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速八的消息,就上来看看速七,真是有感而发。
视觉效果震撼,尤其是从飞机上空降很赞,超出想象,其他电影也有从飞机上伞降带着各种设备,但这次处理的很好,印象深的还有卡车追车,这是爆米花电影的标配吗,2333最后果然追到了悬崖。
结尾太煽情了,See You Again (feat. Charlie Puth)这首曲子循环了好多遍,非常有穿透力和感染力,保罗!
再见了!
怎么就伤感了呢,哎年纪大了吧
恩,刚看完回来,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乘着还记得些许,我想写点什么。
通篇一个感官就是动作场面一个接一个,火爆程度一个套一个,基本算是无尿点,【可能有视觉疲劳的嫌疑如果你是从5开始追看的话,你会发现,场面只有你想象不到,没有导演拍不出来的。
第五部,从轨桥上飞身而下,银行保险箱的狸猫换太子;第六部,坦克,那个不思议的空中拥抱,长出天际的飞机跑道。
你想,第七部,还能玩什么花样呢?!
呵呵,导演,以及动作组告诉你,我们玩爆炸,不死。
【这是本片最low的!
我们玩高空空投豪车,【实拍 不死!
我们玩自残坠崖:不死!
我们玩莱肯,嘿嘿,不仅没死!
还在不到5分钟时间内,让这全球仅7辆的“终极跑车”露个脸,穿过三幢迪拜高楼,砰!
摔个粉碎!
几场打斗戏,Letty的,Dom的,Brian的,拳拳到肉!
爽爆!
继第6部中,Letty的地铁打斗戏份,这姑娘算是狠起来,一点都不逊色的!
尤其本片穿着一身红色露背长裙高叉晚礼服【大概那么个意思,再脚踩高跟,我只能祝福对手,您请走好Orz其实算起来,这部戏里是family最不全的一次,Han的逝世与第三部联系起来,算是给了个交代【毕竟当初看的时候,觉得这便当领的也太随便了。
Gisele在第六部那么突然的flag,到现在都没缓过神好吗!
但是!
还有黑黑的冷笑话,this time i gonna be the leader,算是给连续不断又节奏紧张的剧情走向,添了一份轻松与笑意。
新添加的女黑客,感觉表现力有限【果然还是不是一家人,别想进那门【有一个地方,特别想吐槽,虽然整篇的主角光环,都想槽,但是最后只有这一个是我觉得,哎呀!
哥你厉害!
你趁势虎躯一震!
竟然就把Jason巨巨给灭了,说好的street fight呢?
等着看谁赢呢?
这么开外挂不太好吧。
【哈哈,细节不剧透,自己去看吧然后,作为非铁杆速度粉,看到最后的时候,请原谅我太感性,never say goodbye. 你会发现整篇“演技”最高的地方,所有人,所有人,那些盈满眼眶,摇摇欲坠的想念与缅怀,只要看过全系列的人,应该都会被杀到。
与此同时的还有,恩, 就是前6部中的Paul的演绎,从第一部的青涩,到最后一部,Family。
还有什么词语能代替这个吗?
family always stick together,这一主题在戏里戏外,都不言而喻。
非常感谢导演最后同路以及分叉路口的表达方式,以此为纪念。
恩,For Paul.真的不知道这一系列剧情薄弱,充斥着动作暴力的电影,为什么成为那么多人心中的朱砂痣。
然而对我而言,这是一家子,真正的一家子。
你能感受到他们的不离不弃,loyalty,they don't have enemy, they have family. 所以不要问为什么飞机跑道那么长,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竟然一点伤都没有,穿过三幢大楼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牛顿分分钟请你喝茶,等等这些问题。
嘿!
哥们儿,别给自己找不痛快不是?!
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有人带头鼓起掌,这算是我第一次体验,竟然真有“此处该有掌声”的时刻,想想有点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快速抹掉眼泪的我,也马上加入了呢!
