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稀烂,boss就那智商,还能做boss,用了别人的代码,还给人那么高的权限?
1. 一个风靡全球的游戏,boss因为害怕别人发现偷用了代码,最后用斧子砸了服务器?
谁家机房还常备一把斧子?
断电、拔网线都不会吗?
(腾讯:读书人怎么能叫偷呢?
就是模仿模仿) 2. 剧情生硬。
guy情绪低落,被黑人几句嘴炮整好了?
3. 一个强人工智能,和诺贝尔奖有毛的关系!
应该是图领奖。
4. 阴雨天气,几十人挤在一个破旧小屋,吃抠脚面,看上世纪的小电视,我被冒犯到了!
《失控玩家》今天在国内院线上映啦!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NPC眼中的世界。
而这个NPC有一天居然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当真实世界的人们看着他在游戏里大闹天宫的同时,他却萌生了想要拯救这个“不真实的”世界的想法。
这部电影的视角非常有趣,类似的设定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一直都有所探索,著名的有《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甚至我自己也经常想,我会不会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我的本质不过是一堆数字0和1?
归根结底,人还是喜欢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
这部电影的调性没有那么深沉,是轻松幽默的动作科幻喜剧。
我看电影的时候留意到其中几个有趣的英文文字游戏,还有几个非常实用的知识点,一起分享给你1 游戏给角色起名字真是偷了个大懒!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 Guy,如果把它翻译成“盖”,那就全无味道了。
Guy在英文里本身就表示一个(男)人。
有趣的是,当玩家们看到一个不按套路来的NPC时,发出了“Who is this Guy?”的感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这个名叫Guy的家伙是谁啊?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这哪儿冒出来的龟孙子?
”
男主的好朋友名叫 Buddy,如果音译成了“巴迪”,那又错过了一层文化梗。
Buddy英文里表示伙计、哥们、兄弟,本身也有好朋友的意思(不是好基友)。
所以当男主Guy和好友Buddy谈心的时候,叫他Buddy,既是叫名字,也是在叫哥们儿。
这个词也经常被省略成bud。
相当于男主名叫“人”,男主好朋友名叫“哥们”。
不得不吐槽一句,这款游戏设计者给角色起名字……也太偷懒了吧?
2 God is a troll. 上帝是个人渣
troll这个词在奇幻作品里经常出现,比如指环王里打算把霍比特人烤着吃了的troll长这样:
指环王里的troll再比如哈利波特里三小只大战的那只troll长这样:
哈利波特里的trolltroll在奇幻作品里通常是指长相丑陋的巨怪,所以当Milly说God is an absolute troll.的时候,Guy很惊奇,Trolls exist? 真的有巨怪这种生物嘛??
其实此troll非彼troll。
Milly口中的troll其实是internet troll,或者forum troll。
指的是故意网上破坏论坛,发布不良信息,惹恼别人的人。
Milly是想说:创造这个世界的那个人,真的是个烦人精。
但被Guy理解成了巨兽😂3 You said it! 说的对!
"you said it" 意思可不是: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你说的。
这句话其实是表达赞同对方说的话。
可以理解为: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比如:- I think Free Guy is a great movie. (《失控玩家》真好看!
)- You said it! 同意!
4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say this. 这话真不好说出口。
你认出《杀死伊芙》里的小变态了嘛?
当你要告诉某人一个不好的消息,又想显得自己很有同理心的时候,这句话直接拿来就能用。
There is no easy way to say this, but you failed your final exam. 这话说起来我也难受,你期末考试挂了。
5 今天阳光灿烂,枪林弹雨
Anchorman 就是主播的意思,anchor本意是锚,做动词可以表示主持节目,就是像锚一样定在那儿了。
anchorman就是新闻主播。
游戏里的新闻主播播报“天气”是说:今天天气温暖灿烂,with just a scattering of drive-bys.scattering表示零零星星的,少量的。
drive-by和开车关系不大,它指的是a shooting carried out from a passing vehicle,从移动的车上射击。
就是动作片里经常看到的开着车的枪战场面。
6 游戏皮肤 skin
“兔子”指着Guy说,Nice skin! 你这套皮肤很不错啊。
Guy 以为他在说自己的“皮肤”,于是回答:我可能就是比较幸运吧,我天生水润肌肤,吹弹可破(bushi)。
dewy skin就是指水润的皮肤。
dew是露水,dewy就是露水般的,用于描述皮肤就是说皮肤很水润光滑有光泽。
但其实,兔子说的“skin”是指游戏里的“皮肤”,就是一套扮相,一套服饰。
这里也是一个双关。
兔子作为游戏管理员不允许玩家使用NPC同款皮肤,所以要求他换掉(多谢豆友XGuaiMon指正),于是对他说:Lose the skin! Ditch it! 赶紧把那套装扮脱下来扔给我,不然我就要用抢的了!
