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名词替换。
背景是天安门就是“北京我爱你”,背景是东京塔就是“东京我爱你”,背景是大本钟就是“伦敦我爱你”……“xx我爱你”系列要是这么拍下去,恐怕除了发霉的文艺,就啥都不剩了。
我不是说纽约不可以文艺,各地有各地的文艺,但此类浪漫过了头臆想多过现实的文艺只适合巴黎。
我不知道这样的结论是否偏颇——我没去过巴黎。
但至少我知道这并不是我看到的和我想要看到的纽约。
我更想要看到一些纽约的特质:比如美国人特有的幽默,新英格兰的厚重感,文化中的积极向上和举重若轻,踏实而高效率的浪漫,诚恳,真实等等,而不是拍拍自由女神第五大道就是纽约了。
在这里我只看到了纽约的皮囊,看不到它的灵魂。
说得不好听了就是矫情。
有几段是可圈可点的。
姜文绝对是个聪明人,细节里都透着股子小坏劲儿,可爱得很,又有大将之风(或者说老炮之风 - -)。
Natalie Portman导的那一段好可爱,我永远无法抗拒可爱的小女孩儿……(好吧我就是萝莉控怪阿姨!
)老爷爷老奶奶那段是叫好的,笑着流泪的感动。
岩井太让我失望了……情书里那种美好得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气质都不见了,拿个恋空似的老梗糊弄谁呢……我只想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你大爷!
哎呀……本来想好好写个评论……结果还是变成了这样……= =算了,就这样吧。
Before这可能是我写的最后一篇超过一千五百字的评论。
人没了压力便没了动力。
可能这是个商业片横行其道的时代,速食爱情、末世情怀,是给那个号称最发达国家的人们嫁接的头衔。
可是,你以为走在第五大道上的NewYorker们,都爱着他的阿凡达、她的蜘蛛侠?
集结12位名导的《纽约,我爱你》,通过“我爱你”系列的短片视角,潜入这个光怪陆离的汹涌海洋,献上一朵玫瑰。
去年六月独自一人坐在电影院的黑暗里看那部扬名在外的《巴黎,我爱你》,每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看得虽然过瘾,却也无形之中给观者施加不少阴影,生怕那灰白的色调、看似平淡或激烈的对白又牵扯出怎样隐隐伤痛的结局。
而在今年情人节前看的这部《纽约,我爱你》,那些隐隐的忧郁虽然依旧存在于光影背后,可心头却触到过些许温暖、甜蜜、光亮。
带给我最出乎意料的甜蜜,是岩井俊二的那一段。
颓废的卡通配乐师Orlando,墨绿色牛仔布夹袄宅男气十足,被类似经纪人角色的Christina连续电话催交稿。
卡通片导演刁难地让Orlando五天里看完《罪与罚》并重新作曲。
本来我们将看到一个颇有天赋的音乐人自暴自弃的故事,而“爱”扭转了故事方向。
当经纪人Christina站在脏乱的Orlando家门口,矮矮的小姑娘说,我来帮你念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八天里口述完了《罪与罚》,他的执笔人成为他的妻子。
所以,你需要一个人帮你。
即使这短短几天里的电话还不足以筑起“爱情”的伟岸高墙,那我们便唤它“爱”吧。
有时候爱就是那么没有逻辑。
喜欢的另一段是《尖峰时刻1、2、3》、《X战警3》的导演Brett Ratner执导,背景是纽约中央公园,翠绿草坪,茂盛大树,清新自然的风格。
体验生活、假扮轮椅女孩的演员和懦弱胆小的学生。
矮小平庸的他被高挑漂亮的女友Blake Lively(惊喜)甩了,为了完成假轮椅女的心愿带她参加了毕业舞会,从低落、鄙视到互相玩笑到大树下的激情,轮椅女孩的形象从坐在轮椅上时的矮小,到不顾非议歧视、坚持跳舞的平等,到找到爱情时的高大,迅速且清晰。
可最后当她自然地从轮椅上起身往屋里跑,我的表情或许和片中那个衣冠不整的男学生一样惊讶。
这或许就是导演开的玩笑,这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爱情。
那个可爱男生,瞬间高大。
正如中央公园站立的柏树,时间早已精准地印刻在它们仅存的身躯里。
