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功夫熊猫2》可能并没有真正想好应该怎么拍,《功夫熊猫》中真正精髓的东西在这里没有被继承下来,懵懂少年的快乐成长变成了耍活宝,对东方神秘文化的深情遥望变成了各种怪力乱神。
一只熊猫的父亲为什么是只鹅,这在上一集中本来就是个恶搞式的戏谑,敢于用这种反常规的设定来调戏观众,表现的是一种自信和气魄,而到这一集中被很认真地拿出来说事了,这种事一认真还真就输了,结果用尽了各种机缘巧合来还原了一个狗血指数极高的悲惨身世,这痛说革命家史的戏码还能再简单粗暴点吗?
有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片中被沈王爷恶势力笼罩并等待着盖世五侠去拯救的地方叫china,当然被翻译成了“中原”,但在西方观众看来,china就是china,没法从这一个词中分裂出“中原”和“蛮夷”的地理概念来,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以杰克·布莱克和安吉丽娜·朱莉为代言的美国动画英雄去拯救世界的故事,我不会从恶意的角度去揣测创作者的初衷,但这起码代表了一种创作态度上的转变,文化上的沉浸和代入是一件太过系统的工程,还是用自己拿手的文化霸权主义来闯世界性价比更高些。
体现在电影中,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功夫熊猫》中的致敬变成了《功夫熊猫2》中的消费,一切堆砌在银幕上的中国元素都是用来在这片陌生国土上展示美国精神和文化包容性的消费品。
尽管影片最后有着一个《黄飞鸿》式的结尾,但与其说这是中国功夫在与工业文明的PK中获胜,还不如说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顿悟式觉醒,因为这种文化性情由徐克阐述出来很自然,但却不是美国人所信奉的世界观。
其实对比一下《里约大冒险》中明晰的价值观体系和对巴西文化的展现,就可以看出《功夫熊猫2》的潦草的。
《2012》在内地的商业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结为影片在宣传时对中国元素的放大,而《功夫熊猫2》在中国也在复制着这样的成功模式,只要看到在好莱坞电影中表露出对中国的友好或关注,很多人的骨头确实是能轻三两的,其实这是一种文化奴性的表现。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把你卖了还得让你帮着数钱,这个境界虽然有点损,但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因为人家在赚钱的时候尊重了你的心理感受,就算是最后把萝卜当人参卖给了你,你还得夸人家这萝卜长得真像人参。
《功夫熊猫2》是以儿童为受众打造的电影,各种包袱很密集,虽然笑料不太高级但很容易形成互相感染带动的欢乐气场,所以更适合在电影院集体观看。
特别是对于喜欢《猫与老鼠》这种无压力对抗模式的观众来说,其中大量的动作场面还是很让人眼花缭乱的,而且3D的效果也赏心悦目,虽然两条线的故事都没什么说服力,视听感受和故事节奏上的冲击力还是有的,如果止步于影片最表层的浅显世界观和伦理观,影片的观赏性还是足够的,这一点倒是有点像《洛杉矶之战》,更适合还停留在电影院里开洋荤的中国电影观众。
我前面说过《功夫熊猫2》是一认真就输了,可能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也合适,对于这部儿童心智开蒙电影,没必要太认真,很多人看得很欢乐,这也足以证明影片的价值了,孩子们六一就指着它过呢。
我也希望看到这篇东西的人也别跟我太认真,你自己看得开心最重要,否则大家就都输了。
自己站不起来,就别怪人家搞文化霸权,看看中国儿童电影的成色,咱还是继续帮人家数钱吧。
【媒体稿,别乱转】
1、 夸奖“太棒了”初级:That's cool。
中级:Awesome。
高级:That was pretty hardcore。
【小西Smile】这三个说法在这一集里都有出现哦。
其中,cool“太酷了”大家都会说;awesome“很好很强大”在《功夫熊猫》第一部里头已经被阿宝用得频 率非常高了。
而这一集里,hardcore这个俚语多次出现,它在影片中有双重的意思。
其一,单独作为一个形容词的话,它等同于awesome;其二,如 果说某个人很hardcore,就是说ta很严肃,坚韧不拔,不会轻易放弃,有点“硬汉”的意思。
阿宝就多次说悍娇虎是hardcore铁娘子。
2、抱怨“悲剧啊”It wa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 By far nothing else came close. It was the worst, most painful, mind-destroyed, horrible moment I have ever experienced。
这是我生命中最悲催的一天。
迄今为止,无事能及。
那是我经历过的,最悲惨、最痛苦、最伤脑筋、最恐怖的时刻。
【小西Smile】It was the worst day of my life. 我们平时最多就说到这一层了吧。
为了加强语气,你还能加上和过去碰到的事情作比较:无事能及啊。
最后再用一串的形容词修饰,简直是悲催得没话讲了。
这样的表达,才够给力哦。
3、耍耍嘴皮子- I found your stupidity mildly amusing。
我觉得你傻得有点儿好玩。
- Thank you, but I found your evilness is extremely annoying。
谢谢哦,不过我觉得你坏得灰常讨厌。
-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panda?你觉得你是谁啊,你个死熊猫?
