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着想要看到郭羽被Toyota Lee开膛破肚的意念熬夜刷完了这部剧,真的到最后一秒都还是觉得不解气,我要请求众筹杀郭羽!
这绝对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坏的一个角色,不同于李丰田那种变态型的恶魔,郭羽这个角色的恶是来自于人性中的自私贪婪软弱,所以更显得不堪。
最后他自杀的时候,我说他怎么突然觉悟了,原来还是谎言,自私的本性永远不会变,他还是那个伪善狡猾的郭羽。
唉……没看到他死还是觉得挺遗憾的。
此剧里面太多无脑傻叉,越看越忍无可忍,对于郭羽宁愿被毒打还偷藏黑帮兵哥的笔记本的傻逼行为 我忍了,对于郭羽对骆闻的忘恩负义 我忍了,但是他却一作再作,观众迟早要被气吐血。
还有小如的哥哥面馆老板 也是个傻逼,听凭一面之词便自杀顶包,并且不思考一下这样顶包能否自圆其说,这个傻叉 警掌握的察证据那么多,如果证据不能指向你,你死了也是白死。
还有那个东子,你报警不知道跑远一点再报? 还有编剧,你TMD傻逼啊,东子关键时刻报警就来个打电话没有信号,能不能把剧情设置的合理一点,设置成手机没电不行吗?
还有 本剧中 傻叉编剧只能倚仗把郭羽设置成智障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妈的,可否换成别的情况推动剧情? 总之 此剧只能得一星,不能再多了。
豆瓣8.3的评分都是刷的吧。
想和白夜追凶比肩? 做梦吧。
逻辑漏洞 为什么看这个剧?
机缘巧合,有一天刷到伊能静小姐微博,推荐这个剧,哎,当时脑子一热就去看了。
当看到秦昊的时候,终于知道为什么推荐.......关于这个剧,为什么我一定要吐槽,我特么为了看结局,看到半夜两点,你就给我看这个???!!!
下面来数一数这个剧里面的槽点:1. 秦昊怎么就啥都能猜对呢!
这个人设我不接好吗!
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可言,直觉你妈丫,你特么办案不讲证据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则好吗?
这简直是给无数的公安法院干警抹黑好吗?
再说到秦昊因为一个案子被贬职,说是因为同情儿子所以给母亲判了罪,这我也是醉了,一个警察竟然可以这样,你知道这样意味着什么吗,一个罪犯逃过了应有的刑罚,躲过了应有的责任,如果以后还心存这种侥幸心理,对社会的危害还是很大的,看到这里,我甚至觉得他根本就没有作为政法工作人员的资格。
2. 说到李丰田,这个人物塑造的太神化,可以进入任何房间,而且不带声音,可以在任何地方杀人,不会留任何痕迹和线索,可以正好躲过所有监控,不被任何人发现,骆闻有这些技能我就忍了,李丰田特么一个社会闲散人员,连学都没上过,他是怎么做到的!
