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再次提笔,想不出标题,也抓不住要点,但又想写点什么,所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我随意写,大家随意看。
《亚特兰蒂斯之心》是最近看的比较走心的电影,所谓走心,看得认真,也触动到了内心。
鲍比是个5岁的小男孩,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是个自私的女人,他童年的乐趣就是和俩个小伙伴玩耍,一直梦想有一辆脚踏车,却始终未得到。
生日那一天,母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张成人借阅证,也是同一天,能看懂人心的泰德住在了他家的楼上,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给鲍比带来的改变,将是他一生的财富——那就是无所畏惧。
泰德的出现,给鲍比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他引导鲍比看书,在别人的故事中体会生活,他给鲍比讲故事,带鲍比区他爸爸曾经去过的台球厅,并且在那里,鲍比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大方受人尊敬的人,他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
泰德雇佣鲍比为自己读报,但鲍比真正的任务是给泰德当侦探,以防坏人突然出现抓走泰德。
在协助泰德藏匿自己的过程中,鲍比变得勇敢,不再害怕,最后泰德还是被坏人抓走了,在离去的车上,泰德回头对着鲍比大喊:“鲍比,我不后悔认识你,我从不后悔认识你。
”从此,鲍比再没有见过泰德,就在泰德和他分离的一刹那,鲍比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变得无所畏惧了。
“人们都说一个人是慢慢长大的,其实不是的,人是在一瞬间长大的。
”泰德的离开,成就了鲍比的成长,那种一瞬间变得无所畏惧的感觉,经历过的人一定懂得,就像被人施加能量一般,突然就不再战战兢兢,不再畏首畏尾。
几十年后,当鲍比再次回到故乡,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为什么我们总希望我们的家乡可以保持不变?
没有什么东西会永恒不变”。
可是,即使一切都变了,又怎么样呢!
过去的一切,有记忆来指引方向,重要的东西,总会留在记忆中。
几十年后,再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想起的还是生命最初遇见的那些人,于万千回忆中,只想起这一段,只因为“我不后悔认识你,我从不后悔认识你。
”有的人是幸运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别人的点拔。
鲍比遇到了泰德,《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遇到了那个“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德。
看完电影,想到生命中的那些过客。
有人曾经给我历史和时政的启蒙,那时拿着手机却毫无隔阂的沟通,初见却像久别重逢,多么美妙的体验,因为他知道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不是言过其实。
后来的后来,各自从彼此的世界消失,他一声对不起,我一段纠结的岁月,厌恶过,后悔过,过去了,才发现还是应该说一声谢谢,谢谢他的点拔,谢谢他带来的别人不曾给予过的那么多的精神和道理。
还有人,学习美术,虽然最后没有以此为生,却在自己的生活中将美无形的渗透,因为认识他,开始意识到所谓的美,从衣食到住行,他是我认识美的启蒙。
虽然我们终将成为彼此的过客,或许已经成为彼此的过客,可是我从不后悔认识你,还有无数个你你你,我还在路上,还会认识更多的你你你,在更宽广的路上,我知道会有越来越多人的成为我的同路人。
你好啊,我们又见面了。
第二次看,到结尾才发现以前看过。
然而,也是这一次,才记起来,五岁以前,隔壁也住过一个像Ted一样的老爷爷,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都我笑,也会用嘴在手臂上吹出噗噗的声音逗得我哈哈大笑,because flatulence makes all the kids laughing。
后来我上了小学,他女儿也接走了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
前年听妈妈讲,他已经过世。
亚特兰蒂斯,据说的第四个文明时期,每个人拥有各自的超能力。
然而在现在的第五情感文明中,超能力被滥用得成了一种神棍的代表,可是,我觉得那些有着可爱心性,在别人生命中留存着美好记忆的人,又何尝不是我们情感文明中的“超能力者”。
以后我也一定要是个可爱的老奶奶。
给隔壁的小孩儿带去童年的美好回忆,哪怕当她/他没多久就把我给忘掉,可是那段封存的记忆会在她/他未来某个时刻解开,给那个成熟的她/他带去孩提时单纯的快乐,也算是欣慰了。
就像隔壁的王爷爷,即使我已经忘了他快二十年,可是此时此刻,解封的记忆让我再一次回到童年,仍然能感受到他带给我那时单纯的欢乐。
愿他能感到欣慰,这么多年后,我在想念他。
谨此,纪念因为Ted让我拾起记忆中的隔壁王爷爷。
小时候总觉得日子多的过不完,多年后才惊觉那只是一瞬。
大师就是不仅能创作出肖申克那样气势磅礴的神作,也能轻易地触碰到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有关童年和成长的影片,本片与伴我同行足以称得上经典中的经典。
在美好懵懂的年纪,遇见几个少年的伙伴,相知一个历经世故长者,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恩赐,时光消逝,磨砺人心,年少的彼此都不再是曾经的模样,生命中出现的重要的人,在记忆深处明灭难消,感恩他们曾带给我的愉快时光。
老人与小孩之间很暖心的一段经历,时光匆匆,生命中出现的某一人说的某一些话发生的事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小人物的故事处理得经典细腻,安东尤金当时饰演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天妒英才...
