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渊深渊之神的概念可以使人联想到中世纪“二重真理”对神学的保护,它在设定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如果说深渊是人类负面精神的集合,那么它就缺乏正面、积极的信息和对善的理解,因此它不是全知;如果它是全恶,它的所为就全部成为恶的,因此它不是全能。
一个既非全知、也非全能的存在,理论上也就无法操纵因果。
在一定范围内对因果施加影响是可能的,但程度多少则不好说。
有一种解释是深渊并不如传言一般,能够通过翻弄因果对世界进行有目的的操控,这也正是它必须依赖代理人的原因。
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类被禁锢于逻辑,只能逻辑地思考,但神是超越逻辑的存在。
“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但这样的话,它的渊源就不可能止于人类精神。
2.自由与必然深渊的概念很有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必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
简而言之,“一切事情都由充分的理由决定,依自然法则运行”和“人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能决定自己如何选择”是矛盾的。
假若自然科学发展到极致:宇宙的终极大一统方程被完成,生物学最终解决了灵魂的奥妙……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最终只是激素和生物本能的冲动,那么人类怎么能宣称自己拥有自由?
不自由的人又如何为自己不能根本决定的事情负责?
莱布尼茨说,磁石要有灵魂的话,它就会觉得自己指向北极是自由的,莱布尼茨强调自由意志的自发性(任意性)。
康德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性是有边界的。
当理性开始逻辑地思考“本体”或“无限”之类概念时,就会产生悖论。
因为人的思维依赖于世界中存在的现象,这种思维在形式是“观念表象”的思维。
在观念表象的现象界中,物理规律支配一切;与此相对的是宇宙终极的形而上学本体(物自体),它虽然可以被逻辑地“思”,但是不可“知”,因为它不受规律和感官的束缚,它是自由的。
人的自由来源于物自体的自由。
康德说,“我必须止步于知识,为信仰留下空间。
”因为一旦彻底认识了自由,就会把自由异化为一种自然规律,这就是消解了自由。
因此他不仅给信仰留下了空间,也给审美、道德、人性这类自然科学无法解答的领域留下了空间。
3.关于悲剧格斯对独立与对等的追求既是格里菲斯逐渐对他另眼相看并进而引为知己的原因,也是格斯与格里菲斯一剑诀别的出发点。
卡斯嘉把格里菲斯当做神一样崇拜,甘愿为他牺牲一切,格里菲斯也就真的通过牺牲她成为了“神”,逼疯了她。
格斯离开鹰之团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鹰之团覆灭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和昔日的伙伴并肩作战……无论深渊最后被怎样解释,这家伙的恶趣味实在是够了,最近接触的故事怎么也尽是这种思路。
但悲剧的力量在于,生命的自我肯定能够凌驾于“好坏”的价值尺度和“悲喜”的情感尺度之上,它始终要求一种对苦难的超越。
这种超越同时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是一种折磨、一种警惕、一种无休止的自我拷问和自我荼毒。
但它同样也是跨越虚无、探求自身价值源头的必经之路。
4.格里菲斯相对于格斯的“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格里菲斯经常被形容为“一个被命运俘获的人”,我认为这个对比并不十分精确。
事实上,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
格里菲斯选择了创造出连战连胜的“奇迹”,他也选择背负“奇迹”的重量。
人们需要他成为理想化的领袖,他选择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心是复杂欲望的集合体,意志对各种欲望和需求做出统和与裁决,外在表达就是在物质世界做出选择。
除了格斯让他暂时忘记梦想的那一刻,我认为童年时梦想的白色城堡一直在格里菲斯的各种欲望中占据核心和支配地位。
少年兵的死亡、成堆的尸体、尊严的妥协、格斯的离去、身体的损毁、安逸生活的诱惑……这些本该对梦想造成干扰、瓦解甚至毁灭的东西,反而变成了他追求梦想的燃料和驱动力。
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
无论潜在的逻辑是“我无法再回头了”,“我背负着已经死去的人们的意志”,还是“我只剩下梦想了”,这种负向驱动只能强化固有欲望,而不能无中生有。
更何况选择这种思路的,就是格里菲斯自己。
这是格里菲斯的意志,也是深渊之神的意志。
但归根结底,还是格里菲斯的意志。
他把意志贯彻到极致,在蚀上把自己和鹰之团一起奉上祭坛。
但是,格里菲斯对梦想的献祭不是从更早就开始了吗?
