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情慾絕對比不上失樂園,所以我願意把這部電影理解為愛情片。
兩對姐弟戀,開始都是互相玩一玩,不想,感情介入了。
這時就出現了兩張網,一張是婚姻,一張是感情。
同樣都是束縛,不易掙脫。
幾個人就在裏面掙扎。
最後,一對散了,散得藕斷絲連,另一對在巴黎結合了---即使知道再過幾年你也許不再愛我,我也會愛你。
既有愛,有欲,也有人掙脫不掉的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蒼涼。
很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沒有了所謂的傳統給人的感覺更自在,更人性。
黑木瞳比失樂園還要漂亮,拉丁舞給人的感覺很專業,讓人感到日本的文明程度。
已經很久不看日本電影了,因為上一次在小津電影裏感到的那種讓人沈悶的儒家思維。
這部電影一點都不儒家,很難得。
《大停电之夜》这个电影有一种感觉让我非常迷恋,它比单纯的爱情故事多了些许时光荏苒,芸芸众生的感觉,不顾一切的浪漫爱情都成了回忆,数年后再度重逢之时二人隔着窗户默默对视,悔恨、痴迷、等待、嫉妒,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都消解、融化了。
我想,对于灵魂而言,这样的故事是最美妙的歌声,再冷漠的心灵都能被唤醒。
我就是这样带着我被唤醒的松软跳动的心脏找来源孝志04年的《东京铁塔》。
不过首先令我失望的是男演员都太俊美,这令我无法形成一种基本的身份认同,这对我来讲是个大问题,这让我无法进入这个电影,美少男与美少妇的爱情故事,天呐。
虽然客观的说,这并不是什么缺憾。
马拉第九首、弗拉门戈、十字架项饰、高档酒会、海滨别墅、东京铁塔下的漫漫飞雪,这本是一个太过温吞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相爱,爱的死去活来,却又不能在一起,最终不得不分开,脉络简单而普通,不过现在不一样的是,它有了两样新鲜刺激的佐料:婚外情和20岁的年龄差距。
40岁的女人有多美,看看黑木瞳就知道了。
不过对于18岁的透来讲,这绝对不是什么所谓喜欢老女人的癖好,完美的爱情就像一场战役,在来临之前都是静悄悄的。
他们一见钟情:忧伤的有着音乐家气质的透,和散发着成熟女人气息的诗史。
接着,和所有婚外情的故事一样,矛盾、纠缠和不满足接踵而至,诗史不能果断的做出选择因为透是如此一个拥有美好年华的小伙子。
但是洪水肆虐越涨越高,堤坝终有塌方之时。
当矛盾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爱情的表达方式由温柔缠绵的肌肤之亲变成声嘶力竭的奔跑与呼喊。
耕二和主妇喜美子的故事要轻松自然很多,这两个人结尾的撞车戏要比诗史与透异域重逢好看多了。
耕二去看已经闹翻了的喜美子跳弗拉门戈,好像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个女人;演出完毕后,喜美子从后面开车追上来,不顾一切的冲撞着耕二的车,欣喜而满足。
《东京塔》(tokyo tower)改编自江国香织的小说,据说上映时票房极好。
日本导演的美学观念有时特别极端,无论什么题材,同性恋、不伦之恋、暗恋都拍得一个味儿,干净的画面、素淡的景物,无声无息的叙述着不同的故事。
《东京塔》不例外的都占全了,细雪、樱花、东京的夜景,还有东京塔孤独的背影。
江国香织的原著读了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文字不是那么流畅,影片倒是比原作更多了一份细腻的敏感,这确实少见。
