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4
简介:沈青怀着孕,压力很大。 她照顾着意外怀孕的学生和患有脑瘫的叔叔,后者有被赶出疗养院的危险。 成本不断增加,时间紧迫,但她和丈夫勉强承受。 当她收到自己的孩子有70%的几率先天残疾的消息时,她的婚姻陷入危机,沈青和她的丈夫为残疾胎儿的命运争论不休,而这个未出生的灵魂却同情地观察着一切。 周洲导演凭借池韵的强势主演和..详细 >
#2024FIRST#关键在于对议题的完全性逃避,原本应该是未出生“不健全”的孩子家长是否有权利决定生命走向,但是刻意的避开反倒是树立一个令人恨得牙根痒痒的父权制男性和他的“狗腿下属”,中间变成了一段纪录片风格,后面变成了剧情片?我喜欢里面灯光的变化,台灯、窗户、人物的阴影各种细节的变化实在是细腻。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的刻意塑造让影片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好议题。几处角色的对应比如说出“我不值钱”的叔叔和自己,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麻了,不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灌输你那本就给不出答案的畸形观点,这太可怕了!
我的天什么封建糟粕思想搬上大银幕,还是西方反堕胎思想的渗透啊,真的直接一整个震惊我,几乎要在电影院吓晕。一辈子都只能躺着的残疾人叔叔自己受的苦和让整个家庭受的苦就还摆在所有人眼前,哪来的信念感硬要生下残疾的孩子再循环这样的苦难?全家人都劝别生就只有女人非要生?堕胎后还要描写女人内心的愧疚与苦难?不论是“所谓母爱”还是“敬畏生命”都完全用错了地方,塑造出一个那么想生的女人真的是中国电影性别议题上的绊脚石。“她的一帧”单元选片还是谨慎些吧。#18th FIRST 31 媒体场 20240724
牵强。
没想到是这个题材 我觉得这个题材不讨喜 也不具备争议…一个有正常价值观的人都会选择打掉 这并不是冷血而是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做出必要选择…女主角这种属于少数 不值得同情
我勒个寄生胚胎
我无法讲出这部影片的观点是对是错,我害怕是男凝强迫母亲伟大,但对于生命的维护我也不能够评判,毕竟我不是母亲也不是将来会饱受痛苦的婴儿。但这种片子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我觉得比较深刻,讨论的东西果然最终还是无法得到答案,只能靠这样的结局来消解掉
不接受。
有这么矫情么?孩子有问题就是要提前终止,这不是我们发展医学的目的之一么?这么个破事磨磨唧唧,好像世界末日了!
给我看笑了,我觉得台词尬已经不算什么了,产检是干嘛用的,看了只觉得神经
这些苦大仇深的,充满矛盾的东西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东亚人永远无法改变的隐忍退让?每次讲故事之前都要铺垫一层浓郁的苦痛。这种叙事太老套,我接受无能
几个点 刻意的台词 胎儿的配音 学会喝酒的脑瘫病人 突然发现 4:3画幅很难容纳两个人
3.0。
#18thFIRST 声音表现胎儿实在有点怪异,这东西感觉不能用语言。
太老派了
18th FIRST 0/5 无法苟同对“主体性”下这样的定义,女主基于宗教观念所做出的选择甚至可以算是“反主体性”的体现。本届first最离谱的片子,中途持续有观众离场,本片应得的。
估计电影院里的绝大多数观众都无法共情片中的男、女主任意一方。渡人者自渡。
18th FIRST ,以为在看伊朗宣传片。抛开堕胎的道德讨论,本身逻辑也不成立。沈青带着她的婴儿,被卡在了窄门里。
#First2024B. 一方面作为男性,我们永远也无法100%共情女性怀孕时与孩子的连接 ——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联结;而另一方面,影片中的「抉择」又和「安乐死」一样复杂而微妙而无法决断;这构成了电影的张力。但说实话,影片的主旨选题太具有私密性,很难构成普遍的女性生命经验甚至指导,的确只是千万帧中的「她的一帧」而已。
18th FIRST FRAME《渡》:是蛮私人的一部影片吧 面对大多数观众其实缺陷就在于电影主角的选择和情节发展并不那么普世也无法令人共情…其实唯一最浅显的问题就是台词很不生活 看《渡》至少能让我学习到该如何规避台词书面化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正向引导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2024FIRST#关键在于对议题的完全性逃避,原本应该是未出生“不健全”的孩子家长是否有权利决定生命走向,但是刻意的避开反倒是树立一个令人恨得牙根痒痒的父权制男性和他的“狗腿下属”,中间变成了一段纪录片风格,后面变成了剧情片?我喜欢里面灯光的变化,台灯、窗户、人物的阴影各种细节的变化实在是细腻。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的刻意塑造让影片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好议题。几处角色的对应比如说出“我不值钱”的叔叔和自己,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麻了,不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灌输你那本就给不出答案的畸形观点,这太可怕了!