最关键的,骆闻都找到了雪人的指纹的情况下,警察还是无可奈何,监视了李丰田一年,然后还说没有证据,excuse me 指纹不是证据吗 ,骆闻白死了吗,看到这也是醉了。
另外,看这部剧也给了我一些启示:1. 远离像郭羽这种拜金心机渣男2. 别看伊能静推荐的电视剧了总结: 这个剧的编剧或者导演 逗我呢吗
看到11集,作案手法、罪犯都是一开始都知道了,结局也已经不重要了,如果罪犯得不到整治,广电怎么会给播出呢。
我想说的是,好苦啊,人间有多苦,人就能有多恶。
李丰田真苦啊,生下来就是来历不明的孩子,没得到过多少关爱,老婆孩子入狱、死亡。
一个杀人可以在短信里写笑脸的人,他大概没有残忍的概念吧。
骆闻真苦啊,好好的一家人,莫名其妙的失踪、被杀,一夜之间妻离子散,得了绝症,时日无多,找到凶手,却无法手刃。
朱慧如真苦啊,为了替兄长还债,遭遇了那样的不幸,被追债,险些被强暴,失去兄长,被最信任的人骗婚。
东子真苦啊,有母亲不要他,有希望的时候,生生被掐灭,死的时候,还只是个孩子。
那句“杀不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强大”一直挂在郭羽的办公桌周围,不管是在做小职员的时候,还是做了老总以后。
这句现代成功学丛林法则最著名的slogan,导演多次用镜头扫到它,太讽刺,太真实。
郭羽就像是面镜子,照出了华美成功之下的丑陋、罪恶、欲望、疯狂和病态。
我喜欢的作者雷斯林在公众号里写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能够有门路申诉冤屈的人,都还没到真正的弱势群体的地步。
而真正弱势群体,他们连发出声音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在看到骆闻和严良在雪夜里伸手比出开枪的手势,我知道他们的绝望和冤屈,可是我们观众,只能在心里为他们下一场雪,一场清白的雪。
冲着8.3分去看的,却因为8.3分是为何而来而疑惑。
很多人说《无证之罪》比《白夜最凶》好看,故事完整,演技爆棚,抽丝剥茧,环环相扣。
没错,这也是我看时的感受,不过,这感受得带个“之一”,因为越到后面越发现,这剧在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的表象下,其实漏洞百出。
疑点一:即将考证的准律师郭宇居然不能确定防卫过当还是过失杀人。
这一点很多懂律法的朋友已经解释过,这里就不信口开河了。
疑点二:刑侦断案的证据居然从头到位都仅仅局限在指纹。
真雪人杀人留下一个指纹,这指纹成为了唯一证据。
大叔杀人带个手套不留下指纹警察拿他就没有一点办法。
最后好不容易查到了真雪人李丰田,拿硫酸洗掉了指纹又变成悬案。
这特么的真是太好杀人了,带个手套就高枕无忧了。
啥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啊,残留的织物纤维啊,监控啊,都是找不到的,甚至从来不去找的——哦监控找过两次,开头一次成为了小夫妻的不在场证明。
中途的一次看了几百辆车直接就锁定了大叔珞闻。
疑点三:监控都去哪儿了呢?
我最大的不解,是为什么李丰田杀个人这么简单,而且想杀就杀,且不留一点蛛丝马迹。
杀了老火,你是怎么让火哥那么多小弟都说不出嫌疑人就是你的?
第一次来就跟小弟门动了手,第二次来就算火哥把所有小弟都支开了,火哥死后,小弟报案说火哥不见了就一个人都没有怀疑到李丰田身上吗?
杀了金律师,你烧了车毁尸灭迹,你是怎么上的车,沿途的监控为什么查不出这辆烧毁的是什么车?
被你丢掉的油桶有没有你的指纹?
就算没有你的指纹能不能查到当天附近哪家店铺销售了这样的油桶给什么样的人?
就算这工作量大不太现实,那金律师死前都接触了什么人,公司的伙计那总能问出来吧?
公司总有监控吧,就算公司没有,门口马路上总有吧?
大叔珞闻不就自己查了马路口的监控才确定小夫妻是被警察带走了的?
杀了律师海哥,你是怎么躲过楼道监控,街道监控,进入海哥和郭宇的房间杀人后又把尸体搬运到火葬场的?
所以,警察蜀黍,你们到底有没有走访现场,有没有查监控?
还是说丰田所到之处,监控、证人寸草不生?
再说你个烟囱,这么多死者办公室或家里的烟蒂(揪掉烟头的烟也有烟蒂)就一个指纹也提不出来啊?
就一点口水的DNA也验不出来啊?
疑点四:女主大哥朱福来是怎么死的?
嗯,自杀。
因为有一封自首的信,而且没有他杀的证据。
what?
一个人自杀还是他杀都分辨不出来?
《白夜》里的猥亵男童案嫌疑犯这么明显的自杀都被分析出疑点,你们就凭一封自首信就结案为自杀了?
第一,有没有对比过字迹?
这封信是不是他哥亲手写的?
第二,就算是郭宇诱使朱福来亲笔写这封信然后自杀,难道前一天还在准备行李车票第二天就自杀自首的行为不奇怪吗?
既然奇怪,是不是要查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福来自杀的?
有没有走访邻居?
有没有查周边监控?
