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演技在线,尼古拉斯小哥一个嘴角都是戏。
就是实在无法忍受女主角永远在线的黑眼圈和从来不洗的头发。
呃,个人实在是对暮光女欣赏不来,虽说不能否定演技,但她的角色都的确是同个类型,永远睡不醒的样子。
整部影片节奏很慢,甚至对白都又慢又简单,各种场景和唯一的白衬衫绝对是极简主义爱好者的菜。
跟《爱是一种病》相似,都设定了未来情感是一种疾病的状态,这种反乌托邦的电影小说也是越来越多。
《爱》却才翻拍一集就被砍,其实觉得挺可惜的。
《同类》似乎想要探讨的更又深度些,可惜我觉得还是没有。
抛开外衣来看,还是依旧是个俗套的爱情故事,权当看一场由跳楼引起的情感爆发好了。
不得不得说,影片最后silas对nia说的一句i remember i loved you,but......i don't feel it anymore.是整片最戳泪点的地方。
现实生活当中,仿佛这十分适合致给前任的一句话。
着实是,记得爱过你,但是再也感受不到了。
FEEL一词贯穿影片始终,许多对眼睛,嘴巴,手指等细节部位的特写,正是作为人的多种触觉。
不得不感叹导演对整个镜头的把握,还有影片冷谈风色调的设计。
人是需要情感的动物,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性社会,是反人类的,我想影片也是在宣扬恋爱自由,每一个人都是情感的表达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情商。
荒唐的反乌托邦有时离我们并不远如果我们把《同等族群》(Equals 2015)当作一部爱情片或科幻片或科幻背景下的爱情片来看的话,我认为大家能给它3颗星真的很宽容了,但若想想本片背后的含义,给它4颗星似乎也并不为过。
本片应当又是一部反乌托邦类型的电影,因为它符合“反乌托邦”的典型特征:绝对反人性。
本片中那个“反乌托邦”是以一个“集团”形态存在的,至于这个集团还能否被称为“人”的集团,本片的中文译名就已透露先机。
此外,这个集团的反人性面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它将人当作手段而非目的。
为了获得强大生产力,它让所有人从一出生就失去“情感”,因为在这个集团内,“情感”被认为是人“致弱性”的根源;“情感自启综合症”(SOS)是集团健康的最大威胁。
这种反人性的措施当然是值得批判的了。
因为,情感是最人性的东西,没有了情感,一个人便无异于行尸走肉。
虽然说这种动用高科技手段封闭个人情感的行为几近荒唐,但它也只是反人性措施的极端表达而已。
在现实当中反人性措施几乎比比皆是。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团体、组织或国家中的个人被要求处于服从的地位,而为达成此目的,甚至不惜动用强大的制度措施,让人一出生就失去选择的机会。
为什么生在宗教国家就得信仰宗教,生在极权国家就要崇拜领袖,落在资本主义手里就只能屈从它的制度?
当我们有这种呐喊或内心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其实就如同本片中的“情感自启”一样,你曾经沉默的人性基因正在复活。
而当我们谴责本片中那个让人们失去选择机会的集团如同利维坦般的怪兽一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体会到,利维坦其实早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当然,我们也要自警上述批判合理性的问题,因为基于人性,尤其是基于道德性的批判已是我们当今社会纷争不息的主要原因。
就像本片所展示的那样,凭什么说集团封闭人性情感的行为是不合理的呢?
要知道,这种在我们看来是惨无人道的行为可是那个集团自我选择甚至社会进化的结果,因为我们现在所珍视的人性行为早已是它们摒弃了的呀。
由此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若我们纵向穿越千年,或横向挪位万里,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立即进入一种可嘲笑当下的道德行为和人性困境的文化氛围当中?
嘲笑的合理性究竟从何而来呢?
再说,如同那个集团中的人嘲笑那个人性半岛上的原始居民一样,我们也说不定正是宇宙间值得嘲笑人性孤岛上的一员。
本来就分属不同族群,谁给了你嘲笑的权力?
即便我们以普遍人性需要为号召,我仍怀疑建立普遍性标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以上纯属由观影所想到的,或许有点想远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本片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展示男女主角的爱情,到底想表达什么?
似乎没有理由说,这个集团是想禁绝一切情感。
因为有很多证据可以说明,这里的人都有或此或彼的情感。
比如,男主受伤有同事关心,新来的插画师表明了自己的有限耐心,还自诩自己是小达芬奇,阿特斯莫的工作岗位是众人梦寐以求的,女主敬业行为还引发了同事的进取心。
这些“关心”、“耐心”、“自负心”、“进取心”等显然是情绪的产物,只不过这些情感产物并未引起人的内心折磨,所以它们并不被认为是病症。
只有当情感能引起内心的折磨时,这种情感才被集团视为洪水猛兽。
那么,什么样的情感才能引起个人内心激烈的反应呢?
