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员太出彩。
凯特知道自己杀死四个无辜的人时的抽搐与崩溃(震惊绝不是面瘫脸)
“菲比弟弟”菲力在办公桌的暗箱里摸索磁带的急切、拿到磁带时长久的停顿
看电影的过程如同暗流在内心涌动,静默中自有其深沉。
演员的一呼一吸都扯动着人的神经。
2.没有配乐,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好的配乐。
旷野间的做爱,直升机越来越远,情感到了极致的高潮,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情绪感强的电影,如果没有把握让配乐牵动观众的神经,和人物故事融为一体,配乐便不如沉默。
个人认为导演在这里很聪明。
3.必须单独夸凯特。
凯特年轻时和现在的气质完全不同,现在带着一丝温柔的电眼曾经却是掩饰不住的叛逆与坚毅。
疾走天堂也可以看出一些蓝色茉莉的影子,崩溃时的脆弱和略微神经质,除了祖师爷赏饭吃不知道说些啥。
最难能可贵的是凯特能够为了角色剃头(虽然这对于高中就剃头的大魔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居然!
剃了头!!
还是好看!!!
4.结尾不太能接受。
前面凯特跑出来已经表面自己愿意为了无辜害死四人受到惩罚,后面又不停地一次又一次逃脱。
最后我都以为两个人要跳出来自首了结果跳上了直升机溜了???
凯特你开飞机的技术是在飞行家里面学的吗?
■ 《疾走天堂》不是大制作,故事很简单,作案、审讯、逃亡。
很少语言,也很少音乐。
但不单调,也不乏味,而是扣人心弦,颇具张力。
故事一开始是一位年轻女性走进一幢办公大楼,然后在一间办公室内放置定时炸弹。
为了避免伤及无辜,她打电话支走了女秘书。
但是阴差阳错,放在垃圾筒里的炸弹被清洁工倒入清洁车中,结果在电梯内爆炸,除清洁工外,还炸死了一个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
嫌犯帕翡莉是一位英籍教师,她的丈夫死于吸毒,还有她的多名学生。
当她在警察局里得知没有炸死目标人物毒枭,而是死了四个无辜的人,心理无法承受而晕了过去。
审讯中有位叫菲力普的书记员兼翻译,是位年轻警察,他从案情判断毒贩与警察勾结,担心嫌犯被灭口,就设计救她逃出警局。
嫌犯很美,但她再美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犯,同时也是一个有良知又勇敢的人。
这就增加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为年轻警察不顾前途而“英雄救美”添加了合理性。
很多外国电影无视法律,只讲人性,《疾走天堂》虽然不能免俗,却仍富有新意,不乏现实意义。
相比有些国家的有些罪犯,因为遭受不公而滥杀无辜,人性显然要比法律重要的多。
国家与国家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同是罪犯的素质也大相径庭。
这也包括警察的人性,往往会在执法中显出云泥之别。
值得一提的是,嫌犯逃亡不是为求生,更不是为了逃避法律严惩,而是为了完成未竟之志——杀死毒枭。
在年轻警察的协助下,毒枭被骗到警察局内一枪毙命。
至此,年轻警察也走上了不归路。
为了帮助嫌犯逃亡,训练有素的菲力普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可谓不计后果豁出去了。
而他的父亲,还是一位地区警察局长呢。
局长在法律和亲情之间抱着尊重选择的态度,见到逃亡中的儿子和女嫌犯,还送了他们一个厚厚的红包。
这在欧美是可以理解的事,法律不要求亲人之间互相告发。
正所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年轻警察爱上美丽嫌犯,是从第一次审讯时开始的。
可让年轻警察没想到的是,嫌犯杀了想杀的人之后,觉得自己是有罪之人,应该投案自首,受到司法审判。