【鉴于客观事实,Paul Walker的离世,这部电影在即将到来的国内上映和包括已经在海外上映的之前和现在的进行时,他都是所有采访的重心,被反复提起,卡司们也一遍遍诉说。
肯定会有些过度商业的地方。
但是,我还是选择保持着最原始缅怀之意,愿Paul, Rest for Peace。
最后的最后,速8是什么,请让我安静的做一枚FF1-7的小透明。
此致敬礼
从12号开始,朋友圈被刷屏,豆瓣评分8.7,时光评分8.5.首日票房近4亿,排片量过60%,打破7个大陆影史记录。
这是《速度与激情7》。
如果我是苦苦思索该如何组稿的电影从业者,我会被这样的数据鼓舞,因为总算能言之有物。
如果我是数据爱好者,也会对这样的数据而激动。
我也喜欢保罗·沃克,《速度与激情》前面几部除了东京漂移一部没拉,但到了今天,看到一些东西,心里倒是有些感慨。
朋友圈、QQ空间里,很多人发《速度与激情7》的评论,并不是用一张海报,而是要用切切实实的电影镜头,好像非得证明自己看过这个片子一样。
在电影院里,最后几分钟,播放那首MV,的确,哪怕对于我这样并非铁杆保罗迷,只是喜欢这个系列的人来说,都有些感动。
而我同时看到的是,在那个时候至少有70%以上的观众在掏出手机拍照。
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看过吗?
就是为了自己在怀念保罗?
正如四月一日一年一度一哭荣,有时候,或者怀念一个人已成一种必要谈资,哪怕你之前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速度与激情7》在动作场面上延续了一贯的粗暴刺激,尤其是高空降落一段,更让人看得热血澎湃,几个主演,也成为真人版变形金刚,无论如何就是死不掉。
有点遗憾的是,每次看到保罗·沃克总有些无奈,毕竟心里知道他去世了,在最后一个MV响起的时候,也为之动容。
只不过,除去怀念之外,这部电影还有什么?
凌乱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故事,主次不分的交代,还有一些几次三番铺垫却高高抬起轻轻落下的段落……的确可以用因为保罗的去世而影响电影故事来作为解释,但好莱坞的技术已经在电影里证明,替换一个头像天衣无缝,他们做得轻车熟路。
我甚至觉得,除了电影工业的硬差距之外,这个片子实在找不到比《天将雄狮》、《战狼》更好的地方。
这样的片子,真的能值8.7分?
至于说,片子那么多的票房纪录,我想很大一个原因是保罗·沃克,但哪怕算上这些,也没太多可以得意的。
毕竟中国电影大盘一直在增长,电影单片的票房增长也是常事,很有可能《速度与激情7》的票房很快被《复仇者联盟》刷下来。
而等到几十年后,大家记得的应该会是《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哪一年哪一年的票房冠军。
该怎么形容《速度与激情7》的霸道呢?
