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叔叔
Uncle Frank,和弗兰克叔叔上路
导演:艾伦·鲍尔
主演:保罗·贝坦尼,索菲娅·莉莉丝,彼得·马克迪斯,史蒂夫·扎恩,朱迪·格雷尔,玛格·马丁戴尔,斯蒂芬·鲁特,罗伊丝·史密斯,简·麦克尼尔,凯蒂·布鲁尔,汉娜·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20
简介:讲述1973年,少女贝丝离开南方乡村老家,前往纽约大学读书,她亲爱的叔叔弗兰克是位受人尊敬的文学教授,贝丝很快发现弗兰克是同性恋,和长期伴侣沃利住在一起,而这个秘密他隐瞒了多年。在弗兰克父亲/贝丝的祖父突然去世后,弗兰克不得不回家参加葬礼,并最终面对一个埋藏已久、他的整个成年生活都在逃避的创伤。详细 >
7分,平权的路,是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
LGBT长辈+成长期少女+公路片
结尾处母亲的几句话,瞬间泪崩
Its all about choice and courage.
有些“亲情”不值得被原谅
美国样板戏有三好,女权黑人与基佬。可我寻思2020奥斯卡也没有哪部片子靠这三好拿奖的。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不知道是受限于电影的时长还是人物关系的多线交叉的焦点性叙事 都感觉影片在展现大量的闪回和开头中途不断角色视角的切入令我十分的不自在 可恰恰又是这种不自在又是艾伦鲍尔想要表现的
炮总的表演太绝了呜呜呜抱着初恋的墓碑痛哭那里,看的我几欲落泪,心都碎了😭对LGBTQ群体来说,自我认同的故事永不过时,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厌恶和歧视他们的人,踏出那一步需要的勇气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好好的《Uncle Frank》,干嘛给翻译成《和弗兰克叔叔上路》啦?让我误以为是类似《绿皮书》《阳光小美女》《与外婆同行》那样的公路电影,结果“开车在路上”的戏份只占了不到20分钟的篇幅。且不说“上路”还有另一层含义,片中弗兰克是长子,按照我们一般的长辈称呼习惯,也应该译作《弗兰克伯父》。—— 11.27.13:53 -力:@疯狂原始人2 推荐这部《和弗兰克叔叔上路》,我看完了,拍得蛮好的,是我的菜。因为喜欢保罗·贝坦尼才看的。→ 刚知道此片时都不晓得这是部同性题材的电影,也没想到这是凭借《美国丽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艾伦·鲍尔的作品。
【7.5】整体剧情虽然流畅但还是稍显套路,基本都是可以预见的戏剧冲突,结局也有些过于理想化,不过一众演员还是用扎实的表演奉献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主题不是同性恋,而是爱和包容。沃利真是个完美男友,欢脱又敏感,笑点低,泪点也低,一直包容弗兰克的酗酒和暴脾气,真是可爱。
4.5,是我最喜欢的公路片类型,年代设置得也恰当好处,色调格外清新明朗,仿佛预示承上启下的时代去盛开朝气蓬勃的宽容和爱待,老一辈对同性恋的厌恶和年轻迎向未来的少女对于同性恋的接受,以不同的角度希望去展现社会中对其的客观,不管上帝赋予了孩子什么身份,但都是其所赐予的最宝贵的礼物,因此再多的歧视和厌恶都只是别人无意义的看法,只要自己去拥抱爱意,爱自会如泉水般涌向自己,接受自己便足够了
不敢相信那是1973,放到如今变了什么?没有,依然是固执己见的大有人在,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做自己,别管旁人。
马马虎虎
现实生活中很多如此,大多数人都心里有数,只是不说破而已
前半段故事勉强及格,我还以为侄女跟uncle后面会有什么高联系的公路故事发生,结果变成uncle一人唱台,而且用力过猛怎么看怎么矫情不自然……
因为是gay,父亲对他伤害之深,同时初恋往事又是永远的痛。这趟回乡之旅成了救赎之旅。电影感情真挚、催人泪下。除非完全没有歧视,这样的故事永远有现实意义
差了好多,白瞎了炮总的表演,真没人觉得炮总很charming吗
家庭 亲情 友情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