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1984

Wonder Woman 1984,神力女超人1984(台),神奇女侠2,Wonder Woman 2,WW84

主演:盖尔·加朵,克里斯·派恩,克里斯汀·韦格,佩德罗·帕斯卡,康妮·尼尔森,罗宾·怀特,莉莉·阿斯佩尔,加布瑞拉·王尔德,杜晨·科洛斯,琳达·卡特,克里斯托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西班牙语言:英语年份:2020

《神奇女侠1984》剧照

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3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4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5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3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4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5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6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7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8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19神奇女侠1984 剧照 NO.20

《神奇女侠1984》剧情介绍

神奇女侠198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危机降临时,她是力大无穷、魅力四射的神奇女侠,当岁月静好之际,她又是集知性和美丽于一身的博物馆员,她就是神奇女侠戴安娜·普林斯(盖尔·加朵 Gal Gadot 饰)。戴安娜和同事们偶然发现一个神奇的水晶,据说水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一个愿望。半信半疑的戴安娜默默许愿,谁曾想因故去世的男友竟然真得回还人间。眼见如此人间奇迹,戴安娜貌不惊人的同事芭芭拉·密涅瓦(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也许下变美的愿望,谁知却化身力大无穷的豹女。 然而,更大危机紧随私欲之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鲁比的选择少女不毕业反起跑线联盟2流言终结者第二季假戏真作灵魂摆渡之风华绝代蓝洞生死恋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同龄人我女儿的妈妈第三季送赞雪橇犬陪你到世界的尽头一触即发第一季10号国道东京教父好老板间谍之妻小直是小学五年级生疯狂海盗团通灵之六世古宅嫌疑人X的献身超凡女仆囧女珍娜第三季我的拳王男友帕特里克家在铁西骇人命案事件簿第二十四季邻居也疯狂国家底线时尚王国

《神奇女侠1984》长篇影评

 1 ) 有益的尝试,心有余力不足的逻辑

如果你看不到男反派做恶的根源就是想为了在儿子面前建立一个成功形象,你就很难理解最后为何可以这么容易放弃,而只看到女主是嘴炮赢得了胜利,没有什么激烈打斗就胜利了就觉得无聊。

他最后的抉择,并不是掌控世界与照顾儿子的矛盾,而是他“表现得配当他父亲”与“当他父亲”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看不到豹女渴望力量的原因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自卑以及过于在乎他人看法的焦虑转移到女主身上,把她的好归到一切她的身材力量上,你就只能看到铺垫了这么久,大boss不打就算了,最大打戏只是一个破豹女。

然而女主与她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人对女主的关注正源于她对这些关注的不在乎。

因为这里其实没有敌人,敌人是在自己内心的,女主经过挣扎,最终放弃了对男友复生的贪婪,男反派经过挣扎,放弃了对成名的贪婪,万万千千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贪婪,拯救了世界,正派反派,看起来不同,实际上走上的是同一条路。

愿望石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这也是最让我眼前一亮的点,因为它不同于传统的拉丁神灯神话,它聚焦的是,如果你有机会实现你的愿望,你的贪婪将释放到什么程度去,同时它的交换机制决定了,你要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少,男反派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许愿成为愿望石,正因为他知道人们的贪婪,他就像花呗一样许诺美好生活,但对偿还只字不提,因为他成为了世界的债务人,从而控制世界。

在追溯这个许愿石的源头是,好像说到这个是欺诈之神创造的,其实就已经暗示,人们贪婪所得的其实只是假象,它解决不了真正问题,豹女有了女主的一切,她依旧痛苦。

传统英雄电影是好英雄打坏坏蛋,反英雄电影是好坏蛋打坏英雄,而这部电影它不是传统英雄电影也不是反英雄电影,而是属于每个人的电影。

实际上近年来很多电影隐隐都有这种超越二元的色彩,这是我所喜欢见到的。

电影最终的决战通过说话而不是战斗来解决其实正是他的特别之处,因为我们实际对他人的选择其实无能为力,能做的只能奉劝,最终每个人的选择只能他自己去作出。

最后的胜利,不是由女主所创造的,而是由他们自己的选择创造的。

立意非常棒,拍下来两个半小时毫无尿点,但在剧情张力的推进上依然显得薄弱,可惜了。

我能体会在飞机中穿越烟花的那种浪漫的情景,有助于刻画女主对放弃对男友复活是多么艰难的选择,但是在那个期间刻意去搞搞浪漫是不是有点突兀。

最后人们的放弃,也显得过于理想化了,总之就整个立意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要比第一部好得多了,单纯善恶PK已经没啥看头了。

 2 ) 《尿点女侠》(带一点剧透)

仅有的这一分是给盖尔加朵的神颜的,除了盖尔加朵的脸,我是真的真的找不到看下去的动力了,逻辑相悖,剧情混乱,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真可谓全程尿点。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就没有人许愿世界和平?

只要一个人许上愿望电影不就地结束了?

如果真的可以那么多人一起许愿,各种相悖的愿望怎么办?

导演真的一点逻辑都不讲?

就是一顿硬来?

就为了给我讲道理他是啥也不管了。

特效也是,大场面啥的几乎没有,白宫打完发电厂干!

就那么几个虾兵蟹将就算是打不完了,打的没头没脑的。

真的我当时心里都想:你最后给我来个俗到不行的反派穿个大机甲出来,弄个机甲大战我都能理解。

结果,打完小花猫,就结束了,合着大反派的保镖就是一个半路加入的小花猫?

而且那个反派也是的,研究了那么久许愿石,制定的计划都哪儿去了?

没给自己安排一个保镖???

我就想说,但凡有一个人不想听你bb直接一枪干死你,你是不是白折腾了?

一桌子的图纸,天天研究就研究这么一个稀里糊涂的计划?

我看电影时候就感觉,这个反派除了研究出了这个石头是干什么用的以外,其他的他完全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看见石油王子了就去找石油王子,看到卫星发射器就去找卫星发射器?

完完全全没有一点点计划。

但凡这里面有一个点差错剧情都发展不下去。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反派的动机,一开始他想拿到许愿石是想让公司扭亏为盈,让自己的油田出很多的油,可是后来怎么莫名其妙的想要吞并别人的石油了,又一头干去埃及了?

我就想说那你费这劲,你直接一开始就许愿:我要全世界的石油不就完了?

还不用自己到处给人作法,直接一步到位不好吗?

还有当我中途溜号一小下再一回来,就变成帮全世界许愿了?

