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阿强,脸上稚气未脱,已经被人叫做强哥了。
他的职业是在大厦旁的香港村庄里为妓女们做“经理人”,却对网上一个叫上海天使的妓女红红动了心,大概他觉得这个北姑脸上有着香港女子少有的清爽吧。
第一次性交易,他心里竟然生出些羞怯。
可是那晚他的心情应该很愉快,夏夜的晚风微拂,灯光迷离,红红当他是自己的男朋友,一起看香港的夜景,想象高不可攀的大厦永远超不出他们的五指山。
我想,这会是个爱情故事,两个浮世中无依靠的孩子相互取暖,为他们的梦想,分分合合。
肥伴阿细放学的时候遇见了漂亮的东东姐姐,他带姐姐到朱仔记吃乳猪,荡秋千,姐姐请他吃汉堡和荔枝,他们做了朋友。
虽然东东其实是个妓女,但这丝毫不影响老朱和阿细对她的喜爱,这个女性缺席的家庭太需要东东活力四射的笑了。
认识了东东,老朱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像个少年似的梦遗,肥胖的身子荡着秋千,欢畅大笑。
我又以为这是个温情甚至矫情的故事,灰色生涯里的人们彼此安慰,快乐飞翔。
破旧的棚屋究竟负担不起老朱沉重的身体,薄薄一层屋顶还是塌了,轰然坠地,我的猜测落了空。
阿强为那一夜付出了一只右手,老朱也遭勒索破财,甚至杀了人。
红红还是东东?
不重要了,那几个在生活底层消磨光阴的香港人,在陈果的镜头里,不过就像朱仔记的乳猪,早已掉入她的烤炉,通身红遍,油脂耗干。
陈果还是那个陈果,没有理会观众温情的诉求,一路仍是少年中秋乱刀披风,刀风所及,人情炎凉,一地狼藉。
以前看陈果的香港时,我会想到杨德昌的台北和马丁·斯科西斯的纽约,比之他们,陈果更冲动些,画面晃动,声音凄厉,生活在后现代都市的他,在纪实风格中融入了波普文化的因素,而且因为年轻,神经新鲜而脆弱,大开大阖,砍杀和抒情都力道十足,不加遮掩,往往使人措手不及。
忽然一年镜头里的少年香港断奶之后,内敛温厚,像那只其貌不扬的榴槤,闻起来臭哄哄,却让人总有回味。
到这部新作,渲泻和抒情都没有了,味道怪怪的,似乎在哈哈镜里来看新世纪的香港,比如通过那只迷失游走的猪,比如通过在即将拆迁的大磡村拍照怀旧的人,试图尽量客观,脸上却表情怪异,心头五味杂陈。
他的香港为什么总是和我们从其他人那里看到的不一样呢?
老朱的小屋里电锯声响起,镜头缓缓摇过大片杂乱无序的棚屋,傲慢耸立的荷里活广场,在太阳下像是失语的庞然巨兽,然后是那只吃人肉的猪,和正在转动的搅肉机。
比起感情的克制,《香港有个好莱坞》更大的变化在于它的黑色幽默,陈果开始懂得影像符号的象征作用和荒诞的力量,尤其是荒诞感,在一向以载道言志为己任的中国主流电影中尤其难得,也许还是因为香港文化特有的后现代特征吧。
其实在他以前的作品里我们已经见到了某些黑色的成分,比如《今年烟花特别多》开头洞穿的人脸,西瓜炸弹,那场劫匪撞车的荒唐抢劫。
只不过,那时候,它们更多只是作为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这一次,荒诞则成了陈果认知和再现现实的方式。
先看地点。
故事发生的大磡村,可以称做香港的农村,旁边就是荷里活广场的摩天大楼,两种物质文明的对比,显现出欲望对人性的强大塑造能力,这个善恶交织的村庄,那一丁点毫无功利色彩的善意只存在于阿细的天真里,其余的,只是荒芜和欲念,苍蝇嗡嗡,懒洋洋地在猪油一样凝滞的空气里拼命扇着翅膀。
北姑落脚大磡村,棚民向往摩天楼,香港念念不忘大洋彼岸的好莱坞,欲望永无餍足。
电影里有一个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那头叫娘娘的猪。
这头猪俨然是老朱家的第四口人,同一屋檐下,同样喝酒吃肉,满身画着代表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汉字符号在香港的街头流浪示威竟然毫发无伤,更搞笑的是,无照医生还打算给它人工授精,为老朱生子。
异化的猪是否象征异化的香港,假如它真的生出baby,那就是香港的新人类?