7 light him up! 兄弟们,上!
你可能听过“you really light me up”的情话——你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让我变得快乐有活力了。
不过这里的"light him up" 是一个美式俚语,和情话没半点关系,反倒是一句引战神句。
“light him up”表示发起进攻,类似于中文里“兄弟们,上!
”好啦,这就是想跟大家分享的《失控玩家》中几个文字双关,如果你觉得有意思,就点个赞告诉我呗!
|创作:Juliet|审校:Juliet|排版:Juliet|总编:大风哥Wind
本文作者如果你想获取《失控玩家》英文剧本,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最近几年,在影片中添加复古元素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的一股潮流,而当这种代表过去的复古元素和代表新时代的电子游戏相结合后,几乎就是绝对的“财富密码”了。
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头号玩家》,因此,当《失控玩家》的预告片放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期待的,以为能够看到一部“简配版的《头号玩家》”,担当电影结束后我才回过味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电子游戏版的《父母爱情》”
01.外行看热闹从这部影片预告之初,我们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游戏元素,这让我这个爱好电子游戏的人非常兴奋。
然而真的看到电影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只是借了电子游戏的皮,本质上还是一个爱情片。
可以看得出,虽然这部电影运用到了非常多的游戏元素,埋了不少梗,但就整个电影的故事来看,导演和编剧似乎并不太懂电子游戏,很多地方都有着明显的硬伤,单纯的为戏剧冲突服务了。
最具代表性的一幕就是让一个游戏停服可以有一百种方法,最不济可以把全公司电闸拉了,然而在影片中,却是公司大老板身体力行,扛着消防斧挨个劈服务器。
真是“rapper会武术,服务器挡不住”啊。
而且,从我个人的感受以及对影院里其他观众的观察来看,虽然这部电影中堆砌了非常多的电子游戏梗,但完全比不上这部电影被过继给迪士尼后,迪士尼给的漫威和星战两个IP的效果。
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电子游戏梗与彩蛋,都只是变成了这部电影华丽堆砌的背景板。
02.莫名其妙的爱情那么,抛开所有的视觉元素,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核又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一部电影可以精准概括,那就是《乱》。
影片一开始,是“土拨鼠之日”式的time loop模式,讲着讲着,故事又开始走向了“楚门的世界”那种风格,接着又乱了。
因为这部电影不但要照顾游戏里的“盖和燃烧瓶女孩”的爱情故事,还要照顾游戏外“键盘和米莉”的爱情故事。
于是盖这个“trueman”在意识到自己是个“fakeman”之后,并没有反抗命运,寻求自身的实体化,而是一心一意的履行好自己工具人的职责,去帮助键盘和米莉实现目标。
而由于影片将过多的笔墨放在了游戏里,对游戏外世界中键盘和米莉这两个人的爱情纠葛却刻画的并不那么深刻和完满,两人之间能够碰撞出爱情火花的场景几乎没有,更像是一对实实在在的好搭档。
直到影片最后,机械降神一般的来了一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戏码,就很突兀。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电子游戏版的《父母爱情》的原因。
盖,以及其他NPC,都是键盘跟米莉创造出来的,而电影将近两个小时的大费周章,最终目的就是告诉米莉,键盘爱你,深深的爱着你,而且这话最后还是从他们的“孩子”-盖嘴里说的,看起来整部电影里盖是个失控的NPC,但到头来他还是没失控,忠实的履行着自己工具人的职责,让他的“爸爸”和“妈妈”走到了一起。
虽然整个故事让人想吐槽的地方太多,不过也有一点挺不错的,那就是盖这个AI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并没有想着反抗或者奴役人类,而是完成了父母之间的爱情助攻后,选择了安逸的呆在服务器之中,这么人畜无害的觉醒AI角色在世界电影大家庭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也算是另一种风格的“成人童话”了。
03.一张旧船票虽然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有些混乱,但在一些具体桥段上还是延用了传统美国电影中的那些桥段,比如一见倾心、英雄救美等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片中海边的那段演讲,同样的场景和台词你能在过去无数的美国大片中找到相同的影子,着实让人审美疲劳。
看完这部电影我脑海中第一时间跳出的就是小时候总听的一首歌,毛宁的《涛声依旧》,歌里有句词是“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失控玩家》这部电影看着新鲜元素很多,可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过去好莱坞程式化电影的又一次重复。
我看到好多人在推荐这部电影时说的都是在如今这个荒了一个夏天的电影市场上来看,《失控玩家》已经是一个相对不错的作品了。
但它确实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如果不是因为赶上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失控玩家》很有可能会和当年的《像素大战》一样,但《失控玩家》命好,赶上了现在这个片荒的档口,就在我写这篇文的时候,它的票房已经突破了1个亿,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看它又能看什么呢?