这让年轻警察十分惊讶,由此而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
欧美电影,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国家的电影,总会不遗余力地刻画复杂人物的复杂个性。
就像菲力普面前的这位帕翡莉,虽然负有多条命案,却不影响她的精神升华。
不得不说,国外电影较少的创作枷锁,使得艺术可以信马游缰、恣意驰骋,由此而佳作迭出,在世界电影的艺术长廊中竖起一座座丰碑,就像他们获得一个个诺贝尔奖一样。
本来,美丽嫌犯铁定要投案自首,受法律审判,否则她的良心过不去。
但是,当年轻警察向她表达“我爱你”时,嫌犯把投案自首,甘愿受法律制裁抛到了九霄云外。
法律很重要,爱情也很重要,帕菲莉选择了后者,把法律放到一边,也许是暂时放一放。
这部只有女主角和男主角,几乎没有其他像样配角的剧情片拍得很干净。
就算在逃亡中两人睡在一起,也没有电光火石般的碰撞。
一直到最后,总算有了点男女之事。
他们第一次做爱是野合,在村外山丘上的一棵大树下。
夕阳映衬,宽衣解带,两个裸体的剪影,慢慢走近,相拥在一起,很远很远。
没有近景,更没有特写,没有床戏司空见惯的躯体与空气流动,与所有的电影表现的不一样。
也就在这时,警车和直升机在静默中疾驶而来。
不清楚这是警察嗅觉灵敏,还是借住人家的朋友出卖。
看电影不光是看故事,还要看门道,看它公认的价值体现。
艺术的最高追求或者说境界,就是在公认的基础上产生共鸣,也只有公认才会引发共鸣,才能走向世界,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孤芳自赏。
直升飞机是不可以一直上升的,人生而不同,善良的人永远在谴责自己的过失,而罪孽深重的人却置若罔闻。
哪儿能裁决对与错,维护公平正义,大概只有天堂了。
导演好让人绝望,女王也只能背上炸药包了后半段很美很美!
除了简单的对话外没有多一点的声音。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生日,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态,一起走来,又一起离开...我想,结局是飞在了沙漠里,或是更远更远的地方,过着属于他们的天堂。
在<丑闻笔记>中惊艳的发现凯特的迷人之处,就一直想加深这种惊艳.如同一人说的,在<天堂>中,一个警察迅速爱上一个杀人犯,因为是凯特,也显得不那么荒唐了.还在我惊讶于这个年轻人的果断 勇敢 机敏 的时候,我发现爱情早已降临,渗透整片,但导演对此的轻描淡写,又叫人感动.
这是《疾走天堂》男女主的一段对话“我们要去哪”“我要你带我去你生长的地方”“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菲力”“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1978年5月23日”“什么时间生的?你知道吗?
”“早上八点”“我知道我那天在干嘛”“我很清楚,那天是我生日,那天也是我第一次领受圣餐”“我打扮得像个新娘”“穿着我妈做的白色洋装戴白纱” 他们一起坐着火车,来到翡莉的家乡,这是他们在火车上进行的一段对话,火车上空荡荡的,就坐着几个人,窗外面是农庄,田野,竟然是金黄色的,很像是丰收之后的田野,但他们明明还穿着短袖。
Bgm很柔和,一种宁静纯洁的感觉,可他们明明是在逃亡,这时候是他们第一次开始认认真真地认识对方吧,女主开始认识男主,知道他的名字,我觉得这段话非常浪漫,想起来一首诗,“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一种超脱了世俗名利等外物的纯粹的浪漫……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爱情?
一个暂时作为女主翻译的警官爱上了想要杀死毒贩却意外夺走四条无辜生命的女主,男主帮助了女主逃跑,甚至,帮助她枪杀了毒贩,只是因为爱情?
爱情?!
真的有这样的爱情吗?