一轮一年华,如此清明澄澈。
其他瞬间,或浓烈馥郁或淡然无味,不合所好,却也禁得起几日以后的回想,历历在目。
舒淇扮演的华人女孩和暮年画家之间的若有似无的情愫,像是画家死前为舒淇画的水彩速写,素颜的眉梢眼角却氤氲着早已被喧嚣淹没的淡淡香气,她在画像上贴上他来不及描绘的她的双眼。
歌是这样唱: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为了婚姻剃度的犹太女人,她穿着白婚纱时的平静快乐,和婚后与印度丈夫在海边散步时扬起的黑色风衣,如同她为了爱情放弃的秀发,嫁给了宗教,虔诚安然。
爱情顺路而下的深渊,多数人虔诚地步步相随,也有人朔溪而上,自得其乐。
关系冰冷的中年夫妇扮成点烟调情的陌生人,回到餐厅里他们似乎又旧情重燃了。
情节有少许跳跃,黑暗的色调里光靠烟蒂的星火很难看出是假扮的夫妇,可一到灯火光亮的餐桌前他们的恩爱又让人夹与之前的冰冷之间难以辨认。
大概就是导演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段,老夫妇互相埋怨又互相搀扶地去庆祝结婚纪念日,皱纹和争吵掩盖不了他们相依相偎时的温馨。
老婆婆靠在老伯肩头,背景是初次约会的游乐场。
在影片的最后安排这样温情的一段,不免落得些俗套,导演们也是想给观者留下爱情的美好憧憬吧。
曾经温暖过脚丫踩在冰冷海水,至少能够坚持一阵子才受得到痛彻心扉。
墙角那朵枯萎的玫瑰,她毕竟曾经被甜蜜灌溉,那淡淡温馨欢乐的香味,包裹着凋谢,也不那么凄凉。
同《巴黎,我爱你》一样,一部由短片构成的电影总夹杂着情节的跳跃、镜头剪切的凌乱,这也可以证明为何这部影片邀来如此多的巨星登场。
如果情节使你感到困惑,这些角色将会使你忘记这种困惑,因为故事是关于他们的。
相较于《巴》的六个单独短片结构,《纽》扩张的篇幅让人大呼过瘾,但十二部短片的合成固然免不了引来整体性差的诟病,导演们安排一个拿着DV的女孩作为上下情节的牵引,也少显单薄和牵强。
可是,原谅我依旧感动于单纯的爱情,在公园树下,在琅琅念书耳语,在迟暮海边,在晕开的画像眼角,在剔下的秀发。
因我亦只是个孩子,读不来繁复纠缠,满怀爱。
期待一朵玫瑰。
这是之前写的一篇小文,当然是针对我爱系列第一部的,但我觉得贴在这也无妨吧,管理员若觉得不合适,可以删除。
《巴黎,我爱你》买了好久,直到今天才拿出来看完。
十几个故事,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我在想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电影导演们,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导演,也可以集合起来,就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城市拍上几段,让我们来欣赏。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我们到时候看到的,将不只是我爱你巴黎了,而有可能是我爱你北京,我爱你上海,我爱你台北……而我最期待的,可能还是我爱你,北京。
Pekin,je d'aime.我甚至还想象到几个关于北京的故事:1 中关村。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李在决定在中关村创业。
当他回到中关村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找到他大学时代的记忆。
在那个时候,中关村,尤其是某所大学的门前,兜售毛片光盘的男男女女,形成了一道宏伟的风景线。
李的大学生活与这些黄碟贩卖者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李的性教育都是得益于这些人。
但当他回到这里,想要找到一些记忆时,却发现,在这座城市里,被摧毁的不但有胡同,也有这些后来出现的玩意儿。
2 五道口一个妓女的故事。
少女在这个地方结识不同国家的人,然后从他们身上赚到钱。