反正就是图一乐儿呗。
真要图一乐,还得是福瑞控
《失控玩家》客串演员&彩蛋_哔哩哔哩_bilibili首先盘点一下《失控玩家》的演员。
克里斯·埃文斯
盖和大佬对战的时候,召唤了美国队长盾牌,下一秒出现了克里斯·埃文斯,并且说了一句脏话。
克里斯·埃文斯此时的内心戏:我不是把盾牌给猎鹰了吗,怎么到你手中了?
看来是时候重出江湖了。
《美队4:大战死侍》确认。
塔伊加·维迪提
塔伊加·维迪提饰演了公司老板安东万,他执导了《雷神3、4》,并且饰演了石头人。
查宁·塔图姆
查宁·塔图姆出现在电影开头,扮演一位游戏玩家。
盖去拿视频的时候,查宁·塔图姆再次出现。
查宁·塔图姆也算半个漫威演员,2014年1月,《X战警》制片人宣布将拍《牌皇》,由查宁·塔图姆饰演。
2015年1月,福斯宣布《牌皇》定档2016年10月7日上映。
2019年,迪士尼收购了福斯,不久之后正式宣布取消这部电影。
休·杰克曼
继《死侍2》片尾彩蛋出现金刚狼后,休·杰克曼再次客串瑞安·雷诺兹的电影。
电影开头米莉找到一个蒙面玩家,通过他获取安东万的信息,这个蒙面玩家就是由休·杰克曼配音。
道恩·强森瑞安·雷诺兹客串了《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道恩·强森也客串了《失控玩家》,为一位劫匪配音,最终盖抢走了他的墨镜。
福斯发布过一个“大佬特辑”,大佬说他每天早晨都要喝一杯高蛋白饮料,就是在恶搞《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有人以为大佬的身体是道恩·强森,不是的,是健美运动员亚伦·里德(Aaron Reed)。
这腿太恐怖了,可以直接把我夹断。
蒂娜·菲
查宁·塔图姆见到盖后,想请盖帮忙,说他的口头禅。
这时,查宁·塔图姆的玩家抱怨他妈妈在这个时候用吸尘器。
他妈妈就是由蒂娜·菲饰演。
约翰·卡拉辛斯基
《寂静之地》导演、主演约翰·卡拉辛斯基也客串了《失控玩家》。
盖通过做好事升级的行为引发了玩家们的热议,这时出现了约翰·卡拉辛斯基饰演的游戏玩家,只有他的声音和剪影,没有露脸。
你发现了吗,好几个客串都是只有声音,克里斯·埃文斯虽然露脸了但也只有1秒钟。
导演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预算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套路,因为总有人会为了错过的客串再去看一遍。
但你再看五遍可能也找不到约翰·卡拉辛斯基在哪儿。
除此之外,电影还出现了许多油管网红,比如Jacksepticeye、Ninja、Pokimane、DanTDM 、LazarBeam。
很多人觉得键盘很眼熟,因为他演过《怪奇物语》。
《失控玩家》导演肖恩·利维,也是《怪奇物语》的导演之一。
最后说说卡米尔·科斯塔克。
和前面的演员相比,卡米尔·科斯塔克只是一个十八线演员,但她反而是最抢镜的,因为她有一双大眼睛。
卡米尔·科斯塔克也勉强算是和漫威有关,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个“斯塔克”,四舍五入约等于钢铁侠客串了。
再四舍五入一下,就约等于钢铁侠、美队、金刚狼、死侍、牌皇、黑亚当同框了。
再四舍五入一下,就约等于这是《复联大战X战警大战黑亚当》。
再四舍五入一下,不行了,不能再四舍五入了,再四舍五入就要爆了。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失控玩家》的电影梗。
《失控玩家》相当于是游戏版《楚门的世界》,都是讲述主角意识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骗局。
再比如每当楚门想要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人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阻止他,但他最后还是出去了。
《失控玩家》里的NPC也无法离开海边,但盖最后还是去了海的另一边。