金黄色田野,宁静的农庄,神圣的教堂,举办婚礼的一对新人,剃掉全部头发的男女主,以及他们身上的白色T恤,男女主的眼神,简单的构图,纯粹又干净的感觉,真是一种美啊。
扶起她的手,爱上了她,铺好那条路,走上了绝路。
见到亲人,离开地面,在绝望的一刻,冲上天空。
他们说,这是疾走天堂。
基老的本子,蒂可威执导,几处延长时空拍摄见足了功底。
两个光头穿过托斯卡纳,夕阳西下,树冠如华,爱,就爱了吧。
遇到凯特布兰切特姐姐,哪个男孩都有勇气私奔一场。
意大利的polizei真的很猪
这部电影有常见的犯罪剧情,但是也是罗曼蒂克的美的不真实的,留一颗星没给,缘于我没有在身边找到如此梦幻的爱情。
有犯罪电影司空见惯的审问、逃脱、谎言、贪腐、贩毒,抛去了爱情部分,本剧就是一部悲剧,女主作案失败了,还赔上了四条无辜的生命,特别是听到其中有两个女孩儿,女主直接崩溃。
这里面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令人记忆深刻,特别崩溃时的哭戏。
但这部电影最美好的部分是爱情,两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没了你我就不完整。
男主理解女主的经历,是理解是同理心,不是同情,他愿意为她付出。
女主因为有了男主的支持有依靠,才能从过去家庭及学生的逝去阴霾中走出来,两人最后都剃了发,这是在女主从教堂自我忏悔以后发生的,我觉得他们是希望重新开始,特别是在去家乡教堂的路上,电影的色彩画面都变得明亮起来,但是女主不会忘记自己害了四条生命,她并不为此声辩。
电影里的男主对所有发生的事情过于平静,连逃脱的手段都无缝衔接,他抛开家庭同女主踏上回乡的道路,心态很平和,电影制造的那种氛围仿佛男主神一般的存在,到教堂看到别人结婚,主角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仿佛是一个人。
可以说,这电影也是女主从头到尾的自我心灵的救赎和释放。
电影结尾两人树下的画面,让人觉得电影只能是电影,当身体和灵魂都变得自由了,最后他们驾驶直升飞机飞向天堂,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不知道 基耶斯洛夫斯基不明了 汤姆·提克威很想要 凯特·布兰切特——我为什么看电影推荐指数:只考虑镜头的话,⭐⭐⭐⭐⭐一句话简介:姐弟恋才是人间真·爱。
一部看到结尾会让人想去再看一遍开头的电影01 情不知所起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警察,一个是制造爆炸的杀人凶手,就,恋爱了。
具体是怎么爱上的呢,不知道,反正爱得特别深,深到警察弟弟愿意帮助大魔王姐姐逃脱监狱、远走高飞。
酷似结婚证的照片以我目前对大魔王为数不多(霍比特人三部曲都算上也才4部)的观影体验,这份难舍难了的深情,应该是源于其有魔法加持的眼神。
《卡罗尔》中如此,《Heaven》中亦如此。
仿佛就在一瞬间,一个眼神,就成功拐走了弟弟/妹妹。
但如果你以为这是部浪漫爱情片,那就大错特错了。
尽管只有短短九十几分钟的时间,贩毒、贪腐、犯罪、枪战、友情、爱情、亲情等大片必备元素实则应有尽有,并配以绝对上乘的镜头语言,时而令人忽略了剧情本身。
迷人正面
迷人正面
完美侧颜
完美侧颜
刺激战场cosplay
甜蜜爱情
甜蜜爱情
炫酷镜头02 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德国导演、编剧、制片、作曲。
执导作品:《因为》《垂死的玛丽亚》《罗拉快跑》《香水》《云图》《超感猎杀》等。
除了这部片子之外,我只看过《香水》,对导演的风格说不上有多了解。
单就这两部作品来看,导演似乎只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故事。
既不需要多深刻,也不一定多卖座,就尽己所能,用好手中的镜头而已,哪怕有时候这会让故事显得琐碎凌乱。
《Heaven》就是如此。
手持炸弹的布兰切特出场,以为这是犯罪片;警察局速速破案审讯,以为这是心理片;警察弟弟一见钟情,以为这是爱情片;警商高层勾结贪赃,以为这是缉毒片;偷偷计划监狱逃脱,以为这是警匪片;主角双双坠入爱河,确认这是爱情片;最终两人携手飞向高空,才明白这应该是个剧情片。
说不上反转,但确实丰富。
03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导演、编剧。
