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

September 5

主演:彼得·萨斯加德,约翰·马加罗,本·卓别林,莉奥妮·贝尼希,齐内丁·苏阿莱姆,乔治娜·里奇,克里·约翰逊,马库斯·拉瑟福德,丹尼尔·阿德奥松,本杰明·沃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希伯来语年份:2024

《九月五日》剧照

《九月五日》长篇影评

《九月五日》短评

三位男演员飙戏很爽。讲历史与人的关系,在当年一切都繁琐,要靠肉身确认信息来源的时代,人们如何看待眼前正发生的历史。而我们当下的眼睛,在已知历史结局的情况下,注视着演播室和摄像机画面,仍有许多想象空间,并与承担着这一切的新闻人们一同揪心。对生命惋惜的基本伦理道德穿越时间与媒介生效了。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过去的新闻演播室就是战场,记者与编辑都是士兵,事实与真理的捍卫者。穿插的对白男的嘲讽蛮好笑的。

7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推荐

中东绿色教派死一半保十年平安,死绝了世界安宁

1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以色利的外宣

17分钟前
  • 较差

历史总是很微妙:在德国45年战败的27年后(大概一个土星周期),又在同一片土地上发生屠杀犹太人的恐怖事件,德国人又一次辜负了犹太人!?

20分钟前
  • 洛语尽
  • 较差

7分

23分钟前
  • Shapeshifter
  • 还行

是那种「看时惊心动魄,看完倍感空虚」的电影,拍得不差但因为视角太单一,导致整体力道不够,对记者专业能力和德国人无能的体现都差了力度。比较好的是让人对那个年代广播电视是怎么操作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个事件本身应该至少是一个迷你剧的体量。

24分钟前
  • Stephanie
  • 还行

憑弔歷史。也無法為新聞和歷史招魂。影片最後說,11 名以色列運動員全部喪生,8 名恐怖分子 5 人喪生、3 人被捕,還有 1 名西德警察喪生。那一場直播是史上第一次恐怖襲擊的直播,超過 9 億人觀看。1972 年,巴以以這場舉世聞名的創傷收場;2023 年,巴以再次以驚世駭俗的衝突震驚世界;1972 年,美國媒體人在傳播真相和新聞倫理面前,選擇了真相;2025 年,美國媒體人的堅守因為社交媒體和開始式微,而「伊馬憑川」藉由權力和社交媒體,協力打造出 Fake News 和 Misinformation 混合的納粹招魂術。新聞倫理也好,人倫綱常也罷,都已經過去了我們的影片最後會寫上「全球 90 億人,共同走進『伊馬憑川』的納粹時代」。

26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时空处理跟片长一样浓缩的短小精干,喜欢那个德语翻译的角色安排。

28分钟前
  • Cosine 万一
  • 推荐

翻译超超超差 很像机翻的 不是很看得懂

31分钟前
  • 橙子蒜
  • 较差

很喜欢这种用传媒 新闻 讲述故事的 紧张气氛

32分钟前
  • 甜茶为啥那么甜
  • 推荐

媒体人偶尔要看看行业电影焕发一下自己的新闻激情,不得不说50年前工具落后时,人脑子可真好用啊。虽然不算是主角,但是我对那个主持人印象超级深刻,无台本直播,信手拈来。在目前这个动荡的局势下,这部片子也算是借古喻今了。

34分钟前
  • 牛奶配送员
  • 推荐

从新闻社角度看慕尼黑事件,画面比较复古,成本不高

39分钟前
  • 电饭锅
  • 还行

一般 给我看困了 如果是新闻伦理的话新闻编辑室比这个讲得好 其他的话 没什么特殊感觉 深度没挖掘 故事也不是很紧凑反转啥的

41分钟前
  • 万事通小姐
  • 还行

ZQN - SYD 飛機上看完了,感覺好像上廁所準備醞釀了半天結果只放了個屁……

44分钟前
  • Jazzysmt
  • 还行

虽然也不难看吧,但还是觉得在今年颁奖季整体阵容里属于是凑数的那一梯队。当然了,今年颁奖季片子整体大部分都像是来凑数的。

49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新聞感很強。

52分钟前
  • ZZ
  • 还行

太拼命的美国媒体与太愚蠢的德国警方(德国黑帮片都那么无拘无束的原因找到了)Leonie一如《教师休息室》一般,表现出超强的情绪气场。短评区简直冷血到爆炸,竟然在攀比死亡人数……

54分钟前
  • Orbiu
  • 推荐

3.5,我只想70年代演播室实况看个爽。确实很专业,感觉脑袋里都是写作素材。自己终于能想象了。但是电影也仅限如此,受限于题材这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局,主题也不太清晰,想要展现新闻人追求真实,最后也没有立住脚。像白描的流水账。

57分钟前
  • 胡披萨
  • 推荐

会觉得有点太过业内视角,但又觉得它要展示的就是电视业界。有价值但好看度差了点。

1小时前
  • 爱吃无花果
  • 推荐

在叙述一个真实事件,或者是重新叙述名作《慕尼黑》的情况下,本片对真实影像的依恋让其余的虚构影像失去了虚构的暧昧,也让电影本身依靠于事件、而非影像本身。不得不让人去怀疑这个项目启动的初衷,莫非好莱坞通过最近逐渐泛滥的老事件重拍的形式,在搭建自己的“官方叙事”吗?

1小时前
  • faroe.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