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天龙八部之一,男丑女美,易怒,不修善行。
——题记事实上,若一个女子手头有青春有姿色,并最要紧是有野心,则她便是阿修罗。
遇到她的男子,非死即伤。
譬如林健东,譬如聂文。
十年前,跑场歌女孙纳曾与穷学生林健东在荒寒北京,困坐愁城。
天空中有一场降雪。
暮色随雪花片片飞落,密密布。
隐匿一切来路,及去路。
她离开他一次,铩羽而归。
不久,又一次离开。
她总是穿着红色衣服跑出他的世界。
姿势决绝。
为什么她跟他不可以牵着手在灰天空下散步,并肩走过草深及膝的原野。
但分明她背上有蝴蝶骨凛冽,似翅膀会得随时扑飞,一去不回。
呵,她不是不爱他,她只是不能够爱任何人。
若一个人困顿,不幸她又不满足于这种困顿,那么,怎么可以爱呢?
根本她爱不起,因她输不起。
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要学会不为任何人醒来。
你是你清晨醒来唯一的原因。
但林健东那么痴情,并,凑巧又那么英俊。
使得他的纠缠好歹显得不那么难看。
而我则可以打起精神把电影继续看下去。
十九,大概我这段日子只看恐怖与暴力,我的心已经不习惯那些柔软的情肠牵动的故事了。
电影进行到一小时处有一场妖孽歌舞。
我很喜欢。
故事是从这里才开始变得有趣。
林健东带孙纳故地重游。
老面摊仍在,隔住沉暗玻璃窗,孙纳似见着十年前那个自己,狼吞虎咽地吃林健东剩下的热汤面,眼神如小兽般慌张。
这是她和他仓皇的初见。
旧日地下车库,他共她鸳梦重温。
只是次日清晨,听到她磨牙声音,他不再趋前安抚。
他离开她。
或者不如说,他以为自己可以离开她。
呵,以为。
一九九七年,他以为自己好了,忘记她了。
一九九八年,他却又来说恨。
良久,听到他的啜泣声。
二零零五年,他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说话。
毕竟,最爱她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而且,在那段时间里,她没有爱他。
但最后时刻,林健东仍回了头。
还是要找到她,领回她,不管对她的爱情是多么得不到回应的一件事。
他永远做不到她那么决绝。
呵,其实没有什么想不通的。
他只是遇到他命定的阿修罗,一生不能逃脱。
聂文则有另一种方式向孙纳告别。
他令自己在戏中身亡。
爱情是灰色城池上空一个危险的游戏。
若不幸情逢对手是阿修罗,不身亡,亦只好逃亡。
爱是假如,不是幸福。
应作如是观。
2005-12-29
十年前,一贫如洗的老孙留下所有积蓄和一盒录音带,没心没肺地离开林。
“在这世界上,最爱你的还是自己。
”十年后,冰冷的大街上,聂文对孙纳说,“当时,你需要一个导演,我需要一个伴。
我以为戏一拍完我们就会分开,没有想到我们会在一起这么久。
”《如果·爱》,一个关于背叛,利用,矛盾,等待和逃离的故事。
浓重的背景,华丽的歌舞,终究敌不过十年前铺天盖地的一场大雪,十年后汹涌澎湃的一池碧水。
冷。
冷的刺骨。
戏中戏,梦中梦。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
小雨,张扬,班主;孙纳,林,聂文。
他们各自挣扎在角色的爱恨情仇里。
殊不知,生活也于他们开了同样的玩笑。
《如果·爱》,爱在哪里?
钱,名,利,哪一个不比爱来的诱惑。
十年前的孙纳,她爱林么?
雪地里曾经闪现的那一丝爱的火星,被虚荣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我们之间的距离,相差不过毫厘。
在十字街头,没啥好坚持,别跟神话怄气。
”她走了,利用林的人际网络搭上导演之后,拂袖而去。
她是聪明的,又冷漠到可怕。
爱没有,恨没有,拽不来,甩不掉。
十年后的孙纳,她爱聂文么?
或许他只是她无数战利品中的一个,或许他只是她继续向上攀爬的又一个跳板。
聂文捧红了她,她又帮聂文赢得声誉。
她帮他因为她可以得到更多。
他同样。
他们之间,不过是赤裸裸的利用与被利用。
面店里,聂文说,再也品不到穷困潦倒时的滋味。
或者他连爱的味道,也一起忘记了吧?