少女把赚到的钱,给另外一个女人使用。
那个女人是她深爱的人。
3 天安门一个小报贩,他天天在天安门附近的地下过道里出售报纸,不停的向路人兜售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明星消息。
但是每天他回到家里,总是一言不发。
他是个忧郁症患者。
4 西站一对骗子夫妇。
他们在这里每天靠欺骗外地人糊口。
但是他们两个人深深相爱。
有一天他们被发现受骗上当的外地人追打,但两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5 胡同一个老北京经常到胡同来看他的老房子。
房子破旧无比,租给在北京打工的一对收垃圾的夫妻住。
但是老北京却觉得自己的房子是非常有价值的,天天期盼房地产公司开发的脚步快些,再快些,他想着自己的房子可以赔得一个好价钱。
6 通县小张住在通县,每天要做摩的、公交以及地铁三种交通工具上下班。
有一天下班,下雨,一个女孩子要和他合乘最后一辆摩的,小张答应了。
晚上,他们呆在了一起。
小张爱上了她,但是以后却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7 超市发60岁老太太晨练之后,总要到超市发买一天的食品。
每天她都会在蔬菜区,挑肥拣瘦,把一棵白菜拨到见芯儿,才放到车筐里。
然后编排队交款,边和收银员谈论家长里短,物价上涨。
8 王府井麦当劳…………
In New York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Now you’re in New York,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the lights will inspire you,lets here it for 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Yes i am living here. such a complicated and diversity city .... These movies and songs maybe just a illusion of the " American Dream". I didn't give the full points because this movie didn't embellish the view and street of NY. However it is real...beautiful dirty rich.... Hey guys ... Don't image and dream of this place so dramatically! Nothing is perfect.
沒想到旅遊期間竟會去戲院看電影. 在三藩市看"我愛紐約"的確有點味道.星期六下午4:50, 影院只有十多人看此片, 真爽.有別於"Paris, Je T'aime", 此片分段沒有逐段列出導演及演員名字, 是多個故事連繫在一起, 當中有些都有一個"原來如此"的結局.喜歡Yvan Attal那兩段,分別由Ethan Hawke和Maggie Q, Chris Cooper和Robin Wright Penn擔演. 結局令人意外. 簡單得來令人會心微笑.岩井俊二(Shunji Iwai)導演那段由Orlando Bloom和Christina Ricci主演, 頗喜歡. Orlando Bloom這回給人新鮮感.姜文(Jiang Wen)那段由Andy Garcia, Hayden Christensen和Rachel Bilson合演, 酒吧/餐廳日間的一個邂逅.Shekhar Kapur("Elizabeth")那段酒店bellboy(Shia LaBeouf)和和貴婦的故事, 影像給人深刻印象. 朦朧中的紐約,還有bellboy的窗前消失, 都有那種震撼. (原來劇本出於去年逝世的Anthony Minghella, 所以電影end credit有向Anthony Minghella致敬的一句)Joshua Marston那段, 一對老人家的故事, 溫馨感人.Brett Ratner那段, 坐輪椅的女孩和父親, 還有年輕小伙子. 