它像个能吞噬钢铁与混凝土的科学怪人,在前两小时摧毁了你的肾功能系统,导致尿奔;但它又在最后十分钟柔情万种,抚慰了你的泪腺,导致泪奔……以致于,你走出影院时浑身是湿哒哒的。
是的,在动作场面上,它的量级不亚于《变形金刚》或者《复仇者联盟》,而在怀念保罗-沃克的煽情节点上,它和所有影迷想到的历史影像(也就是《速度与激情》前六集中保罗-沃克的经典镜头)神同步率。
在整个剧组创作核心完全变更的前提下,《速度与激情7》进行了一次看似难产却有惊无险的分娩,是为当今好莱坞工业流水线的标准参照。
剧透这件事,对于《速度与激情7》来说是完全失去意义,在资本不断翻滚膨胀的背景下,这套系列一直处在失控的平衡点上,它早就放弃了对剧情和台词的追求,也不在乎配角的塑造是否能够提升或开发,本集加入一位长着娃娃脸的新黑人女性角色,也不过是平衡这套系列的男女人口比例罢了——被粉碎的跑车和脑袋反光的范-迪塞尔的特写镜头才是它所要讲并且能讲清楚的故事。
当年《复仇者联盟》有三大场动作戏,分别是“树林不打不相识”、“神盾战舰遇袭”和“洛杉矶大战”。
《复仇者联盟7》也有三大场动作戏,整体节奏和《复仇者联盟》如出一辙:“树林营救”、“阿联酋大厦飞车”以及“洛杉矶混战”,每一场都是在奇观体验上的最大限度开发,因为它的唯一思路就是在场面上超越上一集。
所以我们看到了种种惊骇的动作场面,实拍的高空汽车跳伞,保罗-沃克悬崖跳车的险象环生,因刹车失灵迪塞尔不得不开着duangduang的跑车空中连穿三栋大楼,以及洛杉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第N次毁灭。
任何只要与车沾边的建筑物,都遭到连根拔起的不幸,这些场面集中在一起,简单的赛车竞技片被义无反顾地改装成科幻大片,完全无法回头,刹不住车。
可能有些观众就质疑了,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外挂如此之多,车子撞成废弃塑料玩具一样的废铁,人却还能大摇大摆从里面晃荡出来。
其实,这都是本集导演温子仁的癖好,身为本世纪另一部现象级“马拉松电影”《电锯惊魂》的精神领袖,温子仁一直推崇禁闭式死亡体验,《电锯》的主角、变态狂竖锯先生之所以会大搞恐怖实验(比方说,把钥匙放在无法打翻的硫酸瓶里,你必须放弃一只手,才能打开通往自由的门),正是因为竖锯先生曾在一次车祸意外中死里逃生,在死亡边缘摩擦又摩擦后发现,原来人类求生的极限还远远没有开发,所以让温子仁导演《速度与激情7》就必须来点吓唬人的东西,范-迪塞尔与杰森-斯坦森两人驾驶着时速超过100迈的跑车,来了场完全无法用常人理解能力解释的正面飞车冲撞,他们毫发无伤,是因为他们还要在结尾决战时再撞一次。
包括在“树林营救”的环节中,迪塞尔的跑车被逼上山崖峭壁,这个时候,所有观众都好奇他会放什么大招:他先是原地打转,整出烟阵,但那不是忍者的障眼逃生术,而是预热了马达,接着一头冲向悬崖,把车摔了个稀巴烂,接着自己再从车里走出来。
把大象放冰箱里要分几个步骤?
疯狂就是这么任性,他完全不想和你商量一下就这么做了。
在把洛杉矶摧毁之后,《速度与激情》就走到了人物缅怀的阶段,保罗-沃克变成一块遮羞布,把你对此前两小时的狂轰滥炸下的躁动一扫而空。
你冷静了下来,伤感起来,屏摄起来,朋友圈转起来……电影在此刻变成一种媒介信息,像新闻宣传稿一样扩散到所有的平台中,我们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是被电影看,并让别人看你。
非本人原创,转载到别人的
在香港看电影的好处是有时候可以提前看到,不好处是受不了那份翻译,比如主角们的名字被翻译为阿当,拜仁……, 强忍着那份字幕看完这部保罗逝去的谢幕之作,原以为此片乘着以往的东风足以告慰保罗在天之灵,看完实实感觉有负所望,导演同志不知道是不是《西游记》导演杨洁的学生,把动作当成检验影片进步的唯一标准,过多的动作戏充斥屏幕,既弱化了故事性又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经常会盼着打斗快点结束。
我捡几个情节给大家提前简单剧透一下,大家来评评理,非常人贩开车开不过别人于是从影片一开始就拿着个手榴弹不停的轰,轰,轰,阿当一众主角一直在喊趴下,趴下,趴下。
让阿当们这么优秀的team对一个非常人贩这么被动似乎显得不太合适,要么人贩强的太bug,要么阿当们显得太怂,于是乎导演生硬的扯进一个邪恶恐怖组织进来跟人贩联手一起演反派,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美国政府为了夺回某种能控制世界的东西而找几个开车的通缉犯帮忙,不知道CIA, FBI, IMF,神盾局……这些单位有没有表示过不满,而人贩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阿当们在上一集把他邪恶弟弟的腿打瘸了,于是他就一切不能原谅,必须要报仇,狠狠的报仇, 看到这我就出离的愤怒了,他们只是打折了你弟弟的腿,同样是上一集你弟弟还把吉塞尔女神弄死了呢,那么漂亮的一个女神就这么死了,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要不是有屏幕拦着我分分钟就要冲进去掐着人贩的脖子咆哮,报仇,你有我的理由充分?
