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很多人 上来就说男主是变态请问 你们真的看懂这个电影了吗?
出了车祸危机关头 鬼知道 她会不会变丧尸 不禁锢住 能行?
唉 作死的女主 一而再再而三的活在自己脑补的世界里 把萌萌的救命恩人害死了 还有这么多人 喜欢 看来我是真老了~ 但是 我还是知道要知恩图报的~
近些年,很多欧美恐怖片开始走类似的创意。
逃出了恐怖的小房间,待要舒一口气时,外面的反而是更加绝望世界。
片子里这样的多主题杂糅倒是首创,但整体下来也实在没什么新意。
我大概也算阅片无数,看到后来,恐怖变成麻木,反而模糊了看片的初衷。
现在来看,大抵只是猎奇的心态,于恐不恐怖似乎都不太在意,偶尔看成悬疑,看成科幻,甚至看成廉价的爱情。
如此想来,不如去看谷阿莫,科科。
一个字 烂两个字 很烂浪费人生中的宝贵2小时从一开始 女主莫名和男友生气,然后驱车离家出走,大大的眼睛、健美的胸围、暴露的穿着,让人感觉十分出戏。
之后的密室逃脱环节,男主人过于和蔼,把自由、武器、思想都给了女主,这是密室吗?
这是天堂啊。
最后男主也死于公开在女主面前的强腐蚀性物质前,这是猪一样的反派,让观众感觉到受到了愚弄。
最后结局是超现实的,女主爬上地面,发现并没有空气污染,但是有——外星人,你没有看错,前面通篇是现实主义的,后来来个异形外星人,女主突然奋起,用燃烧的酒瓶杀死了外星人——情绪化的女主突然智商在线了,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后女主参加了对抗外星人的战争。
简直莫名其妙音乐、画面、选角都是乱七八糟,哇 半颗星都可以
空降,这个词用在科洛弗道10号上面一点都不为过,作为超级英雄电影军备竞赛的春天,人们都把目光放在了超人vs蝙蝠侠和美队三:内战上面,就算不是也只会去看相对冷门的迈克尔贝的写实战争叙事,可谁又想到就在2周前,赶在老贝的“13小时”前突然伴随着大量的病毒营销放出了这部极为吸引人的悬疑科幻预告,这让人不免想起当年科洛弗档案和第九区的宣传手法,可以说病毒营销,伪纪录片,病毒营销,硬科幻的搭配模式已经成为此类科幻悬疑电影的主要搭配方式。
说起这次科洛弗道10号如何引爆病毒营销,这当然得益于这次不得不说的优秀预告,科洛弗道10号的预告沿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恐怖惊悚电影的预告方式,配合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开头然后在短短30s内让观众体验强烈反差的急转直下从而大大调起观众的胃口(eg.探访惊魂)科洛弗道10号可以说是一部拥有科洛弗血脉却并非正统续集的作品,可以说如果你对科洛弗档案以及其故事背景一无所知不仅对观看此片毫无影响反而还会增加科洛弗道10号的悬疑性。
笔者虽然久仰科洛弗档案大名但是由于早年害怕恐怖惊悚电影所以对这部代入感极强的伪纪录惊悚电影一直敬谢不敏,所以说说在看到科洛弗道10号最后一个转折时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在选角上,我觉得科洛弗道10号是非常准确的,面熟的大牌是不适合出演这部电影的,因为会大大影响本片的代入感和观影体验,约翰.古德曼塑造的略带神经质的胖子可以说是淋漓精致,而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在此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我对她在歪小子斯科特里电波妹子的形象(ps.我对她在虎胆龙威5和吸血鬼猎人里的表现毫无印象)这次的选角和策划简直洗白了我对J.J.艾布拉姆斯的偏见,他很有可能成为当代最优秀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制片和导演。
音乐和特效表现方面,bgm的烘托气氛几乎满分然而ost本身旋律性不强所以说在改变故事基调和气氛烘托时会比较明显,特效方面,沿用科洛弗档案的基调,里面不可能是漫威的炫酷大气,而是完全相反的运用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代入感极强的刻画。
镜头表现方面,科洛弗道10号还是很大众的,估计当年科洛弗档案本身纯dv式伪纪录片造成的评价两极化,科洛弗道10号虽然运用了大量第一人称视角以及大量特写,但是远称不上一部伪纪录片。
剧情上可以说没有故事背景了解的话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转折是什么,你很难判断剧情中什么是真正的主线什么是导演所摄的陷阱,而每次安定下来的时候导演出其不意的转折总能让人为之一振,到底是绑架,谎言还是核爆,入侵,片中设下一个又一个线索,让你慢慢相信再急转直下。