- Who do you think I am, peacock?你以为我是谁啊,你个臭孔雀?
【小西Smile】用和对方一样的句式回应,把关键的词句替换得巧妙,注意stupidity对应evilness,amusing对应 annoying,mildly就对应程度很深的extremely咯。
这段斗嘴大亮诶!
被坏人囚禁还能有心情跟人耍嘴皮子的,恐怕也只有阿宝这样心理素 质的神龙大侠了吧?
(其实也就是没心没肺而已……)4、 最棒的一句台词Your story may not have a such happy begining, but that doesn't make who you are. It is the rest of your story, who you choose to be。
你人生故事的开头也许充满坎坷,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关键看你后来的人生路,你自己选择怎么走下去。
【小西Smile】也许我们还记得《功夫熊猫》第一部中乌龟大师说得那一句: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双关词用的好哇!
第二部山羊大师这一句同样打动阿宝、打动观众。
5、小小哲理- How did you find peace? I took away your parents, everything. I scared you for life。
你是怎么做到内心平和的?
我让你父母双亡,无家可归。
我给你的人生烙上了抹不掉的伤痕。
- Scars heel。
伤痕是会愈合的。
- No, they don't, wounds heel。
伤痕又不叫愈合,伤口才会愈合啥的。
- Oh, yeah. What Scars do? They fade I guess?哦,对哦,那伤痕会肿么样?
会消退吧?
- I don't care what scars do。
我才不管伤痕会怎么样。
- You should. You gotta let go that stuff from the past, cause it doesn't matter. The only thing it matters, is what you choose to be now。
你应该关心下。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咯,因为其实都无关紧要了。
重要的是,现在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小西Smile】伤口是总会愈合的,伤痕也会慢慢消退。
真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到位的比喻,你平时用英文表述的时候也要记得这样生动的方法哦。
不过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保持阿宝耍宝的傻傻的个性,就算这一段特别正经的讲道理环节,也还是留了一个包袱给他耍,保持了人物角色统一、
开场的皮影戏美仑美奂,预言的故事有春秋巫卜色彩,羊仙姑仿佛太史。
孔雀妖艳美丽的翎毛和长颈尖喙让人想到勾践,果然卧薪尝胆王者归来。
但一如他妖娆细长的脖子一样,性格狭隘。
Lord Shen被译做沈王爷,但其实沈太子——这个词更矜贵骄傲——更合适些。
沈孔雀以力征经营天下,靠帮狼心狗肺的党羽收集铁锅大炼钢铁。
古来中国收钢铁的君王多,只是有的拿来做金人十二,有的拿来做别的而已。
到后来孔雀宣布功夫死了枪炮无敌,犀牛大侠的倒下往大了说有《影武者》最后武田家赤备骑尽数倒在信长铁炮三段击的效果。
反过来熊猫与和平谷还是山清水秀,鹅爸爸利用侠儿子促销大概是唯一的商品经济社会萌芽。
师父说要静心可阿宝还是喊饿,事后证明其实阿宝一直是个深沉男子只是用贪吃来掩盖……鹅爸爸说我一直喂你一直喂你一直喂你时的温柔让人动容。
中国人为啥常说乌鸦反哺心悬吃的而非别的?
因为直到我们父祖辈为止,吃饱实在是太艰难太艰难了。
阿宝和虎妞的肥宅男配精干女极佳,猴子倒常显懵懂。
蛇姑娘是五侠里的婉约派,螳螂终于发春让人怀念起《黑猫警长》第四集。
鳄鱼和牛哥的自屈牢笼让人感怀起古之大臣的无奈:不是要奉昏君,而是要护黎民啊。
与沈孔雀的数场角斗均在黑夜,是本片美中不足处。
当然你得理解,一来为了彰显烟花火炮之美丽,二大家都是黑夜摸将进去。
但暗夜阴森,配上沈孔雀的妖孽眼神和加里·奥德曼的声音,让人梦回《LEON》里娜塔莉波曼那些恶梦回忆。
大概导演也知道本片效果偏暗,所以笑点连绵不断。
尤其是第一集已经成了神龙大侠的阿宝,第二集依然时不时颟顸肥宅化,也是为了润色点亮。
但无论如何回避,严肃的主题最后还是会在河口相遇。
沈孔雀VS熊猫。
妖娆秀长VS肥满圆润。
五彩斑斓VS黑白相间。
枪炮VS功夫。
掠夺者VS和平者。
贵胄VS平民。
大炼钢铁VS脑满肠肥。
心理变态的童年VS“喂你,再喂你,再喂你”的童年。
阿宝对过去的回避暗示出他其实并非心宽体胖死宅男,而是刻意用吃喝来掩盖对过去的恐惧。
这点上,他和沈孔雀异曲同工,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只是阿宝终于还是找到了心里的青山绿水和大包子。
师父说:“只要你的心静下来。
”第一集的乌龟大师和第二集的羊仙姑都在强调“要活在当下。
”当下就是静。
不忧过去不想未来放松身心就是静。
中国文化讲究反璞归真大巧不工,又讲究无欲则刚以柔克刚。
阿宝在第一集已经展示了平民死宅男的美好暗示了以柔克刚法则,但还没通透。
到第二集结尾那一幕完全是对《太极张三丰》李连杰和《少林足球》赵薇的致敬,当年赵薇一个雪白圆光头一招太极将恶狠狠的来球化之于无形,而阿宝也终于悟透了太极斗转星移借力打力。
至于他这一招有多少引申喻义呢?