接下来我们能看到坏蛋们开着飞机,装着无人机,带着导弹在某个实行西方邪恶政体的国家大街上开始用导弹轰轰轰,对着大楼轰轰轰,对着隧道轰轰轰,看到这里真是快感动出尿来,让恐怖份子比在自己家还自由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国家太弱还是说导演脑子短路,总之对当时的画面没多大感觉,反而就老想着这事绝逼没法发生在咱们这儿,不说特警,武警,刑警各种正规国家暴力机器,民兵,城管,信访队这样的非常规作战单位都能分分钟把你灭了,更不要说咱们随时可以出动以万计算的解放army围捕你,你还带个导弹入境,你带个蛋蛋,一把菜刀都能把你消灭了,退一万步说,你骨格精奇超阿星,福星高照过小宝,突破了国家机器的种种包围,当你精疲力尽想着总算可以休息一下的时候就会看到一群广场舞大妈一脸热情的走向你:小伙子过来,大妈跟你聊聊人生,渴不渴,来喝碗水,当你刚感动到要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爱的时候就会发现身边已经围满了各种武装力量,而刚才还一脸关切的大妈会qiu的一下跳到包围圈外面指着你说,警察同志,就是他,我就看他鬼鬼祟祟,衣服又脏又破,一看就不像好人,你们给查查……你唉叹防不胜防的时候就要记住在天朝最强大的武器永远是群众举报,高手在民间,在广场舞中间。
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那个国家那么low逼,恐怖份子这么横却一点没受到国家武装力量的阻挡,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都是导演安排的。
不过你也别太报怨了,看看你手上的电影票,花了多少钱,如果还是个周二半价或者学生票啥的那更不要报怨,这么点钱你就可以看到阿当同学开着车跳飞机,跳悬崖,跳楼,跳楼,又跳楼,看到非常人贩被人揍,被人撞车,又被人揍,看到价值350万美金,全球仅限7辆的超跑被撞,被摔,秒变废铁,我不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你还可以看到两个穿着裙子的美女打架,从楼上一直打到了楼下,这对纯洁的我来说实在是太暴力了。
最后,本片详细描绘了著名影星杰森斯坦郭达因为演小品演不过赵本山,于是选择去当非常人贩,人贩子被打击的太厉害又跑去西方当恐怖分子,最后被美国警察胖揍而且抓了起来,导演通过杰达命运的悲剧想要告诉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要总是站着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影片的结尾片方当然致敬了保罗,剪辑了1-7部里面有他的各种镜头,谁能接受我们这一刻在银幕上看到如此生龙活虎的保罗此时其实已经长眠地下,保罗之于速度与激情系列不光是一个演员,每个人都能感受出他对此片的那份特殊的感情,更见证了银幕内外他为这个系列所做的付出与贡献, 无数双湿润的眼眶以及那几分钟沉默的放映厅是所有喜欢速度与激情的观众对保罗最高的致敬,祝他安息。
迫不及待的买了首映IMAX电影票,然后兴冲冲的守到零点观看电影。
然而看罢此片,颇有失望之感,实则败兴而归。
本片是最不像【速度与激情】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
天网系统在电影中的登场亮相以及决战中的使用,很有一种《疑犯追踪》的感觉。
由于天网是片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情节道具,全片大部分情节都是围绕天网系统展开。
站在这一角度,称本片为《疑犯追踪剧场版》一点也不为过。
另一方面,隐秘间谍组织的登场,身份设定为前黑色行动成员的反派,还有同其它组织的对抗,有没有人同笔者一样,感觉像是在看一部间谍片。
尤其是主角一行人在阿塞拜疆和阿布扎比抢夺天网系统这几场戏,完全是《碟中谍》的既视感。
笔者在想,要是今年的《碟中谍5》拍出来效果还不如本片,那就真叫丢人了。
全片最精彩的两场戏全都集中在这前半部分抢夺天网的情节里。
第一便是大家在预告中都能看到的空降飞车。
这一场在笔者看来是全片最有意思的地方,经历过飞车抢银行,飞车打坦克,飞车打飞机,还有什么创意能够搞出来呢?