科洛弗道10号是与科洛弗档案拥有相同血脉的电影,然而此片中的重点更多是让观众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然后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和真实感的悬疑科幻电影,与其说科洛弗道10号是刻画了末日下的恐怖氛围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被囚禁的恐惧和对反派的不时猜疑。
最后提醒观看者看前自备救心丸和清醒剂~
以下有剧透。
本剧不建议看剧透,也不建议看所谓“前传”。
得分都这么高了,看什么剧透啊就来一发呗。
对这部剧来说,“悬疑”成分还是很重要的。
=======================这么曲折地告诉你,敌人的敌人不等于朋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对前作《苜蓿地》有印象的观众,和完全忘了《苜蓿地》的观众,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说真的,像《苜蓿地》这种题材特殊、手法偏门,宣传期还刻意隐瞒片名的电影,八年后被一部分人忘了也很正常。
像我就忘了还有这么回事,看着得分挺高就冲进去看《苜蓿道10号》了。
接着就享受了双重惊悚和悬疑,一边是可疑大叔是好人坏人,一边是外面到底有没有末日。
逃出去后,本以为会看到恐怖片传统结局:警灯闪烁、媒体画外音、女主裹着毯子喝热可可、由美国队长客串的Bob含泪奔来……结果是怪兽出现。
这时只觉得脊背发凉,对未来的希望瞬间瓦解,对人类的信念灰飞烟灭,维护女主的一颗心落入深渊。
已经无法判断这个结局是好还是雷。
而共同观影的友人,因为以前看过《苜蓿地》,从头到尾都在潜意识中知道外面有外星人。
于是就以看《行尸走肉》的心态,随时准备着铲除内奸,对付更大的敌人。
除了胡子青年死的时候震了一下,其他时候基本预料到剧情发展。
最后的评价是:《苜蓿地》还能发展出这么个支线剧情,挺好玩的。
所以这部电影比较高的得分,不知道是哪种观众贡献的。
前者大概会打5分,后者大概会打3.5分左右。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刚和男友分手的女主,自己开车走在深夜的公路上。
这里就充满了要完的气氛,因为以年轻女性为主角的恐怖片大都发生在路易斯安那的独栋房子里,我们大概能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果然,一场车祸后,蜜雪儿再次醒来,她被锁在一个小小的地下室房间,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看守她的是一个中年大胖子,虽然他演过各种角色,但是我们早就知道他总有一天要演变态。
特别是他这次留起了胡子,还给出一个完全不可信的说辞,外面世界末日了,他救了女主什么的,怎么看怎么可疑。
但是女主的监禁状态马上解除了,她可以在这个小小的地堡中走来走去。
这里还住着一个看上去比较靠谱的胡子青年,他和胖子的关系并不融洽,但是青年也说,外面的确末日了。
三个人在这里尴尬地生活着,胖子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对女主的控制欲很强,这时女主和我们都认为这就是大小两个变态,青年大概被洗脑了。
胖子要做坏事但是一直没做坏事的戏剧张力要把我们逼疯了,谁知道他在计划什么变态的事啊?
于是女主找了个机会,偷了钥匙、打伤胖子,一路逃到最外面一层门内。
然而这时,一个陌生女人跑来求救,拼命要进门,而胖子在后面拼命喊不要开门。
陌生女人活活撞死在门外。
女主和我们都意识到,外面的确发生了可怕的事,我们冤枉胖子了。
女主安分下来,三个人过了一段融洽的生活,女主还听胖子讲他女儿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女主钻进一个窄小的地方修空气净化器,这里有个天窗。
很久没看到蓝天的女主不禁打开了全部窗帘,发现有人在窗子上刮出“救命”字样,附近还有血迹。
和胡子青年说这件事的时候,女主拿出胖子宣称是他“女儿”的照片,而胡子青年说,这明明是附近一个失踪的女孩。
而这个女孩的衣服现在还留在胖子家。
两个人意识到,胖子还真是变态。
他的女儿被妻子带走了,就绑架囚禁其他少女。
之后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至少前一个女孩试图求救,然后被胖子杀了。
胖子把女主当做女儿爱护,但是这种爱是扭曲的、不可预测的。
外面也的确发生了事情,但是胖子原本就打算把这个地堡当做避难所和监狱,他要监禁控制一个年轻女孩,只是胡子青年突然跑来求救,也不能说杀就杀了。
这样就形成了胖子的半控制局面,另两个人对胖子言听计从,但是胖子认为自己的控制力还不够,只要男青年还在,女儿就不是他自己的。
而男青年消失以后,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
女主和青年就准备逃跑了,女主开始用家里一些杂物偷偷做防护服和防毒面具,打算让胡子青年拿枪威慑住胖子,然后她穿上防护服出去求救。
这个过程被胖子发现了,胡子青年被杀。
胖子马上又发现了女主的手工作业,女主把他推进强溶液里,挣扎着逃出去。
外面果然没有胖子所说的辐射,还是鸟语花香……但是,外面有外星人啊!