显然是“爱”的情感。
如果没有“爱”,看到有人跳楼,女主不会产生同情,也不会因同情而表情痛苦、紧握拳头。
“爱”的情感最激烈的表现就是两情相悦,所以,私自配对行为成为集团打击的主要目标。
“爱”的情感之所以成为这里最严重的疾病,是因为它是社会联结的最主要催化剂,因爱才有家,有家才有国,既然家国都不要,那么似乎可判定,这个集团是个极端的无政府主义组织。
此外,既然异性间的两情相悦不应被认为是一种病,那同性间的呢?
同样基于情感,难道有区别吗,或许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另一问题吧!
(文/石板栽花 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Ps. 感谢奇遇电影字幕组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仅个人观点!
看到silas对nia说:“i remember i loved you,but......i don't feel it anymore.”时看哭了。
后来silas坐到nia的旁边牵起了nia的手,有人解读是基因药物a-eni对silas失效了。
但我认为并没有失效,silas的确是不爱nia了出于记忆他觉得应该这样做,他答应了nia一起坐火车离开只是为了实现诺言,silas只是照着自己记忆里的设想来演绎的罢了彼此都是相爱的,只是一方的爱被抹杀被磨灭掉了,另一方无法放手 但一切又毫无意义。
这部电影设立在一个禁止情感的世界,那里的人冷静、公正、有礼貌,他们所居住的社会是完美的,没有贪婪,贫穷,暴力。
但,他们不能有感情。
正如片中政府所说,有了情绪,有了感情,人们或许饱受其苦,我们会压抑,会痛苦,但没有了这些,我们同样没有了爱,没有了奇迹。
他们不能兴奋、哭泣或感到孤独,如果他们违反,则要接受治疗,轻则使用药物,重则遭受电击。
倘若执迷不悟爱上谁,他们就会被送往“穴居”,也就是死刑。
没有情感或许可以让人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完成社会工作,不拖工,但也没有了超出常规的例外,没有了奇迹。
情绪和情感可以健康,也可以不健康,但绝不是疾病与不健康的代名词。
情感是一种传染病这种设定我一直认为是里面统治阶级的手段和谎言,在结尾部分我以为他们可以完成一次革命反叛、我以为可以看到他们后续新的生活,但结尾部分的的爆发过于弱了过于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男主角因为伤心过度接受了遗忘感情的药物,但在第二天,忘记了感情的他,并没有去举报他曾挚爱的女主,而是选择了他们原来的计划。
而影片所体现的内核其实已经展现出来了,看完电影多少有些反思,就不算浪费了101分钟。
把男女情感放在影片里,是主人公渺小而痛苦的抗争,导演想表达的深意可能是把同性恋情放到现实社会也是少数的异类不被支持和认可吧,少数是独特,不是异类。
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和你一样,拥有你已经拥有的坦诚去爱的权利,你要的并且你已经有的自由,他们也该有的。
如果不能认同,至少请不要排挤和伤害。
希望真挚情感是自由的。
烂俗爱情电影。
我个人的审美是,科幻电影不一定非得描写宏大场面,但至少得以小见大。
如果只是想讲一个坎坷的爱情故事用很多其他背景也可以提供这种矛盾冲突所需的土壤,等级森严的欧洲中世纪、印度底层社会、当今的中东等。
科幻背景设定存在的意义是告诉观众主角患有SOS疾病,被社会划分为少数族群,仅此而已。
重点都是再讲主角的烂俗爱情,然而讲得还不好,没有感天动地、没有催人泪下、没有以小见大,没有好好利用科幻背景设定。
他们没被当局像片头那对裹着棉的男女一样抓走仅因他们是主角而已,我没有看到什么抗争之类的。
唉,可能是我对科幻电影和爱情电影的标准都提高了吧。
值得称赞的是导演对光影的运用。
冲着颜值去看的电影,但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感觉还不错。
如果人类没了感情会怎样呢?
好消息是,我们都归于冷漠,再也不会痛,不会悲伤。
可坏消息是,我们都归于冷漠,再也体会不到爱的感觉。
与此相比,即使会痛会累,我也愿意去选择守护住自己的感情。
就像电影里他们俩相爱后才觉得自己算活过,再苦再困难都愿意为此奋斗。
人终究是感性的,没了感情便不算活过。
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
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
有没有想过从小被教科书灌输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它本身是如何形成的?
古巴比伦人认为《汉谟拉比法典》是一辈子就必须遵从的;中世纪的欧洲民众认为教义就是生命的一切;美国曾经的“黑奴”从没想过要和白人平起平坐;清朝的妇女认为裹小脚是女人必做的事……而,今天的我们正在被什么束缚着?
