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佩服一下自己的眼力,整部片子看完,再到豆瓣上面来看看大家的评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Viggo Mortensen扮演了Nicole。
不知不觉4年过去了,指环王以后终于又看到了一部Viggo Mortensen的新作(由于本人眼界局限,Viggo Mortensen后来的几部作品还都未曾观看过),不觉得小小激动了一吧。
其实要说Viggo Mortensen在指环王里面从情节上来说应该是男主角,或者起码也算是仅次于伊利亚伍德扮演的弗罗多。
可惜同整部电影的辉煌相比的却是一丝落寞,更多的时候人们记住的是奥兰多布鲁姆的飘逸或者伊恩迈凯轮的神奇。
回过头来想一想,这可能也是外型所限。
Viggo Mortensen略宽并且棱角分明的脸型加上高低分明的颧骨,再配上深陷的眼窝,怎么也算不上偶像派。
然而另一方面来说,其貌不扬,混在人群里很难被关注的外表也给了Viggo Mortensen更宽广的空间。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戏剧的演员要涂着油彩或者带着面具上台,是为了完全让自己隐藏在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的道理。
联想到昨天看的阿汤哥的Lions for Lambs就是个好例子。
一眼看到阿汤哥,就觉得是个壮志凌云的帅气男人,和一个参议院政客的形象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
如果换了Viggo Mortensen,就好办多了。
从人类国王到黑社会卧底,简简单单的把头发背起来梳就好了。
纵观全片,Viggo Mortensen还是一样的拼命,不惜全裸在浴室里面和车臣杀手肉搏(当然也给影片带来了应该是NV-17以上的标签)。
难能可贵的是Viggo Mortensen在对白上面拿捏得也十分到位。
虽然扮演主角,却没有通过很多其他电影常有的突兀的对白来显示所谓的深度,很好的把握了一个有内涵却扮演下人隐藏自己的卧底的感觉。
由于是头目儿子的下属,所以不能太沉默寡言而酷的超过主人;但作为有另一面的人絮絮叨叨总会祸从口出,在说与不说和适时的停顿之中,Viggo Mortensen也小露了一把演技。
动作场面不多,不过还是非常写实。
没有太多的华丽打斗却招招致命,一贯的David Cronenberg风格。
总体来说,男主角演得很好,Viggo Mortensen变成了一个俄裔卧底。
David Cronenberg风格犹在,只是看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也不再那么特立独行。
至于情节和其他演员的表现,也许用尚可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评价。
给8分,阴雨绵绵的伦敦,暗自滋长的异国黑帮故事,配上十足漂亮的摄影,很有noir的味道柯能堡的暴力大多来得快去得也快冲击力惊人作为一部黑帮类型片全片只有一场动作戏,但这段浴室肉搏戏排出了极佳水准,当得上年度最佳之一对剧情的最后走向不是太满意,所以没打上更高的分数,但细想想也算结得不错了,至少避免了更多的俗套出现还没看暴力史,据说情绪上两者颇有连续性借朋友的DNA简9看的,看了几分钟发现正片字幕纯属胡编乱造,怪不得这DNA老能抢快着出改天有空倒是可以再用这字幕看看,会是一桩挺“坎普”的体验票房惨淡,DVD的发行自然草草了事,两段加起来不过十六分钟的短片只能算聊胜于无最好看的倒是额外送上的八分钟预告片,好评如潮的atonement预告片整得像个滥情剧;而色戒的预告片绝对当得上Gorgeous这词儿;一看就是冲着奥斯卡去的Reservation Road,看着怎么那么像“21克”?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东方的承诺》,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黑帮众生们暗中发力的评价了!
Kai:浴室全裸血腥打斗!!!!
果树:全片最大记忆点就是浴室的刀斗了。
George:叙事简洁有力,气质独特迷人,美中不足是太单薄。
松野空松:浴室亮点,看多了英国黑帮,这部算是没有审美同质感的一部了。
曲有误:又名《我与boss儿子的上位史》,女主视角总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我们敏熙:以女主角切入的视角非常怪,她对男主角的审视正好在于一切的开端与终焉之间。
RIVER: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唯一可看的也就文森特·卡索与人皇的基情和后者的肉体了。
莫扎特仑苏:给我感觉就是,想拍电影了,意淫一个剧本来拍拍。
剧情和风格完全不搭,没什么和谐的感觉。
盆满钵满赵+:维果莫腾森老•司机了,这波反杀还是精彩又紧张的。
结尾的时候,真想喊一句“就这?