清水是一位让人羡慕的已婚太太,她什么都有,美丽年轻的外表、苗条娇好的身材、事业成功的丈夫,经营着一家有点古怪但品位极好的精品店,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年轻的情人——透。
透18岁到20岁的时光是和清水在一起的,听清水喜欢的马拉,看她喜欢的小说,享受和清水在一起的时光。
新年的夜晚,在衣香鬓影的party上,很有默契的转到角落,相视一笑说“希望明年还在一起”。
如果说《东京塔》在感情渲染方面很到位的话,摄影立了大功。
人物的面貌、动作都是次要的,景物悄悄的占了主体画面。
比如,清水和透在宾馆幽会的情景,外面飘起了细雪,两个人望着窗外,说着幽幽的话,很美,毫无罪恶感。
与清水和透同时开始的另一条线,是喜美子和耕二。
同样是年龄悬殊、有夫之妇,不同的这份感情带着游戏和冒险的元素,因此更加索取、激烈、曲折。
耕二喜欢已婚的女人,是因为她们更单纯。
喜美子是感情平淡的家庭主妇,越到感情的尽头,她越明白耕二并不愿意永远在一起。
愤懑不平之余,她情绪失控、予取予求。
我想,喜美子是爱耕二的。
在充满张力的弗拉明戈乐声中,喜美子摇摆、转圈、踏步,分明是爱情受伤的女子,这和年龄无关;当她驾车撞了耕二的跑车后,带着孩子气的天真,转身时黯然的表情却透露了心事。
透对清水说:我们会在一起;耕二则说:我们注定会分开。
于是两段感情注定会有不同的结局。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静和热情之间》,倒是很符合内容,东京塔则作为隐喻的象征,在春、夏、秋、冬与不同的景物出现。
总感觉东京塔漂亮、现代,但是很冰凉、寂寞,清水开在东京塔内的精品店同样予人这样的感觉,这种环境里的清水会当众告诉透“我不喜欢坏了的玩具”,也不奇怪。
最后,她能走出这个圈子,寻找真爱,结局是完美不过了。
又想起清水和透在海边渡假的情景,神态和谐的样子。
——我是你心底的融雪,有点冰,会痛,会流泪,会永远记住。
透很执著,除了必要的出行和耕二碰面之外,几乎都在家里度过,并且都呆在自己的屋子,唯一的期待便是电话铃声的响起伴随着诗史的问候。
他从不主动打电话给她,那个大他二十几岁且是母亲朋友的女人。
她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并且为这些也在忙碌着,这给透产生的感觉好像是无所事事的自己随时随地候命等待自己想见的人准备来见自己。
说不清楚这样是否是一种堕落,但自己似乎无法从这一切中脱身出来。
他的心里只有一种想法,他想和这个女人一起生活下去,就算不能生活在一起,也要一起活下去。
他可能并不知道今后的自己路该怎么走,家境较好的他可能也没有机会去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在此刻他只想和她在一起,即使这是一种堕落。
耕二从外表上看较透更为讨女孩喜欢,可是他本人却并不因此经常招惹同龄的女孩。
从高中开始他就发觉自己似乎对成熟的女性更为吸引,用他的话讲,就是上了年纪的女人成熟、性感、并且天真可爱。
他并不知道现在的男生援交一次的价位是多少,他也并不是想让喜美子给他钱,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个路上随随便便就能陪伴女人的玩物。
他喜欢喜美子。
她的笑,她的哭、她气愤的模样、她受尽委屈抱着自己寻找慰藉的样子,这一切都能让耕二从心里由衷升出一种拥她入怀的冲动。
唯一受不了的可能是她对自己越来越多的需求和由妒忌生出的猜疑。
耕二有一个同龄的女朋友,但他喜欢她的程度不如对喜美子,可能只是出于需求的考虑,但又不忍拒绝女朋友的爱。
以至于在酒吧里,女友看到喜美子的出现哭着离开时,耕二并没有移动脚步。
