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还会回味回想的,必定不是差片。
用旅行来疗伤,看来是全世界菇凉们的首选。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然后爱上世界和自己。
我想说,也许和技术成熟的欧美失恋疗伤片相比稚嫩了很多,但宝莱坞能在这个题材上拍出细腻,也是难得了。
片中印象很深的一个东西,是女主手上的纹身,一直伴随着她的旅途越来越淡,最后消失。
仿佛暗示着感情上的伤口在慢慢愈合,最后消失,反而让她更成熟,更爱自己。
然后,印象深刻的是几个配角:巴黎的Vijayalakshmi,阿姆斯特丹遇到的俄罗斯帅哥Oleksander,还有超有成熟男人味的餐厅老板。
当然,其他如女主奶奶,老爹,老弟,日本小猴子Taka等增加乐趣的人物就不多说了哈。
Vijayalakshmi,性感大胆,生活任意妄为,热心有爱的辣妈,这样可靠的大姐大对刚出家门没见过世面的女主而言,是一种依靠,更是一把钥匙,对,a key,让女主更有勇气走出去,因为她才敢继续去阿姆斯特丹!
(PS:大姐大的长腿美貌是公认的,当然,超模丽莎海顿出演。。。。
)Oleksander,年轻英俊帅气,有个性,和俄罗斯男人一样,酒不离手,ORZ,对女主有绝对的好感。
要不然,怎么会在女主前未婚夫出现的时候那样愤怒,在餐厅老板出现时特写镜头里古怪的表情呢?
哈哈哈哈哈。。。
餐厅老板的挑逗成功,视乎暗示着女主突破了印度女人的保守和文化约束,大胆尝试,做自己想做的。。。。
这也许是一种旅途上的成长,更是女孩的一种顿悟: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另一种生活,这个世界那么大,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当我还是女孩的时候,也曾因为失恋背上背包旅行,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人,听过很多故事,经历过害怕到大胆尝试,想到很多过往,然后忘记,然后继续旅程,这当然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顿悟。
每个路上遇见的人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然后让我们爱上自己。
这部片子或许在别人眼里还有很多不足,当然,我也有疑问:印度是佛教国家,女主怎么对教堂那么执着?
wwww。。。。。
最后,收藏起来,等我家小菇凉大些了,给她看:丫头,恋爱真的不算什么,看看世界,爱自己吧。
因为穷。
在最难过,挺不下的时候,我搬出来了(会整完失眠)。
后来去听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演唱会(不想哭了)。
再后来也观战了电竞比赛(居然有点意思)。
越来越好点了,也越来越期待下一个自己也想做,会做的事情是什么?
或许…… 去巴黎?
总之一辈子总得去一次吧。
skr~ 古耐。
为什么字数一定要140个字才能发表呢?
😜
旅游治愈系的女性主义,无非就是失恋,旅途,寻找自我,蜕变,没错,这题材在欧美那边可能已经是俗片了,但这是宝莱坞。
不得不说我是超级喜欢这种片子的,特别是从一个国度到另外一个国度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从印度到巴黎再到阿姆斯特丹,从被动逃离到最后主动享乐,一路上女主真的成长了很多。
乖巧懦弱的女主在准备婚礼之时忽然遭受男友悔婚,在浑浑噩噩地两天之后她决定要去之前计划去度蜜月的巴黎。
在婚礼前几天忽然悔婚的设定有点神奇,结合前后,我觉得可能男友是觉得女主之前太乖太没主见了吧,但平时却又不停地限制女主的思维,等看到她在异地自信自由地散发光芒时又巴巴地前去请求原谅,不得不说,这个男友真的典型的直男癌渣男啊,特别是他说的那些话【你能不能别这么任性】【不要总是抛头露面】【如果我妈知道了...】【我错了,可是人人都会犯错】开始女主真的很软很弱OJZ,求男友不要离开自己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婚礼已经筹备到一半了,这样子会很难堪。
她说如果我父亲知道这件事他会受不了心脏病发作的,但其实知道噩耗后,他父亲母亲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要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反而是女主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面长蘑菇,脆弱的其实是女主自己。
女主家的长辈是印度来说非常开明的,在她试探地说想去巴黎散心时,父母二话不说就支持。
她到巴黎之后,一切其实都是被动的,不会法语,甚至看到埃菲尔铁塔也能想起过往而哭,好在她遇到的是开放泼辣却热心的同乡,在这位霸气的大姐大的引导下,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喝醉第一次在舞厅跳舞…故事到这里就变得开朗明快起来了。
而到了阿姆斯特丹才是女主真证的蜕变,虽然说也是被逼的。
她浑浑噩噩地入住了一间青年酒店,发现这里都是男女床位混搭的。
在惊惧恐慌之后,反而误打误撞的结识上了几个室友…女主慢慢从保守懦弱变得开朗自信,其间不停的穿插着之前她跟男友的相处虽然显得有些拖也让观众慢慢知道了以前女主和她男友的性格,还有他们之间的相处,这些都是导致这场单身蜜月的原因。
印象挺深刻的几个片段一开始女主到了巴黎就窝在酒店里看电视,远方的奶奶说,如果只看电视,需要跑这么远去看吗?