就结束了?
”法罗岛帝国皇后:基情指数直逼《艋舺》,维果为艺术“献身”,冷漠的阴谋与淡淡的善良,流水般的犯罪片,血腥场面尺度不小。
西北化为乌有:确实是偏向主流的创作。
但怎么拍都不会丧失邪气,不光有极度炸裂的澡堂搏杀,更重要的是呈现了一个压抑笼罩的、充满灰尘的伦敦。
杰夫江:既没有真实的东方,也不见真诚的承诺,全片平稳得跟我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一样,服用后时间变得缓慢,对万物失去兴趣,我又不要看浴室遛鸟。
Supremacyacron:以第三视角切入黑帮的恩怨情仇可谓另辟蹊径,也使得本片能够不落俗套,步步为营的节奏也很棒,viggo演的是真的好,只可惜腾讯视频没有打戏实在是太煞风景… 蝠蝠:新千禧年后的柯南伯格风格逐渐开始褪色,但依然保持在水准之内,这个俄国人在英国混迹的故事几乎是量身为维果·莫腾森打造,在他绝对的致命魅力之下,女主角的存在薄弱到快要消失不见,总之不管观感如何,还是要佩服柯南伯格毒辣的选角眼光。
子夜无人:有些电影真的靠演员和人设就可以立住了,什么地下阴谋啊、黑帮交易啊、圈套算计啊都是背景墙上蜻蜓点水的油漆点,至于看浴室大战的时候你是为打斗的刺激性而紧张,还是担心那具健美躯体的重点部位负上工伤,答案只有自己知道,那也决定了导演的恶趣味是否奏效。
维果·莫腾森和文森特·卡索之间互相试探又互相缠绵、不敢面对又不舍背对、彼此负罪仍要携手天涯的基情线,就像掐算过八字一样美一样配。
#老天爷啊,就让他们在一起吧#欧.尹:也许是因为刚看过将爱放逐那样的超慢节奏的电影,这部东方的承诺观感特别地流畅舒适,当然,除了时或出现的血腥镜头。
影片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有效且高效的人物塑造,貌似忠厚的老人实则是控制欲极强且心狠手辣的黑帮暴君,外在纨绔恶劣的浪子其实是一位内心柔软的深柜,还有娜奥米的母性、叔父的刚强,以及莫腾森的硬朗深沉.....视听部分亦偶有妙笔,浴室搏斗、入门誓言甚是不错。
当然,影片的内涵相较经典黑帮片并无太多探索,部分剧情的设置难免不够高明。
Bwheat19920313: 我觉得,黑帮片因其承载的信息量与厚重程度,节奏把握应十分小心,然而柯南伯格偏偏就在这上面犯了大忌。
前半部分的叙述过于温吞,而在后半部分又突然变得急促起来,最后更是用莫名其妙的煽情结尾,让整部电影前后不一无法串通,完全达不到一种整体性的深度感。
而且导演自己事后都承认了两个男主角有一腿了,还非要用一种让人恶心的直男角度强行插入娜奥米·沃茨的这个角色(没有贬她的意思,她反而在这场男人戏里异常出色),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于是整部片子的FIFF13了维果·莫腾森饰演的这个“孤胆英雄”(我呸,这什么鬼设定)的角色身上,他也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有机地呈现了出来。
总而言之这部妄图反应出俄式黑帮作风的电影虽说有部分闪光点,但还是略显失败的。
#FIFF13#DAY8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东方的承诺》:暴力的最高境界在东方,于无声处听惊雷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奴隶,王子与国王,这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体系。
奴隶为王子打工,赏钱却来自于国王,这是制度问题。
奴隶不得不为王子去顶罪,而下命令却是国王,这是管理问题,奴隶想当国王,他必须收卖王子杀掉国王,这是策略问题。
但这所有的问题都是现实问题。
继《暴力史》后,导演又给我们带来一部风格低沉却令人无法喘息的暴力影片《东方的承诺》,故事移植到了雨雾弥漫的伦敦,所涉及到的人物也换成了东方的俄罗斯人。
这种变化其实令影片与《暴力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阳光到雨雾,西方到东方,更为影片增加了一种抑郁的神秘色彩,但暴力却未被这种神秘的难以述说的阴暗所掩盖,反而越发显得残忍,甚至现实直接。