执导作品:《电车》《生命的烙印》《影迷》《十诫》《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等大众普遍认为他的悲观主义、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成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的电影导演。
但与我不熟。
或许可以慢慢变熟。
如果我说,这不是缉毒和大漠黄沙的警匪片。
而是一部深沉的爱情片,还有一些上空视角的剧情片,会不会令你失望。
男主是继承父业的狱警,默默无闻按部就班的工作,还带着一丝少年般的纯情。
女主是放置炸弹导致四名平民丧生的“危险分子”,实则是因为丈夫早年前吸毒过量,发现了毒贩甚至危害了自己学生性命的女教师。
出场时,她冷酷疾行,他寡言善良。
这两个看似充满对立面的人物,成为了剧中唯一彼此惺惺相惜的主人公。
Fillippo还算理智和良心,她将炸弹布置好后还打了一通电话,通知不相干的女秘书离开。
可是完全没有想到,仅仅40秒的倒计时,逆转了她的整个人生。
在得知无意间真正被害死的人数后,甚至还有小孩子时,女主因为过度悲伤晕倒在地。
Phillippa握住她的手那一幕,从上方第一次仔仔细细的看到了那泪滴破碎的面孔,也许是一眼定终身,也许是看到了坠落在人间的天使的倒影。
这是片中第一个令我影响深刻的俯视角度,另一个就是频繁出现的,从城市上空飞过去的画面。
从Fillippo在监狱的床上听到男主的录音留言,一次一次的伴随着缓慢的音乐移动着镜头。
导演为了淡化男女主人公身份的冲突,在影片后半部分大量使用了柔和的色调,温情的眼神,深沉的钢琴曲,来实现电影语言无声又有力的效果。
“我们去哪儿?
”“带我去你从小长大的地方。
”男主认真又坚定的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女主知道,只是说想要尽快结束这一切。
而当男主的父亲找到他们,问女主是否也爱他时,Fillippo安静了很久,也强忍着泪水说出,“我爱他。
”有些事,一辈子说一次就是一生了,她低头长达近30秒的内心挣扎中,可能想到了被无辜误杀的生命,被毒品夺去的亲人和学生,被自己连累的男主,和今后不知会如何发生的未来。
但是她还是扬起了嘴角,说:“我爱他。
”
回到家乡后,景色愈好,就愈衬托了两人亡命天涯的悲情。
他们剃了同样的光头,穿着同样已经沾满灰尘的白T恤,蹲在柱子边吃着小小的冰激凌。
看别人的婚礼,仿佛在说,幸福的人都一样,而不幸的人,各有故事。
Fillippo同好友请求了住处后,回来发现柱子下没有人,抱着头痛苦袭来而又无处诉说。
那种“我在一个从小长大的地方,回头没看见你,就再也找不到你了”的感觉,在男主出现后,她狂奔向他,此时一切言语都化作重重的拥抱。
影片的故事背景其实很冷,充满了罪与罚,善与恶和自我救赎。
但是背景色却越来越暖,回家乡的那列火车窗外,是充满希望的绿色。
婚礼的庆典上,是五彩缤纷的颜色。
而男主父亲推开他转身疾走,看似走出日光斜照的巷道,又似走进风光尚好的外面世界。
然后可能就是此生的诀别。
父亲选择了尊重他们的决定。
他们拥抱在夕阳逆光中的树下,这棵树可能是西方世界的卡巴拉,也可能是乐园中的另一株知善恶树。
(这里我对宗教的了解不多,不敢擅自断言,只是看到此情此景,想起来在哪里读过类似的故事。
)结局最后的那部直升机,一直上升,一直上升。
直到我们再也看不见。
像是影片中男女主情感的高度,带着观众的眼睛,不断上升,让人以再也看不见,去产生无限续想。
而在他们不知名状的未来的脚下,是充满枪火的围攻和徒然追击。
我一直相信,惊慌是为了掩盖恐惧,而恐惧身后,永远藏着事实。
——————如果喜欢评论,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会不定期对读的书、电影进行评论,也在不断学习当中
或微信搜索:silencelove09
这是一个抽象的电影,年轻的警官爱上年长他的女犯,越狱成功后在异国小镇行走,最后在朋友家被警察围困时竟然一起奔向刚刚停下无人看守的直升飞机驾机升向高空。
这是不存在的天堂,但确实令人深深向往。
现实秩序被描绘成荒谬的、彻底被黑暗控制的一团假象。
杀掉掌控现实社会的坏蛋,逃离,与亲爱的人一起飞向天际……
疾走,是为了遇上你有你相伴……是天堂清晨中温柔地对视火车上简单的对白教堂前无憾地深拥大树下灿美的交融天空中缓缓地抽离人性之美神性之爱
●一部唯美感性的爱情影片,由汤姆·蒂克威 导演,凯特·布兰切特,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编剧,凯特·布兰切特,乔瓦尼·瑞比西主演。
从开始就预感他俩会死,果不其然
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必要性做的这么差,故事也奇奇怪怪,啥意思?
