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很直白,就叫作《悲伤电影》,架构有点像那部《love actually》,整部片子也是由几个相互之间存在着某些交集的小故事组成。
可影片的主题和《love actually》不同,《love actually》要叫人微笑着看到爱与希望,是蛮适合在圣诞节这样的日子里观看的阳光温情片,而这部片子,则是略带残酷地让人看到爱与现实,也许有些时候,无论多么善良,多么深情,多么真挚,多么不舍,却注定没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韩国编剧对于平凡生活里点滴细节的刻画真是让人无话可说,无需什么离奇曲折的剧情,只是些常日里琐碎的片断,就充斥着让人心动的欢笑和泪水。
手语播报员,整日期盼雨季的到来,只因为爱人是名冲在一线的消防员 游乐园里‘白雪公主’拿酸奶瓶子扔帅哥画家的头,然后对他做各种可爱的动作 七个‘小矮人’每天晚上都给‘白雪公主’发消息说:“公主晚安” 人肉沙包鼓起勇气挥出的唯一一拳儿子在日记本上的蜡笔画,希望妈妈每天都生病 超市里恋人间的拌嘴,回家路上坐在路边一起喝酸奶 惹女友生气求救于小姨子,让她教授表达“爱”的手语儿子跑过马路去拉小女孩的辫子,然后欢笑着奔向妈妈 儿子叫爸爸唱歌给妈妈听,他在边上笑 面对橱窗里自己的倒影,一字一句说出的委托擦掉遮盖的容妆,让画家再画一张自己真实样貌的‘白雪公主’突然间长大的儿子,懂得在病房里忍住泪水,然后在大雨中站在医院门口放声大哭病房里响起的最后哨音…… 只可惜,再动人的细节,也阻挡不了离别的到来。
命运的安排是如此难测,或许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现在……转头想想,其实这也是一部温暖的影片,每段故事,每个人都带着那么浓烈的感情,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影片的海报里,每个人都是微笑着流泪的原因吧。
对了,片子结束后,别忘了听听影片OST里的第三首 Good Bye - (张弼顺)
呼呼跟我说他在看悲伤电影,我说拜托你找部喜剧给我。
呼呼说电影名字就叫《悲伤电影》,你一定要找来看哦。
那是两周以前的事了。
我下好了,只看了一点开头,就没有兴趣再看下去。
有的东西总要找到合适的心情才能气定神闲地看。
其实,韩剧很煽情的,那个《卖花的小女孩》(好像觉得不太对,查了一下,应该是《卖花姑娘》)根本不记得有什么情节,只记得大把的眼泪和不绝的哭声。
然后就是那个《蓝色生死恋》,抱着一卷纸,唏哩哗啦地从头哭到尾。
现在我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整理我的思绪。
我下载的电影名是《真的爱你》,很直白的译名。
让我第一次哭的地方是小男孩问同学癌症是什么意思,同学说,得了癌症就是活不了了。
小男孩气的一把抓起同学的小辫子。
然而放学的时候却在街对面意外看到得了癌症的妈妈在当义警。
那么说,妈妈还是健康的,妈妈不会死,小辫子女生是骗人的。
小男孩欣喜若狂,冲回去报复地又扯了小辫子女孩的小辫子--叫你乱说!!!
本来我看到瘦弱的妈妈起劲地吹着哨子时眼泪夺眶而出。
此时,我又“噗”地笑了出来。
一串一串的泪目送母子俩归家的背影。
第二次哭是妈妈临终前的哨音。
可以想象呼吸困难的妈妈扯掉氧气罩,忍着剧痛,拼尽全力,为了给儿子留下世间最后一次深情呼唤。
妈妈曾经对着年幼生病的孩子在心底暗暗祈求,我希望是我病而不是他。
可是当妈妈真的陪伴不了孩子时,妈妈无力守护的痛,无力守护的痛,妈妈万般的不舍,万般的不舍,孩子,全在这哨音里向你倾诉了。
孩子在雨里放声大哭,我也在电脑前一并哭泣。
关于世间最遥远的距离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我认为真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死别”。
常和死别在一起的还有生离,但生离也许还有重逢,还会有辗转的消息,还会知道彼此会看到同一片天空。
死别,就是再不能相见。
爸爸走时,一直没有大哭,麻木地办完了丧事,却在爸爸遗体进入火化房时恸哭,那一刻知道从此就连爸爸的身躯也灰飞湮灭,再也不见,那种彻心彻肺的告别,真是无法言语。
在看《入殓师》时,当火熊熊燃烧的那一刻,我也无法自已地哭泣,因我完全能体会其间的悲伤。
悲伤的电影让我在电脑前延续着悲伤,几次眼泪模糊双眼,无法继续。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爱,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哨音,尖锐的哨音,刺耳的哨音,狂雨的淅沥掩不住的呼叫,悲鸣。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妈妈,再爱我一次。
爱而不得,无情分手,生离死别,妈妈不要离开我,哪个故事更悲伤?