女主看着室友在画着海报说他自己的理想,也感叹了一句“我也想干些有意思的事情”室友看着她说,没人阻止你呀。
最后前男友追来要谈谈,女主为此推了跟好友之前一起看演唱会的约定,但说没几句,她忽然觉得这些烦心事应该等到回印度再说,她主动跟男友致歉然后长裙飘飘地一路跑到了演唱会。
结局很喜欢,弥补了我对印式英语的那个遗憾ww,当女主回到印度前男友家,拜访迎接他的是男主母亲,老人家以为她是来复合的,拉她的手把当儿媳一样说以后她们俩可以在男人不在的时候一起聊聊天做做饼干逗逗猫一起去看电影……当已经看过外面广阔多彩的世界,真的有人会愿意回到那狭隘的宅子里面相夫教子不出外,跟老丈人逗猫八卦看电影吗?
最后女主将订婚戒指还给了男朋友,并道了谢。
(谢谢你的悔婚让我有了这次旅行,谢谢你让我有机会一个 人看埃菲尔铁塔,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世界之大)影片里的音乐歌舞都很赞,说是歌舞,其实并没有那种很突兀的全部人跳起来的舞,大都是配合着剧情场景出现。
4.2/5
这部电影是娟儿推荐给我的,很有趣的电影,从立意也好什么也好,似乎也不是很高远,但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
从最开始的婚礼前夕的盛况到未婚夫说你一直不变,我们不合适,拉妮对他苦苦挽留,她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两天就要结婚的未婚夫突然的放弃了自己呢,再到回忆杀甜甜的恋爱,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深深的了解到为什么拉妮会被放弃,因为没有了自我,她一直是个乖乖女,听长辈的话,听未婚夫的话,她依赖着别人,没有自我很容易被抛弃。
决定去独自过蜜月之旅,你看着她从惴惴不安到自信,你看着她连马路都不敢过到最后一个人看摇滚演唱会,真的从依赖别人到找到独立自主,真的挺好的。
如果你自己找不到自我,自己都不够爱自己,你怎么可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
他的未婚夫真的是不爱她 ,他爱自己,那不是一段合适的恋爱,他限制了自己爱的人的像更好的发展。
去尝试了新的,去看看新的世界,去感受下更多的不同,你才会变得更好。
个人观影记录,瞎扯扯:宝莱坞出品。
应该算是女性励志电影吧,放在印度偏保守的环境下应该更加显得励志。
片子开头显得有些枯燥,慢慢看下去说“欧洲历险记”的部分还算吸引人。
女性励志的情节就比较俗套:遭遇感情背叛的女人在旅行中重新找回自我。
如今的单身女性很流行这样?
不过女主算是很幸运了,能够碰到足够有趣的人与事。
事实上,大部分人旅行归来,心灵还是那个心灵,并且要继续面对走之前留下的一堆烂摊子。
倒是里面的一些细节比较有趣。
比如一开始Rani的过马路频频受惊吓场景,不由地想:过马路都不会吗?