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在孩童时代身处困境的时候,都会幻想出现一个人来改变这一切。
我小的时候,讨厌父亲的不苟言笑,时常憧憬着换一个爸爸。
比如我的舅舅,我固执的认为他有趣、幽默、能理解我的苦恼,期盼着他能把我带走。
可是,心里却又太清楚: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关于成长,其实是一个与命运初次交锋的过程。
初次交锋,你学到:没有人可以改变他们的出生,只能接受。
这个过程,充满着悲伤。
这种悲伤,常常会被大人们忽略,直到“那个神秘人”的出现。
电影《亚特兰蒂斯之心》,11岁的悲伤的少年,遇到神秘的老人。
少年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他亦热衷与少年交谈,从来不把他当一个孩子。
他告诉他,不要小看阅读的能力,“千百年来,伟人带领我们走出黑暗”。
他对他说:“我们都是时间的俘虏,永恒的人质”。
他甚至告诉他:你会吻那个女孩。
你一定会。
多么可爱的女孩。
在那个吻中,好好感受自己。
每个少年都有悲伤,那悲伤来自于:大人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总是充满着不屑与他们交谈,其实他们什么都明白。
他们看得到悲伤,他们懂得什么是爱,他们懂得什么是心碎。
每个少年都有悲伤。
区别在于,有人把悲伤培养成一种阿Q精神,有人把悲伤转化成叛逆和愤怒,有人把自己埋在悲伤里再也走不出来。
幸运的话,要到很久之后,才有人渐渐开始懂得,如果遇到悲伤,放轻松,它会慢慢走开,let go,take it easy。
这个少年,是我们当中的幸运儿。
神秘老人消失了。
他们再也不曾见过。
他望着他的背影,觉得年少时光也一并离他远去了。
“知道吗?
在你年轻的时候,有许多这样美好的瞬间,你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神奇的地方。
以为亚特兰蒂斯一定存在。
然后我们就长大了,于是我们的心碎了。
”亚特兰蒂斯,据传是由波塞冬的子孙掌管的史前古国,大陆文明的巅峰之国,却在一场灾难之后,举国沉入水底。
我们的童年,就如陷落的亚特兰蒂斯,曾经充满着无数神奇的故事,如今却再无从寻找。
惟一的好处是,我们都曾经以为心碎了,就再也不会好了。
后来等到第二次心碎,才知道,原来还可以活着。
再等到第三次第四次,才知道,心碎是生命的必经,一如我们注定是时间永恒的人质。
在你的人生中,总会有一个人教会你说:我不会后悔认识你。
夜总会有一个人教会你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不变。
但我知道,亚特兰蒂斯,永恒存在于我的心里。
它真实存在过。
就像那个少年,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神秘的老人,在他的生命里真实存在过,那并不是个虚构的人物,那是他的亚特兰蒂斯之心的明证。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谁又何曾丢弃过自己的“亚特兰蒂斯”呢。
即使心碎,又一再的心碎。
即使永生不复相见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故乡、曾经相遇的那些人。
早就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无论结局如何,过程总是美好的。
有安东尼霍普金斯的鼎立加盟,还有小朋友的参演,于是,心中一直满怀着期待。
在碟市上淘了很久,昨天终于一睹为快。
片子的开始,Bobby收到了远方逝友的律师寄来的棒球手套,一只陈旧的手套勾起了他的回忆。
“回忆常常突然闯进门来,你不知道它将带你去向何方,只盼望这段旅程是美好的。
”老Bobby的这段话打开了回忆的门,顺着记忆的时间轨道,去温习生命中难忘的时光。
11岁的Bobby没有在生日那天收到梦寐以求的脚踏车,无奈地接受了妈妈送给他的免费成人借书证。
Ted通过与他诚恳、幽默地交谈,让他渐渐领略到书籍能够给予人类精神的营养。
我想,如果她的妈妈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和儿子探讨文学,这份生日礼物的价值显然会在Bobby的心中升值。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自私的母亲对孩子刻薄的爱,也看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对孩子认真的爱,有人说这是友爱到父爱的升华,其实何必分得这么清呢,无论是怎样的爱,关键的是,它让彼此感到暖。
是的,人们说得对,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剥夺了属于Bobby的天赋之爱,却又在冥冥之中赋予其另一种爱。
遗憾的是,这爱实在太短暂,Ted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教会了Bobby睿智、勇敢、坚毅、宽容、博爱......这些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所以,这短暂足够用一生去怀念影片结尾Ted未知的命运,是遗憾,还是想象?