——消失的监控兄又来申冤了。
在街道开店许久,隔壁邻居总有几个对这个跛脚的男人熟悉的吧?
这么个发型骚浪,跛脚拄拐的男人出门难道不是一道引人注意的风景线?
郭宇跟朱福来从店里走到另一家店里的路上监控——哦不好意思,又坏了,而且另一家店的老板也消失了,店里的监控也坏了,嗯,都坏了。
暂时先写到这吧,有时间再补充,如有不对欢迎朋友们指正,但谢绝瞎喷。
其他还有些说法是《无证》的女演员演技甩《白夜》一条街,小姨妈表现惊喜,但我是没看出来林警官的演技在哪?
技术在哪?
头脑在哪?
全程没起一点作用,就跟在严良屁股后面瞎转——除了最后毙了李丰田这一枪。
先补充两句:本吐槽只针对角色,不针对演员哈!
代旭演的很好,才会这么成功的招黑😂-手工分割线--郭羽简直太傻逼了,我不确定能追下去,弃剧完全是因为这个傻逼。
1. 郭羽在不了解黄毛、完全没调查背景的基础上就感去找黄毛解决问题,之前也得了解双方实力水平是不是一条线上啊!!
2. 黄毛要10万,事还没办,八字没一撇呢,就把钱给他了,是不是傻逼!
3. 朱慧如失手杀死黄毛,这个剧情大bug已经很多人在讨论了,一个实习律师,学法律的,到底是正当防卫,防卫过度还是过失杀人,已经很多人在讨论了,我就不多说了,看过一个评论分析的很好,有理有据,基本结论就是可以自首,用正当防卫辩护。
4. 被老金匿名勒索,居然直接就给钱了!
是不是傻逼!
还发短信说让对方保证不再骚扰他了。
警察都把他们放了,他特么还怕这个威胁!
在超市给钱,不知道安个隐蔽摄像头看看到底是谁吗?!
或者找人比如骆闻在里面吗?!!
5. 威胁骆闻,威胁一个连环杀人犯?!
哪里来的胆量!
还说不帮他就把骆闻杀人的事报警,呵呵,报警之后朱慧如不也暴露了吗?!
……就先看到这,必须得找地儿吐槽一下了,受不了这个郭羽了。
之前浦睿文化出版了紫金陈老师的小说《无证之罪》,原本在天涯的关注度颇高,甚至给作者封上了“中国版东野圭吾”的标签,自然在这当中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对它抱有很大的期待。
相比其他奇幻玄幻等虚构世界的小说作品来说,悬疑类型进行影视改编相对更容易上手一些。
比起看了好几集不知所云的《鬼吹灯牧野诡事》,还有看了前半截全是绿的让人头晕的军装的《春风十里》,开场自带美剧范儿的《无证之罪》直接就甩了别人一大截,难怪一刷豆瓣朋友圈,友邻们全都自动给这剧打CALL,现在连晚上跟朋友在家吃串喝酒的节目,都从中国有嘻哈自动变成了看几集无证,叨逼叨后面到底能反转出个什么花样来……平胸而论,这一个又一个的小反转加上偶而飞出的一个大反转,不得不雪姨自动附体说,真是一场好戏啊。
作为一个毫无逻辑感的天然女观众,社会派推理应该是我唯一能整明白的推理类型。
因为所谓社会派,简单点说就是写社会,案子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构建等等只是一个线索,故事当中更多的是揭开与案件有关的人生百态,人跟人之间到底怎么交流,比起犯罪过程,犯罪动机反而是一个比较重的点。
无论是原作的小说,还是《无证之罪》的剧本本身,多线叙事本身难度就有些不好驾驭,又再要叠加上剧情节奏的逻辑推进,创作历程随便看几集就知道背后藏了故事,每周放完几集之后,都一定有个新的爆点出来,揪着你下周同一时间还要追着看,幸亏不是美剧等那么老长时间才给看一集。
单是看主线故事的话,一个是堆雪人的连环杀人案,另外一个是郭宇和朱慧茹那边相关周边,每个主线还牵着好几个小的辅线在前进,并且互相交织影响,看着就觉得烧脑。
案件发生在哈尔滨,命案后出现一个雪人,还有那个不知道字怎么写的东北叫做“ga la hai”的东西。
这让人难免想起之前看过一个北欧作家写的小说《雪人》,从一个小男孩的母亲失踪后出现在院子里的雪人写起,接连出现的惊悚的案件,其中有爱情、婚姻、背叛、出轨等等。
北欧漫长的冬天,让他们对雪有着由衷的热爱。
而《无证之罪》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哈尔滨,也算是冬季绵长,雪人的出现,自带一种地区文化和恐怖氛围,配上演员的东北口音出演,明明没有搞笑内容,我总觉得某个人下一秒就会有宋小宝附体。
一般网剧的演员都是个大麻烦,《无证之罪》倒是一点没糊弄,基本是电影的班底了。
在《火锅英雄》让人难忘的秦昊来扮演的男一很到位,汉子风值得小圈粉一下,更值得表扬的是邓家佳,毕竟看完《爱情公寓》之后喜剧感太强了,分分钟让我想跳戏,没诚想她倒是很投入。
下周《无证之罪》要结局了,家里薯条瓜子都准备好了。
12集没看过瘾,就等着来个要命的大反转了。
