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前半段是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氛的,貌似平静的生活下时而出现残酷过去的闪影,让我觉得这就是一部复仇性质的悬疑片。
看到后面,温情的元素占据了主要地位,感动于女主角对小女孩的母爱,远远盖过了那些痛苦的经历本身,这个满面沧桑的女人,一开始她就没有任何对其他人复仇的打算,而只是想要找寻自己被遗弃的孩子而已。
为了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她可以牺牲一切,当故事的最后,人们告诉她,那个小女孩其实并非她的女儿的时候,观众的心想必会和女主角一样一片冰冷。
然而这些其实并不重要,电影的结局,长大后的小女孩来到监狱寻找她记忆中的那个像母亲一样的女佣人时,看到两个人的目光相对面含微笑,我们就会觉得,即使并非亲生母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至少在这个时候,她们两个人,就像是一对真正的亲人啊。
《裸爱》,同朱塞佩·多纳托雷的“时光三部曲”相比,没有那种史诗性的大气,但是感动依旧。
很多相似性转场,在前后相似场景的过渡中,过去和现在得以转换自如,同时让人感到今非昔比的残酷。
记忆中,伊莲娜的手伸向情人递来的那一捧草莓后,就变成了现实里,失去情人的伊莲娜在夜晚独自品尝草莓的味道。
甜甜的草莓只剩下苦涩。
记忆里,伊莲娜在垃圾场挖出情人的尸体,她抱着尸体恸哭。
然后画面回到现实,警察在伊莲娜的指引下挖出了黑老大的尸体。
物是人非,就算黑老大死了,伊莲娜还是永远失去了情人。
如果你爱,给它一个名字.如果你恨,给它一个名字.那个光头男人被问得不耐烦地随口给了她一个名字,她如获至宝.天知道她是怎样追查到那个名字并且找到那个名字的主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坚定的相信那是她的骨肉,她的爱.她艰难地挣扎于过去与现在的双重生活之中,内心的隐秘让她只有用行为的付出和一个人的告解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因为那最后一个女儿,那个名字,代表了她的过去,现在,也是她的未来.无论如何,她想,既然付出了那么多,就一定要抓住什么,她想珍惜,已经来不及重头的幸福.她和她的"女儿",她强硬地进入到这个原本表面平和的领养家庭.她扮演起了母亲的角色,她想夺回她有的.她被剥夺的热情,和母爱.但无论如何,请慈悲的原谅她,那些被解释为不得不那么做的行为.她是那么的爱,去爱,去爱那个女儿.那么相似的卷发,那么相似的眼睛.让她想起死去的爱人.女演员平静的表演下,透露出极强的生命力.隐忍,但是感觉得到内心的强大.像一朵绽放的刺玫瑰.你能理解到,我们的选择总是与命运的强悍对比下显得那么可笑,但是又那么悲壮得可以.她失去的,永远失去.得到的,在某一天会降临.因为一个名字,她得到了她的女儿.爱可以宽恕一切,容纳一切.毕竟她为之付出的感情和泪水,使那个女儿成为无法替代的珍宝.玫瑰的力量就意味着,坚韧,热情.总会有玫瑰,你知道,玫瑰总比沙丘永久.如果,她从来没有知道那个秘密的名字,那个秘密就从此与她签订下永久的协定,不可说,从此不可触碰.那她的过去,她的未来都不会成立.就这样把一样感情,一段回忆形式化,符号化,赋予它名字.它的重要,就像小王子的玫瑰,在不断不断的付出与寻找中完成.如果也只是如果.爱让一切都成立了.
很久没这么感动过了。
当看到十多年过去后,苍老的艾丽娜坐在监狱外的马路旁,看见她曾经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两个人相视而笑。
曾经的一切在这一刻暗涌般袭来。
而她已经为她过去的不择手段付出了所有代价,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对与错,那一切只是她发自本能的无法抑制的渴望。
她只想找到她的孩子。
虽然到最后她发现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还有什么能比这日渐积累起来的感情更厚重更美好?
