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和表姐看大鱼海棠的时候并不明白她为什么对这个电影大加吐槽,除了美工和音乐哪都不行。
现在,看了一定数量的优秀影片之后,我也深以为这个评价也适用于妙先生。
最致命的是人物不生动,大概只有萧笃像个人。
其他人不是演讲就是背课文,语法全对但就是没有意思。
看大家的评论觉得说教一词更为恰当。
导演也觉得他的电影讨论的是如此严肃的主题,甚至不能让他担负重任的主角们开点玩笑。
丁果应该是主角,但他全程成熟冷漠,没有变化也不有趣。
后来决战时突然不愿意萧笃牺牲,和他之前要他命的无情完全相反(他自己说的善良就是一种牺牲),但是这种转变毫无原因(就算有我也没接受到)。
殷凤应该也是挺有意思的角色,但全程不告诉我们她的来历,她为什么带面罩,甚至其他人都没有任何疑问。
其次是叙事的问题,很多镜头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彼岸花的秘密都是由台词揭示的,观众挺没有参与感。
打斗镜头也不流畅,给我的感觉就是:怎么又开始打,打的好无聊。
还想说说语言的问题。
不生动之前讲过了,都不在说话而是说教。
有些台词仿佛观众记不得似的,重复一遍又一遍。
比如萧笃的个人slogan,逢赌必赢的萧笃,起码出现四次。
像那种杀好人救坏人,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之类言简意深的句子,出现一两次足够回味无穷,但出现那么多次……观众也不笨。
吐槽一下演员的配音,不在演戏都在念台词。
妙先生是女声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是这种甜得发腻跟小狐妖一样的女声???
最后浅聊一下主题。
一般来说这种探讨人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我会很喜欢很敬佩,犹如宫崎骏。
但妙先生只能说是可贵的尝试。
它想聊善恶,但是只是把两者对立起来,影片中大多数人都是非善即恶。
主角们困惑自己到底是不是好人,为了拯救世界杀掉好人算不算正义。
其实这个尝试不错的,但是太浅,且这个疑问从开头贯穿到结尾,似乎也没有解决,也没有更深一步的探寻(如果有我也没有接收到)。
在我看来,起码要问问怎么判定善怎么判定恶。
贪婪为什么是恶,杀人为什么就是恶,善恶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判定。
突然想起来其实主角自己有提到,单纯是好事但是没必要展示出来(大意)。
不过可能是我太苛刻,太不仔细没有研究电影的深意。
电影本身可能不觉得善恶边界需要探讨,也不觉得提出一个问题需要解答,提出就足够了。
保护环境的话题可能太过浅显和直白,无休止掠夺资源不好,破坏生态链不好,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电影也做不出更多的探讨。
贵族喜欢玉,百姓采玉患苦寒症,捉火蝇治病,彼岸花成灾,这条链的始作俑者没有足够的刻画。
也有可能是时长问题,漫画里的皇帝恶心到了一定程度,那段剧情里殷凤也很可爱,电影没有讲可惜了。
当然不能因为国漫一些不完美就否定他们的努力,所以有三星。
两星给剧本讲一个严肃主题的尝试,一星给美工和音乐。
原画师动画师辛苦了,周深唱的好好听。
2019年最后一天晚上,雨。
第一个入场的,很空,以为自己今天能包场,结果慢慢的人多了起来,大部分是一个人,也有情侣和带着小孩的家长。
因为大护法,所以对这部片子很期待。
内容概括剧透剧透慎点寻迹者丁果在一次找寻妙先生路上认识了梁老头,梁老头的徒弟笑人被大地的愤怒附体,四处散布彼岸花,丁果抓笑人的过程中,中了瘴气(还是彼岸花的什么)死了。
妙先生告诉他集齐十一朵彼岸花和一把昆仑剑来就能找到他要的答案。
电影是从收集最后一朵彼岸花开始的。
彼岸花能把人心中的欲望不断扩大,人们只想不劳而获,变得贪得无厌,为了金钱可以放弃亲人,小孩子为了食物直接大打出手。
象征罪恶的彼岸花寄宿在善良的人的心中,如果取出彼岸花,人就会立马死去。
也就是“杀好人,救坏人”,丁果却把选择权交到宿主手上,愿意就取出彼岸花,宿主不愿意就寻找下一个愿意的人。
(被想独占火禅的哥哥杀了孩子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宿主,只是说了一句来不及了。
)第一个故事很残忍,重病的父亲劝养子牺牲自己还村子安宁,养子变成彼岸花后他丧心病狂的吞下了彼岸花许下要有钱长生不老等愿望,却不想变成了鸭子。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看似游手好闲却照顾着一堆孩子的萧笃,他不想死,离开了村庄,活了下来,也知道了彼岸花确实如丁果所说,最后资源牺牲。
这个故事里殷凤出场,红衣女子殷凤,武功高强,想拯救世人,认为祛除彼岸花的方法是杀掉宿主,有点固执。
第三个故事也是最唏嘘的吧,好赌的丈夫让妻子做皮肉生意来赚取赌本,骗取妻子的嫁妆,离开村庄的时候还把她卖给了赌场。
丁果在这里收集到了最后一朵彼岸花。
取昆仑剑途中遇到了算命先生,上卦皆准,先生死前最后一句“有的事情比生命更重要”点明主题,也让跟在他们身后的萧笃转变了想法!
