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刚刚看过了《舌尖上的中国3》,那你一定对乐山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
这里有世界双遗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有火爆的嘉阳小火车,有独特的船型罗城古镇。。。
还有钵钵鸡、麻辣烫、甜皮鸭、卡饼、跷脚牛肉等等美食,《人怕出名猪怕壮》这部影片用的是四川方言,讲的是老百姓身边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符合日常生活实际,诙谐幽默中也蕴含一定的道理,更为关键的是影片在乐山拍摄,取景了好几个乐山特色景点,作为乐山人看到很亲切啊如果你对乐山风土人情有兴趣,那么不妨看看这部电影哦
一部在贺岁档上映的乡土题材电影,吊起不少川人的胃口。
《人怕出名猪怕壮》集合了川内知名的几位喜剧大腕,牢牢抓住了我们的眼球,也引得不少外地人围观点赞。
我们暂且不说该剧的内容和喜剧成分,就单单在片中流淌出的乐山元素,就叫人惊叹和惊艳。
被誉为“山顶一只船”的罗城古镇,在大红灯笼的高高烘托之下,别致的船型建筑,悠闲的小镇生活,朴实的古镇居民,浓郁的年味满满地溢出来,民俗风在喜剧的演绎之下,流露出不一样的精彩。
而犍为文庙、嘉阳小火车等乐山元素的入镜,更像是为这一部“乐山造”的电影造势。
《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精彩呈现,很容易让人想到上世纪80年代由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当年影片一上映,即刻掀起“大佛热”,影视助推文旅功不可没。
而今,各地文旅发展红红火火,以影视为文旅鼓劲助威,乐山推出《人怕出名猪怕壮》,其模式值得推广。
该电影充分展现了大乐山特色和生活百态,涵盖了许多当下的社会热点,剧情紧凑,让人在捧腹大笑后又能引发深思。
其中运用的方言,是对保护方言的一种呼唤和对乐山文化的一种尊重。
古老的船型街,大红的灯笼,满满的烟火气,将整个电影的亲切感拉到最大,不由得为年味儿加分。
特别是通过本部片子,可以看到我们乐山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家乡的精神风貌!
反映农村拆迁进驻城市的变化,喜剧中给人以对时代变迁的反思!
巴蜀著名谐剧演员沈伐一如既往得表演给力,当然乐山的美景美食也为全剧增添不少魅力!
当然这样的小制作肯定比不上那些大片的特效和宏大场面,但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将社会的一些现象通过艺术形式展现,100分钟过后带给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推介带着家人一起到影院看看,当然如果会四川话就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狗年贺岁片《人怕出名猪怕壮》,跟2012年陈凯歌导演的《搜索》一样,讲的都是“人言可畏”。
《搜索》里,被网络暴力蹂躏的是一名都市白领。
《人怕出名猪怕壮》里,被网络直播搞得差点儿坠楼身亡的,是一名大爷。
大爷是农民,因为高铁占地拆迁进了城,一个人住电梯入户的大House,没事儿闲得无聊,先是在家里养鸡、养鸭、养山羊,被儿子团灭之后,又养了一头猪。
因为这头猪,他成了网红。
成为网红的原因不是人家遛狗,他遛猪,把猪当成幺儿养。
而是猪,死了。
死因是,合法屠杀。
他的律师状告了杀猪的官府,索赔丧“猪”精神损失费,结果人家官府反诉,要求他赔赔官府杀猪之前养猪的各种费用,里外里一算,他赢了官司,要赔钱,输了官司更赔钱。
作为一个农民,他不知道城里有一种姑娘叫主播,把来上门八卦的女主播错当成了儿子的女朋友,被人家骗去偷猪,想把物证给毁了,让官司不了了之。
全程被偷拍的大爷,被剪辑成了AV动作片。
冷库大爷花心绽放,能不红吗?
更过分的是,官府已经决定开官方新闻发布会,帮大爷澄清事实。
直播公司又派了一姑娘,把大爷骗到了假发布会现场,现场下套直播,后果是,标题更惊悚了......冷库花心大爷的女主角,居然是大爷儿子的女朋友。
更红了,都红成,自己儿子要被谣言戴绿帽了,你要是大爷,能不跳楼吗?
