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都弥漫在一种悲伤且坚毅的情绪下,特别是坠机之后查尔顿看到队友们一个个离去,那种心情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到吉米坚强的接过巴斯比爵士的教鞭,重新组建起一个新曼联也让我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曼联球迷,对这些过往尤为感慨,虽然未曾经历过曼联的过去,但我正在经历球队的现在,这支球队带给我的不仅是足球,更是一种精神的激励。
曼联何以称为曼联,是因为他的不屈,坚强,永不服输的精神,是因为就算经历了如此沉重地悲伤和打击依旧能够重新站起来并且一步一步走上世界之巅。
他继承了太多球迷的感情,是永不动摇,渴望胜利的最好代名词,当伟大的邓肯爱德华兹英年早逝,当身边的队友同时也是挚友都已不再,我很钦佩博比查尔顿爵士能够毅然回到球队,是因为那份对于足球的热爱和执着,是因为对于已故好友的缅怀和纪念,带领着这支新曼联重塑辉煌,便是对逝去队友最好的缅怀。
当巴斯比爵士躺在病床上告诉吉米,keep the flag flying。
我已然落泪不能自已,旗帜永不会倒下,这是每个曼联人心中的梦想。
不在悲剧里沉沦,而是带着逝去队友的信念重塑荣耀,这才是一个曼联人该有的信念。
涅槃重生是对这段历史最好的说明,英格兰只有一个红色的传奇,那就是曼联,Once A Red,Always A Red.我为自己支持曼联而感到骄傲。
最后,向慕尼黑空难中遇难的球员致敬,你们都曾是最出色的年轻人,你们缔造了一个光辉的传奇,然而天妒英才,你们过早地离开了心爱的足球,但你们在天堂之上会为红魔时至今日所取得成就而感到欣慰。
他们分别是:罗杰·拜恩(Roger Byrne),汤米·泰勒(Tommy Taylor),马克·琼斯(Mark Jones),大卫·培格(David Pegg), 艾迪·克尔曼(Eddie Coleman), 比利·惠兰(Liam Whelan),杰夫·本特(Geoff Bent ),还有,伟大的 邓肯·爱德华兹(Duncan Edwards)。
也向博比查尔顿爵士致以敬意,为他的球技,为他的毅力,为他的执着。
最后的一幕 你回头看的时候 身后身穿红色队服的孩子们变成你所熟悉的一个个身影 烟斗 自信的笑容 那一刻作为巴萨球迷的我已经泪流满面 不死的曼联 红色的凤凰 一个杯赛冠军对于那个时候的曼联已经不再具有意义了 你们站在温布利的舞台上 世界都在为你们鼓掌 本来以为电影讲述的应该是博比查尔顿的一生 原来电影没有跑题 曼联 如此直接的名字 就足够意味着那么多了现在才知道 你们的红色 代表了什么
《曼联重生》凤凰,浴火重生;曼联,亦,浴火重生。
关于1958年坠机事件,关心足球历史的您,一定是知道的。
本片借助BBC电视剧的形式,再度重现了那一幕!