盖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对金鱼微笑、吃麦片、喝咖啡、上班……致敬了《土拨鼠之日》。
后来他打击犯罪来练级,每次死了就再来一次,一步步从萌新变成了老司机,让人联想到《源代码》和《明日边缘》,其实这两部电影也是致敬《土拨鼠之日》。
盖练级的过程中救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穿着《冰雪奇缘》的安娜的衣服。
两人骑摩托车冲出大厦,致敬了《黑客帝国2》,这两部电影都是探讨自由意志。
查宁·塔图姆提到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查宁·塔图姆的玩家的房间里贴了《死侍》《复联3》,以及《瑞克和莫蒂》的海报。
这个彩蛋很有意思,因为这意味着《失控玩家》的世界,也就是游戏外面的世界,也有瑞安·雷诺兹。
如果他看到《自由城》的NPC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他会是什么反应呢?
瑞安·雷诺兹成熟了,终于不提《绿灯侠》了。
查宁·塔图姆的玩家的桌子上还出现了《圣诞夜惊魂》里的骷髅杰克的手办。
在和大佬对战的过程中,盖使用了美国队长盾牌、绿巨人的手臂,以及《星战》的光剑,与此同时响起了《星战》主题曲。
其实应该让朱迪·科默来玩光剑,毕竟她是蕾伊的母亲。
安东万用斧头砍服务器,致敬了《闪灵》。
并不是说用斧头砍东西就是致敬《闪灵》,更重要是《闪灵》中杰克在伤害房间里的人,而安东万的行为也会杀死服务器里的人。
无独有偶,《头号玩家》也致敬了《闪灵》。
结局致敬了《头号玩家》。
《头号玩家》最后,韦德很喜欢绿洲,但还是决定每周二、四关闭绿洲,因为现实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
最后盖说的那段话也是这个意思,抵制游戏和过于沉溺游戏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在游戏和现实之间把握一个平衡。
盖还说,他之所以喜欢米莉,是因为这是他的程序。
米莉猛然发现,盖其实是键盘写给她的情书,于是和键盘在一起了。
所以盖从头到尾都是个备胎,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如果盖不说那段话,米莉就不会去找键盘,但是盖还是这么做了,因为他是人类高质量舔狗,只要女神幸福,他就幸福。
米莉有两个男朋友,游戏里一个,现实里一个,一个玩腻了还有另一个,但盖只有一个女朋友。
虽然电影没有提绿灯侠,但最后瑞安·雷诺兹还是成了绿灯侠。
再来盘点一下游戏梗。
整个《自由城》游戏都致敬了《侠盗猎车手》,玩家可以抢交通工具、抢劫、打人、做任务,而且犯罪之后还会增加警星。
安东万在后台给盖和米莉增加警星,和《侠盗猎车手》玩家通过输秘籍消警星是类似的。
电影开头,一辆坦克碾过一辆汽车,这辆坦克正是《光环》里的天蝎坦克。
在键盘的公寓,我们可以看到《吃豆人》的全息投影。
并且他还有一盏红色幽灵的灯。
米莉去拿视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群NPC,这时盖骑着摩托车出现了,随后使用了《洛克人》的爆能枪。
米莉和盖多次使用传送枪,致敬了《传送门》。
查宁·塔图姆跳牙线舞,致敬了《堡垒之夜》。
盖和大佬对战的时候,盖使用了《堡垒之夜》的彩虹独角兽锄头,
以及《半条命2》的重力枪。
其实《失控玩家》的剧情是比较俗套的,不过娱乐性和视觉效果,以及钢铁侠的大眼睛弥补了剧情的薄弱。
当然,钢铁侠的大眼睛不重要,我才不是为了钢铁侠的大眼睛才来看这部电影的,主要还是为了看娱乐性和视觉效果。
《赛车游戏里的女孩》那天在沙漠嘉年华,我开着福特要去比赛。
所有人都在尖叫,好像疯了,她也不例外。
在护栏外,她站在角落里,时而看看眼前的地面,时而跳起来欢呼。
车子熄火了,所以我停下来,多看了她一会儿。
她有点美,看不清眼睛,有点让人难以捉摸。
我按了按喇叭,她没有听见。
我收手趴在方向盘上,索性不动了。
她在看什么呢?
