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BC作品赏析中,请允许我插入一些其他的电影评论。
看这部电影其实和奥斯卡无关,而是一直不能忘记半年前别人的一个推荐:这肯定是你喜欢的,它适合你!
初看片花介绍时,发现了叫arthur的那条狗。
当时想:哦原来是因为那条狗,才让我看的呀。
感觉像是小成本的文艺片啊。
并且剧本结构内容很古怪啊。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初次印象。
之后,便被我遗忘脑后了。
在今天晚上选择看,也许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下午,短暂的心里恐惧刚刚过去,在心绪未定的情况下,我走入了oliver的孤独生活。
其实看了大半,仍不能明白oliver如此伤心的理由。
他是个40岁的男人,有过爱情,现在单身,是个插画作家。
城市里的文艺青年。
oliver的童年是无爱的,源于父母各自隐藏的秘密。
直到78岁的爸爸说:我是同性恋。
oliver的生活发生了N百度的转变。
也许就像过山车,人生的铁轨还会拧着麻花那样的旋转。
爸爸终于出柜了,换了衣服风格,加入了同性恋团体,天天开趴体,交了男朋友。。。。
oliver,被迫和一群同性恋吃饭聊天。。。
还要帮他们做饭。
然后,爸爸病倒了,癌症第四期。
尽管这样,爸爸努力地活着:买很多书,买很多花,买很多衣服,每天和小狗arthur一起玩儿,支持同性恋议员,在家开同性恋大会,继续开趴体,开始写宗教论文,还请了个秘书。。。。
oliver最终还是失去了爸爸。
是的,失去。
我们的故事开始步入了正轨。
我要讲讲“失去”。
我终于明白oliver为何如此悲伤。
他的插画说:悲伤的由来。
世界之初本没有悲伤。
人类的第一对夫妻不是因爱而结合。
古埃及人发明了酒精。
开始有了朝圣者。
同性恋被认为是精神病人。
我们的过去,现在。。。
长长的画卷,画不完的其实是oliver自己的悲伤,源于他的“失去”。
失去母亲,她于5年前癌症去世;失去父亲,他于3个月前癌症去世。
现在除了arthur,他孑然一身。
住在父母的大房子里,回忆的,是母亲的悲伤,父亲的背影,以及父亲最后日子里的努力乐观的生活。
oliver爱上了一个法国演员, anna. 她太美丽,却太飘渺。
她像是惊鸿,掠过湖面,留下爱恋,便消失无踪。
她怕失去,所以选择退却;他怕失去,所以选择放弃。
影片最暖人的地方其实是结尾,它没有恶俗地告诉你,oliver得到了什么。
而是说,oliver可能会得到什么。
前面一切都是虚幻和模糊,即使anna又出现在他的家门口,坐在他的床上。
当oliver问:what happens now? 无人能回答,除了相视一笑。
至于后面的故事,任你猜测。
我试图体会oliver的心境,那是失去后的一种凄凉和悲伤。
心留下的洞太大太深,不知道anna能否帮他重新填满,不知道anna是否又会中途逃走。。。。
其实我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推荐这部电影。
为什么“适合我”。
也许是因为那条叫arthur的狗,也许因为写别的什么原因。
最后,祝愿Christopher Plummer先生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您当之无愧!
附:以上评论是在2月25日(奥斯卡之前)写的。
所以最后是祝愿Plummer先生能够得奖。
正如我所预料,老先生如愿以偿。
真是要恭喜了!