結局又是給人驚喜.Fatih Akin那段唐人街由舒淇主演, 近乎素顏上陣的舒淇演得還可以. 畫中的她把她刻劃得非常出眾.Mira Nair那段由Natalie Portman主演的準新娘, 把Portman的獨特味道發揮得不錯.最喜歡是Natalie Portman導演那段,男nanny/"manny"(其實是父親)竟然是個專業舞者, 令我想起Alvin Ailey(舞團).香港上映時我會再看! (剛上網搜尋, 原來頗多劣評)
城市的故事,似乎更多应该是关于金钱交易尔虞我诈,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陌生人来来往往面无表情,这些片段占了我们生活的八十巴仙。
但是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阳光刺眼的旅馆房间,寒风冷冽的沙滩,阴雨的夜晚。
这些场景,不是我们生活的场景,我们的天气,只有八号风球,黑雨和其他。
前两者可以让我们不要返工。
电影里有大衣下露出美丽小腿的女人,把破旧的恤衫也穿得很文艺的落魄男人,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三流作家,跑去唐人街寻找灵感的奇怪白头大叔。
这些人,不是我们生活里的人,我们生活里只有三种人,公司里的人,放工一起玩的人,远在家里的人,我们用不同的频率见着这些人,往返循环。
他们经历着微型小说里那人哑然的结局,或者如同一个世纪那么长的进行。
有些翩翩起舞的欢乐,有些赤裸裸的欲望,还有无尽的眉宇间淡淡的忧伤。
这些事,不是我们生活里的事,我们的事,只有做到和做不到。
做到就这样了,做不到就担心。
快乐短暂,悲伤也不见得刻骨铭心。
电影里的人没有什么生活的意义。
好彩,我们也没有。
在姜文的这一段中 最开始小贼跟老贼撞了一下 这个时间点上 小贼偷了老贼的钱包 于是后面一幕小贼在邮箱里处理偷来的钱包,把钱留下了,还顺手发现了一张女孩的照片,也扔进邮箱里。
然后小贼看上了拍大头贴的妞,于是跟着这妞,并且想泡之,于是一路来到了小酒馆,并且跟妞儿相撞,偷了妞儿的手机跟刚刚拍好的大头贴(进一步证明想泡这妞)。
正当小贼用花房姑娘泡的正欢的时候,老贼现身,打断了小贼。
这里有几个镜头有点让人迷糊,但是却能够给我们确定的事实!
其一是老贼听说小贼捡到妞儿的手机,于是起身跟小贼握手,而且握手的两只手给了特写,虽然只有几秒钟。
这是镜头中唯一两人有身体接触的时候,这也是唯一可能的时间,老贼偷了小贼的钱包钥匙还有大头贴。
其二是这里有好几个镜头给到了老贼的戒指,其中有一个也是很短妞儿跟老贼手指的特写,另一个是老贼灭烟准备给小贼现金,那么只有在这个特写之后,小贼才偷了老贼的戒指,也就是后来老贼塞给小贼现金的时候。
其三是,老贼塞给小贼只有一张(或是两张)纸币,但是后来有个特写在吧台上的钱,是一打纸币,并且小贼是在皱了一皱眉头之后把吧台上的钱拿走了,这么说小贼不仅偷了老贼的戒指,还偷了老贼的钱。
几个猜想。。。
1.老贼小贼到底是不是父子?
这个问题很难说,支持父子的证据有,小贼谈到之前跟父亲在这件酒吧相遇,老贼强行叫小贼坐下,老贼问小贼他们之前是否见过,以及老贼还摸了摸小贼的脸。
尤其是摸脸的那一段,显得尤其慈爱,不得不让人怀疑。
反对的证据有,老贼带了结婚戒指并且妞儿说试图把老贼从他老婆身边偷走。
以及父子完全没有相认。。。
或是惊讶。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不是父子,如果是父子的话那带结婚戒指真的说不太通,因为小贼明确表示母亲已经死去,一个老婆已经去世的男人出来勾搭,真的没有任何理由带结婚戒指,并且从妞儿的话中老贼还非常在乎老婆,那就更难解释的通了,除非是老贼对亡妻真的念念念念不忘到了一定境界。
2.小贼投入的照片跟后来拿出来的照片尺寸不一样?
是的!
同志们!
小贼投入的照片明显是小一号的,而后来从邮箱里吐出来的照片非常大!