《极品飞车》都把汽车飞上天的戏码给用了,剩下的,除了飞车拦截导弹,飞车打火箭,飞车上太空这些不现实的把戏,只剩下飞车空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天龙特攻队》里面坦克空降和本片中的汽车空降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创意的缺失,是本片一大败笔。
全片第二个精彩戏份则是开着全世界仅有七辆的跑车飞跃大楼,还一飞就仨,不过这一段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
《名侦探柯南:通往天国的倒计时》结尾,就有一场开着跑车飞跃大楼的戏,本片这场戏同柯南中的戏也没多少不同,只是多飞了一栋楼,连屁股后面的爆炸都没太大区别。
除了这两场之外,还有诸如保罗悬崖跳车的戏,也能看得人手心捏把汗。
没有超越,没有突破,这是电影的一个失败之处,也是导致笔者相当失望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
说到这里,笔者想问,《速度与激情7》同《变形金刚4》有什么分别,都是轰轰轰,突突突,肉搏对肉搏,为了打而打,剧本糟糕,情节简单,直来直去,搞了一堆令人疲劳的视觉轰炸。
前面都说到,本片有如《疑犯追踪》和《碟中谍》一般的桥段和谍战元素,在剧情上,却没有配以相称的构造,哪怕是间谍类型片中俗套的情节反转和角色设定,失掉了只会令剧本显得不够饱满。
温子仁是位很有才华的导演,片中各种角度镜头旋转的使用,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
如果不是保罗的意外离去,我相信最初的剧本一定会更加精彩。
保罗,相信是很多观众观看此片的最大动机。
他的离去,也成为本片最大的卖点与宣传噱头。
为了缅怀保罗,电影最后三分钟的MV,为我们回顾了他在之前六部电影中的镜头。
当看见保罗和托雷多、罗曼、米娅、泰吉在速度与激情最初两部电影中那青涩的面庞,真令人唏嘘不已。
15年,就这样过去,岁月在众人脸上刻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角色如此,演员如此。
影片结尾,托雷多和保罗分道扬镳,这绝对不是永别,不是结束,他们必将再次相遇。
天堂再见,保罗。
朋友打趣说furious 7最后的结局好多妹子被感动到哭,可她们都没看过前六部。
他问我哭了没,我说是掉了两行鳄鱼泪。
就算不是铁杆furious fans,我也算是一部一部看过来了,按照网友的话说就是都已经成了习惯。
7的结局如果没有事先的预知,我还会觉得和前几部类似,一个配合异常默契的team,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还是带着主角光环的把大boss干掉了,然后开着豪车在某处闲话家常,最后各奔东西。
默契的眼神告诉观众,我们还会回来的。
这次也是如此温馨的结束,在阳光海滩,paul和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儿子嬉戏,所有人都看着他,迪塞尔默默无声的走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说再见。
迪塞尔说,我从来不说再见。
铮铮铁汉开着跑车在公路上孤独的狂奔,所有观众都明白,furious自此以后就是他一个人的驾驶,有辆车与他并肩,paul又进入镜头,那张脸笑的阳光明媚亲切慈祥,却越温暖越让人忧伤。
他们就那样并肩驱车的行驶着,剪辑师不负众望的切回一幕幕经典的过去画面,我也不出所料的哭了,迪塞尔独白,i know we are brother, i am always be with you. 镜头切回,前方的分岔路口,毫不犹豫的分道扬镳。
我记得后会无期曾说,分别就要用力的再见。
可是furious不一样,furious说,don's say goodbye, say something else. 甚至有时候,什么都不必说,我们终将独行于世间,至亲至爱的人会陪你一程,这一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
然后在不期而遇的分岔路口我们就这样错开了。