一直跟着丁果收集鸭子(吃掉彼岸花会变成鸭子)的人是梁老头的徒弟笑人,也是终极boss,他仇恨人类,想要彼岸花开满世界。
在要失败的时候,萧笃决定牺牲自己变成彼岸花,他赌赢了。
出去的路上,丁果死去。
刚看完给了五颗星,写完这个我只想给三颗半了,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呀。
所以丁果要的答案是什么?
王爷和殷凤是认识的吗?
殷凤手上的戒指是什么东西,为什么笑人要抢夺三颗戒指且施法的时候从葫芦里拿出了戒指。
片头很美,配色很舒服,小镇,桥,山水和人物是熟悉的味道,让人会想到大护法。
打斗场景不大行,转场的时候感觉有点突兀,画面平,特别是三人同行去找剑的那,最后笑人施法过程太长了,所以注定失败。
有深有浅,大段独白或者对话都展示着人物性格,所以人物的改变并不突兀,前期铺垫做的很好,放弃丁果是因为寻迹者本就是为了带出消息,不会让人觉得残忍。
但我们更喜欢自己去揣测而不是自白告诉我们,这更像一个满分作文。
大护法里我很喜欢的一个台词这里也适用“这里的这些人,根本都不是人。
这些不是人的人,都长得差不多。
”这部电影主题个人认为是关于选择吧,在于杀一个人救一群人,杀好人和就坏人?
但这里要死的那个人就是好人,注定了他是甘愿赴死的。
如果知道自己体内有彼岸花不愿死去,并且用这个为条件为自己牟取利益?
感觉这部片子很大护法温柔笑点泪点都有,还是可以的。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公号ID:ttyingtan作者:阿飞转载请注明出处>>>“杀好人,救坏人,这是个什么道理?
”传说,这世上有一仙人妙先生。
它被尊称为大地的守护者,护守世间万物顺遂。
如此灵仙,却从未有人曾见到过它的真容,即便奉它为信仰的寻迹者也是如此。
何为寻迹者?
他们是遵循妙先生指引,探寻大地奥秘的一群游侠。
这次,几个寻迹者接到了妙先生新的指引——
话说,世界一隅,一处名唤雨雾镇的地方出了件奇事。
此地冰河之下的冰纨玉晶莹剔透,引得贵族趋之若鹜。
可入河取玉并非易事,寒气侵体,得了伤寒症更是要命,唯有那火蝉蜕方可救命。
一时之间,冰纨玉、火蝉蜕价值高攀,千金难买,万人难求。
人们也不务工、不种庄稼了,只求两件宝物保一世荣华。
于是乎,欲念炼成了恶煞。
兄弟残杀,父子相害,夫赌妻卖。
炼狱人间,不过如此。
人类的堕落更是浇灌出了漫山遍野的彼岸花。
彼岸花又不断蚕食着人类的善念。
循环往复间,民不聊生,浮尸千里。
寻迹者丁果、红衣女殷凤不忍人间惨状,便按照妙先生指引,去各地搜集12朵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
只要拾得此物方可进入千佛窟地下,探究彼岸花祸乱人间真相。
可真相哪有那么容易寻。
金色的彼岸花生在善良人的心中。
唯有杀了善者才可取得金色彼岸花。
这也就意味着:杀好人,才能救坏人。
世道的规则让人看不明白,也让丁果等人产生了分歧。
救世必杀善者,纵然如此,丁果也想遵从善者意愿。
而殷凤只觉丁果伪善。
为了救世,反正终归要死,一个无足轻重的选择,有必要吗?