影片中的暴力场面其实并不多,只有三处,但每一处都能够令观众直接感受到那种暴力的赤裸,这一点是令人窒息的。
尤其开篇理发店里的那一场戏,对于刚刚坐在银幕前的观众来说,其冲击力几乎是一场灾难性的。
理发店的普通,那个孩子的胆怯,杀人手法也并无出奇之处,但一切却来得是如此突然,如此快捷,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那个翻开的伤口,没有过多的血浆渲染,但每一个观众却能感受到喉咙处的疼痛。
真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观众们的幻想,导演所做的只是将这有关暴力的前奏展现出来,提供出一个幻想的前提。
而第二次的暴力杀戮似乎更快捷更令人意想不到,犹如被暗杀时的惊悚,突然但很准确,子弹穿过的绝对的要害。
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一种感受,而影片所表现的杀人手法却与第一次并没有太大出入,只是老练了,短暂了!
背景中,切尔西与阿森纳的球迷们在欢快的奔向球场,这种来自于东方的杀戮便更富有一种现实意义,无论导演是不是有意做出这样的情节安排,但我们却很容易感受到环境中的反差。
而这场暴力会不会以球迷闹事而进入警方的视线呢?
真相似乎的确不能想象,而暴力的外延更无法想象!
我们看到了银幕之处的现实世界,是伦敦正在上演的现实故事!
第三次暴力是影片充分渲染的,从冲击力来说,这次暴力的成色要下降了许多,由于前面的铺垫,暴力在观众的预料中了,所以导演在安排这场戏份的时候要加大细节,那便是真正的打斗,也是影片中唯一的一次打斗。
此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暴力的突发性,也不是暴力的现实性,而是暴力所固有的常规的属性,那就是惨烈与残忍。
导演把这场戏设置在浴室,当主人公尼克莱赤裸着身体的时候,两名杀手已经将他视作待宰的羔羊了。
这场戏虽然不如前面两次暴力更具有震撼效果,但却明显地是导演对暴力的一种认知,如果说前两次暴力中,观众看到的是人的行为,那么这次打斗便是将人降格到了动物,猎食与反猎食,赤裸裸的杀戮,没有任何言语,甚至没有任何人的尊严可言。
在打斗的背景中,导演设置了两个旁观者,同是洗浴的人,但只有这两个人是作为人出现的,他们见证了这场残酷的暴力过程。
结果一个人跑掉了,另一个人则始终倦缩在浴室的一角,根本无法动弹。
这是一个参照体系,人类在暴力面前其实是如此的胆怯懦弱与渺小,但实施暴力的恰恰却是人类本身,可怕的对比,却强悍的表达了导演的解读,或说是一种迷惑。
三段暴力虽然强悍,但影片整体风格却表现出一种非暴力元素,尤其是一部黑帮片,这种非暴力其内在的暴力暗流更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片中最出彩的人物便是萨木扬,他的身份地俄罗斯黑帮“义盗帮”的伦敦教父,与许多有着品味的黑帮片一样,萨木扬看起来和善,不张扬,也许这是一种真实的反映,但当那本日记被读出的时候,当他为了拯救自己儿子而出卖尼克莱的时候,这种阴险狠毒的个性便完全展现了出来。
影片中萨木扬真正处理黑帮事物的情节并不是很多,甚至没有一个情节能够令人印象深刻,他所有的罪恶都是间接地,通过其它方式,其它人展现出来的,以致于观众无法把这个人物与银幕上那个老头划上等号。
现实的暴力考验着观众的接受能力,但这种隐忍的暴力却令人感到恐惧。
影片通过多种对比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大到整个故事线索,女主人为孩子求生的过程以及萨木扬将孩子母亲致死的事件,小到每一个情节,如上文所说的暴力表现。
甚至是一句台词,60元一瓶与10元一箱的对比。
这种对比滑稽却真实可信,而对比产生的落差令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对人们的心理都是一种强烈的挑战,于是,现实与影片一样变得残酷阴暗!