我承认我是因为Mélanie Laurent才看这部电影,但是它的好看是出乎意料的。
故事分成2条主线,诉说了怎样学习去爱的主题。
相同的主题在一些法式小清新中也略有所见,只是这次的演员换成了老牌英国帅哥(却操着标准美式口音)的伊万还有好莱坞新的法国宠儿Mélanie.先说说浪漫的爱情主线。
我觉得所有的好莱坞导演都看到了Melanie身上那种俏皮,灵气,独立,自有的个性,而这种俏皮不同于因天使爱美丽而出名的Audrey,金发碧眼的Melanie真的美得好精致,却是一种聪明的美丽。
这部电影里的爱情主线,实在是只能用浪漫来形容,还能听到她那充满法式语调的英语(虽然已经说得很好了)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法语对白。
对着动物说话的桥段不经让人想起了重庆森林中的梁朝伟和金城武。
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的女孩和一个充满创意却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大男孩走在了一起。
只是她走过了那么多地方,却从未停留。
说起她的家庭,她都不会掉下眼泪,唯一让她哭泣的竟然就是将她禁锢在一个地方,哪怕那里有她的爱情。
”有座空房子在等我,可是在房子外面才是自有。
“我想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态,只可惜那个16岁就离开家的女孩却依然感觉不到足够的自有。
很高兴在片中发现了她小时候的真实照片。
说说伊万饰演的角色,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可以饰演任何角色的演员。
他也的确做到了。
我很难将Big fish以及这部影片这样的小清新和当年惊世骇俗的天鹅绒金矿联系在一起。
在片中的这个男孩有些颓废,有些孤僻,却充满创意(那些体恤太棒了)。
只可惜因为家庭的关系,一个父母之间只有恩情没有爱情的家庭让他对感情有着困惑,也害怕真正地爱上人。
当他愿意接纳自己的爱人,成为家中的一份子,却发现其实她从未打算在此久留时,有着深刻的受伤感。
beginner,他在学着去爱,在38岁的年纪。
老人的戏份很重,这位生还癌症78岁出柜的老人其实代表了一种态度。
我想他和那位他并不爱的妻子的爱情才让人动容,不然他就没必要再她死其才出柜。
从妻子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的。
至于他的乐观,他的gay pride,也只是他的精神的一部分吧。
说到同志,我觉得这并不是本片的主题。
本片想传达的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尝试去接受,去摸索的态度。
这种态度和年纪无关。
有些情感极其个人化,将极其私人化的情感影像化,其实有很大难度,但是情感依然是共通的,Universal的。
我真的觉得Melanie好美。
如果她不是法国人,甜美的长相会让她会成为另一个Meg Ryan,可是身为法国人,就有了天生的或者是被附加的一种无所谓,和灵气的气质。
我想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女孩,有灵气有性格的美丽女孩。
Beginners.这是导演Mike Mills的自传电影,治愈系小清新文艺片。
你尽管说它无病呻吟,小清新不是你的茶,个么我也没办法。
拍MV出生的导演,色调美妙得将人溶化。
我Ewan哥哥演的电影我总是没有办法忍住不看。
虽然看到最后总不免察觉出他在一条通往大叔的不归路上的奋力挣扎 却被似水流年无情拖曳向前的滚滚悲伤。
所有欧罢的最终归宿都是大叔,这深刻的道理有如宗教一般的隽永气场,将一个曾经灵到爆炸的英伦青年吞没,在岁月的洪流,等到上岸时转过身已然是一张美国大叔的面孔。
我还记得你旧时模样,现在想来,原来已经是,很久以前。
2003年,影片一开始说,这是2003的阳光,这是2003年的总统。
年份有时候可以是神奇的数字,开启记忆的密码,像陈奕迅唱,1995年/我们在机场的车站/你借我/而我不想归还。
像葛优在《甲方乙方》中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她。
电影用一系列年份承载了一部分公众历史,一些私人感情,一种生活,恬淡中的目眩神迷。
女主是四处漂泊的法国女演员美丽惊人,男主一个插画画家画出一部悲伤的历史,男主的父亲75岁出柜做一个正宗同性恋,还有一条像是来自外星球的狗。
在怀旧中沉溺沉溺,最终溺毙。
或者打开枷锁,研习另一种人生,像一个 初学者。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哭,后半部分就开始啜泣,一度哭到窒息,哽咽着不敢问自己是谁,不敢想自己的生活,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
为何如此悲伤,为何而哭,我想不出,所谓想不出,也许是,不,一定是完完全全为了那彻头彻尾的孤独,。
没有铺天盖地的旁白,没有浓墨重彩的铺垫,一切之前的为之落泪的镜头,与《初学者》相比都太过娇柔造作,太过浮夸恶心,。