当喜美子离开,他同样没有追出去,却是因为复仇者的一次本垒打。
喜美子不喜欢咕噜肉,和不喜欢已经没有感情的丈夫一样。
在这个没有生机的家庭里,自己憋屈的时间已经够长。
和耕二的相遇,似乎是对这种没有激情生活的反抗,时间越长越觉得对家庭的疏远和愧疚,这让自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
本来想用钱来简化这样的感情遭遇,却意外发现是自己在感情漩涡中陷得无法自拔。
想见的人不能一直在一起,只能用另外一种形式来作为心理的解脱。
在酒吧摊牌事情后,隔了很长的时间,耕二发现弗拉门戈舞蹈演出的海报上的喜美子,捧着花坐进了难得一入的艺术殿堂。
同样难得的是喜美子的丈夫和婆婆,巧的是他们就坐在耕二的旁边。
这一切被在舞台中央演出的喜美子看在眼里,而当她开着车追出来却又看到耕二的车上坐着别的女人,这让自己无法容忍。
于是她用撞车来发泄自己最后一次对耕二的怒气,只是想听到耕二亲口说出的分手这两个字,虽然自己这个时候都还不忍心离开这个小她这么多的男人。
但是她决定了要自己一个人勇敢下去,用时间来抚平记忆的创伤可能是一个好的办法。
诗史是一个每个男人都想拥有的女人,姣好的脸庞、匀称的身材、丰富的经历、成功的事业都造就了她的现在。
丈夫很爱她,但是她却对丈夫无法再拥有以前年轻时的情感。
她不想回到家的时候是空无一人的感觉,这让自己经常会感到无助和失落,这可能也是两人结婚的一个理由。
她没有想过和透今后会怎么样,现在的自己什么都有,这让自己有一种满足,她还不想破坏这一切。
和透早就计划好了在别墅度假,但半夜里丈夫的突然而至打破了这份甜蜜。
进而数月后在一次晚会上的现实降临,将透和诗史从一种虚拟甜蜜却极度脆弱的生活中打落。
背水的压力无比巨大,如何抉择面前的路这个问题却是现实要解决的。
如果没有透的来电,可能诗史也没有勇气冲出门去,奔向两个人共同看得到的东京塔。
虽然她知道透并不在那里,但是这样可以让两个人的距离更近。
她一直跑着,直到没有气力继续奔跑一下瘫软倒在了地上,东京塔可望却不可及而离家却又是太远了以至于无法再回头。
巴黎同样有塔,那是埃菲尔铁塔。
结束了在日本的事务处理后,诗史来到了巴黎,虽然之前因为生意上往来这个城市已来过多次。
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同意义的,她来到了之前从未到达的车站。
她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也许透在巴黎已经淡忘了自己,年轻自然会对一些事情想的开,这也可以理解。
更何况自己虽然是一个人,但透还有家人。
所有的疑虑在看到了透的画作时都被打破了,自己并没有从透的心里消失,反而愈加清晰,这让诗史欣喜不已。
电影的最后,透和诗史的拥吻场景揭示了这场跨越年龄和批判的爱情以另外一种形式结尾。
影片字幕表过后一幕场景被定格在荧屏,那是一间屋子墙壁上的长镜子,镜子里出现的是东京塔,夜晚的东京在光明璀璨的东京塔的映照下无比美丽。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1765e0100flqv.html
<東京鐵塔>真是個大膽的故事,可為何叫這個名字呢?
僅僅因為它是地標嗎?
因為人們都看得見它?
我至今不理解。
又是一個和洛麗塔對應的故事,家庭主婦愛上青春的大學生。
我想起韓國電影《綠色椅子》,同樣我對影片的名字大惑不解,至今存疑。
這兩部電影里,他們學會了忍耐和付出,終于拿到了一張愛情證書,離了婚的黑木瞳仍有能力駕車前往巴黎,他們終于在橋上相遇,巴黎、河水、金色的夕陽,充滿了愛情故事所應有的一切浪漫因子。
她終于沒有『理智』的選擇理想的『東食西宿』---人間哪有這樣的美事兒?
