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说,这部无愧于前作《浴血无名川》的质感,依然有者超出预期的网大画面表现力,以小见大的设计照顾到了很多细节,看得很爽!
很多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容易忽略角色深度塑造,但战争片的魅力绝不是大场面和视听效果,个体的温度才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该片通过小人物的情感转变和牺牲,体现了在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当年正是那些在战场上英勇奋斗的战士们,用大无畏的勇气和向死而生的信念,筑起了一道钢铁般的血肉长城,阻挡住了敌人的钢铁洪流,但这些无名英雄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家庭,他们有他们的情感、信念、态度,这些细节不该被大场面埋没。
主创团队以细腻的表演和恰到好处的剧情安排,让观众与每个角色紧密相连,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那份真实与情感,像杜川失去战友后的自责与梦魇、杨卫疆十分宝贵的战斗奖章、老黄浦打下飞机后对逝世妻子和孩子的对话,都是无名英雄背后最值得欣赏的动人之处。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次电影观影,更是一次身临其境的历史体验。
它让我们深入了解志愿军的艰辛和荣耀,让我们重新思考那段历史、思考人性。
国庆假期跟老爸一起看的,真的很不错。
战争场景够燃、够炸,人物情感真实充沛,故事也够吸引人。
尤其要夸一夸几位主要演员的表现,真的不愧是演技派,整体感觉完全不一样。
老爸平时喜欢看战争片,一边看电影一边跟我讲了很多志愿军的故事,对片中的军事细节也赞不绝口。
看得出主创们确实做了功课,战场的布景啊,使用的武器啊什么的都符合那个时代背景,一点也不出戏。
爆炸场景也特别真实,配合音效真的仿佛一秒钟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之一是战士们使用的武器装备。
老爸特别夸了片子里的志愿军战士用的枪支大部分以步枪为主,端着的冲锋枪也是铁把冲锋枪,属于特别还原历史了。
尤其是看到战争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用原始的武器与敌人周旋,用一个侦查排的兵力坚强抵抗、巧妙配合,成功阻击了美军精良装备了半自动狙击步枪和重机枪的坦克装甲团。
在那个物资匮乏以少敌多的年代,志愿军们真的太让人佩服了!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历史上的抗战片段,虽然用的都是简陋的枪支和弹药,却始终坚持与敌人顽强抵抗,那种坚毅和顽强实在是令人感佩。
各方面都很不错,不用夸,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一部的时候就感觉很不错,将战斗场面刻画的很清楚细致,这一部更上一层楼!!!!!!
真的很好,夸的话豆瓣都不让我发了!!!!!!!!!!!!!!!!!!!!!!!!!!!!!!!!!!!!!!!!!!!!!!!!!!!!!!!!!!!!!!!!!!!!!!!!!!!!!!!!!!!!!!!!!
看了浴血无名奔袭,在秋雨瑟瑟中体会到了跨越时空的感动与震撼。
电影讲述了一个有关勇气与坚持的故事。
侦察排战士用血肉之躯与敌军的飞机大炮硬抗,成功完成了拖延敌军的任务,为我军大后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在故事中,我们看到志愿军战士们为保卫祖国、保护家人而英勇拼搏的精神,我们看到的是老金的浴火奋战,是老子把飞机打下来了的老黄浦,是要拿了军功章一起回去的小杨,每一个角色都那么真实、那么鲜活,才会在看到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挂着大红花乘上回家的列车时,和杜川一起流下滚滚热泪。
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真的意识到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先辈们无私付出的基础上的,这是建立在鲜血和烈火上的风采,每一位无名战士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
这部电影与那些影院里上映的娱乐作品完全不同,在我看来,它比起一部影视作品,更像是一次对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的致敬。
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无名英雄,向他们学习,为了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其实之前也看过不少这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但都是抗日题材的,抗美援朝题材的倒是第一次看。
当然大致的元素都是相同的,比如军人们坚强的意志,匮乏的物资条件,敌人的硬核设备等,但是元素最终的呈现效果是受导演影响的,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厨师做出来就会是不同的味道。
而这次的“厨师”做了一道很美味的“菜”。
最特别的当属是对于糖这一元素的设计,其实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最开始是它作为稀缺物资,由军人分发给小朋友,然后是队友牺牲后手中紧攥的糖,再是后来军人又来给小朋友发糖,最后接受糖的小朋友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志愿军的墓前放一颗糖。
这里用糖这一元素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糖作为非常珍贵的东西,由志愿军分发给朝鲜小朋友们,是在战场之外的场景中体现了他们的无私与对朝鲜人民的友爱,另一层意思就是传承,最开始是老石发糖,后来在老石牺牲后,杜川继续来发糖,之后接受糖的小女孩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志愿军的墓前放一颗糖。