真正的走心电影就是这样,台词少,场景少,你只知道,你被感动,你很孤独,。
而我呢,拿起我还沾着方便面油脂的墙壁,眼圈红着呼吸热着在这所有东西都沉睡了的晚上写下这些文字,写完,今夜是睡不着了…我是初学者,我很孤独,如果我邂逅了Anna ,我的故事里,在某个某个晚上,我还抱着她入睡,可早上醒来,她不见了,从此杳无音讯,天各一方,我又重归我那艮古的孤寂,。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我不可能遇见AnNa(可能很小很小),而且正当我以为奥利弗的A要消失时…Anna :“我睡不着,怕吵醒你,出来走走,。
你已经失去了那么多,我不能陪你走到最后怎么办”“如果你觉得这是种负担,那我们就分手吧”我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个场景,女主用手拄着头,男主深深低垂的目光,晚上没人的空空的餐厅,。
以及一切一切的景象,奥利弗和andy的那个拥抱,奥利弗开不了口的心软,与父亲买书响起的小提琴,父亲和andy在一起的开心面容,男主无时无刻不显示的忧伤,以及我沙哑的声音,。
我特想说句发条橙子里的台词,我完全康复了,。
我也想带着我的AnNa,把对她的情话涂鸦在整个城市,带她去吃路边的小吃,陪她买书,陪她尝试所有的sex …我想拥抱第一个走进我世界的人…我的AnNa,where are you !蕃外:孤独是那么难熬,可他的孤独比我的孤独精彩,我的AnNa,会不会更精彩呢?
好啦!
睡觉!
失眠君,我不怕你!
看似摄制精良,包涵着某些噱头和沉重,实则特别随性的影片。
里面看得出来很多来自编导自己对生活、对周围人的触觉。
可能是一个下午打盹儿醒来记忆中的台词,可能是醉酒后和朋友在回家路上会干出的事情,可能是一个人时会对着某个静物产生的对话欲望……都被掺进了影片人物间的碰撞。
当频繁的各种切换插入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过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情,其实这种支离破碎感正是影片的大部分魅力。
每个分支片段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当然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梅拉尼·罗兰 Melanie Laurent、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看似非表演的表演也是降低影片感知阈值的重要点,特别是伊万,如果不是这个最喜爱的英国人来演这个美国人,可能我对影片会苛刻得多,有的时候明星价值正在于此。
四十亿年前,地球是圆的,那时还没有悲伤。
然后奥利佛画了两个人,一男一女。。。
最近我的心情也不平静,总是很极端的出现消极或积极的想法。
看了微博上很多烂耳根的治愈系的话语,那些话直接,透彻,却终究无法触碰心房。
都说时间和新恋是治愈的良药,《初学者》给与观众最好的诠释。
所谓时间是渐渐淡忘,当然如果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是无法阻止思绪飞扬的,打开门去经历。
当生活出现变故,生活也悄悄的改变着奥利佛对于同性恋,父母之间怪异的关系,童年父爱的缺失,母亲的离世的看法。
不安永远只是弱者对于即将失去的幻想。
所谓新恋是转移焦点,当然不能以自救为目的去做不负责任的伤害。
在那次化妆派对上,全副武装的奥利佛被安娜一看眼看出悲伤的时候,一个懂自己的人神奇般出现在对面。
起初,安娜不说话,只用笔书写,放佛也在掩饰什么,保护什么。
这更加吸引了奥利佛,于是迅速进入爱河。
悲伤的人很容易被感动,但是很难勇敢起来。
故事很巧妙的设计了奥利佛与父亲的男友安迪之间的感情变化,由抵触到动情到逃避到正视。
这一简单的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插曲,却深深的让人体会到那种心酸与纠结。
特别可以理解奥利弗唯一敢去宠爱的小狗亚瑟。
那份真实直接的相处,稳定踏心的陪伴,简单可得的快乐,肆意付出的踏心,似乎是人们之间最暖心的交流。
七十一岁的老父亲出柜,勇敢;在妻子逝世后,才大胆的宣布自己近乎隐藏一生的性取向,无私;身患重症却隐瞒于亲友并表现的安然无样,乐观;“。。。
你已经癌症第四期,没有更坏的第五期了”“但是有之前的一二三期。。。
”坚强;这些都是伟大的父亲用自己对待的生命的态度真切的教给彷徨的我们和奥利佛的。
生命中总是有这种人,他没说什么,看似也没做什么。
却深深的影响着你。
生命中也总这样的时刻,你不知道,似乎也察觉不出来,却被变成了一名初学者,没有态度,不知所措,没有哭没有笑,悄悄的体会着全新的兹长。
还好,结局是奥利佛与安娜坐在床边,他们温情的对望,此时画面定格,黑屏。
略去的一定是他们做爱的画面,那一定是他们不再像两只刺猬一样的做爱了。
毕竟地球是圆的,起初是没有悲伤的。
就在写上面文字的时候,豆瓣电台随机播放了杨千嬅的《只谈风月不谈恋爱》。。。
“情怀总要拼命回避,难得放下了跟你是与非,喜中带悲。。。
”
1.光鲜外表下掩藏的,你永远不会知道,而表现的是另一种。
你不了解我,我喜欢这样。
不,这是不对的。
真的么?
