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结尾很有意思,导演没有让两名探员去解说影片的细节,麦斯问雷诺为何会怕狗。
而《暗流》的故事在两人的笑语中结束了。
《暗流》是一部好电影,但是结尾的处理还稍显稚嫩了 。
朱迪仅仅出现了几分钟,就死于一场雪崩,而没有任何的转折,也许有些辜负了影片在之前的铺垫了。
同时导演完全没有解说任何影片埋藏的细节,故事还得我来解说一下。
首先影片要讲述的是大学内的教授们进行基因改造,试图培养精英人种的故事。
但是方式却是近亲繁殖,试图优生优育,结果发现孩子们都是怪胎。
但是这些自以为的精英们,却又不肯放下自己的身段。
因此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去偷孩子,把健康的孩子偷回来,并且将他们养育大了之后,就能有新鲜血液了。
芬尼就是那个被偷走的孩子,她的母亲被告知孩子已死。
但是有一天去学校的时候,却看到了长得与朱迪几乎一模一样的芬尼。
这样的话显然会有麻烦,因此母亲安芝口中的魔鬼来了,试图把孩子杀死。
安芝砍下了朱迪的一只手指,并且设计了一场车祸,让警方认为孩子已死。
在这之后,朱迪就生活在芬尼的影子下,交替地开始生活。
报复的契机来自于图书管理员安排的座位,这样的话芬尼会与校长的儿子配对结婚,然而芬尼早就看穿了一切,并且展开了报复。
她干掉了图书管理员高米兰,并且切除了双手和双眼,那是最能代表人身份的部位,也暗示有一位双胞胎生活在影子下。
同时,校方发现了不对,安排产房医生苏菲力去坟场绘制纳粹标记,试图误导警方。
后来那个协助基因改造的眼科医生也一并被杀死了。
这就是朱迪和芬尼的报复计划。
那么,到底是谁向雷诺开的枪呢?
一种说法是,最后朱迪无论如何也要杀死二人,证明开枪的人不会是朱迪,否则雷诺早就被打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迪失去了左手食指,而她是右手握枪,指纹无法证明不是朱迪的。
同卵双胞胎指纹一致的可能性也还是有的。
不管是谁开的枪,目的都是暗示雷诺,她们只杀需要杀的人,其实影片的错漏也不少,比如始终未交待为何要折磨第一位死者高米兰呢?
当然,埋藏着如此多细节的《暗流》,也是我心中的一部好片子。
结尾同时用了欧亨利式的表现手法,其实大家都猜到了凶手可能是谁,可最后却还是被震惊了一把。
据我了解,《暴雨》也有着较为接近的设定,可最终凶手却藏在自己的身边,也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我是一名b站up主,专门做影视解说,写影评也是想来豆瓣,让大家看看我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段影评是我的视频文案。
如果对我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哔哩哔哩搜 吉法师。
经验丰富的巴黎警探尼芒斯奉命侦破一起凶杀案,死者是阿尔卑斯山麓格农大学的辅导老师。
经过一番调查后尼芒斯发现:这所著名学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但校方为了推行精英观念,竟让教职员间世代通婚。
与此同时,大学附近的小镇上也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有人入侵了十八年前死于车祸的十岁女孩朱迪丝的墓室,并在那里涂画纳粹标志。
这看似孤立的两起案件是否有着内在联系?