神级的编剧和神级的导演搭档,无可挑剔,尽管是个残酷的故事,却被呈现得温柔而美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女主对男主的感情,似乎没有到达同等深情的地步,所以说整体上还是有些勉强了。最喜欢在火车上女主说生日的那段,几乎要把我的心脏都碾碎了【虐点奇异星人呵呵
请问天堂在哪里?片名应该叫“为爱闯天涯”。但是两人气质差异太大,同框时没有爱的感觉,反正我是一直没入戏。布兰切特光头造型比男主角帅。
跟友人很彻底的吐槽过了,就不细说了。实在很想问打高分的人,是不是眼瞎…
基耶斯洛夫斯基很简单的爱情故事,我依旧记得他十诫里的爱情短片,那个纯粹的故事,想起来还会引人落泪。
开始的时候很有气场 就是喜欢提克威这个狠劲儿 慢慢地气就接不上来了 他富有想象力的电影语言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面就是那个树下逆光镜头值得称赞了吧
太美了,全片宛如油画一般。被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所惊艳,她得知自己害死了四个无辜的人时那个神态的变化,演绎的恰到好处。瑞比西的气质实在是太符合这个角色的形象,既有成年人的稳重可靠,又有男孩的童真和孩子气的倔强。我对结局的理解是:直升机不可以一直上升,但人性的光辉可以直入天堂。照应开头,他们应该是没能活下来,但也是进入了天堂吧。
基耶斯洛夫斯基编剧、罗拉快跑的导演、结局是一起死了么?和父亲告别的那场看哭了
这是一部美好到骨子的电影,但也仅存于骨子里。而对于Cate Blanchett ,我只能说,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谊表达千万分之一。
小帅哥怎么就莫名地喜欢上了老女人呢?节奏太慢不好看。
提克威拍风景还是没得说的。但是跟基耶斯洛夫斯基相比而言缺乏了一定的深度。不过我向来是不很能弄懂这类片子的。
首先她是爱情片,惊悚程度也不错,按照港片的套路它可以在林岭东的指导下逃出生天了。想看凯特布兰切特的,还是可以一看的故事。
开始以为是悬疑片,结果是不疼不痒的爱情片,4分
平平无奇,干瘪乏味。有几个问题,①说好的不逃避惩罚呢?在杀了那个人之后为什么还要逃?②这个恋爱故事整个就不明不白。你要说这是带有奇幻色彩吧,固然也没什么问题。但你要说这是扯淡吧,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③7.9的评分有多少是看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遗作的面子上给的呢?④疾走天堂,疾走有了,天堂是.......?最后上升的直升机吗?⑤你们两个恋爱很欢乐,观众们为你们鼓掌欣喜。那那两个小女孩,她们的父亲以及无辜的清洁工,没人在乎了是吗?
恬静的爱恋,风轻云淡。★★★☆
太过唯美了一点 结局也有点仓促
平缓流淌到极致的情感,也是另一种美。
这都什么破烂故事啊?因为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编剧遗作,所以居然也能被捧上天?摸摸良心吧,摸摸。
想了很久,决定还是给5。算不上自己心水的片子,但是里面的取景,爱情,音乐,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感觉无可挑剔!恬静,美好的爱情。也许爱情,就是牵着你的手,飞到天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