一个遵循善的本意,一个追求善的结果。
同样是向善,却滑向了不同的抉择之境。
相较于一味美化善,而虚化恶的电影。
《妙先生》大胆地将人性里的贪欲、嗔痴、堕落悉数袒露出来。
单凭这一点,《妙先生》就不知进步了多少。
《妙先生》同《大护法》一样,自己划定限级当然了,“暗黑”并不是《妙先生》的本意。
善与恶的纠结,白与黑的较量才是《妙先生》最大的亮点。
电影里处处藏着这般矛盾:妙先生虽是救世主,但他同样也是彼岸花的创造者。
殷凤,一个伞柄藏剑、凶煞遮面的清冷女子,却执着于驱赶恶徒。
更不用说外冷内热的丁果,用恶护善的萧笃……故事里,角色们并非单纯脸谱化的行事,他们都被复杂包裹。
最后一一在纠结中成长,在迟疑中自赎,了悟尘世规则。
复杂的人格方可锻造出厚重的灵魂。
而那些执着于非黑即白的人终了会落入另一个境地。
这一点,《妙先生》也讲了。
比如说,赶鸭人,也就是笑人。
他身轻如翼,以气作水,似鱼浮游,一副鬼灵之相。
他名中带笑,却从未展颜。
一心向善的他,只看到了尘世腌臜,一腔幽愤便积郁心头。
最终被大地的怒气焚身,堕入鬼途。
《妙先生之火泽睽笑人传》诸如此类颇有意味的设定,在《妙先生》中比比皆是。
《大护法》讲善恶不分,《妙先生》则谈善恶抉择。
如此看来,《妙先生》比《大护法》探讨的维度更进一层。
只是可惜,这么高级的命题最后还是浪费了。
>>>丢了西瓜,捡了芝麻2016年,一部《大鱼海棠》让彩条屋为国漫闯出了点儿名堂。
2019年,一部《哪吒》让彩条屋坐上了国漫无可撼动的王座。
三年,走到这一步,彩条屋不容易。
眼看着炸裂热血漫有了,唯美国风范也有了。
可感觉还是差点什么。
差点厚度。
彩条屋学起了杜琪峰银河映像的“两条腿走路”——以商养艺。
《哪吒》《姜子牙》赚大钱撑腰,《大护法》《大世界》就踏实搞艺术创作。
《大世界》是中国动画第一次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继《千与千寻》后,第二次有亚洲动画电影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好在彩条屋,不被眼前的市场效益迷惑。
好的作品,即便票房再差也努力扶持创作者。
也得益于这种坚持,才没让中国漫画师那些热起的血,燃起的魂凉下来。
《哪吒》之后,大家都在期待《姜子牙》。
而彩条屋忧心的却是另一部作品——《妙先生》这《妙先生》难,确实是难。
第一难,就难在了这班底上。
《妙先生》其实早有IP基础。
而这开创者不是别人,正是《大护法》导演不思凡。
其实在《大护法》之前,不思凡投入最多精力的便是这《妙先生》。
只不过,画面太糙,故事也不够,让投资人打了退堂鼓,也捎带着击退了不思凡的信心。
不思凡明白要做的漂亮些,让打斗特效更炸裂,这样会更容易俘获大众。
道理他都懂,但他真的做不到:“这些东西本没有错,但它们却成了某种意识形态,不断束缚并最终占有了你,就是一种很拧巴的状态。
”无法与现实和解的不思凡决定以后再也不做院线电影了。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大护法》出世了。
8000多万的票房让《大护法》站住了脚,于是不思凡就一门心思去搞续集了。
可这《妙先生》也是个好本子啊,舍不得扔,咋办?
彩条屋让新人导演李凌霄接了活儿。
李凌霄,一名新人导演,也是一名妥妥的热血中二少年。
经常路见不平,也经常……进局子。
遇事不虚的李凌霄,碰到《妙先生》有点头疼。
珠玉在前,不思凡打造的前作对于李凌霄来说,是个不小的坎儿。
模仿?
就失去了风格。
重塑?
容易让老粉失望。
李凌霄左右为难。
不思凡劝慰他:“你再用这种方式做,你就是在我的阴影下创作。
”
这话给了李凌霄底气。
做,放开大胆的做。
没有不思凡的坐镇,一帮人还是扛住了这个IP带来的压力。
当然,分镜画风保住了,不代表《妙先生》就保住了。
要知道,不思凡从来都不是靠画工取胜的。
靠的是一个核,一个具有思辨的故事内核。
《大护法》可《妙先生》创造了一个比《大护法》更宏大奇诡的世界,却并没有把这个世界的规则讲明白。
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导演想讲的太多,但都浅尝辄止。
于是,为了配合故事脉络,连带着片中人物的行为也变得空洞奇怪起来。
比如,殷凤的人物动机总是很跳脱,尤其是追随丁果的这个行为实在太过牵强。
也许是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剧本沿用《大护法》的套路,把丁果安排成了神叨小游侠,用说教式画外音上升主题,交代往事。
可又没把握好度,哲理性说教加重,还没有幽默感。
导致那些大量隐喻批判性的台词反而成了累赘,徒增故弄玄虚之感。
《大护法》里的太子语录稍稍中和了大护法的说教味儿再加上团队放了诸多精力的“千佛窟大战”并不尽如人意。
打斗粗糙,分镜混乱……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妙先生》真真失算了。
整个故事像极了一场气势起足了的打斗,结果一拳结结实实落在了棉花上,打出了一声闷响。
>>>“愿所有的善良不被辜负”话说到这,大部分人心里有了盘算。
得,这片儿不值得看呗。
一哄而散过后,便安心等《姜子牙》了。
如果这样,还真是要为《妙先生》叫一下屈。
虽算不得完美,但《妙先生》不应被辜负。
还记得,电影中,有一句话说道:“善良本就是一种牺牲。
”这话说的犀利,也说的痛心。
本性向善的人,如果得知牺牲能够救世,会有几人选择苟活?
这个自我抉择其实一开始就有了注定的答案。
也许善念会被浪费,也许恶欲会卷土重来。
但未知的结果从不是他们考虑的,当下的选择才更重要。
就像片中那句话:“有些事情,比生死更有意义。
”
同样的,坚持创作“暗黑系成人动画”的《妙先生》团队也本着这样的信念在坚持着。
值不值得?
有没有意义?