不知道了。
功夫胜于枪炮?
光明胜于邪恶?
宽厚胜于狭隘?
无为胜于暴政?
再说吧。
顺便美国那边,也完成了一招借力打力。
赵半狄老师抨击的美帝国主义,借此片将各种中国元素打成了包:中式建筑、中式画风、皮影戏、面、汤、功夫、虎、螳螂、鹤、高楼、熊猫、太极、以柔克刚打、瓷的图案、花的背景,打成了包。
加上了周星星式的自嘲,加上了中国人对“功夫胜于枪炮”的执念。
中国人山寨了美国多少东西?
美国人的效果就是:中国的元素可以山寨出这么好一片儿。
然后柔飘飘推到了中国。
《倚天屠龙记》里《排难解纷当六强》,少林空性拿龙爪手打张无忌,被张无忌反用龙爪手克住。
当时张无忌劝空性不必灰心:“晚辈以少林派的龙爪手胜了大师,于少林威名有何妨碍?
晚辈若非以少林绝艺和大师对敌,天下再无第二门功夫,能占得大师半点上风。
”空性答:“这龙爪手到了曾施主手中,竟然能有如此威力,老衲以前做梦也料想不到。
”这些元素到了美国人手里,竟然能有如此威力,赵半狄老师等大概做梦也料想不到。
首先,我得说,这确实是一部搞笑的电影。
人家产自好莱坞,就算人家的家族特点吧。
所以,如果你真是看不得喜剧,偏喜欢那种忧郁的,充满了寓意和长镜头,要么揭露人性,要么讽刺人性,即使笑也要带着泪的那种电影,这个,,,我觉得您还是别看“功夫熊猫”了。
不过,我还是要得瑟一句,我们当然要做到醒世,不过,那些最真的理,往往“藏”在简单的桥段里。
其次,我得说,这是一部启发人的电影。
尤其是其中结合了东方文化中的“无为”和“当下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个成人(或是沉深的小孩儿),如果你总因过去责怪怀疑自己,或因未来踌躇苦闷,这部“功夫熊猫2”可以仔细看一下。
这对于你来说,也许就不仅仅是逗乐了,而是去找到内心混沌的出路。
刚柔并济,专注当下。
每个选择,无关周围的“他人”,而是自己。
这些道理,当然我们可以在书本、工作坊、与“高人”的互动中得到,可道理就是道理,谁都可以去领悟分享。
Pracha可以,虚拟熊猫也可以。
因为,是由你选择与谁更搭调。
最后,来说说inner peace。
如果我没听错,这是master shifu和熊猫反复念叨的。
相反的,片子里还有一个词,叫hard core。
通常,人们只注意到hard core的优势,以为这是就是所谓的“无坚不摧”(不仅指体力,也可能是针对智力的)。
不过,只有修到inner peace,功夫才不仅仅是拳术招式,聪慧才等于智慧。
其实,我们看发展也是如此,hard core的国家,一般都能军事强大、经济发达、人民可以衣食无忧且在文娱方面尽情享乐。
可是,能具有inner peace的国家,人们才可以真正的怡然自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国家才会不仅讲理,也讲礼。
还有,电影里有很多细节值得把玩。
你可以看出,编剧、导演对东方文化确实有些理解,而不是简单套个名堂。
最后要提一下,功夫熊猫2带给我的最大的触动,是要去尝试一下太极。
以前,我总怀疑自己身体上与精神上的关联,现在,可以试一下,也许真的可以相互促进成长~:)
美国人拍中国题材的片子,总是让我们觉得怪怪的。
长久以来,“中国元素”只是作为“元素”存在于美国电影里,就像热干面里的葱花,有它没它,也只是个口味问题。
而我们也习惯于这样一种判断:美国人喜欢我们的功夫,即使动作学去了三招两式,也永远掌握不了背后深层的武学思想。
所以每当有中国元素出现在美国电影里,我们总是一方面称赞老美真有眼光,另一方面暗笑着你们还未够班啊,享受着双重的得意洋洋。
不过,《功夫熊猫2》可以终结这种状况。
由于之前只听朋友们反映说这片子很好玩(还有人说是哄小孩的),于是只当一般的娱乐片去看了。
结果看完了感到深深的震惊和佩服,不禁要说一句后生可畏。
看的过程中我脑子里就不断地冒出“以柔克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慈悲”等等词语,从来没有一部美国电影能带给我这么强的文化认同感。
而且神奇的是,这些基本都不是专门拎出来用台词表现的,而是贯穿在情节里给我自个儿体会的。
想来想去也只能理解为:他们懂得。
这真是太可怕了,以后我们还能教给他们什么呢?
