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都是为了三年前的情怀去的,三年前陪你西雅图的人现在依然在你身边吗?
这广告文案我打满分,然后这部真的无力正分。
1.为了改观第一部里的小三角色,汤唯摇身一变赌场公关,宣传的正能量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赌桌上跌倒不靠偷筹码爬起来而是澳门风水不行去拉斯维加斯爬起来。
这主角光环也真的是倍儿大了!!!
2.男女主角靠书信,还是由书店托马斯先生转寄书信联络。
我就纳闷了,去拉斯维加斯的那段两人是怎么联系的,你们是书信不是微信呐!
两个不知道地址的人,隔空写信,而且构思了人物形象,你们这样yy,是很危险的妄想症!!!
3.剧中刻意诗词歌赋满篇,倡导学习中国文化,真是煞费苦心。
最压轴的老太太和老先生,老先生不是因为男主中国人而是因为男主和他孙子一样会说西班牙语才对男主侧面。
我也是略感心酸,这是打谁的脸!
中文地位在美国忽上忽下⋯⋯4.老太太和老先生的故事,是剧中所有角色的亮点,尤其教堂结婚那一段,老先生说的那段话,活到八十多了谁先走的问题,两个人走过七十年,先走的人应该没有那么痛苦。
可是最后老先生过世成了没有根的人,你不觉得非常可怜吗?!
5.五百次的擦肩没有换来一次回眸,这种猿粪实在太刻意了,最后三分钟相遇无力吐槽,女主去机场了回澳门掉头去的邮局刚好男主也在。
编剧大人你这是写神话故事吗?!
假得没谱。
最后我全程两个多小时没有尿点是看的影厅冷气实在不给力,看得大汗淋漓。
愚蠢的废话太多了。
“你知道仙人掌吗?
”“你见过海鸥捕食吗?
”书信的内容真的没劲。
完全不想重复吧,听着都尴尬。
文艺片中最浅薄没劲的那一类。
涉及爷爷奶奶的段落还好,但也只是还好。
男女主角之间就是漫长无聊乏味看得我脑仁儿疼。。。
神州专车出现的时候全场哄笑。
书信交流固然是种挺美好的仪式,但,文学性,不是背两句牵强附会的诗就能达到的。
剧作者的审美水准停留在中学阶段,又尽是市侩。
我不懂人生,也不期待片中的一切。
冲着第一部去看的,因为真的很喜欢第一部。
但是可能之前没有搞清楚,这个故事原来是本小说。
所以第一部和第二部,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不是续集。
当时走出电影院就觉得,这部电影除了名字,和第一部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片子虽然拍的挺有意思的,通过写信牵连着两个人。
但是我觉得有些地方太牵强了。
虽然可能是我太计较这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艺术也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啊。
比如说汤唯都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她还在写信,就算有回信,那不也是寄回家,能收到吗。
最后老人死了,解开了为什么会突然没有消息的原因。
但是那里的套路,虽然挺唯美,但是现实中哪有那么多那么唯美的恰巧偶遇。
恰巧插肩而过。
而且结局也有点模糊。
好了,这是艺术吧,总是高于生活一些。
女主角开始就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藿香正气地歌颂了一下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对澳门的巨大作用,从而保证了本片不论之后粗现了什么情节都不会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实我觉得,爱情电影么,有点小浪漫就可以,如果用力过猛,真的容易跑偏....一个是没受过什么正经教育,从小成长于烂赌家庭的且仍旧嗜赌成性混迹于澳门的赌场女公关一个是居心叵测坑客户的钱财的地产中介可能因为事业不那么有成,所以很闲,因此成了笔友....当然还要感谢84号的老先生,因为更闲,竟然没事帮笔友们互相配对,还说能从中体会人生真谛,跟据其葬礼上来看,哥们懂得语种是实在是多,伦敦蓝翔语言技校毕业的吧?
两个人各自走在自己事业线的钢丝上,终于都栽了....自从两个人都栽了以后,两个人都开始发梦了...(其实我觉得导演也开始发梦了)先是小罗莉把之前困在裤裆里的三观拿了出来摔一个粉碎,换了20万之后就去赌场翻了身,其实这是延续了上一集的观点:你想获得inner peace吗?
来先变成一个婊子,当然,前边的定语不一样,你可以是绿茶,红茶或者奶茶之类的,但是,一定要是一个婊.....更神奇的是那么重气节得了老爷爷竟然请大牛回来吃饭.....说真的小萝莉为钱所困,上了王老版的床,我还能理解,老爷爷为啥找大牛回啦?