而我也驚詫于美少年終于沒有面向鐵塔,自由落體,雖然他電話里那么說,但就此死掉顯然不是成熟的愛情,如果是這樣,那三年來的音樂白聽了,小說也算是白看了,他沒有,而是服從母親之命去了巴黎,繼續他的愛情,他沒有愛上風情萬種的同齡巴黎女大學生,癡癡的等著自己一生的戀人也是年齡足以做媽媽戀人。
她們合該有美好的結局,也許開始時,他只是『戀母情結』而她只是『玩具情結』,可到最后他們都不得不真心面對自己的靈魂,不得不承認這有些驚世駭俗,但的確是愛情,他放棄了自殺(在日本,這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很光榮吧),她放棄了錦衣玉食的豪華生活---這個女人很幸運,從微小的細節里可以看出,她掙錢能力強大的老公內心也深深的愛著她,雖然他總是沒時間相陪。
這一對憂郁的文藝青年和文藝少婦之戀有了完美的結局。
另一對兒多少有點滑稽,而且我覺得很詭異,居然是男方說:這樣的女人有經濟能力,溫柔體貼--我瀑布汗~~這句對白通常都是向往老男人的美少女說的呀;正在做菜的她想起他,把持不住這也通常都是獸性大于人性的男人才會有的舉動。
總之,在他們身上,陰陽全錯了位,雖如此,終于擺脫畸戀的少婦,捧著花落寞的走回紅色豐田小車時,還是忍不住落淚,她說過的名言:早知道年輕時多玩一下再結婚;這段奇特的感情就像春風吹皺了她平靜如池水的生活,激起了一點點漣漪,然后風飄走了,水面也復歸平靜。
這樣的故事,道出了愛情的特有的魔力,它看似公平--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它又極不公平--有的花兒春天特別長,會得到特別的寵愛。
它也反應出隱忍的日本文化中的奔放一面,它不像《American Beauty》,它告訴大家:不僅僅是女同學的老爸可以惦記女兒的同學,男同學的媽媽也可以惦記兒子的同學。
中年中產的生活真有那么枯燥和無奈嗎?
過著過著就知道了。
好像是去年吧,看到一則深度報道,貴州一名高中女老師,和班上兩個男生戀愛,其中一個殺死了另一個。
我記得當時大家對此激烈的爭論,看到那個風韻猶存的美女老師,男生大都沒什么要表達的,反是女網友們分外的憤憤不平,認為此老師有為師德,認為她們之間不是三角戀情,甚至根本不能算是戀情,是老師無恥的引誘了學生.....這樣的事發生在男老師和女學生之間,就不會是如此的結局,這樣看來,所謂男女平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看完電影我覺得東京鐵塔好熟悉,那一晚的夜色好熟悉,今天吃飯時忽然想起,那是在《The Babel》(巴別塔)的第一個故事里,那個聾啞小女孩兒的家,寬大的陽臺上也能看到燈光閃爍的東京鐵塔。
两个已婚女人和两个大男孩的相遇与爱情。
黑木瞳(44)和冈田准一(24),松本润(21)和寺岛忍(32)都献出了尺度大方令人心动的完美表演,当影片结尾突然猝不及防的响起听了十多年的山下达郎的歌声时,我眼泪决堤哭成一只沙皮狗。
13年前的冈田准一和松本润是那么年轻,一头洗剪吹的秀发也掩盖不住青春逼人和情真意切。
从开始对剧情的狂笑和不屑,到中间对四人感情的期待,多少人心中一定想起自己不甘而又无法摆脱的现实生活。
踏出坟墓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到,很羡慕他们能有勇气走在一起。
相比透和诗史,耕二与喜美子更令我感伤。
“那逞强著的孤独的自尊心,全部已经成虚幻,再一次,觉得不醒也好......”本来是想下2007年版小田切让的《东京塔》,却误下成2005的这版。