女主大战外星人,加入了地球抵抗大军……=======================作为一个PG分级的悬疑恐怖片,这部电影在没给出任何血腥暴力镜头的基础上,成功踩了几个恐怖爆点。
比如孤立农舍地下室、目的不明胖大叔、幽闭恐惧、控制狂等。
“我是在帮你”、“我是为你好”,是控制狂的标签性用语,然后一意孤行地让你生活在他们设计的世界。
比如在这部电影里,外面有外星人入侵,但是并没有可怕的辐射或病毒。
三个人没有必要一直不出门,也没必要一靠近门口就洗澡。
要真是为了求生,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获得通讯才是正道,混过海军的胖子不可能没想到这一点。
胖子撒了“辐射”的谎,迫使其他人呆在他制造的小地牢里,就好像这场入侵是他期待已久的一场盛事。
世界终于缩小到他的房间里,这里每一件事都是他可以控制的,从每天吃的用的,到所有人之间的关系,都在他的掌握之下。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世界。
窄小、强压、喜怒无常的家长、无处可逃的环境、半真半假的外敌、去向不明的其他人……这些成分是影片里紧张感的来源。
而影片至今评价比较好,说明这些元素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吧。
真相只有一个:外星人,这个物种嘛,茫茫宇宙,不要担心,会有的。
关注本片的人应该会知道它的前一部片子《科洛弗档案》,正如本片中霍华德的所说:造成现今这局面的闪光是第一阶段:大规模袭击、一次性清除大型人口聚居中心城市;紧接着,第二阶段,地面攻势,肯定有外星人的空降机动巡逻队,寻找残余的生命痕迹。
Bingo,他说中了。
既然本片只有三个人物,那就简单了。
米歇尔:坚强女,勇敢逃脱霍华德的控制,机智吊打ET,走向休斯顿女战士之路。
绝对女主之成为女战士之路,与ET战斗情节较少(预估第三部会大量展现),本片对战的主要就是霸道男霍华德了。
霍华德:战争遗留男,危机论者(真给碰上了),爱女狂,霸道男霸道爸爸爱幻想,失去最爱女儿,幻想控制其他女孩,施展父爱。
埃米特:酱油男,推动剧情者刻苦努力,却被自己局限,有想法却没行动,终为爱献身。
剩下的就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了:悬疑、悬疑再悬疑,然后一步步解开疑惑,米歇尔打完小怪兽霍华德,然后逃到屋外再战大怪兽了。
下面是几点疑惑与推测了。
科洛甫道10号是个什么?
显然是个海军危机男修建的自给自足的地下堡垒,除了哪天世界大战、军队入侵、外星人来了巴拉巴拉避一下难,还可以成为绑架幻想女儿的基地。
米歇尔是被绑架来的?
画面说是,电影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
原因有三:1、霍华德知道袭击要来,他就要长时间呆在地堡里,爱女狂的他想要一个跟他女儿同年纪的人陪着他。
2、加油站铺垫,当米歇尔为汽车加油时,有一辆车停在后面(猜测霍华德寻找目标)3、霍华德解释误撞米歇尔车时,为自己辩解:得知袭击,便六神无主,像个疯子,完全失控,除了救米歇尔外,为何还能静下心来吧米歇尔私人物品拿回来呢?