唯一爱过的,也许是林。
十年痴等。
池底的他始终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面对孙纳的背叛,他早以为自己没有了爱。
等待,为了报复。
一夜缠绵之后他残忍地说“一切都是假的”,人去楼空的独,映在孙纳错愕的脸上。
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而愤怒。
然而,不是因为爱,只是占有。
故事的结尾匪夷所思。
戏里,班主从高空轰然坠下。
戏外,聂文站起来,庆祝歌舞剧顺利关机。
聂文惊世的一坠,是涅磐又是重生。
抖落的是占有,贪婪,欲念。
留下的,或者才是本真的聂文。
而孙纳和林,又从这一场爱的纷争里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我们不得而知。
剧中的歌舞场景,极尽奢华。
开篇的《美丽故事》,高潮段的《男人本该妒忌》和《十字街头》,结尾的《如果·爱》,以轰轰烈烈开头又以平平淡淡结束。
十首歌,从整剧中抽离出来,亦把故事说的清清楚楚。
爱,本是一场华丽的盛宴,曲终人散的一刻,方知真假。
喜欢周迅浅吟低唱《外面》的姿态。
这个演员的魅力是一张永远单纯的脸,一双永远天真的眼。
更是外表之下不为人知的倔强,高傲,和永不服输。
《如果·爱》。
如果这个商业社会里没有了爱的存在。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值得珍惜的。
所以,好好爱。
别辜负。
http://ddwindow.blogdriver.com/ddwindow/1099980.html
《如果爱》影片里我看到的是孙纳的人生,她在现实、爱情、事业里挣扎做选择,戏里戏外,都与她的人生那么相似。
这是一个青春期的恋爱故事,孙纳在最贫苦的时候结识了导演系在读生林见东,他们相爱了。
但在现实面前,相爱的脚步并不能阻止孙纳追逐成功摆脱贫穷的脚步。
如她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闯出去我才能活过来”。
她在林见东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电影的角色,走上了明星之路。
虽然她找到了出路却失了本真。
十年之后,一部爱情电影将孙纳、林见东、聂文三人联系到了一起,且这部电影跟他们的处境惊人的相似。
孙纳有意遗忘了一切,而在她的戏中她扮演的小雨却是被动的失忆,为了出人头地,小雨也同样抛弃了真心爱她的张扬,成了戏班班主的情人,最终如愿成了人人羡慕的大明星。
现实纠结的三人关系在戏中也还是如此纠葛,戏中,班主死了,留下小雨怅然不觉伤悲。
戏外,当一切安排好,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选择顺从和遗忘“当时,你需要一个导演,我需要一个伴。
我以为戏一拍完我们就会分开,没有想到我们会在一起这么久,戏一部接一部的拍。
大家都要多了”戏演完孙纳也就不是小雨了,饰演班主的导演聂文在血泊在中站起来,电影拍摄的结束,他们也要结束关系各奔东西。
戏剧性的爱情与人生。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认为对的路,平凡的恋爱,这部电影里的情节不就像我们某个人的人生,舞台上每场戏的主角都不一样,看戏的我们不是主角,我们只是看了一场别人的戏而已。
戏里导演聂文可以一次次的改写剧本但现实却不能。
20240221心血来潮又重温了一次这部电影,上一次看是2005年,那时还是个被高考折磨的学生,听着周迅的《外面》,我也在憧憬着外面的未来。
当然,对爱情方面的阐述虽然也不是不懂,但时隔19年,感受肯定会更清晰一些。
顺便吐槽一句,现在的电影都是片段式的,你可以截出很多小视频,一段一段放在网上,都是经典,可是这部电影,它就是一部电影,完完整整的一整部电影,是截不断的一整个故事,用插叙的方式,把林见东和孙纳的过去,穿插在了《勿忘我》的戏中戏里,同时又跟林见东和孙纳的现状交织在一起,一点儿也分不开。
在这个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感觉现在的编剧们已经不具备写长篇故事的能力了,可是看完后又发现一个问题——这部电影时长仅仅是1小时41分钟……写下这篇影评,是因为这次重温,再一次理解了,孙纳最后为什么会选择聂文,以及孙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付出过真心。
剧情要从一部戏中戏说起。
导演聂文准备拍摄一部歌舞剧《勿忘我》,内容是美丽的孤女小雨在失去记忆后被马戏班班主所救,班主爱上了小雨,为了留住她,班主为其编造了一个美丽的回忆。
然而好景不长,和小雨青梅竹马的张扬也来到马戏团,见到小雨后便开始与班主争夺小雨,试图让她恢复记忆……戏外的故事,则是现今已为影圈顶流的男女主演——首次合作的林见东和孙纳,其实早在十年前便在北京识于微时,相爱相知,但最终因为梦想不同,孙纳决绝分手而结束。