尼芒斯当即决定和地方警官麦克斯联袂行动。
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使隐藏在案件背后的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
于是,他们立即采取了断然措施。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后,罪犯终于咎由自取,但两位警探也付出了代价。
对于语言文化的陌生感,让我面对名声远扬的法国片总是望而却步,这么长的观影生涯里,只看过屈指可数的几部法国片,而印象深刻的更是寥寥无几。
然而最近开始看巴赞的书,对于电影认识如此深刻与严谨的法国人,让我对法国片重拾向往,正好看到有一部对自己胃口的片子就马上下来看了。
说来,在这部片刚刚大做宣传时,我就已经有所耳闻,因此现在再看,有些恍如昨日之感。
首先,片子拍得是非常之扎实的。
无论镜头角度、变换,剧情和剪辑的节奏,都使这片让人有在看大荧幕的气度,而不是那些要坐到电影院里才知道这是电影的片子。
而且片中风景与剧情照应得非常好,不会像某些拿风光充数的片子,只会让人感慨电影院为什么不能快进。
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稍感遗憾的就是悬疑有些弱了。
虽然看到影评里有人说不太看得明白,然而“优生学”的题材其实已经拍得非常多了,这部片走的是非常传统的路线,所以对于这片的剧情其实一点都不难预测。
从看到大学教授互相通婚开始,他们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其实已经很明朗。
而且这些线索交代得很早,我想之所以有人觉得看不懂,大概是因为在解谜的过程,电影里的重心都没放上面,无论是壮丽的冰川风光、雷诺与女主暗涌的情愫,还有帅气的文森特大秀拳脚功夫,明快、流畅的剪辑让这些如行云流水般穿插在一起,让人看得目不暇接,自然对于真正穿引剧情的那条“暗流”反而忽视了。
于是,在片尾雷诺一口气如报菜名般爆出案情真相时,一不小心就会漏听了……最后,个人还有遗憾的就是片子的篇幅太短。
这样一个牵涉巨大,主题深刻的案件,两个多小时真是太不够用,太多地方让我觉得蜻蜓点水。
可恨国内未见原著引进,也可恨法国不像美、日那样喜欢把当红的大片TV化,所以虽然知道第二部不是原著改编,我也还是满怀期待地找来下了,希望惊喜还能持续。
今天刚看完,有一事不明了。。。
求解释。。。
校长的儿子为什么要阻止那两个警员查案呢?
还想把雷诺置之死地?
影片里说校长的儿子也是交换来的,跟芬妮同桌了解了真相,想复仇,这样可以说得通。
可是影片里同时也说了是最聪明的和最强壮的配对啊,两个换来的怎么可能拿来配对呢?
2013年6月10号晚上22点半在东方电影频道放的时候正要睡觉,立马播出了这个电影,让人一下子接受不了,47寸大屏幕上出现会蠕动的俎虫时候真的让人抓狂,maya,中国真的应该有分级制度啊,让小孩子看了会有阴影的,别说现在孩子适应能力强,其实都是装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嘴头倔,不服软,可是大多数人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
一部需要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观赏的惊悚悬疑片。
凭着出色的摄影、配乐,凝重、压抑、恐怖的气氛十足。
雪山,墓地,一切适合发生诡异事件的场所。
令人发指的罪行。
一老一少、风格迥异的两个警官。
意想不到的真相。
值得同情的疑犯。
让·雷诺还是那个让·雷诺。
第一次认识了Vincent Cassel这个法国性格男星。
看了这部片后,长久处于“shock”状态,比真的看见死尸还要难受。
好像明白了,又好像还没有完全明白,可是不敢再看一遍。
评分:8.5 out of 10
这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后感觉不是很明白,所以四处查找剧情介绍,发现并没有特别详细清楚的中文介绍,然后就去找了看过这电影和其原本的小说的外国简介,以下一部分是我翻译过来的(主要是拓展剧情,基本剧情大家也都看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是结合我对情节的理解自己添加的,翻译得不好大家也就一笑过之了:哥隆大学一直在暗中尝试着改进人类的基因以创造一个更优越的人种,而他们的实验也几近成功,大学中的学生乃至教授都是高智商的精英。
然而他们进行人种改良的手段是进行近血缘交配,令拥有优越基因的人群婚配以增加优越基因遗传的稳定和提升。
这种改良的方法弊端也非常明显,经过多代的近血缘交配,基因中的不稳定成分和缺陷也倍加严重的体现在下一代中,比如片中出现在该地区的遗传眼科疾病。
为了维系基因的稳定而避免崩溃,学校内部决定引进新鲜的血液来缓解这一危机,具体的方法就是调换或者偷窃附近区域父母基因优秀的婴幼儿,片中特别强调了体格优秀,比如“古希腊的运动员之血”这样的字眼。
这样的手段虽然下作,但是效果也相当明显,整个大学的人群又逐渐稳定和健康了起来。