昨天看的这部电影 网上终于有了资源。
首先 题材是老的 情节是崩坏的。
单看剧情 无非就是在政治统治的压迫下 两个情窦初开 彼此爱慕的人 冒着一切危险携手私奔而逃 顺带着牵连了3个好人的故事。
并没有什么大亮点 波澜不惊的…(如果非要说意想不到的话 我认为就是女主被发现怀孕的那一刻…)其次 电影画面风格实在太美了。
夸张点儿说 每一帧都可以直接截图做屏幕。
真的好喜欢这种风格色调 比国内某些要亮瞎人眼的剧好太多。
之前貌似没有见过选择这种风格的电影… 真的超级美~另外 颜值是高的!
男主的饰演者尼子 那双蓝眼睛 那英音 还有那身材 真的把整部电影都拯救了~🙂 还有女主的饰演者美K 依旧酷帅风~(但感觉她现在没有暮光的时候美了…)然后 也是最重要的 所有演员的演技全程在线啊!
记得有一个情节是 男主女主第一次握手时的紧张 颤抖 尼子和美K表演的很真实啊 即使只给了手部特写 但也没有让观众跳戏!
尼子把情窦初开时的紧张焦虑+患病几个阶段不同的身心状态+挑战政治权威的决心+女主被抓后的焦急崩溃……等等一系列的情绪状态 我认为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嗯 还有一点 特效挺不错的。
最后 莫名感觉这部电影男主女主就是欧美版的亚当和夏娃……
昨天看了同等族群,关了弹幕才安心看下去,各种说困,说无聊的。
虽然被说好烂,但我觉得还不错。
这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壳的文艺片,很烂俗的爱情故事,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梗、错过梗、怀孕梗、失忆梗(那也比国产青春剧好太多)。
这是最最纯粹的爱情,就像读书时的初恋一样!
小心翼翼,欲言又止,小鹿乱撞,不被老师发现躲厕所里。
从一开始一片白的性冷淡风(我好喜欢这种风格),到尼尼和美K一点点的碰触相知相爱,两人的色调变成粉黄紫。
音效也非常棒,高潮时的音乐我以为电脑要炸了。
最后结局应该是想起来了吧,那种爱的感觉。
ps 助攻小分队就这么白牺牲了?
未来人类题材,虽然节奏有些慢结局有些仓促,但可以窥探情感的可贵,爱与被爱的可贵。
拍的挺美的啊~男主舔屏向(我汀造型太丑)
剧情和设定都是比较俗套的科幻爱情片,可以看成小清新版、无战斗场面的《撕裂的末日》,活着是反角度的《龙虾》总的来说很无聊,除了很多拍摄角度运镜焦点颇有意思的镜头设计外,唯一的优点就是暮光小姐的演技趋于稳定了【6.0+0.1】
人形机器的情感像洪水一般倾巢奔来,一发不可收拾。
太无聊了,没有道理的设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老梗
没你们说的那么不堪,拉拉和基还不能拍爱情戏了…我觉得还可以,再说k本来就是双,又不是完全没感觉- -
豆瓣总体评价都不高 但个人很喜 拍的极其细腻 是不是有影射LGBT群体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爱可以攻克一切
颜值就三星了。
抓着镜头晃你妈啊晃!
科幻爱情电影,定位很奇妙。通篇的性冷淡风,极简的未来感,有感情的人显得多么与众不同。这部电影的背景换成大中华区的初高中,或许早恋的唯美版就是这种感觉。Nia把自己隐藏得很好,估计就是Bess年轻时的样子。Silas嗑药前后的的演技不一般。爱情还是能战胜很多东西的。【iPhone】
7分,氛围后摇很好,故事俗套但是不难看,挣扎中有真感情
well 相爱的人开始逃亡的故事。
这片是把龙虾的剧本倒着抄的吗,一点未来感都没有啊!好好的禁欲氛围都被你们破坏了……
只为男主的颜
和the giver很重合的感觉。但如果是几年前的自己,大概已经去写1800字影评了。
科幻版朱丽叶与罗密欧
办公室恋情罩上了软科幻而已,毫无节制的特写和虚焦因为两个并不来电的男女主而显得更加做作,设定再大核心剧情狗血也没一点用处,乌托邦梗已经被嚼得不能再嚼了。
冷硬乏味又无聊,除了nico的颜值还算在线,其他基本就是催眠。这个锅还是因为编剧,你要拍恋爱就给他们多添点人味,你要拍乌托邦的残酷就多加点背景设定,四六不靠只能两头不讨好。
爱情点很俗,科幻点很浅,美美的尼子,好攻的小K,挡不住我依旧能沉下心看完并很喜欢,看他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特别特别温暖,纯粹的爱能冲破一切在当今社会看来多科幻啊,不是吗
6/10。前景滤镜+背景虚焦的MV视听手段,剧情简单到就像两个初中生谈恋爱,两人反复试探你拍一我拍一,明知怀孕有危险还不做措施,到了影片高潮赖在床上腻歪着不逃走!闹自杀和面临逮捕命运是如此平淡的情节里再正常不过的梗,谁出卖小组?药物抑制的情感能残留?欲言又止的尴尬结局真是分分钟想删片。 @2016-08-14 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