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在命运的作弄下进入同一剧组,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了这次的合作……巧合的剧情,与巧合的人生,就这样巧合地交织在了一起……而导演聂文作为孙纳的现男友,也不可避免地一同卷入了这场感情的漩涡。
剧情伊始,孙纳在外界的名声非常不好,大家都说她只爱泡导演。
按照剧情,孙纳是内地演员,但是连港圈经纪人都知道她的绯闻八卦为了追求成功,她一直辗转于不同的导演身边——从最初的老外,到林见东的同学冼平,再到不知多少位导演,以及现在作为她男友的导演聂文。
除了聂文一直以为孙纳是因为他捧红了自己才跟他在一起那么久的这个点,同时也暗示了另一件事——聂文也是一位名导演但此时的聂文正陷入职业危机。
开头的电影发布会上,记者们不仅巧合地询问了孙纳和林见东是否相熟,还犀利地向聂导提出一个问题:
记者的提问暗示了目前的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对聂文的导演水平产生质疑此外,由于马戏班班主的演员一直找不到,影响了剧组的拍摄进度,所以一向敬业的聂文决定自己亲自出演。
做完这个决定之后,聂文在路边吃酸辣面,面馆老板认出了他,并且提起聂文拍第一部电影时,落魄的过去。
聂文此时正处于创作瓶颈中,老板一句无心的回忆却让他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是否能够胜任一名好导演为了帮助聂文,孙纳特地出面邀请国际巨星张戟前来出演班主这一角色,据说他露面可以直接保证欧美市场的百万票房。
这里暗示着聂文虽然处于职业低谷期,但孙纳并未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轻易便会弃他而去,另攀高枝,反而一直在帮助他联系资源。
但此时的聂文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一直在质疑孙纳是否是真心留在自己身边尤其是聂文代入到班主角色之后,直觉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自己的女友不但已经被帅气逼人的林见东吸引到拍戏时眼神都不敢聚焦,林见东也在不停地主动发出攻势,想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举拿下孙纳。
孙纳在这里把自己的眼神问题甩锅给聂文,说是他拍腻了,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聂文一个错觉,以为是孙纳对自己腻了惊惧之下,聂文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写进了剧本之中,甚至借着剧情,狠狠打了孙纳两次巴掌。
这是第一个巴掌,应该是写进剧本的定稿,所以孙纳只是在完美演绎着剧情里的小雨,不相信这个一向宠爱自己的班主会打她
接下来是一段很长的内心独白,聂文借班主之口宣泄着自己的愤怒和嫉妒,质问小雨的同时也在质问孙纳——你到底爱谁?!
此时,刚刚被打跑的小雨回来了,站在角落默默听他崩溃地倾述着自己的期望
这也是聂文对孙纳的期望,所以他在剧本里安排小雨回到了班主身边
班主眼神缱绻地看着失而复得的小雨:“因为你是爱我的(才会回来)”
聂文则在班主缱绻的眼神之后又给了孙纳第二个耳光,这个耳光必然没有写进剧本,因为他并不确定现实故事里的孙纳是否会回来
所以孙纳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眼神,无法接受这个耳光的剧本逻辑
戏后俩人复盘剧情,聂文解释说班主其实是想用这一巴掌放弃小雨
这里聂文再次表现出了自己的虚弱状态,觉得自己的导演生涯快完蛋了,和孙纳的感情也快走到尽头了,所以不想面对这一切这里我觉得孙纳其实是想跟他坦白和林见东的过去的,但是聂文没有给她这个机会,还直接改了剧本。
孙纳无语之下,只能满怀着抵触和不满接受了新的剧本安排,并且开始出演小雨和张扬私奔的戏中戏。
回忆也同步开始演绎孙纳被老外导演抛弃之后,回到林见东身边的那段时光。
这里我有个疑惑的点,小雨和张扬出逃后,俩人闯进一条烟花巷,在一群花柳女子的包围裹挟中艰难前行。
一个瞬间后,小雨身边突然就空无一人了
一群堕落的西装暴徒开始包围小雨
但此时的张扬明明就在一旁(歌词同步暗示两人距离其实并不远),却什么也没做,就这么袖手旁观着小雨最终堕落在了花花世界之中,而且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舞蹈,张扬始终躲在一旁的黑暗中就这么看着,甚至最后还加入了合唱。
张扬的表情和妆容,甚至歌词都暗示着他也在逐步黑化对应现实,孙纳为了追求梦想,借助林见东的同学资源打入演艺圈,并且最终第二次抛弃了林见东,跟他的副导演同学冼平走了。
但是林见东此时并没有堕落啊?