感谢这份阴差阳错的安排,让我没有错过这部被深深触动的电影。
山下达郎《Forever mine》http://t.cn/Rx4GaLz
《东京塔》,讲述年过三十五的少妇和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之间的不伦之恋,主角配角各一对。
透和诗史这对男女主角,优雅美貌,依恋缠绵,痴心不悔,最后克服种种不安和矛盾抛下一切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他们是云端上的天使,把整个尘世踩在脚下,完美之至。
而为了与这云端之上的完美相对,作者又塑造了耕二和喜美子这一对尘世中的配角。
如果用星座来描述喜美子的个性,那一定是火相,狮子或射手,燃烧起来便无法阻挡。
她有着这样强烈而直率的个性,却同时承担着无趣的婚姻和外遇的负罪感。
因此,在恋爱这条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上,她必定会像火山般的压抑不住,要求对方对自己全心全意。
而耕二高中时就有勾引人妻的劣迹,有着同龄的女友却还是缠上了喜美子,从未被任何女子栓住过。
和痴情专一的透不同,他知道总有一天会分离,所以从不考虑未来,一边和喜美子约会,一边和女友继续交往,最后只能和两人都结束。
不肯付出自己的耕二,到最后才明白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女子。
但不论怎样,二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早已注定了不可能有结局。
比起那一对缠绵悱恻的完美主角,我更认可喜美子和耕二之间属于尘世的这份真实。
当分手后的耕二,去看喜美子表演的弗拉明戈舞后,开着跑车对新女友说,自己所喜欢的是天真而热情的女人。
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喜美子,一丝眷恋。
然而就在此时,喜美子戏剧化的出现,开着车从后面撞耕二的跑车——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她和我多么相似。
火相女子的离去,从来拖不到感情耗尽的时候——哪怕忘不了,哪怕恨得去撞他和新欢乘坐的汽车,哪怕要哭着告别,也终究会告别。
他们没有在一起,但就算抛开一切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当透和诗史成了跨越银河的牛郎织女,耕二和喜美子则成了在人海中辗转擦身而过的情人,从此相见不如怀念。
或许是为了平衡作品的现实性,作者终于在结尾透过法国房东告诉诗史,年龄悬殊的爱情,幸福难以维持到最后。
可是诗史还是微笑着去寻找透,可是透还是对诗史的丈夫说就算诗史年老也会和她在一起——天使们在云端之上歌唱,唱得如此美,美得不真切,落不下一滴眼泪。
换了任何女子,有了透这样痴心且完美的情人,只要不是离了丈夫便活不下去的,一定会选择透,可诗史始终犹豫退缩,把所有的等候和无奈留给透一人承担。
于是故事在暗处有些变了味道,透的付出和隐忍显得百般委屈。
而诗史的出众,也仿佛并不在于决心离开成功的丈夫和舒适的生活,而在于成功的让透认定此生非其莫属。
她并非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不过是到了即将失去透的时候才肯迈出那不算艰难的一步,然后优雅的说着法语,毫不费力的在巴黎找到等候自己的男子,有天使眷顾的爱情真是幸运之至。
但平凡主妇喜美子又能如何呢?