在欲望里迷失,大厦和棚屋原也没有多大区别。
再看人物。
改变了几个人生命轨迹的大陆妓女,究竟是上海天使红红、东东姐姐还是骗子芳芳,这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那些名字只是一个个欲望的符号,到了真正的好莱坞,她必定会有更多新的名字、新的欲望,这不过是当代人的欲念写真罢了。
阿细一家,胖子陈果特意找了另外三个更胖的胖子来演,他们已经胖到我们不可能当正常人来看待,老朱和阿明严重地性饥饿,生活的重心是吃,吃乳猪解决肚子问题,找女人、登陆色情网站解决下半身的问题。
固然他们并无伤人之心,不过本能地寻找一点卑微的满足而已,而最后被那个叫做命运的荒诞之手牵着去砍人、杀人,何尝又不是出于本能呢?
阿强由于一夜情遭勒索,被砍了右手,大陆来的无照医生竟然能断手再植,不料自己的右手没找到,平空多出一只左手来,虎头蛇尾的纹身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有手的痛苦比无手还要甚,所以他宁肯让阿明再次砍下那只荒诞的手。
青春的错位、心理的错位在陈果以前的作品里都曾让人叹惋,而今,身体的错位落到实处,眼见得一天天生长,终于长成畸型。
两个挥旗的桥段也让人印象颇深。
第一次更像是孩子间的游戏,胡子拉茬、五大三粗的老朱兴致高昂,找一面红旗攀上屋顶狂舞,幸福胀红了他的脸,直让人不信这样天真的举动会来自一个成人,锣鼓热热闹闹响着,似乎在调笑他不知不觉间已主动将一只脚踏进陷阱。
第二次,阿强和阿明去杀东东,阿细用红颜料在白床单上写上大大的“走”去屋顶挥舞,给东东姐姐报信。
在咚咚锵的京戏锣鼓声中,恍如一场喜剧上演,只见一面白旗在高低错落的棚屋上游走,后景一排排突兀的大厦,阿细的纯洁和无辜如此微弱和执拗。
如果说电影里有纯粹意义上的受害者,那就是阿细,是一个孩子干净未染的心灵。
电影里有趣、荒谬之处仍有很多,刚开始猪身上的印章化为字幕,寻猪和寻手的启事,猪变为老朱的大陆女人与他同床共枕,小混混们讨债却砍错了人。
可是因为陈果眼里的现实一向都太过沉重,他的荒诞也无法让人轻松,越到后来,笑声里越泛着冷意,他骨子里原来的那股狠劲还是透了出来,甚至越发得狠了。
出道数年,拍片5部,最初毒火攻心的感情蓄积借香港三部曲这付猛药发完后,他冷静了,但锋芒依旧,仍异常难得地坚持走自己的路线。
其实我个人并不很喜欢这部片子,它的黑色成分在影片里仍然只是一个手段,陈果并没有让电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可它放在其作品系列里体现了一个导演的逐渐成熟。
他不再依赖最初的愤激,而是开始面对平庸生活的荒诞本质,并尝试用荒诞的方式呈现。
而我对有荒诞感的艺术家总是有些好感的。
有多少人会像中秋那样用最激烈的方式与生活作别?