重点描述了当年初出茅庐的Bobby Charlton(鲍比·查尔顿)和时任曼联队助理的吉米·墨菲(Jimmy Murphy)。
作为“巴斯比宝贝”的年轻球员之一,鲍比·查尔顿将空难而亡的其他优秀选手精神发扬光大。
回顾那场空难,23人死于飞机失事。
包括外号美洲豹的邓肯·爱德华兹、当年身价最高的托米·泰勒、队长罗杰·拜恩在内的23人都死于这场空难。
在幸存下来的十个人中,只有4个人还可以继续踢球。
面对着惨剧,吉米·墨菲并没有被打倒,他迅速组建起了一支新的曼联队,参加了下一场比赛,以及1958年的足总杯决赛。
再现红魔的历史:对于曼联的球迷而言,1958年的慕尼黑空难是俱乐部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
但是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主帅巴斯比和查尔顿、后卫福克斯等年轻球员重组球队。
十年之后,曼联4比1击败了尤西比奥率领的本菲卡队,第一次获得了冠军杯。
赛后,巴斯比将那座为之奋斗的奖杯高高举其8次——代表着在空难中罹难的8名球员。
每举一次,他就将球员的名字大声念一遍。
这么一个励志的、饱含着奋斗意味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包括影片的主演和制片。
在剧中扮演吉米·墨菲的大卫·田纳特说:“我并不是球迷,但是当我拿到剧本的时候,我知道这会是一个值得一读的剧本。
因为我之前和编剧、导演有过合作。
不出我所料,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剧本。
在故事里,我们跟着曼联队展开了一段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复兴史。
我觉得整个故事都是励志而且大气磅礴的。
而且,这样的故事,不会得到什么恶评,因为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
我在看完剧本后,就决定要加入剧组。
”实际上,曼联的复兴史非常长,球队用了十年时间才从空难的泥潭中走出来。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说一支球队的复兴,显然不太现实。
影片的制片人茱莉亚·斯坦纳德说:“这是一个讲述一个团队如何重拾信心并从灾难中走出来的故事。
而且当年的那支曼联有着太多的传奇球员了。
活下来的查尔顿、遇难的邓肯·爱德华兹,都是巨星。
如果这些球员没有遇难,真不知道当下世界足坛的格局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拍摄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回忆球员、空难的。
而是希望人们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回信心的。
我们拍摄它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当时曼联队的这种不被困难打倒的勇气和信心的赞。
曼联队的这种历史,值得我们尊敬。
”面对彰显英国人顽强奋斗、不屈不饶精神的本剧,媒体给予了非常肯定的评价!
“CGI版本的老特拉福德球场看起来比真实的还要真实,年轻演员的表演和球技都很不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卫·田纳特的表演,他的发挥足以震撼到所有人。
——每日邮报 影片拍摄得非常精致,而且也揭露了当时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之间的诸多不同。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令人激动的,当然也令人动容。
如果你没哭,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比我还狠心肠的家伙。
——卫报”评论家们没有将此片看作一部地道的“体育运动片”,因为我们几乎没有看见导演摄制一出比赛还原的场景。
因为英国人想要的是,描绘精神!
导演詹姆斯·斯庄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发生在球场上,所以它并不是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影片。
我想要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球员的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当然,还有他们和年长者走出痛苦的历程。
我觉得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要看曼联的历史、曼联的故事,应该去看曼联队的纪录片。
而电影则一定要有主题和感动人的情节。
我所用的途径就是把目光集中在两个人身上,用他们的关系和心态的变化来展示这个大时代和大背景下的球队的故事。
”斯庄选择的是球队助理吉米·墨菲和年轻的鲍比·查尔顿。
他说:“查尔顿是众人皆知的大球星,而墨菲则算得上是一个幕后英雄。
墨菲在空难后,的确为整个俱乐部出了很多力,是他的坚定和坚持才让曼联队运作了下去。
他和查尔顿的关系并不为人所熟知,所以我们着重挖掘了他们的关系,用这两个人关系的变化展示了整个球队的命运。
我想,这就能叫做以小见大。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影片主旨和足球的联系并不是太大,它讲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虽然BBC为影片只投资了200万英镑,但是唤起的志气与动力,数百倍于此!
我们也希望,看见自己身边熟悉的事件,可以被拍摄成如此精神激励!
人,太需要一种精神!
