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陈奕迅关注这部影片,是一部笑与泪交织的影片。
开头是有点瘆得慌,戏服飘飘的暗夜,水面阴风阵阵,暧昧的红灯笼,戏曲的浅吟低唱,如泣如诉还是说说 eason 吧,彼时不过未到而立之年,嘻哈风格,反戴帽子,骑单车哼唱“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一边捂脸一边提起内裤,最后仍然被打;伴随钢琴声跳脱衣舞;被云飞附身,很贱的表情声音和动作,尽 eason 搞怪之能事,甚是可爱;和小海的那段真的很重口啊!!
差点就要吐出去了有木有啊!!
从歌声到演技, eason 总能给人一种极致的真诚感,并非高不可攀,那么真实的存在,不隐藏自己的欲望,快乐与悲伤,正如那稳稳的幸福。
当然,最重要的部分在云飞与浩风的爱情,谢霆锋完美的如同漫画美少男的面容时刻震慑着我的小心脏啊!!!
小小戏台,四目相对,愈发接近的距离,暧昧气息流动;调侃着说要以身相许,装作豪放的大笑说你真以为自己风流倜傥云云;轻吻浩风的玉牌,而后着一身旗袍闯进幕布说:“我要唱楼台会,演花旦。
”看着空荡的椅子时一脸落寞,理好被砸下的头,努力唱出鸾凤曲,彩凤伴痴鸾;轻抚墓碑上和浩风在一起的名字,终于也做了一回英台,竟陪君度过一花甲……所以戏曲的魅力,也许就在慢字上,你得耐着性子,听完一个个吐露的词语,留下唇齿余香,感情酝酿如同舌尖触碰的清茶,丝丝入扣,配以音调高低起伏,挑动敏感神经。
而舞台让我想起喜剧之王,貌似是云飞吧,她说“既然上了台,要唱完最后一句才可以下台。
”让我想起喜剧之王,没有喊卡,就必须一直演下去;也许台下无人注视,也可以一直演好自己的戏,而戏如人生,也只要活好最真实的自己,不论演技高超与拙劣……1874响起的时候,唇与唇交融的瞬间,时光仿佛淡出,前世今生,已然模糊,谁让谁眼眶沾湿,也许这一刻,云飞的戏是真的唱完。
唱出鸾凤曲,彩凤伴痴鸾……
原本是打算载《暮光之城4:破晓(下) 》,谁知载下来的影片名字是《下》,但内容却是《魂魄唔齐》,也OK喇,其实都想翻看一次,以前看是从中间开始的,“其实我只是一个戏子”“我何尝又不是一个烂赌二”,也比较小,没什么感觉。
但这次,完整看了,最后十五分钟,莫名地感动了,情绪被带到最高点,高潮了!
整部片一个多小时,有香港式鬼片的画面和音乐,有Eason和郑希怡的“暧昧”对白,Eason和Joey的鬼马演出……当然,中间也插了一段颇动人的紫云飞和二少爷的耍花枪【真系耍花枪=。
=最后,十五分钟,吉叔的出现,并不是俗套的冤鬼回魂复仇夺命,而是对妻子的宽容。
初八的身体,紫云飞的魂魄,唱出了《楼台会》。
初八和陆环彩在舞台上耍花枪。
“情人若 寂寥地 出生在 1874刚刚早 一百年 一个世纪是否终身 都这样 顽强地等”魂魄唔齐,前世情,今世续,一半魂魄与另一半魂魄在六十年后的舞台上结合。
《凤阁恩仇未了情》,“别哭,你不是一直都好想见到鬼的咩”,Miko以曲送父亲上路。