另外片头的那一段皮影很有爱,动作节奏和配乐也十分中国化。
让我想到了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片中小兔子们看皮影戏的镜头也让我觉得,他们已经把这门手艺学到家了……哎。
《功夫熊猫1》我还可以说它是一个关于自信的美国式故事,这个第二部就完全是个中国故事了。
有朋友说熊猫的外形和性格都完全不中国,我觉得这得这么看:你把阿宝看成一个美国人,就顺了。
一个有功夫天赋的美国人,在中国发生的故事,这就是《功夫熊猫》的世界观。
然后想到这个“中国的”世界背景是被美国人表现出来的……再次觉得太可怕了!
-PS:写了个开头就困死了随便写一写算了
大家都知道,第一部的大反派是太郎(雪豹),其来源(或说影射的)是日本,正像已经有人指出的那样,为什么呢?
总之很明显,别的不说,叫“太郎”的还能是哪国人(中国人最多叫“大郎”)。
第二部的反派,沈公子(白孔雀),我以为其来源(或说影射的)仍然是日本,没办法,地球人(包括美国人)都知道中国和日本有仇。
为什么呢,我既然主张就得拿点证据出来,因为这次毕竟不像“太郎”那样明显:1. 注意片中令熊猫PO感觉到恐惧或说困惑、让他想起“那一天”的那个标志是一个红色的一轮一轮的圈,外面有红色的光芒---这是:太阳(这点我相信有幼儿园学历的一般都可以看出),日本的国旗是什么样的?
也是一个太阳(学名他们叫“日之丸”)。
2. 这个标志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狼头目的右肩上,二是沈公司本人(本孔雀)的白色长尾上。
大家都知道,孔雀一般/多数是蓝的和绿的,白色的也有,但非常少见。
为什么这集的主角是一只白孔雀而非蓝孔雀或绿孔雀呢?
联系上面的1.,注意到这个红色的太阳标志是在白底上(白孔雀),那更是日本的“日之丸”了。
3. 要以火器来终结中华“功夫”,让全中华俯首低头的是谁?
---日本(满清倒符合后半条,但前条不符合前半条,满清靠的是骑射,而非火器)。
如果你还有疑问,我再进一点:时间上也是符合的。
注意片中熊猫小时候,即鹅爸爸刚收养他的时候的镜头中,鹅爸爸头上有一条辫子,但是后来现在的、即熊猫长大后的画面中,鹅爸爸是没有辫子的!
这说明鹅爸爸有辫子的时候....只能是清末,鹅爸爸没有辫子的时候......只能是清末再以后,这个时间就就和某民族带着大量火器,大举进攻中国的时间很近了......4. 当沈公子集合舰队和大队人马出发时,大家看到了什么?
一支巨大的舰队,巨大的不只是舰队,还有船上的大炮。
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大舰巨炮”吗?
即使没研究过日本旧海军军史和二战战史的话,总打过《星际》吧(YAMATO巨炮)。
当然有人要说:有“大舰巨炮”的不只是日本一国吧?
那好,为了进一点缩小范围,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些大炮是哪里来的,答曰:砸锅抢铁搞出来的。
即不仅在国内搜刮一番两番N番,将能化成铁的锅子都熔化成原材料铸成大炮了,仍然嫌不够,还跑到邻居家去抢锅抢铁(影片比较前面的部分的熊猫和五侠去音乐家村对付强盗抢金属那段),并且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的性的),这种勤俭节约、砸锅卖铁 (外加抢一点是一点,以战养战)的精神,想说不是某国也难啊!
(以上四点是我在电影院里看时即时就想到的,最后一点是在出了电影院回家路上才想到的)5. 注意熊猫和五侠从和平谷出发,去凤凰城的时候,开始走的是陆路对吧(更确切点讲是山路),但路程的最后一段是坐船的,昏暗的水面上,一条小船,很有可能坐船坐了几天(不然怎么熊猫和五侠在船上睡觉呢)。
你说,如果凤凰城也在中国,那么不是陆路就到了吗,为什么最后还要坐船呢?