冲着秦昊看的这部剧,一开始黑夜中一个雪人,一个死人的画面就很吸引我的注意,还有一些手持拍摄、晃动的镜头给人很强纪实感,这剧刚开始就有悬疑大片的感觉,怪不得有很多人说,此剧是按照电影的要求拍摄。
我一口气追了五集,越看越带劲,虽然到第四集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已经确定是骆闻了,但是我反而觉得这部剧渐入佳境,尤其到第五集结尾处,真正的“雪人”(李丰田)以收账的姿态出现,他反着抽烟,那个神情真是演技炸裂了,当时感觉就是“啊,狠角色来了”,这个镜头瞬间将这部剧带向了高潮,也让观者被深深吸引:这个“雪人”是否真的与骆闻妻女的失踪案有关?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雪人”犯案的动机是什么?接下来故事会走向哪里呢?
既然是因为秦昊看的剧,我就讲讲秦昊饰演的严良的这个人物角色。
为什么由秦昊饰演的严良能够一步一步破解犯罪分子的迷局,解决诸多证据难题?
因为严良并不是那种世俗意义上的好警察,他行为乖张、性格暴躁、偏激、攻击性强,他身上有“坏人”的特质,一身痞气,不知道他是警察的人还以为他是流氓。
这样的“坏人”当了刑警,他的办案、查案手法就显得比较特立独行,天马行空。
第一集中讲到他第二次婚姻也面临着离婚,老婆跑国外去了,留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给他。
他说自己“生活作风有问题”。
他当片警,面对酒后打架的小混混(他前妻留下的孩子把一个金链子打了),两个人不肯调解,他采取又狠又邪的处理方式,对着自家孩子一顿猛揍,对方立刻懵逼了,因此救了自己的孩子。
处理完之后还让金链子留下名片,方便自己以后找这个小混混打听消息。
他的这种做事方式在正经的“好人”警察看来就是旁门左道,但是却非常有用,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其中升华是一种高级、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一个人的某些行为和欲望,与社会规范不相符合时,他将这中行为和欲望转化为另外一种,富有建设性、创造性的,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喜欢骂人,可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贪吃的人,可以成为美食家来满足自己;失恋的人,写个诗歌写个小说来满足自己;有攻击别人欲望的人,可以成为警察来满足自己……这些都是升华。
而严良当警察,也是将自己的攻击欲望进行了升华。
他在办案过程采用代入法,经常把自己想为罪犯,模拟、复盘罪犯的行为,动不动就把同事锁喉拖行20米,手法粗暴、冷酷,但是却解开了其他人苦苦思索不得的谜团。
严良更容易找到证据,是因为只有“坏警察”才能更好的理解犯罪的坏人。
剧中严良是个很矛盾、分裂的人,他的内心有善良、温暖的一面,从他对待前妻的孩子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但是他又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
他和骆闻是多年老同事关系,对方现在又身患重病,但是第一次见面,他对骆闻只有怀疑,他一心只想着破案,没有对朋友的关心。
也许他们曾经有过过节,严良被降职多少与骆闻有关,但是,我还是觉得严良某些时候是比较冷血的,他身上有恶人的影子。
随带提一下,秦昊真的很会演戏,严良这个角色被他演得很生动而真实。
曾经是大法医,立过无数功的骆闻之所以会变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妻女,而妻女失踪一案却一直得不到警察的重视和调查,他独自一人苦苦追寻罪犯却依然没有结果,此时又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通过犯下“雪人杀人案”逼着警察帮他找罪犯以及自己的家人。
骆闻的犯案动机一出来,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角色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
他犯下四起杀人案、吃药时喝酒、坚持在小医院治疗等行为已经看出来他并不贪恋生,而是一心求死。
也许随着妻女的失踪一事,他对人生、对社会早已绝望了,只求死亡的解脱。
这是一个充满悲剧感的角色。
曾经的好人为什么会变成坏人?