我猜了很久。
切换不同的视角来看她。
她的头顶没有名字,和从前碰到过的所有陌生人一样。
都是安排好了的:出现在我面前,然后等待被遗失,在宽广的系统里。
我加大油门,开车撞向护栏。
就在她眼前的护栏溅起好看的火花。
但,没有丝毫的损坏。
我一遍接一遍地撞,希望这些重复的动作能引起她的注意。
2017/9/12作者/曹僧
【I'm a love letter for you】Ryan + 小变态 + Steve,漫威 + BBC + NETFLIX,然后是好久不见的钱老板,彪了脏话没有再注意“language”的桃总,在《头号玩家》般的彩蛋中惊现了《西部世界》的玩法。
太快乐了。
以至于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出现Mariah Carey的惊喜在最后的ED直接放全牛姐的Fantasy的时候会这么好哭,还有电影最后Millie发现Keys设定的梦中情人的代码是以自己为原型时直接冲出房间奔向Keys,非常chick flick,但是好受用。
以及最后Ryan看到基友活下来两个人真诚的拥抱。
对于游戏NPC的探讨,很商业,很爆米花,但是的确打到我心里去了。
我好喜欢电影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在打打闹闹的愉悦中发现了要做自己的主题。
看电影的时候我看得非常真情实感,完全想到了自己玩游戏的经历。
就像影片中一位博主质疑的那样,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人不喜欢在游戏里面随心所欲,代替的喜悦是只是看着游戏NPC吗?
有啊。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Animal Crossing》会这么风靡全球。
我可以不钓鱼,可以不下海,也可以不建岛,只是坐在广场上,看美玲和艳后讨论什么颜色的唇膏好;看玩具熊和茶茶丸在广场上跑来跑去;看小润和杰克自恋地互相打招呼。
我喜欢在海滩上等,看有没有流星划过,然后我可以按下“A”键。
我不一定要成立一个多么宏伟的岛,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它完成了我的田园梦想,然后我可以蜗居在这里。
看着游戏里面的这些NPC,我不想他们走,也不理解那些为了赶走小动物的打他们的方法。
他们不应该只是数据而已。
所以Ryan在发现自己有更多可能性的时候才会和朋友说,不要觉得自己只能墨守成规、随波逐流。
他保持善良,说诚实的话,他做好事,他依然升级了,依然赚到钱了。
NPC的意识决定可以为了成全自己直接罢工,而我们在这个社会中,为了所谓成年人的法则,有多久,没有好好审查自己的内心了呢?
NPC没有让游戏戏弄了他们,他们勇敢做自己。
原来我还不如他们啊。
我不想成为被社会规则愚弄的人。
我想成为一个快乐的free guy~
PS:我喜欢电影里小变态掏出枪把警车干掉之后直接拉住Ryan就吻住他,Ryan觉醒的代码在他的身后像小翅膀一样。
TAT我真的是一个爆哭,我的眼泪不值钱!
无聊。
就是讲一个游戏角色觉醒的故事。
想想挺悲哀的:他觉醒了有什么用,知道自己只是个游戏人物,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但什么也改变不了。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并不好,其它NPC最起码过的无忧无虑,男主能吗?
最后的爱情戏真是太扯了,一整集都在看男主和女主恋爱,最后突然女主换了男朋友……什么破电影!