我觉得都很悲伤,涉及三段爱情一段母子情。
又是眼眶湿湿的半天,原来放肆大哭也能感到酣畅淋漓的舒服。
四个故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彼此的人物都有串场。
韩国影人善于营造悲伤气氛,泪点低的人会大哭,泪点高的人至少会感到悲伤吧。
剧透提示=================爱情一:女友一直期盼消防员的求婚,消防员提前练习了求婚词,没想到再次参加的任务却是绝命的。
女友最担心这样的事情,但还是发生了,最后看着求婚戒指和火场的告白录像大哭。
爱情二:人肉沙包是个不好做的工作,女友也嫌男子没长进,好在他发现另一商机——替人做分手代理。
建好网站后,别人可以线上下单,分手的情侣说不出来的话,由他到现场传达,因此赚到了钱。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女友的订单,要对自己分手。
他对着玻璃倒影,热泪盈眶,说出了工作时的分手台词。
爱情三:聋哑女孩脸部有烧伤,自卑的她戴着白雪公主大头头套在公园游走,直到遇上一个年轻画家。
画家给她画像,也对她的真实长相产生好奇,爱情渐渐滋生。
爱情又必须是坦诚的,女孩露出了真面目,但男孩要离开这个城市,出国留学。
女孩跨出勇敢一步的爱情面临结束,她把白雪公主头套戴在男孩头上,抱紧他。
母子情:忙于工作的妈妈和读小学的儿子关系紧张,很快妈妈住院,查出癌症。
儿子无意间找到了妈妈以前的日记,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儿子开始主动修复和妈妈的关系。
儿子最后找到故事三中的分手代理,让他告诉妈妈不准和自己分手。
还有一个感人的细节,妈妈有个哨子,每次吹响的时候儿子都会开心。
最后躺病床上吸氧的母亲使出最后力气吹响哨子,在雨中痛哭的儿子突然回头,应该是听到了。
每个人的结局都在缓慢走向悲伤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每个开始的后面隐藏着未知没有如童话般完美的结局 悲伤缓慢渐入影片很美,很悲伤哭了
我看到最后居然哭起来,开始还很小声,后来改号啕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哭的,我只是无所适从.我不知道该怎样,我常会漠然的不知所措,连手该摆放在哪儿都犹豫不决.我一直想看这个电影来着,一直没买到,后来是个朋友忽然有天送我,神奇的是,他并不知道我一直在找.我一直欣赏沉默的人,即使是被动,所以虽然整部影片全是我欣赏的演员,可我最喜欢的却是那个不会说话的大头玩偶道具.那个眼睛大大的红头发娃娃.所有人都忠于自己的幻想,所有人都不妥协.所以悲剧更吸引人,有人哭,有人笑.更多人.只能笑着哭,或者哭着笑...
我的心輕輕的狠狠地疼。
這樣的心情,適合看一場悲傷電影。
2007-2-23 23:50:09 1我能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是在離開的時候,留一把傘給你。
女孩因爲看不到愛情的未來而放棄。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縂是相信愛是一切。
有耐心也有信心等待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三年。
三年重復一樣的貧窮的日子。
沒有像樣的工作。
沒有體面的地位。
生活沒有絲毫的改變。
看不到曾經堅定的希望。
終于累了,倦了,於是,放手了。
不是沒有不捨的。
只是一種現實。
其實,簡單的東西,久了,也縂免不了要變質的。
或許,愛情,總是敵不過麵包的。
男孩意外得到的工作是做分手代理。
幫別人分手的目的卻是爲了努力讓自己愛的人回心轉意。
對着女孩兼職的超市的玻璃,男孩對着玻璃中的自己,完成他的又一單case。
他的倒數第二單case。
2你有沒有過愛一個人,對他有對孩子一樣的疼惜和溫柔?