在20多年前,一对山居夫妇有了一对双胞胎,其中的芬妮被大学藏了起来,片中也提到,学校医院是区域通用医院,附近的产妇都是在这里生产的,而她们的父母被告知芬尼已经死亡,然后这对夫妇带着茱蒂回到了他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11年后,其母亲偶然带着茱蒂又来到了大学,然后见到了被当作教授孩子抚养的芬妮。
两个看起来完全一样的孩子明显暗示着某些线索。
学校也马上发现了这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学校决定要杀死茱蒂来掩盖一切。
虽然茱蒂的母亲并不是完全清楚这其中的一切原由,但是她还是感觉到有人想要杀害她的孩子。
所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让对方---她认为的魔鬼---认为茱蒂已经死了。
在1982年,她切掉了茱蒂的一根指头,然后迷晕了(这个外国童鞋的用词是“drug up”)另外一个小孩来让卡车轧死,而她就拿着那根指头坐在现场让别人认为死的确实是茱蒂。
自此之后,她们老妈就躲进了修道院逃避可能的危险,而茱蒂就生活在他姐妹芬妮的影子之中。
两人一同过着一个生活,轮流的转换那个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角色。
20年后,逐渐的,茱蒂也开始展开她的疯狂复仇(估计和芬妮马上要和校长的儿子结婚也有关系)。
首先,茱蒂干掉了那个图书馆管理员(因为他通过安排图书馆座位决定了一切的男女配对)。
她砍掉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的双手以及眼镜以此来代表她被这些人剥夺的双胞胎之一的身份。
同时茱蒂和芬妮也在通过她们在尸体上留下来的信息来暗示学校暗中从事的罪恶。
当学校发现图书管理员的死之后,他们察觉到可能是唯一出现过的那次意外茱蒂所引起的,所以他们派那个对狗进行基因改良实验的校医院人员去公墓查看茱蒂的尸骨,然后用一个纳粹标志来误导可能引发的警方关注,同时也去了茱蒂的小学偷走了所有有关茱蒂的资料。
之后在那个人家里发现了被偷走的资料和照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茱蒂墓地里的照片还在。
另一面,这个用狗来模拟基因改造的校医也被茱蒂给做掉了。
最后那个眼科医生也被干掉了,但是这里有个曲折,应该是茱蒂去杀了人然后装饰了现场,然后不知道芬妮出于什么原因也随后跑去了现场,然后被两个探员撞到,所以最后虽然她捡了让。
雷诺大大的枪,但是只是开枪暗示了他:这些连环杀人只是针对特定的这些人而已。
根据茱蒂最后要杀掉他们的表现,如果当时现场的是茱蒂,那肯定是往人身上打了,而且茱蒂右手只有四个指头,而开枪的有五个手指。
让。
雷诺也在随后和芬妮的会面中说她不是那种能面对面折磨和杀死一个人的人。
其他的就是顺水情节啦,都还是比较清楚的了。
最后山上两姐妹同时出现,给出了剧情的重大线索,但是因为这些背景历史比较乏味昂长,所以片尾,根据这个外国童鞋的推测“导演也就让影片以让。
雷诺开始解释他为什怕狗而不是整体案情来结尾了”。
基本就是这些了,希望对那些不搞清楚情况睡不好觉的童鞋有帮助,我也去看第二部暗流了~呵呵呵~
怎么说,其实之前很少接触法国电影。
最近接触了法语,课上老师介绍了这部电影,就想着来看看。
首先,情景配乐实在太赞。
片子开头就是死者各部分伤处的特写,还有那些蛆虫,再配上那首贯穿全片的童音哼唱,确实有一种惊悚悬疑的气氛。
还有在MARK出场,那段Rap还有他查案与当地的人发生打斗的游戏配乐充满动感,这的的确确是法国风格。
还有些像的士速递那样讽刺警察的无能(个人感觉)线索拉得也很清晰。
以两个主角的办案线索,最后合在一起使得故事更加清晰。
而且片中的人物个性分明,雷诺扮演的探长沉着富有经验,但他行事独有风格且不易和人亲近更喜欢独自办案,却又怕狗;文森特扮演的警员不像其他普通警察那样无能,他也有自己的行事作风,而且有年轻人的冲劲。
他和雷诺形成对比但又成为一对好搭档。
故事情节嘛。
其实感觉风格跟七宗罪类似,但是其中的法国风味浓厚。
确实论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
最后我只想说,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止是人心,还有人的信仰。
看了暗流,惊讶于法国的电影也能拍的如此的黑暗和诡异,以前觉得法国的片子都是充斥着情色的很生活化的艺术片,个人认为本片还是有好莱坞的商业电影的味道,法国片的感觉好像差了一些,不知道是我孤陋还是法国电影人的口味也越来越国际化了,还是希望他们能保持住自己的风格。
不过是部很局观赏性的片子,看的时候不能走神呀,那样会看不懂的,呵呵(我就是在电影院里看完一遍又接着看第二遍的开头才看懂的。
)
有很多地方不明白,看到大家的解释,算是理清了。
当年轻的警察去拜访那个女孩的母亲,也就是修女,嬷嬷说已经有15年没见到她了,当警察推开门准备出去,回头的一瞬,看到修女万分惊恐的表情下,还有一双没有瞳仁的眼睛!!