如果你往左我往右是出于我们的选择,那我有时间和你用力的再见。
可如果你往左我往右不是我的本意,那我该怎么和你再见。
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使命使然。
Here comes a long way from where we began, i w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歌词不断的煽情着气氛。
观众表示很难过,paul和迪塞尔再也不能携手而战,观众表示很难过,一种视觉习惯就此被打破,观众表示很难过,哪里还能see you again.观众表示很难过,兔死狐悲,或多或少都想起了曾经并肩而行 的人们,如今或者散落天涯,或者天各一方,或者天人永别。
在高速公路上,面临着岔道,我们甚至不能停车思考,不能停车忧伤,不能停车调头,只能一往而前。
我一个很好很好很好的朋友说,人本身而孤独。
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她了。
我也记不得在哪一次的路口我们分行了。
Hope to see you again. And then don't say goodbye, say we will see each other again.
电影落幕的时候,影院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大家都默契般的安静。
而我的眼泪,还在眼眶里回转。
For Paul Walker.We never say goodbye, never say goodbye.说起来,我算不上铁杆的《Furious》粉,但是这些年一路看过来,就像是一种习惯。
习惯了银幕上的每次驰骋,每一次虎口脱险,每一次Happy Ending。
并且它的每一部都没有让我失望。
而这一部,因为Paul变得更有特殊的意义。
130多分钟以来,我数度握紧手臂,WOW, Oh my God这种话根本就无法表达我的震撼。
无论是跳伞、跳悬崖、车队默契地接应,还是横跨3个buildings后险象环生、与无人机周旋,虽简单粗暴,虽然剧情稍显薄弱,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Furious》的主题。
最令我震撼的是他们的眼神。
冷静、自信乃至自负、蔑视的眼神,以及深情款款的对视,团队之间默契的眼神,都让我在下一秒忘记了上一秒差点阴阳两隔的境地,都让我以为世间的美好都在于此,在于无畏地面对前方的困难,在于百分百地信任队友,在于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完整的爱。
我的神经崩地如此紧,以致最后的最后,看到Paul的回忆杀,看到他们在岔路口分道扬镳时,感到一瞬的绝望。
人生的路口,你先向西,但终点只有一个。
一路走好。
————文/ Sison Zhang2015.4.2
需要观看过杰森斯坦森多部电影的影迷才能完全看懂杰森斯坦森,从一个英国的小混混,因赌博欠下巨款50万,和自己几个混混朋友洗劫了当地毒品大户,到最后拿下了价值不菲的古董,便开始了自己的飞车生涯。
从英国那个混沌的年代,他便用古董换来的巨额资金和自己铁血的手腕,铸造了属于自己的庞大势力,他甚至开始狩猎拳击这样的暴利行业,运用吉普赛人与人进行生死决斗,来换回那用鲜血得来金钱,虽然他最后被一群狡诈的吉普赛人耍了,但是他却获得了一颗84克拉的狗屎钻,变卖了此宝换来的巨额资金,让他真正有了称霸一方的资本。
当他的势力越发庞大之时,他用自己庞大的关系网,进入了特种部队,开始对自己进行历练。
因为部队的洗礼,他开始变得犹豫,自己从事黑帮的事业是否正确,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购进了宝马货车,开始了自己的快递生涯,他不在乎自己是为谁服务,因为他毫无畏惧。
只到历时数年玩命快递生涯,让他越来越想去寻求刺激的生活,期间他甚至被人陷害,被注射进了一种致命的物质。
他开始找回自己的手下,通过自己的铁血手腕对敌人进行进行报复。
但是,关键的是。
手下多了吃饭成了问题。
于是他顺便抢劫了一家银行,这样琐碎的小事情实在不该写进他的生涯简历,因为这在他的传奇生涯里似乎完全不值一提。