这种问题一开始就不是他们考虑的。
去做这件事,本身就承载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毕竟,国漫的路有多难走,大家都有目共睹。
暗黑系动画有多难得,大家也心知肚明。
只是看着他们努力地为国漫尝试一个新视角,给国漫找一个新的可能。
看着他们头铁地选择在复工潮之后,首批在影院上映。
这种勇气天真的让人有些不忍。
《妙先生》质问我们,在一个注定不完美的世界里,你选择做好人,还是做恶人?
现实也回问我们,一部不甚完美的国漫,你选择支持,还是放弃?
这一切的答案都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想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文/阿飞
电影《妙先生》中有一个简单却又别扭的公式:杀一个好人,可以拯救一群坏人。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有一种叫寻迹者的人,他们洞悉这个世界运转的秘密。
只要将彼岸花的宿主——好人杀死,取走彼岸花,使坏人心中的恶念散尽,如人间炼狱般的村子便会重新兴旺起来。
在这样一种古怪的游戏规则下,让人类绞尽脑汁的所谓电车难题,好像也不攻自破了。
然而那个即将被撞死的可怜人,他的死却不是由电车司机决定的,而是他自己。
这是《妙先生》中第一个折磨人的地方:在寻迹者丁果和他师父梁老头的规则下,每个无辜的好人,他必须自己决定死还是不死。
如果他愿意去死,丁果会痛快地解决他,那些因为彼岸花而变坏的人们,通常都会变好起来;如果他不愿意去死,丁果绝不会为难他,村子里的生活一切照旧,人们忍着寒毒的剧痛一辈子在蝇营狗苟中相互残害……那么,如果你是彼岸花的宿主,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好人,你愿意为拯救全村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吗?
年末突然杀出的《妙先生》,是一部“以小博大”的动画电影。
与“哪吒”这样的动漫大片相比,它太小了。
小体量,低成本,甚至还带着一些另类的实验色彩,未必能讨得大众欢心。
但在小小的身板之上,它承载着的却是一派大格局。
其中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救世之路,亦有牺牲小我的传统东方哲学,更有佛教的舍生取义和道家的相生相长。
在画风上,《妙先生》大气雄浑,堪称教科书一般的国风美学典范,让整个视觉充满愉悦。
在叙事手法上,《妙先生》有着大象无形般的随意,暗藏玄机。
除了瑰奇的世界观,那些多如牛毛的细节,和细思极恐的联想,都让这部影片拥有一种极其深厚的内涵,这同样是一种看不见的“大”。
和《大护法》的主要人物类似,《妙先生》里的主角配角,都有着不可言说的过去。
他们要么在导演的刻意规避下成为某种伏笔,要么在繁复的主线支线中成为令人惊喜或意外的彩蛋。
毫无疑问,《妙先生》在短短90分钟的正片中,给人们呈现出的却是爆炸一般的信息量。
丁果恪守的信念,是给予那个倒霉的好人一个选择权,这在女主殷凤看来近乎伪善;殷凤则是毫不留情的电车司机,她坚信压死一个好人可以拯救更多坏人。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他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理念?
殷凤面具下的那张脸,又会是一幅怎样的容颜?
而丁果在他的“自然选择”之外,脸上常常挂着一种比死更冷的丧,即便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也被人类无药可救的贪和恶搞得心如死灰。
那个长得酷似《圣斗士星矢》里紫龙师父的梁老头,看似深沉的背后,同样背负着对笑人的愧疚。
而笑人,他是反派,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角色。
他原本也是怀有理想和抱负的寻迹者,因为一次意外,他把对这个世界的爱全部转化成了恨,从此再也无法回头。
可是善与恶的边界又该如何鉴定?
如果一个世界里遍地都是魔鬼,哥哥能为一只火蝉杀死弟弟,女孩要不断和其他男人上床才能养活赌鬼老公,你有没有一种想要毁掉它的冲动?
所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
儿子为拯救全村人牺牲了自己,养父却一口吞下他变成的彼岸花,只因一个长生不老的狗屁传言。
但你敢说,这些人就不配活着吗?
所以,你必须做出选择,即便这样的选择近乎残忍。
殷凤戴上可怕的面具,毫不犹豫地去杀好人,牺牲小我,拯救大我。
不由使人想起一个经典的太空题材辩论:在飞船里,你们必须吃掉你的同伴,才能活下去,你吃还是不吃?