这一点真的说不通,我认为这里投入的照片跟踢出的照片是同一张,原因,用意是,小贼刚开始投入那照片是根本没有注意这个照片的妞儿,后来泡着妞儿时也没意识到就是刚刚照片里的人(发型跟发色都很不一样),知道最后踢出这张照片,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妞就是我刚刚塞进去的那张照片,以及,原来我一开始偷的就是这个老头的。
至于为什么尺寸不一样,我个人倾向于穿帮,虽然是大导演,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并不能排除出错的可能,更何况,小尺寸的照片貌似很难从邮箱口吐出来(这当然纯属楼主乱猜)。
3.小贼最后被女孩叫住了,以及打篮球的时候两人在一起了?!
这里也很难解释为什么突然结尾处有这个转折,尤其是打篮球时小贼貌似是花了钱雇了一帮哥们让自己出彩,而妞儿还乐在其中,一种可能理论认为这代表女孩的选择,她意识到两人都是贼,最终她选择了更加年轻朝气的小贼,而非有老婆的老贼。。。。
当然这个解释还是挺牵强的。
最后LZ想说一些疑似穿帮镜头,第一个LZ觉得有问题的是两贼握手,镜头前一秒出老贼的右手还拿着烟头伸出去握,下一秒的握手特写右手已经握住了而且没有烟头。。。。
这一点疑似穿帮,还要等明眼人来看看第二个是老贼居然从大衣的内口袋拿出妞儿的大头贴,从裤子口袋拿出小贼的钱包,偷得东西放在不同地方不说,根主要的是之前没有任何镜头现实老贼的手伸进了大衣的内口袋。
当然你可以解释为神偷太猛了,在大家没反应的过程中神不是鬼不觉的变出来了。。
总之,这短短的一小段里面姜文融入了大量细节和暗示,比如很多短而快的特写镜头,还强行灌输了中国元素。。。
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LZ还是比较倾向于非父子,纯粹是个已婚老贼以及小三的故事,而老贼听说妞儿的手机被捡到之后(在加上自己钱包被偷以及看着有点面熟)意识到小贼是个贼!
于是握手强行坐下,之所以问是否见过是因为之前撞了一下。
老贼打算给小贼教训,于是偷了小贼的东西。
小贼为了报复,又偷了戒指跟钱,本打算把钱留在桌子上,但是听说老贼还拿了大头贴,于是又把钱带走,最后老贼意识到戒指被偷,又扔出钥匙换回戒指。
不过姜文你既然要玩细节,还是得玩的更合理流畅一点才是啊,最后的转折,照片大小不一,几个疑似穿帮镜头都很难解释,而且一旦涉及到神偷,并不是用常理能够解释的,你可以说神偷就是厉害,愣是在镜头底下瞬间偷出来,而具体怎么偷的细节是演员演不出来导演拍不出来只能意会的了。
但是有了让子弹飞那种细节乱窜的片子,姜文排出这种也不奇怪了,又是这么短的时间,要求一切都合理也为难不是PS:小贼是够帅,但吐槽一句,海登的法国腔听着实在憋人。。
等了接近一年,终于等到了她的首映。
2009年10月16日,少有的冷天的夜晚,在纽约市的电影院里捧着爆米花等待借着诸位名导演的眼睛看纽约。
然而无论如何,一小时五十分钟的胶片是道不尽纽约街头巷尾的情致,也无法把“Love”这个音发得饱满。
一、纽约≠阴雨+性爱+卷烟粗陋地感觉,电影的50%以上都是以黑夜或者阴雨天为背景。
或许这是与电影拍摄的时间有关,大部分的故事应该是在11月末到2月初左右发生吧。