作为一个曾经的母亲,深深地体会到生产过后母乳随着身体本能往外溢出却没有孩子可喂养的悲痛,在女主衣衫被母乳打湿的那一个镜头,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好在最后是在那阳光明媚的监狱门口,年迈色衰的她看见了曾经那个被误以为是她女儿的女孩正笑魇如花地看着她,我想此生余下的日子她有活下去的动力吧,即使那9个和她只有一面之缘的孩子散落在未知的家庭,她甚至一个也没有找到,即使她错把爱投入到一个与她毫无关联的女孩身上,但是因为有爱,生命才有继续下去的意义。
(芷宁写于2007年7月26日)又得称赞著名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了,当年他的《天堂电影院》、《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就让人们着实激动了一把,已在影坛沉寂多年的他,倦了辗转于荧屏后,重返大银幕,新作《隐秘女人心》再次展现了他那非凡的才华。
丰富流畅的镜头语言、丝丝入扣的人物刻画、深度撼动的人性探索、精湛华丽的剪辑手法,相辅相称的主题音乐……朱塞佩·托纳托雷再次将他经年的积淀与感悟,以充沛汹涌、酣畅淋漓的表现方式呈现给了他的影迷。
新片除了保有托纳托雷一贯的水准之外,还有一些新感觉,如影片前半段的悬疑铺设,其惊悚程度强过很多打着此旗号的影片,又如不堪往事的快速闪回和短暂叠加、美好往事的舒缓漫长和温暖镜头,再如暴力情节与人性原罪在极端故事中的交锋交汇及仳离……这一切让该片的综合指数相当高,纵观全片,每个镜头、表情、对白仿佛生来就该在那里一般。
通常,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作品所呈现的人间故事大都残酷而美丽,令观众在看后难以离开,坐在原处沉浸其中,回味反思感叹遐想到欲罢不能。
而且,他所关注的对象多是孩子或女人,这部新片也不例外,它残酷真实到令观者紧握双手,又绚烂美丽到让人含泪而笑。
乌克兰移民艾莲娜有着梦魇般的过去,为了得到一份在4岁小女孩Tea的家中做保姆的工作,艾莲娜不择手段:先是和原先的保姆作朋友,套问情况,偷盗钥匙,接着索性直接导致保姆摔成植物人,自己成为了Tea的保姆。
得知Tea有易摔伤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毛病,艾莲娜用相当残忍的手段训练Tea。
后来,当她看到Tea在幼儿园里被同学推倒后,终于学会停止哭泣,自己站了起来,和推倒她的人打架,并且打赢了的时候,艾莲娜笑了。
快乐易逝,很快地,一个艾莲娜一辈子都不想再见的人Mold出现了,恐怖和血腥即将侵袭Tea那原本富有安逸的家……艾莲娜被警方带走,当所有证据都对她不利时,她终于说出了事情真相和隐秘往事:和很多不幸的乌克兰美女一样,艾莲娜被黑势利控制,从单一的皮肉生意延伸到沦为生孩子的工具。
12年中,她生过9个孩子,每个孩子一出生就被Mold卖掉。
皮条客兼人贩子Mold是个健壮的人渣,粗暴而邪恶,如果艾莲娜挣不够钱,Mold会把她脱光了吊起来鞭挞,并在她身上小便。
一天,陪睡的艾莲娜用剪刀如捣蒜般猛捅了Mold数刀,并卷走了Mold的钱。
起杀念的主要诱因是——Mold杀死了艾莲娜唯一的爱,一个朴实憨直的小伙子,并将其尸首丢在垃圾堆里,那段罕有的真爱是身陷地狱的艾莲娜的唯一慰寄,却被轻易的扼杀了。
许是因为只有最后一个被卖掉的孩子,艾莲娜知道其父是谁并深爱着,她逼问产婆得知了买走孩子的人家,在用剪刀刺了Mold之后,她去寻找女儿。
她找到了天使般可爱的小女孩Tea,打算守在她身边,爱护她、帮助她……然而,最终警方告诉她DNA检测结果,Tea不是她的孩子,原来,当初Mold是随机地看着脖子上金项链的制造商,告诉了产婆一个姓氏,而Tea的妈妈就是个成功的首饰制造者。
影片有关人物心理的戏份简练而到位,如当年明媚的阳光下,小伙子手捧草莓献给站街的艾莲娜时,艾莲娜的神情从迟疑到幸福的笑之间只有一秒钟,却将“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感觉呈现了出来;小伙子被害后,艾莲娜依旧喜欢草莓,但是,她宁愿夜里坐在漆黑的窗前一颗一颗地啃噬它;曾经丑恶的经历令艾莲娜内心扭曲,她在训练Tea时,将小女孩绑成香肠状,不断用力推倒她,并不断命令她站起来,当她给Tea松绑后,Tea骂她是坏女人且疯狂地扇她耳光,她却释然了,告诫Tea以后就要这样对付欺负她的人,此时此刻,一种扭曲心灵下的母爱跃然而出,令人不胜唏嘘;有关艾莲娜去探望植物人前保姆的戏份约有三场,这些重要的过场戏仿佛在为艾莲娜的灵魂寻找救赎的途径,她不断地向前保姆述说着过往和感受,“或许我这样的人不该抱着希望活着,有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是错的……”;艾莲娜入狱前,去和Tea告别,她没有因为Tea不是自己的女儿就放弃了厌食的她,她和Tea的约定也因之前的铺垫而有了水到渠成的依托,“要好好吃饭,好长成大姑娘……你要快点学会写字,我们好通信,好让我知道一个女孩儿的正常生活……”Tea 问:“你不知道吗?