他们帮更多的人发现生活的荒诞之处,用荒诞和幽默抚慰创伤,保存自尊,消解我们被灌输的那些所谓崇高的意义,我不知这能不能让生活重获意义,但起码可以让我不再轻信和盲目乐观,并有力量忍受。
我想,这应该是我对他仍然有所期待的理由吧。
陈果不怎么喜欢用专业演员,从《香港制造》到《榴莲飘飘》再到《荷》,处处显得如此。
即便有周迅秦海璐的加盟,镜头的另一半重心始终还在李灿森黄又南以及其他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猪仔记”身上,况且周迅秦海璐,本来也是平民味重于星味的演员。
小成本的电影加上并不大牌的演员,使我在一段时间内都以为《香港制造》是部典型的港产轻喜剧,《荷》是部笑闹娱乐片,而《榴莲飘飘》则是比较温情的文艺片。
之后又有了《饺子》,根红苗正的恐怖片,搞什么啊?
但是结果,这部恐怖片我竟然看了两遍,并深感在色调氛围的烘托方面并不输于陈可辛的《回家》。
本来李阿姨走到《饺子》这一篇已经很有些江河日下,不料媚姨的庸俗故事却在陈果的手下幽幽复苏。
直觉告诉我陈老师不是一个普通的导演。
然后看了《榴莲飘飘》。
大陈同学曾对《黑社会》里任同学若无其事冷静自如地在他儿子面前一下一下砸死梁同学深表叹服,声称这是继承了他们家余华的伟大传统。
但是恐怕,《黑社会》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它想要表现的“混江湖也不外乎一份职业”,同《榴莲飘飘》比起来只能算是小菜一碟,而且,还不够火候。
《榴莲飘飘》才真是不动声色,并且,毫不以为意。
在女主人公回归中国北方以后未曾用过一个闪回的镜头来对前三个月的钵兰街生涯作任何略到主观感情的追述。
这种魄力不是《黑社会》里任达华杀完几个人回来叫儿子开一瓶啤酒庆祝可以比拟。
再然后是《荷》。
大概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觉得它是周星星一般的喜剧,而且影片的开头也非常符合观众这方面的期待,谁知道会急转直下,而且下得顺理成章,下得气定神闲。
好象一个人被不痛不痒地胳肢了很久,神经已经有点麻木了,然后突然挨了一记冷刀子。
最可怕是,扎你一刀的人若无其事笃悠悠地走掉了。
于是你感觉自己不是作为一个人被杀,只是一柄刀架子,合该如此。
看完《荷》以后,我连续看了两本书外加一集电视剧才算压了惊。
什么惊怕了我呢,不是视觉上的恐怖,不是心理上的紧张,好象也不是产生什么心理阴影,而是觉得非常残忍,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生活比一出精心编排的荷里活电影还要残忍”。
看了两本书还是压不下去,只好再换张碟看一集刑事侦缉档案,才算定心。
因为电视剧里头有我们熟悉的罪案、悬疑、侦破和真相大白,有智勇双全的警探和社会正义,保证坏人的罪与罚、好人的有惊无险,有我们熟悉亲切的逻辑思维,所有的事都在神经所允许的边界内小心翼翼地游动,不用害怕……陈果,是一粒什么果子?
反正不是什么好果子,就像芒果,看上去黄澄澄圆胖胖,吃起来酸甜多汁,但是内含湿毒,有些人终身免疫,有些人一粒就中招,然后要打三针才能痊愈,三针!
……再吃还会再犯。
那天,我说起《香港制造》,对面的赵师傅半分哀怨半分委屈愤愤不平道: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电影非得是写实的呢!