为什么戏中戏要如此演绎,是因为聂文不清楚他们的真实故事所以瞎写一气,还是孙纳其实也是在借戏中戏暗暗点出自己当年的离开和林见东的袖手旁观有着很大的原因?
毕竟林见东明知道她的理想很大、梦想很远,却一直固步自封地和她蜗居在地下室中挨饿受冻,眼睁睁看着她拼命追求理想却不为所动,既没有帮助她前进,也没有挽留她别去——两个步伐不一致的人,终究是会走散的——其实这也是林见东和聂文最大的不同,聂文知道孙纳的梦想,并且一手捧红了她。
这段小小的对白其实暴露了林见东对孙纳的偏见——他以为她会为了梦想去跟已是老头的金导演,其实孙纳只是跟了和他同龄的副导演冼平,说明孙纳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为了理想就完全不顾一切的人私奔戏结束后,聂文无法忍受眼睁睁看着失去孙纳的痛苦,干脆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剧组。
在这尴尬的时刻,错愕且失望的孙纳果然被一心想要复仇的林见东趁虚而入,带回了北京。
他们回到当年的地下室,听着林见东留下的录音,故地重逢、旧事重提,孙纳心软之余忍不住和林见东重温鸳梦,一夜缱绻后,林见东按照计划留下了一段刺耳且扎心的留言,决然离去。
但是人到机场,多年来对孙纳止不住的渴望与留念还是让他失魂落魄地冲了回去,虽然孙纳已经不在地下室里,但毕竟是曾经相爱过的人,所以林见东还是在那个充满俩人回忆的河道边找到了陷入呆滞的孙纳。
如果这都不是爱,那爱情到底是什么?
再次回到剧组,形势已经大为不同。
虽然林见东依然担心节外生枝,怕孙纳不能留下自己身边,但孙纳暗示说演完最后一场戏就跟聂文摊牌。
虽说是暗示和安抚,但也表现出了孙纳对事业的追求和责任心
林见东反而再次暴露了自己孱弱的内心,以及对事业的毫不在意此时的聂文已经想通了,他再次修改剧本,用班主的死主动向孙纳表明自己愿意诀别成全的态度。
班主放手落下的瞬间,结合戏中戏的剧情和歌词,孙纳其实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心意(但我个人觉得周迅这个眼神和泪珠特效没能表现出足够的爱意)
大梦归离
如梦初醒此时的孙纳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陪伴自己一路奋斗到顶流,相伴多年的爱人才是真实的爱人。
她和林见东在北京的过去虽然也是爱,但早就已经过去了,而且林见东始终不理解她的理想抱负,就算现在俩人能够在顶峰相见,林见东也只是凭借出众的外貌意外入行,甚至并不在乎自己此时的身份地位,只想籍此机会报复于她/再续前缘(如何理解,大家见仁见智,我个人是觉得两者皆有),并不像她和聂文那样,纯靠自己一手打拼至今。
林见东的美貌在大学时期就得到了同学的认可(金城武神颜!!!