仿佛除了舒淇那件蓬蓬的Northface的黑羽绒服以及Orlando Bloom宅男气十足的墨绿色牛仔布夹袄,其他所有角色都是毛呢外套打扮——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黑色长外套下Maggie Q纤细裸露的腿,倚靠在灯火阑珊的湿漉漉的街头,遮不住的逼人的兵气,纵然是流莺又如何。
步履蹒跚的老夫妇,却执拗地在63岁的婚庆之日顶着寒风在Coney Island——吸引年轻的情侣与逃课的学生的游乐场的沙滩边漫步。
明显更有气力的老太太,尽管从开始录影起便一刻不停地唠叨着老头子,却在故事的末尾,像个小姑娘一样,怯怯地伸出手握住对方,颤颤巍巍又略有迟疑地把头靠向丈夫的肩膀。
分别的情侣焦急地奔赴约会,充满了肉欲的思念从地铁与的士上便开始蔓延;午夜的酒吧门口,各燃一支烟,三流作家与职业妓女的啼笑皆非的调情对话;相爱的夫妇,却饶有兴致地在路灯下上演陌路男女的艳遇未遂的精彩一幕……故事的背景皆是在潮湿的夜幕下。
而夜幕遮不住的是纽约客心底的躁动与安全感的严重缺乏。
倘若阴雨能归咎纽约湿漉漉的冬天,那么几乎贯穿全片的性欲的信号与烟味,三言两语是难以阐释得清了。
二、请给我点音乐吧我总是不自觉地拿她与Paris, Je T’aime作比较——或许是要与纽约的冬景相匹配吧,否则怎么连配乐也变得萧索了?
想到这里又开始无限怀念Paris, Je T’aime里那一段中年男子在街头偶遇着红风衣的女性是怦然奏响的旋律,以及他难以自持的对亡妻充满怀念的眼神。
而在NY,I LUV U里,只有身为芭蕾演员的父亲对女儿满怀眷恋的一舞的配乐,以及经典宅男Orlando Bloom沉浸于为日本卡通配乐时的那段旋律让我略有印象。
三、被忽略的一些文化华人文化在片中占了重要的一笔,无论是代表新移民的中药店收银员(舒淇),还是英文流利广东话却不利落的二三代移民(Maggie Q),都体现了移民文化——特别是华人文化,以唐人街为背景,与纽约本土精神的交融冲撞。
粉脂未施的舒淇,眼神中无时不刻不流露的怯弱不安全感,真真地打动人。
但感觉还是缺了些什么。
第五大道的奢华一族在哪?
拎着公文包,小口抿着咖啡,快步奔向办公室的上班族的身影在哪?
阔腿裤,嘻哈舞,涂鸦与脏话,纽约黑人文化在哪?
请原谅我如此挑剔。
我爱纽约,因而横看竖看都有点遗憾——纽约市的故事,毕竟不是一小时五十分钟能道得尽的。
与巴黎我爱你的短篇集又不同,各个导演的戏份都串联在一起,演员也一个个出现其他各个片段里,并不十分独立于她主演的那一段。
然后有时候一个片段与一个片段之间连贯的你分不清是不是已经换了一个导演,换了一个主要要讲述的故事。
看了简介会猜到第一个出现崔大爷歌词的片段会是姜文导演。
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法都没猜是岩井俊二,包括舒淇的那一段,会猜是王家卫或者侯孝贤,结果确是一个土耳其裔德国导演,他导过什么电影除了这个短片从不曾看过。
最中意是到 Allen Hughes 那段。
之前之后的片段里都有纽约这个大苹果里上演的多见不怪的暧昧或搭讪。
路边借个火点支烟,或者酒吧里念一段牛B 的歌词,再或者参加一个毕业舞会,暧昧生发的如此容易,就像那个出租车死机对不得志画家说的话。
Nothing s impossible in newyork city ha ?