红绿灯都不看吗?
啊,大概印度是没有红绿灯的哟。
没有住过青旅的Rani看见男性室友那个谨慎及紧张,啊,就算不出国门,有些东西还是有了解的必要啊。
更不必说跑到性用品商店买了一堆“按摩”器具回家送家人及朋友的说。
对于一个要结婚了的姑娘,单纯的有点可耻啊。
中国相对来说真的好不止一点点。
再一说就是,吃货无国界,会吃爱吃还懂吃的话,出门在外很有好处。
如果家里不是开了糖果店,学的不是家政课,在阿姆斯特丹碰到意大利厨师也不会有一次发挥的机会吧。
还有Rani没有爱上大叔,这要搁中国,估计最后总得搞对异国恋才对的起目前广大“在路上”女青年们的艳遇幻想?
另外,未婚夫Vijan的形象,在印度算帅吗?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眼光,应该算是印度男人里典型的有样貌负心男形象吧。
片中配乐非常到位。
宝莱坞大和声、集体舞我觉得还挺带劲的,嗯...中国大妈广场舞能这么扭也不错啊。
而且音乐随着女主的情绪时刻变化着,尽管听不懂歌词,但是能完全感受到每时每刻的心境。
总之,值得一看。
看完会心情好哟。
看完之后还会回味回想的,必定不是差片。
用旅行来疗伤,看来是全世界菇凉们的首选。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然后爱上世界和自己。
我想说,也许和技术成熟的欧美失恋疗伤片相比稚嫩了很多,但宝莱坞能在这个题材上拍出细腻,也是难得了。
片中印象很深的一个东西,是女主手上的纹身,一直伴随着她的旅途越来越淡,最后消失。
仿佛暗示着感情上的伤口在慢慢愈合,最后消失,反而让她更成熟,更爱自己。
然后,印象深刻的是几个配角:巴黎的Vijayalakshmi,阿姆斯特丹遇到的俄罗斯帅哥Oleksander,还有超有成熟男人味的餐厅老板。
当然,其他如女主奶奶,老爹,老弟,日本小猴子Taka等增加乐趣的人物就不多说了哈。
Vijayalakshmi,性感大胆,生活任意妄为,热心有爱的辣妈,这样可靠的大姐大对刚出家门没见过世面的女主而言,是一种依靠,更是一把钥匙,对,a key,让女主更有勇气走出去,因为她才敢继续去阿姆斯特丹!
(PS:大姐大的长腿美貌是公认的,当然,超模丽莎海顿出演。。。。
)Oleksander,年轻英俊帅气,有个性,和俄罗斯男人一样,酒不离手,ORZ,对女主有绝对的好感。
要不然,怎么会在女主前未婚夫出现的时候那样愤怒,在餐厅老板出现时特写镜头里古怪的表情呢?
哈哈哈哈哈。。。
餐厅老板的挑逗成功,视乎暗示着女主突破了印度女人的保守和文化约束,大胆尝试,做自己想做的。。。。
这也许是一种旅途上的成长,更是女孩的一种顿悟: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另一种生活,这个世界那么大,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当我还是女孩的时候,也曾因为失恋背上背包旅行,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人,听过很多故事,经历过害怕到大胆尝试,想到很多过往,然后忘记,然后继续旅程,这当然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顿悟。
每个路上遇见的人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然后让我们爱上自己。
这部片子或许在别人眼里还有很多不足,当然,我也有疑问:印度是佛教国家,女主怎么对教堂那么执着?