某网友评论: 真的无语这个结局,男二都没什么戏份还把男主绿了。
等于男主白忙半天。
摩托车旋转开枪那段太刺激了!
《楚门的世界》《头号玩家》《刀剑神域》的影子有爱情,有友情,最后那段“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演讲激动人心。
个人感觉比头号玩家好看很多,评分貌似低了?
爱情刻画成分感觉还挺高,说教比头号玩家少一点,整体看着就是特别的刺激。
三段感觉特别震撼的:1.盖和游戏中的女主(燃烧瓶)骑上摩托车旋转开枪打保安那一段,太爽了,慢镜头很过瘾。
旋转,骑车,我开着枪2.女主和盖在游戏中唤醒记忆,接吻的画面。
(隐隐约约猜到了表白结尾,影片多多少少也一直有一点暗示,键盘和米莉的感情,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打动我。
这个游戏代码究竟是谁写的?
“盖”是谁创造的人工智能,盖就是键盘他自己,从盖的程序设定“单相思之苦”我就朦胧察觉到了。
)
3.最后的最后,除去男女主的感情线,我觉得这个保安巴迪简直是人间最强最棒最值得的好友了,这样的朋友可遇不可求,如果我是盖,我会超爱巴迪。
影片中巴迪和盖的对话,说到“我正在为我最好的朋友排忧解难,这就是真实的。
”以及最后两人大桥上的告别,真挚的友情打动人心。
小细节:男女主在马路中间相互拥吻对应盖和巴迪马路中间相互拥抱。
还有很多小细节也特别打动我,比如说关于人工智能生成新生命,这一点里面感觉有刀剑神域第三季的影子了。
聊正题之前先吐槽一下Free Guy的中文翻译。
Free Guy是个谐音梗,是自由人的意思,也是自由的Guy(主角名字)的意思。
把梗翻过来比较难,结果中文翻译直接放弃治疗了,整出来个失控玩家,但Guy不是玩家而是非玩家角色(NPC),这误导观众了好嘛。
好吧,这有点剧透,后面的内容也会有点剧透。
香港的翻译好一些,爆机自由仁,尽量把谐音梗保留下来了。
整个影片的故事没有什么悬念,标准的英雄之旅,启程、启蒙、归返三幕,归返里有标准的复苏情节。
对我而言,整个故事唯一的亮点是Guy发现自己只是一个NPC后探求存在的意义。
Guy了解到他的世界是假的,他不是一个真的人,他身边的NPC和他一样都是假的,万念俱灰,找到自己的哥们Buddy(这又是一个谐音梗,Buddy就是哥们),问还有什么是真的。
Buddy很乐观的说,此时此刻,你诉说着烦恼,我想办法理解你的烦恼,这就是真的。
这其实是一个人何以为人的哲学问题。
有人认为人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判断问题值不值得解决,这就构成了人。
有人认为人不能独立成人,人是在家庭、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除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还要具备大家能够讲道理好好说话的交往理性。
如果真的存在狼孩,脱离人类社会长大的狼孩必然会丧失交往理性,无法融入人类社会。
当一个人成人之后,是拥有很多自由,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还是要考虑到其他人的自由,而且一直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Guy找Buddy倾诉,Buddy试着理解Guy,安慰Guy,这是为了真正理解彼此而展开的对话交谈,这就是NPC们存在交往理性的证明。
这个桥段非常巧妙和自然,短短几句话就升华了这个套路故事。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先驱乔托·卡努杜在《第七艺术宣言》一文中首次提出“电影是一门艺术”的理论主张,卡奴杜认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种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相综合的崭新艺术形式。
卡努杜用文字的方式论证并提出了电影是一门艺术,此观点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电影不过是一种新奇的马戏的观点大相径庭,他为电影这一伟大的艺术正名,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启迪性的思维。
110年以后的今天,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失控玩家》用电影的方式向世人宣布,游戏,应该配得上更为正面的审视,游戏内容也不应仅停留在娱乐大众的工具性上,它能够像110年前的电影一样背负更大的艺术使命,甚至超越过往的所有艺术形式,成为崭新的第九艺术。
在进入影院观看《失控玩家》的前一天,笔者在家重温了《银翼杀手2049》,2049和过往许多优秀的科幻电影一样,将人类文明置于了一个可以复制灵魂与精神的科技时代,人造人这一命题唤醒了观众最本真的道德焦虑和人伦思考,承载感性世界的灵魂第一次能被理性的科技与代码所编写,灵与肉之间的隔阂被打破。
人们面对脑海里似真似假的记忆与感情,面对自身拥有的这副未诞生于自然的躯壳时,陷于一种颠覆性的认知之中,哲学的命题笔者学浅不是很懂,但片中传递的迷惘却是扑面而来——我的肉身感受到刀刮、雨打的真切疼痛,但我的精神却是被0与1的代码所编写出来的虚假产物,我到底是不是我?