“休涕泪,莫愁烦,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今宵人惜别,相会梦魂间,我低语慰檀郎,轻拭流泪眼”。
破音破的巧到好处,Miko唱的时候,完全没有配乐,但却能带动了你的情绪。
整部戏其实跳开来看,也不过一部普通不过的港片,只是某些东西能感动到你,是因为有些地方能与你产生共鸣。
话说,剧中Eason和Joey的戏唱得不错,应该不是假唱吧。
Miko这个小女生演技也很好,恰到好处。
突然想起了也是颇想翻看的戏,情节什么的也差不多,《胭脂扣》:梅艳芳也是在前世香消玉殒,在今世变成鬼魂寻找哥哥张国荣,而张国荣也是一个什么什么少爷。
今晚载来翻看吧。
千禧年初的港產片愛大雜燴,《魂魄唔齊》集合恐怖、愛情、喜劇、戲謔在一身,片初的處理富有層次,古今故事的不斷穿插放大電影的懸念,幾幕恐怖戲份盡收成效,略為可惜的是電影中段以愛情喜劇蓋過恐怖元素,未能承繼驚艷的第一幕戲,大雜燴的電影難以將元素均分在電影的每個角落,後段黃秋生與陳奕迅的衝突、喜劇元素的插科打諢有戲劇化之嫌,幸尾段連續浪漫的送別禮,為電影劃上完美句號。
陳奕迅飾演的路初八既傲慢又貪玩,片初打算作弄黃秋生飾演的戲班主角,卻反被鬼作弄,跌進載滿戲服衣箱,輾轉卻來到鬧市街頭,回到舞台主角卻突然女聲出演,及後路初八竟先後夢回過去,富有恐怖片主角突然墮進另一時空的意味,醫院疑似見鬼一幕參考千禧年初大熱的恐怖電影《見鬼》,醫院的綠無情地被導演放到最大,由於早段未有介紹醫院環境,故路初八逃離醫院過程顯得陰森。
當飾演紫雲飛的容祖兒粉墨登場,恐怖元素便嘎然而止,拆解了謎團,電影的訴求變成圓夢,聯想到《胭脂扣》梅艷芳欲找回苟且偷生的張國榮,紫雲飛只要求附身路初八完成演出。
編劇設計紫雲飛與路初八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逼迫路初八必須答應訴求。
本片的喜劇元素隨處可見,先是路初八的夥伴為路初八徵得秘方驅趕鬼,又有路初八與紫雲飛的同手同腳同軀殼,鬼教你溝女的無厘頭,新舊文化的碰撞未有過火,路初八與老伯的「床戲」更是引發笑彈的一絕。
前段聚焦恐怖,中段喜劇的落墨眾多,副線路初八和戲班主角的不和升溫,電影整體頗為鬆散。
結尾真相揭盅,紫雲飛與二少爺的愛情史原來已埋葬在歷史的洪流中,心中的一隅頃刻被填滿,固然潸然淚下,對愛執著的還有戲班班主伍詠薇的丈夫,千里迢迢到來告別,亦是時候放下。
電影由同為英皇公司的陳奕迅與容祖兒擔綱出演,二人的演技頗為稚嫩,客串的謝霆鋒是他外貌的黃金時期,巴辣的鄭希怡角色設定見有參考《我的野蠻女友》,配角伍詠薇和黃秋生沒有太多搶戲的地方, 新演員楊淇片末一場頗有張力, 但電影誠意搭夠,片末昇華挽救整套電影的鬆散和掛羊頭賣狗肉。
前世今生的故事仍然在上演。
評分:7/10延伸電影:《胭脂扣》(1987, Hong Kong)女性對愛情的執念被梅艷芳演繹得淋漓盡致,獨具慧眼的梅艷芳拉來好友張國榮飾演紈絝子弟陳振邦,二人相互的配合才能成就本片,世上再沒有第二個如花和陳振邦。
仍然没有遇到跟我绝配的那个恋人还未出生还是早已逝去?
