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さようなら,莎哟娜啦(台),世界,永别,Sayonara
导演:深田晃司
主演:布莱耶丽·朗,Geminoid F,新井浩文,村田牧子,村上虹郎,伊莲娜·雅各布,杰罗姆·基尔舍,山本真理,诺米·娜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法国语言:日语,英语,法语年份:2015
简介:近未来,由于核电站爆炸,日本国土大半笼罩在重度核辐射的威胁之下。危急关头,日本政府被迫作出“弃国宣言”。与之相对,国际社会迅速制定了联合避难计划,日本国民按照名单的先后次序相继逃亡海外。作为难民的谭雅名次比较靠后,可她的身体情况又十分糟糕。在她的身边,童年时代的知心好友列欧娜也被留在这片绝望的土地上。人们一个一个..详细 >
说过再见,之后好多都再也见不到了,对不起导演,现在满脑子都是张震岳在唱歌。
3.5对丧生的一次扭曲或裂解,不语的深田晃司-不休地传递微弱的痛楚,我们似乎从未走出过那个"311"の怖い場合。暗哑的苍茫大地:仿佛用机械的举动表达着那些幻想着不朽的时刻。
6/10。开头塔尼亚家电视机里直播了国外的避难状况,核反应堆火灾的新闻画面作为一种灾难性创伤,造成了情感伦理的危机:幼年塔尼亚和父母因南非种族隔离遭致屠杀而以难民身份来到日本,如今核灾害又重现了逃难记忆,她在家用投影仪播放父母陪自己玩耍的录像,站在投影仪前的坦尼亚用手抚摸影像中美好的回忆,银幕与身体的叠影构成了幽灵般的灾难记忆,冲进火堆自杀的好友佐野和遗弃她出国避难的男友敏志,对她而言都只是笼罩在生存焦虑下的匆匆过客,特别是她和男友的关系仅出于日籍外国人的情感认同上,立刻被死亡的恐惧所动摇,能够超越这一恐惧的只有塔尼亚拥有的机器人列奥娜,结尾塔尼亚死后数年,突然苏醒的列奥娜用手触摸塔尼亚的遗骨,独自外出寻找竹之花,它暗示塔尼亚以某种方式还魂到列奥娜身上,此种幽灵式复现象征着时隐时现的末日后遗症。
灰绿末世色调以及倾斜变异的镜头,像极索科洛夫之《沉寂的往事》与《母与子》;多元文化背景的女主,出现在核爆炸后的日本,再次印证生存危机意识的深入骨髓;对光线的处理很到位,高潮部分有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之味,在时间的万古亘流面前,无论人类或机器的孤独,都会被吞噬得一干二净。
文艺青年和她的机器人,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
展开不够彻底,线索交代不够到位,风格太闷节奏略肉。往好了说是勇敢的尝试,往坏了说就是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压抑又晦涩的古典悲剧风格让观众共情程度几乎为0
再见
#10thFIRST#本来以为最后那个固定长镜头戏份有点废,看到最后才觉得,妈的这果然很日本。观感很舒服。知道机器人是真的AI的时候,我都起鸡皮疙瘩了。流动的故土,究竟何处是家乡?看了一堆处女作再来看这样一部日影,压抑的爽。
莫名奇妙?
这只AI只是静谧的坐着,目睹着人类的衰亡和毁灭,背叛与绝望。毫不惊讶。说着抱歉。
2020.07.10 日常想和机器人谈恋爱、可又不怎么能接受网恋(这应该是个梗!🧐 // 2021.08.13 看的94分钟版本。// 日本核电站爆炸......艺术模仿生活!// 您看过竹子开花吗?
前面剧情沉重又有些乏味,最后部分较好
孤独太沉重,生命走向死亡的震撼太大,而绝望的气息挥之不去。无论万物是否轮回,都无法掩盖生无可恋的心。
结局让我想到一个悲伤的故事,人工智能有情感但只有根据指令才能对话,末日来临人类伙伴在他面前死去,他只能看着人类慢慢化为尘土然后陷入无尽的孤独,所有的情感都无法表达出来。有一天有人来到这片遗迹发现了他,他会目无表情地抬起头,缓缓说起一个几千年前的故事...... ...
听一帮法国人说日语怪怪的。同属文艺科幻,文艺不过温子园的《悄然之星》,商业不比文德斯《直到世界的尽头》。
3333333
时间永在,故土永存,人终会死亡,但孤独永恒。最丧最抑郁,切口很小,但孤独很大很大。导演的艺术表达有些令人追赶不上,难得的是导演一直在说人话,却拍了一部非人类的电影。
伊莲娜留给世界的“红”。机器人守护到最后。看完这个电影对世界真是心灰意冷。唉
像是一部长诗
不再见不知孤独,再见和永别之间隔的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