”艾莲娜回答:“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
”片尾,十几年后,艾莲娜出狱了,天空晴朗云朵温润,她坐在监狱外的长椅上若有所待。
长大了的Tea出现了,她在监狱门前踯躅,蓦然回首看到了艾莲娜,Tea露出了粲然的笑,镜头定格在艾莲娜那百感交集又相对平静的沧桑面容上……艾莲娜和小女孩Tea都演得不错,特别是女主角,不论是回忆中的金发造型,还是现实中的棕色卷发,都给人适得其所的感觉,金发的她看上去美丽而脆弱,仿佛风暴中的小花,棕发的她则危险而沉着,眼中充满着历经磨难后的决绝。
另外,该片的其中一段配乐——D小调的旋律,令观众的视听感受十分深刻,优美撼动且发人深思。
比之,入狱前灵魂已得到救赎了的艾莲娜那十几年必须承受的牢狱生涯,一手制造了邪恶和惨剧的Mold最终的一命呜呼葬身坑洞,似乎来得太轻松痛快了,毕竟,干脆的死去比痛苦的活着要容易得多,而自救赎罪式的活着则更为不易。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1161030_d.html)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或许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悲惨遭遇,但无论如何,请不要丧失希望,因为只要有爱就会有未来。
剧 情 简 介伊莉娜(克谢尼娅·拉波波尔特饰)来自乌克兰,她孤身一人来到意大利租了个性价比极低的房子,并向对面的公寓管理员请求一份女佣的工作。
伊莉娜似乎带有什么目的,为了这份工作,她答应把自己30%的工资作为报酬给管理员。
她喜欢吃草莓,晚上会坐在窗前,一边吃着草莓,一边盯着对面公寓的一个窗户。
不久,通过管理员,伊莉娜顺利接到一份工,负责清洁公寓楼梯和窗户。
她还跟公寓里姓安德切尔的住户家的女佣吉娜成了朋友,安德切尔是三口之家,吉娜负责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并且会将家里的一些情况说给伊莉娜听。
可吉娜不知道的是,伊莉娜接近她的真正目的就是接近安德切尔家。
伊莉娜将吉娜倒的生活垃圾拿回去翻看,趁和吉娜看电影的时候偷拿了她的钥匙去复制。
一天晚上,伊莉娜发现安德切尔一家都出去了,她用复制来的钥匙潜进他们家。
她没有偷东西,只是翻看了安德切尔家里的照片,似乎在寻找一些线索。
终于,伊莉娜不满足于在公寓清洁的工作,她询问管理员,能否有机会去安德切尔家里做女佣。
管理员告诉她,除非吉娜不做,否则没有机会。
没多久,吉娜就出事了,正是伊莉娜干的,她将吉娜从楼梯上推了下去,吉娜成了植物人,自己顺利成为安德切尔家的女佣。
翻垃圾的时候伊莉娜早知道了他们家的饮食习惯,通过这些,她很快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伊莉娜到底是谁,她为什么要千方百计不惜任何代价接近安德切尔一家?