)北京之恋并不虚假,但美好的回忆不代表它应该是现在的结局。
相较之下,颇具事业心和进取心的孙纳和聂文,才是一路人。
这里补一段电影刚开始的剧情,因为林见东尚未正式介入,所以孙纳和聂文还能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工作,剧情也能看出聂文正在努力帮助孙纳打入好莱坞(PS:这里孙纳因为眼神问题气呼呼地走出剧场,聂文还好脾气地追出来给她披上了披肩)
这段台词可以看出孙纳其实也在帮助聂文做一些宣发和公关工作,所以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是相辅相成的戏中戏杀青,聂文在临走之前跟酸辣面馆老板简单讲述了自己和孙纳相识的故事(关键词:男孩、女孩、蓝天、白云、草原、盐湖、青岛);随后镜头一转,文化编辑向孙纳递上了为她出版的回忆录,并且主动提起“一个老朋友”所说的故事,谁曾想,当初拒绝回忆北京故事的孙纳一听到那几个关键词,瞬间就明白了这是她和聂文相识的故事,并且下定决心,要去青岛找聂文一起拍摄这个故事。
这也是孙纳最终的选择(好像郭采洁🆘我最近看的几部片子怎么都有她的影子)而林见东在楼下徘徊了好久之后,终于也选择了放下。
不会忘记北京,但也不会再继续纠结。
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心疼林见东的,虽然相比聂文对孙纳的放手成全,以及多年来始终用行动支持孙纳的梦想,林见东对孙纳的纠缠不休着实落了下乘,虽然也是爱,但是爱得太痛苦,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但我还是心疼他,可能还是因为这张脸吧!
真的太帅了,我对帅哥真的很难保持理智>_<)
我不允许这张神颜剧照还有人没有欣赏过
这里还要提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点。
这部剧里有一位在剧情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路人甲角色,比如开场时引出戏中戏的演员(且剧中有多场串戏角色)、独家采访孙纳并且帮她出版回忆录的文化编辑、了解聂文落魄过去的酸辣面馆老板、见证林孙被迫相认的专车司机、陪伴聂文发现林孙私情的放映员……都是由同一个人——2004年大火的韩剧《大长今》男主角池珍熙扮演。
因为是同一个人,所以他代表的其实也是观众的上帝视角,代入感很强,也弱化了一部分戏中戏的疏离感,让交织的剧情更显扑朔迷离;但他有时候也会强化戏中戏的独立感,可以帮助观众快速分辨出哪些是真实/回忆/演绎的世界。
他只会出现在真实和演绎的世界中,孙林的回忆里不会有他这种演绎方式好像再也没有其他剧本用过了,除了在韩剧《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中,感觉附身于柳德华的“神”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共通之处,但那个“上帝”也仅仅使用了德华一个人的身份而已,并没有池珍熙的身份如此繁多,我个人觉得这个设定其实还是蛮考验剧组实力的,毕竟要在这么多不同作用的NPC里选出这些能串起剧情的关键人物,同时还要确保它们使用了同一个演员却又不感违和,编剧和选角能力都超强。
就着对歌神的喜爱,选择看了不是我style的歌舞电影。
就像倒着吃的甘蔗,开始有点涩口,后面渐入佳境。
叙事不错,结局安排妥当。
真的不懂,什么是爱,困惑的心,流过的泪,如果这就是爱?
电影终归是电影,剧本终究只是剧本,现实中有这样的爱吗?
剧中失忆的小雨 ,现实被叛的老孙,在面对十年前的爱人,该想起还是该回头?
戏里戏外,合二为一。
一个寻梦的女孩,一个为了能成为主角而出卖自己身体的女孩,似乎挺现实的,却从另一面揭示了一个想成功的女孩的无奈,她的资本只有这个,人性就这样赤裸裸的呈现。
但是有时候爱情的力量更伟大,面对自己爱人的声声呼唤,还是回头,纵然一回头让自己看到了十几年前艰辛的路,不堪回首的路。
可是剧中的班主,现实的导演,对小雨,何尝又不能称之为爱?
编织的回忆太脆弱,发出的挽留太无力,可是那也是生命里的温柔灌溉。
我终于明白人的生命能活成那样的终究少数,爱,其实是平平淡淡的东西,不见得有剧中的那么跌宕起伏,不见得不会掺杂恨,不见得每段都能走到最后,但在当时,我相信都是自己温柔浇灌。
最后再说句,由于这部电影,对没能听到歌神《雪狼湖》的遗憾又增加了一分,所以需要冲动的时候就一定要勇敢出击。
如果‧愛是近年少數打正旗號的華語歌舞片,陳可辛的嘗試值得鼓勵,縱使我不認為這是一齣真正的歌舞片。
或者下一次,有人會夠勇敢拍一齣真正的歌舞片?