导演之前使出吃奶的力气,把老爷爷装成一个仙风入骨的老正经逼,最后老爷爷神奇的的跳回TVB里的路人甲形象....即使你虐我千百遍,我还待你如初恋...然后小萝莉还了钱,王老板说其实我不是就是想睡睡你,我还是想提拔你一下....这就好像是来了一个大老板,本来是说零售,现在提出来想和你合作....小萝莉却不干了....因为老娘有钱了....大老板估计这时候脑袋有点懵圈,我也是...当然,大牛也比较神奇...这么二了吧唧,还有个洋妞对他死心塌地,看上他哪儿了呢?
可能是傻吧?
后来老爷爷死掉了,老奶奶对大牛说,房子卖给你了,你给多少无所谓,够我养老就行,我家乡在中国一个风景区,你也知道!大牛心说:大妈您不想卖就明说,何必绕这么大圈子...最后两个网友终于在伦敦见面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约炮,还没搞定,就好像兴冲冲下了个A片,发现全是前戏,让我怎么给三星?
PS 1于是两个人,夕阳下,泰晤士河边,没羞没臊的在一起小萝莉告诉大牛:老娘为了还债陪睡过!
一晚上20万港纸!
大牛哭着对小萝莉说:你这价格超过好多网红外围了!
我尼玛赚大了!
我好感动!
PS 2给前传打个小广告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201038/
很多姑娘问:我为什么总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
数年以前,我读余杰的一本小说《香草山》,书中的男女青年以书信文字相爱,用彼此相知的灵魂,探讨着人世间的孤独,自由,与爱。
书中最后写下这样一句情诗——“在这片已经不再蔚蓝、不再纯洁的天空下,如果还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生活就值得我为之受苦。
”从此我懂得,之所以觉得苦,觉得生活操蛋,不值得,是因为没有那双共同望向黑暗的眼睛。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被这句情诗攫住,并以此寻觅那“香草山上的良人”,我信这世上的爱情就是,两颗真心,对对碰。
这就是对的人,如圣经之歌:“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
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可后来我知道,斯人,非物,并不是羚羊或者小鹿。
人类比动物痛苦的一点是,鼻子不行,没有办法像羚羊小鹿那样通过气味辨别真心;耳朵嘴巴都不行,总是鸡同鸭讲;我也不能像深海座头鲸那样,通过同频率,来辨别爱人。
于是,我们遇不到。
生活之苦,饱尝孤独,就成了必然。
因为,我们已戴上生存的面具。
就像电影里,脆弱少女,是烈焰红唇赌场公关。
明明一颗赤子之心,却是唯利是图房产经纪。
这是人类自己发明的很可笑的东西,人人都不喜欢,可是人人都在带着。
历史专栏作者当了网红。
作家在卖广告。
歌手在写段子。
不还房贷的教师不是好的厨子——人人都不喜欢自己。
人间最像地狱的一点就是:你总要用你最不喜欢的那张脸活着。
活着也就算了,认了,可发现最后,精疲力尽之后,还要用足够的勇气,去摘下那个面具,才能遇到真爱。
然后才能在后半生见到天堂。
所以我从不埋怨那些不相信真爱的人,因为我知道,光摘下面具,可能就已经耗尽他所有力气。
从此谁都渴望等待良人,将面具之下的我们,带走。
只见真心,不见套路。
什么是真心?
真心不过是,此生我只求两分衣食无虞,两分琴棋书画,剩下六分一片痴心,与你沉李浮瓜,淡看云,轻唱雨,花可溅泪,鸟亦惊心。
什么是套路?