……影 片 浅 析影片有着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浓厚的个人风格,在里面可以看到《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经典电影的影子。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两条线用画面的质感和角色的发色区分开,暗线用大量的闪回镜头插在明线上,虽不难懂却有点影响节奏,这应该是为了营造惊悚和悬疑的氛围,让影片更加阴郁、隐秘。
从悬疑上来说,影片是非常成功的,导演在一开始就设置了非常多的悬念,让观众早早进入剧情寻找真相,直到最后才能了解全部故事。
影片的摄影让人印象深刻,人物和场景都设置得很精致,光的运用趋于完美,不过这一直是朱塞佩的强项。
影片中每个角色都很鲜活,动机很清楚,特别是女主和小女孩这两个人物间的情感,非常动人,最让人感动的是女主对草莓男友的爱情,可以说这是故事的起因,如果没有爱,女主根本没有动力走到这一步,毕竟跟女主有着类似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其他人或许早已丧失希望了呢。
女主的悲惨遭遇冲击着很多人的内心,特别当女主说出“相信像我这样的人还会有未来,是我最大的错误”这句话的时候,非常害怕女主为此丧失希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导演显然摸透了观众的心,故事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让观众像女主一样感受到了绝望。
影片最后一分钟导演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也许这就是他想要阐述的主题:即使每天都在做噩梦,也要相信梦想是存在的,千万不要丢失了人生的希望。
台 词 精 选
如果心里有了主观上的意愿,那无论别人做什么都只会加深心里的想法,不可能改变。
在这部影片里,我看到的是女人的坚韧,她的坚韧来自于爱,母亲的伟大的爱,当然这个爱也源于这个孩子是她和自己所爱的男人生的,这就是女人,不要说女人很物质很现实,女人爱起来要比男人伟大、无私得多很多。
我不想批判男人的爱多么肤浅,狭隘,这里只说女人的爱。
一个有故事的女人总源于一段惨痛的感情经历,情商总是在不断受到挫折和捶打后修炼而来的,当痛定思痛的之后,也就是这个隐秘女人的诞生,我爱这个女人沉稳的眼神,这是岁月和磨难的沉淀,我也爱这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女人,她如同生命的暗影穿梭在人群中,只为她心中放不下的爱,那是对爱情,对母爱的一线希望。
不过结局是刺痛的,那一线期待轰然倒塌,我想那个时候,她心里空空如也。
最后的镜头我想是最大的安慰吧,相视一笑,道尽了所有酸涩,最后的镜头让我想到了许巍的歌词:“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那笑容温暖纯真”,愿灵魂得到救赎。
她其实是一朵娇艳的玫瑰,本该绽放在湿热的泥土里,享受阳光的温暖和雨水的浇灌。
命运却将她播种在肮脏阴暗的角落里,任其肆意生长,惨遭蛆虫的蹂躏。
她带刺的枝干未能保护她,而是把她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终于,她长成一朵黑色之花。
决定给命运最致命的反手一击。
《隐秘》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的最新作品,说到这位著名的导演,最先想到的必定是《天堂电影院》,这部在影迷心中贵为经典之作的作品,其次则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海上钢琴师》。
纵观吉赛贝的电影,不难发现几乎他所有的电影里,都有一个孤单的悲剧性色彩浓重的主人公。
从《天堂电影院》中父亲失踪了的沙瓦托,到《西西里美丽传说》中被命运放逐的梅琳娜,再到《海上钢琴师》中出生在油轮上的孤儿1900,一直到《隐秘》中作过妓女十二年中怀过九个孩子惨遭男人蹂躏的伊莲娜……这些角色都经历过痛苦的过去,都被过去的生活阴影所折磨,寻找希望的出口却举步为艰。
他们在镜头下都是一个人形影单调地生活着,他们像一个迷,充满了未知的悬疑色彩。
故事以这些未知的带有神秘性的主人公为中心,带领观众以旁观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看到他们身后的最隐秘的故事。
《隐秘》中的伊莲娜和《西西里美丽传说》中的梅琳娜多少有些相似,她们都是美丽的女人,她们都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都曾经有过希望之光的照耀,却最终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被命运推到绝望的谷底。