有一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对此做出了回答。
这本书围绕着一个实验展开——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受试是一群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他们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试验原计划要持续两周,但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当了狱卒后变得非常残暴,而作为犯人的学生则陷入心理崩溃中,更糟的是主持试验的津巴多本人也差一点陷入疯狂,直到被自己的女研究员叫醒,试验才宣告终止。
人性复杂而脆弱,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可以轻易改变一个人,让人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好人变成坏人,从天使堕落成为魔鬼。
不要去考验人性,一个人还没有变坏,是因为他还没有置身于一个让他变坏的情景中。
好人与坏人,天使与恶魔仅仅一线之隔,甚至只是一念之转,所以才会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说法。
如果严良也遇到了骆闻的不幸,他是否还会选择将自己的攻击欲望升华,当一个“有点坏”的刑警,而不是堕落为一个“杀人狂魔”?
如果你是骆闻,经历了这么多不幸,你还能心怀希望,做一个好人吗?
每个人心里潜藏着恶,也潜藏着善,环境力量、个人经历、制度约束、他人影响则会激发出人性中的善恶。
因此,创造一个能够抑制人性之恶,激发人性之善的社会环境则是一种管理人性的必然之策。
一个国庆看完了现在被捧上天的网剧《无证之罪》。
我实在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点赞?
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律人,我实在是欣赏不了这部槽点满满、缺乏基本法律常识的剧。
下面细数一下已经让人忍不下去的法盲情节:1、不是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就可以自称律师的。
郭羽在一开始就自称律师,并很快就介绍说自己在考司考。
乖乖!
尼玛一个实习生就敢自称律师!?
exo me?在我们国家,要成为一名律师,你必须先(1)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通常为本科及以上,从明年开始必须法学专业毕业)或即将从法学院毕业;然后(2)通过每年一次的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然后(3)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并通过律师协会的考核。
处于第(1)阶段的人,在律所只能实习,或者提供行政辅助工作,在法律上讲,是不能开展正式法律业务。
这个阶段的人参与业务,只能提供辅助活动,一般称为“实习生”。
通过(2)的司考后,必须向律师协会申请实习证获批后,才能有资格在第(3)阶段成为“实习律师”,在律所参与正式业务。
但是,“实习律师”根据规定,不得单独办案,必须有正式律师带教。
只有实习期满一年并通过律师协会考核后,才能向司法局申请律师证,成为正式律师。
那么郭羽处于哪个阶段呢?
看剧情介绍,显然处于(1),而且还没到(2)。
就这么个在律所里只能端茶复印订卷宗的职务,竟然敢自称律师。
不仅多次自称朱慧茹的律师,还敢独自接待“客户”严良,而且律所还真的放他去接待了。。。
(摔!
)这不等警察抓他,司法局就该找上门来了。
算了,我忍了,毕竟情节设定这是家黑律所不是。
2、“防卫过当”不是什么罪名都适用的。
黄毛正着手强奸朱慧茹,郭羽赶到用瓶子击打黄毛头部,同时朱慧茹在抵抗中用小刀刺捅黄毛致死。
这种司法考试常考情节,到了郭羽这个正在考司考的人、骆闻这个高智商法医以及一群警察眼里,竟然成了必须加以制裁的犯罪行为!?
这什么鬼?!