在某些人看来,这道题比电车难题还要更简单一点,因为它事关一个人的生存,会淡化他所面对的道德审判。
构成这一切困顿的,是那个如造物主一般的“妙先生”,为人性的贪念和恶念所布下的局。
彼岸花、冰丸玉和火蝉,三者之间相生相成,维持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人性的恶念,破坏了三者之间的平衡,彼岸花开始疯狂生长,人间开始恶鬼当道。
这就是电影里说的,不是先有彼岸花,人们才变坏的;而是先有坏人,才带来了更多彼岸花。
但其实,正如你很难讲清楚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般,很多时候一切互为因果,就像一个循环,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出现在圆圈里面。
这并非宿命论,而是万物相生相克的又一佐证。
但正如丁果抱怨的那样,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仍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运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妙先生从不做出判断,他只是设定了游戏规则,让玩家(人类)自己去做选择。
世间的万事万物,永远无法独立地置身事外。
人类哪怕把自己作死了,那也是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
当然,既然选择做一名寻迹者,那就必须为这个世界战斗到底,这是丁果选择的“善”。
最终,殷凤、梁老头、萧笃都认可了他的理念,与他一起并肩作战。
而看似玩世不恭的萧笃,事实上却是所有人中的“至善之人”,他不但善良,还很聪明,更有勇气和担当,这也让他的死,真正具备了一种东方式的“舍生取义”精神。
这个世界重归于正常,彼岸花消退了,善与恶达成了一种新的平衡。
据说,导演本来已经画出了人类重归善良的“光明结局”的分镜,但这部分内容在最终版本中还是剪掉了。
就如同这个世界,它总是寡言沉默、矛盾无解,从不给予你肯定的结局和答案。
或许重要的从不是那个“能解答一切的答案”,而是我们每个人在前行路上做出的一个个选择。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有因果都是有联系的。
一句:杀好人救坏人,这是什么奇怪的道理?
引起我探索的兴趣。
我们跟着剧情一起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当善良本身就是一种牺牲,自愿牺牲或被牺牲,牺牲善良的人去救那些自私的人到底值不值得?
哪有什么值不值得,只是一种选择。
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电影,并不是答案。
好人和坏人都是人的选择,没有坏人就凸显不出好人的好,没有好人这世界一定如地狱般糟糕,如果只有好人的新世界虽理想但一定要牺牲所有,等于把世界毁灭了重新塑造。
所以人性就在选择之间,你选择了什么你心就在什么样的世界存在。
这部电影的评价被严重低估了,人性是永恒探索的主题,善良是不应该被辜负和无视的品质,最终能解救世人的是善良,可人类健忘,只有当下一次灾难来临才会想起善良。
故事背景:世界已经不知不觉变得很坏,人心都在变坏,善良只是少数人。
丁果受妙先生指引要寻找解救世界的办法,需要先搜集12朵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只剩最后一朵金色彼岸花了。
妙先生:所有寻迹者的信仰,拯救世界的指引者,万物之始。
金色彼岸花的制造者。
有金色彼岸花出现的村庄会慢慢堕落,金色彼岸花只寄宿在善良至纯的人身上。
丁果:寻迹者,偶然的机会受到妙先生的指引,按照妙先生的指示去寻找解救世界的办法。
寻找金色彼岸花的宿主,让宿主自己做选择,搜集金色彼岸花的方法是宿主金色彼岸花出现的地方的人就会堕落就会变坏,想救世人就是自愿放弃生命,彼岸花才会现世,宿主可以选择死或许不救。
笑人:梁衍徒弟,丁果之前的寻迹者,也一直在寻找解救世界的方法,后来受到大地怒气的侵蚀变成了幽魂,后来失踪后变成了赶鸭人,他悟出的解救世界的办法是把所有坏人都变成鸭子,在千佛洞底为了让金色彼岸花开满世界,把坏人变成的鸭子全部变成了骷髅,让好人都成真金色彼岸花的宿主。
坏人必须死,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殷凤:金色彼岸花出现的村庄的幸存者,后来为拯救世界与丁果一起去千佛洞寻找答案。
开始不知道怎么解救自己的村庄,全村覆灭。
后自认为除掉金色彼岸花的宿主就能救世人,所以一直在寻找至纯至善的金色彼岸花的宿主。
她的理念是杀一人救百人。
梁衍:早期寻迹者,徒弟笑人失踪后与丁果一起寻找解救世界的方法。
孝文:金色彼岸花宿主,善良的孝子,自愿牺牲解救村民和父亲,但金色彼岸花却被自己贪婪的父亲吃下去,他父亲以为吃下彼岸花就可以实现他所有愿望,可是吃下去贪婪的人会变成一只贪吃的鸭子,孝文白白牺牲,辜负了一个善良的人!
萧笃:金色彼岸花的宿主,自诩逢赌必赢,善良聪明,有选择的牺牲,在这个恩将仇报的世界必须学点“坏”才能当好人,心地善良,收养一群孤儿,为了孩子甘愿牺牲自己。
但丁果让他选择死亡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相信,他聪明的选择活着离开村庄,并暗中观察离开后村庄的变化,以及丁果殷凤一行人的行踪。
最后紧要关头相信丁果,甘愿牺牲自己,和笑人同归于尽。
云香:金色彼岸花宿主。
为爱情牺牲,却被青梅竹马的至爱抛弃,绝望后选择自愿牺牲,第12朵金色彼岸花出现。
几个人物的小故事串联成对人性的探讨。
这个影片建议反复观看你才能看懂其中奥秘。
金色彼岸花的设定是它只寄宿在好人身上,好人自愿牺牲它才会出现,丁果搜寻彼岸花并不只是一味的杀好人,妙先生告诉他想要找到救这个世界的方法是:先搜集12朵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到千佛洞底有他们要找寻的答案。
就是要找寻12位自愿为救世界牺牲的人,宿主甘愿牺牲金色彼岸花才会现世。
宿主要选择是牺牲还是看着周围继续坏下去?