然后船到岸了,注意到岸处山势高耸,亭台楼阁不是建在一片平原上,而是从水岸/山脚不断建向半山坡上,这地形.....综上,我们得出结论,第二集的大反派沈公子和第一集太郎一样,来源于日本。
关灯了,荧幕中,KUNG FU PANDA 2,一排剪影和皮影风格的画面,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看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的回忆中。
那时候,我是能吃上饱饭的。
我们家的地在我们村儿里是最肥沃的,我们家种地也是行家里手,阳光雨露,和风细雨,天然的肥料,细心的呵护,祖祖辈辈的传承,我们家有全世界最好的食材,但是做饭方面我就是个棒槌,连先放油还是先放菜都不知道,淘米的时候还放洗衣粉以为能更干净呢,我们全家都他妈快饿死了,这时候有个外村人来到我们家,看到食材后他大吃一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他的双手因激动在不禁的颤抖,他用我们家的食材做了一桌满汉全席。
望着美食我无所适从,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食不果腹,生米凉菜的日子。
外村人说,尝尝吧,你们家的食材真是无与伦比。
在大快朵颐后,我他妈可算吃了顿饱饭。
以前我以为,饭就是洗衣粉的口感,菜就是天然肥料的味道,但外村人却告诉我,原来我们家的菜,可以是如此美味。
我谢谢他,尽管他拿走了一部分食材赚了些钱,这是他应得的。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本来应该我自己如数家珍的事情。
幸亏外村人来的是我们家,要不我不知要挨饿到什么时候;幸亏是功夫熊猫,而不是功夫袋鼠。
澳大利亚人,还在饥饿中。
所以,让文化侵略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就是想吃顿饱饭。
没有一部动画片能像《功夫熊猫2》这样,在上映首日超过6千万,两天之后便拿下1.25亿票房,正式刷新中国影史最快破亿记录,不得不让人感叹,不管是《唐山大地震》震级多高,《让子弹飞》的有多快,都赶不上熊猫的威力。
这动物刮钱的本领你们谁也比不上。
分析《功夫熊猫2》势如破竹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前作口碑顺水推舟3年前《功夫熊猫》在国内获得了1.8亿票房和如潮的好评,证明了这道在洋厨子掌勺下的中国风味大餐味道还是蛮不错的。
片中浓浓的中国风情和对功夫的别样演绎,再加上给力的笑料和生龙活虎的拟人化人物,将本片变成了一部热闹十足又不失趣味性的动画喜剧片。
所以在前作的声势下,《功夫熊猫2》的在国内火爆的场景大伙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而对于本片来说,《功夫熊猫2》无论从人物还是剧情都没有砸了前作的招牌,制作精良,笑料不断,更配以如下风头正劲的3D放映规格,想不火都难。
从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斗到随后动辄千军万马的群殴混战,动作场面猛料十足,混搭的还有插科打诨的小笑话与各种人物的搞怪表演。
相比于几个月前的《里约大冒险》,《功夫熊猫2》同样是这种热热闹闹,嘻嘻哈哈的合家欢电影,老少咸宜。
最重要的是能够博得孩子们的喜欢,小盆友们哭闹起来可够家长们喝一壶的,这种动辄拖家带口,老少齐上阵买票捧场的电影你伤不起啊。
二、做梦就要做大一些还记得《盗梦空间》中伊姆斯调侃阿瑟的一席话:“做梦就要做大一些”!
而《功夫熊猫2》作为一部续集,在阿宝的“功夫梦”梦已成真的基础上,为了让观众买账,还要继续走下去,还要更大更夸张。
于是本片中励志的主题上升为拯救世界,更多的笑料和更花哨的打斗一轮接着一轮的抛向观众,让我们应接不暇。
只不过,没有第一集的励志色彩,本片纯粹成为了一场五花八门的闹剧,顺便还有些许的亲情点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这个故事比起第一集来说相距甚远。
但美国动画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将一个不太新鲜的励志故事,套以一个新鲜的叙事风格和更新鲜的人物背景,使电影最终呈现出了一种亲和力极佳的姿态极大地取悦了观众,而观众也容易生动的人物(或动物)身上发现一般电影中无法体会到的含义。
就像这部《功夫熊猫2》,其故事本身就是一出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俗套大戏,但电影的主人公却是换成了人见人爱的小动物,通过对动物近乎夸张的拟人化,赋予他们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熊猫大侠伸张正义要比普通人之间的内裤外穿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而观众们也通过一点亲情元素发现了故事背后的家庭意义。
三、中国风情,外国制造随着《卧虎藏龙》等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好莱坞近几年来频频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元素,中国功夫,中国场景,中国故事,中国服装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被好莱坞采纳并发扬成一种全新的视觉风情。
《碟中谍3》里的喧闹上海街市,《变形金刚2》中的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黑暗骑士》里灯火辉煌的香港夜景,还有袁和平与元奎等动作指导在外国电影里身手不凡。
这些鲜活的例子无不说明好莱坞电影借助中国元素的扩大市场号召力实则有利可图。
而且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不断蓬勃,去年进口电影占据了国内票房100亿总额的50%,更有几年前《敢死队》、《2012》等片在国内的票房收入纷纷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而我国观众十分倾向于接受外国电影中正面积极的中国元素,比如《功夫之王》与《功夫梦》,因此也为《功夫熊猫2》的火爆再度火上浇油。
拍摄《功夫熊猫》研究了八年中国文化才复刻出像模像样的中原大地,《功夫熊猫2》在这一点上依旧没有疏忽,制作人员在第二集制作前专门到中国来采风,他们走访了北京、山西平遥、河南少林寺以及四川成都,在片中意象化的打造了热闹的中国街市,辉煌的凤凰城,宁静的玲珑小镇太平谷还有夕阳下如痴如画的山水秀丽。
精雕细琢的风景在3D画面下十足的吸引眼球,与江南风情画卷和青城山的雄伟别无二致。
也就是老外们有板有眼的中国风情复制,哪怕是原物照搬,都让中国观众倍感亲和力,而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之感。
四、国宝当家,一个顶仨大熊猫是我国名正言顺的国宝,属于“中国人欣赏,外国人稀罕”的玩意,连外交手段把熊猫派上用场,可见这个黑白相间的保护动物有多么的受欢迎,这是一方面。
另外,熊猫在片中所展示的搞笑本色也绝不含糊。
胖嘟嘟的身材,好吃懒做的习性怎能与正气凌然的大侠联系起来呢?