但他真正的目的却不是和那些绿油油的美钞。
他渴望刺激的生活。
他完全可以躲开牢狱之灾。
但是他毫无畏惧的进入了监狱。
只因为他听说监狱里有让人血脉膨胀到无以复加的死亡赛车。
他顶替了已死的神话车手,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神话故事。
他已经对平凡的生活彻底厌倦了、他只对飙车、军火,死亡有着浓烈的兴趣、他以前的部队领袖找回了他。
当他拿着枪的时候抚摸着说:“我想把自己的老二换成这个家伙。
”他和他部队的战友组成了一个敢死队,执行了一个惊天的任务,也因为这个任务,他开始与政客建立关系,并在自己的领袖,史泰龙的带领下,成立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组织。
并且,在成立这个组织以后,他竟然发现了自己失散二十年的弟弟,肖!
他想补偿他弟弟,他用自己的势力让他的弟弟平步青云。
但是肖的内心和他一样,他渴求的东西与他哥哥一样。
于是肖创建了自己的团队,开始制造一种可以破坏一个国家军队的武器。
当然这也得到了他哥哥和组织的大力支持。
而当杰森听到了自己的弟弟死于一个肌肉光头的手下时。
他没有流泪,他将所有的悲伤转化为愤怒。
他开始瞄准了这批流亡于世界各个角落,还时不时和美国政府眉来眼去的飙车党。
他要报复。
当他在东京的眼线发现了这群人中头发最长的忧郁男的时候,他盯上了他。
当他发现这个忧郁男子的车里,没有资料里所显示的大长腿的时候,他似乎变得更加的愤怒,他在那一刻甚至不知道刹车是什么东西,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油门上,当他撞飞忧郁男的那一刻,他只是暗哼了一句:“哼,让你死就是因为你不理头发。
”他拨通了电话,他向另一个光头发出了战术。
“你立刻就会知道我是谁!
”“对了,还我大长腿。
”
引自--百度知道如果没有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那么《速7》依旧仅是部令肾上腺素上扬的好莱坞级大片,它虽热血炫酷,但若非铁粉,时隔三秋,可能甚至会记不得电影究竟讲了些什么,但一切因他的离去而不同,电影给了保罗作为演员一个完美的谢幕。
细数保罗沃克的作品,惊艳不足,诚意有余,虽然在他27年的演绎生涯中,从未哪怕一次出现在奥斯卡小金人最佳男主的提名之列,但他的电影同样也近乎没有一部烂作,丑闻更与他绝缘,他并不是好莱坞演艺界的天才,但却用足够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一个系横跨十四年之久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的传奇,在《速7》中也多次闪回过往,那俊朗的笑颜,并不应存在时效。
《速7》或许并非该系列最好的一部作品,比特效在历经好莱坞电影工业日趋完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毁天灭地的诸多震撼后,即便是将那几千万美元的跑车开去太阳来场超音速狂飙,也不过就是三分钟热度的“哇喔”激情,确也难能的是该系列招牌就是能在一场又一场的速度中令那激情不灭。
比剧情因保罗沃克的意外打乱了本定的电影架构,其明显亦未有超越《速5》那一气呵成的缜密,当然也尚不至于垫了《速3》的底,电影一直在为保罗沃克埋线,爱与家庭成为了这部作品顶替激情在最后所寄予的温情回归。
自觉谈不上对该系列有几番钟情,但对十四载光阴的相伴,相信每位观众都不愿意看到保罗沃克以一种莫名的方式就被领了便当,更何况一群多年在现实也在电影的搭档,我坚信电影最后结局本并不是如此,因为这个结局根本就不是一场表演,而就是一群老友对亲如家人同伴的缅怀与圆梦,保罗饰演的布莱恩最后不仅永远活在了人们对幸福家庭的遐想中,那场分道而行前保罗与范的谈话,更呈现了对友情最为难舍的羁绊,《速7》本身难进完美,但它却拥有值得怒赞的结局。
速度炫豪车,热血现激情的《速度与激情》或许并不会止戈于七,但可预见布莱恩已然以与观众作别,商业动作片最难契合温情线。
可保罗沃克与他的伙伴们用电影与现实的双重感动,在一部卖场面的好莱坞大片里做到了这一点,还记得那句“You'll always be with me, and you'll always be my brothe”!