是因为谎言之神的蛊惑吗?

可那为啥后来戴安娜的2分钟嘴遁就直接破了蛊惑?

那这谎言之神法力的劲儿也太小了吧?

费这么大劲让人两句话给说服了?

电影的主旨告诉人们脚踏实地,不要过分贪心,不要透支未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我都能理解。

可是我看最后那个全世界一起许愿的那个场景,有些人的那那这个愿望明明就很正常,而且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小愿望:“我想成为作家”,“我想变漂亮”,“我想变有钱”等等等等,我是真的不明白有这种愿望有什么错嘛?

难道人就应该过得没有欲望?

难道没有欲望的世界真的好?

这些小小的愿望有的或许只是他们可能会为此奋斗一生的梦想,有什么错呢?

给我整蒙了,弄得我一度怀疑这个电影的主旨是资本家给无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的洗脑宣传片,让所有人没有欲望心甘情愿的给老板打工???

真的,关于剧情我自己都迷糊了。

前后不自恰的地方太多了。

其实我不是一个鸡蛋里挑骨头的人,这又是一部超级英雄的电影我知道,我也没要的那么多,就想好好的看个爽片,可是我真的是爽也没爽到,故事也听的勉强,就是一个“猴爪故事”叫他讲的是那么的强行。

这部电影适合超级英雄的粉丝,那种逢超级英雄必看的人,盖尔加朵的颜粉,和闲人,其余的量力而行吧。

 3 ) 《神奇女俠1984》:平庸的超級英雄?

但凡對反烏托邦文學有點敏感的讀者,一定會對《神奇女俠1984》片名中的那一串數字年份產生一定的遐想,希望從電影中找到與喬治.奧威爾筆下威權世界的聯繫。

但這部表面上具有一定野心的超級英雄電影,最終還是沒有逃離爆米花電影的格局。

而影片明晰的工業電影套路,毫無意外的劇情結構(有人稱之爲「復古」),甚至讓人覺得這就是一部規整的童話寓言。

寓言的特點在於寓意的明確性和解讀的封閉性。

畢竟,寓言是爲涉世未深的兒童準備的,用最淺顯的寓意加故事的形式,傳遞基本的善惡價值判斷。

然而,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寓言描繪的童話世界終將在生命經驗的進展中破滅,成人世界面對的更多是謊言、競爭、不公、壓迫和無奈。

寓言的敘事套路,不僅僅侷限了故事本身的厚度,更有可能讓充滿社會經驗的成年觀衆感受到諷刺。

《神奇女俠1984》中,再現浮士德的主題,討論「貪婪」,批判「走捷徑」。

其實,文學的母題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現代作品中復現,讀者和觀衆對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甚至,在一開始,我還慶幸,終於有人實踐了自己童年的夢想,在面對神燈一樣的許願寶物時,利用一個願望,給自己無數未來的願望續杯。

但可惜的是,《神奇女俠1984》更多只是機械性地重複了上述的文學主題,而且,在好萊塢工業電影框架下,討論這些主題,本身已經有些諷刺,甚至非常的虛僞。

實際上,在討好政治正確的話語體系下,大部分的超級英雄電影所傳達的意識形態和世界觀,已經變得非常固化和單薄,只會在安全的邊界內遊走,沒有辦法帶給人除了娛樂以外的任何反思和衝擊。

在幾個主題中,先說說「貪婪」。

電影中,世界亂局的產生,最直接的原因是世人的貪慾。

無論是大反派麥斯維羅德,或者是豹女、普羅大衆,甚至是神奇女俠,大家要麼是慾壑難填,一步步邁向慾望深淵,要麼是猶豫不決,捨不得放棄不費吹灰之力的意外所得。

在混亂的首都街頭,手捧「聖經」的傳道人,帶着關鍵詞,耳提面命地斥責衆人的貪婪,這已經是戲劇中最赤裸的表現手法了。

但是,在電影批評「貪婪」的同時,大家不難詭異地發現,這部投資金額高達2億美元的電影,從選角、創作、拍攝,到製作、營銷,這所有的現實行爲,都是以「貪婪」作爲原始驅動力的。

2017年,《神奇女俠》全球橫掃8億2千2百萬美元票房,接着,DC沿用大批原班人馬,催生出這部復古的「1984」,就是希望再造一個超級英雄宇宙,匹敵Marvel的票房傳奇,用資本堆砌的超級英雄世界反哺資本。

所以,《神奇女俠1984》中的一切反對建制、積極抗爭的元素——女性主義、英雄主義、 甚至反烏托邦的「1984」這幾個數字——都打上了資本的商標,成爲資本圈養,迎合市場的產物。

它們宣揚的反叛,已經變成了建制話語內可以接受的安全反叛,成了建制話語的一部分,是時下的政治正確。

所以,一部作品一方面提醒觀衆,警惕「貪婪」,卻在另一方面踐行「貪婪」,這本身就是彰顯的諷刺,是工業電影的僞善。

同時,這也應和了電影寓言形式的意義——超級英雄電影只是停留在童話的層面,我們只能以童話的視角去看待這樣一部電影,因爲它所宣揚的價值觀已經變成了這個世界的稀缺物——必須承認,我們生活在貪慾縱橫、檯下交易遍地的骯髒世界裏。

再說說電影的另一個主題——「不要走捷徑」。

電影開頭便展示了童年戴安娜參加亞馬遜女戰士競技比賽的場景,她希望通過走捷徑獲得勝利,卻被安提奥普制止。

當童年戴安娜大叫「這不公平」的時候,安提奥普提醒她要誠實,不可以投機取巧。

說到「公平」和「捷徑」,神奇女俠的死對頭豹女真的有話要說。

在白宮的打鬥戲中,豹女質問神奇女俠,憑什麼神奇女俠擁有一切,而豹女自己卻一無所有,默默無聞,沒人關注。

神奇女俠反駁,希望豹女反思一下,她如今通過許願石獲得的能力,並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通過付出慘痛的代價交換的。

老實說,這正是神奇女俠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

爲了更大的力量和利益,所有人都要出賣自身最寶貴的東西去交換,那麼神奇女俠到底出賣了什麼,使她擁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力量?

很明顯,神奇女俠不同於那些需要許願才能獲得能力的庸庸之輩,她是天選之人。

她一出生就決定了未來的使命、能力,她註定會受到歡迎和關注,具備善良的天性和完美的價值觀,這些「天生註定」,難道不是最大的「捷徑」嗎?