對戲中的歌曲感受不算大,當然金培達作的曲是絕對不錯的了,然而詞的部分卻不算十分出色,可能這此始終是華語歌舞片的最大制肘。
歌舞部分遠遠及不上對白多,可能是陳可辛害怕歌舞太多觀眾會沉悶,也可能是因為電影中歌詞交待劇情的能力先天不足所致,究竟是什麼原因,觀眾大概無從稽考。
電影一開始已經十分「熟悉」,池珍熙街上一段歌舞讓人想起萬花嬉春(Singing in the Rain);接著馬戲團一段的用色、場景,看來更像師承情陷紅磨坊(Moulin Rouge!),戲中戲的的表現方法跟紅磨坊也頗相近。
相比之下,紅磨坊的歌曲編排下過很大功夫,效果讓人激賞;然而論劇情的豐富程度,如果‧愛的表現又要比較好很多人質疑池珍熙的角色可有可無,甚至不知道他在戲中真正的身分是什麼。
我回想當年看貝隆夫人(Evita)時,對Antonio Banderas的角色也有同樣感覺。
當年我還未知道,Banderas的角色在希臘古代戲劇中有個專有名詞叫做"Chorus",有時扮演戲中某角,有時只負責講述(唱出)劇情,並不參與戲中人物互動,簡單來說就是百搭「二打六」。
池珍熙在如果‧愛中的角色,大概也是一個chorus吧。
據說原本說書人的戲份是比較多的,只是因選角問題(聽說原本的安排是由張學友演說書人),最後變成這樣子,恐怕是大家始料不及的事,畢竟要一個韓國人背重戲用普通話說話唱歌,還是有點強人所難吧。
我覺得不論戲份多少,池珍熙算是稱職了。
只是比起金城武的冷酷表情和會演戲的肢體動作,張學友的懾人歌聲,還有周迅會說話般的動人眼睛,無論如何是被比下去了。
男主角們幾乎沒有什麼跳舞場面,金城武靠的是大特寫表情(害我每次看見他出場都只顧看他的臉,幾乎沒看到他演得怎麼樣──金城武的「美貌」,難道也是妨礙觀眾留意他演技的魔障?
)還有肢體動作,都很能表現他角色的憤怒和無助,因此我尤其欣賞他在戲中前半部分的表現,那時的他幾乎可以用「上身」來形容。
張學友演聶文的沉鬱壓抑也十分不錯,當然他一開腔唱歌,就更加感到他的迫力了。
他的歌,連音響部分也特別強勁!
周迅是我比較不熟悉的演員,但她夾在金城武和張學友中間,表現可說是毫不遜色。
我很喜歡她年輕時的造型和小女兒嬌態,實在可愛得不得了。
她在戲中不算十分美麗,但卻獨有一份魅力。
她躺在床上聽錄音帶那一幕,睜著圓圓的眼,像是要看透一切似地,那種眼神實在很難讓人忘記。
她在巷子中那場歌舞,我更認為是片中少數歌舞場面中最出色的。
加上剪接的功勞,使這段歌舞和劇情少有地配合得天衣無縫。
如果讓我重看,我會選看這一段!
電影的美指也是少有的出色,整套片子看來就是很美很美。
有小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孫納穿紅的時候,她是天真的無邪的,總是正要或已然愛上張見東,我挺愛這個小小的、不怎麼顯眼的象徵。
劇情的部分不多說了,反正就是很簡單的愛情故事,可能你和我每天也會遇見的那種,離別的原因各有不同,終歸也是離別,面對愛情的傷口,我們每天都要選擇,如果忘記,不要忘記......
今天下午,在学校的放映厅看完这场电影。
我努力抛去女人的敏感心理和个人感情,克制着眼泪,看着它落幕。
我对里面的一个镜头很是喜爱。
10年后,林见东离开正在熟睡的孙纳走去机场,复仇的快感过后,像是从一场噩梦中惊醒。
然后又跑回来,在冰场上找到面色苍白的她,相拥而泣。
我很喜欢金城武和周迅紧皱的眉头和大眼睛里不断掉落的大颗大颗的泪水,一双锤打的手,一双抚慰的手。
那一刻的感情冲破所有的界限,汹涌而至,非常真实。
导演说:多年前,你需要一个导演,我需要一个伴。
本以为拍完了一部戏就会散,没想到我们拍了一部又一部。
要得太多了。
“要得太多了”,一针见血。
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真的会有这样的故事吗?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经常会忍不住执着这个并不重要的问题。
似乎,现实中,这样10年来坚持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少得好像只能在电影中憧憬。
真的会有这样的男人吗?