雨季終于來了。
滂沱的大雨裏,穿着鮮亮的黃色雨衣的男孩子任性地哭泣。
孩子氣地跺腳。
顫慄不止。
兒子的到來,對女子來説,本是計劃外。
她沒能做一個好媽媽。
即使心裏是疼惜歉疚的。
兒子會在日記裏寫,我希望媽媽一直生病,這樣我想見到她的時候都可以見到她。
儅她躺在病床上,要兒子好好照顧自己,小小的孩子,仰起臉,我什麽時候不是一個人嗎?
一臉的倔強。
我想。
她。
其實。
亦是一個倔強的女子。
倔強地愛上一個不該愛地人,倔強地生上一個孩子,獨自撫養。
她和兒子有一段幸福的時光。
她躺在病床上。
兒子在床邊陪着。
讀兒子的日記。
說兒子把她畫得不夠漂亮。
她輕輕地撫過小男孩的發,看他的神情裏有深深的耐心和溫柔。
影片沒有給那個在母子身邊的男子太多的篇幅。
韓國男子縂給我缺乏稜角和力度的感覺。
圓圓的臉,縂讓人感覺只是男孩子。
這個男子也是一張溫和的臉。
看他對母子倆的體貼,想象他當初是怎樣接納女子和她的兒子,對他是有好感的。
3最初愛上的時候,也是爲了他的英勇吧。
就像別的人說的那樣,他就像個英雄。
真在一起了,才會開始為他擔心。
心有牽念。
於是開始對天氣有超乎尋常的關心。
下雨是最好的消息。
想要他的求婚,只是想讓他放自己在心裏,可以再下一次遭遇險情的時候,不那麽勇敢,爲了她,保護自己。
最初的相遇,是因爲他從大火裏救出了妹妹。
現在卻開始有這樣的私心。
這樣的自私。
不適為自己。
只是因爲,這個人,是和自己有聯係的了。
其實很多時候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的。
誰要去管別的人怎樣呢?
4把被火灼傷的臉藏在厚厚的白雪公主卡通頭套下,把對男孩的愛深藏在自己的内心。
--有關無關--影片彌散的都是淡淡的調子。
沒有過分煽情的筆觸。
與我的脾性相宜。
於是可以安靜地看,在別人的故事裏,留一點別人的或自己的淚。
看着手機上的短信。
掉的是自己的淚。
為故事裏的人落淚是爲了那對母子。
電影結束已過了淩晨兩點。
收到短信。
你又從淺睡中驚醒。
今天找了一天的手機電池。
最後無意從身上的毛衣外套口袋裏掏出來。
是晚上八點多。
猶豫了一下還是充電。
因爲明天會出門。
過了十點半開幾。
果然有你半個多小時前發來的短信。
回復的時候正好你的第二條短信過來道晚安。
等我的短信過去。
你已經関機。
我在想念你。
2007-02-25 00:54:58
漂亮的画面,美妙的音乐,苦涩里泛出甜蜜,叹息时蕴着希望。
不评价了,一句对白就让我动容,“妈妈看见你就有力量”。
看到与自己人生相似的情节,竟这般容易让情感崩塌。
韩国电影一直很清淡。
人漂亮,画面也漂亮。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作《悲伤电影》。
不知道原文的名字是不是也是这么个表达。
我喜欢看能打动人心的电影,这里的打动人心狭义可以理解为让人放声哭泣。
所以当我看到它的海报的时候,就立即被它吸引了。
前阵子一直很矫情。
读个书看个电影话剧演出什么的都热衷从中琢磨出点儿主旨,升华出个什么思想什么的,尤其要到人性、人生、生命那境界去。
为了证明自己走的是有思想有深度的知性路线。
看了这部《悲伤电影》,我照旧哭得稀里哗啦,赢得了心理上的不少爽快。
但是这回我没照旧矫情,因为我突然发现那根本没必要,太可笑。
动容的地方,于每个人都不同。
触碰到了你的那根神经,表达了你所想,就觉得是部能在心里留个位置的电影了。
比如这部,情节按说很老套:因为身患癌症时日无多才与幼子卸下隔膜相互理解重拾亲情的年轻母亲;一直期待消防员男友向她求婚的女孩,却在实现愿望的边缘,永远失去了她的男友——他就在求婚前在烈火中牺牲;公园里扮演白雪公主玩偶的聋哑并且脸上有烧伤疤痕的女孩爱上公园里的街头画家,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摘下玩偶头套面对画家让他为她画一幅肖像的时候,画家也要离开她去外国读书了。
但它还是赚走了我的眼泪。
因为那个病榻上的母亲让我想到了我的姥爷。
我忽然开始自责我为什么没有多陪陪我的姥爷,总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不去看他,有时甚至因为想多睡一会儿。。。
我忘记人的生命都是有时间限度的了。
还有那个脸上有疤的但是眼神清澈的聋哑女孩,和这样一句话“面对心爱的人的时候,不要去看镜子,只看你的心。
”或许,面对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不该去看别人的评论,而只看我们的心吧。
很多天以前,在朋友的博客里看见《悲伤电影》的海报,很喜欢。
今天的上海是个阴天,选择看这部电影并非明智。
然而还是鬼使神差,把电影看完。
尽管我已经习惯看见城市里很多不幸的事情,但在这样的天气里,我还是被悲伤的电影弄得有点小小的难过。