wwww。。。。。
最后,收藏起来,等我家小菇凉大些了,给她看:丫头,恋爱真的不算什么,看看世界,爱自己吧。
女性电影,失恋也可以有新的世界,一个女生因为婚前前2天被退婚,独自踏上异国的个人蜜月旅行,一个从小听从父母和男友的女孩,开始经历多种有趣的事情,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发觉自己本身藏有的力量,生活本就可以过得很好。
挺治愈的,一个人在路上,那股爽劲看了就能够明白。
同时,电影里面出现的一些言语(主要是在女主未婚夫和未来婆婆的一些言语,大量出现的一些人的生活里,可以细细品味一番。
)我也曾以为失恋就是世界的崩塌,哈哈,现在面临着事业的崩盘。
但是,自己跌跌撞撞中,也逐步发觉自己的美好,我已经相比之前变得更好了,虽然之前我觉得其实自己一直蛮不错的,在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年纪的事情,可是放在另外一些人眼中,总会嫌弃你配不上人家,跟不上人家。
不知几年后的如今,我是否跑在了当初那个人之前。
还是觉得,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拥有让自己过得快乐幸福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即使现在有没有男朋友,未婚夫的。
只有自己无忧了,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不然很容易被别人的想法绑架,而我是不乐意了。
加油,姐妹们!
有句话叫“女人的世界是男人,男人的世界才是世界”。
这部片子算是给那些传统的印度女性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女人可以不结婚生孩子,女人可以去酒吧喝酒一夜情,女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女人可以跟陌生人睡一间房,男人可以做的,女人都可以做。
女主角被甩以后才发现自己的优点,善于交友,厨艺不错,开车还能认识路,冲破了前未婚夫的束缚,才找到了新的世界,最后那句“谢谢你”虽然打脸却发自内心。
印度宝莱坞的影响巨大,以其独特的歌舞形式,在全球电影界谱写了精美的篇章,开辟了自己独有的电影表现形式, 几乎每部电影中都充满了妙曼的音乐和歌舞,电影产业的兴盛也促进了大量原创音乐的诞生和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每部电影,每位演员都能自信地唱上几首或跳上几曲让我们赏心悦目,让本土的文化给传播给世界的同时将印度人的乐观积极,善良好客,健康美丽完美呈现。
他们通过影视正在向全球输出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作为印度的友邦,同样的文明古国,除了代工的商品之外,我们又在输出什么?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励志类影片。
在印度,传统意识很强,重男轻女的观念远远要强于中国,在印度,咒骂男人的话是“祝你你生个女儿”,乖乖。
一家有3-4个女儿的不大少数,一定要生个儿子。
同时他们的计划生育执行也远没有中国这么厉害,甚至有印度朋友问,在中国怀孕6个月会被强制堕胎吗?
这几天看新闻,印度女孩接二连三的强奸被曝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加上政府的不得力,女性的地位可见一斑啊。
还有印度嫁女时,得准备一大笔彩礼给男方,送的越多,女方将来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甚至男方还以女方家的彩礼少取消婚约的或者受到男方凌辱的事件。
嫁过门之后,基本就变成一个奴隶了,什么重活累活都要干,可随时面临被休的可能,其实挺可怜的。
YY一下,要是生在印度就好了,就不用为恐龙女友天天要房要车买这买那的发愁了,在这呼一下,有没有要组团去印度相亲的?
哈哈影片以女方被男方取消婚约为线索,女方在旅游的途中,从自卑中不断获得成长的故事,收获友谊,获得尊重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在影子下生活,自己一样的精彩。
影片一方面除了表现了对印度当下婚姻制度中女方弱势的无奈,高学历(工商管理学毕业也沦落到阿姆斯特丹当妓女)也一样的窘迫,更是给当下的女性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绝好范例。
失恋不是什么大事,它只是生命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而已;挫折不算什么,它只是你人生的一个低谷,人生本来就是起伏的曲线,低谷过后就是又一个峰值。
也许一场轻松的旅行,就能让你重拾自己,凤凰涅盘。
最重要的是,爱生活,更爱自己。
