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族时代
Le temps du loup,暴狼时刻(港),狼的时代,恶狼年代,Time of the Wolf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卢卡·比斯孔贝,Hakim Taleb,碧翠斯·黛尔,帕特里斯·夏侯,布里吉特·罗安,奥利维埃·古尔梅,丹尼尔·杜瓦尔,布兰科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奥地利,德国语言:法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3
简介:伊莎贝尔·于佩斯饰演的安娜,一家四口从城市逃难到乡下,发觉自己的村屋给人占去。争执中丈夫被杀,安娜带着子女流离失所,途中儿子还给一流浪少年扣留。后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很多人在苦候,望火车把他们带到安乐郷。安娜听说有一班宗教义士,奉献自己以拯救人类,连她儿子也甘愿受祭。人在极端环境里不见得只剩下狼性。汉尼卡的风格有份..详细 >
一旦失去秩序,人类就是动物
覺得這是個寓言故事,喜歡整體的調性,但非常非常不喜歡大量動物死去的鏡頭,非常非常不喜歡。(但雨蓓好美)
그량
“趣味游戏”般的开端,经过“雾中风景”,“失明症漫游”的构建,可怕的无终止,结尾又仿佛回到城市中产视觉坐看一切平静。伯格曼的“豺狼时刻”乌曼跟冯叙多的相似叫人难忘,而这部“狼族时代”里,我实在没法摆脱阿姨的魔法,这个演员演什么都是对的!她每一次出镜,每一反应都是自然真实丰富的。
7.5,依旧是植根于现实的哈内克,情感是如此的真实,令人不安和沮丧,但跟哈内克的其他作品相比的话,就明显缺乏强度了
节奏缓慢,小男孩投火场景很美,惹人落泪,大部分篇幅都是悲观主义的哀歌,人在高压下失去同情心,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秩序,提倡狼性,然而不是舍弃人性就能破局的。死去的少女可惜,无人能救。逃难时仍旧随身携带磁带的人,小女孩听音乐那里很好,是一种慰藉。第一幕特别惊悚,结局火车开来的声音,象征希望。
未知缘由的背景假设,突然开始的末世求生。人物数量分为三个阶段由少到多,安排设置上近似《活死人黎明》,火车站相当于商场避难所的聚集作用,而缺乏后者丧尸入侵的危机紧张感。所有人都在等待火车到来,火车即救赎的希望。夜景、烧房子的视觉表征和精神内核都与塔可夫斯基的《牺牲》很相似,结尾都出现牺牲个体来希冀换取拯救全人类的仪式。但却无法明确救赎的主旨为何。PS.片名来自北欧神话诗集《诗体埃达》的第一篇女占卜者之歌Völuspá:“现在是斧头时间,剑的时间,破碎的盾牌时间,风的时间,狼的时间,直到世界崩溃——没有一个人愿意饶了对方。”即诸神黄昏之前的时间。
现代文明遭遇野蛮入侵后被丢在原始丛林里重建道德体系,这就是哈内克干燥得一滴水分也没有的《狼族时代》的内容。他于这部现代版《鲁滨逊漂流记》中掺进来许多无序而疯狂的暴力,并试图探讨文明与荒蛮彼此依附的关系。然而他浑浑噩噩走过头的悲观主义最终逼得现代人自暴自弃差点一把火烧掉仅存的家园。
文明社會崩塌下放棄物質回歸追求生存所需時,人性道德會歸於一個什麼位置?當中所追求的又是一個什麼東西?電影充滿冰冷灰暗壓抑,一群群被世界遺棄的孤兒他們的下一代又是如何是好,對人類很是殘忍的描述,一方面感覺少了批判而悵然失落,另一方面是寄與希望及懷緬過去的美好,雖然抽起了應有的描述但還算不錯
太一般
钢琴女教师那张苦逼脸出来时,我的心凉了一半。动不动就绝望,哈内克这个老家伙……片头枪击、杀马和少年欲自焚几段比较震撼。
最文艺的灾难片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资料馆
缺少了背景交待,反倒是哈内克大展身手的游乐场。神秘的、矛盾的、救赎的事件,就在这种没有前因后果的操场上爆发了出来。
没有背景音乐,如沉寂中爆发。
很爱结尾。
别有用意的架构和大火在这个被群狼环伺的世界里寓言性式地放弃群体的正义和欲念,冷酷地观望通往远方的救赎,自然声响彻在这段原始影像中。
其实拍得很讲究也很克制。对一个明显架空的背景完全不作交待与说明的做法很聪明。末世代的苍茫美,想起了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
benny那一刻段真的有难受到
3.0。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