我到底能不能掌握自身拥有的一切?
这些焦虑是在我们现有的认知环境下是无止尽的。
除2049以外,许多影视留名的电影也在探讨这一问题,但电影在这一些带有哲学思考的问题的探讨上存在着私人性和引导性,导演将自身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只能作为一名倾听者,尝试去认同或否认导演的观念,或是依照导演的思维去寻找一种与自身情绪和过往经历的共鸣,在这一层面,话语权并不在接收者那里,换言之,观众可以保留自身的想法,却没有选择。
游戏是赋予人们选择的艺术,这也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
《失控玩家》电影很大程度参考了游戏行业大名鼎鼎的作品侠盗猎车手(以下简称其英文名称缩写GTA)系列,此款游戏是游戏行业首屈一指的开放世界沙盒游戏,它能风靡全球的一个很大原因便是它赋予了玩家选择的权力。
在GTA中,玩家可以将自己的意指移植到游戏里角色身上,可以决定他的高矮胖瘦,决定他的衣着打扮,甚至能决定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游戏中的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玩家精神思想的一种继承,他是玩家灵魂世界的部分再现,这一游戏方式与上文提到的《银翼杀手2049》中人造人的理念和片中所蕴含的哲思有着一定的重合度,但不同的是这次的书写者由单一的导演变为了每位玩家自己,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主体可以去践行自己的理念,通过这些像素点拼凑而成的图案去展示自己的信条。
并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艺术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些哲学思考的验证工具,GTA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图形处理技术发展的影像,游戏画面经历了高清化的进化,游戏里的内容也变得更为生动和真切,游戏里的NPC(非玩家控制角色)由卡通化变得高清化,如同真实世界中得人类一样栩栩如生,这种与现实生活的趋同,使得玩家对于NPC的看法有着颠覆性的改变,玩家群体在面对越来越像真人并且拥有类似真人情感的NPC时,已经由原来的漠不关心和蔑视变为了带有一点自身看法的审视,玩家自身控制的角色在这个自由世界的行为也越来越像是在真实世界所进行,这个角色可以看作是自身灵魂的演绎,也按照自身的意志行动。
对比《失控玩家》和《银翼杀手2049》来看,两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其实都在探讨一件事情——人到底能否将需要灵魂与肉身的双重真实,但不同的是《失控玩家》揭示了游戏可以赋予人们更多的选择,人们面对这一问题可以悲观地选择躺平,也可以率性而活,选择自己所爱的事,发生的事情不管怎样都是自身精神和经历的外化,代表着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哲思与见解。
1911年卡努杜写下的《第七艺术宣言》为电影摆脱了低俗娱乐的功能化符号,同时也为电影树立一个崇高的精神使命——成为一门艺术,这才使得电影和电影创作者能够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受到世人的欣赏,为后来无数永铸人类历史的电影提供了名号。
2021年,在面对大众舆论对游戏行业新一轮的仇视和污蔑之时,将游戏重新定义为“精神鸦片”时,《失控玩家》的出现出色地为游戏产业正名,它展示了游戏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更不是损人心智的精神毒品,游戏能够承载人类的情感和爱,塑造更美丽的幻境,承载比以往其他艺术形式更宏大的命题与更精妙的思考,它是理性与感性的总和,是代码与诗歌的交汇,是第九艺术,一种全新的艺术。
美国马化腾强取豪夺初创团队游戏代码,最终被绳之以法的正能量故事。
劝阿宅奔现充之作,去建立实诚的亲密关系,还有些吐槽电影的味道,不过什么自由意志人工智能啥的,基本都是胡扯,你是谁也并不由你当下的感受决定,那些都是虚无的浪漫主义,因为你就已经他么不得不活在当下,当然了,在强国,这片还有有些现实意义的,那些斜杆青年、后浪站小将、微博粉嘟噜、八组抗联等等,快从那一坨美梦里醒过来吧,看看世界的真实。
能看还是能看,这剧作实在是太敷衍了,有看点的元素和议题基本沦为轻巧的包装,老梗的堆砌,重情绪,轻情节,自洽什么的都不管了,更别说厚度。看似乌托邦的结尾,非NPC的AI果然还是认了自己就是人类用来表白的机器,既然是这样,你们人类就不要一口一句非NPC的自主意识、生命权利呀。
创意和概念都太老了
剧情烂死了.