但是ALLEN 的这个片段里的暧昧就像这个短篇集到达高潮一样令人心动。
之前的美女爱上小偷、布鲁姆喜欢上老板的assistant ,那些邂逅、暧昧都是轻松、愉悦,像一杯杯英式下午茶,n' 之后的已婚妇女出轨的暧昧,则是温情脉脉开封了的红酒。
只有莉迪亚的酒吧桥段才是一杯深幽我心的香浓 espresso 。
hello stranger ,然后对陌生人说很多很多的话,然后跟他回家,悱恻缠绵。
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一切信息,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不知道对方来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只看得到对方长的什么样子,闻得到他的气息,感觉all right 然后抚摸到对方一寸一寸的身体。
给LYDIA 的那些近镜头,还有那些他们脑中回想的做爱的肢体交缠细节,每一个都像一个精致的女人五官,像一个谜一般的唯美。
而,得不到的才总是最美。
太太太文艺了这片子。。。。
需要闲来无事,静静的看。
我心头有事,有点看不下去,但是还是给我很多灵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去剪短发了。
L先生曾经说,你去剪个短头发吧,我说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说,就是好多女孩子那样包包的头发,短短的。
那叫什么头型来着好像是梨花头吧....其实恰巧,我也正是那个时候爱上梨花头的。
他微笑的望着我,可爱的神态溢于言表。
L先生常常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他是一个可爱的男人。
所以,我会在最近抽出时间,把卷卷的头发cut掉。
然后换一个头形,开始新的生活。
那么剪头发和这个电影有什么关系呢?
说实话,有有一些情节我是无法理解的,甚至被中国人的传统观所唾弃的。
但是我还是着迷于异国街头舒淇那美丽的身影,陶醉于老爷爷和老奶奶在大海尽头温柔的拥抱。
... ...有多少个瞬间,就在时间的泡沫里一个一个轻轻消失,又有多少个美好的时光,我们竭力去抓住,但是毕竟是徒劳。
好了那么过几天就去剪个头发,重新开始我的生活。
平静下来,思考自己的想法,不要为外界所迷惑倾听并忠实自己的内心,我想变成一个纯净美好,并且快乐着的女人。
Chris & Shia。。。i lov'em!! 为什么 除了内个可爱的小偷 就没有一个坏人呢
我最爱一夜情男女见面那段 还有女演员在酒店的 还有还有 老夫妻那对我也爱
很优美但也很2,不是我想看的ny
第一次因为瑕不掩瑜忍不住给一部电影5颗星。许多片段都很精彩。特别是两对老夫妻令我很感动。故事整体小凌乱所以很纽约。虽然拼接起来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老头老太太那段印象最深。每一段都有亮点其实。但不如巴黎。
虽然有波特曼,可是还是不如巴黎我爱你好看,城市文化差异,选择的导演类型还是前作更加有艺术味
有的简单舒服,有的裝逼深沉,加在一起就是水土不服
好多没看懂啊,有点不知所云,感觉跟第一部差好多.
最喜欢那一对老爷爷老奶奶~
最感动的竟然是那男人跳舞的时候
有谁全看懂了?咱就不能拍出个能人明白点的电影?同时插入性的,你看看人家真爱至上
导演质量不够啊
拖拖拉拉看了一天才把12个故事全部看完,第一个就是姜文拍的,反复看了四遍,故事一般,老崔的《花房姑娘》一出来,我还是震了。。。 最喜欢Brett Ratner 导演的那个小正太和女演员的故事。。。非常好玩的故事
舒淇不愧是俺喜欢的女人,素颜都这么美丽动人
毫无亮点,毫无印象
各种二线嘛
1.第五个故事:那棵树的承受能力可真强;2.第八个故事:他把她照顾得很好,只是因为他是她爸爸;3.第九个故事:刚刚遇见缪斯就去世的画家,有点悲摧;4.第十一个故事:老太很刻薄,老头很要强,我觉得我和P若果老去,多半也会像这个样子
标准改了 档次就下去了
规模很庞大,效果很三俗
比起巴黎系列差得太远,感觉剧情很混乱,毫无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