敲黑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之前误作第三十条,感谢纠正)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划重点:正在进行 强奸 防卫行为 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 不负刑事责任编剧,请用脑子想想,为什么故事结尾时林奇用枪打死正在劫持人质的雪人而不用负刑事责任?
仅仅因为林奇是警察?
《追捕》看多了吧?
3、逮捕令不是警察开的,更不是24小时剧中警方抓郭羽和朱慧茹时,清清楚楚出示了一份逮捕令。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尼玛你们什么证据都没有,哪个不要紧的检察院给你们开的逮捕令?
然后画面转到看守所,看守所人员说,我们所长当没看到你们抓人,但只有24小时时间。
这时,我已经断定,严良伪造了逮捕令,把两个不更事的小青年抓起来吓吓他们。
没想到,后来领导来了,最终同意了严良的方案,还来了一句:“这个法律程序,只有24小时。
”我(黑人问号脸)神马?
领导,你是认真的吗?
我是在看魔幻剧吗?
我解释一下。
(1)逮捕令不是警察开具的,而是由检察院开具的。
但检察院在签发逮捕令之前,一般会审核警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
“无证之罪”基本是开不出逮捕令的。
(2)逮捕是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完全不存在24小时之说。
一旦逮捕,基本到开庭前就一直逮捕者。
如果编剧一定要用24小时这个梗,应该选择“拘传”。
4、一年后的郭羽是当不了老板的前面已经提过当律师的流程。
让我们假定朱慧茹的哥哥死后第二天就进行了司法考试(9月),等成绩出来大约11、12月,郭羽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大约是第二年的1月,那么,即使他当天就去律协申请实习证,等实习证发下来大约已经2月了(不考虑过年律协休息等因素)。
而剧中的一年后,也就是第二年的9月,郭羽只当了半年的实习律师,连正式律师证都没拿到呢?!
怎么做老板?!
顺带一提,律师间从来不会互称“总”,显得很low5、“郭律师,我要告他,让他坐牢!
”“呃,这事儿你找我没卵用”倒数第二集,郭羽和一个大妈谈判,这个大妈说不接受300万和解交通事故,就要让对方坐牢。
然后郭羽翻出大妈丈夫老底,说当年有人起诉大妈丈夫诈骗,也要他坐牢,结果败诉。。。
这段情节,扔哪个法律人面前都会一脸懵逼。。。
你们这到底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哇?!
我也不把问题说复杂了,简单说,你找律师打官司是不能把对方打坐牢的。
当然,有例外情况,就是刑事自诉。
但是自诉一般是警察不能管或者该管不管的事情,但交通事故和诈骗都不属于这类。
剧中的大妈,如果真的要对方坐牢,就应该找警察,看看是普通交通事故,还是属于交通肇事罪。
如果是前者,300万明显赔高了,如果是后者,警察会主动查明案情,根本没必要跟肇事者的律师谈什么。
槽点实在太多,如此缺乏基本法律常识的剧,近年来实属罕见。
先睡了。
——————分割线——————回复中有人提到实践中很难成立无过当防卫的情形。
答复如下:实践中,如果真如剧情中这样,警方多半不会送检。
即使真的定防卫过当,郭羽的正常反应也应该是直接报警自首,这样他自己的正当防卫完全成立。
其实,我打一星不全为法律常识的匮乏,而是剧情很多漏洞。
比如,雪人为什么三年后才再次作案?
骆闻的杀人对象又是怎么选择的?