真的还会有人对于一段回忆耿耿于怀吗?
还是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大家更习惯把它演绎成一段暗涌,一阵阵不为人知的心悸。
回忆的力量,爱的力量,纯真的力量。
我并不知道。
原来我是越来越不爱做梦了。
我经常想要以坚强的心情面对悲伤的事情,一些永远的遗憾,一些看来无法也无力,更无奈去改变的事情。
我哭完之后就变成一个耻笑自己的人,在黑暗里感觉到结束的无可挽回。
就像林见东说的,我这一生最失败的事就是喜欢上一个自己鄙视的人,于是我也鄙视自己。
那种非常确定的爱和鄙视像是一个巴掌,紧紧痛痛地拍在我们麻木的脸上。
孙纳说:你不要看着我走。
然后对着他看她的窗猛踢一脚。
仓皇离去。
那些青春的脚步,从不却步,向着理想,向着未知,跌跌撞撞,伤得义无返顾。
我们现在是不是还陷在一阵被自我麻醉的无所谓里,放纵着失去和拥有。
一个男人什么都有了时候选择了你,他一定不会再放弃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选择了你,等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一定会抛弃你而一个女人要陪你共患难,并不代表多爱你,只是她太有自信,太年轻义气,她以为她强大青春美好到可以战胜生活。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
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
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
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英语里面的条件状语从句,带着期许,可惜很多假设从不成立。
有太多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夫妻,他们后来同床异梦,各怀心事。
比如jo爸他们是不是不愿意身边的女人见证过他们的不够强大和美好?
只愿表露风光的那一面。
当你没有山珍海味可吃,有一碗菠菜豆腐汤都奉若珍宝。
可是当有一天你拥有无数珍馐,你再也不能只喝一碗菠菜汤。
有话云,莫欺少年穷,可惜,你曾救助过的落魄少年,有几个能成为老来相伴。
包惜弱收留了落难的金王,惹来杀身祸。
你帮过落魄的他,他却不愿面对自己的不堪过去,连同你一起。
他根本没吃过川菜粤菜鲁菜鹅肝T骨韩料日餐,自然只喜欢你的清粥小菜。
只有他阅尽千帆,才能懂得清粥小菜真的最可贵难得。
也许兜兜转转到原点,位移为零,却不可或缺这过程。
小雨不爱张扬,张扬也不爱小雨,班主也不爱小雨。
可惜人们都只是看到表面,披着爱情外衣来洗清自我的人性。
老孙当时舍弃的是那个自以为可以战胜一切靠自己的的孙娜。
谁也不是真的爱谁,只有聂文真的爱电影,因为他通过电影完成自我救赎。
当他拥有一切,只是缺一个女主人的时候,再去找他吧。
他要的是一个共同欣赏自我的伴侣,而已。
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
想起金海心的《依依难舍》你现在依依难舍是你的骄傲作祟明早清醒之后你会明白你也没有爱过谁如果我依依难舍不管做错或做对随着你的言行时喜时悲将来我会发现只有我独自在为爱流泪最爱的一直是感情动物女人。
男人只是骄傲不服输一个男人什么都有了时候选择了你,他一定不会再放弃你;一个男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选择了你,等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一定会抛弃你是因为他拥有了一切后,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男人。
才会明白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
才知不爱吃牛排也不爱吃寿司而不是我只能喝粥。
他在怀念的原来是当时坚持的你和我,不孤独的挤在北京温暖了寒冬。
他也无奈的妥协当了演员,他们真的合作了。
像不像巩俐和张艺谋若干年后的合作?
那时候你需要个导演,我需要个伴儿。
为什么老东做不了导演呢?
因为他看不穿,看不透自己也看不懂别人。
他永远输给聂文周迅真慧黠又灵动,她是可以做导演的女演员,所以可以演活所有角色.老孙对于老东只是一个memory keeper她替他保管了许多已经剪辑的片段,就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
可惜,有很多我们丢掉的片段,没有人会保管。
因为他们连自己的都丢失了。
不要忘记北京。
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try to remember.一天天,一季季,一岁岁。
我们遗失的不是爱,而是自己。
原来时间的手可以抚平所有的伤痕。
Time heals all wounds.相逢一笑泯恩仇她最爱的不是北京,是青海。
最爱他的不是老孙,是老东自己。
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
为什么最后理智的却是女人?