莫非今生原定陪我来却去了错误时代?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互不相识身处在同年代中仍可同生共死若果不可相约在和平地方也和你畅游战地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挽著你的手臂彻夜逃避漫天烽火失散在同年代中仍可同生共死从来未相识已不在这个人极其实在却像个虚构角色要演给二少爷的那场戏还没开场,她就等了100年。
只是爱情终究会回来的。
在聽了1874的時候就想去找出這部電影來看了,可是對於陳奕迅我還是更傾向于他所唱的歌。
也就一直把他擱著了,後來看的時候發現其實以前是在電視上看過一點這部電影的,記得的一個畫面是陳奕迅最後唱戲然後所有鬼魂都來的那一鏡頭……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想起梅豔芳和張國榮演過的一部電影,名字我倒是忘了,我不知怎麼的總是很難記得名稱,情節是梅豔芳和張國榮約定要自殺的,可是後來只有梅豔芳死了,張國榮卻一直活著到老,然後梅豔芳的靈魂來找他了。
還記得看梅豔芳那電影時感覺是挺有愛的。
當時聽《1874》的時候我腦子里總是有兩個人在跳那個旋轉的很慢很有feel的舞蹈。
所以對這部電影還挺有期待的。
可是看到紫雲飛出現的時候我就絕望了,因為容祖兒演的紫雲飛實在沒有那種很浪漫的feel……我只能說,這首好歌沒有配到好的電影。
我覺得裏面演得最好的是黃秋生,因為他演得更像一個生活在實實在在的人,會有吹水,會懦弱,會自大,但他內心是善良的,他有愛,這愛不偉大,到最好他甚至沒有帶走老闆娘的女兒,但是對於老闆娘,足矣……而二少爺對紫雲飛的愛,卻有點浮誇了。
而後來紫雲飛要找二少爺的時候,感情描繪的也不夠。
而且後來出現的二少爺的隨從小海就實在是一個敗筆了,看到小海的同性戀傾向的表達更讓我肯定這是部喜劇…不過我確實喜歡陳奕迅在劇中的那種喜感,也挺喜歡電影中以戲臺為舞臺的演繹,可是,或許是劇本的關係吧,很多能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橋段他總是突然就停止了,這或許和那時香港電影有一點關係,或許是我自己對這部電影期望得太高,而他想演繹的,更多的是博得一笑的喜劇…不管怎麼說,人生如戲,總要把它演完……也許到最後你都沒有出現,但是還是會一直等下去吧……
哎影评真麻烦,不能上传截图!
只能一点一点说啦!
本来看完电影好怅然若失的(/Д`)゚但是当人家再看一遍的时候,发现好多地方都有梗哎!
翻了翻影评,好像还没有大神把这些细节分析过,就献丑说说看啦+++++++++++++++我是姿势优美的分界线++++++++++++++++++1.紫云飞最后去了哪里?
还记得片中紫云飞对路初八讲:“我的半个魂魄还在你那里。
”吗?
咦?
不是说三魂七魄的吗?
半个魂魄是什么东西?
要注意的是,在这部戏里是没有三魂七魄的概念的,魂魄就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路初八是拥有半个紫云飞魂魄的,是半个紫云飞。
但继续深究下去,这样的思路也是值得商榷的,半个紫云飞投胎了,剩下的半个紫云飞怎么办?
了却心愿后,再次投胎吗?
不——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路初八看成完完整整的紫云飞,那个鬼魂紫云飞只不过是她的一缕忧愁和执念,这不能说是一种拥有完整人格的东西,而只是一种痴痴怨念,一个未完的心愿,一份前世留下的债。
但是为了电影的表现,将这种情绪具像为人格。
所以到后来,心满意足的鬼魂紫云飞就理所当然地消失了。
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心愿。
真正的她就是路初八。
她单凭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也是本片出彩的地方,你以为是鬼寻人帮忙,实际上是自己完成自己的心愿。
2.陆环彩为什么就是二少爷?
其实线索不是藏得很深……甚至可以说导演在非常用力地暗示观众。
首先,我们想一下,二少爷是做什么的?
回到紫云飞和二少爷初次见面的场景:紫云飞说:“我不过是个戏子。
”二少爷回:“我何尝也不过是个烂赌三呢?
”可见,二少爷即便不是什么赌圣,也是赌场老手。
而陆环彩呢?
(1)她出生时,父亲中了六合彩。
(2)天生会赌牌,逢赌必赢。
两者的联系是不是很明显呢?
不信的话,我们反过来想,如果陆环彩不是二少爷,这些设定有意思吗?
编剧不会那么无聊。
3.为什么陆环彩赌完就呕吐?
当我回去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发现“陆环彩天生赌完就呕吐”这是一个很突兀的设定。
若是仅仅是为了让陆环彩在楼梯口吐了路初八一脸,让他们两个有机会在厕所里聊天,随即有机会初次尝试接吻,完全可以换个更有趣,更直接的情节推进。
根本不需要那么绕。
显然,这是编剧的又一个提示,一个伏笔,甚至可以说是解决全片最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如果陆环彩逢赌必赢是因为前世是二少爷,那么赌完必吐也必然是因为二少爷。
赌完感到恶心是一种惩罚,这让天赋异禀的陆环彩非常厌恶赌博,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呢?
嘿嘿,想到了吗?
因为二少爷没去听紫云飞唱戏就是因为自己赌博!