相比之下,《死亡笔记》中Kira选择证据不足的重案犯就合理得多了。
又比如,郭羽这个角色黑化得完全没有铺垫,让人莫名其妙。
再比如,东子的死、女主哥哥的自杀,都显得毫无道理。
我也算看过不少推理剧了,像这部剧这样为了剧情发展而生硬地安排其他剧情的“推理剧”也不在少数,但这种三流推理剧能上8分我也真是见了鬼了。
有人说这部剧挖掘人性,但建立在超现实基础上的剧情,最后造就的不会是人性挖掘,而是空中楼阁的垮塌。
一口气追完前四集,目测要大火,个人更喜欢‘无证’,好过《白夜追凶》的单元剧形式的案情发展。
没看过原小说,但制作精良,剧本扎实(给韩三平赞一个),整体暗黑阴冷的节奏,追凶的案情和高利贷追账本的故事交错进行……让我感受到当年《黄海》《冰血暴》的惊喜…各种支线已经铺开了,就看这个坑怎么填好。
姚橹的台词功力太厉害了,和姜文有的一拼;秦昊也把严良这位天赋异禀的刑警完美展现。
感谢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么好、接近美剧的国产罪案剧。
————————————两部剧我一起在追,有没有人觉得《白夜》里周舒桐的扮演者整体造型和角色设定都和《蜗牛》中的王子文超级像……——————————感兴趣的看看我另外一篇《无证之罪》的影评:【夜幕下的哈尔滨】…全文: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33620/ (@豆瓣App)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33620/
一个学法律的(郭羽),看到朋友被强奸,用冰块砸晕罪犯,朋友失手用刀捅死罪犯,居然让朋友逃逸,还声称自己懂法,过失杀人判十年。不能理解的脑路。
1.25看完,17年国产剧要求这么低吗,完全无法get惊叹的点,除了秦昊演的还行经不住角色是个bug,宁里有哈维尔巴登那味了,也是在尽量不参与叙事和他人衬托下,其他基本上全是槽点确实有电影化叙事的劲头,但人物关系和行为还是得合理呀,不知道小说怎么样但这看得我贼难受,每个人都是愣头青这还能折腾12集,只能说三年后进步太多
感觉好嫌疑人x的献身+1个案子硬凑 后几集也很硬凑字数 李丰田如此务实地爱财还是挺好的
编剧弱了点。不能接受东子的死,李丰田演得很好,但是这么强的下层杀人犯有违常识。
比起悬疑推理更侧重人情世故的刻画,所以整体节奏有些慢,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种抽丝剥茧厚积薄发式的剧情的。
高开低走
片子让我想起了《冰血暴》,哈尔滨的氛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些。比起那种上来杀杀杀,我更喜欢这种走心的,观望中。
一个演员的好演技挽救不了任何电视剧,但一群演技好的演员们完全能把平庸的剧本演绎出新的高度。 推理探案的逻辑手法全凭想象,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感到儿戏,但把拍摄地点放到哈尔滨又增加了罪恶氛围。 东北的雪,风土人情使其成为浑然天成的文艺片天堂。从案件的开始到结束,黑恶氛围一直存在,这种不刻意营造出的氛围感才是成功背后值得思考的问题。迷妹心理:宁理神tm百搭。你家天黑是几点啊?
剧情一般,比白夜追凶差远了,大部分角色都非常不在线,有点名不符实了
我感觉吧,所有人都智商不在线,这让我很出戏啊……你TM报警能不能走远一点再报
色调 口音 以及蹲坑斗地主的秦昊 喜欢了喜欢了
情节垮得太快……演技都不太准确。弃了
原著抄袭东野圭吾
良心推理,期待国产剧品质越来越高🤙🏻
我TM都无语了,前几集还可以,就付费看了下,越往后演越觉得根本不符合常理,犯罪分子就一个人,感觉随时都能一挑几,警察怎么都找不到,别人随便就能找到,监控呢?电信局呢?那么大把人证呢?我勒个擦。
真不能打三星以上了……男主郭羽真的智障+懦夫+怂货+逻辑不通+演技不行。强行硬拗的逻辑硬伤,刑侦剧迷表示说不上喜欢。七集弃,追隔壁白夜追凶去了……
郭宇口口声声说着符不符合法律,出事儿了第一反应是去找黄毛哥摆平,可以,这很法律;朱慧茹大半夜跑桥底下去见华姐谈判,半夜,大桥底下,破面包车里,谈判,现场只有黄毛一人,呵呵,我该说什么呢,脑子是个好东西,不管你是哪个角色,希望你有。
郭羽这个角色太让人膈应了。
节奏慢,全是情感戏,跟肥皂剧有区别吗
剧情推动全靠猜,里面的刑警就是摆设,郭羽人设前后矛盾,前面胆小怕事,被敲诈一百万都不敢声张,后面却这么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