因为直接杀死宿主金色彼岸花不会出现。
金色彼岸花和昆仑剑是他们救世界的钥匙,可世人流传说金色彼岸花会让人心想事成,能实现所有愿望,贪婪的人强取吃下金色彼岸花以为可以实现所有愿望,事实服下是会变成鸭子的,这样看来金色彼岸花是鉴定好人坏人的依据,它只寄宿在好人体内。
金色彼岸花是好是坏?
以至于周围的人会慢慢变坏?
变得更自私自利,相互残杀暴力仇恨等等。
或许是因为金色彼岸花世人才变坏,或许是因为世人变坏才会出现金色彼岸花?
没有答案。
千佛洞底的答案是生态失衡。
冰纨玉、火蝉和金色彼岸花是相生相克的生物链,世人对冰纨玉和火蝉脱的贪婪,导致了金色彼岸花的泛滥。
人性的贪婪造成自然界的失衡,才导致人类自己的灾难。
这也许是妙先生对世人警醒和惩罚。
故事的结尾妙先生说:新一轮多彼岸花种子已经种下,人类越来越健忘了。
人类越来越健忘的后果是什么?
一直重复错误,战争,疾病,自然界的破坏周而复始。
一部影片每个人的解读各不相同,千人千言千面,能启迪人心,让人思考的都是好故事都值得支持。
“《妙先生》继续此传统,成人向的动画院线片国内比较少见,等于是自愿放弃合家欢市场,确实有种。
——发条张”1 以上即决定去院线支持的理由,不得不说确实有种!
支持!!
2 国漫艰难,如今我才真正看到了曙光。
之前的《哪吒》《大圣归来》《白蛇传》虽然都很好,我也喜欢。
但我一直在期待原创故事,而不总是改编经典。
终于等到了!!
《大护法》当时不太喜欢画风,于是没有看下去。
而妙先生的画风很武侠很国风,好喜欢!!
我要补上《大护法》了3 看到一些评论说故事七零八碎,一直在讲道理。
个人表示完全看得懂,这价值观很正阿!
我并不觉得是在生硬的讲道理,而是电影的创作者们在透过这部国漫来讨论和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只能救一个或救多个,以数量取胜就是正义的选择吗?
”“牺牲好人去救坏人,值得吗?
”“世界是理所应当应该以人类为中心存在吗?
”“人类为何总是贪婪的不断索取?
不惜破坏生态,不惜伤害别人”
4 看到有吐槽画风的评论,我不太懂。
这个画风已经很好了,非要去跟日漫比的,没有必要。
日漫确实牛逼,但也没必要贬低国漫。
且并不是国漫跟日漫的画风一样才叫做好,这部的武侠风/国风个人觉得已做到很好,我非常喜欢。
《妙先生》里对于大自然的想象也是非常丰富,很喜欢奇幻动物!
5 电影结束,却久久没有观众离席。
看完心里就是震撼,感动,泪流不止。
不知道同场的其他观众心里是什么感受,但确实灯亮了大家也都没有立刻站起来,没有人要早早离开。
可能大家经历不同,对于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东西接收程度不同。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不好吧。
值得一看! 还没看的可以补上了
其实看有些评论的时候,我真以为这部片子就是部单纯的暗黑动画,但是真正看过之后,才发现它并不是一黑到底,影片也在通过描写人性的丑恶来更加突出善良的不易和重要,片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即使这尘世再寒凉再冷漠,你心头那捧血也依然要温热,不能随波逐流。
片子中的音乐很棒,而且画风也很舒服,剧情看着也不错,但是探讨人性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能表达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只要能引发人们深思,那么这部电影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来是当成日记写的,但是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适,在开头再说两句。
虽然我打了低分,但是如果你愿意去影院认认真真地看电影,而不是走马观花,那么我还是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
里面有些细节自己琢磨琢磨会相当有趣。
我打了低分是因为导演表达主题的方式有些让我感到不快,并非电影主旨本身的问题。
最近两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真的令我大开眼界,我突然发现动画竟然能够这么直接且方便地展现我中华之美。
nice.这样的作品请多来点。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希望中国动画能在褒奖与批判中砥砺前行。
以下初观有感。
1.音乐很棒。
2.画风很对我的胃口。
3.剧情乍看中二,一旦接受了也觉得还行。
探讨人性的善恶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半小时的作品也不指望它能把这个主题探讨得多么通透。
个人对于列车难题并没有什么太多高深的想法,毕竟人命是不能以数量权衡的。
当然了,也不能说纯粹地按照“善恶”权衡。
对他人灵魂的独断是一种傲慢,我不喜也不敢做这种自私又冷漠的事情。
4.战斗场面拉胯,每次战斗的动画演出十分混乱,分镜与分镜之间没有逻辑牵连,看的人云里雾里,不知道在打什么(个人非常喜欢MTJJ的作画风格,战斗场面虽简洁却毫不含糊,流畅爽快)。
5.说教意味明显,丁果的台词太过生硬,使其与红嫣的互动显得前言不搭后语(写到这里才发现我连主角的名字都没记住,还特意去查了一下,说明空有宏大的主题,连最基本的赋予角色以灵魂都没有做到啊)。