是我发现,为了那两分衣食,居然要蚕食,隐藏,抛弃我所有坚守,剩下的是鱼死网破,是纸醉金迷,是去国难还乡。
而且拿着面具的我们,最害怕的是,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我若真心会遇到的是谁的套路;更遗憾的是,当我们决定拿出套路的时候,往往伤的却是一颗真心。
这让我们混乱,混乱带来堕落,带来更大的孤独,带来迷惘和漠然。
直到最后前半生的信仰全部崩盘,然后,死而向生。
大智若愚,大爱如空。
不过就是这样罢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被感动,只不过是,我们看到了一场真爱。
电影里,一家书店,让他们卸下彼此背负,摘下彼此面具,拥有真心沟通的桥梁。
而老人之心安,是因为,那桥,他从来不需要。
他高贵,正直,令人尊敬。
他用他的坚守化作一面玻璃墙,为自己的真心挡风遮雨,却又坦坦荡荡让人看见。
他比我们都勇敢。
所以他安安心心,魂归故里。
他是一株屈原笔下的兰芷,他回了香草山。
而对于霓虹之下苟且活着的,年轻的,苟且着的我们,也有一个初心之故里需要魂归去,在那故里,那“香草山”,等着我们突破那些面具,混乱,狂热之后,躺在星空之下,依然可以心魂归去来兮。
在那里,我们空着一只手,等待着一个人握住。
不因面具而错过,不因混乱而错过,不因堕落而错过,在见面的那一刻,我不说话,而你全部懂得。
云中谁寄锦书来?
也许明天会来。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许永远不来。
若那个人来了,带来了温暖,便叫作爱;若那个人没来,我们同样也卸下了面具,那叫真诚。
爱和真诚,都是我们得到后,不会遗憾的事情。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大家都拚命争着向上爬,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己,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急于奔走钻营争权夺利,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树立。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易,形消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离骚》
打分:52/100,★★。
对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还算有好感。
仅凭印象评价的话,应该能给到六十多分,三星段中或上。
若非如此,根本就不会看这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不二情书》。
<图片1>结果大概只能用失望来形容。
原本还准备冲着对汤唯的好感,勉强给到三星。
但仔细一想:这份好感还不如用去耐着性子再看一遍《黄金时代》。
虽然同样是“内容太多”的作品,但《黄金时代》毕竟是许鞍华野心太大而不幸暴露的掌控力不足,而《不二情书》却纯属薛晓路求突破心切而不知扯到了哪里。
开篇一场莫名其妙的梦境似乎已经奠定了本片的基调:太多的冗余和枝节,贪多嚼不烂,繁杂,凌乱。
两个人机缘巧合以书信交流,逐渐知心而互相鼓励,无形中彼此搀扶着解决各自的人生困难,最终相遇在某个诗意的角落。
这样的剧情构架,再辅以《查令十字街84号》的衬托,固然不算多么新颖,但至少还算足够有趣,相对上一部《北西》也算足够突破。
可是,空洞而矫情的书信内容,刻意而生硬的诗词引用……这些细节内容叠加的后果就是:本片的优点,似乎止步于这个有趣的框架了。
不过最致命的硬伤却不是这些,而是汤唯与吴秀波两人各自的故事线在“形”与“神”上都没有建立起一种本应有的内在联系——书信的空洞与诗词的生硬本来可以经由故事的内在联系而得以调合,然而这终究只是幻想。
故事失去了内在联系,无怪乎编导会用二人的幻想来强行营造“交流”的感觉。
汤唯与吴秀波各自遭遇的不幸与挫折,各自见识的人情冷暖,太过繁杂之后便成了硬生生凑时间的冗余和枝节。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老年夫妻的忠贞不悔,大款的庸俗心机,小人物的夹缝求生存,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妥协……一段段或鸡汤或励志或温馨或嘲讽的剧情,除了让片子更显得凌乱而冲淡主题之外,还能有什么意义?
对一部爱情片而言,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不是不能涉及,也不是不该涉及,但终究只能作为点缀。
太过贪多嚼不烂而混淆主次,还不如安安心心地抒写纯爱。
否则就只能和开场梦境里的动作戏一样,光鲜却生硬着,沦落为夺人眼球的拙劣手段。
题外话:关于“伪系列”/“伪IP”这里的“伪系列”,大体可以这样定义:原班人马、相同类型,然而故事、角色均与前作均毫无关联,却强行冠以系列或续作之名。
在近些年IP这词大热的形势下,也可以称其为“伪IP”。
典型例子如《窃听风云》系列、《囧》系列以及两部《北西》。
要么就打造全新作品,要么就续写前作的人物与故事。
做不到或不想做到后者,却又不踏踏实实做前者——对于在商业片领域以这种方式强行构建“系列/IP”的手段,我个人是嗤之以鼻的。
以“伪系列”来给新作拉人气,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很低端的手段。
虽说,如果电影质量尚可甚至优秀的话,这种手段还算可以原谅。
让电影为宣传手段之低端买单,毕竟对电影本身并不公平。
不过,如果某片的前作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的“灾难片”呢?
连这种只能用“你神经病呀!
