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这件事就好像潘多拉魔盒,你没法不去打开它,但是作为普通人却又无法控制打开它所带来的后果。
这个男主角算是全美国无数投资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个:对投资这件事情懵懵懂懂,只是不想让储蓄浪费掉,只想赚点额外收入,经济并不宽裕,养着家人,又供着房子,勤勤恳恳地打工挣钱就是为了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你稍微有点理财常识以后,比如读了Poor Dad Rich Dad,你就知道了在这个狗咬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身在工薪阶层象限的人们到底有多么的苦逼——如果你不去对比其他象限的人你还不觉得自己到底是如何被各种压迫剥削掠夺的,当你领悟时,你又没有勇气也不懂得如何逃离这个底层象限。
这就是男主人公的命运。
他的故事同样是无数中国股民的遭遇。
老百姓把钱放进股市、基金、房产,就以为自己成为了投资者。
其实,稍有不慎他们的钱就成为了真正投资者的美餐。
把钱放在理财项目里,并不等于拥有了资产。
如果你的资产不能带给你实际的收益,它就不叫资产,而是负债。
不懂得投资的完整理念,只能叫做投机。
投机需要天赐的运气,还需要可靠的消息,两个都没有,那就是注定给别人送钱。
什么叫经济危机?
如果你没有购买任何投资,除了有可能被裁员,你往往感觉不到危机排山倒海的恐怖。
这个片子让你极致地领略一下金融海啸可能给普通投资人带来的打击。
赶上次信贷危机的男主角不但基金全赔光了,有病乱投医又被律师敲诈了一笔,居住的房产也无法在崩溃的房市出手,还不上房贷(房贷贷款利率在这个时候还因为避险进行了浮动性上调),导致银行催债,失去了工作,继而失去了房子,最糟糕的是患重病的老婆被保险公司以coverage cap为由拒绝承担医疗费用,之后不堪一系列打击割腕自杀,几天之内顶天立地的男主人变成了丧家之犬,失去了他为之奋斗的一切。
这过程中我唯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男主角购买的房地产基金赔到连本带利都没了还多出来6万美金的罚款,而这大额的罚款正是把他逼上绝路的原因(否则他无非是损失全部储蓄,重新找工作,从头开始攒钱还房贷);但是其他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我们任何一个中产阶级可能面对的灾难——其实你生活的根基已经建立在极其脆弱的薄冰之上,只要一处破裂,处处瓦解。
为什么?
男主人公的经济基础是工资,有了工资才有存款和信贷的信用,才有了买房的能力,才可能积累下储蓄进行投资。
在这个链条里,决定性的起点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工作是靠别人施舍的。
男主人公的生活基础是家(老婆孩子和房子),家的物化象征即房子的贷款由银行提供而房价则由市场决定,在市场崩溃的时候房价下跌而贷款利率上涨,两边同时损失惨重且进退两难,在这个链条里,生存之本是房子,而房价是由市场操控的。
这也就是说,你以为你拥有的并不是你的而是企业、银行或者说幕后操作者暂时赏给你的。
工薪阶层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时间,换来的生存保障其实却只是一层纸,当任何一样不幸来敲门时:疾病、失业、法律诉讼、经济危机等,你本以为建立好的一切都可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都在忙什么?
忙着打工?
忙着养家?
忙着幻想更美好的明天?