可梦工厂一贯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却让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身份合二为一。
《功夫熊猫2》说是熊猫的独角戏一点也不为过,通篇就看这个不着调的英雄插科打诨,怎么出洋相怎么来。
肥胖的身材像打了鸡血一样上蹿下跳,比他的功夫更致命的一张破锣嘴。
在《尖峰时刻》中成龙和克里斯塔克一个动手一个动嘴况且分工明确。
而本片里熊猫则包产到户,动手动嘴哪个也不耽误。
在他的面前,神马反派、战友还是师傅都是浮云,可谓“国宝当家,一个顶仨”。
相对于主角的大放异彩,其他一干角色相对黯淡,盖世五侠风光不再,师傅几乎属于友情客串,大反派沈王爷也是虚张声势,都纷纷拜倒在熊猫的短裤之下。
题外话,自第一集上映以来,有关主人公与他老爸的血缘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本片给出了答案,但观众关注的重心显然不在这个上面,他老爸竟然是一只鹅??
是一只鹅啊!
把他老爸当成鸭子的有木有!!!
五、文化对冲,融合为上还记得当年另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美国动画《花木兰》中,有一段画面被弃用了,那就是木兰临行前偷偷吻了熟睡中的父亲,后来在中国顾问的劝说下最终弃用,原因是在中国古代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给力的画面。
《功夫熊猫2》的编导乃是如假包换的外国人,好莱坞的电影横行于全球,在大量卷走了世界人民血汗钱的同时,也加速了文化的入侵,这就是电影产业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个问题。
中国文化只是好莱坞片商利用西方观众对神秘东方的好奇和东方观众对本土文化照单全收而圈钱的噱头,像《功夫熊猫2》这样插科打诨的美式笑料,其骨子里面依然是地地道道的美国精髓。
面对着好莱坞大片们的文化对冲,《功夫熊猫2》在国内的火爆盛况,仿佛是一只大熊猫在拿着钱匣子在说:“人类已经阻止不了我了!
”在我们接受以《功夫熊猫2》为首的电影同时,不如多多学习一下外国人采用“中”为“洋”用这样的招式去打开中国市场的做法,借助好莱坞的经验,能把中国电影从目前想象力匮乏的泥淖中引出来。
没去电影院看,就在电脑上看的2D,还打差评是在是顶着锅盖厚的脸皮上来的。
话说是憋着一直想去电影院看来着,可是上周末跟朋友话聊,她去电影院看了,后悔莫及,一再劝我不要买票,还不如去看评分较差的加勒比海盗,至少明星阵容大制作,有诚意多了。
为什么说它没诚意?
理科生的习惯,我得分条说说。
第一,只有80分钟。
话说朋友劝我不进电影院的第一句话就是:“千万别去,只有80分钟!
”的确,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如果花上同样的价钱,在影院吹空调的时间比别的电影少上许多,那么我就要开始思考这个花费到底值不值了。
况且,影片少上那么多时间,那么影片制作的成本能少上多少呢?
如果影片在节约成本,却一点也不节约观众的银子,那我就得再次思考这个花费到底亏不亏了。
第二,剧情简单,简单就罢了,还完全走套路,走套路就罢了,情节走起来居然还乱。
话说短小精悍的电影咱们也看过不少,有的片子时间不长,却五脏俱全,回味无穷;按说不应该歧视时间短的片子。
关键在于朋友的下句话,她说:“情节太幼齿了,当是儿童片呢?!
”我还在想,好歹我朋友也是一个现在看蜡笔小新也能津津有味的大龄伪萝莉,到底有多幼齿,她才会如此心疼花出去的影票钱哪?