——确实不必,不过,借用《我要成名》的台词说,这是香港数一数二的导演。
老实说,像《荷》这样的片子,如果出自世界知名导演,早就是传世名片了。
读棚户研究时曾找到一本叫《晴天雨天大磡村》的影集,是闲书,但拍摄者的图说中肯朴实(拍摄的过程中做了很多访谈),处东南沿海的大磡村和我那个位江南内陆的棚户田野地看起来也颇多相似。
书末提及该电影,当时便找来看了。
虽讲了个大陆妹以情感诈骗棚户父子的故事,混以黑帮、误杀、情色和恐怖片桥段,但大量镜头与情节都送给了大磡村内景、大磡村与附近高楼的对峙、大磡村的市政拆迁与反抗,很带有纪录性质,拍得也有力。
我当时很羡慕这些画面,并且觉得是个做拆迁研究的人类学学生都会发跃跃欲试感,但是现在想法所有变化,觉得这些画面及其意图是对棚户拆迁的过度表现。
作为电影固然无根本问题,作为略有夸张的纪录片也仍可忍受,但作为研究冲动问题就很大。
一望而知的视觉性对抗和闻即有感的事件性冲突,只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和家内的矛盾、邻里的紧张、官民的博弈以及卷入其中的任何一人心中的不断选择、迟疑、难决相比,这个部分特别显眼,因此容易被塑造成棚户拆迁的典型特征。
此外,这种对抗与冲突特别地被前殖民国家学术界所看重,用来理解其前殖民地在后殖民-自由资本主义的城市更新过程,摆出一张上海市某高楼群和中间的平房钉子户的合照,便台上台下都能够意会一个蔓延于global south的inequality话题。
在这种理解下,对抗和冲突就可以被认为具有根本性,因为它们体现了inequality,而inequality和equality“难道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吗”(此处当配以前宗主国摊手歪头微笑似在质问“豆腐脑难道不应该是咸的吗“的姿势)。
Hollywood Hong Kong is a film that easily makes the audience feel uncomfortable. Directed by Fruit Chan, Hollywood Hong Kong is the second installment of his “Prostitution Trilogy”. As many critics have mentioned, this is a film full of political metaphors sophisticatedly arranged, thus forming an appropriate certain of absurdity and black humor.Tong Tong is probably the only beauty that enlightens and illuminates the Tai Hom Village as well as the Chu’s family. Just as the Hollywood plaza overlooking the little slum, she is a fantasy admired by the male characters. Different from whores in Hong Kong, Tong Tong never wears make-up, instead seducing them with her purity and nice temper. Compar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she is the only one who knows her desire well and manages her life even though she is constantly desired by others, in other words, she is the desire herself. Tong Tong, Fang Fang and Hong Hong, are just embodiments of different males.The mismatched appearance and identity of Tong Tong makes her seductive and mysterious. The film is also full of other mismatches that lead to an absurd and wired atmosphere. The pig Mama is treated like the mom in Chu’s family. Doctor Liu tries to persuade Mr. Chu to support her experiment and make Mama pregnant of a human baby. This mismatch is emphasized when Mr. Chu suddenly find Mama in his bed, occupying the place of his mainland lover who is killed by himself. This plot reminds me of the film Spirited Away by Miyazaki Hayao, where the heroine’s parents turn into pigs because of their greediness. Pigs and human beings are no different when it comes to desire, especially in a low social status. The two left hands of Huang Zhiqiang are the most symbolic mismatch, ind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mainland China and capitalist Hong Kong. Towards the end of the film, the Chu’s family discover a man with two right hands, furthering the feeling of absurdity. Huang didn’t find his hand in the last, which leads to two people living with inconvenience and shame.