It's been a long day, without you my friend, and I'll tell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FOR PAUL.
最后一幕保罗驾驶着自己的TS赫然远去,逝者在荧屏内永生。想到全片230辆撞到无法修理的汽车,生猛的冲击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编剧可以先吃点屎冷静一下
阅片量多了,人又本身有点文艺,对商业动作片就会十分苛刻。对于这样一部逻辑混乱,为场面而场面、为暴力而暴力、为速度而速度的动作片,我竟然喜欢到不行。肾上腺素连续100分钟在暴增。High到没朋友。不知道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是这系列最简单粗暴却又让人看得最爽的一部。
No.443-2 【B+】2025-04-13当电影院最后响起《See You Again》的时候 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舒适极了 哈~~
温子仁完成得蛮出色,招牌式的旋转坠落镜头酷炫十足。库尔特拉塞尔刚显身手就挂彩太不尽兴,还不如托尼贾抢眼,在其他光头的衬托下,斯坦森果然又酷了起来。前面太嗨,直接整得大决战没招使了。从来不是这套系列的粉丝,但结尾那情煽得根本招架不住。温子仁崇拜《疯狂麦克斯》,今年算是向偶像挑战了。
卧槽,完全不知道在讲神马
怎么全是光头啊!脸盲症的人表示他们打起来之后就分不清楚谁和谁了!!!!
剧情越来越科幻了,小温也是从良了,无论怎么轰砸,愣是一个人都没拍死。场面硬得没话说,但这集拖戏也相当严重,到第一幕高潮拖了40分钟,第二幕到第三幕之间也是尿点,节奏感还不如6。托尼贾挺亮眼,杰森为反派而反派,谁演都行,最后抡铁棍单挑有够傻的。片尾音乐响起,影片本身似乎已不再重要
连没看过前六部的我都要被这情怀感动了,不过真的太长了……
煽情胜过激情,打架多过飙车,3D效果基本为0
明明各种摧枯拉朽的高潮已经搞得整个人都潮红起来,可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忍不住泪目。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商业片。
持续的视觉轰炸很疲劳呢,各种莽各种Bug,这么高的分是因为致敬保罗吧
除了最后几分钟对于Paul Walker的纪念,全片没有任何亮点。剧情的节奏很乱,整个片子就在不断切换画面和城市中过去了。台词冷淡且生硬。我要是Paul,大概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干掉导演。James Wen就是个导恐怖片的,何必来糟蹋速度与激情系列。
速度继续走肾,激情不必走心。感谢身旁G罩杯大胸妹的陪伴,连续多日的阴霾一扫而光。
玩不出太多的花样了,图的只是个情怀
我对这个系列真的没偏见,但居然在电影院睡着了三次
用电影里的场景可以完美地形容这部电影。你以为这是一场街头打斗吗?这就是一场街头打斗。也许大屏幕下,观众的荷尔蒙能高涨吧。可惜我是在YouTube上看的盗版。
笑死,杰森斯坦森最惨的一次,除了表情故作牛逼,其他似乎一无是处。太炸,导致我爽片疲劳。
飙车的梗用的过滥,情节也是简单粗暴。除了情怀之外,看点实在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