当男主角失去全部时,他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研究明白了之前根本没时间去琢磨的金融黑手,找到了一串责任人的名字、背景、住址、作息时间…… 如果在这之前,他可以停下脚步,用同样的专注力和热情每天研究一下什么是投资,经济危机有什么样的先兆,如何理财最合理,他必然不会沦落至此,甚至连自己的broker买了什么基金都不知道。
事实上,在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患有重病的时候,他就应该卖掉基金,为自己的未来支出提供双重保障,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把身家性命拴在一根绳子上,不管这个绳子是所谓最完美的保险,还是所谓最安全的投资。
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危机感,那么危机迟早将会到来。
对我来说,入侵华尔街这后半段是弱者复仇的精彩意淫,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男主人公的遭遇却是真正宝贵的一课,值得所有活在迷梦里的中产阶级警醒。
我们要记住的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弱者最好的反抗便是成为强者,因为弱者永远不可能消灭强者,强者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发笑。
看了豆瓣上的评论,似乎很多人估计并不知道美国的退休金体系,反而扯上了炒股赔钱,投资失败,愿赌服输。
这才是为什么我想要写下这个影评的原因。
事实上美国退休计划大部分都是依靠自己投资,不然就只有等着你的储蓄贬值,退休以后没钱养活自己(对的,美国也有通涨)。
美国的定期(CD)利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要保险的话就是买国债,但是似乎是赶不上通涨,就更别提能给你未来带来收益了。
或者可以自己操作投资一些基金。
当然也有懒的或者不会的,比如我们的主角,当兵回来,文化程度并不会很高,也少很多心眼,所以就交给自己的broker来处理,自己省点事。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主角是非常明白投资风险的,在电影里面,他提到自己没有去投资HIGH RISK的金融产品,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证安全。
但是很明显影片里面的broker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后主角发现自己被fucked up了,还倒欠了6万美元的债。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换了在国内的话,估计是去政府门前抗议。
但是法治社会,走这一套在美国没用,你只能走法律系统。
可是美国的法律体系非常复杂,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和一个公司在法律上去交锋,所以你只能通过律师,但是律师并不是雷锋。
正如你所看到的,律师收了1万美元,说了一大堆,但是实际上任何的promoise都没有,只是让主角回去等。
医疗保险公司也非常狠:你应该读小子,看清楚TERM,对不起,我们不能付你的账单。
最后讨债公司来了,工作没了,老婆死了。
再后来,房子被收回了,foreclosure,48小时内离开,不然警察来强制带走,比强拆更狠。
然后就是后面的暴力了。
我倒反而不觉得是这个电影的高潮,而只是一种假象的宣泄。
主角的问题,是很多矛盾的集中和激化,事实上在主角最落魄的时刻,也有很多别的选择在处理整个问题。
他可以交出房子,然后继续找个工作。
人生总是有起伏,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实上这个主角遇到的问题,在美国的人基本都会遇到一些,比如医疗保险不cover而面对天价的医疗账单,比如还不了房贷只能卖了当前的房子选择租房,又比如自己的养老金在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
但是我可以想象一个类似的中国版的电影,然后一定会有人来高呼,这是体制问题。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美国版的公知电影,我是不是也可以指出一下,这是体制问题?
影片没什么深意挖掘,也不想挖掘,当一百年前的西部英雄们喋血行侠时,凭借的只是胸中的正义、手里的快枪。
说实话,影片很多地方感觉没有挖掘足够,同事的友情、银行的卑鄙等,都略显不足,影响了冲击力;但这部影片宣泄了愤怒,表达了威胁,这才是它想要的,尤其结尾太不和谐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他们的精神永存,像高山上的岩石。
在他们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从星星的弹孔里,流出血红的黎明。
是的,太暴力,太血腥,太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了。
没错,他就是小人物吉姆。
老婆患癌症,需要用钱,想要靠投资赚钱,可是投资有风险,特别是回报率越大的投资,风险当然也越高,果然不出乔十三所料,赔光了!
赔光了没钱给老婆看病了,这回可把吉姆大哥愁坏了。
影片用很长的篇幅来描述吉姆大哥小人物的内心纠结。
愁眉苦脸的表情,是他贯穿整个影片的表情。
没错,就是上火了!
小老百姓经不起事儿,平时日子苦点,吃的差点也就无所谓了。
关键时刻,老婆得癌症了,还没钱治疗。
这不是逼死人么?
没错,你又猜对了他媳妇自杀了。
故事虽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但是这种现实,是在任何一个背景下都有的,只不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可能发生的更多。
自杀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让吉姆大哥不再愁眉苦脸,因为她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生命中的困难,更不想让心爱的吉姆大哥跟着受连累。
当吉姆大哥发现老婆割腕自杀在床上的时候我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奔腾。
这事放谁身上,谁也接受不了。
二话不说,老婆死了,吉姆大哥活着也没啥可怕的了,爱sei sei,爱咋咋地吧。
拿起各种凸凸枪,开始各种报复。
场面那个刺激,见到资本家就是杀。
小人物的内心报复,表达的淋漓尽致,让小人物对资本世界的报复心,爽到爆。
别整没用的,拿起凸凸枪,向那些骗过钱的大BOSS们扫射。
这个影片没有说解决问题也不想解决问题,暴力结束一切。
用暴力去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坏的办法。
死了一批资本家,可是还会有另一批资本家出现。
一个小老百姓被资本世界残酷的现实打破生活,也还会有另一个又一个小老百姓的悲剧上演。
资本世界与小老百姓的世界永远还是那个样,导演就是想让我们爽一爽。
然后该干啥还干啥去。
本片揭露小人物内心世界,也揭露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当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不过他给表现的更透彻一下。
导演就是想让大家在内心的报复,转化为荧幕,看的见的报复。
就这样,这部片很爽,也值得思考!