韩兮2008-1-29于通州
作为当代英文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也最异想天开的导演之一(另一位是David Lynch),David Cronenberg的新片又是本年度最让我失望的一部电影。
相比于对Lynch的失望来自于他在《内陆帝国》中过于陈腐地循环再利用着他之前所有电影中曾经使用过的母题和技巧,从而使《内陆帝国》看起来虽然像一部即兴作品,实则却是一部编织得过于精致而滴水不漏的网络,Eastern Promises的失望则来自于Cronenberg的刻意转变,刻意走向自己的反面。
当然,这一转变还是始于前年的《暴力史》。
诚然,Eastern Promises仍然延续着Cronenberg有关男性、暴力和权力的一贯思考。
在本片中,男性肉体仍然是铭刻权力象征的载体。
类似于宗教仪式的入会仪式和作为重点描绘的纹身细节都必须把男性的肉体作为表征的承载。
布满全身的纹身、纹身的式样和位置不仅象征着拥有者的黑帮身份,而且代表着他的地位和归属感。
肉体必须被刺伤,因为权力只有通过铭刻和表征才能执行。
然而,Eastern Promises过于冷静和写实的镜头却剥夺了导演之前标志性的对疯狂变体的着迷——肉体的变形。
在Cronenberg之前的电影中,这种异想天开的变体的含义实则是多方面的,一是缘于男性本身被阉割的恐惧,他们深恐于自己权力和“男子气”的失去;然而,这种令人恐惧甚至作呕的电影特效通常也具有一种疯癫、幽默甚至是引起快感的效果(不管承认与否,正便是我们一再期待他为我们再次带来惊吓的原因),显然,Cronenberg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他并不会让他镜头下突变的男性化做一堆烂泥,无论是变成苍蝇、手枪还是电视机,这些人物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仍然享受着Joy of becoming;自然,对于Cronenberg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电影中的这些人物和技术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们所变之物无一例外的和新技术有关。
在我最喜欢的Videodrome中,演员James Wood最终变成了一个电视机VCR,而这,正如他在故事的发展中不断告诉我们的,和对电视新技术的政治斗争有关。
在Videodrome中,无论是新媒体时代的法西斯主义者,还是新媒体时代的革命者,无论是虚拟的人物还是真实的人物,媒体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用以表达,用于控制大众的工具。
这样说甚至是简单的,Videodrome的颠覆性在于,它展示的正是媒体的霸权统治,在这个权力的网络中,不管是主体的生成、欲望的挑衅还是革命激情的唤起,都不过是这个虚拟大他者的呼唤和作用而已。
在这里,权力的斗争早已超越了“谁是老大?
谁是小弟?
”这种寻常的概念,而不幸的是,Eastern Promises就是以这种寻常的权力概念来组织自己的结构的。
当然,我仍然相信Cronenberg是刻意而为的。
在Eastern Promises中,之前在他片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技术几乎完全消失殆尽。
没有一个人用手机,杀人用的是刀而非手枪,记录回忆而构成故事主导线索的则是一本日记而非任何笔记本电脑,甚至,在高潮的浴室这一场景中,在雾气朦胧之中的复古式浴场,那种阴暗、肮脏、潮湿的环境,和其中披着白色浴衣缓慢行走的男人,使电影完全失去了时代感,几乎具有了一种巴洛克式的冷清和安静。
毫无疑问,Eastern Promises是Cronenberg在他的暴力美学上最为节制的一部电影。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正是这种过于理性的思考使他可惜地丧失了自己的锐气。
窝被窝里端着MP4看的,黑暗中看这戏感觉不错。
看完
想不到
后面那傻小子随地大小便时被仇家干掉时也被用了这招,干净利落的一下,伤口先被围巾遮住,观众看不到,镜头慢慢拉近,然后看到他脖子上一个大口子,这时还没有喷血,就红红的一大裂(这个瞬间拍的不错),然后血涌,倒地,嗯,拍得相当有压迫感。
hoho,又见Viggo Mortensen,拿捏得很好,有邪气,有正气,两位一体;又见Vincent Cassel,岁月不饶人,老了呀,但风流依旧。
先要隆重推荐本片最为精彩的一幕,但凭这段这部片子就能加上个几十分,列入电影史经典片段!!