河西三十八路四十七号 兰兰的发廊整夜透彻着 简单而又放荡 请记住门前有几棵树 每到冬天,就掉尽落叶 我开始迷信于夜晚的 某一些梦 早上的兰兰 吃着三元钱的牛肉面 中午的兰兰 吞着削了皮的苹果 晚上的兰兰 开叉的旗袍溜开了线 我这样关心兰兰是为了什么呢 我又不是梅毒 我又不是政府
今天再看一遍,完全不同的感受,周迅太美了,哪怕是这样的角色也让人怜爱。
要不是电影名字很特别,几乎完全忘记自己看过这部电影。
观影过程中大部分充满恶心,除了和小胖子在一起的时候。
所谓的政治隐喻,成年人的腌臢。
荒诞、恐怖、压抑、神神叨叨……可以说不是周迅的灵气我几乎坚持看不完这部电影。
梦、霞晕、一段想念 无非是叩响内心深处 几句深沉的对白 “兰兰去哪里了呢?
” 有一天不经意地回到母校 一个更小的女孩坐在 兰兰曾经用过的桌椅上 桌子上新添了几块墨渍 我敢说那墨渍、那黑的眼 都象极了兰兰,在这里 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去找 有次一个老人冒失地告诉我 “至于你说的兰兰,真的 我好像在南方看见过,一个酒楼里 喝醉过酒,只要你去找 说不定还在那里哭泣……” 我利索地翻了翻白眼 对这件事物本身的疑惑 为无人称的自我,一两段 消褪了的空白,都让我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歌 “有些花焚着,似乎向一切 挥别了所有预约着的香气 所余下的残灰和着目光 一起消瘦,颤动不已。
”
C+/ 第一部陈果。
人食猪,猪食猪,猪食人,猪育人,猪即人。
荷里活俯瞰大堪村,五指山下的蝼蚁众生像。
断手再续却是两只左手,“虎头蛇尾”含泪斩断,十八岁的自尊泪雨飘零。
二十多岁的周迅嫩得能掐出水儿来,举手投足之间充满妖异邪魅。
关于欲望的多重变奏,那是一种剥夺了映照自我存在之“爱”,单纯宣泄着原始而压抑的性之欲 ,三个男主都是色中饿鬼,以不同的方式被东东红红轻易捕获,吞食,吐出骨头。
寻猪公、寻北姑、寻左手,每张出示的启示都无疾而终,棚户里竟然没有社区生活和组织性,失猪无法通过邻里帮助找回,体现了穷人之间的相互敌对。
故事比较简单,北姑上海女港漂采取利用互联网和肉体搞诈骗,从假的荷里活广场一举跃升至象征高贵阶层和地位的好莱坞,影片最后周迅背着双肩包青涩的笑容让人想起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
棚户区铁皮屋顶上的摇旗呐喊配以古典戏剧梆子腔,悠扬别致,看似毫无疼痛暗示,却布满黑色的荒诞菌斑。
影片结尾,大堪村的居民往外搬迁,朱仔记的三人一猪也走了,城中村成为历史,就算换了一片土地,众人的前途仍然未卜,那飘荡的欲望仍然永世长存,继续发生在别的地方,别人身上,这是蝼蚁众生的残缺,是永不餍足的爱之匮乏。
首先响应和菜头的号召,给出一个词的评价:超赞!