当然,大爷最后没跳。
没跳的原因,不是怕死,而是怕红。
因为,空中还有两架无人机继续拍呢,真跳,那就底红一辈子了。
这样的剧情,如果不是档期定在大年初五,肯定可以拍成一部社会题材的好电影。
可惜,现在成片的是,一部带着相亲爱情馅的,社区大团圆的伪喜剧片。
唯一的喜剧效果是方清平的画外音。
我期待的讽刺与批评,只不过是掏耳朵挠痒痒。
春节贺岁档期强者横行,霸者无数的行业竞争中不俗的小成本作品,穿插四川方言与乐山土话,中心思想明确,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电影定位瞄准乐山本土人群与四川方言的用户,相当的“接地气”,结合了当下催婚、网络直播、网络暴力等热点话题进行生动演绎,演员不照搬台本,演出了中国小成本电影独有的特色与风格
春节期间看电影,为的就是喜庆热闹。
选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这个名字来的,川味风味浓郁。
更惊喜的是电影场景多在犍为县拍摄,作为一个犍为人,在大荧幕上看到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更是格外激动。
从小玩耍的罗城古镇、犍为小火车……熟悉的风景在影片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电影情节虽然源于一个网络段子,没有明星,但表演不落俗套,朴实自然,接地气,笑点颇多,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反应乐山地方特色的一部四川方言喜剧片,电影剧情每个环节都充满笑点,沈伐饰演的抠门老农沈一金,把这个因修建高铁拆迁后从农村来到城里,住进高档电梯公寓,但由于寂寞而在家里养鸡鸭羊,被外地工作的单身儿子全部送上了餐桌,后来沈一金又偷偷养了“猪儿子”,因他爱占小便宜引起了一系列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最后都是完美结局。
整个剧情让人笑中有泪,顿时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让人懂得更应该多关注城乡留守老人面临的各种问题,真值得一看。
春节前夕在乐山点映时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包厢里人还是挺多的,大家对于乐山本土的电影都非常期待,果然不负众望——期间大家大笑不止五次,有两次我晓得眼泪花儿都出来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电影还很有爱。
首先,从演员来说,沈伐将小县城里失地农民从而进城住上高楼大厦的沈一金那种对农村的眷恋、对养六畜的热衷、对老人缺乏陪伴的孤独以及小市民的精打细算、抠门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这样一个小市民,却让你又厌又爱,因为他有着农民的那种朴实和真诚,这也是他的优点。
而沈一金的儿子,则是一个孝顺的程序猿,有着对父亲的爱与妥协,有着对爱情的憧憬,在遇到真爱时,又有着一点腼腆和勇敢,是讨喜的角色。
其次,从电影选址来说,由于在乐山选景,很多场景非常熟悉,尤其是罗城古镇船型街多次出现在电影里,说实话,很震惊!
很美!!
古老的船型街,大红的灯笼,满满的烟火气,将整个电影的亲切感拉到最大,不由得加分。
最后,电影的喜剧效果很明显,可能是我笑点低,整个观影过程非常轻松,随着电影情节或大笑或哭泣,走出影院仍意犹未尽!!
春节期间,就需要这样简单而快乐的片子。
有什么比轻松地大笑一场更重要呢!
哈哈哈哈哈
这部影片确实很不错,片中的方言十分接地气,剧情紧凑,让人在捧腹大笑后又能引发思考;片中的小猪儿也是非常的可爱,大家可以带自己的家人去看,笑点多,也很到位;片中的爱贪小便宜的老头其实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法律知识不懂,爱占便宜,也容易被骗,虽然物质条件较好,但是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需要家人的陪伴,看了也思考自己应该多陪伴父母,多给予他们关心。
在这部影片里还看到了我们大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通过这样一部片子,可以看到我们乐山人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爱家乡的精神风貌。。。
看过。还凑合啦。
好想看
2018.11.24夜
很切题。剧情一般,因为喜欢喜剧,所以给3🌟
农村网红的故事
在乐山市中心城区、犍为县等多个景区景点拍摄,再现乐山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非常棒,值得看!!!!
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
看海报就知道是烂片
沈伐主演的土味喜剧,其他不想多说,也没啥好说的,只吐槽一点,也是大陆电影经常忽略的问题,故事背景明明在乐山,居然没人讲乐山话!?倒是好几个讲成都话的,太奇怪了。
上网络传播就好了 进影院就是你不对了
中规中矩
还是可以看
烂片
中规中矩,还行,导演会讲故事,不像陈凯歌张艺谋那样拍的某些电影场面大但是说不好故事,有些搞笑点,对国产电影来说很不错了
不是非常好的影院片,比较适合在家电视点播一家观看。
中规中矩
这片还可以啊,叙述完整,有内涵,在讲正经事情,还能看到地方特色。
欢乐中,又展现纯朴,教人为善
真的很不错,
方言喜剧,幽默自然,剧情实在, 沈伐宝刀未老,令人敬佩,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