看了过后果然觉得和蜡笔小新不是一个档次,人家小新好歹每集都能耍出不一样的贱;可熊猫2呢,搬的还是无数美国英雄片的老套路。
遇到坏人了,雄心壮志了,受挫折了,又崛起了......如此这般,观影途中,无数看过的美剧韩剧山寨剧剧情在我心中隐约浮起...真是似曾相识啊...第三,笑点无趣。
作为一部标榜为喜剧的电影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灾难。
在遇到电影中所谓的笑点的时候,我的面部表情开始和观看如今传说收视第一的综艺节目《xx大本营》的时候如出一辙,似笑非笑,要僵不僵——作为一个无良的盗版观看者,我对我的行为很是内疚,实在是想给辛苦劳动的导演和编剧面子,在该笑的地方笑出来。
但是原谅我,看完电影都没笑出来的我真是枉负一直以来笑点低的盛名...综上所述,虽然没有看3D版说服力不强,但我还是要大吼一声:这简直就是一部借着“熊猫1”的余温毫无诚意的圈钱之作!
话说豆瓣上对于类似套路的美式喜剧评分都偏高。
但是好的电影和差的电影也拜托大家把分打出差距来好不好!
话说机器人总动员9.2,但比这部电影上了好几个档次有木有!
飞屋环游记才8.8,但是比这部电影不管是寓意还是剧情都起码好了两倍好吧...我觉得这部电影和里约大冒险(现在8.6分)都只能打到7.8分,也许是因为这两部电影出来的时候都是大片青黄不接的时候,才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吧,要是放在同类电影的汪洋中,只能是被埋没了。
《功夫熊猫2》里依然沿用了很多中国元素:中国人发明的火药被塑造成了烟花与炸药;中国的冶铁技术在影片中得到了夸张的展示;中国人的航海历史呈破坏的力量被展现;中国人的亲情观把握住了整部电影的情感脉络。
另外,中国的建筑之美、山水之美、人情之美也在电影中得到了部分展示。
如果仅看那些华丽的中国元素和电影中展现的武侠模式,会觉得这是一部中国人自行制作的动画电影。
《功夫熊猫2》里又囊括了中国动画电影很难具备的一些时尚元素:精致多变的画面感,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可与真人电影媲美的武打效果,真人电影所无法表现的夸张与跳跃……甚至量身定做的音乐,高度精确的拟声在国产动画中很难见到,这些现代化的特征在《功夫熊猫2》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梦工厂。
国际一流团队的合作让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达到了接近完美,3D效果的逼真让那些看过了2D电影加点立体字幕变成3D效果的假把戏不攻自破,国语配音更是用尽了“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时尚前沿的网络词汇,增加了电影的新鲜感。
梦工厂把古老的中国元素放进熔炉里熔炼出了时尚成分很高的现代产品——正如《功夫熊猫2》中沈先生把铁和火药放进熔炉制成了大炮。
只是火炮轰炸时人们到处逃匿,文化炮弹打来时人们越聚越多——在部分人的谩骂和责怪中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去接受他人的先进,用“静心”这一招制造出更多好作品才能对得起嗷嗷待哺的国内观众。
两部《功夫熊猫》的成功给了我们更多启示: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中国元素,但中国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元素基本都不伦不类,让人不吐不快。
中国元素是好东西,也不能让它披着粗制滥造衣服,掠走观众的期待。
中国电影和《功夫熊猫2》中的阿宝一样,需要戒急戒燥,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寻找一些新的模式。
如果说两部《功夫熊猫》是打在脸上的巴掌,面对疼痛,我们更需要冷静。
《功夫熊猫2》中还特意加入了一些哲理层面的元素来拔高影片的内涵——就算是大制作的“视觉游戏”也要让你在看完之后有所收获:“静”孕育的“动”力量无穷大,而表象的真假和个人的记忆有时候也会有差错。
阿宝的小时候的记忆始终不能与曾经的真相融为一体,但“静“孕育了一切真相,让他成为一个手中掌握真理之人。
影片依然延续了《功夫熊猫》中关于信任的话题,《功夫熊猫2》中又加入了关于亲情、友情的深度思考。
虽然故事模式难逃俗套,但梦工厂的这种努力很值得国内电影界借鉴和效仿:商业模式也可以有思想,甚至可以让电影主角担任“教导主任”的角色,只要掌握了分寸便可。
“寻根”成了《功夫熊猫2》的全新的主题。
阿宝想要知道自己身世的努力符合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和传统伦理,而阿宝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影片重要的催泪因素。
如果看《功夫熊猫2》只能笑,那只看懂了电影的一半,为了鹅爸爸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我们完全可以哭一场——虽然鹅爸爸有时也有只顾小家不顾大家的嫌疑。
阿宝的亲生父亲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出现,且只说了一句话。
别小看这句话,或许这句话将会成为《功夫熊猫3》的第一句话。
而这期间手握“中国元素”王牌的中国电影需要做什么?