面对耕二这样的情人,纵然自己想要投火,对方也会抱着别的女子不接电话——两个人都不完美,所以异常强烈的碰撞,短暂燃烧火花四溅,然后也只能倔强而突然的分手。
看到那骄傲轻浮的少女拦在面前横加指责,只能是一个耳光。
值得欣慰的是,喜美子内心的火焰,就算没有耕二也不会熄灭。
她会继续跳弗拉明戈,直到一切都改变,直到一切都结束。
因为分手的对象是耕二,注定不会在一起的人,所以我想,她不会遗憾。
其实无所谓禁忌或不伦,相爱或者分离,一切本是自然。
只是有些注定在云端之上绽放,有些注定在泥尘之中喘息——至于那些说不清喜或悲的结局,反倒不重要。
东京铁塔,传说中,以独立铁塔而言的世界第一高塔。
明灭的灯火,疏离的城市,寂寞的人群。
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谈一段用心的感情。
Tokyo Tower。
黑木瞳再度出演的不伦恋情。
Chapter A:是交错的眼神,注定的纠结。
18岁的夏天,遇见年长20岁的她,雍容丰华,于人群中散发着别样的韧性,浅笑低吟,一贯的从容。
他爱上她,却只能默默等待,她是已婚之身,不被允许恣意妄为的年纪。
尊重她的所有决定,静静地守候着她的问候,适时的任性,偶尔的幼稚。
她始终优雅地微笑,安排好所有的细节,在丈夫与他之间游离。
眼角的褶皱,衰老的身体,再如何掩饰,都无法抵挡的时光的侵蚀,他的身上,是她所重新汲取的关于年轻的力量,生存的勇气,关于过往的所有欢愉。
他偶尔的冲动,是她所珍惜和心疼的,短暂温存后更多的寂寞,他渐渐厌倦的生活,渐渐贪心的想念,放开所有的一切,从此浪迹天涯,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以为的浪漫。
时光的移转,所教会的不仅仅是遗失的美好,现实的艰辛,不由掌控。
他还只是个孩子,而她早已衰老,无法确定,下个站台,是不是还有丰厚的景致?!
Chapter B:玩世不恭的生活,年少的冲动和热切,以为的桀骜放荡,却伤害了不相干的人,混乱过后,不曾认真收敛的心性,理所当然的洒脱。
百无聊赖时,遇见了在车场横冲直撞的她,已然中年的模样却依旧天真,向他求救,一脸的虔诚。
又是一轮关于寂寞的追逐,他深谙此道。
作为答谢的约会,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家中的琐事,丈夫的领带,大男子的作风,他安静地倾听,不发一语,车到站,她挂念着的晚餐。
主妇的生活,果然的乏味。
是家猫的重病,她无法倾诉的孤独,终于爆发的寂寞。
没有规则的游戏,渐渐失控的态势。
他依旧吊儿郎当,不以为然,她一再迷失,歇斯底里。
舞台上嚣艳的佛朗明哥,直进,转弯,演绎着爱情的姿态,坚定的眼神,重叠着的过往的回忆,盛放之后,谢绝荒凉。
又是畅销小说的同名改编之作,来自日本文坛拥有与村上春树比肩地位的江国香织,二段是是而非的恋情,雷同的纠葛,不同的态度,爱情蔓延,在东京铁塔的照耀下。
漂亮开阔的场景,妥帖契合的配乐,交呈的暧昧困顿。
关于不伦和伤害,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起承转合,全部不由自主,是舆论的压力,现实的藩篱,自我的担待,真的可以义无返顾,不闻不问???