正如古老的亚特兰蒂斯城一样,在辉煌和美丽中消失殆尽,留给后人无穷的遐想。
然而,Ted的心永远照亮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成为他终生不逝的印记。
亚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
只是一直没有人证实他的存在。
喜欢片子里老老的音乐,让人跟着一起陷入那样的回忆。
空白的童年,永远没法满足的愿望,却因为一个陌生老人的到来而改变。
只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却因为信任而变得温暖。
电影里的老人一直神秘,没有过去,也不知道未来,也许这一切都不重要。
对于那个小男孩Bobbi而言,这个老人却带给了他很多勇气和真相,带给他了像父亲一样的男人所能给予的爱与被爱。
open your eyes and let the future in电影里的台词都很经典,所以想看原著了。
“认识你我不后悔,一点也不后悔。
”——这是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之间的对话。
“这一吻让你判断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老人就初吻问题对那孩子的教导以及孩子本人的初吻体会。
“不用睁开眼就能感觉到。
”——我们当有怎样细致敏锐的内心?
“祈祷也帮不了我们。
”——因为上帝死了。
“我们都是时间的俘虏永远的人质。
”——施瓦辛格不是“终结者”,惟时间才是!
“本·强森说时间是个秃头老骗子。
”——老千手段无比高超,你我上当不知不觉,醒过闷儿来人已拉倒。
后来上网发现斯蒂芬.金的作品。
他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像大家最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赎》。
还有《惊情十日》和《站在我这边/stand by me》有机会一定要找来看看。
好像每次去未名湖走一圈,就要落下些什么东西。
上次是遮阳伞,这次是心爱的耳坠。
念念叨叨,一定要再买一副一样的,触手可及的一点点任性。
看到春游的小孩子鲜亮的笑脸,冬瓜汤一样的湖面上几只散步的鸟。
校园总是附丽于年轻的生命的。
如果量化生活,比如吃过几次学校的炒粉,在湖边遇到过几次喷泉;去过几家不同的餐馆,与好友聊过几次虚无飘渺的未来……大概反而会觉得拥有过的太多,记忆的边角料就足够搭起一座金字塔。
可能很多人只是选择一种姿势提前降落。
这种选择里必定有委屈,有遗憾,有困惑。
人生走到最后一刻也未必能全部懂得。
看透如果很难,又何必看透?