當神奇女俠穿上了阿斯特里亞盔甲,戰鬥力猛烈提升,刀槍不如,對這樣的捷徑,《神奇女俠1984》又怎麼批判?

同樣落在水中,穿鎧甲的神奇女俠不會導電,而豹女卻要被掉落的電纜電暈,這樣的捷徑,又怎麼批判?

更有甚者,在電影中,解決一切的問題,只需要一句「我放棄我的願望」就可以達成,並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去收拾爛攤子,這難道又不是捷徑嗎?

在凸顯不公平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宣揚平等地付出,期待同樣的收穫,批判「走捷徑」,這又是一個諷刺。

喬治.奧威爾的《1984》是在1949年的時代背景下對30年多後未來的大膽預測和想象,是對現實可能存在威權政治的批判。

而2021年的《神奇女俠1984》卻只是對30多年前的年代元素的緬懷,是依附於資本框架下的固步自封,是對建制下政治正確話語的諂媚。

可能這兩部作品爲數不多的聯繫,只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的符號信息上面——全國性廣播系統和電幕(telescreen),冷戰的美蘇與大洋國和歐亞國。

在卡通片《靈魂奇遇記》都能輸出更爲複雜的價值觀的時候,這些面向更加年長一些的觀衆群體的超級英雄電影,是否可以進取一些,反思下自己的製作套路和世界觀?

或許,這對於娛樂至上的爆米花電影是一種苛求;或許,在市場追捧,票房大賣的前提下,如今的超級英雄電影仍要沿着資本設計的劇本繼續走下去。

( 已首發于香港文学舘《虚词》,转载请联係《虚词》编辑或作者 https://p-articles.com/critics/2063.html )

 4 ) 短评补丁

对,就是大纠结师的“短评不够写的碎碎念”系列,换个说法,刚好也可以水一段解释,凑点字数。

正餐开始:所以这片本质是部爱情片吧?

不不不,爱情片好歹男女戏份均等。

这一部完全把强大而独立的神奇女侠拍成了“live only in love”的黏黏腻腻、哭哭唧唧的小女人,而对象是入可以为你暖床换装,出可以带你飞翔为你挡枪,最后为了世界再次牺牲自己的绝世好男人。

看到标签有个“漫画改编”,我懂了,古早少女漫改编!

借尸还魂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派派那发福的肚子。

实现愿望的过程开始还稍微做做样子交代一下,后面实在搞不来就切镜头。

切镜头,好莱坞导演用过都说好!

打戏烂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我现在在本质相同的泥轰凤傲天阿尼妹里随便找一部,都能和你打个五五开信不信。

什么,你说这是部少女漫改电影?

那还要什么打戏,全删了,顺便还能把那裹脚布般的时长截掉一点,岂不美哉!

是不是,力量型英雄神奇女侠靠场地debuff战胜小boss,嘴炮战胜大boss,真有你的啊编剧。

查了下小男孩演员的粑粑应该是华裔,配合我短评说的,懂得都懂好吧。

最后,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就要有所付出,有些人攒钱付全款,有些人贷款毁一生。

 5 ) 这一次,DC讲了属于“她”的神灯童话

小时候看童话,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过:有一天,自己能拥有一个阿拉丁的神灯。

长大后,我们不再这样想了,但我们一定是有某个瞬间,是在期待有什么能把我们从这苦痛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如果我有高考试卷的答案就好了,如果我能拿到这个offer就好了,如果他能爱我就好了,如果我能升职就好了,如果我能发财就好了,如果妈妈的病能好起来就好了——我们有的时候,是那么想要一样东西,而现实世界如此残酷,我们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它。

如果可以,我们会甘愿用钱、用力量、用健康甚至用生命换取一个心愿。

那个期待神灯的妄想,它一直都在,与成年无关。

甚至,成年人很多时候都比孩子更加妄想得到它。

《神奇女侠1984》的故事就像一个全新的神灯故事,它用一条异常简单又相当深刻的故事线,讨论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不如意的人生。

它向我们发问: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一个心愿成真的机会,你要抓住它吗?

如果抓住它之后,你发现你要付出别的代价来换这个愿望,你愿意继续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都能成真,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为了更大的福祉,或者说,为了你自己,你要接纳真实,放弃那个凭空掉下来的“心愿成真”,你有勇气做到吗?

戴安娜健康、美丽、勇敢、强大,她甚至可以永生。

她没有太多妄想和欲念,唯一求而不得的,就是她在很多年前失去的爱人。

于是,她在不经意间,对那块独一无二的黄水晶许了愿,希望能再次见到自己的挚爱。

史蒂夫回来了,代价是她的力量开始变弱——戴安娜选择接受——她可以接受这种代价,史蒂夫是无价的、是她唯一的愿望。

代价继续升级,如果她不放弃自己的心愿,世界就会因此毁灭——戴安娜不想选,但她的爱人和她自己都明白,她必须做出选择。

剧情在这个时候达到了第一个高潮:飞砂走尘,宛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中,戴安娜哭着说,我不想放手。

史蒂夫亲吻他爱的女孩、他爱上的那个盖世女英雄,笑着说:你不必放手,因为我本就已经死了。

《神奇女侠1》的剧本比《神奇女侠1984》要平庸很多,但即便是在第一部,戴安娜和史蒂夫的感情也刻画得相当出彩。

戴安娜是个无比强大的女人,要围绕她勾画一段爱情——而且那个男人还是个普通人,并不容易。

身为一位心思细腻的女性导演, Patty Jenkins在极好地利用戴安娜展现了女权主题的同时,为戴安娜和史蒂夫刻画了美妙的爱情:爱是理解、是包容、是保护、是支持。

戴安娜的女权,来自于她的力量,更来自于她强大的、真善美的内心。

她不需要贬低身边任何一个男性角色来实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这正是女权(或者说作为平权的女权)中最最伟大的东西,一种不带有杀伤力的,坚定、宽容又不卑不亢的力量。

在这样的基础上,史蒂夫可以在尊重、仰望戴安娜的同时,又把她像个小女孩那样珍惜和爱护着。

她无比强大,能够保护他,他也总是她的力量源泉。

她95%的时间几近完美,而在那脆弱迷惘的5%时段,他在支持她,她会因为他而变得更好。

他和她,真的适合彼此就像刚刚提到的那个时刻,她知道她该放手,可是她不想、不舍得、不忍心,她还差最后那一点点勇气。

这时候,史蒂夫会握住她的手,像第一部里那样跟她说:“我可以挽救今天,而你会挽救世界”。

或者是像这一部里,安慰她:能拥有这一段共处的时光,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你不必放弃我,我亲爱的女孩,你只需要勇敢地面对真实:我已经死了,你不必放手。