除此之外,本影片另一个很大的主题是“传承”。
杜川最开始所在的班除他之外都牺牲了,由他带着战友们的信念和希冀继续奋斗下去,后来他加入的队伍也因奋战而牺牲,但是却留下了最小的张娃带着他们的精神和希冀继续走下去。
如此不断延续下去。
另外,糖也是一种传承,在上一段中讲到了。
对了,不得不说一下主演李东学,果郡王的扮演者,电影开始了我才认出来,演的还是挺不错的,以及任天野老师的身材真好。
国庆真的不想外出体验人挤人,选择在家躺平。
看这部的时候其实没抱什么期待,但也许是国庆氛围的感染,里面的一些角色故事着实让我有些小感动,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光,回到那个英勇的岁月。
一场拖延敌军4小时的任务,成为了一次生死考验。
主角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敌机械化部队,只能依靠巧妙的配合、顽强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斗志。
影片中围绕队伍中的几个人物展开故事,既有大场面的呈现,也有小角色的细腻情感。
老金全身浴火的画面,老黄埔炸毁敌机后自豪的表情,情绪感染力很强,让人印象深刻。
无论是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志愿军战士们对敌军的智慧应对,还是他们视死如归的顽强意志,每个环节从剧本打磨到演员的表现,都足见功力。
志愿军的战士们用自己的勇气与牺牲守护着我们的大后方,展现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品质:无私、奉献和坚毅。
属于无名英雄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电影浴血无名奔袭特别可贵的一点是切入点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性的关怀。
一段历史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去看,也许是史书中写的,也许是政治的宏观的视角,但我想身处于历史中的具体的人,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感受,具体而真实,并不是抽象而模糊的。
我想战争也是一样,身处战争中有指挥者,也有普通士兵,也有平民百姓。
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一个战争背景之下。
能感动我们普通人的也是那一个一个具体的人。
真实而生动,崇高又伟大。。
历史从来都是由一个个看似普通又不普通的人构成的。
抗美援朝那些牺牲的战士,不是无名碑上冰冷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个曾经温暖曾经鲜活的一个个生命,有父母有家人,也许还有妻子儿女。
他们为了更崇高的使命,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战斗到最后一刻。
我想起先辈的回忆录里写过,他是在战争中九死一生的人,他是志愿军去过朝鲜战场。
他说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后来在和平年代能够活那么久,时常想起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牺牲了的战友,太多太多了都还那么年轻。
他们是有坚定的信仰的,因为经历过战乱,看过无数生灵涂炭,经历过家破人亡,信仰的力量使他们在战场上无坚不摧,不屈不饶,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在后方是真的有要守护的儿女和千千万万的同胞的。
不能让战火烧过来。
保家卫国从来都不止是一句口号。
浴血无名奔袭给我很大的感受,就是以参与这场战争的一个个士兵的视角,去反映这一篇宏大的史诗。
片中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很棒,贴近于角色,每个人个性都不同,很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
饰演杜川,东学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片中开始有一段内心戏,把观众拉入杜川的内心世界,与战友别离的痛苦,一步一步地成长走向坚定。
有很细腻的处理,表现人性,情感,内心世界,整部影片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也有很温暖的一面,战友情。
是一部很有人文关怀的影片。
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战争的意义。
也从一些细节上去体现。
那一颗糖,有象征的意义,是生活中的甜,是活着的希望。
去打这场战争,是为了人民能从此过上平安甜美的生活。
打仗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和平和幸福。
以一个盲人小女孩去展现,小女孩脸上的幸福和微笑,像那颗糖一样甜,这么多人的牺牲换来了平民百姓小孩平安地长大,一代代传承,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踏实地生活。
另外也向我们这些对战争并不了解的人,对战争是如何打的,一些战术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
30天完成3000多镜的拍摄,可以想象是巨大的工作量,战争电影是特别艰苦拍摄难度特别大的。
以少对多,以弱对强,在老黄埔用坦克打下飞机那一刻,很令人热血沸腾,他为家人报了仇。
紧接着敌人的炮火并没有放过他,他的牺牲也让人很难过。
为了掩护战友,拖住敌人,金实在地道里与来偷袭的美军正面相遇,浑身燃烧着熊熊烈火扑向敌人同归于尽的画面,很震撼。