Everyone is Queen.打开电脑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女皇》也叫女王的旅途,就勾起了我的兴趣。
虽然以前也看过,但是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片中讲述一个印度女孩在结婚的前一天被未婚妻悔婚。
在遭受打击后,女孩觉得一个人出去度蜜月。
从前都是在家听话的乖乖女,出门总是有弟弟或者男友陪着。
这一次,第一次出门,感觉既惊喜又害怕。
这样的场景总是很容易让人感到同情,同时也期待女主兰尼可以快快走出阴影,在旅途中冲洗掉自己失落,并且能遇到真正相爱的人。
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兰尼认识了很多的热情奔放的朋友。
特别是在阿姆斯特丹,住在一个男女混住的青年旅馆,认识了一群可以不问来路只为归期的朋友。
也是在这样一群朋友的影响下,兰尼参与了意大利餐厅的厨艺大赛,结果大获全胜。
在兰尼吻了餐厅老板的那一刻,我以为她就这样的爱上了他。
结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兰尼说这只是为了印度。
但是她真的放下了,放下了曾经受过的伤,曾经的那个说她配不上他的未婚夫。
每个恋爱中的妹子总是很感性,男友就是她的全部世界。
她不会花时间在想其他的,也不想花时间干其他的。
只想着两人就这样白头偕老。
所以当生活中出现一点点意外,就好像是天塌下来了。
觉得自己没有用,觉得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学学兰尼,一个人出去旅行走走。
在路上,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美景都在等待你的欣赏。
在路上,你会结实更多的朋友,遇到更多的美好的事物。
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路的旅行,你会发现失恋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也会发现自己的世界到底有多么美好。
影片唯一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就是没有交代清楚他的男友到底干了啥就说自己变了,跟兰尼不配了。
除了穿的比较好一些,我也没有看出他有多么的优秀。
可能影片只是突出女主角而已。
最后,其实我真的希望兰尼在阿姆斯特丹能遇到自己的Mr.Right。
O(∩_∩)O哈哈
旅游片,这次是巴黎+阿姆斯特丹
男的太多了
是个引进的印度片就要习惯性打高分的豆瓣
剧情不落俗套 表演清新自然 很适合想开开心心的周五晚上了
前面半小时全拉了。朋友是世界的一半
不一样的印度电影 走出去很重要
电影本身整体还是很稳健的,但这套路也太老了……
关注女性独立自我成长问题。女主名字为女王,实际一开始却是没有自我缺乏独立精神还被未婚夫悔婚的印度传统女性。影片通过女主在被退婚后的单独国外旅行,遇见了很多人很多事,慢慢变得有自信有自我。之所以只能三星是,影片情节比较平淡,没什么起伏,最关键是,我看的虽然被删减了结局,但根据影片中之前女主对前未婚夫暧昧犹豫的态度和弹幕说的,她最后还是回到印度和前未婚夫结婚了。令人生气的结局。哪怕女性成长有自我了,还是只能回去和直男癌晚期还抛弃她的男人在一起,哪里女王了?
从在巴黎过马路都尖叫,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狂奔,印度女人Rani独立了~俄罗斯画家小伙儿好帅!
玛丽苏痕迹太重,成长不明显。(PS.女主没遇到对象前那么自信,遇到后改变也太大了吧!被pua了吧)
非常不喜欢这种旅行改变人生的洗脑电影,容易误导许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突然想起前几天刚开完的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就算是印度电影,这女主蜕变的过程太理想化了吧,感情上不如印式英语细腻,男主悔婚又反悔的理由完全没有交代,其他配角也都很脸谱。不过印度确实需要这样的电影
太慢 太拖节奏了
半小时弃
整体不错,中规中矩,女孩在欧洲的自由中成长,可惜内涵缺失!
最后把戒指还给渣男,真是太棒了!
在印度 女孩子不允许的事情太多了 包括打嗝
长时间的歌舞和印度语对话真的很催眠,中间还是蛮好笑的,喜欢法国那个混血VJ~
1.政治正确下的女性自嗨片,无非是西方的月亮都是圆的那套,很是无聊,其实本没有这么反感,中规中矩,但是她在外网65000人评分8.1,着实是浪费了我的期待!2.目前整个世界因为政治选举的影响,电影很大程度上都变味了,基本都是反种族歧视,追求女权主义,同时市面上还充斥着大量的同性恋片(异性恋来演),想好好的看个电影,找个我们“普通人”喜欢的好片子,找个因为电影本身优秀而不是政治正确的高分片子,已经很难了!
So what if you lost a Vijay, at least you gained a Vijayalakshmi!