我活在你的回忆里。

我的爱永远都在你身边。

戴安娜终于下定决心,放开他,奔赴自己的使命,他的声音响在她身后:我爱你。

戴安娜头也不回,哭着回应:我也爱你。

她每远离他一步,心碎就更多一点,她哭得撕心裂肺……但同时,她每远离他一步,就离真实更近了一点,她的力量在一点点回到身上。

她越跑越快,最终离开了她最美的幻梦,担起了她最沉重也最高尚的责任。

在故事最后,世界上每一个曾妄想心愿成真的人,都直面了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都拥有了直面真实的勇气,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了“神奇女侠”。

而这样一个结尾,因为太过“正向”,简直像个说教类童话,让我有一瞬间想笑。

但是很快,我又觉得想笑的自己有点可笑。

忘了是谁说过,在信仰缺乏的现代社会,超级英雄就是某种替代信仰。

我们去看他们/她们,会喜欢他们/她们,不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帅气美丽、电影特技炫酷,而是因为他们/她们展示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哪怕这些东西很简单、很老派、哪怕它们很多时候包裹在商业大片铜臭味的外表之下。

但那不是我们应该停止相信它们的理由。

The End.PS:所有卡司都超棒,克里斯汀·韦格非常美,加朵的演技进步了不止一点点!

又PS:感谢阿德和盗梦观影,感谢让我蹭车回来的小哥。

 6 ) 拯救地球的方式又多了一种啊

先说明,3分的打分里,有1分是给去年亮相的首个预告片的。

New order的blue monday配上线条形状的WW84 logo实在太有80年代的味道了。

回到正片,只能说无力吐槽,第一部积累出的口碑到这一部就败的差不多了。

首先,如果给预告片里的80年代元素打90分,那正片里撑死打30分。

除了屈指可数的电视、衣服和霹雳舞,基本看不出这是1984年的事儿——对面福斯的X战警第一战也差不多,除了肯尼迪讲话基本看不出是60年代——但好歹人家名字里没挂年份啊。

开篇用小戴安娜的比赛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抄捷径。

然而通观全篇,基本找不到跟这个对应的桥段。

大反派麦斯威尔拿了梦之石,于是梦之石变成了智能梦之石——当它只是一块石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许了愿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女侠许了愿,啪,神力逐渐消失。

豹女许了愿,啪,人性逐渐消失。

等等,人性...逐渐消失?

戴安娜神力没了变成人,芭芭拉人性没了变成神?

真就随便搞呗。

好在糊涂账没持续太久,麦斯威尔成为智能梦之石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都一清二楚。

麦斯威尔也是6,第一天要钱第二天夺权,第三天什么都不要,拖着半死的身子也一定要让全世界人民都有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望。

真圣诞老人无疑。

回到女侠这边,就不说一架战斗机是怎么从华盛顿不加油不降落就飞到开罗这种神迹,这愿望还真就跟过家家一样,许了愿就一天天实现,不想要的时候就说我不要了,瞬间恢复正常。

我要是有这块石头,一定先许个愿望拿到1000万,买完房子就说我不要了,还能白得一套房,令人窒息的操作。

女侠离开了史蒂夫,顿悟。

于是有了一个非常80年代的镜头——看过里夫版超人的你们明白我在说什么。

电影院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竟然一时语塞。

芭芭拉最后许愿自己变得更强大,于是就变成了...豹女?

猎豹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捕食动物?

导演宁可让史蒂夫在烟花里飞5分钟,都不愿找个桥段铺垫一下为什么变成豹女?

如果说前面多少都还情有可原,最后大跟麦斯威尔的决战就真的是——拉垮。

就不说那些逻辑上的硬伤了,告诉全世界这个世界已经很好了?

然后大家就纷纷收回自己的愿望?

我一直以为救玛莎是DCEU最尴尬的时刻之一,结果来一出这个?

这还没完,前一天还琢磨怎么赚钱掌权的大反派,听到儿子喊了一声爸爸就大吼一声我不干了,就跑了?

然后核弹就炸了,烟囱不冒烟了,天下太平了?

就完了?

我本来想说扎导我错怪你了,然后就想到了身为制片人的扎克施耐德,不禁陷入沉思。

通篇下来,只有汉斯季默没有让人失望。

神奇女侠2之后,谨慎看好明年3月的正义联盟。

 7 ) 1984年的神奇女侠,2020年的女性困境

在WW84上映后的一天内,各种“女权主义电影不行”的批评之声又不绝于耳。

这部电影当然不完美,但其中的各种缺陷其实和女性题材本身没有太大区别。

比如特效,这是华纳DC一直以来的短板,从BvS开始就被反复诟病,除了《海王》几乎全是灾难。

在这部WW84里,回想起来唯一的wow场面就是开头的运动会。

后面戴安娜学习飞行的画面虽然很努力想让人感动,但在真空漂着摆pose一样的特效质感只让我觉得尴尬。

这里的设计还是挺出彩的还有很多让人不知所云的冗长的台词,像是学生写论文在凑字数。

但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女权主义的锅。

如果说Patty Jenkins能力不足,仅凭性别优势上位,那么她执导的WW第一部以《正联》一半的预算取得了比《正联》高一亿多美元的票房,是不是证明了男导演能力更差?

甚至华纳还为了《正联》先后补拍两次,补拍的预算加起来都快够再拍一部WW了。

男导演失手的时候很少有人归咎于性别,但女导演做不好就一定是吃了性别红利。

我反而觉得,这部电影虽然故事设在1984年,讲得却是当下的女性困境。

芭芭拉一开始是受困于男权社会的女人,当她看到洒脱又英勇的戴安娜之后,也希望像她一样强大。

当芭芭拉把骚扰她的变态扔到路中间的时候,应该很多人还是觉得蛮爽的吧。

看到戴安娜为了男人不惜放弃超能力之后,芭芭拉就不想和她一样了。

她要比所有人都强,从被捕猎的变成捕猎者。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捕猎者(predator)这个词在英文里也被用来形容性侵的加害者。