那所大学的图书馆看上去很有历史感,但是光线这么昏暗,应该不适合在里面看书。
回来晚了,只看了半截,有空找来看全~几年前看2的时候,只开头就没敢往下看...现在果然是胆肥了么...
杀人的案子,跟宗教扯和科学上关系,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无语的剧情和过分的渲染
中学时代看都市快报上的“快报观影团”点评过《暗流2》,于是对这个系列一直挺有好感。第一部里面凶杀案死者的死相有点重口味,犯罪动机偏社会伦理,整体风格略显黑暗。两大影帝独自作战时倒是神勇兼睿智,1+1情况下反而没迸发出多少火花。期待看完第二部之后能有新的发现吧
D9 收藏。。一个关于大学校园的诡计。扣人心弦。
色调和画面都很阴冷的悬疑片,让雷诺又一部经典片子,我是通过这部片子认识的让雷诺,以致后来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时说“这不是演《暗流》的男主角嘛”,被人耻笑“应该是你在看《暗流》时说这不是演《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男主角嘛”
开门见山为虐杀尸体局部的大幅特写,捆绑的淤痕,凝血的刀口,蛹动的蛆虫,摄像机平稳冷静的移动仿佛一场对尸体温柔持续的抚摸。尸体流落的泪水,是被去除眼球后眼睑储蓄的雨水。纳粹优生学。双线叙事明了,可惜结局虎头蛇尾。
有些地方情节线索交代不是很清楚,总之一旦电影里出现什么封闭的与世隔绝的一个场所,那么它十有八九是充满着罪恶。
不到四星,但肯定超过三星。双线结构完美的汇聚。宗教阴霾下的种族优化和新纳粹问题。因其在封闭的欧洲古老大学发生,更平添了一层不祥和阴沉。配乐极棒,镜头推进平滑而快速,平常的风景呈现出奇异的质感。
很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电影了,看到三分之一睡着啦
精英住进了山区,然后开始搞新纳粹复辟。也就开头还行,设定还行,剧本和节奏越来越糟,给卡索安排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打斗,以突然热血冲脑硬凑这一冷一热两警探,突然爱上见了两面的女学生。一场雪崩了事不提始作俑者,其实不是查案,是滑雪季度假。尸体造型蛮酷。
气氛营造的很不错,但仔细看过才发现剧情设置漏洞太大.
对,好像当年看过,因为在法国很火。今天再看,还是不喜欢,感觉不清不楚的。而且音乐烦死了,从头响到尾。
法国人拍摄的悬疑片,不常看法语片,但这么偶尔一看,还是不是很能接受法语的小舌音。本片的剧本构思的不错,让雷诺和文森特卡索都有中规中矩的发挥,但这部电影看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长期受好莱坞式大片洗礼,审美观什么都有些发生改变了呢~
让雷诺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反正我是冲着Vincent Cassel去的
雪地狂奔那种扑面而来的刺骨寒意,早上起来跑步过的我能感受到
让雷诺一人撑下整个影片,疯狂了点。
难道只有我觉得烂尾了么=。=
很难入戏,特别是开篇就炫个特技化妆之后,就更不舒服了
感兴趣的题材。两处印象深的地方 “尸体流落的泪水/雨水” “手和眼是最能体现人体体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