6.想说说结局。
结局妙先生的话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当时看到这儿直接被恶心到,感觉前面看的一个半小时白看了,整部电影的立意瞬间崩溃。
人家耶和华降灾于世消灭的好歹还是异教徒与为非作歹之辈。
你倒好,创造彼岸花把善良之人杀了,把忍得住诱惑的人杀了,把以你为信仰的人牺牲了,最后还“好好休息吧,等到彼岸花再次现世我再唤醒你”。
真就一邪教教主妙先生呗。
7.人性是复杂的,我不认为它能够纯粹地按照“善恶”来划分。
昨天买完肉夹馍走在巷子里,前面一个妈妈骑着电动车,前面放着一个小型婴儿椅,因为拐弯过猛摔倒了。
我当时出于本能地把手里的手机耳机还有肉夹馍扔在地上然后上前帮扶。
除了车侧有些漆被蹭掉,其他完好无损。
母亲一边道谢一边安抚哭闹的孩子。
确认母子平安后,我捡起扔在地上的东西走了。
我后来走在路上想,我为什么会去那么做。
但是始终找不到答案。
“从小就有人教育我要懂得帮助别人”,这个说法是无法说服我的。
但是,这次的帮助并没有使我付出什么代价——手机耳机耐摔,何况我还是轻拿轻放的;肉夹馍外面套着袋子,捡起以后照样吃。
作者可能想表达出“想要施行悬壶济世这样的大善,必须要付出响应的代价”这样一个立意。
但是在剧中的表现就仿佛在说“想要善良,必须付出代价”。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在私下里也会萌生所谓的“恶”的想法,会诅咒一些人、一些事,也会做出不齿于人的事情。
可这也是“我”的一部分。
那个出于本能去帮助别人的我,那个在私下里只有自己知道的肮脏的我,都是自我。
如果往深里探讨,这部作品的主题实在是幼稚到站不住脚,因为它单纯地考“彼岸花”这个设定把人性擅自且武断地划分成了善和恶。
把人划分成为“好人”和“坏人”。
并且还有一个性格顽劣、喜好考验人性名为的“妙先生”的神。
我哥安利的一个暗黑系成人动画,有些地方反复看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过于复杂,大概可能也许没有完全看懂。
但是电影嘛,我自己理解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了。
彼岸花,传说中长在黄泉路上,连接地狱的花。
在这里,它长在好人心中,需要好人自愿牺牲自己,去拯救这个到处充满着坏人的人间。
牺牲好人去拯救坏人,弹幕有人说这不就是电车问题吗?
我觉得不是,有区别的。
因为牺牲的标准不是数量,而是内心是否足够善良,足够富有牺牲精神。
所谓的自愿选择,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空间。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可怕的是,我居然觉得我愿意牺牲自己。
可是,凭什么呢?
那些欲壑难填的人,凭什么靠着别人的牺牲成就自己的生存,甚至是满足自己深不见底的欲望?
那些同类相食的鸭子真是让人恶心。
好人坏人有标准嘛?
肯定有人会说,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是,是这样,可是一边是为了就别人情愿牺牲自己的人,一边是为了传说中可以实现所有愿望的彼岸花寡廉鲜耻的人,这个标准来判断好人坏人,应该够了吧?
丁果是妙先生选中的人,他给让彼岸花宿主自己做出选择的机会;殷凤为了除掉彼岸花,选择直接鲨掉它们的宿主,鲨掉这些善良的人;笑人,选择杀掉所有没有彼岸花的人,除掉这个世界所有的坏人,留下来的就都是好人了。
虽然但是,也不是这样的,都是好人的世界,感觉会出更大的问题。
笑人这个想法,过于理想主义了。
就像尼采说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除了好人坏人的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隐喻了。
生态平衡,一定意义上就是因果循环。
最后的最后,丁果选择救殷凤,牺牲自己。
视角切到地面,瞬间绷不住了,希望这于他,是解脱。
有一些台词,真的很触动,摘了!
评价很一般吧!
感觉跟现实的人性很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哪不对劲,就是感觉很不对劲;1.为什么彼岸花会让周围的人变坏?
对彼岸花的贪欲让人变坏,我还能理解,好人身上长了彼岸花,周围的人就从中性变成坏人了,理解不了。
更理解不了的是,好人走了之后,之前的坏人又变回了中性或者偏向于善,实在理解不了;2.经济运行的感觉也不太对;追求一夜暴富的人是多,但最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老在那想不干活,不饿肚子吗?
饿肚子了就会干活,谁想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不都是为了生存吗?
为了自己,为了家庭;3.还有导演绝对没种过几年地,如果大家都不种地,你种地,你收成一定不可能好;比如河南俺家很多年前种过棉花,后来大家都不种了,就我们家种,结果棉铃虫都跑我们地里去了,种了几年都是这,并且还不好卖,拉了很远去卖的,没有人收,要是粮食还好,没人收自己用;还有辣椒,有不辣的辣椒12块多一斤,和辣的辣椒25块一斤,我们河南周口这一片基本没人种辣的辣椒,你说这都贵了一倍了,为啥不种?