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时过境迁后说一句,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是驰骋的少年。
怎奈岁月的曲线太陡峭,如今谁家年少逐风流,都不过是别处欢笑的风景。
书上写,疑惑产生的共鸣跟信心的力量一样强烈持久,当你感到迷茫,你并不孤单。
不管怎样,保持开朗的真心是重要的,勇敢去痛,去笑,去痊愈,去幸福,绝对不要辜负此生。
这才是命运。
所有可能性像一朵朵花苞,你自己决定让那一朵盛开,这才是命运。
这果然是分手的人最爱与过去疏离的话。
有时候把一年半载当一生,其实一年半载不过是一年半载,一生还长。
什么都算不了什么。
包括童年那些子坚定的信仰,在破灭时的心碎,都会过去。
电影里说,时光是个秃头老骗纸。
哈。
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缺乏对勇气的鼓励,将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庆幸,亚特兰蒂斯之心,渊博的长者,在最脆弱的时候,是他,守护了你。
在那一刻,他预支了个结果给你,告诉你,你一定会吻那个女孩。
你真的吻了她,多么美好。
想起那个老人,让你幸运地呵护住了成长中勇气的幼苗,你成长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下午闲的无聊,本来想找个全是猛男辣女的典型美国商业片看的,突然看见亚特兰蒂斯之心封面上那个“汉尼拔”,决定打开试试。
结果不如我想的,既不动作也不科幻还不惊悚,连点智力都不耗。
按我原计划是该换一个片子看,可看着电影里一个老人一个孩子在阁楼里在露台上的画面,我就是怎么都不忍心关掉。
带着一点比原来认真的情绪,继续看下去,结果是一个小时之后,在ted被“坏人”带走时成功哭了,很伤心的。
这样的情绪投入并非因为它选了一个赚人眼泪的主题,比如唐山大地震,比如忠犬八公,而是自然而然的被导演编剧演员们带动了,从every kid wants a bike开始,我知道他们懂得童年。
小男孩bobby缺少的关爱勇气和希望全部在一个不速之客那里得到了。
ted之于bobby不像是爷爷不像是父亲,而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朋友。
bobby在大人那里收到的不耐烦,ted从来不会有,他也知道孩子想要的所有一切,他似乎对世界一切的谜题都有答案。
而且他更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他口中那些时刻要来的穿着深色衣服和深色帽子的“坏人”。
起初我以为这是ted哄小孩子的小把戏,可这些要来了的坏人最终在bobby眼前把ted带走了。
那一幕bobby哭了,我也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bobby这辈子再也不会再也不会见到他的好朋友ted了,就是那种人生最后一次见面的悲伤与心痛。
ted在bobby最需要来自一个长辈的关爱的时候来到bobby身边,他给了bobby一段安全温暖甚至带点幻想色彩的时光。
那些来自大人的压力,他们毫无道理的呵斥,和小孩子的不安全感,在ted那里全部得到了抚慰。
更重要的是,他让ted燃起了希望,每周一美元的酬劳让他可以实现自己的自行车梦。
影片的结尾,开车离开老房子的bobby对童年往事的结束语是,i never heard from ted again, not that i didn't think of him, i always have, and i always will. because that summer was the last of my childhood, and though i will never again saw what people were thinking, there was an enduring gift he left. what ted did was, open my eyes, and let the future in. bobby是多么幸运在最需要一位人生的导师,忠实的朋友的时候ted来到了他身边,即使他是一名通缉犯。
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没那么幸运,只能自己跌跌撞撞走过童年。
我常常想,也许我现在某些貌似与生俱来像基因一样无法改变的弱点是来自并不完美的童年,也许那时某个人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勇敢的往前走不要怕,也许我会比现在更优秀。
就是这样,这部温暖的却没有放牛班春天一样完美结局的电影,引起了我的共鸣进而写下了这篇影评。
感谢这部电影对童年的完美诠释。
前些天看完这部电影,我把片尾曲下载到了手机上。
我想,这样缓慢悠扬的旋律可能会帮助我消解一些胡思乱想。
然而,躺在床上反复听着这首歌,却使我睡不着了。
只有拿着手机在豆瓣里写写画画,我想弄累了睡眠就来了吧。
我想到了这部电影,它讲的是童年的消逝。
我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译名:勿忘我。
当然,也像《怦然心动》那部电影,这里面刻画的一个世界让你若有所失,心有所动,在这样的世界里,那些“恶”的因素显得非常微弱,你终究对这个世界恨不起来。
