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志汉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简介:一具冰冷的遗体,在医学院的解剖课中,默默的和一群医学院学生,走过一学期艰巨的学习,陪伴他们穿越成为医生的成年礼。在台湾捐赠遗体做为解剖课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在极度重视亡者身体安葬的亚洲,贡献自己的身体需要面对亲人的不舍,获得深厚的了解与支持。这样贡献的心意,将带给家人以及医学院师生什么样的改变?即使..详细 >
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大体老师”
潰湜。
题材是难得的且必要的,但时长是不必要的。很多重要的地方都点到为止了,但非常欣赏片子里构成平衡和张力的部分:解剖老师的回答、女儿的愤怒以及女学生最后的凝视。
“他的死不会分离我俩,我的死不会使我俩再度结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时间来习惯告别和分别。
哭惨了,这一部会永远记得。
当我们看到新闻上关于捐献器官这种事情,可能在脑海里只停留个三五秒钟,感慨一句,他(她)真的很伟大,或者生命真的很脆弱。然而,当纪录片的镜头面对的是捐赠者的家人,那种骨肉亲情,实实在在的拍打着自己。人都是血肉之躯,七情六欲。生而为人,死得其所。
3.9
生命最好的归宿究竟是哪里?生命有他的来路,也有他的去处。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12:24
很棒!
极佳的选题,令人尊敬的系统,只有在离别后才能成长的人。
称捐赠的遗体为老师,为遗体举办各种仪式,开课前对家属采访,课前课后对遗体鞠躬说老师好和谢谢老师,课程结束后缝合、善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原来可以做到这样,往生后一段不一样的最后的旅程。
一個關於告別的紀錄片
爆哭
2050.05.17.
之前看一本医学生写的书,她说每次解刨课前,都会给大体老师鞠躬,感谢他们奉献出自己的身体供科学研究,当镜头聚焦到这些沉默的老师,聚焦到因为遗体捐赠联系起来的家人与医学生时,还是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所震慑。丈夫不顾路途遥远隔一段时间去和死去的妻子说话、孩子们在妈妈去世后才意识到那个空位有多大、解刨学的老师坦诚表达无法让爸爸妈妈成为自己的遗体老师,那些柔软复杂的人性呀,仿佛接受了一场死亡教育课。
很好的題材,很典型很好的case。著眼於活著的人,大體老師親屬和解剖課老師,學生,各自如何面對生死。 但是溫情以外對議題基本沒有深入探討,欠缺一點點。
大体老师的「资质认证」,在于需要为了防腐停留未知的时间。这样看,葬礼仿佛不是终点,更像是活着的人以逃避死亡的方式。哪怕归根结底盘算到最后也还是一抔树底的土,可生者连逃避的机会也要无限等待。最震撼我的镜头,解剖教室的正中有一幅耶稣的图像,导演特意在解剖进行时给了个圣洁的眼神特写。天主教和解剖学共存,耶稣注视着肉体的分解,灵魂在人情间永存。
英文名The Silent Teacher. 影片通过这个名词切入,提供了丰富的矛盾文本,无私与自私,传统与医学,个体与大众,灵魂与肉体,生命与延续。可惜的是触点够广但还不够深入,素材整理比较凌乱。那份仪式感与敬畏心也只有台湾才能拍出来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大体老师”
潰湜。
题材是难得的且必要的,但时长是不必要的。很多重要的地方都点到为止了,但非常欣赏片子里构成平衡和张力的部分:解剖老师的回答、女儿的愤怒以及女学生最后的凝视。
“他的死不会分离我俩,我的死不会使我俩再度结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时间来习惯告别和分别。
哭惨了,这一部会永远记得。
当我们看到新闻上关于捐献器官这种事情,可能在脑海里只停留个三五秒钟,感慨一句,他(她)真的很伟大,或者生命真的很脆弱。然而,当纪录片的镜头面对的是捐赠者的家人,那种骨肉亲情,实实在在的拍打着自己。人都是血肉之躯,七情六欲。生而为人,死得其所。
3.9
生命最好的归宿究竟是哪里?生命有他的来路,也有他的去处。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12:24
很棒!
极佳的选题,令人尊敬的系统,只有在离别后才能成长的人。
称捐赠的遗体为老师,为遗体举办各种仪式,开课前对家属采访,课前课后对遗体鞠躬说老师好和谢谢老师,课程结束后缝合、善后,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原来可以做到这样,往生后一段不一样的最后的旅程。
一個關於告別的紀錄片
爆哭
2050.05.17.
之前看一本医学生写的书,她说每次解刨课前,都会给大体老师鞠躬,感谢他们奉献出自己的身体供科学研究,当镜头聚焦到这些沉默的老师,聚焦到因为遗体捐赠联系起来的家人与医学生时,还是被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所震慑。丈夫不顾路途遥远隔一段时间去和死去的妻子说话、孩子们在妈妈去世后才意识到那个空位有多大、解刨学的老师坦诚表达无法让爸爸妈妈成为自己的遗体老师,那些柔软复杂的人性呀,仿佛接受了一场死亡教育课。
很好的題材,很典型很好的case。著眼於活著的人,大體老師親屬和解剖課老師,學生,各自如何面對生死。 但是溫情以外對議題基本沒有深入探討,欠缺一點點。
大体老师的「资质认证」,在于需要为了防腐停留未知的时间。这样看,葬礼仿佛不是终点,更像是活着的人以逃避死亡的方式。哪怕归根结底盘算到最后也还是一抔树底的土,可生者连逃避的机会也要无限等待。最震撼我的镜头,解剖教室的正中有一幅耶稣的图像,导演特意在解剖进行时给了个圣洁的眼神特写。天主教和解剖学共存,耶稣注视着肉体的分解,灵魂在人情间永存。
英文名The Silent Teacher. 影片通过这个名词切入,提供了丰富的矛盾文本,无私与自私,传统与医学,个体与大众,灵魂与肉体,生命与延续。可惜的是触点够广但还不够深入,素材整理比较凌乱。那份仪式感与敬畏心也只有台湾才能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