”来形容的IP都要硬凑的片子,大概可以直接无视了吧。
更何况,这里说的某片,连原班人马都没动用还硬凑,怎一个低端了得。
不要问我它的片名。
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吧——省心。
五一假期,午觉睡醒,打个电话给基友,他说去看电影,我说好啊,那一起吧。
然而结果是我提前愤愤不平的离开了影院,回到家仍然觉得一想起电影里的情节就有点想吐的感觉,然后我就觉得不吐不快,把心中的槽点分享给各位,痛苦和人分享的话是会减半的,亚当斯密说的。
首先是三观问题,第一部的时候也是这个问题,客观上来说,第一部就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小三因为远离高富帅,再由于高富帅一度进局子里的,找了个备胎做依靠,后来高富帅一回来,分分钟就上了高富帅的车,真是一个好人的故事。
这一部呢,再客观的来说,一个女混混再经历了众多高富帅后,蓦然回首,和笔友见面的故事。
她贪婪,想依靠数学系的学霸一夜暴富;她矫情,明明就是为了钱和大老板到美国度假,再拿陪了一夜赚到的钱去赌场赚到更多后放老板的鸽子,还谈什么不尊重她,我了个去,假如那20万她又输掉了呢,应该还得回来继续陪睡吧?
其次是常识问题,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纠结,信从澳门到英国,再到美国,再从美国到英国,最后到澳门,又不是顺丰也不是ups,看样子就是普通的邮递,这一个来回少说一个月吧?
那么多的对话,怎么完成的?
还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过那么多回,逗我玩呢,吴秀波明明前一秒还在体育赛事的直播里被抓了,下一秒就出现在店里写信,还正好和女主角偶遇,看的我尴尬症都范了。
大写的尴尬啊,看到那里,我已经忍不住,骂了句我去,然后就出影院了,简直侮辱智商。
最后是片名问题,就像小时代1234一样,这部电影更是赤裸裸的打着第一部的旗号随便搞个编剧拍出来圈钱的电影,对于这样的无良商家,我真的为中国电影市场感到悲哀,这种电影会有不错的票房,然后会有更多这样的烂片,永远无法进步。
果然再次这样冒失地去看国产电影是个错误的选择。
珍爱生命,远离北西2。
完全不认同姣爷的生活方式,赌场、砍刀、巨额债务、富豪包夜声色犬马,这一切离一般人的生活太远太远。
可是,那种破败和拼力挣扎的感觉,相信许多人与她是一样的。
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虾米,奋力张舞着脆弱的须须与生活抗争,心力交瘁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个依靠、有一些温暖、有一个呵护和爱自己的人。
所以当邓先生说出“你可真让人心疼”时,姣爷几乎要缴械,她以为自己有幸等到了。
直到一夜20万再次残酷地将她打回原形。
我们也可能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会心宜、心动,但最后,仍是一个泡沫。
我们没有姣爷戏剧化的故事,但我们与她有相似的人生,斗着,渴望着,失落着,再勉力自己继续斗下去……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青春走远了,年华已老去。
终究,我们等不到一封由伦敦某间古老书店中转的信。
相比姣爷,大牛离普通人更近。
年岁已不小,自以为已看透人生,信奉人生来孤独,不会将自己交付于人,也不让别人走近自己。
相信这世间还有真情吗?
NO,既使不是逢场作戏,所有的温情也只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自己的目的。
爱情可做不可谈。
这样的人真的太多。
可是,会有几个人因为一对相濡以沫70年的老夫妻,而意识到自己错了?
更别说,会有来自伦敦某间古老书店中转的信。
《北西2》对于冰冷破败的现实生活和人心的描募可以说是真实细腻的,稍有生活经历的人,大概都能心领神会,这一部分作为电影的基底,应该还满加分。
同时,它又是以一种不现实的甚至是虚幻的方式去化解这份冰冷,对此有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人觉得做作矫情,但别忘了有一种说法是:电影的功能之一就是为观众打造梦,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存在,我们可以到电影院去梦一场。
完全是因为这电影名字的前几个字和两个主演,来看了这个电影,结果跟前几个字也真是没什么关系。
这段爱情真是莫名其妙,故事讲得智商全无。
这样两个混迹江湖日久,遇到的生活全是复杂的熟男熟女,会因为笔友,因为心灵鸡汤和名句诗词而发生纯爱,跨越世间来相爱,真是难得一见。
不过,不讲逻辑问题,单看电影还行,全剧的帅哥美女,演技也在线,异国风情,制作精良,不失为合格的商业片。
第一次看一部爱情片是男女主角直到结局了才真正见面的。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次汤唯和吴秀波两个人的人设都变了,还记得第一部里吴秀波是一个老实本分带着娃的单亲男,而汤唯则是有钱人的二奶小三。
而这部男主则是一个钱奴,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老夫妻俩,而汤唯是一个赌鬼,这俩性格我还是蛮喜欢的,结果看着看着,又跟上部的俩人设有点重合了,吴秀波不停的讲人生大道理,汤唯又做了人小三,俩个人互相通信互相说着人生的不如意和不足,一到汤唯要做错事的时候吴秀波就出现来讲大道理,人生启发,我看了一半多发现自己在看一教育片,吴秀波你是一个卖房的还真把自己当教授了!