相反,你会觉得残缺不全的世界对你来说更加珍贵。
往日的烟气弥漫了你的眼,你装点了别人的梦。
神秘的老人就是这样,装点了一个儿童年少的梦幻,而随世事变迁带来的一切,犹如烟气,模糊了你的视线。
就像我说的,看到 Anthony Hopkins和Stephen King,这部电影无论如何也要看下去,也无论如何会至少给到四星。
Stephen King大叔到今年应该有64岁了,oops,好敏感的数字。
他的佳作数不胜数,目前看过的改编成电影马上想到的就有《闪灵》《1408幻影凶间》《肖申克的救赎》《迷雾》《噩梦工厂》,当然还有这部《亚特兰蒂斯之心》。
Anthony Hopkins通过《沉默的羔羊》,神化了一个汉尼拔一角,完全是我心目中完美罪犯的行业标杆,尽管《电锯惊魂》中的John也很传奇,但是终究汉尼拔的位置无法撼动。
美事古难全,Hopkins扮演汉尼拔的成功必然带来的是其他角色的更大挑战,如同《Friends》中的众星,十年辉煌,可人物塑造的太过鲜活,安能辨你是雄雌。
这部电影的标签上面写了悬疑和惊悚,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不去了解故事的太多的背景,这应该就是一部简单的关于成长和友情的电影。
当然我抱着悬疑和惊悚的心情看了三分之二,发现上当了。
我想如果想对影片有个深刻的了解,比如关于Hopkins的种种表现恐怕很难单从影片中获得信息,应该要看下原著才行。
这里只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以作标记。
1.小朋友们的演技都不错,眼睛都会说话。
我在观看过程中一度将演卡罗的小女孩和《怦然心动》的女主角混淆为一个人,后来想想时间线上不对,不过她们的笑容都是如此惊心动魄。
2.Hopkins作为片中“父亲”的角色已经可以洞察人心,过了古稀之年的他除了应该有的慈爱,竟还有几分神秘,至于黑衣人的出现,最后的离去,我想更多的把他当做象征主义吧,毕竟主线不在这里。
对于他的表演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因为真的已经找不到好挑剔的地方了。
3.bobby妈妈的角色开头给我的触动不大,但到后半程感觉她开始发力了,无论是造型还是言语都非常的有穿透力,尤其是她被伪强暴后和Hopkins的对白非常精彩。
4.关于成长关于爱的主题,永远永远都不会过时。
一生中总有一些人会为我们烙下印记,亲人可能变成陌路,而陌路也会变成亲人。
面对一切未知,如果拥有狮子般的勇气,应该可以大笑着面对。
5.恩,拿起电话和你的old man闲聊几句吧。
莫名其妙,故弄玄虚,孩子对老头的情感也扑朔迷离,豆瓣怎么能给出这么高的分数的……就台词还行。话说那个姑娘怎么就有狮子般的勇气了?
前半场还有那么点意思,后半程简直是车祸连连了。遗憾的是,安东尼霍普金森也未此片提了多少气。
大概是因为我没有认真看………下次静下心来再看一遍
剧情老套而生硬,霍普金斯拯救了这个电影
ted的大爱无疆,甚至觉得ted就是未来世界的bobby
以小男孩的经历与成长为主题,怀旧温馨的基调,金黄色的色调背景,奇幻色彩的温情片。
两大最重要的关系都没讲清楚:少年三人之间的关系、鲍比和ted之间的关系为何那样深。有许多说教,许多被引用的话,但没有真正的人物关系
。。完全不好看- -
拍的乱七八糟四不像 6.9
斯蒂芬金的剧本,安东尼霍普金斯担当主演,有正太萝莉以及美好的童年吗,多让人期待的组合,会不会是又一部Stand by Me那样的精彩,看完这后失望极了。故事过于平淡,小演员确实都招人喜欢,可是资质这个东西真的是天赋,一老一小并没有强烈的化学反应,故事也缺少戏剧冲突,可惜了
啥都好,就是这超能力的出现,打破了温情戏的和谐。N
多么想也有这样一个忘年之交,给我人生指导!
悬疑?惊悚?完全不知道想干嘛
Who are the lucky ones
描写了一段忘年之交,男孩因此学会爱与勇气。电影里安东尼扮演的角色交代不清,小男孩演得颇好。
"I love you too Bobby Garfield, but I have to go to make salad."...... "So what we gonna do Bobby?" "The best we can, Mom." T T
无奈了,看得我都要睡着了,豆瓣评分怎么这么高……
总觉得结尾太草率,草率的惊悚,不知道是不是前面把胶片烧光了呢,真希望人永远不会长大呢。这样,心灵感应就不会消失了。。。
要经历多少事,错过多少人,伤过多少次,才能懂得那几个道理?那时候我们已经老了,老得只剩几个道理和一堆回忆,和回忆里那最初见面的几个人
雖然改編自史蒂芬金原作小說,但獨立於小說,相當於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了。一部講述童年成長的電影,純潔如白紙的小男主,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首先騙他的就是他親生媽咪,從小父親去世後,家裡的所有資源幾乎都是優先供應他媽。幸好有兩個『青梅竹馬』的小夥伴陪伴,一同成長,突然一天,家裡來了一個房客,和小男主成了忘年之交,開啟一段亦師亦友亦父的旅程。時光飛逝,幾十年後,男主已成長為中年優叔,重遊舊地,兩個小夥伴都已死去,他們曾經一同成長,一同談人生、理想的那段時光,對於他,就是整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