这是我们看完电影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
看的imax 3D ,3D 效果还可以,情节粉一般。至于说中国文化这部分,比《花木兰》强一点,不过很多地方还是牵强,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中国观众都买账,难道是中国人自己都分辨不了自己的文化了?
卖萌耍宝还是很可耐的,熊猫终于发现仙鹤不是他爸了,噗。但是,故事嘛,嗯……依然马马虎虎呀。the one果然就是the one,各种奇遇优待和翻然醒悟。
美术赞,要说玩儿中国元素玩儿的到位的那还得是人老外。咱自个儿玩,要么太装,要么太土,要么就是些穿“汉服”去祭努尔哈赤的二逼货。
@七向街博纳 Stop fighting, let it flow, and scars heal.
囧,当年错过免费场,哎I just Love U guys, too.!!!!!!Gosh, Po Tigress不要不要不要啊!!!!这感觉应该有3,2解释了为什么大熊猫成了国家保护动物!!!!白孔雀真的真的蛮漂亮的!@Home
若說第一部能讓人看到DreamWorks在試圖講好一個故事,而這一部插科打諢又佔據上風,一堆浮華吵鬧的場面支撐一個虛有其表的故事,真可謂是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最好的闡述。DreamWorks永遠比不上Pixar的就是後者永遠把故事放在第一位,這也是其在動畫之王競爭中始終位居敗者的原因。
卖萌熊猫..跑胡子孔雀..功夫故事出现鳄鱼..犀牛神马的设定有些囧..
【B+】一部标准的上进型续集,有着更细腻的CG技术,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展开,以及更具观赏性的动作戏编排。同样愉悦的还有「火药」和「太极」这两种剧作核心要素,在对抗和暗喻的过程中被编剧们包装成流畅而普世的合家欢作品,也作为视觉叙事重点贯穿始终。不过抛去童年滤镜后,重看发现在部分情节转折的处理显得过于仓促,略显生硬做作(大概也是因为其90分钟的时长所导致,可怕的叙事效率),稍加笔墨或许会更好。
难看死了!沈老爷如此优雅一只孔雀就这么干脆地被压死了,被一只自以为幽默的死胖子给整死,它临终一瞬间还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我觉得好悲壮!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就是美国人最爱拍的那一类电影。
卖萌吧!恶搞吧!看片态度很端正恩~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优质商业作品的续集有两个维度,传承与创新。前者是维持前作的架构而后者是打破并扩展前作的架构,多数续集传承都无法做到,而熊猫2做到了传承,希望3能做到创新。放心掏钱进3D厅吧,效果很赞。
看到那只傻逼熊猫就蛋疼!!!导演你每次当那货一沸腾起来就疯狂地让它的脸舞动是个什么鸟意思!!!!有萌吗!!!坑爹呢!!!!
我觉得这部比第一步爆笑多了,尤其那个白孔雀一脸茫然的说“what?”的时候,真是戳中我笑点!!!!还有paul小时候真是可爱死了!!!片尾曲的动画也好可爱的!!!!!
笑点感觉木有第一部那么多。小熊猫非常萌!沈王爷真是风骚啊!!!!
总体上和第一部持平,皮影戏民族乐等中国元素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不禁使人沉浸在中国风的美感之中。至于反派,沈王爷好骚气,一打架就开屏;正派嘛,灵活的黑白花大胖子,太极玩转火炮也是好风骚
除了小阿宝萌。。。始终不聚焦
要吗是我太累 要吗是真一般 总之看得了无生趣 Xmen好几个退场的 我惊奇这个竟然没人退场 笑点硬 故事简单 制作精良
熊猫已经彻底沦为了低龄卡通剧。今年的动画只有《rango》独撑大旗了,呃,抱歉,还有几部不抱期望的没看过
panda这个生物在我的世界观里就应该很很傻很挫很懒很笨的,但是美国人片儿里的这只阿宝就有点反应太过头了,3颗星给幼崽时期的毛绒绒的阿宝和鹅爸爸。其实熊猫才是这世界上第一个穿黑丝的人吧= =?
我亲爱的胖熊猫大侠你还敢再萌点么? 太强大的好电影了,既能熟练控制观众的情绪让我们上一秒还哈哈大笑下一秒又泪流满面, 最重要的是对主题中国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皮毛而已,能真正理解儒家文化很不容易。 我可以给10星么?!!!
功夫片从中国一路打到外国,编剧都腻味了那些固定桥段,以致于熊猫阿宝每次摆完pose都要反嘲一下——这其实也是周星驰用滥了的桥段。然后是童年阴影,正邪双方的命运和动机都靠这个来解释,弗洛伊德离开了心理学但在好莱坞获得了不朽地位。我有更多的吐槽但这里字数有限。@望京星美withD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