庆幸的是,编剧的功底过高一切都能圆回来,导演功力够强,演员演技过硬,一切都能从头圆到尾。
ps:其实整部片和北京和西雅图没关系,只是同样的俩个演员而已,没必要为了情怀弄上这两个地名。
这么矫情真的好吗???(微笑脸)
一部与北京和西雅图都没有关系形散神散的强行文艺爱情片。多一星是给奶奶晶晶亮的眼睛。★★★
警告各位男友邻!《北京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有女友的别一起去看,出来会被埋怨+埋汰;单身想发展也别一起去看,看完更加希望渺茫。为啥?片子确实烂!但大多数姑娘都架不住一个有故事的成熟有钱有颜还张得特像钢铁侠的老男人平淡中藏着故事、温柔中透着坚定、低调中闪着质感啊!别说哥没提醒—谨记
没有第一部好看了,不过也是个很神奇的故事,查令街84号的美妙奇遇。信是千里之外的一双眼睛,他能看见你的心,不管是危险的念头还是下流的欲望。
不如第一部,男看汤唯女看秀波
很温情的一部爱情剧,无论是往来的书信,老夫老妻的陪伴,还是最后相遇的惊喜,无一不是一种爱情的浪漫。书信的文字很美,汤唯和吴秀波的独白声音也很好听。只是一部爱情剧不要掺入太多刻意的笑料,否则很破坏气氛的。还有这个标题很无厘头。
跨国犯罪侦探爱情轻喜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神探》略尴尬的文艺片
感觉要瞎
看了北西,感觉汤妹妹的演技没有任何进步,很做作,很尴尬,不知道为什么会接这种烂片。剧情一点都不给力,太俗套。一星是看在汤女神的面上给的,否则都是0分。
念白听多略尴尬,矫情病泛滥;感情线过于狗血,男女主角从头到尾都在搞七搞八…爷爷奶奶演技担当,汤唯没有第一部好,毕竟这部角色可塑性不强,总而言之再不努力就要go淋逼漫步惹…吴秀波这部表现略感二逼…总体差第一部北京到西雅图的距离。🙄
确实算这几年大陆爱情片不错的,但是大陆爱情片有好的吗?和第一部一样,这价值观就有问题啊。汤唯演女疯子比文艺女来的强,够本色。汤唯支线上的几个人都节奏还过得去,吴秀波支线上的几个人详略节奏全乱了。奶奶演的好好,看爷爷的时候就是少女脸啊。全片节奏是越看越乱,也逐渐扣分啊。
这剧本焦华静写了多少?其实这剧本挺适合排成舞台剧的···
这么烂的电影还拍第二部!?
本剧最好看的居然是秦沛和老太婆。波叔和汤女神只是在卖颜值。但是好看的人做什么都好看!
什么鬼。还不如把故事主线放在汤唯和王志文之间。
一部正常的爱情片,桥段略老套,给爷爷奶奶加一星。
有点矫情
好雷好累。
后悔没在电影开始前多喝些水,因为这片全程都是尿点。忍不了汤唯和吴秀波那矫情的笔友幻想对话桥段;为什么就不能让王志文全身而退呢,这毁灭性的角色设计和范伟睡林志玲有什么区别?对于我来说唯一出彩的地方只有惠红英那段绝望的哭戏,看完我也想像她那样哭一场,来祭奠我浪费的时间……
问:“不算上写信的时间,从澳门寄信到伦敦,再从伦敦寄信到洛杉矶,再从洛杉矶寄信到伦敦,然后再寄到澳门需要多久的时间?” 心疼汤唯欠债被追杀还要出国际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