很可疑。
自从奥地利兽父事件发生之后,有关女性被囚禁的电影已经拍了不止一部。
比较早的应该是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可爱的骨头》,还有德国人拍摄的《3096天》,再有就是2015年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的《房间》。
这些电影都还原了女性遭受劫持并囚禁的过程,让观众难以直面这种人性至为丑陋的一面。
《科洛弗道10号》也延续了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无疑是一个异数。
这部片子借了十几年前一部末日灾难片《科洛弗档案》的壳子。
当年的电影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描写了纽约被外星人入侵的惨相,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
但现在这部一样带有“科洛弗”名字的电影,却只是把故事设定在外星人入侵的那一天,成为整部片子的背景,直到片子快结束才出现外星人。
其余大部分却在讲末日笼罩下一个避难所的故事。
女主角米歇尔根本没有经历末日的降临。
她是与男友失恋吵架后离开寓所的,一路开车,在深夜发生车祸昏过去。
醒来后一条腿断了,还被锁在管道上,自己身处一个地下室中,这时米歇尔判断自己一定是被囚禁了,而随之出现的中年大叔霍华德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变态。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米歇尔发现还有一个叫做埃米特的年轻男人也躲在这里,埃米特证实了霍华德所说的外星人入侵说法。
两男一女、密闭空间、外星人入侵,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这是简单的巧合还是真相?
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接下来故事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米歇尔想尽办法逃出地下室。
霍华德与埃米特看起来并非共谋,也没有侵犯米歇尔,但外星人入侵地球、末日降临这种事情怎么会让人相信。
米歇尔找到机会偷得钥匙,打伤霍华德,一路逃到地下室的门口,却隔着窗户真的看到被外星人毒气毒得面目全非的邻居。
米歇尔想要逃出去,邻居却拼命想要进入,显然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第二段米歇尔回到地下室,霍华德也原谅了米歇尔的鲁莽,三个人相安无事稳定下来。
慢慢的,米歇尔改变对霍华德的看法。
霍华德拿出女儿的照片,显得异常悲伤,两人生出一种类似父女的情愫。
米歇尔与埃米特交流各自经历,显得很像兄妹。
末日世界的岁月静好,然而一天发电机停止,为了重启,米歇尔顺着通风管道进入天井,在天井的玻璃窗户上发现用血写下的“救命”字样,并发现带血的耳坠。
带着怀疑与埃米特私下交流,发现霍华德拿的照片中的女儿竟然是两年前失踪的高中生。
米歇尔再一次怀疑霍华德的真实目的。
第三段,两人为了逃出去,一边制造防毒衣服,一边想要设法霍华德的手枪。
霍华德很快发现他们的密谋,终于露出凶相,枪杀埃米特并将其用酸液化掉。
此时,霍华德也不再假装什么父女情深,刮掉自己的胡子,捧着冰淇淋,显然要对他认为的这个“小女孩”下手。
混乱中,米歇尔踢倒酸液桶,弄伤霍华德,然后带着做好的防化服顺着通风管道一路逃出天井。
逃出后,天空万里无云,鸟儿飞来飞去,米歇尔犹豫再三,摘下制作的防毒面具,一切似乎都像一场梦一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霍华德为了诱骗她而导演的骗局?
如果这部戏停在这里,那就与《房间》一样,只是一部简单的纪实电影。
但外星人真的来了,“科洛弗”三个字也不是简单的噱头,片中的外星人正是《科洛弗档案》中把自由女神像斩首的外星人。
总之,霍华德并没有欺骗米歇尔,他确实给米歇尔提供了一个末日的避难所。
正是如此的故事反转,才凸显出这部电影意义和价值:米歇尔的逃出避难的地下室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
霍华德确实曾在两年前绑架了一个女孩,并且将其杀害,但他不是个简单的坏人,不然他为什么会接受埃米特的避难呢?
他完全可以将埃米特拒之门外,与米歇尔独享避难所。
相反的是,他接受埃米特避难后,反而在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中,扮演了负责任的家长角色,虽然这个家长霸道、专制。
反而是两人发现他的秘密后,他才决定除掉埃米特,重新扮回自己恶魔的角色。
如果两人没有发现他两年前的恶行,这个岁月静好的避难所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
米歇尔是否应该一直待在这里呢?
