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球星
Trautmann,特劳特曼,The Keeper
导演:马库斯·H·罗森米勒
主演:大卫·克劳斯,弗雷娅·梅弗,约翰·亨肖,哈利·米尔林,迈克尔·索恰,戴夫·琼斯,芭芭拉·杨,米基·柯林斯,加里·刘易斯,德乌拉·基尔万,麦斯米兰·贝佛特,伊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8
简介:由大卫·克劳斯([朗读者])主演的传记片[特劳特曼]已在北爱尔兰开拍。该片由Marcus H. Rosenmüller执导。故事主人公伯特·特劳特曼是二战中被英国作为战俘带回国的德国士兵。一位足球经理发现了他的天赋并让他加入曼城球队。这里的人们对此提出抗议,但他出色的表现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详细 >
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其实不是特劳特曼,而是对他说“向前看,或者埋葬自己”的玛格丽特,而是对他说“为接纳你的人而踢球”的史密斯中士。懂得宽恕的人就是要比满怀仇恨的人更加纠结,善良的就是要比恶毒的人付出更多悲痛,这个世界并不是天然就变成我们想要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坚信的付出代价。
三星半,电影很工整,真人事迹很传奇
曼城的德国门将
看了一部他城名宿的传记,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不知是否真实情况如此还是电影表达问题,影片里男主从战俘到球星的成长之路太过于平坦顺利了,即使刚加盟曼城引起的社会非议感觉也是一下就消失了,更何况一路还顺带抱得美人归。而且作为一部传记或者运动类电影,总是突然插入战争回忆来反思批判一下战争显得很突兀。蓝月亮原来几十年前就牛逼过,队歌还是第一次听,不知那会有曼联么。男主竟然是《朗读者》里的男孩,真没认出来
人物是过于片面的,故事是过多美化的。另我心动的是五十年代的缅因路和温布利。
在一个邪恶的国度里你能不成为帮凶吗?特劳特曼多想成为那个阻止上司开枪屠杀那个孩子的英雄,可惜他没有那么做,那个因为足球失去生命的孩子一直困扰在他脑海。他能力超群,他能获得纳粹铁十字勋章,他是德国国防军志愿兵,但也当了逃兵(影片未表现)。而战后的英国民众很难从对纳粹的仇恨中解脱出来,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太重了,特劳特曼代表球队出场时遭到谩骂羞辱攻击,让人感动的是犹太社团对他的宽恕声明,而他的5岁儿子意外车祸去世也让他体验当年没有出手阻止邪恶的一种惩罚。野蛮的纳粹裹挟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将人民卷入战争,个人是渺小的,也提醒后人,不要成为邪恶的帮凶,尽量创造自己远离邪恶的机会,但对那些被邪恶洗脑、欺骗和绑架的普通人选择原谅和接纳,是文明世界的包容体现,是金子还应在文明的环境里绽放他应有的光彩。
剧情太简单
观影盘点:这个故事的拍摄难度非常大,电影中主要选取了主人公生命中的那些明亮的时刻。对往日的阴影与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过多表达。我想特罗特曼本身的生活应该更为复杂吧!二战自然是结下了无数的恶果,可活下来的生命依然能绽放出美好的光华。作为电影这部作品并非精品,但仍然推荐给各位,因为这样的一个生命,值得人们去思考去了解。
创造价值才能赢得尊重
好久没看过那么温暖的二战战后疗伤治愈片。我看这部片就一直想到沉静如海的男女主战后如果在一起了会不会像男女主一样?这部电影我觉得前可以有希特勒的男孩铺垫,中有沉静如海过度,最后以此片男女主两个战时敌对国家结合的夫妻所面对的流言蜚语,身体和心理的伤痛,就像女主说的"要么move on, 要么bury ourselves"。我真的很高兴看到他们之后又有了两个儿子😢
体育确实不该和政治挂钩
补标。可以做为编剧教材。
这个故事潜力巨大,只是当中最关键的一些转折点都处理得过于仓促和浅显了。可惜。
创造价值才能赢得尊重,但家仇国恨,真的可以被忽视吗?
仇恨比原谅难。原谅自己比原谅别人难。(去年在afm产业放映看了20分钟,一年之后终于补全。男主好像生命之泉的小男孩,知道儿子去世时候的眼部肌肉的抖动非常到位;儿子死后那次无法进行的亲热,让我想到了beth ann和萝卜渣。)
挺好的题材 制作得不够意思 浪费了。女主怎么有点蔡依林的味道。
有时候男人比女人心软。女人总是逃不过感情。
你现在跟我说体育无国界我都有点想笑。
国足警告,实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