看完这部片子,没有感动,也没哭,似乎早有准备地接受了一个现实。
我是为了弄清楚“如果.爱”这个片名的涵义而看完本片的,最后我的理解为:“如果这就是爱”或者说“如果有爱,(那爱是什么?
)” 故事很简单,没什么特别的,讲的就是一个女人十年前和十年后对男人的选择,以及这两个男人在这十年中对这段情感的态度。
就是在这个相信许多人都会遇到的简单故事背后,导演在说明什么呢?
每个人的人生都象是一部戏,上映在一个舞台上。
每个人都只顾专注地扮演着各自角色,只关心自已怎样把这个角色演到最好。
那么其他人只是你的配角,或者说是配合。
角色的轻、重都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
对你或对他(她)来说的轰轰烈烈,对于局外人来说也只是个片断,可以随意抹去;或许也只是擦肩而过时无意的一回头。
如果有爱,爱的只是自已。
这个道理已被无数个上演在舞台上的戏验证了,验证着。
所以人和人之间,“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的是不断的相互需要。
十年前的“周迅”需要一个洗热水澡,有一碗方便面吃的小窝,“金城武”需要一个栖身之所,于是两人走到一起,也许是同命相怜,产生了一种感情。
当时过境迁,每个人为了“角色”需要对任何事物的理解、判断、选择也是大不相同(除了极个别的情况)。
用“张学友”的话说就是“当时,你需要一个导演,我需要一个伴”。
所以两个人因各自的需求走到了一起。
以至于发展成了后来三个人的情感纠葛。
这种感情是什么?
如果这就是爱。
如果有爱,那爱是什么?
相互需要--如果这就是爱。
孙纳向往的外面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
所以,我觉得孙纳的每一个选择都没有错,虽然她伤害了两个很爱她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未来的权力,用什么方式就由自己决定好了。
你以为下定决心就那么容易吗?
如果你现在年龄在20上下,一定有试过迷惘和彷徨吧?
大部分人都是在彷徨中等待,等着去接受以后会发生的每一件事。
孙纳她想要的就只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也怕失败,她也怕做不好会被人笑,但是她还是去做了,她还是从自己的那一小块地方走出去了。
下定了决心改变的日子有多难挨?
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其实她一开始的时候不懂得爱,她从不索求爱,所以林见东和聂文的爱让她很迷惑。
她只知道这两个人都曾经是她可以依赖的人,可以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这就是爱,他们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
年少不懂事的人会觉得林见东是痴情的男人,但等你多年后再看这个故事才明白他像大多数男人那样自私,耿耿于怀自己曾经的付出,陷入偏执不能自拔并为此感动了自己还不够非要对方跟自己一起欣赏这出戏,时刻提醒别人不能忘记曾经自己付出了多少感情。感情方面这个社会对女人远比对男人苛刻
老陈你这是实验作品吧
意识流以前看不懂,再看这部片觉得好精彩,让人有心碎的感觉,里面每首歌都好听
是想说些神马啊。我得承认我没看懂。当然。也就没感动。
20121201首刷四星,喜《十字街头》//20180722【百老汇香港影展】胶片版。时隔六年二刷,虽然一度被感动到泪目,但实在对片中的歌曲无感。喜欢对白部分多于唱歌,喜欢北京部分多于上海。鲍德熹说《马戏之王》导演一定看过并抄袭了《如果·爱》,不过我觉得其歌曲编舞水平远在后者之上。三星半
受不了,看了两个星期才坚持着看完
只是如果吗,那只会留下遗憾。一部烦躁不安的影片
歌舞还是蛮华丽的,剧情一般般。
只为看阿武
这种片子实在是不适合我
单薄
三星半。时至今日再度去看,你依旧能被陈可辛的勇于尝试所感动。孙纳与林见东的冰面相倚,冷涩刺骨的告诫每个人,外面的世界,太多纷扰。
外表华丽罢了
为了成长,总得放弃一些东西
非常优秀的电影,起码我当时看的时候是这么认为,甚至留在电脑里一直没有删掉。。当然现在那台电脑已经GAME OVER了
如果不是因为是第一部歌舞电影,连一星也没有~~~~
如果…………爱
你是千堆雪 我是长街 相互取暖 不如相忘于江湖
低于预期,矫情,除了几首歌还不错
perhaps love,我也不确定,那到底是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