完全是冲着陈果的名头买下了这部碟,然后放在柜子里积灰。
直到前两天拿出来看,从一开始到出字幕,只有一个表情:会心微笑陈果拍这部片子显然没打算得什么奥斯卡之类的劳什子,否则就有可能比《无极》还无极。
感觉他一定是嘻嘻哈哈的和一帮马仔打打闹闹地完成了这部影片,没有规矩的束缚,也没有崇高意义的牵绊,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天马行空的不只是剧情的安排,还有镜头的语言和画面的设计。
这部片子感觉上不是为了讲一个故事,如果非要说导演有什么预谋或者目的性,那么我更相信是陈果为了好玩。
一开始用猪身上的检疫戳一样的东西代替片头字幕很好玩德比德比的大讲“科学原理”还要拿猪生Baby的大陆江湖医生很好玩那种给一个空镜头照着门口,明摆着告诉你有主角要走进来让你等半天的小阴谋很好玩朱家老爸傻乎乎的荡秋千(当然里面包含了委婉的性幻想)很好玩东东帮哥哥阿明擦汗吹风一场包含的那种紧绷绷的张力很好玩阿细两次在房顶上挥舞用的类似京剧过场一样的音乐很好玩阿强和另外一个倒霉蛋被砍手又接错了的事情好玩的要死……如果说陈果有什么地方超越了他在大陆的同姓前辈的话,我想至少他没有那么多无谓的顾虑和想法,平平淡淡拍戏快快乐乐得奖,即娱乐了自己又娱乐了大众http://www.naojiang.com/post/10.html
香港有个荷里活,还有一个荷里活,仅有一个荷里活了。
全片对于政治的隐喻吊诡索异且针砭得当。
以大磡村朱记和黄志强等等原本平稳的生活喻原来的(原来的香港)。
虽缓实但得过且过。
阿妈(资本主义)走后,以妓女 北姑 江湖医生等大陆来的蛇尾续上了虎头,让整个大磡村(香港)陷入了不安恐慌与紊乱,原住民纷纷逃离大磡村,而朱记和黄志强却没走。
黄志强遭到了(江湖医生)的以猪生人(资本主义嫁接社会主义),自然是不可能成功。
黄志强也被医生虎头续蛇尾大喊不会放过医生。
前来香港捞金(若有若无的港人自尊)的大陆婆和上海妹极力介绍自己的好,好过香港。
而后来黄志强也大喊(接错了的右手,我宁可不要)还有周迅的名字【东东 芳芳 红红】另外还有关于猪的各种隐喻,皆是陈果的钻思和独辟蹊径,让人在佩服导演演员的同时,也带来对香港社会的现世无力感和复杂的痛楚
抽空的太厉害了
没看完~~~~~~~~印象中很血腥
秦海璐之后,陈果又用了周迅。都是演技派,用起来得心应手。
政治韵味那叫一个强,东方红。。。
香港艺术中心,HKIFF48。
我不会随意耻笑的,除非我真的忍不住黄又南寻手记,哈哈哈哈哈
又肥又腻,又黄又暴力!从母猪吃烧猪(可能是它生的)开始就犯恶心,到后面砍手、分尸,真是硬着头皮看完的。并且再次上演香港人肉叉烧包土特产。醉了
陈果,周迅~周迅的演技无敌~
能指填充的空洞,电影这么搞可以不需要人了,完全可以自动化流水生产。
从此讨厌周迅,被列入没有演技的女星
不知道该给几星啊,看着很拧巴,而且每当拧巴的场面出现就会配上轻快的小调,是为了增加荒诞和超现实感咩,而且陈果的寓意太明显了吧,要不要这么直白啊
秋千上的裙摆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恐怖
看得人很不舒服的电影
如果不故作这般的视觉刺激 也许会更好一些
生理性不适,有一类导演的存在就是为了恶心人的
理解不了毫无美感。另外周迅穿红裙子夜里当秋千那里好诡异好诡异,为啥没人讲过这里这么恐怖😅
东,芳,红,哈哈哈哈,生活迷乱荒诞得犹如真实世界,不,这就是真实的现实世界。
「妓女三部曲」之二。惊悚,肮脏,腥膻,荒诞。杂乱邋遢的贫民窟,隔望富丽堂皇的高尚住宅区,被吞噬的前夜。处处弥漫着末日感,巨型的猪与肥胖的人,阴差阳错的砍人,无证郎中强行接驳的双左手,让人瞠目结舌的黑色幽默。
故事相对缺乏条理,为了塞下满满的政治隐喻,只勾勒了一些文字游戏般的符号,却缺乏对于剧情和人物内在的雕琢,让一切的荒诞止于荒诞。周迅尽管在影片中相当惊艳,但终究只是一枚棋子、一个指桑骂槐的靶子,让我觉得甚是可惜。
充满隐喻。不懂黑色幽默的人当然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