噔噔噔瞪!!!
登场了!!!
就是Viggo Mortensen在大澡堂不穿衣服、没拿兵器对付两持刀黑帮杀手!!
简直就是很黄很暴力的最完美诠释!!
太精彩了!
太经典了!!
Viggo Mortensen身手矫健生猛,负伤后还坚持不懈。
这几分钟的搏斗很有真实感,难以用语言表达,各位还是自己观影才能体会;至于嫌其暴力的女同学也没关系,把暴力片段忽略掉,光是欣赏Viggo Mortensen绝好的身材也是足够了,全裸的Mortensen估计会让不少人陷入hc的。
另外他的tattoo也都很有特色,背上的尤其壮观,特别是加上一道深深血痕,壮美。
发现Vincent Cassel真的很适合扮演同性恋,虽然本片在此处着墨不多,但Vincent Cassel细微处流露出来的那种气质很贴合,依赖的、柔美的、天真的、无辜的,赞!!!
抽血那里处理得随便了,好奇怪,很假......呵呵,happy ending。
对人皇的记忆随着《指环王》逐渐远去,但总有人不时的冒出来碎碎念他扮演过的这位杀手。
如今在这个夏夜,拎着听啤酒边喝边欣赏,年方四十八的Viggo Mortensen是怎样的一朵罂粟花。
电影作为一部黑帮片,开头便暴烈的很。
一个伦敦街角的小理发店,一对叔侄几句话后就杀了来理发的俄罗斯黑帮男人。
从此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复仇开始。
同时在热闹的圣诞节当天,一个14岁的俄罗斯少女因难产而死在伦敦一家医院,助产士觉得事有蹊跷,暗中调查少女的来历,却发现真相超出想象的复杂。
少女不但是一个偷渡客,而且还是深陷性交易的雏妓,更与在逃的俄罗斯黑道家族教父相关。
虽然电影着重描写了黑帮家族的血洗更迭,但不同于宏大史诗般的经典《教父》,它由多个旁观视角来勾画隐藏在伦敦城市内俄罗斯黑帮的生活:在一个伦敦普通助产士年轻女性的眼里,教父是常常露出和蔼笑容温和待人的大叔,而在一个借着教父儿子上位的特工着眼里,教父是铁血无情借刀杀人且对软弱儿子忧心忡忡的父亲。
年轻漂亮的助产士是牵扯出风起云涌的过客,但唯有冷静狠烈的特工才是翻云覆雨的罪魁祸首,是一枝占据观众所有注意力情不自禁着迷上瘾的罂粟花。
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但是真正能散发魅力甚至愈发有岁月沉淀的极品极少。
在《指环王》中张狂热烈的人皇之后,Viggo Mortensen在这里的表演因内敛而越发诱人。
他是沉默沉静的一位司机,笃定但言尽于此。
一袭长风衣,窄墨镜,挺括的衬衫随意的敞开,悠闲又专注的处理着尸体,卷起的手臂裸露出的胸膛隐约露出一片片纹身,如同旧日的暴力功勋藏于内,不由好奇他的过往。
他很难被人忽视,也很难被人怀疑,助产士相信他的正义,教父相信他的利落手段,教父儿子相信他的衷心。
他就安静的伫立着,一张面孔,千层含义,给予你想也诱惑你心房。
黑帮片不乏血腥暴力,这部电影里的兵器非常简单,不过是剃刀、短刀和弯刀,但直面割喉反而更加的令人心惊。
其中最精彩就是他在浴室中被刺杀的情节。
一个闲坐发呆的裸体男人面对两位携带弯刀有备而来的杀手,在空寂环境中沉闷的对抗,他精瘦的肌肉满是纹身,在躲闪在冲击,也被刺伤血淋淋一片,从腰蔓延到背,暴虐出极美。
忽然我开始懂了,这个暴力又优雅的男人不会如《新世界》中的卧底特工那般被逼篡位,他的绽放向来就有恶之所向,甘愿享受罪恶的供奉。
第一次看克隆伯格的片子,很血腥、很暴力、很变态、很黑帮、很好。
不建议泡妞时看这部电影,尽管女方很可能多次做出捂着眼睛靠向你的身体或者投入你的怀抱的动作。
可以说,一个真正的黑帮所具备的要素在《东》中都表现出来了:组织结构严密、经济体系成熟、生活方式主流、帮派背景复杂······唯一觉得有些缺憾的地方就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一个字:杀;两个字:干掉。
不过,这也许正是黑帮之所以是黑帮的原因,他们不愿意在那些琐碎的事情上耗费更多的时间,一次晓之以情已经足够奢侈,如果没有效果,接下来就是终结你的生命,他们绝不会再给你一次动之以理的机会。
我没看出《东》有什么警世意味,这或许也是克隆伯格的初衷。
无论你是否愿意面对,黑帮都真实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