作为一个很少看足球的人,最近还是跟风看了世界杯,从而开始了解到五大联赛,了解到曼联,刚好看到B站上架了这部《曼联重生》,也就看了。
最开始以为是关于足球奋斗或者球员成长的故事,没想到是关于慕尼黑空难的这一段历史。
电影是以博比查尔顿的视角,从一个小球员到出场,遭逢慕尼黑空难,许多队友的离世,以及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让曼联的旗帜得以继续飘扬。
—火焰永远炙热— 你心里永远炙热的火焰,让你有别于其他人,让你赴汤蹈火,不肯认输。
既然是关于足球,关于球队的电影,不管是怎样的主基调,穿插其中不可磨灭的,一定是对于足球的热爱。
这种热爱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博比而言,从最初的日日苦练的坚持,到能够上场后深夜难眠的激动,再到即使经历了灾难与分别,仍不能够彻底舍弃的热爱;在主帅巴斯比身上,是与英足总的据理力争;在助教墨菲身上,是对球员的严格训练;甚至,在那些我们所不知姓名的球迷身上,是一封封的信件与捐款。
“我们属于草地与球鞋,以及美丽足球”——这句借由巴斯比之口说出的话,大概是这群人共同的心声,即使身处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身份与境遇,至少心里这份热爱,是一样的。
—不知明日如何— “为什么我们会碰到这种事?
”博比含泪问道。
而这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世界上最大的公平就是,在灾难与死亡面前,我们一样脆弱,无论贫富、美丑、种族,在生死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青春洋溢的少年,与垂垂老矣的老翁,离开的时候都一样。
我们伤心,我们哭泣,为那些未尽的明天。
他以为只是一次出去比赛,没想到回来竟是永别。
这样的事情,的确很残忍。
—凤凰浴火重生— 在失去大部分球队主力,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要重新组建起一个球队,简直是地狱级的难度,但是,在助教墨菲的带领下,他们还是做到了。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仿佛要为那些逝去的人记住什么,留下什么。
在最后总决赛入场时,墨菲眼前光影交叠,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队员们,这是结束,也是在困难中艰难的重生,即使最后没有得到冠军,我也不觉遗憾了。
以前真的是不怎么看球,所以大概没有品味到其中的很多东西,可能之后会去看看联赛,体会体会红魔的魅力。
今天刚刚发现的一个免费查女友(男友)手机位置的网站,准确率99%,手机位置精确范围50米,连街道都可以显示,真不可思议!
www.126gps.com/?jacklee
曼联,一个对我而言多么重要的名字。
Man United,一个关于男人的传奇。
记得第一次自己挑选的盗版球衣就是曼联的,16块钱,那时候我上初一,现在我大三,也就是约莫十年前,按那时候的物价应该也不算便宜,呵呵。
妈妈原来要给我挑的是一只印有大公鸡队徽的蓝色球衣,你们知道的,就是法国队,不过我却懵懵懂懂的选择了另一支有着鲜艳的红色的球服。
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只觉得好看,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很漂亮的圆形队徽,住着一个拿着三叉戟的魔鬼。
沃达丰的标志也是以后了解球队后才知道。
这样一件漂亮的球衣让我有了了解球衣背后的那群人的故事的渴望以及带给我往后正式涉入足球的世界的源动力。
就这样,曼联完成了我对足球的启蒙和认知。
小学的时候没看过什么比赛,排同路队时听别人讲最多的无非是罗纳尔多,这是一个我妈妈都能说出的足球明星的名字,也是唯一的一个。
初中时,太多的人在吃饭作息时聊到贝克汉姆,我才知道他原来是曼联队的,不过已经转会皇马了。
也就是那时,学校到处都是皇马的球衣,连班级打比赛的球服都无可避免选择了有了万人迷小贝的热得发烫的皇马。
球衣上印有班级里才人想出的名句“咖啡的滋味”。
23号,我还记得我的同伴在23号球衣背后印上爱恋的女孩的暗语:“爱琴海”,他喜欢一个叫琴的女孩。
皇马的七匹狼明星效应席卷大江南北时,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无动于衷,皇马来华时我就像一个观望者看着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看着所谓的巨星。
我知道在我身体里依然流着红色的血液,驻扎在我心中的仍然是一个红色的魔鬼。
而且我的记忆中没有关于贝克汉姆在曼联踢球的任何观球经历。
这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我爱上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支球队。
