全片无尿点的喜剧电影多难找啊。
更何况还是动画片。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槽点:巨齿龙兽能不能画得再粗糙一点啊!!!
不张那么大嘴还真以为是壁虎哩!!!
雪雪和匹匹煽情也就得了!!!
哪吒和李靖煸哪门子情啊???
每次一煽情的时候我就等着一个逗比来打断,最后发现他们居然真的是在认真的煽情。。。。
逗比电影请严肃的逗比好吗。。。。
还有我最喜欢的河神居然连个客串都没有。
连龙王都粗来甩了下下胸的。
我严重认真执著的期待这一暮:年轻的男一号哟 你掉的是这根金呆毛呢,还是这根银呆毛呢?
还是这根肉呆毛呢。。。。。。
最后,观众已经习惯了结尾右边小屏上的惊喜,结果却找一群路上来刷屏。
Oh No! 估计除了上镜的路人没有人愿意花钱去看路人吧。
已经开始期待下一部了。
我就夸一回国产动画怎么了?
看过十万个冷笑话以后我就是觉得挺不错的,就说广告植入都如此创新大胆,男主角说“机关就只是两千块不到的手机!!??
”反映出了吐槽,又能让广告主轻松买单。
时光鸡反复强调自己是散养鸡,可爱至极。
故事情节中设计时间的扭曲,其中一幅画面像极了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那幅画,正是一种象征。
从题材上讲,是类似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拯救世界类型片,主人公设定是一个普通的人,情节上延续动画版短片的故事,每个出现的角色有完整的性格。
男主角始终没有名字,完成一个巨大的铺垫,在最后呼应了他只是大魔头但是名字却被抹去的典故。
影片配音与嘴型虽不是完全吻合,但也还算自然。
配乐也还算与交响乐接轨。
哪吒和白雪公主在乐园里玩耍时与匹诺曹和李靖在迷宫里躲避攻击时两条线索交叉剪辑那段我最喜欢了,还有那段交叉蒙太奇时的配乐也很到位。
总结起来,就是题材明确,角色特点清晰,广告植入自然清新,台词幽默,有突转,有悬念,有讽刺,符合后现代主义语义的消解,时光ji就是一只鸡,时空之门就是一扇门上面贴了张纸写着时空之门,明明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却被反复强调成麻烦的事。
所以我觉得电影很不错,以我觉得电影很不错,我觉得电影很不错,觉得电影很不错,得电影很不错,电影很不错,影很不错,很不错,不错,错。
上周五带女朋友参加了众筹520组的看片会,去之前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女朋友没有看过十冷的动画剧集,怕她不能接受十冷的风格。
结果在看片过程中她从头笑到尾,十分自然的就接受了十冷的设定,这和导演关于剧情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怕节操一地的不用担心,电影充分考虑了受众还有审片方,尺度较剧集小了不少,保留了搞笑的部分,但去除了一些可能引起不好反响的细节,可以当成河蟹版本来看。
在这里我特别指出一点,在看片完成后导演说了一句“审片方没有减任何一刀”,所以担心看到阉割版本的童鞋们不用担心了。
既然是喜剧,笑点的多少决定了这部片子是不是成功,可以说,至少我看下来,是从头笑到底的节奏,各位就不用担心精彩程度了。
剧情的话,比较简单,比较老套,不过不用在意这些细节,美国很多商业大片其实也没啥剧情,这部电影拿卢恒宇导演的话来说就是一部十冷版的复仇者联盟(这不算剧透吧= =|||)很多细节方面加入了一些其他影片的元素,引起大家共鸣的同时也是像其他影片致敬吧我看出来的有环太平洋、创战纪、EVA影片最后看到大家对着镜头喊十万个冷笑话能看出大家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总之Good job最后说下遗憾的地方,很多喜欢的人物出场时间实在太短,简直可以称之为龙套!!