她们可耻卑微地生活在黑暗的角落里,想摆脱却无能为力,想反抗却遭到更多的蹂躏。
只不过梅琳娜选择了妥协以一种淡定的姿态从新为自己博得了尊严,而伊莲娜则走上了逃亡和复仇的道路,为了自己失去的尊严,为了最后一个孩子,她成为吉赛贝新作《隐秘》中最具争议也最具魅力的女性悲剧主义形象。
本片以三个穿着内衣,带着白色面具的女人开始,一个男人正在从墙后的一个小孔里窥视这些女人。
影片从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观众,这绝对不是一部好消化的电影。
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整体的画面色调都异常的灰暗和阴沉,影片中的城市没有一天有过灿烂的阳光,阴云密布的城市下是更加阴暗的主人公们,他们穿着黑色或灰色的衣服,行走在糟糕的天气下。
伊莲娜租住的公寓破烂不堪,卡车经过就会摇晃的吱吱作响。
就连街对面的高级公寓都异常的冰冷和阴暗,盘旋而上的楼梯显得阴森和诡异。
我们的女人公伊莲娜面容憔悴,吉赛贝把伊莲娜大部分时候至于大片大片的阴影中,凸现其的神秘性和悲剧性色彩。
她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整个故事围绕着她展开来。
从一开始吉赛贝就给观众设下了第一个悬念,伊莲娜是谁,她为什么来到这个城市,她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她残忍地把前任女仆推到楼梯下从而自己能替代她进入珠宝商的家中到底是为了什么,她在珠宝商家中寻找什么,她亲近珠宝商的女儿又是为了什么……她最终究竟要得到什么样的目的。
伊莲娜这个女人成为全片最大的悬疑主体,正如本片的英文片名《The Unknow Woman》那样,她是一个神秘的未知的女人,这一份未知从一开始就调足了观众的胃口。
如果影片的画面不是彩色而是黑白色,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在看好莱坞50、60年代以希区柯克为代表的黑色惊悚电影。
影片的前半部分,在伊莲娜身世揭晓之前,影片节奏异常的快速紧张,频繁的片段式的描绘伊莲娜过去的闪回画面,利用剪辑的技巧与伊莲娜现在时的生活融合交叉到一起,加上大量配乐的运用,足以另人喘不过气来。
前一分钟伊莲娜还在自己的公寓里,后一分钟她已经在珠宝商的家里了。
吉赛贝通过《隐秘》给观众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同样是展现女性悲剧色彩的故事,这次他加入了悬疑与惊悚的元素,尤其是他成功模仿了希区柯克电影的元素,如心理悬念、空间章立、视觉特征等。
印象最深的是,伊莲娜拜访已经成为植物人的前任老女仆,伊莲娜要这个女仆的存款,所以让其在汇票上签字,本以为这个已经成为植物人的老女仆会没有任何反应的签下字,第一次是这样,可是到了第二次的时候那个老女仆居然眼镜一眨望向伊莲娜,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老让我签字?
”,这一个细节可以说是全片最好的惊悚细节,也达到了最致命的惊悚效果,一个已经成为植物人的老女人,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不得不叫人冒一身的冷汗。
这些惊悚元素的加入,再加上吉赛贝高超的讲故事和挖掘人物心理的能力技巧,另本片充满了可看性。
伊莲娜神秘身世通过影片中过去的闪回片段慢慢的揭晓开来,之前观众所有的设想可能会被推翻。
一开始观众可能会以为伊莲娜潜入珠宝商家中是为了进行报复,他们家中的某个人一定给她造成了某种巨大的伤害,而她亲近珠宝商的女儿也是报复的一部分。
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才知道伊莲娜为什么做那些事情的原因。
伊莲娜在作妓女的那段时间,曾经怀孕过9次,珠宝商的孩子她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她所要寻找的就是那份收养证明,她所要得到的只是她的孩子。
狠命杀死皮条客,携款逃跑,故意把老女仆推下楼梯,成为珠宝商家的女仆,亲近照顾珠宝商的女儿,再次杀死之前没有杀死的皮条客,珠宝商家的女主人死于一场莫名奇妙的车祸中……所有这一切的发生,伊莲娜都只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女儿。
如果说整部影片大部分时候都令人感觉不舒服,令人有味如嚼蜡的感觉。
那么全片唯一本来可以温情的地方——伊莲娜与珠宝商女儿的相处,也被吉赛贝处理的异常反常态。