我的天什么封建糟粕思想搬上大银幕,还是西方反堕胎思想的渗透啊,真的直接一整个震惊我,几乎要在电影院吓晕。一辈子都只能躺着的残疾人叔叔自己受的苦和让整个家庭受的苦就还摆在所有人眼前,哪来的信念感硬要生下残疾的孩子再循环这样的苦难?全家人都劝别生就只有女人非要生?堕胎后还要描写女人内心的愧疚与苦难?不论是“所谓母爱”还是“敬畏生命”都完全用错了地方,塑造出一个那么想生的女人真的是中国电影性别议题上的绊脚石。“她的一帧”单元选片还是谨慎些吧。#18th FIRST 31 媒体场 20240724
牵强。
没想到是这个题材 我觉得这个题材不讨喜 也不具备争议…一个有正常价值观的人都会选择打掉 这并不是冷血而是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做出必要选择…女主角这种属于少数 不值得同情
我勒个寄生胚胎
我无法讲出这部影片的观点是对是错,我害怕是男凝强迫母亲伟大,但对于生命的维护我也不能够评判,毕竟我不是母亲也不是将来会饱受痛苦的婴儿。但这种片子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我觉得比较深刻,讨论的东西果然最终还是无法得到答案,只能靠这样的结局来消解掉
不接受。
有这么矫情么?孩子有问题就是要提前终止,这不是我们发展医学的目的之一么?这么个破事磨磨唧唧,好像世界末日了!
给我看笑了,我觉得台词尬已经不算什么了,产检是干嘛用的,看了只觉得神经
这些苦大仇深的,充满矛盾的东西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东亚人永远无法改变的隐忍退让?每次讲故事之前都要铺垫一层浓郁的苦痛。这种叙事太老套,我接受无能
几个点 刻意的台词 胎儿的配音 学会喝酒的脑瘫病人 突然发现 4:3画幅很难容纳两个人
3.0。
#18thFIRST 声音表现胎儿实在有点怪异,这东西感觉不能用语言。
太老派了
18th FIRST 0/5 无法苟同对“主体性”下这样的定义,女主基于宗教观念所做出的选择甚至可以算是“反主体性”的体现。本届first最离谱的片子,中途持续有观众离场,本片应得的。
估计电影院里的绝大多数观众都无法共情片中的男、女主任意一方。渡人者自渡。
18th FIRST ,以为在看伊朗宣传片。抛开堕胎的道德讨论,本身逻辑也不成立。沈青带着她的婴儿,被卡在了窄门里。
#First2024B. 一方面作为男性,我们永远也无法100%共情女性怀孕时与孩子的连接 —— 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联结;而另一方面,影片中的「抉择」又和「安乐死」一样复杂而微妙而无法决断;这构成了电影的张力。但说实话,影片的主旨选题太具有私密性,很难构成普遍的女性生命经验甚至指导,的确只是千万帧中的「她的一帧」而已。
18th FIRST FRAME《渡》:是蛮私人的一部影片吧 面对大多数观众其实缺陷就在于电影主角的选择和情节发展并不那么普世也无法令人共情…其实唯一最浅显的问题就是台词很不生活 看《渡》至少能让我学习到该如何规避台词书面化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正向引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