可以说芭芭拉是以暴制暴的激进女权代表。

这个腿确实让人羡慕啊而戴安娜则像是有些理想主义的温和女权。

她成长于全女性的环境,又自带神力,在接触真实社会的过程里几乎没有遇到过芭芭拉那样的性别压迫。

加上她所形成的的世界观都带有神性,追求世界大同和真善美,要爱护天下苍生,即使打架也不能伤及无辜。

因此最后她动之以情感化全世界,靠的是相信人性本善,这未免也太不接地气了。

毕竟是PG13的商业大片,为了照顾票房和WW的英雄形象,做这样的考量也可以理解。

但同样是PG13的其他DC电影里,坚持不杀人的蝙蝠侠就可以变得残暴,超人也可以扭断人的脖子。

豹女本身就是WW漫画中非常经典的反派角色,她的故事素材绝对撑得起一条单独的叙事线。

然而在电影里,似乎华纳不满足于只有一个女性反派,又加了一个野心更大、能力更强的男性反派,削弱了豹女这个角色,也没能把戴安娜和芭芭拉的关系展开。

真的很可惜,因为在主流电影中,这种无关男人、单纯因为欲望和力量而相爱相杀的女性关系非常少见。

这部电影本身的遗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女性问题的困境。

很多人都觉得好莱坞白左、爱贴女权、搞zhengzhi正确,但其实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产业依然是被男性牢牢掌控的。

在2020福布斯全球女演员排行榜第一位的Sofia Vergara,4300万美元的年收入还不到男演员排行榜第一的巨石·强森8700万年收入的一半,甚至连男演员榜的前八都进不去。

而在奥斯卡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上,获得最佳导演的女性仅有一位,而且最近两年奥斯卡都没有提名女导演。

大家之所以觉得女权电影多,是因为男权已经作为常态被普遍接受了。

就像是新闻里通常只有女司机出事故会被加上性别,男司机的事故只会写“司机”两个字。

每年出产的电影绝大部分仍然是男性主导的,而这些电影很少会有“男权”的标签。

反而是因为女性题材很少,一旦有,发行方一定会把性别议题作为一个卖点来宣传。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WW84最后没有关于任何DC后续电影的彩蛋,想必华纳自己也不知道DC系列该何去何从。

最近华纳关于HBO Max的操作体现出了管理的混乱,而WW84反映出的问题也只是华纳电影部门尴尬处境的一个缩影。

 8 ) 我为什么喜欢《神奇女侠1984》?

晚上散步时,脑内一直回放着电影里的片段,我觉得我得写点儿什么,以完成我与这部电影的互文。

观影感受是私人的,《神奇女侠1984》的故事有着与我经历相重合的部分。

它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我无法用言语描绘的情感,深深共鸣。

超英作品中有一个常见的创作套路(Trope),即“冰箱里的女人”(Women in Refrigerators),特指在包括但不仅限于漫画作品的故事情节中,为了驱动男性角色的故事发展,女性角色经由特定途径遭受伤残、失去力量或死亡的情况。

与之相对应的是“解冻的男人”——女性的残忍死亡刺激了男性的成长。

比如,这条短语的来源,DC宇宙的绿灯侠,当他回到家发现女友被反派大boss杀害并冷冻在冰箱后,悲愤交加,干掉了对手。

在此类语境之中,女性还是作为他者而存在,她难有自己的性格与复杂经历,只是男性生命经验中的工具人,无论她或她们对于他和他们的意义有多重大,女性在很多叙事结构中仍处于扁平状态甚至是缺失的存在。

神奇女侠将这样的套路进行了性别调转。

第一部里,史蒂夫的壮烈牺牲让戴安娜觉醒了勇气与更强大的神力。

在第二部中,也是史蒂夫的离去,让戴安娜习得了飞行。

但是,这一次,我认为戴安娜的成长不是来自大他者(爱人、人类或被破坏的世界)而是她的自我,来自属于她个人的爱的力量。

“我放弃我的愿望。

”是她接受了现实,也明白其愿望也是一种美丽的谎言。

“我放弃我的愿望。

”通过假象获得的事实是短暂的,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会失去超能力,会失去良知,甚至失去人性。

“我放弃我的愿望。

”正如同童年在天堂岛的那场竞赛,通过捷径获得的只是虚假的胜利。

拉康说,欲望构成了我们的经验。

我说,不如是让欲望成为现实的经历构成了我们。

愿望是欲望的表现,想要实现欲望势必经历努力的过程。

忽视等价交换原则而轻易实现的愿望,本就是一个谎言。

事实只有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戴安娜,无论我身在何处,我将一直爱你。

”“我爱你。

我放弃我的愿望……”身上的伤痕渐渐修复,真言套索飞速旋转,雷霆之力重回她身。

“我离开你之后,你的天赋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我学会了飞行。

我虽孤身遨游天际、驾驭闪电,但你对我的爱与我对你的爱一直流淌在我生命中的时时刻刻,成为不可磨灭的痕迹,成为我继续奋战下去的动力之一,让我成为我自己。

”于是她伸出自己的手,握紧拳头,向前。

爱是神奇女侠最大的武器。

女性主义的电影,其浪漫也是极致的。

一战时,是史蒂夫带领戴安娜认识人类社会,完成孩童到成人的转变;80年代,是戴安娜引领史蒂夫感受新的未来,她自己也在亲密关系的滋养中完成女性自我的再觉醒与再成长。

除去天堂岛竞技,我认为片中第二次高潮便是戴安娜与史蒂夫驾驶隐形飞机穿越绚烂烟火的片段。

凡人爱侣会开车兜风,在海岸边、树林里、家中或对于他们特殊的地点欣赏烟花的短暂与热烈;而女侠爱侣,在战机中,穿梭繁星,掠过花火,交响乐起,转瞬即逝也能定格成万古长存。

烟花消逝时不仅刻出战机的身影,也共同完成了只属于戴安娜和史蒂夫的共同经历。

我想,这会是留给戴安娜的,无比宝贵的,关于爱的回忆。

尽管《神奇女侠1984》有着明显的缺陷,比如某些情节稍显拖沓,也并未完全颠覆“冰箱中的女人”的套路。

第一部史蒂夫的去世是壮烈的,带着豪情壮志;第二部史蒂夫的离去,是温柔的,也是复杂的。

不像套路中的女性,她们在情节里的消失往往惨痛且残酷。

但我认为,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又一女性主义的部分:去掉二元对立的视角,呈现每个角色自己的故事。

每个角色的所作所为皆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豹女的转变,在获得力量之后反击骚扰她的男人,她失去了节制,彻底沦为暴力的奴隶。

观众能看到角色们的脆弱、挣扎和反省,正如戴安娜对豹女说的那句:“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这部电影甚至对反派都是善良的。

秉承神奇女侠真善美的核心,结局部分并未夺去麦克斯的生命,而是把他也当作迷途的羔羊,去启发,去唤醒,去找回人性。

正如戴安娜在决战时对影片里每个个体说的话,也是说给每一位经历了2020年的荧幕前的观众。

是观众与女侠一起完成了最后的决战。

“你经历了痛苦,感受了悲伤,但你不是独自一人,弱小无助,孤立无援。

”我们都经历了太多。

旧时代的浮华已经过去,新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人的脚踏实地。

这是在2020年即将落幕时最好的一部超英电影,温和有力,理智又充满爱意。

拥抱真实吧,Truth is beautiful.