而正因为赌博,让他连爱人的最后一面都没看见。
有人说,这可能性不大。
如果他真的深爱紫云飞,怎么会因赌博而不去赴约呢?
大家还记得二少爷有一次赌博,赌光了全部身家吧?
虽说正是这次机缘,让这两人的情愫更深了。
但可以看出,二少爷的赌博是随时拼了性命的,他是以此为生的,每场赌博都是战争,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可以想象得到,二少爷原本是要赴约的,但是因赌局出了意外状况,导致他无法抽身赴约。
最后因痛失所爱,伤心欲绝而自杀(或者像《楼台会》中的梁山伯一样郁郁寡欢而病死,总之是因爱而死)。
为什么那么说?
因为在紫云飞与路初八去墓地看望二少爷的坟地的时候,我们看见二人合葬的墓碑上写着两人的卒于:一九三六年。
(86:16处)另外在74分处,当路初八问老人:“你是蒋家二少爷?
”的时候,老人回望照片说:“这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路初八将此误认为这是老人对自己是二少爷的默认,但实际上老人是在说六十年前,二少爷就死了。
但是结局有情人还是终成眷属了。
虽然说我们今生无缘,但来世,我们还是在一起了。
还记得紫云飞找算命先生算自己和二少爷的姻缘吗?
算命先生说,要来世才行。
她等待了六十年,其实也不过是等到了一个谎言。
她最后冲阿八摆摆手,快乐得离开了,带着“我和二少总算在来世续了前缘”的快乐念想——离开了。
人很多时候,要生要死,拿得起放不下的,也就是这个念想。
她半片魂魄辗转人世间六十年,等的就是一个答案,等的就是一个解释。
可是她最后也并没有等到那个解释。
每个人都喜欢公子小姐相遇相爱、因误分别、再度聚首、冰释前嫌、破镜重圆的曼妙故事,可是这般的故事,有的时候也许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也许我们天真得期许——就如阿八和紫云飞期许的那样——二少爷是因为什么误会而没有赴约。
或者,二少爷当真转世为富家小姐,和阿八再续前世情缘。
可是,也许这些都不过是谎言?
幸好,那合葬的墓碑,聊以慰藉。
只是,我是如此得多疑——就连那老仆的那句“二少爷心中,紫云飞是最重要的女人”也显得像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和宽慰。
不过,我却也是如此的,希望二少是真的爱着云飞的。
听了1874之后我才决定看的,没想到却感动了我。
陆环彩和路初八演戏骗紫云飞的时候,那时候也是1874这首歌出来的时候,初八和环彩接吻的画面随后切换到二少爷和紫云飞接吻的画面,那一刻,我相信环彩就是二少爷的转世。
虽然初八后面说,他们是演戏的,但仔细回想之前的细节,可以发现,其实陆环彩的的确确就是二少爷的转世,比如说当年二少爷是一个赌徒,而如今的陆环彩就是逢赌必赢的赌圣,虽然一个输一个赢,但是他们之间是有着很微妙的关系,所以我确信,陆环彩就是二少爷的转世。
这样一来,路初八是紫云飞的另一半魂魄,环彩是二少爷的转世,那么,前世他们不能牵手终老,这一世,他们将会携手鸳鸯共白头... ...
本来半夜听着Eason的《The Line-up》这张专辑,发现《1874》也在其中,而且是《魂魄唔齐》的主题曲,讲真突然十分想看,就上B站找资源了。
看完电影,惆怅之余想写点东西。
对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香港电影,无论认真如《无间道》、《暗战》,还是娱乐如《身娇肉贵》,每一部我都觉得是有深意的作品。
虽然剧情或许让人吐槽,但是里面表达的思想,却让人在看完电影之后,久久回味。
这是一部鬼片吗?