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规则,这跟法制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他们为生存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如果不是意外闯入这个圈子,他们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基本不构成直接威胁,我们看到的最冷血的暗杀也只是圈子内的事务。
当然,你可以用那名俄罗斯少女的例子来反驳我,但是,你需要明白,文明社会中的某些做派也许比黑帮的手段更加无耻。
我想说的是,当一个黑帮拥有了广阔的势力范围和强大的话语权之后,他们就会向文明社会亮出“和谐共处”的筹码。
比如《东》的主角尼古拉,因为与警方的一次秘密接触,他的身份一直被猜疑。
而我的判断是,尼古拉肯定不是卧底,而是警方刻意培养并在幕后支持的一名黑帮分子。
警方的逻辑是:这座城市不可能没有黑帮也不能没有黑帮,黑帮是制衡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需要一个相对来说可控的黑帮跟他们一起维持一种看上去还算安定的局面。
所以,尼古拉成了头子。
至于尼古拉多次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我觉得这恰恰说明了警方为什么选择了尼古拉作为培养对象的原因。
当然,尼古拉也绝不可能是警方的傀儡,在某种层面上,尼古拉可以对警方发号施令,这跟我们所说的“警匪一家”是两个概念。
影片中有一段浴室搏杀的场面相当精彩,尼古拉以全裸之躯空手卸白刃,冷兵器的凛凛寒气在那个场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刀锋初显直至刺入身体,那两把刀子冷静而老练的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人在此时反而成了点缀。
这大概就是克隆伯格的风格吧。
酷到了骨头里!风格与题材和David Cronenberg的上一部A History of Violence(暴力史)一脉相承。
一样的血腥,一样的过瘾,也一样简单直观。
剧情还是关于黑帮内的倾轧与殴斗。
这一次无关退隐,与黑社会的承袭和FSB(以前的克格勃更名)卧底有关。
不过,重点依然是暴力。
正如暴力史结尾的打斗和中间的强X戏一样,《东方承诺》给人冲击力最强的也是两场戏:一场有暧昧的3P隐喻的SEX;以及,接近结尾处那场浴室裸战,可以算07年独一无二的暴力场景,最凶残,最野蛮,也最逼真。
偶们尊贵的阿拉贡王自从投奔了Cronenberg之后就再也找不着尊贵了,而是凶相毕露,伪装在绅士的体面下....而且一部比一部露的更多,从露肉到露全点.......近两部Cronenberg的影片都给我一样的感触:故事很悬,情节狗血,暴力场面震撼,演员表演极度精彩。
归结到一处:导演的掌控能力出色。
《暴力史》和《东方承诺》的故事情节在很多畅销小说里都似曾相识,换了普通商业片模式来做,可能会混迹于庸庸碌碌的格斗电影和黑帮片中不值一提。
但是Cronenberg的电影往往有种欧洲导演所乐于尝试的风格:低调、写实,叙述含蓄,在表达逼真的杀戮或者赤裸裸性爱场面时毫不避讳。
这种影片会因为隐晦的线索而把观众引入到分析剧情的过程中,然后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性场面印象深刻.....而写实化的表达也容易让人融入现实场景。
所以,Cronenberg是很擅长催眠观众的导演。
一旦投入到逼真表演和汹涌气氛所营造的假象之下,对情节的可疑之处就缺乏抵抗力了。
何况,Cronenberg善于调度演员、控制节奏,表现血腥和情色肆无忌惮,通常都会贡献出一部部想忘也忘不掉的影片。
《东方承诺》的情节不出奇,也许慢慢就淡忘了。
但是Cronenberg操纵的Viggo Mortensen 和Vincent Cassel的表演....还是得说,精彩绝伦吧~~~那种特意压制,同时也就特意突出的魅力很到位。
两个男主角,有那种轻易就会流于俗套的模式化人格,但是两V表演起来依然逼真。
这部剧让我对Vincent Cassel刮目相看!!!