 9 ) 一部近年较少见的,“有趣”的主流商业大片

看本片之前,我偶尔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差评,因此我的预期是极低的。

我期待的是一部烂中烂的烂片。

在我的观影价值判断中,烂中烂的烂片往往比中规中矩的,一般意义的主流好片更值得看,比如在我的推荐序列中,“无极”就比“复仇者联盟”更值得一看,因为后者是在太过“普通”,“主流”,“平庸”,或者说“无趣”了。

但是看过之后我才知道,这部“神奇女侠1984”显然不算是一部烂中烂的烂片,相反,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它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主流A级大制作,当做一部MV看也是十分过瘾的。

当然,如果仅是如此,那它的地位也就和“复仇者联盟”类似了,很难找到什么推荐的意义。

但这不是本片的全部,从各种意义上来讲,它都更“有趣”。

电影爱好者恐怕都听说过戈达尔的一句话,叫做“不是拍政治的电影,而是要政治的去拍电影。

”此片立场虽然与戈达尔南辕北辙,但是却身体力行的大力实践了这句话。

近年的主流超级英雄大片中,少有如此鲜明的传递政治信息,和如此高度的政治自觉性的。

当然,即使是看上去与政治丝毫无关的纯粹的娱乐大片(在此可以再次用“复仇者联盟”作为例子),在深层次或者说潜意识中,也一样是有政治性的。

此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政治性是如此的直白,如此的“in your face”灌在你的脸上,即使是只受过中小学教育的“准文盲”也能一眼看出来。

而它表现的问题又与其他之前的主流超级英雄片不同,如此的有现实性和当下性,这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它的文本价值。

“政治”虽然是超级英雄片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但它们经常关注的是一些哲学性的,抽象的,虚构的问题,用一种贬义的说法,就是“假大空”。

比如在“守望者”,或是“美国队长内战”中,我们能看到虚构的故事中呈现出来的两种看似相反的,极端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这种对抗往往是高度脱离现实的,是一种我们这种大号儿童喜爱的思想游戏。

如上文所述,“神奇女侠1984”的政治性不是抽象的,而是简单直白而且与当下现实直接相连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对现任美国总统川普的一种既主流,而又略显少见的再度评价。

此片的主要反派“麦克斯·洛德 ”显然就是川普,这甚至说不上是一种隐喻,而是摆在台面上告诉你的信息传达。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评价电影时尤其如此。

我们需要关心的不是这部电影中表现的年代(1984年,从很大程度上来讲,1984的设置是一种造型美学上的选择,也是对本片政治性的提示),而是为什么在当下这个年代出现了这部电影。

为什么说此片是对川普“既主流而又非主流”的再评价?

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此片很大的主题落在了真言和谎言上。

“谎言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许愿之后想象性的实现愿望,是一种典型的谎言和“另类现实”。

此一部分和主流认知中的川普与其选民的特征高度重合。

满嘴谎言,自说自话的自封为成功者,“懂王”,散布假新闻,甚至发明出了一个新词“另类真相”,我们不必再提在某主流媒体的统计中,川普平均每天撒多少个谎这种无可争议的统计数字,远远高出了美国之前的任何一届总统。

这些都和本片的此一主题高度对应,此为其一。

十分有趣的是,此片中的洛德是电视明星,而且濒临破产,只是在电视上吹嘘自己的成功,塑造了一种虚假的人设。

在现实中,川普也同样多次破产,很多人怀疑川普根本没有多少钱,他“成功富豪”的身份完全是做电视明星的人设,是凭空吹嘘出来的。

此为其二。

不需要努力,什么也不用做,只要说出来就实现了愿望,这可以理解为川普主义所创造出来的“另类真相”,川普可以完全不顾现实的信口开河,但只要他说,就有大批选民相信,仿佛就真的成了现实,因此诞生了新词“另类真相”。

此为其三。

以上三点,当然还有我一时没想到的许多点,都是对川普的主流评价。

川普是一个典型的极右翼,另类右翼,甚至是法西斯,撒谎当然是他们最常做的事。

那么非主流的评价又何来呢?

看完此片的观众恐怕有不少已经想到了,此片最“反动”之处,也是DC电影序列中很常见的一种明确的政治立场,此处岔开话题:比如,蝙蝠侠系列中,是一个亿万富翁从城市犯罪者手中拯救劳苦大众,城市犯罪率为什么这么高?

我们的电影不会告诉你,是因为贫富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不公正,逼迫劳苦大众走上犯罪道路。

而会说:有一些人就是天生的疯子,有一些人“生来就想看这个世界燃烧”。

且不说这种表述有多么的愚蠢和荒谬,光是亿万富翁做大英雄这个简单的主题,就已经够让许多政治敏感性够高的人士天然的反感了。

因此“蝙蝠侠”系列时常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无耻的自我吹捧和宣传也就毫不意外了。

去年的“小丑”也因为“煽动右翼民粹主义”而时常被归类为“右翼”电影,但我不这么看。

小丑对社会贫富差异的批判是直接的,它的煽动也完全可以理解为对人民革命的煽动。

小丑作为蝙蝠侠的对立面,仿佛也可以当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这部电影也就可以当成一部左翼电影了。

这似乎成了DC电影序列中的一个异类,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毕竟在DC的大局中,小丑依然是丑恶的反派这一可怕的事实。

说回“神奇女侠1984”,此片的反动性又何在呢?

在现实中,我们的川普是一个失了大势,即将下台的右翼民粹主义“法西斯”。

我相信此片的反川普信念是真诚的,在好莱坞,即使政治立场偏右的人,在当下也很难去支持川普这样的骗子了。

但是!