希望下一部能够给这些角色更多出场的机会
十万个冷笑话系列的短片还是很有意思的,让人看完后会莫名发笑,有种早期香港电影无厘头搞笑的感觉,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夸张的改编原本熟悉的剧情和人物设定,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电影真的不错,想开心的就看看,其他的不需要在乎太多,这个动漫的价值在于你笑了,开了你的脑洞,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至于情节和剧情方面确实有些冗余,有些长,长的让人觉得有些厌烦,笑点聚集的也不太密,让人有些间断性的无聊感觉。
值得看看,但确实不如十万个冷笑话的短片。
如果没看过的人建议看短片就行,看过感觉不错的可以看看电影。
元旦节票房市场杀出一匹黑马——《十万个冷笑话》。
2013年,一部成人动画片在优酷网上热播,年底进行了电影版的众筹,成功筹集资金开启了电影制作之路,不过档期跳票了好几次。
(好吧,看到“成人"二字脑补太多的同学,请自觉搜索这部动画片,看完第一季第一集你就明白多成人了)。
《十冷》代表了网络吐槽文化的兴起,也成为《十冷》宇宙中的基础力量从漫画到动画到电影的产业链实现,搞笑和主旨都能拿捏恰到好处,并且赢得喜人的票房,是积攒了太多的心血和年轻一代人的希望。
作为每集必看的我,希望《十万个冷笑话》能继续保持一贯的搞笑作风,让国漫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那些苛刻挑剔的人们,只是简单的把它和日本欧美的作品做粗糙的比较,发出不负责任的评论给予低分,叫嚣这个是新一代脑残年轻人的代表作品。
但事实上,这是给曾经一蹶不振萎靡了太多年的中国动漫一剂强行针,谁说中国的动漫只能是幼龄化给10岁以下人看的?
征服幼儿的《喜羊羊》,和征服成年人的《十万》,让那些看不起国漫的人都闭嘴吧!
十万个冷笑话最2B了 居然还会出电影 居然还会有傻逼去看
哦
1.11 @ 深圳华影信和影院
一般,不好笑。
交叉平行时空这种创意还是蛮有想象空间的,期待更好的故事情节
这样渣画质的动画电影都能上院线,为中国动画的未来堪忧,连对之前短篇动画的好感都没了。
恶搞得算OK啦,还不错。
李靖(ˉ(∞)ˉ)……
从台湾腔的时光鸡,想到致敬最多的是《大儒侠史艳文》,而且里面还有同名的小金刚。还有几个主角混搭在一起,真是欢乐多,比网剧好看多了,看来搞笑之余,要注重剧情。总之,不用想太多,开怀笑出声就好。
真是反超级英雄大片,吐槽界的复仇者联盟
果然还是更适合短剧,前半小时还能跟着一起看下去,看久了就无聊了,100分钟很难熬的。毕竟只有吐槽还是不行啊,一到长段的对白就闷得要命。身边的观众即便开始的时候笑的很开心,看到后来还是玩起了手机,聊起了QQ,偶尔跟着笑几声。也许,他们在寻找弹幕的出口吧
投入产出比挺高的,看着很弱智也很开心
很多时候短片扩展到长片,梗就会硬,创意也匮乏。总体是节奏没有把握好
60分钟合适。
你笑得比电影好笑
呵呵呵~
我在电影院真的要尴尬死了……………你国群众平时都没有娱乐项目的么!怎么什么都笑的出来。【吐槽改设定了吧。这是捏它绿灯么?!【5555555图图好英俊一万赞!
电影里吐槽会增加能量,增加笑料;现实里吐槽更多的是对社会不满的无奈与忍受,太多会带来很多负能量而不是能拯救世界;十二生肖守护神般的平行世界观,古中外人物穿插相遇,时光鸡复读机空手被接白刃等很多梗抖的很搞笑,新浪苏宁小米招商等广告插入的得体不失位,不像电影的搞笑电影,冷笑话笑笑开心下就好.
执行上还不错,能把这么些烂七八糟的冷笑话都攒到一起作为长电影的形式出现,也是很有想像力的。
网络动漫宅的各种拼贴搞笑,但真的很难笑……如果能一路疯癫下去就好了,后面如此主旋律正能量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