那就没人种,不信你试试,人家都种不辣的,你种辣的话,是不是这种虫子都跑你地里去了;还有十年不种这东西,今年种,感觉没虫子,这么多年了,这虫子在这一片不灭绝了?
实际上一定会有适合它的虫子长出来,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一定会有东西过来;最后总结一哈:怎么说呢?
就是影视行业肯定要带走现实因素,如果你在这方面搞了很久,就会感觉那个人写的影视作品在你那行业表现的不对劲,或者纯胡扯;有类人知道自己不懂,会去问专门干这行的人,把它做好一点;有类人知道自己不懂,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懂感觉自己懂,感觉没多大名堂,瞎干;干这行稍微长一点时间的人一看到这种东西,就知道这个人在夏几把胡扯,看不下去;尤其是《某艺画的三体》,我是完全看不下去;有的人能看下去,人跟人毕竟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虽然没有《大护法》重口,但是观感并不差;很喜欢这个故事的结构,上来给出“火蝉蜕、“冰纨玉”、和“彼岸花”三个概念性线索;然后通过三个不同身怀彼岸花宿主给出不同的选择;接着三个线索交汇,形成一条完整而又平衡的“生物链”,交代因平衡打破而引发了前面的故事;最后通过不同的人在生死关头不同的选择揭示人性善恶;个人很喜欢这种暗黑式的童话。
对国漫的画面和动作设计很满意,但剧本方面依然毫无进步,不会说人话,充斥着大段大段宛如xx空间的咯噔语录
开篇有点无聊,看得人走神。没有大护法来的精彩
有点哲学有点中二的成人动画。这是我半年多以来看的第一部片,包场了,纪念下😄
为什么国产电影总是死在叙事呢,就没有会讲故事的导演了吗?画面前期看着还不错,后面的镜头不知道是在赶工期还是什么原因特别破碎,人物在画面上左右飘荡像浮萍,很没有质感。台词真的……就算我脑补成粤语都尬到抓出一个imax厅,好好说故事比华丽的台词重要得多,希望各位做电影的能明白吧。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美学,它设计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陌生中还原一个暗黑人间。它讲的是善恶与矛盾,每个人内心都有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妙先生就像一个恶劣的造物主,他要人们被欲望挟持,然后去回顾善。
这美术,这配乐,这认真态度,身在天朝这个时代,你们打3星以下的,良心不会疼吗
台词说教太多了。总有人自以为是地想去拯救世界,而世界根本不需要拯救。那首《青梅逝》很好听。
从头拧巴到尾的一部电影 看的人很晕 建议下次编剧说点人话 台词真的不用那么拗口
能让我实在看不下去的… 也是水平
自从入坑广播剧之后,对配音越来越挑剔了。
2.5。世界观概念尚可,但人物和剧情都点到为止,给到的信息量严重不足。“善良本来就是一种牺牲”等台词也因为信息量的不完备,而产生说教意味。亮点是画风清新,极具东方美感。
@@(2020-07-31)妙先生(Mr. Miao)(故事也就一般,隐喻多,表达欲强,但都是强迫角色说出的,所以叙事支离破碎。还不如《大护法》。画风多少有点《魔法公主》的感觉。妙先生只是上帝呀。好奇怪的坐骑,刻意光怪陆离,毫无美感。)
“你神精病啊!最讨厌你这种到处演讲的人。”
贪心不足让你变鸭子,算是“不劳而获会变猪”的致敬?作为一个追了许多年霹雳也看过一点金光的布袋戏观众,看这片是满满的熟悉感,果然还是那个三弦,好的坏的都是,绝大多数角色都沦为完成剧情或阐释理念的纸片工具人、几乎没人好好说人话都在一本正经拽文等等,遗憾但也都在意料之中。并且真的不难看也不算狗血和腐烂,还是可以多给颗星鼓励一下的
国漫的问题一直都是故事有问题,没有逻辑也不自洽,虽然画面看起来很好,实则没有主次。唯一有用的一句就是,最讨厌你们这些到处演讲的家伙。
故弄玄虚狂打嘴炮的影响就是,看完电影感觉「彼岸花」这三个字快听吐了。。。。电影里全程都在叨逼叨。
讲了许多大道理,故事却乱七八糟的;有些画面可以,有些画面就像flash动画,做了个唯美的背景,然后贴片移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则,什么都突然而然,莫名其妙;有些前后动作有脱节,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角色特点单一,用好人坏人来简单二元地区分,不立体;剧情上没有让人简单快速地了解整个世界背景,对观众不友好,而且剧情都是靠台词说出来,写剧本实力太差;配音感觉用力过度
想表现的点我都get到了,但是表现出来真的差劲啊...作画水平完全没有一个大电影该有的水准,故事就靠大道理文本去堆,大护法的所有问题,这部都继承下来,并且还变本加厉了....实在是太拉跨了
设定依旧不错 也足够黑暗 还是适合成人看的动画。但是 但是来了 电影真的不好看 不吸引人 后半段也开始垮 打斗也是剪辑的有问题 主题和内核更是隔靴搔痒。有这个时间建议早点把大护法2和3拍出来。大护法那种凌厉感和他的世界观才是我更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