他一路为了梦想献上自由、身体、自尊和凡人的幸福,无药可救的殉道者。
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并不能说他是被命运俘获。
格里菲斯意志自律性的运行方式几乎一贯就是痛苦的——当他的本能让他寻求依靠时,他选择独自承担;当他的内心需要他对外呼救时,他选择忍耐;当他的潜意识催促他逃避的时候,他选择不顾一切地前进。
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他不断寻求着内心声音的方向,通过不断放弃良好的自我感觉,包括自己的自尊感、自我纯洁感甚至无辜感,来排除一切妨碍他悉心倾听的噪音。
他像一个被囚禁于虚无深渊的罪犯,毅然决然地承担着万事皆休的恐惧和绝无希望的沮丧,去急切地迎向自己内心的灵魂之光。
最后,他也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白色城堡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的自律是忠诚于内心认定的法则,而不是服从外在的伦理道德。
他可以为了梦想而妥协,但绝不会对外界环境屈服。
即使在最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也不会放任命运的洪流把自己卷回或者推得更远。
他用自己的意志对命运进行了选择,并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格里菲斯,鹰之团团长,面容俊美,迷倒万千少女;武艺高强,旗下队伍战无不胜;待人接物方面滴水不漏,也因此容易招人妒忌。
这样一个几乎算得上完美无缺的人,却是剧中最自私的一个人。
与格斯二战时,格里菲斯欣赏格斯的舍身搏斗(口咬长剑),称赞其“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并说“我越来越中意你了”。
之所以欣赏格斯取胜的方式,是因为格里菲斯自己,同样也是个为胜利、为实现自己梦想不择手段的一个人。
《降临》中,格里菲斯与占卜婆婆有一段对话,这更加揭示了格里菲斯的所想:即便脚下遍地尸骸,也要踩着它们攀上自己的国家。
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揭示格里菲斯真实的一面:为了梦想,自己可以不择手段。
《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与盖隆将军的对话把格里菲斯的想法表露无遗:
格里菲斯心中自有一把天秤,右边永远是自己沉甸甸的梦想,而左边,则是自己持有的棋子,当它们足够多、足够重,能够与格里菲斯的梦想持平时,格里菲斯才会停下脚步吧。
不过对于格里菲斯而言,格斯是特别的存在,只有他能让格里菲斯忘记自己的梦想。
这个话题就不展开叙述了。
说回到格里菲斯身上吧,根据剧场版三部曲,格里菲斯的形象已经塑造了出来:除了格斯之外,其他人都是实现梦想的棋子,即便是与自己出生入死的鹰之团,格里菲斯也是冷淡地把他们与“朋友”区分开。
格里菲斯对于那些没有梦想的人,流露出轻微的厌恶,即便他们依靠着自己,即便他们是同伴。
而夏洛特公主,对于格里菲斯而言,只是另一枚棋子。
对于想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格里菲斯而言,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自己的庶民出身。
因为自己的庶民出身,会遭到贵族的蔑视,搞不好还会遭到暗杀(《霸王之卵》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夏洛特公主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跟公主谈恋爱,说不定能跻身贵族,跟其他的贵族一样平起平坐……所以我想,格里菲斯第一次看到公主的那副“一见钟情”的表情,其实当时他心里是这样想的:“卧槽就是她了!
只要攻略掉她我就能离梦想更近一步了!
”
格里菲斯跟夜神月很相似,夜神月利用弥海砂的能力,格里菲斯利用公主的身份。
《多尔多雷攻略》末尾部分,格里菲斯与米特兰国王的一番对话表明,格里菲斯对公主十分关注,他曾经探查过公主是否有婚约,这是不是说明格里菲斯想与她结婚呢?
那么《多尔多雷攻略》里,格里菲斯为什么还要去公主的卧室来一发?