从没想过一部拍婚外情的电影可以拍的这么好看。
不管是剧情设置、演员表演、背景音乐,还是贯穿其中的隐喻元素,都如出一辙的动人。
黑木瞳是少见的能把又贞节又放荡的感觉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女人。
她演绎的几乎都是外表安详内心狂热的角色,素净的面孔和静谧的气质,可骨子里偏偏有种不安分的东西,相当动人。
她这次演的40岁的少妇诗史与20岁的大学生阿透相恋的故事,也是一贯的驾轻就熟。
少年的角色是由岡田准一饰演。
他年轻俊俏的面孔,带着年少独有的忧郁乖戾,还有他滚烫烫的爱情,并且用暴风一样的真挚捧上,根本无法抗拒。
叫人恨不能揽过他的头来按在胸前专心呵护。
不仅打动剧中的诗史,连带打动在外观看的观众。
影片处理感情手段纯熟。
稍稍的轻描淡写,关键时候略略用力。
典型的日式风格,内敛而且动人。
最令我惊喜的一段。
新年倒计时。
在人来人往的聚会中,他们躲到厨房偷偷的庆祝。
她向他举杯:明年我们还能在一起庆祝吧。
略为试探的语气。
他们碰杯,她用尾指宛转地扣住他的,说:好想和你牵手。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交错。
新年将要到来。
窗外的东京铁塔熄灭了等待新年的钟声来重新点亮。
派对的灯也关了,大堂里人生鼎沸。
进入倒数阶段:10 9 8 7 6 5 4 3 2 1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纠缠交错,并肩看东京铁塔被点亮的瞬间。
音乐响起,这是属于他们的十秒钟。
透澈的像一道伶俐的光线,倏地消失不见,却又不知怎得渗到心底里去。
黑木瞳与岡田准一这一对忘年恋唯美的像童话。
在彼此的一见钟情中开始,最后以她选择离婚赶到法国和他在一起。
相当佩服影片中她的勇气,放弃手边拥有的一切安定,去寻求一段虚无缥缈的爱情。
她了解他们年龄之间的差距;她知道或许最后他们会分开。
但是她愿意以拥有的一切去换取一瞬间与他的快乐。
并且毫不悔改。
耕二与喜美子这一对比较写实。
描述的是喜美子逐渐放开身心的过程。
从一个琐屑平凡的少妇到释放自己、发现自己的美。
耕二开始成长,并开始了解自己;喜美子拥有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最后分开。
其中她跳的那段弗拉明哥舞有一种慑人的美。
从未想过这种舞曲由一个逐渐老去的跳起来是这样的震人心魄。
在舞蹈中,喜美子的肢体语言非常有力。
这种体现内在力量的舞蹈,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舞者的情绪。
喜美子竭力地拜托她生活中的种种困顿和懑愤:面对无味的婚姻,自己逐渐的老去,在获取婚姻安定同时丧失掉的自我;她把这些情绪融入到肢体语言中,能感觉到她在用力,用尽气力的去抓住属于她自己的最后一簇花火。
在这部片中,感受最多的是爱情。
一直以为爱情带来的是一种救赎,是可以拿来取暖疗伤的工具,或者说用来对抗生命的虚无。
但在这片子中爱情只是一种发现自我的工具,彼此互相进入。
并不是用于抵达幸福的手段。
它并不带来任何道路。
就像影片一开始的独白:为什么男女会彼此吸引?
是由于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个性和外表还在其次。
是对方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像那种动物的本能。
就是那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迷一样的不可抵挡。
或许在成人的世界,童话一点点的消失,誓言一点点的褪色,生活在麻木中行走的太过坦然,于是便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曾有的对爱的纯粹激情的期许,以至于你早已忘记他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聆听你,不再送花给你,什么时候开始孤独侵蚀了你的内心,犹如海浪抛弃了游鱼。
于是,你开始不自觉的寂寞,也忘记了自己其实依然美丽,你被生活中重重琐事缠绕,微笑应对家庭美满的华丽赞美,内心回响气低沉的乐曲,你曾以为这就是人生了,你曾经以为你已经抵达了终点站。
只是,注定会有不期然的蒲公英种子降落在等待风的土壤,注定会有各种各样打破了常规的人事和变化呼唤我们骨血中的热情。
注定了,爱情——貌似越来越理性的存在,会突然亲吻你,告诉你,它其实,一直在理性之外。