不知为何,自从小贝出走曼联转投皇马后,曼联和皇马的成绩都没有原初那么美好了。
而我作为一个曼联球迷的开始尽是苦涩和郁闷,唯有默默的等待。
欧冠每每被一支叫做AC米兰的球队淘汰,那时候我第一次熬夜看欧冠,主持人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说着莫须有的安慰语句,曼联主客场都被一比零击败,克雷斯波和舍普琴科在我脑海中就是洪水猛兽。
高中时,又是AC米兰,曼联主场三比二,客场却三比零遭遇滑铁卢,这一次洪水猛兽变成了卡卡。
联赛里,一支蓝色的球队从默默无闻转瞬在球迷中家喻户晓,阿布的金元攻势以前所未有的潇洒姿态傲视着整个欧洲,在另一个狂妄不羁的教练穆里尼奥带领下,英超进入了蓝军切尔西时代。
学校里以及周遭的同学穿切尔西球服的年轻人像火势一样蔓延开来。
而我还在等待一个王朝的复辟。
一个属于红色的王朝。
从我第一次遇见曼联球衣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曼联,红魔的精神。
曼联是第一支看纪录片都能让我落泪的球队,也注定是最后一支。
我已经将他当成我的信仰。
记得有一期《天下足球》放慕尼黑空难五十年纪念的时候,可爱的段暄是主持人,语句中有着深深哀愁的他一定不知道,有多少曼联球迷仅仅看着这些熟悉无比的黑白画面,熟透于心的剧情都会一如既往泪如雨下。
父亲在一旁,我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慕尼黑空难带走了强盛曼联时代八名优秀的球员,这些有着出色天赋的年轻球员让当年的曼联成为冠军热门,而这场意外一下子让曼联陷入了绝境。
但是十年后,幸存的巴斯比的孩子们终于用自己的努力登上了欧洲之巅,巴斯比八次举起奖杯,每每将奖杯高举过头,都喊着一位逝去的同伴的名字,球员们割破中指,将鲜血滴入奖杯,洒在青色的草皮上,告慰九泉之下的同伴。
我拼命仰着头不让泪水那么明显滴落,后来,毫无办法的我只好奔去洗手间。
也是在当年,二零零八年,曼联完成了第三次登上欧洲之巅的壮举,再一次为同伴们献去最好的礼物。
空难五十年,巴斯比诞辰九十九周年,几次门柱救险,他们俨然是神的孩子。
套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话,这就是命运!
我不知道自己能爱一个人多久,但我确定我会一辈子只钟情于这支让我魂牵梦挂的球队,曼联,选择他我只用了一刹那的时间,如王菲唱得那般,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看,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可我已把自己的一切都烙上红魔的印记。
曼联!
代表的不只是足球,还有许多做人的态度。
而这种不屈于生活的态度将永远影响着我。
很幸运,我爱上了男人联队。
曼联 United 这部电影让我领略了红魔的精神,正如巴斯比说的,曼联队服胸前的徽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如果我是球迷,我会是魔迷.慕尼黑空难事件简介 1958年2月6日是全世界所有曼联球迷都无法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满载着俱乐部官员,教练,球员和随队记者等43人的客机在慕尼黑起飞时发生致命事故,刚刚客场淘汰红星队闯进冠军杯四强的曼联瞬间消失在夜空…… 飞机在慕尼黑加完油后连续两次起飞都告失败,第三次尝试飞机坠毁湮灭在茫茫白雪之中,导致22人丧生,包括8名球员,3名官员和8名记者。
现在让我们为这8位伟大的红魔哀悼: 邓肯·爱德华兹(Duncan Edwards)遇难时21岁。
被认为是曼联历史上最优秀的球员。
16岁185天出现在甲级联赛中,17岁入选英格兰队,身材高大,脚法细腻,擅于带球长途奔袭,巴斯比爵士(Sir Matt Busby)曾说“他也许是英格兰乃至世界最好的球员”。
罗杰·拜恩(Roger Byrne)遇难时29岁。
队长,伟大的左后卫,最早的巴斯比孩子之一,曼彻斯特 本地人。
为英格兰出赛33场。
天生的领袖气质使他从1954年2月成为红魔的队长,为曼联出场280次进20球。
率队三夺联赛冠军。
汤米·泰勒(Tommy Taylor)遇难时26岁。
曼联历史上最伟大的射手之一。
为曼联出赛189场打进128球,代表英格兰队在19场比赛中有16球进帐,可见其是一个极为罕见的高产射手。
马克·琼斯(Mark Jones)遇难时24岁。
中后卫,滞空能力强,擅于抢断后就地组织反击。
为曼联出场120次进1球 大卫·培格(David Pegg)遇难时22岁。
17岁成为曼联青年队主力,一个速度快技术好的前锋,帮助球队两夺联赛冠军。
为曼联出场150次打进28球。
艾迪·克尔曼(Eddie Coleman)遇难时21岁。
右中场矮小灵巧善于盘带,为球队两夺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在淘汰红星队的比赛打进两粒关键入球,没想到竟然成为绝唱!