有人说,世界永远是对立统一,此处悲伤,必会在他处补偿。
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有些东西,此刻就是此刻,到了彼时,拥有的得到的再相似,也是两样东西。
所以,悲伤如同血液,一生流淌于身体之内。
韩国电影关于悲剧的描述,的确有几分功力。
那煽情的手法骗了很多人眼泪。
(当然,那些眼泪都是心甘情愿的)不过,如果你对韩国明星不甚了解,这部电影应该是很好的明星普及。
郑宇成、林秀晶、申敏儿、廉晶雅、车太贤、孙太英六大韩国家喻户晓的明星构成强大的阵容,演绎四段悲伤的人生离别。
迟到的戒指,最后的礼物郑宇成和林秀晶,饰演一对情侣,消防员与哑语播音员。
林秀晶一直期盼雨季的来临,那样心爱的人儿就不会因为火宅冲入火坑。
她一直渴望郑宇成会求婚,那样就会因为心中有婚姻而不会决然出生入死。
他们误会,冷战,又无法割舍。
最后郑宇成决定去求婚,却在求婚的当晚执行紧急任务牺牲了。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四个故事里最老套的一个,但因为许多细节的处理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失而复得的求婚戒指,站在机动消防台上的接吻,用哑语播报消防员被烧死的新闻,一直期盼下雨,最后雨季终于来临,而心爱的人就在当晚死去,以及最后郑宇成在火宅现场对着监控摄像头的深情表白……。
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候变成最大的悲伤,那枚迟到的结婚戒指,竟然成为最后的爱情礼物,着实让人悲从中来。
世界无声,爱亦无声乐天世界里白雪公主大头娃娃,那个美丽的聋哑女孩因为一次火灾而失语,脸部烧伤。
在沉寂的世界里变得自卑孤独,每天只能穿着可爱的白雪公主娃娃服游走在公园里。
一天,她在公园邂逅的年轻的画家,并喜欢上他。
但强烈的自卑心里使她一直不敢以真面目面对恋人。
躲避,逃离,带着娃娃头相会。
爱情在悄悄滋长,而彼此却一直有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爱情有时如此脆弱,聋哑加上脸部的伤疤能够承载爱情吗?
也许,当她以真面目示人的时候,可能这无声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冷酷无情吧。
当然,在爱情的面前又必须坦诚相待,带着面具,又怎能看见内心的所思所想。
那个雨夜,女孩终于恢复本真,以真实面对男孩。
男孩为她画像,真实的,坦诚的,直接的。
男孩说,他要去外国进修,要离开这个城市。
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
女孩把大头娃娃套到男孩的头上,然后拥抱而哭泣,他们之间爱情,果真无法跨越。
雨很大,在她的世界里却是无声的,而她的爱,何尝不是呢?
无言的分手,默默的关怀 车太贤和孙太英,这对相恋多年的情人因为生活的压力,最终决定分开。
必须承认,爱情需要面包,一个没有工作的男人光有爱并不能留住女人。
车太贤只是一个人体沙包,微薄的收入让生活困苦,为了挽救爱情,他努力寻找工作。
于是突发奇想,成立网络分手代理公司,专门为那些说不出分手的人传达分手告白。
这个故事有着很强的讽刺意味,一个为了挽救爱情的男人竟然成为分手的帮凶。
看见那一个个因为听到分手消息而悲伤无比的人,他会是什么感受,或许哪天,那个悲伤哭泣的人,会是他自己吧。
不幸终于发生了。
他接到他女友在网络上的分手代理请求。
依然是雨夜,他在女友工作的门口对着自己说分手告白,那段爱情,就在雨天的夜晚画上悲伤的句号。
最后,女孩在门口捡到雨伞,走在大街上,看见熟悉的破了一角的雨伞,便知道那是男孩留给她的,一阵感伤涌上,热泪盈眶。
分手无言,关怀依旧。
看来,爱情真的不能只有爱啊哨声,日记,母亲的微笑廉晶雅饰演一位妈妈,承担家里的一切。
男人是无能而懦弱,孩子也因为缺少关怀而孤僻,冷漠,甚至怨恨。
母子之间的鸿沟变得无法跨越。
忽然有一天,妈妈病倒了,母子之情有了转机。
孩子说,我现在什么时候想看见妈妈就可以看见她,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
这句童言无忌的话,是多么让人心疼啊。
但不幸随之来临,妈妈被查出得了胃癌……死亡临近,妈妈开始加倍关心孩子,鼓励他学习,写日记,听他说话,去门口接他,为他吹口哨,她用最后的生命时光带个孩子完整的母爱。
看见她们并肩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竟然天真的认为,这对母子将会永远如此相亲相爱。
当孩子知道母亲得是癌症的时候,他去问父亲是医生的女同学什么是癌症。
女同学说:癌症是很厉害的病,得病的人会死。
他生气的抓女同学的辫子,然后逃开。
死亡?