只是披着鬼片的外衣,告诉你感情的意义而已。
就像周星星的《逃学威龙:龙过鸡年》,也是一部披着周氏喜剧,通过梅艳芳与周星驰的互动,展现梅艳芳饰演的名媛的哀愁。
英皇出的娱乐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剧情跳动,人物语言、动作特点鲜明,而且很多都是大大咧咧的感觉,在大大咧咧之中,却藏着他们细腻的感情心思。
这种电影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对白前后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也没什么文采,甚至演技粗放,但是就是可以告诉你现在发生了什么,剧情进行到哪里了,角色现在的心理是怎样的,接下来就是观众自己的回味。
是不是很粗暴很流氓,但是比国产烂片的无意义的呻吟,我更愿意被这样粗暴。
无论生者还是亡魂,做好最后一场戏,才能好好地送走亡者/走向归宿,然后继续生活/重新开始。
电影的剧情线有两个,一个是云飞(鬼)完成自己的夙愿,放下执念走向最后的归宿,是明线;另一个是Miko(生者)完成最后一次见父亲的愿望,送走父亲,这是副线,两条线最终的关键都是初八的最后一场戏。
虽然道理很有来头,但是导演对于副线的处理真的是简单粗暴,一开始我看伍咏薇和黄秋生偷情,觉得这是用来增加娱乐性的一条桥段;后来看到黄秋生不愿初八被杀,觉得好像情况有点不简单啊,最后Miko她爹出现讲了一通道理,然后一戏送两魂。
才知道导演想说的是啥。
结尾处堪称是混搭典型,唱完戏的二人,被一群不明就里的rappers和郑希怡包围,Miko破涕为笑(意味着继续生活),Eason目光坚毅。
一个场面,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结果成了大乱炖。
要不是观众有心去回味,恐怕很多人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观影。
在感情上,Eason和郑希怡的对比就是六十年前的云飞和二少的复刻。
其实导演的安排,已经明显地透露出郑希怡就是二少转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郑希怡一生下来逢赌必赢,逢赌必吐,而且为人很man,在各种事情上都是处于一个带领者的角色,处处彰显她的男性本色。
相反,Eason是紫云飞的转世,他害羞,怯场,怂,在有其他伙伴陪伴的情况下依旧不敢主动去“捉鬼”,在观众面前秀技也放不开,面对喜欢的人也不敢说出口。
虽然最后明话告诉你初八和环彩的表现都是装的,但是冥冥之中紫云飞的愿望已经在初八身上实现了,这就是本片的妙处。
我都很喜欢陈奕迅的歌但第一次听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1874这首歌但偶然看见这首歌原来是电影插曲 就来看看没想到 从此就迷上这首歌和电影了看完后真的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我看电影很少会被感动到但这部真的感动到我了虽然并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也没有听懂1874这首但我还是被吸引到了特别是在紫云飞抚摸陆环彩头发那里不知道为什么 还是深深地触动到了我在紫云飞的心里 应该圆满了吧戏还没唱完 就是等下一辈子恋人们的再次重逢吧戏还没唱完 就开始了另一曲戏这是另一个故事开始吗
😅烂片出神曲,诚不欺我“莫非今生原定陪我来,却去了错误时代”
第一次听Eason唱戏,那段附体找二少爷相认那段笑疯了。不过,看此片为了《1874》
为何要把这个与《胭脂扣》做比较?两个截然不同的出发点,这已经是商业片该有的样子了
情人若寂寥的出生在1874
前面到撞鬼那里都好看,后面就不太行了,本来这种融合进戏曲的前世今生,会有一种凄美哀怨的感觉,但几个人都没啥cp感啊。
烂片出神曲
好中意~最后15分钟高潮劲!
蹩脚生硬的剧情设计再次证明,你光堆砌吓人的名字,往往拍不出好电影。戏班红粉与富家阔少的苦情戏反而成为全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其余两星,打给小谢曾经的清灵俊逸,和比本片更出名的1874
女鬼上男人身,点知个男人就甘钟意左只鬼!
完全是为了1874才看的这部。紫云飞了了六十年的心愿,我也“想看”了十年吧。主线是个李碧华式的故事,可惜讲得太散漫。千禧交界的港片,松弛与放浪,算双刃剑吧。
前面氛围还挺好,后面就比较平庸了
传说中的烂片出神曲
.............................三星给得我很勉强啊...................你们还是继续当歌手吧..................祝事业顺利!
末处1847响起略有感动,那时的小谢真好看
情人若寂寥的出生在1874···
开篇恐怖氛围营造成功,颇为阴魂不散之味,拐入爱情主题后,搞笑与煽情兼施,可说是爱情百味,屌丝恋白富美,拉拉中意风流公子,风骚老板娘偷情伙计,彼此映照,颇为趣致,但结构略散,拼凑痕迹明显,会走神,主题曲《1874》属于神来之笔
有点闹腾过了点。。。发羊癫疯真没必要
刘洵老爷子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喂!
就为了《1874》响起那几分钟的感动⋯⋯
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