此片告诉我们,川普虽然做了很多坏事,但他人并不坏。

就像希特勒杀了成百上千万人,但他还爱动物呢。

这不,“帝国的毁灭”就告诉我们希特勒是多么的有人性,多么的可怜了。

川普不是坏,他只是傻,还傻的有点可爱呢!

他以为在台上说说好话,创造出一种“另类现实”,就真的能实现人民的愿望了。

他实际上是一个内心憨厚老实的大善人,只是做事太傻而已。

如果有戴安娜这样的好人能对他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就真的能改邪归正。

坏人也许改不了,但傻人是真的能改好的。

这就是“神奇女侠1984”告诉我们的川普。

这种评价准确吗?

可怕的是,可能还真有点准确。

个人看来,我也确实不认为川普真的有智商去系统性的理解极右翼法西斯的意识形态。

他表现出的状态,就像是一个智商很低,但却成功了的机会主义者。

但我们所理解的川普,都只是极度缺乏证据和细节的推测。

此片的“反动性”,当然不止是体现在对川普和极右翼法西斯的“洗白”上。

反极右翼的不一定是左翼,也有可能是普通右翼。

而这就是此片明确的政治立场:共和党主流“右翼”。

电影告诉我们,川普确实是个骗子,但他是个人还不错的骗子。

他从没直接的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爱孩子的父亲,甚至是个关心全人类福祉的大好人,只是他太傻,做事方式错了,酿成了灾难。

你们可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党产生了川普,就把我们一棍子打倒,去想什么新的出路。

这不,英雄戴安娜又直白的告诉我们,你们也许穷,也许苦,也许受了委屈,但是这个世界上谁不穷谁不苦,谁没受过委屈呢?

你们这样乱许愿,脱离了穷苦的地位,是会扰乱社会秩序,给我们带来大灾难的。

此处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无耻的颠倒黑白:本来我们批判的是川普这个极右翼法西斯,突然一转,莫名其妙的就变成对共产主义幽灵的批判了。

不要去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原本的样子就够美妙了。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我们帮你反极右翼了,但是你可千万别想着招共产主义的魂”。

两者都是一样的,都会带来坏后果,最好的就是维持现状,什么也不做。

这种反对社会变革的立场,我们有一个专有名词用来称呼,叫做“反革命”。

此片在此处采取的立场,似乎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反革命”了。

同样类似的矛盾张力还体现在戴爱娜和豹女之间,此处演化成了比资本主义保守主义还要倒退的血统论:我的能力是天生的,是遗产继承来的。

你后天是学不来的,我的遗产继承有天然的合法性,不能质疑。

此处可以展开几万字,不再赘述。

这也许就是美国主流政治保守主义所能采取的最公平,最安全的立场了。

名为反右反川普,实为反左。

说了这么多,似乎我是要把这个片子批倒批臭了。

其实不然,虽然我未必认同此片的政治立场,或者说非常不认同,但此片仍然非常值得一看。

原因就是它比较少见。

“加勒比海盗”中有一幕经典对白,一个英国军官对杰克船长说“你是我听说过最差的海盗”,杰克回答“至少你听说过我”。

此片似乎有类似的意义:也许它的政治立场是反动的,但“至少它有政治性”。

对我来说,相比普通的,竭力脱去了政治性,只保留娱乐性的主流超级英雄片,这就足够“有趣”了。

这样的电影,也真的更容易在影史上留下来。

我似乎可以想象,在50年后的某个文化研究的大学课堂上,某个老师举出此片来为学生引证讲解50年前美国社会的某种思潮或意识形态,无论是批判的还是认同的,此片都有值得分析和讨论的文本。

相比之下,“普通”,“主流”,“平庸”,或者说“无趣”的“复仇者联盟”,则是毫无机会在历史上留下来。

这就是我推荐“神奇女侠1984”并打高分的理由:它“有趣”,“少见”,且既“主流又非主流”,作为一个文化研究的文本有值得分析之处。

使它成为近年来较为值得观看的主流超级英雄片之一。

 10 ) 这是一部纯粹的反对资本家的电影

你可以这么理解,里面特朗普影射的不是特朗普本人,因为他很自大,但是很务实,傲慢但是从来有什么说什么相反,它影射的就是拼多多 比尔盖茨 李开复 马云 潘石屹 巴菲特 何鸿燊 郭台铭这些向大众隐瞒了自己如何发家致富首富,然后忽悠豹女这些底层的伪富豪欺骗底层人民,让他们以为获得财富只要靠自己努力就可以,但是这些人隐瞒了自己要么家里有矿,要么就是吃富婆软饭才能起家的事实,神奇女侠一开始也被忽悠,并且获得了这些资本家给予的某种甜头,比如让男主回来,但是后来女侠看清了这些资本家的面目,最终倒掉了那碗毒鸡汤豹女通过被资本家忽悠也得到了某种甜头,但是她迷失了自我,有的东西拿起容易放下难,豹女就是影射历代那些起义者,很多人赶走了上一代暴君,自己却成为了下一代继承者神奇女侠走出来了,但是豹女没有,最终伪富豪也通过真言锁链看到了自己谎言彻底的破碎现在想想,这电影是一部优秀的嘲讽资本家画大饼的电影

《神奇女侠1984》短评

女侠的新造型,突然想起了洛基,而且觉得女侠和洛基有点配~背后boss是不是也可以算是洛基能不能串戏呢

7分钟前
  • 五月和七月
  • 还行

万万没想到,女神胜利靠嘴炮。

8分钟前
  • 阿满的草莓
  • 还行

1.本片又名 神奇女侠大战川(普):嘴炮拯救世界。2. 后羿:你就是穿着这套黄金战甲打上了王者? 3. 漩涡鸣人:嘴炮才是最强技。

10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超级英雄电影塑造的反派里面,本片的大反派的可恨值达到了高峰。他为所欲为,丧心病狂,酷似某人

11分钟前
  • 无机客
  • 推荐

导演但凡知道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自相矛盾”,就不会拍出这么逻辑不通的傻缺电影,还拍了两个半小时,是梁翠萍给你的勇气吗?

14分钟前
  • 木石子
  • 较差

难以想象的尴尬和无聊,怎么能花那么多钱拍那么难看!