很久之前你拥有金色的头发,你明知道不能吸烟,有时候还要。
你,你在人行道上开车。
你被动物养大的。
有时候你刚到一个地方就会孤身一人。
你看你并不了解我。
我从未遇到过像这样的一个女孩。
绽放出生命的火花,而你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并不是那么简单,还有其他步骤,很复杂的。
我希望这种感觉能延续下去。
我也是。
2.想想你还很小的时候,你经常梦想拥有一头狮子。
你等啊等啊但是狮子没有来。
然后来了一头长颈鹿。
要么你选择独身一人,要么你收养长颈鹿。
我会继续等狮子的。
这就是困扰我的原因。
3.以前我也喜欢酒店,现在是公寓了。
或者酒店,随便哪里。
那你怎么和朋友联系,或者你的男朋友?
当你远离人群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孤单。
无声无息地就远离了人们。
你喜欢那样么,你就是这么做的?
嗯,那么说来,咱们是一种人了?
我觉得是的。
4.我睡不着,想出去走走。
你失去过很多东西,我怕我的存在填补不了你的空虚。
如果对你来说我要得太多了,咱们可以就此结束。
等等,等等等等。
我不想就此结束。
5.什么是真是?
会痛吗?
有时会痛。
疼痛是瞬间的吗?
会疼很长的时间。
总之当你变成真的,你的毛发会被撕扯。
你将失去眼睛,变得残缺。
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变得真实起来。
那些不理解的人才觉得你是丑陋的。
6.接下来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该怎么办呢。
:)++++++++++++另:原声非常棒。
(内有关键情节透露)如果寂寞是光和尘,那么这个导演就是能抓住光和尘的人。
影片是从Hoagy Carmichael的音乐开始的,一瞬间就被touching到,就是他的声音荡起的那一秒那一刹,就有种强烈的“这一定是一部好电影”的直觉。
我特别喜爱这种直觉。
故事的铺展,开始于父亲在75岁高龄的时候对自己出柜,意味着他将异性恋这个角色演了整整一辈子。
就在生命的最后四年,父亲过起了自由的GAY生活。
但电影却无意张扬父亲的晚年有多快乐,而是用一种交替的方式讲述1955年结婚时的父亲,与及2003年临终前的父亲,将这两个时空的片段相互穿插,让观者在时光穿梭中感受到父亲在最后的四年,才是真真正正地Fall in love。
也映衬出,父亲那长达44年的与母亲的婚姻,都是一场假象。
然而,电影最大面积讲述的,完全是关于寂寞。
第一个寂寞的讲述,有关于母亲。
父亲是博物馆馆长,年轻时忙碌于工作,每天出门时都予妻子一个蜻蜓点水的吻,也仅是一吻而已。
没有任何温度与感情的成份。
心感被忽略冷落的母亲,只好转身就投入与儿子的游戏中,她举起手作枪,装作向儿子射击,儿子也配合地演出中弹身亡的动作。
她和儿子一起开车,有时让儿子开车她当指挥,有时她自己开车,而儿子当指挥……要说母亲这44年来的寂寞换来了什么,大概就是父亲在婚姻期间坚持着同步饰演异性恋这个角色,直到她死后的半年才公开真实性向。
第二个寂寞的讲述,有关于儿子Olive。
陷入丧父之痛的Olive是个插画家,因为悲恸,他将生活完全寄情于创作之中,但是那些画却不能隐藏他的心事,每一张速写的内容都是有关「Sad」与「Sad」与「Sad」,友人终于看不下去,提醒他pen & paper is not your friend。