我最爱热血复仇电影,所以我容忍着开头半个小时的缓慢剧情和烂到无以复加的翻译,然后我停不下来。
我想如果不是女主忍受疼痛勉强的笑容,还有男主时刻在说的It doesn't matter,我早已经退出了。
是的,整部电影只有这一个女人,我开始认定这就是一部爱情片。
然后一无所有的时刻终于到了,泡沫经济下的产物,男主失去了积蓄,失去了工作,还有即将被银行回收的房子。
他只是问,我要拿什么让她活下去。。。
女主就这么离开他了,镜头转向他的时候我觉得她是多么残忍!
在他失去一切的时候,连虚伪的笑容也不再给他了。
他最后的支柱,她也要让他失去了。
可是镜头里她哭得那么用力,是啊,怎么能忍心自己深爱的人因为深爱着自己而日渐苍老呢?
她会不想么?
不想努力和她爱的人一起生活下去么?
可是也许没有了自己,他可以有新的生活呢?
毕竟,不会更差了吧。。。
她和他都没错啊!
那到底是谁错了?
美国的电影有很多其实都表达着同样的内容。
时间规划局里说,一部分人有永生的权利,那么就必须有另一部分人,无论如何努力都必须要死去!
很可惜,电影的主角通常不可能是拥有权利的那一部分。
于是,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改变自己。
男主终于踏上了复仇的路。
节奏依然很慢,直到最后的那场大屠杀!
不要去推敲其他人为什么突然都那么傻。
男主很聪明?
呵呵,他不想被抓,并不是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还有更多的人要死去。。。
那个被放过的职员是幸运的,其实死去的那些,难道没有家庭么?
难道没有爱人么?
难道不可能也是在努力生活着的么?
哦!
别去推敲了!
他们不是男主角!
电影的世界也总是不公平的!
主角可以突然聪明,好运,不死!
仿佛全世界的道理都只站在他那边。
好吧,因为你失去了你最爱的人,就算突然有了主角bug,也摆脱不了悲剧角色的设定,于是我原谅你忽略了我们的智商。
所以入侵华尔街,如果你把它当作爱情电影来看,无疑是动人的!
但如果你是为了看场景,为了看热血复仇,除非你像我这么没底线地感性,熬过开头的30分钟。
否则我劝你,不要看了,孩子。
《狙击华尔街》如何才能狙击华尔街?
用金融手段?
用结构性债券?
不!
用---狙击枪!
为何普通民众装扮的投资者,大多会亏损呢?
因为他们是“普通民众”!
为何摩根家族、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等等、等等会屹立不倒呢?
因为他们家族的前辈在诸如南北战争期间售卖武器给交战双方、在二战期间和轴心国交易、在各类保卫美国的过程中从中渔利!
由此,他们获得了强大的资本积累和社交脉络积累,终于成为XX家族!
这是片中那位智商其实很普通的银行家临终感叹,发自内心!
而主人公,则采取最直接手段,毁灭合法吞噬民众财富的“高手”!
看了此片,您会发现,作为普通投资者,他们在资本市场中的弱势地位,简直无以伦比,所谓获得财富,绝大多数都是梦幻或者“暂时到手、须臾飞去”!
钱,就像涓涓细流,从每位获得工薪收入的底层,通过金融理论架构的复杂框架,一层层、一步步汇聚而下,最终钱流奔腾入“口袋”他们的口袋!
这,或许真的是金融理论的精髓所在吧!
虽然,很悲观!
相信,每一位正志得意满的投资者,都是可以通过本片获得些什么,至少是警醒!
对于风险、安全边际的警醒!