被伊莲娜称为绑香肠的游戏,就显得异常的残忍,可怜的小女孩被全身捆绑起来,被伊莲娜推倒又被强迫自己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又被再次推倒……直到小女孩学会伊莲娜所要她学会的坚强,当有人把你推倒的时候,你要学会自己站起来,然后狠狠地揍那个把你推倒的人。
伊莲娜相信珠宝商的女儿就是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自己与心爱的男人的孩子,当我们以为影片就要这样完美收场,当人们听到伊莲娜的悲惨过去,打算给她帮助的时候,影片再一次给观众一个很响的耳光,原来珠宝商的名字只是皮条客随便说出来的一个名字,事实上珠宝商收养的女孩并不是伊莲娜的孩子,所有的希望与美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影片最后,伊莲娜刑满从监狱出来,来接她的只有已经长大的珠宝商的女儿,虽然知道不是自己的女儿,伊莲娜还是绽放了从影片开始以来唯一一次轻松而幸福的微笑。
终究一个女人的一生要怎样才算悲惨,又要怎么样才能被定义为幸福,或许只有伊莲娜这样前半辈子白过的女人,才能给于最合格的回答吧。
电影突出母性的主题和女性的成长用如此暴力的方式展现是很震撼的,伊莲娜把孩子捆绑起来一次次推倒再让她站起来的过程让我联想到松子的一生,伊莲娜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弱势的角色该如何一次次爬起反击变得坚强。
托纳多雷导演故事讲述的方式和节奏、镜头的处理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
一条线是正常的时间线铺开,一条线通过零碎的记忆碎片展开悬疑。
总感觉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就像那个像漩涡一样的楼梯把所有的人物卷在了一起。
镜头上印象最深的是85分钟的时候在房间内的那一段,三个人同在一个镜头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是神经紧绷的状态。
最后伊莲娜和孩子的对话看得很心疼,伊莲娜:“如果你赶紧学会写信,我们就可以互相写很多信,然后你会告诉我成为一个女人的感受。
”孩子:“你应该知道的。
”伊莲娜:“我被生活搞得晕头转向的……甚至没意识到。
”
一般
炫技的作品。快剪、跳接、急促的配乐、闪回、冷暖色调切换、夸张的表演方式、谍战式的故事结构,各种元素与镜头表达方式的结合谱成一曲:血缘关系不是影响亲情建立的方式。但真不是我的菜,三星半
女性复仇题材影片~不同于《亲切的金子》那种分毫毕现的杀机,本片通过两条线索来诠释一个女人的隐忍和绝决。对孩子的不舍、对爱人的痛惜、对仇人的憎恨,统统化作复仇的力量
故弄玄虚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部震撼的电影。两小时一直看得很揪心。在倒叙的快速闪回剪辑中逐渐了解女主的内心与过去。最后为她伟大而坚强的母爱感动到泪目。也看到了人性的黑暗,温暖与悲悯。大银幕更加震撼有感染力,令人动容!五星推荐
没看懂,没下中文字幕就看了。边 边看的。性虐待性奴性暴力吗
托纳多雷的叙事非常娴熟,复仇与性虐交叉剪辑,给予人物足够动机,女主与小女孩互为镜像,捆绑-爬起-反抗,三个连贯动作意味着弱势群体的抗争,带有希望的结尾也表现出girls help girls的力量。
你说复仇吧,它不那么彻底;你说母爱温馨吧,故事又夹杂犯罪。就跟自己一不小心把手机掉垃圾箱里似的,得捡,糟心,最后手机还能用…
[ikanbot]是我喜欢的叙述方式,从一个满是秘密的女人开始,中间夹杂悲剧,最后又有一点希望。亲缘关系对是否是家人不重要。
有点杂乱,有点离奇,有点深刻,有点动人
不要那么悲悯地看镜头
简单粗暴
其实电影挺吸引人的,两个小时的内容没有什么费笔,但因为太忙分了三四次看,确实有点影响观感。朱塞佩是个擅长抒情的人,你需要很认真才能进入他的世界~小提琴的旋律一起就想起曾经蜜月去过的意大利,很庆幸,那是我30年来唯一出国去过的地方。
配乐,有时不合时机的响起,有时掩盖台词,甚至有点无时无刻不在的意味,让我几度以为音响坏了,甚至把均衡器都开了,怀疑是否调在左声道了。勒个去最佳配乐。。。
母爱让人疯狂,有时汹涌到窒息。片中出现了经典的旋转楼梯,也契合了以往的镜头用意——生活终要继续,悲剧仍在重演。
百转千回,处心积虑,忍辱负重,最后虽然扑了空,但也另有所得,母亲的伟大与可怕
悬念留得太久总会让人稍显疲倦。
过于故事会的情节,其他并不算出色,但能在两小时让人始终不感觉厌弃,恐怕情感演绎是到位的。
后味很差,干嘛非整那些蒙太奇呢
通篇的弦乐听得聒噪,密集的戏剧冲突简直令人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