于是拉着他去变装派对。
戴上假发,粘上胡子的奥利弗,打扮成聆听病人心理问题的精神医师弗洛伊德,也是在这时,他遇到了扮成哑巴的Anna,Anna一眼就看出了他不快乐。
正是由于这种心灵上的默契,两个的感情急速升温、铺展。
Anna也是一个寂寞的人,所以她说“对于快乐,我不是很拿手”,她不愿意接听父亲的电话,长年流离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公寓与旅馆之间。
后来,Olive邀请他与自己一同居住,并为她清理出一个房间,Anna看着这个房间哭了,那是面对一种突如其来的归属感所激起的泪。
但是,Olive并不懂这是为什么。
两个不懂表述爱的人走在了一起,却还是无法排解Anna午夜失眠时的疏离感,直到Anna选择离开,Olive才了解何谓思念,将爱犬亚瑟托附给父亲生前的爱人,飞去纽约寻找Anna。
直到站在Anna的公寓前,Olive才得知她从没离开过,一直在LA,但也是这一行,使他们之间的隔阂因此瓦解,彼此达到了真心相对的共识。
正如这部電影的名字《Beginners》,似在暗示在感情里,Olive是新手,Anna也是新手,而我们,全都是新手。
总要在经历过这新手般的一段人生,才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灵魂的归属。
导演Mike Mills讲故事讲得很妙,这表现在那条叫“亚瑟”的罗素犬前,亚瑟完全扮演了寂寞的寄托本身,他一刻不能离开Olive,去派对要带着它,去玩要牵着它,出门也要牵着它,否则它就会发出哀嚎,父亲的死,使亚瑟将感情完全寄托在Olive身上,Olive如是,一人一狗坐在公园长椅上那一幕,亚瑟对周围的环境毫不关心,而是安静地听着Olive说话,这种寂寞的相互寄托,看得人心有共鸣。
全片最令我深刻的,不是Anna看着属于自己的房间哭了,也不是Olive与阿瑟之间相互寄托的寂寞。
而是Olive从父亲生前的爱人Andy手中接回阿瑟的时候,他们的对话。
「是因为我是个同性恋吗?
你从没有联络过我,从没有探望过我。
」「不是……而是因为……我父亲太爱你了。
」在两人相拥而泣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崩堤了。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一旦习惯孤独,或许再走出来很难。
各人命不同,找些能陪自己的,用心去守住就可以了。
电影本身很OK,清新文艺,一丝抑郁,刚好。
全片,哪怕那条狗都演得很好,导演哪只?
可以的。
另:家庭真的很重要,小孩要听话、要懂事,还要没有负面情绪,奶奶的,那就是父母也要重新做人啊。
老爸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向,haul勇敢地跨出了45年的婚姻——出柜。
他把他的勇气化作了登报征友,去聚会上和他的gay愉快相处。
你能想象一个充满无限温馨的房子里三个大男人身着暖色家居服赤脚在地毯上肆意和一条狗撒欢吗?
老爸和老妈同时隐瞒了他们十三岁才发现的秘密,老妈拥有犹太人血统和老爸是同志。
当老爸向老妈在谈恋爱前坦白的时候,老妈竟然说,她可以扳直他。
然后老爸就想,何尝不试一下呢?
天啊,看到这里我真想说一句,jesus!
得有多聪慧和直白要向她喜欢的人说出这句话呢?