太惨烈了,在强弱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完全靠着人的意志去打这场仗。
不惜舍弃生命阻击敌人,牺牲自己也要掩护战友。
因为他知道这盘棋很大,赢取战争的最终胜利是最终最有意义的目标。
保卫自己的家园。
神枪手杜川最后把敌人一发子弹毙命的镜头太帅了。
在影片中也看到了成长,杜川在第一次三排全军覆没只剩他一人的时候,内心是异常痛苦的,他想要跟战友们一起走,对于三排只留下自己独活这件事,以及失去战友。
他心里过不去这个关。
在第二次的三排,派战友们去执行危险任务的时候,他心中犹豫了,他怕重蹈覆辙。
但是经历了这场战役之后,虽然也是大部分战友都牺牲了,可是这一次他变得很坚定,他明白了牺牲的意义,为了最终的胜利是有价值的,也迈过了心中这道坎。
看到了杜川的转变。
因为他更加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感。
是为了国家,为了保家卫国,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为了换取最终的和平,国泰民安。
那个时代的人经历过战乱的痛苦,心中是有大爱的,有更坚定的理想,为此可以牺牲自己。
另一个小战士张娃子从最一开始当兵的原因是想当英雄,也在经历战友的牺牲,残酷的战争磨砺下后来转变为保家卫国。
更高的理想和使命感。
整个影片有着大片的质感,完全不输于院线电影。
宏观的镜头,震撼的特效,激烈又写实的战争场面,微观的局部细节都有。
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也被真情感动。
闪光的理想,生的眷恋,死的壮烈,有无数的牺牲也充满着希望。
那些无名的英雄在历史里淹没于泥土也许无人知晓,但是这盛世正是因为有你们,这盛世一如你们当年所愿,这和平是用最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铭记,感动,自强!
以后很久的时间里,不会再有导演拍出集结号【目前抗美援朝电影T0级别的存在】写实且剧情连贯的战争片。
反观近些年的战争片,演员阵容豪华,磅礴恢宏的背景配乐,大量的个人特写镜头,高清频帧堆砌煽情镜头,堪比好莱坞的特效。
然而故事的主线剧情却是差强人意,支线剧情更是潦草带过。
这些导演和编剧脑子里是浆糊吗?
除了找人刷分,还能用心思考吗?
打着爱国主义电影的情怀,请着战斗老英雄来站台,圈着我们这些底层爱党敬业老百姓影迷的钱。
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还有这些收钱办事的影评人,你们的良心呢?
欺骗没看过类似于同类型电影的影迷,写着浮夸不符合电影逻辑的影评,这就是拿钱办事的中国影视圈特色。
集结号,高山下的花环。
这两部电影放到如今的票房,100亿都不为过。
吊打近十年的国内上映的战争片。
最后致敬为国牺牲的勇士们。
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深感志愿军战士的不易和牺牲,他们用生命和血肉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防线。
同时,我也被他们的英勇和坚韧所感动,他们的视死如归、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角色塑造上,导演巧妙地通过连队中的几个代表性人物,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和坚韧。
这些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的行动和决策,都充分体现了志愿军的英勇和决心。
这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真实感,让人深刻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处境和心态。
从宏大的战争场面到细腻的人物刻画,都展现了导演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人性的理解。
配乐更是将电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力量与感动。
它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一群普通士兵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与悲壮。
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那段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勇气与决心。
我爷爷打过仗,他说当年子弹比命贵。亵渎历史。
难得的 能掌握好节奏的国产片 两个小战士斗美国狙击手那一段 最后几个人“擒贼先擒王”冲锋追杀美国战地指挥官的那一段 确实看出镜头调度 剪辑 配乐都没拉胯 可以了可以了 我们国产观众就这么容易满足 可怜可悲
感觉更多是套皮电影,借战斗排的经历(以排长为主线)表达主题【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全篇用不太重要的两个奔袭作为片名(情报员奔袭后方传递消息自我升华,后方连队放弃休整工事奔袭支援),全片军事逻辑也有大量错漏(炮击时不躲进防炮洞反而用拼命开枪还击等)。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美国有大量的军事神剧,一是看着爽(自己人赢了+炮火轰鸣),二是彰显我军强大(境外作战赢了)。
最后五个步兵扛着红旗冲下山,打的有坦克飞机大炮的美军抱头鼠窜太震撼了
最后一场战斗没拍好,本可以更好。
除了还是脸谱的问题
答辩
不挑战怕战胜困困困难难难像是长津湖一个单元的扩展包 @2023-09-28 19:53:00
6
用心拍了就值得鼓励。
强行煽情,索然无味
吊打院线
向英雄致敬
4.5
比电影院的那些大垃圾好看多了,尊重逻辑,尊重细节
千万别看,浪费时间。
网大可以啊~
剧情有点尴尬
2023.127
可能是看之前有评论说小成本良心制作的缘故,看的时候感觉挺一般的,布景道具敌人都很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