核心成员离开自己的团队,失去“百人斩”格斯,对于整个鹰之团而言是极大的战力损失。
没有格斯,每场战斗则会难打很多。
格里菲斯仿佛看到自己离梦想远了很多,本来10年就可以实现的梦想,现在也许就得花上20年了,而且格里菲斯也无法理解格斯离队的原因,平时格斯都乖乖听命令,怎么说走就走?
格里菲斯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于梦想的掌握,于是为了重新拾起那种“掌握一切”的感觉,他去到公主的卧室,不容分说就宽衣解带,啪啪过程中,“征服感”、“掌控感”再次出现,不过格里菲斯还是对格斯念念不忘。
据此,整个“格里菲斯恋上公主”的情节已经明了——他心中根本没有爱,只有利用。
利用公主的地位,来获得自己的贵族身份;利用公主的身体,来重拾“征服感”……所以我说,格里菲斯是全剧中最自私的人。
迅雷上发现有点播,迫不及待翻出来看。
配乐依旧很赞。
可是看到那画面,感觉怪怪的。
兴许是动画版看了太多遍,所以不太习惯这CG(是叫CG吗?
俺不懂这些技术)的感觉。
反正虽然感觉画面很精细,连格斯围巾的阴影都细腻的展现,草原森林,甚至有3D的感觉。
但是本人更喜欢动画版那种浓重的感觉。
尤其是对砍的画面,缺少动画版的震撼。
还有人物的脸部,总是看起来不那么顺眼。。。
配音也是,格里夫斯与格斯的声音感觉都太温柔了。
难道真是动画版在我脑中的烙印太深?
反正感觉不如。
剧情的省略就不说了,剧场版时间所限,内容当然不可能和漫画,TV版那么丰满。
不知道第一次接触剑风的朋友看时啥感觉。
反正对于我这种十几年的粉丝,影响不大。
剧场版的优点也是有的。
很多细节方面改进的更符合常理。
比如格斯暗杀的情节,旧版本中格斯的脸就用个帽子遮挡,而且那帽子连个固定都没有,这暗杀也太高调了,很容易被认出来啊,剧场版中加了个口罩,更符合常理。
还有和老牛的对战,人物比例,以及格斯挨打程度的设定都更合理。
无论如何,剧场版中把几条主线都包括了,这样应该就不会像动画版那样,缺少了主线而无法继续画下去。
至少能期待着动画和漫画的同步连载。
对吾等粉丝,真乃一大福音。
最后,希望3P大神在不降低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连载速度,让吾等在有生之年能欣赏到更多的精彩!
剑风是由BB姬提到,然后被同学安利的一部作品。
了解程度仅限于,“大概是团长把佣兵团卖给恶魔换来力量,另一位团长复仇的过程。
”这是背景。
片头,从天上飞鹰拉到地面的厮杀,极静到极动,声音从无到有的对比,仿佛是剧烈爆炸时人的失聪瞬间,给人一种偏离感。
这种处理很棒,衬托起这个时期的格斯,游离于尘世之外,恰似一匹孤狼。
不受羁绊的格斯格斯被格里菲斯捕获,丢进了帐篷。
醒的时候发现卡思嘉果着和自己睡在一起,还给了自己两拳。
愤怒的追出门外,发现佣兵们下棋,刷马,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一只喵慵懒的晒着太阳。
门口的黄头发不经意的道:“你该感谢卡思嘉…她两天两夜睡在你身边给你保暖…”太巧了。
巧得仿佛是动漫里的男主进浴室时总会有小姐姐送福利,巧得仿佛是动漫里的男主上街时总会有美少女慌乱撞到怀里。
身体冷,不能在旁边生火吗?
用身体暖,一定要脱衣服吗?
若是一定要脱衣服,不能来十个八个壮汉吗?
那岂不是更暖和?