在孩子的眼里,怎会相信母亲会死去,更不能容忍有人说母亲会死去啊。
当然,母亲还是在雨夜去世了,尽管孩子多么希望她能为她康复,为她停留。
孩子在公交站台上剧烈的痛哭,在雨声的深处传来母亲最后的口哨声,这一刻,我无比难过!
我想,悲伤的存在,大抵为了让幸福更加幸福,让人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或事。
这个看似光鲜繁华的城市里,也不知道每天要上演多少悲伤的故事。
如果悲伤无可躲避,那么就让他尽情而来。
雨季过后,会有晴天。
晴天里的人,带着悲伤上路,去寻找新的人,接纳新的事。
然后,让悲伤往事沉入心底,只在雨夜悄悄释放。
八位演员,四对关系,相互交织,组成了这部虽有欢笑,但却是以悲伤结尾的电影。
完全是生活化的场景和事件,让我真的很为这四对人感动:消防员与电视台手语播音员的恋情,最终以消防员的殉职结束;为了追求心爱的人努力工作,创办替人分手的公司,最终却还是没能得到她的心;哑女与年轻画家的恋情也因画家的出国而告终;小朋友最舍不得的妈妈还是因为癌症而离开了他。
这四个关系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子间的亲情还有创办分手公司的男生的恋情。
当小孩看到整在忍受剧痛的母亲,并知道自己将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后,自己在雨中不停的跺脚,嘴里还不停的叫着“妈妈”,那个场景现在还深深地留在我脑海里,母亲能不去工作能陪在他身边,并帮助学校指挥校门口的交通换来的竟是如此大的代价。
自己创办的分手公司在帮助形形色色的人说完分手之后,没想到最后接到的任务竟是自己对自己说分手,当时也是下着大雨,独自站在女孩工作的超市门口,远远的望着她,说出分手的原因,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谁也不会想到努力工作换来的还是分手的痛苦。
另两个故事显得有些情理之中,哑女的恋情当然不被看好,消防员这样危险的职业也让我不能让人舒心。
网上说这又是部催泪力作,我真的是领教了他的催泪功力。
就像电影中的那雨一样,盼的让人心切,但终于把他盼来后却是,sad。
不行喂..本来开始各种有趣,但是各种狗血我接受不能呐..还是其实这种题材拍讽刺比较好吧
典型的泡菜煽情剧
音乐真真儿特别好 结尾真真儿特别糙
只喜欢哑女那一段
名字很对
倒霉事儿都tmd凑一块了
我勒个去啊,白瞎了电影资料馆的大屏幕了,你还能更假更做作更矫情更SB么?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韩国电影也是最后一部!PS:这里面的女的都是克隆人~完全分不清谁是谁,还有难听到死的韩语
韩国
不感动
大半夜的,好睏。。。一點哭不出來。。。老鄭挺帥的,編劇怎麼老愛給帥大叔安排挫死人的結侷呢???
煽情得太幼稚明顯。
不喜欢~~淡淡的感觉还可以,但是逻辑混乱的地方太多,很多情节也都很容易想到,有一些都是偶像剧的情节,感情也都太表面了~~一厢情愿的片儿~~
到底哪里悲伤了?
做作加装逼的典型。
车太贤
不记得了……
人最大的悲伤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最喜欢那个画家和娃娃。
三星半,和love actually不同,这部电影只关乎分离,可惜结尾煽情过火
我现在真的对这种催泪电影不感兴趣 剧情好老套
当你面对你爱的人的时候。你不要看着镜子。你看着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