Don’t make a bad movie, make a good movie梦回《赛博朋克2077》发售;漏洞百出的文本远比自由城更随心所欲。作为玩家&观众,我都很失望。
《西部世界》+《楚门的世界》,NPC拯救世界。程序员的情书,是为你coding,为你debug,太浪漫了吧,我喜欢程序员。
我女朋友朱迪科默演的真好!消遣时间时可以看一下,挺有趣的。
这也太失望了,哪里是什么《失控玩家》,分明是《守法公民》啊!整个电影从审美到剧情完完全全吃老本,英雄救美,人鬼(机)虐恋,重生循环,楚门世界,多少年的剩饭,还是有人觉得香,如果不是因为高清画质,我甚至会以为这是90年代的某个烂片。如果说Guy是程序员给女友的情书,那么本片就是导演给观众的麻醉药,他掌握了当代年轻人的观影财富密码,只要花钱买版权,在故事的结尾塞几个热门游戏或者经典电影的道具,大家就嗨了:这他妈的才叫惊喜!我不觉得这种拿来主义可以被称为惊喜,这是懒,是鸡贼,是把电影当成广告来拍。导演浑然不觉自己和游戏里面的安托万一样,受众喜欢什么,他就一通乱塞,根本意识不到电影和游戏的区别。而那些年轻观众就像是还没有觉醒的NPC,他们甚至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这就是可以给满分的电影。这一切才是真的失控。
廊坊影院全线闭线,只能看枪版了。加长版《Rope A Dope》
草薙素子挣扎了一辈子自己到底是人还是机器,美国人简单粗暴地定义为甭管你是个啥只要你有自由意志你就是个好东西。
簡單 緊湊 搞笑 entertaining 當然要過度解讀一下這場npc革命也無傷大雅 原本我以為Tatum奉獻自黑(爆)式出櫃演出已經是最好笑 我太天真 最後「決戰」充滿迪士尼自肥彩蛋 全場觀眾笑到打鳴 好解壓 考慮到看完之後的開心及回味程度 我也去把自殺小隊改成四星了
其实还蛮老套的,很多逻辑的东西也不能深究,千万别扯楚门的梗,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但再次给了迪爸爸彰显家底的机会,光剑和星盾出来那一刻全场嗨翻天,不过MVP我还是想给Wrecking ball
在《楚門的世界》《她》《頭號玩家》等類似主題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創作而成的商業電影。眾多NPC在某種(可能幼稚的)革命理念下達成聯合、開展罷工,本是影片具有政治經濟學意味的情節段落。但顯然影片最終放弃了這條集體主義的進路,又回到了高度個人化的情感,並以同資本家的讓步性、私利性的商業談判,作為虛擬世界的烏托邦理想的實踐和完成方式。IMAX 3D版,2021年9月6日17:10於金逸花地1號廳。
终于有人拍出理工男的浪漫了! 我的程序设置就是这样 表白的瞬间我竟然感动到掉了泪 天呐
如果倒数第二幕改成男女主角在街上深情相拥后被车撞飞并意识到自己在另一层虚拟世界中就可以算神作了!
游戏化,或电影的某种倾向。
这种类型电影看过不少了,这部是其中最无聊,最俗套,想象力最匮乏的一部。同样是NPC找回人格又找到真爱的故事,《乐高大电影》比这好看几万倍。
感觉大家情绪最高点和笑点编排最意外有效处都在复联那段
及格线吧。笑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