毕竟这里可以保全性命。
可见,导演探讨的并不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人性面临抉择的问题。
埃米特在剧中讲述自己少年时一段经历。
他曾经努力学习,获得了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奖学金,并收到寄来的机票,希望他离开小镇前去学习。
他内心非常为此事自豪,向人炫耀机票,但在临出发的前一晚,他却喝得烂醉,在第二天错过班车,而且没有为此补救。
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过小镇40英里外的地方,他只是恐惧城里的学生都比自己聪明,自己怎么能和他们竞争呢。
正是埃米特如此的故事,一度让米歇尔庆幸自己在末日有如此的避难所,免遭外星人的屠杀。
这也成了岁月静好、得过且过的理由。
但躲开外面的恶魔,躲不开身边的恶魔。
霍华德这个变态大叔,数年前遭受了婚姻巨变(剧中没有说什么原因),妻子带着女儿远走他方。
或许正是这种内心惨痛造就心灵的畸形,他在面对米歇尔的时候,甚至意识不到她是一个“woman”(女人),而一再坚称她是个“girl”,而自己潜意识里把自己暴虐、专制、掌控一切的“上帝”性格当成了无私送出关怀的“圣诞老人”。
两年前被他杀害的女孩就是他内心恶魔的牺牲品。
所以,米歇尔的困境代表的是所有人类的困境。
是选择一个不如意、恐惧、暴虐但却能保持 基本生存的避难所里,还是勇敢地闯出去面对一切未知?
是活得如同老鼠一样苟且,还是死得也要死得有人的尊严?
是活在权威、迷信、昏聩的统治下还是死在朗朗乾坤之下?
这不仅仅是一个性别的抉择,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过于保守的寓言,更不仅仅是哲学、宗教、科学所要探索的伦理边界,实际上这部电影指向每个人的困境。
著名佛教学者宗萨钦哲仁波切说:“如果我们真正对自己诚实的话,就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并非神圣,而是不安全。
”对于不安全的恐惧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人寄望外界的保护,特别是神灵的保护,于是出现了上帝神灵。
然后在神话的编织中,我们认为自己遭受的厄运是因为我们无法虔诚神圣地供奉上帝,而我们如同蝼蚁一样勉强生存又是出自上帝神灵的恩赐。
当神话被揭示为谎言之后,上帝神灵不存在了,但我们的恐惧依然存在。
我们畏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畏惧外星人,畏惧世界末日。
同时,我们以浅薄的科学知识和贫乏的想象创造超级英雄,他们是新世纪的神灵。
当超级英雄也不能拯救我们的时候,我们只好在恐惧中想象我们自己可以控制一切的不安全,控制儿女,控制金钱,甚至控制我们的身体。
所以,恐惧是人性唯一的牢笼。
它驱使大多数人像老鼠一样苟活在自我构筑的避难所里,同时它也驱使另外一部分人变成野兽,希望以兽性驱逐恐惧。
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言:“我们唯一值得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逃出避难所,确实会遭遇外星人;逃出恐惧的囚笼,并不能避免损失和死亡。
但人总是会死的,无论你如何逃避。
如果知道恐惧不过是我们多余的担心,我们才能真正活在此时此刻,活得如鱼得水。
所以,逃出避难所的米歇尔刚刚遭遇外星人确实被懵了,以为自己死期将至。
然而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何不奋力一拼,于是她无师自通打败庞大的外星飞船。
最后,米歇尔在广播中听到两则消息。
一则是在巴吞鲁日建立了安全区,她可以开车去那里避难。
一则是休斯顿一家医院里有幸存者,希望有人前去救援。
米歇尔义无反顾地把车开往休斯顿。
因为,当一个人走出恐惧的牢笼时,他就是一名英雄。
Ps:在准备为《科洛弗道10号》写一篇影评之际,正好一则消息被报道出来。
湖南一名年轻女性被合租的男性下药迷昏,然后被强奸,女生昏厥过去后,男性以为她死亡,用拉杆箱将她拉出去要抛尸。
到达街头后,女生在箱中求救,犯罪的男生才仓皇逃跑,全身赤裸的女生才被解救出来。
具体的案情细节正在被警察调查之中,不好做什么评论。
这件事情因为和这部电影有所相似,如此巧合,值得一提。
本文由公众号“观世影”创作关于更多自创影评请扫下方二维码
观世影公众号
#10 Cloverfield Lane##科洛弗道10号#以小博大的悬疑片。
相信本片投资会很低的,完全凭借着惊悚性质的悬疑支撑着观众的猎奇心。
整体编导在分寸的把握上拿捏到位,在未达到困点时加一点佐料,比较失败的是结尾,看似高超实则糟糕,逻辑性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电影主线:米歇尔被是不是被恶意囚禁,地球是不是真的被外星人霸占,地窖的主人是好是坏?!