并且她还成功的让她丈夫为之爱一生。
虽然他75岁,他想尝试不一样,却爱她妻子。
像所有的桥段一样,他的生活他的四度癌症他的乐观勇气:“不是快要挂了而是我经历了所有的痛”他说的那么随意和乐观,因而临死前还让医生给他头发抹上摩丝。
haul教会了儿子如何去爱和生活,他遇见了安娜,他告诉她自己的老爸,那些冷幽默和令人惊叹的事。
没有多少痛切,恋了就恋了,他们交谈甚欢,住在酒店里,等待对方,搬到一起。
又分离,可是没有吵闹,只有“are you okay?”和泪水,当然也有亲吻,欢乐,性生活。
从头至尾,arthur那条狗见证的够彻底。
囊括他老爸的gay对象和anna,它应该有观察过他们,会问和anna会结婚吗?
它喜欢表露真性情的人们,于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里,分分合合哪里真像琼瑶奶奶写的那么撕心裂肺?
当haul的妻子死后,haul就重新开始了,聚会里放烟火说“fuck”,他儿子始终陪伴左右,想教会他一件事,那就是学会重新开始,像一个初学者一样。
当然haul会怀念一下,他的妻子尽管不美丽,但四十五年也不可能很快烟飞云散。
oliver因父亲的“新生”重获了对爱情的解释,谁知道呢,分离短暂,而古怪女孩终会回来。
讨厌这个故事
看完心里满满的。很舒服的台词感觉和饱满而不张扬的影片风格,喜欢奥利弗与安娜之间的感情,宁静的信任。
这电影,你要是对台词认真你就输了,对白不是剧情需要,是装饰需要,而我最喜欢的是旁白,配上好多照片哦!精美得像高级杂志!而且,那个代表同性恋的七色彩旗,表达方式非常独特!全屏的单一色调,像纪录片一样震撼人心!你看,我记住了这么多细节,证明片子挺不错
"You make me laugh, but it's not funny."不温不火的小格局小电影,这似乎并不是描写一个故事,而是专属于Ewan的独角戏。在人生的道路里,我们谁不是爱的初学者?★★★
有好多我喜欢的片段啊。。。但是给不了五星。。
是这部一万和梅兰妮假戏真做了吧,唉不过他们俩还真的搭
From birth to death, we are just beginners of life. We'll ever learn. We are just alive.
交错的三段式,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章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主角在过往的时光中穿梭与回味并尝试做"初学者"的意味着实有趣,但剪辑实在碎地有些过头;极度个人化的风格的确很舒服,但也正是这种自由的放任令片子没能更为出色。
两个无聊的人在一起可实在太他妈苦闷了 小清新才爱看呢
那只杰克罗素梗...人人都要懂得重新开始...
太文艺了 画面很美 剪辑很新颖 故事性不强
混乱又没劲 想卖骚却没成功 但是有些细节处理得还蛮好的
温情小品,略感清新过度~75岁出柜的粑粑心态让人艳羡,爱死美中年的旁白和条纹线衫~
节奏太慢。狗太丑。
bg部分跳着看的...不知道这女的咋回事
没看完
典型美国中产阶级趣味的聪明、忧伤和小温馨。平面设计艺术家Oliver的父亲在75岁时宣称自己是gay,开始交男友,可惜不久后即去世。奥利弗遇法国女演员Anna,两人在交往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孤独、逃避与创伤。小狗Arthur非常抢戏。剪辑娴熟,在不同时态间自由转换。
一个绝症想再爱一次的老gay。一个不相信婚姻不知道如何爱的忧郁中年男。老照片加独白很文艺范。节奏很慢很温带着抑郁。奥利弗小时候与母亲的生活片段。奥利弗与生前几个月开始出轨的父亲的生活。奥利弗与奇怪的法国女孩恋爱的片段。都是在说在生活在感情面前我们都是初学者。要有勇气再一次成长
小清新大惊喜。幻灯片叙事法文艺到牙齿。82岁的Plummer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实至名归,感言时他对着小金人说,你就比我大两岁,这些年你都去哪儿啦?曾经英气勃勃的“雪绒花”上校(《音乐之声》),年老罹患重病,才追求自己的本心,面对这个神奇的世界,我们永远都是初学者。
比较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