Viggo的敬业更是不得不敬!
浴室的那场肉搏,是近几年看到的小范围厮杀中最刺激的一幕。
除此,《东》里的配角发挥一样精彩,尤以俄罗斯黑帮教父为重,单人一面的表演,却给人一人多面的感触。
其他出场不多的角色,细节设置得也很谨慎,没有浪费的表演,没有多余的动作。
令赞《东方承诺》整体的节奏控制,平静中滋生悬念,写实的场景和言辞精炼的交代方式很吊人。
慎突然杀出来几场高潮戏调和了沉闷,过目难忘,结局归于开放式的定格,回避了主流,也避免不协。
女主角、孕妇和婴儿的设计反而是最弱的,似乎也不过为了烘衬Viggo的角色。
日记变成了陈述背景,寻常人家的设置仅为了表现Nikolai的亦正亦邪...FSB的出场铺垫不够,有点荒谬,最终的成就依然是突出了Nikolai的个人魅力(运筹帷幄和胆识?
)~~~而关于正邪的一切较力还是留待思量....似乎是一部剧情没有重心的电影。
这使主题看起来有些弱:暴力如何摧残肉体,在暴力中挣扎何等摧残人格。。。。。
是咩?????
safari这坑爹白痴货,我2次写好的长长影评,都给我停止工作,一字不剩删了写个影评不容易啊本来的详细影评和相关介绍解释,导演演员电影出品商和小说实在是不想再写了,万一又没了的话······就写一个短点介绍吧。
(>_<) 看完都会觉得很吸引人,俄罗斯南部落后村庄(已在网上地图找出具体位置,超级无敌远离繁华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就连最具俄罗斯风范但中下繁华水平的ufa都差好远,超级无敌大的俄联邦城市之间差距比我们国内要大大大好多,怪不得强烈要离开!!
)剧情简介:从电影名字eastern promise的含义角度来介绍每一个都关联的。
1:第一个是拥有和我一朋友超级像的记事本的未成年妹子听信老乡的话,老乡给了她一个美好无线希望的承诺,当妹子还在东欧最大国家莫斯科的时候,eastern European 在很多鬼佬眼里基本上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全部,要不然是流亡超级富商,要不然是黑帮,而且还是那种打不死,有很能打的映像,影片名字完全可以理解为在妹子因为一个bitch的谎言而对西南欧洲美好憧憬,结果·······2:这变成fucking “eastern” promises(对于西方人东方的天方夜谭),不存在的承诺 3:表面papa 罗宋汤能让小提琴哭了俄罗斯黑帮掌权人,影片给了基本每个人物一个承诺,承诺翻译俄文日记,结果毁尸灭迹,承诺提供baby妈妈曾经的俄国地址,根本不给,结果还是Nicolai自己查,私下给anna,承诺给Nicolai 纹星加封为黑帮战士加入组织,结果是让男主替自己儿子去死,俄国妹子bitch朋友说有个餐厅老板会在伦敦照顾你的,结果开头就发现了,间接对未成年女孩承诺,还有用未成年东欧小国妹子换走私酒,之前对妹子承诺了什么妹子才会被骗 东欧黑帮承诺是死神承诺啊4:看到餐厅名片上地址,查到了,也就是说这电影又是一部东伦敦犯罪,在伦敦东部地区,east enders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开膛手杰克,还是外来移民宝地,the east end of London 和 the west end london 都挺有名的,伦敦非要沿用古老分法,和纽约上东区upper east著名的6季绯闻女孩一样,west enders 对应NY upper east, Brooklyn east enders, 所以eastern promises 可以暗指所谓英国梦,美国梦,现实残忍梦都破碎。
具体看点:K & N不是基情啦,放心。
脆弱的搭档依赖, 不是guy只是男二配扭曲心理使得全部心理依赖都转移到男主身上,我这是参考电影出版商说法,k每次在残忍老爸非比寻常教育下,基本上要奔溃了,后来儿子抱着老爸让他杀的baby,哭着说这只是一个baby啊,犹豫犹豫都下不了手,无奈喝着老爸用贩卖女孩换来的白兰地,一边感叹,( ⊙ o ⊙ )啊!