我主要是没搞懂,胖老头自始至终都没有害女主的行为,却不断的看到女主妄断出各种理由来害胖老头,无语。
首先那场车祸我们搞不清是否是胖老头有意为之,但当时女主明显分神,造成交通意外太正常,所以我认为那就是意外,其次外部是确实发生灾难了的,空气虽然未被严重污染,但毕竟确实有外星人定期放出毒气,所以胖老头推断不算全对,但至少也不算错,所以他关住女主绝对是为了她安全着想!
第三,女主从两张照片和一个求救信号就判断胖老头想对她怎样,实在武断!
就算胖老头曾经害过人(没有确凿证据),这么多年过去遇见了女主,也未见得就同样想害女主吧?
而且从胖老头能够临危收留男配的胸怀来看,我觉得他最起码还是愿意善意对人的,除非别人对不起他!
所以,综合以上,我觉得女主就是一个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彪子!
对救了自己的人一再人身攻击,把人害得惨不忍睹,中途还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伙伴,无语了😓
第一,类型反转。
你一直在琢磨,到底是真有外星人,还是男人是变态?
结果答案是:真的有外星人,男人也真的是变态。
单就把这句话讲出来给人听,都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冷笑话。
第二,这是一部由和前作的观影顺序决定观影体验,甚至决定电影分数的片子。
前作是本片最大的剧透。
看过科洛佛档案再看这部电影,就失去了最大的悬念,可能最多也就6分出头。
庆幸的是,我先看的这部,所以我真的一直在猜测外面是否真有外星人,观感完全不同,真的太棒了。
我可以打8分。
巧妙的小成本影片,深谙《科洛弗档案》不见怪兽真容的精髓。密室戏份反转再反转,很厉害。看到结尾发现,选取一件大事中的某个极小的片段,真的是很高明的创作手段。四星
6.8。科洛弗宇宙的开篇,怪物都开始和机械结合了,挺惊喜的。刚开始觉得伊丽莎白玩恐怖片卖肉是不是糟践了,后来觉得不简单,希望此系列长青
表现得中规中矩,说是《科洛弗档案》续集我还不信。其实剧情跟那部精彩的伪纪录没啥关系,本来还期待本作会有什么神展开,结果……有点失望。桶装液体总让我想起毒师的桥段。还有妹子DIY做出的防护服居然可以抵挡外星人的毒气……
叙事结构和上一部类似,都是前段日常+后端外星人,但这部前段设置成了悬疑,有些做作,特别是霍华德的举动实在莫名其妙
这个剧情十分的有意思。人物间戏剧性的冲突和对抗很NICE,另外有些关乎人物的故事并没有提供实锤依据,得选择女主角度的脑补,还是另一个反方向的脑补——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也便并不完全相同,算是有些开放的剧情。不过我不怎么喜欢女主、我心疼那个避难所。LOL多好一地下空间给她毁了、
吓你一跳,然后扇一巴掌,让你镇定,喂一颗糖;然后再吓你一跳,扇一巴掌,喂一颗糖。配乐大的吓死人。还不错的惊悚片。不知道结局的外星生物跟前面脱节这么严重时为哪般。剧情里有很多铺垫梗。莫名地很喜欢三个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三个人在一起,无论是开心滴游戏还是争吵或是逼迫,都表演的很有味道。
跟《迷雾》一样,都是那种比较吃设定的电影,最后无一例外都是刻画人性主题。前半段是典型的密室困顿心理战,后二十分钟则成了标准的末日科幻灾难片。女主赤手空拳就能一酒瓶子撂倒怪兽外加一飞船实在有点扯,怪兽这么好KO军队都是吃白饭的啊。最后,才发现女主的男友居然是库珀配的音!!!
后面感觉太扯了
结尾还真有点儿意思,nope的鼻祖了~
在灾难事件来临前的时间与空间分别打点,进行插叙讲述,直接起到了变换故事类型的效果。从悬疑十足的密室逃脱片过渡到外星人入侵的科幻恐怖片,故事一波三折,噱头十足。
哼。
女主智商高,不作死,给4星。
精彩!并让我再次爱上Mary姐姐!
悬疑的密室逃生后放点儿打怪的场景,缝合中的缝合
瞎扯
什么鬼 看得我我一头雾水
从头到尾莫名其妙。
【阿斗】几分钟看完科幻片《科洛弗10号》囚禁美少女,结局意料不
因为不知道还有一所以悬念还是能维持的(虽然猜得到)与其接受别人帮你不作死,宁愿接受自己作的死。。。吗
变态大叔和邪恶外星人谁更可怕?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