卡副官给格斯来的这两拳也很妙。
一方面,格斯胆汁都被打了出来,那自然是看得见吃不着了;另一方面,所谓无事献殷勤,多半会引起警觉想入非非。
推开门,看到佣兵们各忙各的,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
(要知道前面格斯可是两刀砍死两个同伴)旁边的黄毛恰到好处的点出团长和卡思嘉救了他。
猫慵懒的晒着太阳,安宁美好。
这一刻格斯放下了戒备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最大化的刷格斯好感。
女副官是真莽还是假莽尚待观察,但格里菲斯把有一定地位的、忠于自己的女副官送到别的男人床上,如果副官不是水性杨花的话,那么这个人有点东西。
格里菲斯点出,格斯的战斗是故意将自己置于死亡危机下。
凹了一下菲斯的洞察力和格斯的心态。
气氛营造好了,格里菲斯登场劝降。
打过之后,认可对方,那就是朋友了。
糟糕的台词。
格斯你到底在期待什么?
三年后,格斯一马当先,佣兵团击败黑羊重骑。
大家热情的拥着格斯。
看着庆祝的成员,格斯目光变得缓和。
短短几个画面就刻画出了格斯情感的转变,很厉害。
这时卡副官把格斯喊到一旁,训斥其行为把团队带入危险,完全没为同伴考虑,直接把格斯整破防了。
看到这里我是非常满意的。
前面可以视为一个单独的故事,讲述格斯是如果从一匹寻求自毁的孤狼变得有了羁绊,成为鹰团的一份子。
情感的转变真实自然。
对菲斯的刻画不多,但侧面上能推断出很多东西。
有个插曲,战斗中遇见传奇佣兵,发现本体是牛头人。
被牛头人按在地上摩擦,最后见到霸卵后离开。
Hmmm,可以视为低魔世界了。
鹰团逐渐打出了名气。
菲斯被封为贵族。
遇见了明显天真的公主。
在贵族狩猎中,菲斯开始有意的接近公主,并赢得了其欢心。
(一见钟情这个词就不适合菲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第二继承人贵族刺杀菲斯,事后甚至不屑于掩饰。
菲斯靠气运保住了命。
派格斯回敬暗杀。
格斯杀贵族时表现出的犹豫不忍让人难以理解。
之前胖哥求饶时,他砍下去可是眉头都不皱一下。
潜入城堡,背刺侍卫时更是手起刀落。
这次呢,光明正大的报复,正面击败却颤抖犹豫,仿佛是第一次杀人。
算了,日漫都这样,格斯确实是第一次杀人,前面杀的那是老百姓嘛,哪里算人呢。
格斯与卡副一起找菲斯。
菲斯在泡公主。
菲斯说,那些人,哪怕一起出生入死,都不是自己的朋友。
裂痕。
我听着都特么寒心,别说格斯现在一身伤痕累累。
虽然一直都有慈不掌兵的说法,但压制感情不代表没有感情。
更不代表不尊重。
格斯与卡副,起码在男人和女人中,战力顶峰的存在,为你献出心脏的人,连对等都算不上?
您配吗?
您是有牛头人的武力,还是有楚大校的脑袋?
这种话能说出来,我只看到傲慢与愚蠢。
没看过原作,偶然看到下了下来,看完发现还是可以的,够血腥,百度了一下内容简介,作者想表达的主题还挺深刻的打算看一下TV版,认识下这部作品总体,格里菲斯,搞基还是搞女人啊
从大学时代看过TV版,也过了10多年了哦。
这次的剧场版依然只截取了黄金时代,其实我更想看黑暗时代啦~~故事总体保持完整,画面效果非常华丽,色调上尽管略偏向暖色调,但毕竟是黄金时代嘛~~唯一不满的就是“太干净”了,缺少那种“脏脏”的风尘感,期待下一集!
基情四射的一部动画片。
我怎么对该片的非剧场版毫无印象呢???
导演肯定也是玩帝国时代的主。
画面初看还凑合,但总感觉有点怪。
这部还是比较美好的热恋期,所以这高科技感略强的画面风格问题也不大。
就是不知道之后那些绝望震撼的剧情配上黑白笔触营造的碉堡力量感和压迫感,这运用新时代新技术的新动画表现会如何。
剑风传奇终于还是打破了不可能映画化得预言,第一章仅仅交代了格斯与格里菲斯相遇的过程,对整个庞大的故事来说只是一个开端,按现在的故事发展来看,即使三部曲也很难讲到最经典的“蚀之刻”部分删了太多重要剧情,有些支离破碎,3D也不太理想。
格斯加入鹰之团第一战及后来的欢迎仪式不应该删,那是建立信任之战,没这一段就无法理解后来鹰之团全军覆没时的悲壮。
基友一生一起走。。。
剧场版的容量要放到电影版里,肯定会剪掉巨多的东西,以至于看不太明白。
战斗还是比较爽快的。
前两集的铺垫很好,好在剧情连贯充实,与作画的血腥暴力精致画面相得益彰,偏向古典漫画的画风使人心旷神怡,充满遐想,第三集,不想说,感觉作者换人了…而且作者太黄了……动不动就干,抱抱不能体现出感情吗?