我爸用一个女孩换的,一个女孩啊·······所以毅然站在男主一边背叛老爸········所有感情波动,不是爱情,是完全痛苦可怜像狗狗要依赖一个人才安心的那种,但不是要fuck的那种愛。
男主对女主暧昧关爱,剧本里是有男主坦白自己身份给女主,baby也被送回俄罗斯而不是anna养,所以结局都是要透出男主对女主的爱。
男主Nicolai影片里一直完一个小东西,这个东西是男主开拍前,去俄国体验,去到监狱里,一个真的罪犯给他拍电影用的,是worry beads,解愁念珠,用融化了的香烟打火机重新制成的,神奇哦。
KGB又出现了,我想我是该去买一件印有KGB STILL WATCHING YOU 的t恤了,苏联的影响力不同凡响。
谎称自己以前是KGB 特工的酒鬼叔叔,真的以前很久以前曾经当过KGB 特工,······························在令一部电影里啦- ||-.....->“”“”Viggo 是男主,是个酷炫的人,不是第一次演俄国人,但自己完全没有一点俄国血统,佩服呀。
Vincent 是男2,演俄罗斯人,可人家是法国人呦,两人拼命说俄语在电影里活生生俄国黑帮厉害。
Naomi Watts 女主,刚开拍就怀孕了,现实中,瞒着所有人,最后被服装师发现了。
---来自澳版imdb的消息 不过影片里是midwife 助产士哦,很搭配。
欧美很多人很喜欢这部电影,说明拍的挺不错的。
看到很多人在不同网站评论,都十分称赞,当然男主吸引很多影迷\(≧▽≦)/啦啦啦,
人物很鲜明,但总感觉鲜明到直白刻板
俄国口音的英语让我太崩溃了......
导演真爱v叔,要不是导演,我还不知道原来v叔的裸体背影有那——么好看。还有,这个该死的男人是怎样做到把俄语说得跟精灵语似的
雨果莫滕森个人秀场,莫滕森和柯南伯格互有知遇之恩,一场浴室打斗绝对经典。
2.5剧本差,结尾强行温馨,社会批判性弱,头绪紊乱,俄国元素生硬。
柯南伯格的一次主流回归。
这片实在是gay,两个男主角眉来眼去、搂搂抱抱,就差接吻了
简洁,生猛,但是女主显得格格不入。
故事很一般,角色也很符号化
2008年2月GSCAS
黑帮。
浴室格斗很大师级。阴湿的小巷有着太多人性的挣扎
没想象中的精彩,甚至有些不知所云一开始!个人不是很喜欢!
大概是由于对莫滕森的正确使用以致于满屏满目都冲着血 莫滕森的眉眼神情之中统统全是荷尔蒙 举手投足之间统统全是性张力 甚至在人物背景中使他背负着无间道式的正义包袱 让他常年孤身涉险于烂泥一般的律贼帮派中 既给帮派做爪牙还在爪牙下留存缝隙 保持着自身一定的普世道德底线 长期的卧底经历折磨到他从身体到心灵的彻底战损 这样的男人黑白男女通杀完全是过于合情合理的设定//我怀疑我只是欣赏了100分钟的维果·莫滕森 带着俄式发音的英文口音也就比他的意式口音少性感了那么一点点//从故事来说反而没有那么吸引人 性与暴力往往是整个社会的镜子 对于其他演员的运用也只是正常范围内的使用//仅穿着了纹身的浴室打斗仿佛是导演的恶趣味与对演员身体的某种彻底利用
太暴力了!
挺好看的一部电影!
有形无神 处处套路加不合理专拍给女人看的傻缺片
美国
名副其实的肉搏,穿不穿衣服都那么帅啊。
2007年12月7日,荔湾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