为曼联出场108次 比利·惠兰(Liam Whelan)遇难时22岁。
爱尔兰国脚,中场球员,代表曼联79场进43球,曾创下8场连续进球的记录。
杰夫·本特(Geoff Bent )遇难时25岁。
队长拜恩的左后卫替补,在其他队肯定是绝对主力,但对曼联忠心耿耿的他选择留在红魔。
本来可以逃过这一劫,可是拜恩的受伤使他也搭上了这班飞机。
除此之外,杰基·布朗奇福勒尔(Jackie Branchflower)和强尼·巴里(Johnny Berry)等也因空难的打击未能恢复信心和体能,从此告别绿茵。
再次向以上的Flowers of ManUtd默哀并致敬!
空难十年后,曼联队捧起了冠军杯 为了曼联的复兴,空难的幸存者们强忍悲痛,用血泪和着汗水立即投入了工作。
昔日曾在曼联队踢球的队员纷纷赶来效力,空难后曼联的首场比赛是足总杯第5轮对谢菲尔德星期三队,上场阵容中除了福克斯和格雷格两名老队员外,其余全是替补和青年队员。
他们一进场,全场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曼联队同仇敌忾,以3比0获胜。
此后他们一路闯进足总杯决赛,但在决赛中负于博尔顿队。
在1958年的冠军杯半决赛首回合中,曼联在球迷的助威声中仍然以2比1战胜了AC米兰,捍卫了老特拉福德的荣誉,只是在客场失利。
此后曼联积极地培养新秀和招兵买马,许多英雄也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从四面八方投至曼联旗下,其中包括后卫坎特威尔、前锋丹尼斯·劳和边锋乔治·贝斯特等。
巴斯比说要花5年重建球队,1963年5月,他的苦心经营得到了报偿,曼联夺得了当年的足总杯冠军,这是慕尼黑空难后曼联首次夺冠。
1964年,在联赛和杯赛中共进46球的丹尼斯.劳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
1964/65赛季,新生的曼联队终于夺回了英格兰联赛军。
1966年,博比·查尔顿和曼联队友斯泰尔斯、约翰·康纳利一道为英格兰夺得了世界杯,而查尔顿也成为当年的欧洲足球先生。
1966/67赛季,曼联队再次成为联赛冠军。
众人齐心合力,不足十年光景,曼联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无坚不摧的足坛劲旅。
1968年5月29日,在慕尼黑空难整整10年后,巴斯比带领他的新孩子们终于捧起了欧洲冠军杯。
在温布利大球场,曼联面对尤西比奥领衔的葡萄牙本菲卡队,在大将丹尼斯·劳做手术缺阵的情况下,经过加时赛以4比1大胜对手。
慕尼黑空难的3名幸存者博比·查尔顿、比尔·福克斯和格雷格参加了这场决赛,查尔顿还攻入了第一球。
赛后他久久地伏在草地上,用绿草擦拭自己的泪水。
巴斯比也老泪纵横,和查尔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完成了对死者的誓言。
巴斯比把这尊曾经为之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的冠军杯高高举起了8次,每举一次就念一声10年前死去的球员的名字,全场观众随声万众鼓掌。
博比.查尔顿等队员纷纷割破中指,将鲜血滴进冠军杯中,然后倾洒在绿茵场上,以告慰那些故去的人的亡魂,倘若爱德华兹等人泉下有知,也会瞑目了。
1968年,才华横溢的乔治·贝斯特和博比·查尔顿分获当年欧洲足球先生第一、第二名,马特·巴斯比则被英女王授予爵士称号。
1969年1月,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巴斯比爵士宣布赛季结束后辞去主教练职务,退隐江湖。
这位60岁的苏格兰老人谢绝了球队的挽留,当他离开老特福德之日,10万余人夹道为他送行。
他带走的仅仅是一个爵士头衔和满身的伤痕,留下的却是众多金灿灿的奖杯,和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财富。
来至百度百科......
