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的幽魂
Les Fantomes d'Ismaël,旧爱回来后(台),当旧爱回来过,还魂,Ismael’s Ghosts
导演:阿诺·戴普勒尚
主演:马修·阿马立克,玛丽昂·歌迪亚,夏洛特·甘斯布,路易·加瑞尔,阿尔芭·罗尔瓦赫尔,拉斯洛·萨博,伊波利特·吉拉尔多,雅各·诺勒,凯瑟琳·蒙切特,萨米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希伯来语年份:2017
简介:电影导演伊斯梅尔(阿马立克饰)死去的旧爱卡洛塔(歌迪亚饰)突然现身,打乱了他和现女友希尔薇娅(甘斯布饰)的生活。详细 >
比之过去“两面镜”或“三面镜”的互指渗透,德斯普里钦这次将影像进一步割裂编织了一张空前繁杂的自省网络,过去的纠缠,创作理想的不达,身份定位的迷失,这些繁杂造就了提炼表达主体的无意义,毕竟生活的灵感来自参悟的一切。阿诺以创作“回忆”见长,难得展现一次当下心境,没想到娱乐性还这么强。
用情绪来串联叙事,观感酣畅淋漓。
看得很累,也没看懂。好好讲故事不好么……
德斯普里钦再次展示了专属电影的伟大魅力。被折叠重现的多层空间仿佛一场场没有开始梦境,无法被书写的结尾,在每个镜头里都看到有作者的充沛感情。过往与现在,虚构与‘真实’,无数时间线交汇其中。时间与空间毫无保留的当众解剖了人物。又带着某种强烈的自省性。一部纯电影性的电影。真挚,伟大!
滚筒洗衣机233 这个故事所谓的极多主义的问题就在于文本的联络没有被表现在符号上;与此同时剪辑的角色又是进一步割裂;但最关键的是,主题是没看透的,没看透就一直自己转圈,转到毫无趣味可言。
要看的精神错乱了😂分不出现实和虚幻,玛丽昂有全裸
同质于《国王与王后》,情绪和形式完美协调。剧中人的自我拷问反成为剧外Desplechin创作的基调。对于有热情的作者,什么是表达过度?
混乱叙事 不知所言
OMG我所有对法国电影的喜爱在这里全齐了。。。癫狂、迷乱、艺术探讨、爱情纠缠,错乱时间线才不是重点,其中凝练的重叠质感才是精髓。当甘斯布在最后一幕坐下来,凝视着我,说着“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吗”时,我的内心达到史无前例的悸动。
很在状态 除几人此消彼长的欲望回环外更是最大程度基于个人/创作者/创作状态的写照:割裂的一部分反而渴求痛苦/缺失 从而得以补完幻想;害怕消失却从未消失 整夜噩梦醒来仍是噩梦
好复杂的设计,完美、侵略性的框架/分线故事,以及瞩目的交错真假时空、鲁贝故乡地缘的标签;“幽魂”妻子归来和拍摄影片进展的悬疑带来一种双重的创作趣味,也符合导演快速故事推进的节奏,不甘于人情选择(翁婿对卡洛塔标签式态度和回忆)、导演作者身份代入的故事框架,把两者刻意混淆营造的迷宫走出又回归到直线故事,是“情人回归”、“影片完成”的终结;
死去的人儿说回来就回来了。开始觉得前妻消失二十一年又突然出现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的行径难以解释,里面人一个比一个神叨,情绪化意识流,很杜拉斯气质,教人如何脱离现实的巢臼吗。其实就散漫不经,神经乱搭,想到哪儿编到哪儿,太随意了,太好让人睡觉。导演是在拍自己的发散式心绪吧。看到他很迷茫,一团乱麻。全部靠情绪支撑的东西,看着累。能坚持看完这部涂鸦式的电影实属不易。死了那么多脑细胞,一无所获。想把导演拉入观影黑名单,但又原谅了他自说自话的孩子气,个人风格强烈嘛。至少有一点感触,女儿失踪,生命中亲近的人消失后,父亲的每部作品都会有人缺席。夏洛特甘斯布好像专找涩片拍。
2017年已看157。这阵容拍出这么个东西,不太应该啊,歌迪亚正面裸体是为了啥啊……
男主疯了,他情人比他还疯,而失踪回来的妻子则是疯中之最,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阿诺·德斯普里钦的电影就像某种奇迹,一闭上眼睛就会消失不见。
【法文】【欧盟影展】【134分钟导演剪辑版】2.5星。类型疯狂杂糅的叙事实验,像一人分饰多角的短片合集。技术指标无可挑剔,然而整体完成度略低,主题够连贯情绪不连贯,表达全靠台词输出。我们都是萦绕某人的幽魂,既是闯入者又是逃避者。结局的和解与新生猝不及防,扣分。
本片导演也是这次平遥节的评委,慕名看了他的这个新片。看着几位法国老戏骨尽情飙戏还是挺过瘾的事,只是剧作的庞杂、臃肿,导演的过分用力、炫技毁了影片的节奏和叙事。还不到六十岁的导演,一旦成名被宠之后,为什么总是会如此自我膨胀、不知节制呢?中外都有不少例子,值得思考。
7分。没想到是个如此有趣的故事,恍惚有几分《解构爱情狂》里伍迪艾伦的影子。后三分之一太乱了,导演仿佛嗑完💊准备今晚迪厅他control了。并且,我最恨人炸组,这里面还是导演炸,心态崩了,差点没看下去。
对我来说 是那种行云流水到再怎么乱来都能喜欢的片子 玛丽昂出现的时候甘斯布的绝望是撕裂的 看到她的第一眼便如此 人生中摆脱不掉的幽魂 有那么一两刻觉得她是否是真实的都不重要 结尾竟然好温柔
剧作过于庞杂,影片过于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