如果放在20年以前,我看完本不会有什么情绪起伏。
但是20年经历了很多,以至于看着看着就共情流泪了。
不是感动于剧情,是因为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无奈 无助 不甘 愧疚 甚至后悔。
这种感觉让人刻骨铭心,让人记忆深刻。
雖然影片里快意恩仇,但是现实里我们却无能为力,看完久久不能平息。
生活里的苦难都是必然的经历,我们无法选择。
如果把这些苦难消化,汲取经验,那苦难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
很少看见美国有这种讲述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片子。
记得当时刚背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遇到了这部影片。
书中谈到的资本主义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各个资本家贪婪的嘴脸让人作呕。
我感觉到了男主一个又一个希望的破灭时和社会制度将他的出路一条一条堵死时的绝望。
社会底层民众的反抗无人在意,所以最后他直接采取暴力手段并不奇怪,反而看的人很爽。
我认为是挺好的片子,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另一面,给五星!
前半部分虽然略显冗长,但却是压抑的铺垫,为越狱大哥最后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在电脑上看的时候,不断看到弹幕上的评论: 美国治病不都是不花钱的吗?
美国原来不是人间天堂啊?
刚从美帝回来的我心中就在冷笑。
这个电影虽然夸张,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男主大开杀戒居然还能全身而退,大快人心,但是前半部分老百姓的悲惨境遇却是真实的可怕,尽管这是发生在金融危这个相对极端的时期。
美帝并非我们某些人描述的天堂,除了空气确实比天朝好不知道多少倍以外,其它的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依我看来,大部分美国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捐杂税不要太多,大部分人的钱都被躲在华尔街里的镜片里闪烁着贪婪之光的人给卷走了。
所以,不要太天真了,看看这部电影,你们就全明白了。
当然影片中刻画的人性的辉光也是很伟大的。
总之,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看完我觉得挺可怕的,男主最后也算是太懂游戏套路了,又有朋友照应顺利逃出现场。
几点想法:第一,金融这个东西,搞不懂确实不要投,否则就是得让人家赚commission啊。
如果要是债券一层加一层,都是futures, options, swaps,换来换去千万别投。
第二,其实banker是顾忌不到穷人的,就像穷人逼急了也谁也不顾,最好的方式是双方都足够理智,把本职工作做好,公司最重要的还是service its customers and its clients, 挣该挣的钱。
第三,华尔街好可怕,确实感觉起来都是old money, 似乎西海岸金融更友好?? (个人想法)
一定是哪一个钱被华尔街骗惨了的导演及编剧的YY之作,主要是渲染被骗了钱的小人物之苦,后面的高潮来得太快了,还没有爽够。
看海报以为是个动作片,看到一多半还在铺垫,然后我就睡死过去了,睡醒补完,YY的很成功。
2013-9-22 15:57:21,这样一看,美国人民还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您好,bug清干净了再上映不好吗
下辈子记得找个没心没肺的老婆
开始的一大篇铺垫,可惜我不是美国人,没有深受其害,但最近也了解了一些美国医疗制度,确实很悲剧。差不多4分3的时间铺垫到最后通过枪击手榴弹爆炸等,释放情绪,让观众大爽,但我真的没太大感觉。只是妻子的离世部分使我很有感触,再次体现亲人去世的伤痛
越狱之后投资又失败了,走在入狱的正义之路上,多么美国式的电影。结尾小阴谋小亮,越狱哥哥太过苦大仇深。
这么低的评分出人意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电影,前半部创造一个走投无路的场景,后半部还你一个痛快淋漓,不过没成家的人可能不会懂得前半部故事的心酸,当一个男人面对整个社会体系的不公,无力保护自己的家人时,家人、朋友的任何安慰都只能留下更心碎的挫败感。任何时候社会都不要让人走投无路。
超解气…这也算高智商犯罪吧…=。=
前面冗长的铺垫,其实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描写!结尾大快人心。。。
结局还能更扯蛋一点吗?稍微花点心思,弄得有点技术含量行不?
略微的晦涩与拖沓,后面的杀戮场面也不够精彩。不过确实解气。
结局才是亮点
这导演是有多恨华尔街那帮混蛋啊. 对了林肯大哥, 你那帅哥弟弟史沟飞哪里去了啊?
报复社会?
浪费时间。
为了福隆~
没想到这部看了开头就知道过程与结尾,诸多老套桥段贯穿始终的片子打动了我。
3星半,剧情过于简单
穷吊看了真是大快人心啊!以后撒片都解禁了,这片天朝绝对绝对解不了.利益集团的噩梦啊…当然有一些人想杀都杀不到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