我不是球迷,吸引我的,是这段比故事更戏剧性的历史。
怎么跟人家比阿,球员空难后,举国同烈士般对待,人家对足球的感情、斗志。
学不来的阿。
“it's a phoenix , reliving from died ash." This is United. Jimmy 的坚持,就像一个父亲代替死去的孩子去完成生前的梦想。
Bobby的惶恐,就像当时车祸时自己的折磨。
Why we survive? I didn't get into it. 对于生还者,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接一个的死去,那样的痛苦,对于年轻的Bobby 来说太难承受。
有人会说,这是不是与我们映像中的曼联传奇太格格不入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孩。
然而我却宁愿相信这是真实的Bobby, 他就像金刚葫芦,他的身体内还存活在着他死去的兄弟们,我相信,在他的758场曼联比赛中,他的兄弟们一直在与他并肩作战。
大爱我们的United,祝福我们的United.Devotion is the key to the lock that holds your dream!
慕尼黑空难带给曼联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但同时也考验着曼联众将,红魔们用行动告诉世人什么是曼联精神!
这种精神会一直伴随曼联,永不放弃,诺坎普之夜的绝杀,莫斯科那个令人窒息的夜晚....巴斯比宝贝永远保佑曼联,曼联,一只永不放弃的王者之师!
真心不喜欢曼联。
褪去小痞子模样的JAKE着实令人着迷
故事性太一般了,从色调、音乐、演技就一个劲的煽情,没剧情支撑,你这是要扇观众的脸吗!
我觉得整个片子的重点太放在这个故事上了。不过看完以后想,要是今年欧冠曼联赢了巴萨,我貌似也能接受了。
内牛满面。
三星给摄影,很美~ 不是曼联球迷,没法给五星。对于某些曼联球迷们夸自家球队的同时非得骂骂巴萨的行径不予评论,咱温布利见分晓。
稍有些煽情,而我也不是曼联球迷
一般
我觉得打切尔西之前让大家看这个。打一针鸡血。维持到6月!
咁大件事拍得如此平淡
曼狗
其实拍的一般
bobby是skins里面的cook同一个演员。
一支伟大球队浴火重生的故事,不够热血和煽情,但是够详实的讲叙了曼联从空难后到重建复兴的这一历程。
作为非曼联球迷,我也得承认这的确是一部好片子!主要是演员阵容太犯规了啊><
"History is glorious but always be sad, the memories we should carry on..."这句与曼联无关与电影无关 只是触景而叹历史之殇
绝对是颜平均值最高的MU- - 哦册那原来切尔西真的叫车路士。。。
你如果因为太阳的消失而泪眼迷茫,你将永远看不到灿烂的星光。——泰戈尔
太过煽情
在死面前 你什么都不是 但是既然还活着 就要成为点什么 曼联做掉巴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