18分钟前
  • 望潮
  • 很差

我哭了我又哭了我趴在派派的肩膀上哭!承包全世界最好的WonderSteve!戴安娜说她再也不会爱的时候,我太理解了!!!世界上哪里还有这么好的男人:有责任心、有自己钟爱的事业、和女主相互支持、超级浪漫又高又帅!这种男人就是不存在嘤嘤嘤😭 本CP粉再次心碎💔 电影剧情有点薄弱牵强,但是视效很棒,this is exactly what IMAX for,真的很想念看超英大片的感觉~

19分钟前
  • PYW
  • 还行

他一直在提醒着她,这个世界混浊得不像话 但依然美好。他没有超能力,却给了她平凡世界最大的力量——爱的力量。她不再被过去的伤痛牵绊,勇敢亲吻他后转身低语:我爱你。她终于能够驾驭风雨雷电和空气,像他一样自由飞行。圣诞节到了,跟熟悉的陌生人微笑说声,节日快乐,再见。每一个我们都不必成为神奇女侠,每一个我们都可以成为wonder woman。不必在乎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找到那份爱的力量。

21分钟前
  • 老季
  • 推荐

本来蛮有现实意义的:不要和恶魔做交易,不要轻信政客的谗言和许诺。但电影前半部分太拉垮又拖沓,结尾大战也不够精彩,整体就不太行。PS 又隐喻女人最大的弱点是男人,恋爱脑让女人能力尽失。

2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不抱期待的话就还行,感觉故事核心还是太概念化,放在日漫里大可能大家很容易接受逻辑,但是真人电影就会觉得很扯而且会去细究里面的逻辑。魂穿可能是为了给必须走留一个理由,但是魂穿就有点奇怪。豹女的转变其实完全没做起来,典型日漫里小学妹粉转黑的套路嘛。反派又不够坏,打斗也不咋好看,就知道给加朵特写,这电影真的有武指吗。

29分钟前
  • 万户
  • 还行

动作戏和爽感不如上一部,但总体质量尚可。上一部还是超级英雄的故事模式:从天而降的女神发现人类战争背后的大阴谋。这一部视角更小更个人化,也更贴近当前的美国现实:谎言不能带来真正的胜利(或成功),影片的这一主题明显针对着川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影片对神奇女侠、豹女和洛德三个人的性格及背景交代得很细腻,比一众无脑动作片好很多。也让三人之间的冲突很清晰坚实。负面影响就是盖尔加朵的戏份减少,感觉不够过瘾!两个反派功能有点重叠。结尾有意做了反高潮的处理,不是一般超级英雄电影中“个人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逻辑上略有不足,但角度我觉得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为这个世界负责;不要被欲望所吞噬;用爱和同情摧毁横在人们之间的耶利哥之墙……不过经过2020年,这种口号式的表达确实有点孱弱无力。

33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当欲望将你的灵魂吞噬,只有爱与希望才能挽救这可怕的世界,在白雪飘落的圣诞季🎄用一部温暖治愈的女性超英大片来告别这从头到尾都散发恐怖气息的2020年

37分钟前
  • 林微云
  • 推荐

三星半,虽然槽点挺多,但是我全程看的好欢乐,前面节奏要是快点会更好,而且动作戏虽然很多但是总觉得没第一部过瘾,最过瘾的是开头的运动会!!!还有拜托第三部的时候不要再虐我们的女主角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失去一次就够了。。。

39分钟前
  • glow
  • 推荐

说实话观感是复杂的。纯主观,我对美队、神女这类伟光正超英非常无感,所以任何高姿态的英雄表达都很难真正打动我;但另一方面,作为DC粉,这部续集还是延续了DC对人性善恶的讨论,在主题表达和时代思考上的高度,不跟漫威比(虽然碾压大部分是肯定的),在DC宇宙中也绝对是很难得的佳作,如果不是因为神女人设实在太伟光正,甚至可以和诺兰、扎导当年的神作掰掰手腕。对这部电影的纠结,还体现在动作戏上。知道动作逻辑是为了塑造人物,但没看过瘾就是没看过瘾啊。

43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结尾真的拍得好善良,女侠最后的念白简直像是送给过去的一年的。影片一开始挺糟糕,还好从中间开始渐入佳境。特别是到了高潮的部分,它在高潮部分完成的表达几乎就是一个通俗版的小丑。它把一个“美丽新世界”毁灭给你看,而且还告诉你,正是不着边的“希望”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东西。但是它没有拍的小丑那么可怕,影片最后让角色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并且放弃许下的愿望,那一幕拍得真的挺善意的。//我还挺喜欢这次反派的表演的,他不是一味的癫狂,中间还带了点脆弱。//说真的,中间有一段的情节拍得特别小妞电影,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缺点,我还挺喜欢故事里的这条感情线的,这毕竟是一个续作电影,一个粉丝电影。

48分钟前
  • Luke
  • 推荐

信息量低到令人发指。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拿到这么好的创作机会,全球瞩目,却如此任性的浪费。创作者也该优胜劣汰,三振出局。

50分钟前
  • 王俊俊
  • 还行

女神不怕闪电,反而拿闪电来临时固定真言索,一甩一拉就会飞出很远很远。到最后,飞行跟真言索和闪电都没了关系。女神只需御风而行,就像脚底不喷火的阿童木一样。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有什么亮点?哦,男主和《冒牌天神》里的金凯瑞有什么区别?

51分钟前
  • dotchin
  • 很差

8/10,这个许愿石的点子想的非常好,既解决了史蒂夫的回归的问题,也成功地树立了两个反派形象,有血有肉不那么冷冰冰,说史蒂夫打酱油的,史蒂夫在WW系列定位本质激发戴安娜人性,他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复活过,所以更不存在工具人之说。女性美漫英雄难拍是事实,参考1984年女超人和惊奇队长,纵观WW两部电影,都是包着超级英雄的壳,内在实质还是人性的弱点探讨。派导处理黛安娜形象从来都是战斗力为辅,感情线才是WW内核,黛安娜再强,也拯救不了自己的真爱史蒂夫,有一种古希腊式悲剧。缺点在于本片文戏说教时间太长,内地观众喜欢所谓的大场面+第三幕大战最终boss,派导刚好踩中此雷点,成为第二个沙赞实在可惜。

55分钟前
  • adakenndy
  • 推荐

太差了,枉顾逻辑纯扯淡,这个女导演是真正的婆妈话痨。大篇幅废话连篇,干货少,成本缩减的可怜,DC惯常烂泥扶不上墙,后悔来影院了,IMAX看嘴炮,亏大了,一周后线上看也一个味儿,两颗星给戴安娜放弃愿望,舍弃爱人的悲壮前行。

60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我宣布以后热血的计量单位就是博了,神奇女侠0.5博,博人传1博,我奶奶刷牙3博

1小时前
  • 谢广坤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