于是,你依旧遇见了他,遇见了一场烟火,遇见了一生中再也不可能经过的美好,他引来光芒令你重生,呼唤寂寞令你感性,召唤爱情令你沉迷,不过是爱上了一个人而已,可是,却注定,要经历重重的等待和别离。
但好在,你依旧心甘情愿的沉溺。
也许很多人会对光影中的女主人公保持怀疑,认为只有有钱美好又闲的女人才会遇见同样青春美好又闲的美少年,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这样的爱情的,天真,热情,对于情感的永不妥协才会是一切的根源,有一种女人永远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他们或许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你永远没有办法质疑他们生命的美好。
他们永远都不会老去,因为浪漫和激情还有对至真爱情的向往会引领他们保持心灵的孩子气。
这样的女人,都是可爱并可敬畏的。
与世俗和伦理无关。
其实爱情也许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只是让我们更加看清和找到我们自己,它也许并不能带来圆满和幸福,但它会叫醒你沉睡于发肤之下的灵魂生命。
即使他没有陪她走到最后,她依旧跳出了摄人心魂的弗朗明哥舞,那是天真和热情绽放的方式,没有他,她会看不见自己内心居然依旧有着这样的渴求。
而另个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她发现了不一样的风景,踏上坐过一站的华丽冒险,无论未来如何,她走上路途的那刻,她听从了内心的指引,绽放了雀跃的爱之期许。
他们,都在爱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同时,也美好了所有的痛苦委屈。
我想,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完美的诠释了一部电影如何做到又烂又俗,另外沙滩戏那个段落负责调色的师傅是喝醉酒了么。。。
两星半。(同名惹的祸,明明是想看小田切让主演的母子情的)。两条线都是年上女的不伦恋,黑木瞳很美,但故事太狗血,倒是get到了冈田准一的好看,以前从不觉得。更喜欢松本润那条线的女主,找到并把握自我,坦然放低。PS,看到黑木瞳陷入女大男小的虐恋,想起《魔女的条件》中的女巫脸,有种“苍天饶过谁”的痛快:)
故事非常好,结局大俗
年轻男子与年上女人的爱情故事,故事没讲好有再多的感情戏也是白搭。
在大妈反衬下马子俊愈发美貌了。。。【并不忍心黑11的身高
第一次读到的日本小说就是东京塔,算是囫囵看完了,感觉了了。现在再看电影才发觉成人世界中各有各的孤独,背负着别人理解不了的东西独自前行。于是又翻出小说来看。
没看完,从选角就失败,是要看美少年和美妇人禁忌恋不是看25扮17或撑不起制服的弱鸡,刻意的拍摄没带来氛围只让影片无比漫长。
忘年恋,一部很不错的情欲片。《东京铁塔》加藤罗莎处女电影
这种电影在我看来有些鸡肋,氛围和演员都是好的,可是故事讲得疲软无力,看得人昏昏欲睡,连清奇的三观也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但黑木瞳真女神。
小日本真变态 吉田真可爱
完全无法理解主人公们的感情。P.S寺岛忍阿姨的那段弗拉明戈很赞,这种舞果然还得熟女来跳
姐弟恋,婚外恋 画面比较美
第一次是在网吧刷夜时看的,觉得很不好看。拿出来又看了一遍,还是喜欢不起来,不过寺岛忍真是会演戏。我怎么就那么不喜欢黑木瞳呢,都怪魔女的条件。
在年华老去的前一天,请允许我与你用力相爱
喜美子才是最需要被解救的……但是却没有结局
喜欢书才来看电影,透就像是大唐里的徐子陵一样,总喜欢这个类型的男人。电影比书剧情激烈很多,到底要进行艺术加工的啊,差点以为他死了,他和诗史这一对真好,比耕二那对悦目很多,不过喜美子那段舞蹈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不伦,可是拍得还是可以的,也没有刻意追求一种颓废的极致,就是散发出的奢靡气息,让人讨厌啊。
又闷又长,实在受不了松本润跟长得很像岸部一德的寺岛忍搞在一起o(︶︿︶)o
缠绵,煎熬。一直都在这个困境中游走,年轻的男孩爱上中年女人,特别背景在日本,家庭主妇那么闲。韵味有而不足,不太喜欢。婚后生活都这么悲惨的吗???结尾呕血。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寂寞或当是游戏。最后来的时候,因为依恋或真的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