非要大和谐给我们看,尴尬……格斯和格里菲斯是一体两面的,他们只有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人的本质,正是人性和理性的结合,他们各有其偏向的一面,而他们的偏向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我的创作欲望总是在深夜,想要写这篇影评是因为我听到了《guitar sound 》而又把黄金时代篇的剧场版看完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正是由于自身对价值的看法不同而偏向于不同的思考方法,最后所决定的因果,感性的格斯明明知道自己与格里菲斯是真正的朋友,却不能接受他,最后导致格里菲斯因他的出走,也因为自己明明知道权利争夺的游戏规则,放下了警惕,放纵了人性的弱点。
这是一切的转折点,是齿轮转动的开始。
然而在最后,我以为,不管是偏向人性还是理性,格斯永远不会做的事情,格斯永远不会做的。
作者人格化了天使,却不知人立于天地的卑微,正是这份卑微,与其他的特质,让人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上。
这个缺点,减两颗星……
很怪,评论区喜欢用89年以后的作品评价这部89年发行的作品,还有就是3d有3d表现手法的优势,没什么大问题吧?
少年的梦想,嘎子和白鹰对完成目的付出代价的取舍,以及两人些许言语动作透露出的三观的碰撞,被奇怪的人用奇怪而不堪的语言来形容,实在是无法令人忍受的。
有那种真实感和细节感,强烈推荐观看。
这次是看了3期CGWORLD里霸王之卵的制作特辑之后去看的实片,所以对3DCG的含量很有数儿,不至于破灭什么的,不过我承认自己对动作捕捉还是小抵触,另外作画的修正度没想象的应用得灵活。
平泽进的主题曲一如既往惊艳到爆!
音响设计非常赞!
不过。。
那个岩永洋哲谁啊。。
还我神奈延年的津啊!
小红的格里菲斯我是任何意见都没噗
【霸王之卵Ⅰ】二次元の世界,满满的基情。
要做3D就用心点儿,别把动作搞那么生硬
人物丑,音乐一般,基情四射。
这游戏过场的即视感……
好基友好朋友。
不行
怎么说呢,小清新?配上鹭巢诗郎和平泽进就更小清新了
黄金时代!
较为无聊
这什么3D啊……
这画风。。。吐槽了。。。
剧情不行基情凑,甚至基情还是人物关系刻画失败的产物,人物画面崩得厉害。
满满的期待。可能是由于剧场版的容量有限。将格斯的出生仅仅用梦魇的形式披露是为不满。
剑太小了,不够霸气。这个年纪再看的时候发现,只有格里菲斯这样的才是从底层走出来的霸者吧,莱因哈特皇帝的手太干净了(就是姐姐被抢走后傲娇啊)
口味有点重。。。
期待后番
删了太多重要剧情,有些支离破碎,3D也不太理想。格斯加入鹰之团第一战及后来的欢迎仪式不应该删,那是建立信任之战,没这一段就无法理解后来鹰之团全军覆没时的悲壮。
基友一生一起走。。。剧场版的容量要放到电影版里,肯定会剪掉巨多的东西,以至于看不太明白。战斗还是比较爽快的。
最后看的1,觉得最基的也是1,可能是因为格里菲斯那媚眼外加不停的说“我想要你”。结尾他的陈述可真是深深伤了基友的心。这真是一部残忍的动画
画的很牛逼啊 可是剑风的那种黑暗气息却一点都感觉不到 人物刻画又不够深刻 看的很想睡觉 大场面也就只有开头而已 平泽进的音乐还是搭配剑风最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